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北省邢台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解析Word版)

ID:244281

大小:52.55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3-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河北省邢台市 2020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首领,古文运动不仅是反对陈腐的今体文,更重要的是力图复兴极衰 的儒家学说,推翻声势极盛的佛道二教,所以韩愈古文富有战斗精神,不愧为“凌云健笔意 纵横”的伟大文学家和思想家。宋人诗话说“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耳”。韩诗与 古文一样,像长江大河,浩浩瀚瀚,表现笔力雄健才思富赡的极致,李白杜甫的精华,被韩 诗吸收并神而化之,独成一大家,可以说杜文不很工,却不可以说韩诗不工。韩愈在《调张 籍》诗里指出自己学李杜的心得“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说明韩诗与李杜诗精神融合成 一体,没有刻意经营,却自然合于李杜。韩诗变化怪奇,主要得自李白;法度森严,主要得 自杜甫。他在《调张籍》诗中斥责李杜优劣论(当以元稹为此论代表)说:“不知群儿愚, 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如果不是学李杜同样有得,对李杜同样深知,那 么,对李杜的认知是容易出偏差的。 韩愈是中唐创硬体诗的一大家,有如白居易创通俗诗也是一大家。韩派诗人多有名人, 最著名的有张籍、孟郊、贾岛、樊宗师、卢仝、李翱、李贺等人。张籍于唐德宗时登进士第, 深得韩愈重视,韩愈在《醉赠张秘书》中云“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在《调张籍》中云“乞 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韩愈承认张籍学李杜,与自己有同样的成就,可以颉颃同飞。所谓 “学古淡”,“古”是指张诗擅长乐府,多用古乐府为题;“淡”是指辞意通显,不做雕饰。 张籍与白居易、元稹唱和,诗句通俗,但不同于元稹、白居易末流,所以说“轩鹤避鸡群”。 张籍《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中的这种意境,也 是从李杜得来的。韩愈对张籍诗评价很高,《病中赠张十八》诗云“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 扛”。张诗往往语已尽而意有余,扛鼎的笔力当是指此。 中唐时期可与元稹、白居易、韩愈并列的大诗人还有柳宗元。柳宗元诗既不像韩愈诗那 样豪放纵横,也不像元稹、白居易诗那样平易通俗,他虽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但 受《文选》影响甚深,他的古文含有很多骈句,特别是最著名的山水记,显然从哪道元《水 经注》写景文化出。他的诗含有选体气味,谢灵运、陶潜是他学诗的范本。当然,他不是模 拟陶谢的形迹,而是变化为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朱熹说柳子厚“诗学陶者便似陶”,又说“学诗须从陶柳入门庭也”苏轼称“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这些评价大致是平允的。 不过,柳宗元学陶的真正恬淡处却还有一些距离。陶潜绝意仕进,极少流露仕途受阻的不平 心情,柳宗元因热衷仕进,横被压抑,怨愤之情处处流露,尽管柳诗学陶功力甚深,在恬淡 的气韵上,柳总稍逊陶一步。柳诗与陶诗相比,相当于山水记与《水经注》里的写景文相比, 各有其不可企及之处,而后起的模拟者总不免比创始者要稍逊一筹。 (摘编自《范文澜评韩愈、柳宗元诗文的特点和成就》)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首领,他的古文富有战斗精神,他被认为是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B. 韩愈认为,张籍学习李杜,张籍的成就与李杜相同,他们可以并驾齐驱,不分伯仲。 C. 朱熹认为,柳宗元的诗歌学陶渊明像陶渊明;苏轼则认为,柳诗的成就不及陶诗。 D. 柳宗元 诗歌学习谢、陶,但不是模拟谢、陶的形迹,而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两次引用韩愈《调张籍》中的诗句,分别论证韩愈学习李杜的成果和心得。 B. 文章第二段多处引用韩愈的言论,同时引用张籍的有关诗歌内容进行论证,论据丰富。 C. 文章第三段将柳宗元的诗和韩愈、陶渊明等人的诗进行对比,论述他们的诗歌的异同。 D. 文章首先阐述了韩诗的继承性,接着阐述其诗的独创性,最后论述柳诗的特点和成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韩诗变化怪奇,主要得自杜甫;法度森严,主要得自李白。韩诗与李杜诗精神融合成一体, 他不刻意经营,却合于李杜。 B. 张籍擅长写作乐府诗,多用古乐府为题。他的诗辞意通显,不做雕饰,诗句通俗,但不同 于元稹、白居易这种末流。 C.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创始人,所以受《文选》影响很深,他的古文特别是最著名 的山水记含有很多骈句。 D. 柳宗元的诗与陶渊明的诗相比,相当于山水记与《水经注》的写景文章相比,各自有优点, 但是后面的模仿者都不如他们两个人。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 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 的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 项,“张籍的成就与李杜相同,他 们可以并驾齐驱,不分伯仲”错误。原文是“韩愈承认张籍学李杜,与自己有同样的成就, 可以颉颃同飞”,韩愈认为张籍学习李白、杜甫,与自己有同样的成就,可以与自己并驾齐驱。