第六课 我参与 我奉献
学习目标:
1.知道公共生活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树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观念。
2.明确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做到文明有礼,提升公共意识。
3.了解社区成员的角色责任,树立服务公共生活的意识。
4.明确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积极参与利索能力的社会公益活动。[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
学习重点:
1、平等友善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
2、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小善汇聚成大爱。
学习难点:如何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我能行:
一、填空题:
1. 是指在不为获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有益于社会或个人的活动的人。
2.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 ,也是和谐美好的 。
3.生活中的小小善举最终可以汇成社会生活中的 。
4、平等友善可以传递 。
二、判断题。
( )1.文明礼貌不是空洞的口号,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来源:学+科+网Z+X+X+K]
( )2.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 )3.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
( )4. 小学生年龄太小,不宜参加公益活动。
( )5、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
三、实践题。
1.分享你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和感受;如果没有参与过社区建设,就说说你可以做哪些参与社区建设的事情。
2.人与人之间需要平等相待,如果遇到问路的外地人,我们小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呢?
3、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公益活动?
附:第六课参考答案:
一、 填空
1、 志愿者[来源:Z,xx,k.Com]
2、 践行者 受益者[来源:Z_xx_k.Com]
3、 浓浓的爱[来源:学&科&网]
4、 正能量[来源:学,科,网]
二、判断:
1-----5对对对错对[来源:Zxxk.Com]
三、简答:
1、略[来源:学科网]
2、主动帮助他,给他讲清他要去的方向。[来源:Z§xx§k.Com]
3、可以参加的公益活动有:为灾区捐款、帮助困难学生、照顾孤寡老人、保护生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