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 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 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 项,“论述他们的诗歌的异同”不恰当,第三段只论述了柳宗元的诗 和陶渊明的诗的异同,而柳宗元和其他人的诗只论述其异,没有论述其同。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 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 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 项,“韩诗变化怪奇,主要得自杜甫;法度森严,主要得自李白”张冠李戴,由原文“韩诗 变化怪奇,主要得自李白;法度森严,主要得自杜甫”可看出,李白和杜甫位置错误。 C 项,强加因果,从原文“他虽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但受《文选》影响甚深,他的 古文含有很多骈句,特别是最著名的山水记”可看出前后之间是转折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D 项,“但是后面的模仿者都不如他们两个人”错,原文“后起的模拟者总不免比创始者要稍 逊一筹”中的“模拟者”指柳宗元,“创始者”指陶渊明。 故选 B。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 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 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 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 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 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 的选项。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年底,全国共建设绿道 5.6 万公里,其中 2018 年新增绿道 1.4 万公里。绿道天生就有“绿色”“健康”的基因。绿道系统部联起城乡 的绿色资源,与公交、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相衔接,同时还有助于固土保水、净化空气、 缓解热岛效应,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迁徙廊道,休闲健身之外兼具绿色出行、生态环保的功 能。 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活动空间,更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浙江嘉兴在环城绿道开展 “跑步+捡垃圾+分类”活动;广东江门组织百余名骑行爱好者沿滨江绿道一路宣传节约用水 的理念;武汉东湖绿道的建设者组织百人快闪和迷你马拉松活动,倡导健康生活和绿色发 展……绿道成为宣传倡导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绿色消费等生活新风尚的天然载 体。 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将继续完善绿道工程建设标准,推动形成连接城市生态要 素的绿道网络。“同时,引导各地依托绿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市民参与活动,让绿色发展方式 和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 市建设司副巡视员赵健溶说。 (摘编自赵展慧《打通绿色动脉 拥抱城市活力》) 材料二: 嘉兴这座城市历史久远,文化兴盛,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水是嘉兴的生命。嘉兴绿道 依傍嘉兴水路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网络,“水都生态绿城”自然是嘉兴绿道标识系统设计的核 心概念之一。嘉兴绿道导视系统中的主标识设计紧紧围绕“水都生态绿城”的概念,水、绿 色、城市、人文互为条件、互为因果,自然与城市、城市文化相互融合,和谐共生是嘉兴生 态绿道视觉形象的核心价值。将水、绿色、绿道作为设计的核心要素,自然而然演绎出荡漾 的水波纹、摇曳的树木、弯曲的道路等自然形态,这些视觉元素相互融汇结合,和谐共生, 最终构成了主标识的视觉形态。绿道导视系统主标识形象取自倒映在水中的绿色树木,外形 如荡漾摇曳的水波,环树木一周的波纹又显示了嘉兴绿道环水而建的特点。造型上线面结合、 虚实相生,自然而优美,清新而灵动,体现了绿道的属性和亲水的特征,同时整个标识被赋 予自然、灵动、平淡天真的气质,符合嘉兴江南水乡的城市形象。 (摘编自唐娜《基于城市形象的嘉兴绿道导示系统设计》) 材料三: 知名地理人文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推送《超级花园城市》一文,文章提到,成都凭一己之力,修了相当于丝绸之路总长度的绿道系统。绿道所串联的绿化设施面积达到 1114 平方 公里,相当于十个巴黎,其中还有 2000 多个文体旅游设施。仅以目前的绿化廊道覆盖密度来 看,成都已经超越了北京和上海。一座超级花园城市——公园城市成都已粗具规模。网友纷 纷评论,感叹成都执行力之高。 城市资本、人口、设施高度聚集,土地空间很紧张,要腾出地皮给这些绿色休闲设施, 有时非常奢侈,但又是很有必要的。据《超级花园城市》介绍,19 世纪末期,美国西海岸和 南海岸城市群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新英格兰(美国东北部地区)具有压倒性的地位,聚集 起大量的重工业设施。野蛮发展的煤、钢、化、电工业令环境严重恶化。彼时,美国最著名 的规划师奥姆斯特德做出一个先进的规划:用优先于汽车道的人行通道把市内的四个公园和 一批次级绿地连通,一共 25 公里,以供需要运动空间的市民使用。数年后,这个系统受到了 市民的好评,一路扩展到了 600 公里,覆盖了波士顿大部分地区。这便是最早的“绿道”。由 于绿道设施同时提供了绿色环境和健身场所两种城市里稀缺的资源,对土地的占用率也比较 低,基本是在原有郊区绿化的基础上整合而成,大受各国欢迎,不仅在美国广受好评,德国 等欧洲国家也纷纷跟进,绿道系统逐渐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推广开来。 (摘编自《成都日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官方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新建设绿道 1.4 万公里。而现有的绿道正对人民健身休闲和串 联城乡风景、生态环保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B. 绿道建设不仅要给居民提供绿色活动空间,而且要在居民中传递绿色的发展观念,让人们 于绿道中逐渐养成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习惯。 C. 作为历史久远的城市,嘉兴文化兴盛,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因此,“水都生态绿城”自 然是嘉兴绿道标识系统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 D.美国波士顿 600 公里的绿色通道是最早的“绿道”,因其设施提供了城市里的稀缺资源,设 计理念好,不仅在美国广受好评,还被别的国家模仿。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目前我国绿道工程的建设标准还不是很完善,但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持续增加绿道的 长度,城市之间生态要素相连的绿色网络业已构建。 B. 嘉兴绿道导视系统中的主标识有机融合动态的水波纹、树木及弯曲的道路等自然形态元素, 凸显出绿道环水构建的特点,给人清新灵动之感。 C.奥姆斯特德规划绿道系统理念先进,在土地空间紧张的城市中,先期修建长达 25 公里的绿色休闲设施供有需求的市民使用,很有必要。 D. 成都绿道建设执行力让人惊叹,靠自己的力量竟将相当于十个巴黎的绿化设施串联起来, 打造出两千多个文体旅游设施,俨然成为公园城市。 6. 三则材料都以“城市绿道”为核心话题,但主要内容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4. C 5. A 6. ①材料一主要是结合我国各地实例简述绿道建设的意义现状及发展趋势。②材料二主要是 简述嘉兴绿道设计元素及其绿道导视系统的主标识形象的设计理念。③材料三主要是根据《超 级花园城市》一文内容介绍成都绿道的概况,并阐述了世界最早的绿道的打造过程。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 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 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 项,“因此,‘水都生态绿城’自然 是嘉兴绿道标识系统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强加因果关系。结合“嘉兴这座城市历史久远, 文化兴盛,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水是嘉兴的生命。嘉兴绿道依傍嘉兴水路构建城市绿色生 态网络,‘水都生态绿城’自然是嘉兴绿道标识系统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分析,“水是嘉 兴的生命。嘉兴绿道依傍嘉兴水路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网络”是“‘水都生态绿城’自然是嘉 兴绿道标识系统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的原因。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 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 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 项,“城 市之间生态要素相连的绿色网络业已构建”错误。原文说“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将 继续完善绿道工程建设标准,推动形成连接城市生态要素的绿道网络”,是未然状态,而选项 中“业已构建”为已然状态。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中心意思、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本题要求分别对三则材料 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要准确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考生准确解读文本材料,准确理解、分析 综合和评价,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结合“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活动空间,更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浙江嘉兴在环城绿道开展‘跑步+捡垃圾+分类’活动;广东江门组织百余 名骑行爱好者沿滨江绿道一路宣传节约用水的理念;武汉东湖绿道的建设者组织百人快闪和 迷你马拉松活动,倡导健康生活和绿色发展”“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将继续完善绿 道工程建设标准,推动形成连接城市生态要素的绿道网络”等分析,材料一主要结合我国各 地实例简述绿道建设的意义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嘉兴绿道依傍嘉兴水路构建城市绿色生 态网络,‘水都生态绿城’自然是嘉兴绿道标识系统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嘉兴绿道导视系 统中的主标识设计紧紧围绕‘水都生态绿城’的概念,水、绿色、城市、人文互为条件、互 为因果,自然与城市、城市文化相互融合,和谐共生是嘉兴生态绿道视觉形象的核心价值” 分析,材料二主要是简述嘉兴绿道设计元素及其绿道导视系统的主标识形象的设计理念。结 合“知名地理人文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推送《超级花园城市》一文,文章提到,成都凭一 己之力,修了相当于丝绸之路总长度的绿道系统”“据《超级花园城市》介绍,19 世纪末期, 美国西海岸和南海岸城市群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一路扩展到了 600 公里,覆盖了波士顿 大部分地区”“这便是最早的‘绿道’”等分析,材料三主要讲根据《超级花园城市》一文 内容介绍成都绿道的概况,并阐述了世界最早的绿道的打造过程。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 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 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 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 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 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 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 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维权 孙春平 吴老太到三亚有好几年了。每年 11 月初南下,待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回东北去,被人称作候鸟一族。吴老太患有肺气肿,以前每到冬天,就觉得气短,听人说海南冬天暖和,还 没有雾霾,便坐火车跑来一试。这一试就上瘾了,那口气一下就吸到了肺窝最深处,甜甜的、 润润的,连吐出去都觉不舍。 当然,当候鸟也需有本钱。要住房,还要坐飞机,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人家腰包厚实的, 在海南买了房,飞到落脚处便有了巢,好比去年来过的老燕子。可吴老太没这种方便,穷候 鸟必须精打细算。吴老太退休前在一个国营煤矿管矿灯管三十多年,后来据说是资源危困, 退休金两千元不到。老伴过世得早,活着时是矿工,矿难后只见了骨灰盒,还有一笔抚恤金。 那笔钱后来给儿子买了一室一厅的房子,不然,只怕儿子连媳妇都娶不上。 穷有穷的活法。吴老太买不起房,那就租,租也不敢去正规小区,太贵。她是去城中村。 当地村民等着拆迁,早把房子盖得密密匝匝。但便宜啊,一月几百元钱就说下来了。飞机票 贵,咱坐火车,睡不起卧铺咱坐硬座行不?刚来三亚时,吴老太还曾去住宅小区翻过垃圾箱, 她想把租房的钱翻出来。但那活计只干了三天,房东不干了,说院子本来就小,不可再堆放 纸壳易拉罐。吴老太想想也是,歇了手。 但处处节俭的吴老太对生活也不是完全不挑剔。比如谈租金时,她对房东说,这个屋能 挡风遮雨就行,空调冰箱啥的我也不要,但没电视却万万不可。我岁数大了,觉轻,夜里睡 不着就得看看电视。这一点你要是办不到,那就再少要点租金,我自己想办法。房东在地心 转了两圈,总算点了头。 但是,新年后一天夜里,吴老太正在看韩剧,突然电视机啪的一声,黑了屏幕,她起身 摸电视上的键子,挨个按,又按遥控器,都毫无反应,便确信电视机坏了,第二天一早,吴 老太对驾电动三轮车要去码头上倒卖海鲜的房东说:“我屋里的电视坏了,你给看看吧。” 房东指指已见白的天空说:“我去晚了就什么货也抓不到手了。晚上再说,行吧?” 入夜时分,房东回来了,手掐遥控器摆弄一阵,又打电话找来了电视修理师傅,师傅把 电视卸下来,开腔破肚,说什么配件坏了换零件不比换电视省多少钱。房东说:“大姨看到 了吧,我可不是不给你修。”吴老太气哼哼地反驳道:“电视是你家的,怎么是给我修?我 只要求你放在我家的电视能有影有声。” 房东没敢再说什么,却也再没给吴老太什么承诺。 那一夜,吴老太越发无眠,在床上烙了半夜饼。听隔壁的动静,极安静,前几天女主人 带孩子去了乐东县乡下,老妈病了,去侍候,只留了男主人一人在家。男人兴许真是忙乏了, 回家后便睡。天快亮时,听房门响,估计房东又要出发了,便急着跟出去,说我不管你今天 忙什么,晚饭前必须给我弄回一台电视来。房东赔笑说:“大姨饶了我好不好,一家人还等我挣俩钱过日子呢。”吴老太还想说什么,房东已驾起三轮车,风一般远去了。 那天,吴老太在街区上遛弯儿,捡回一根粗铁丝,又用石块在两头砸出两个圈。吴老太 的打算是,今夜房东要是再耍赖,夜里就用这铁丝和房门锁头将他的三轮车扣在小院里的芭 蕉树上,明早我看你再怎么跑。没想,当夜,房东似乎未卜先知,人回来了,小院里却根本 没见三轮车的影子。吴老太好不容易又熬到黎明,隐约听到房东蹑手蹑脚,急忙起身。房东 见状,撒丫子便跑,气得吴老太喊:“你是兔子呀?站住!” 房东还是跑,穿过幽暗的胡同,到了车水马龙的迎宾路上。回头看,吴老太竟远远追上 来。房东怕吴老太使出人盯人的战术,哪还顾得看路灯,横穿街道直奔隐在对面树丛中的三 轮车。没承想一辆红色摩托闪电一般冲过来,房东躲闪不及,扑通一声摔倒在路心。 那天,真是幸亏吴老太紧跟在身后。吴老太眼见房东遭了车祸,急冲到路上,站在路心 对着来往的车辆拼了命地摇动双臂,拦住了疾驰的过往车辆,又呼停了一辆出租车。 房东醒来时已在医院病床上。正等在床前准备核实情况的交警对他说:“听医生说,你 身体的问题不大,皮肉伤,只是头部着地,受了脑震荡,休养几天也就恢复过来了。我们已 追查到企图逃逸者。要说责任,我看主要还是你,你怎么能横穿街道呢?今儿多亏了这位大 姨,不然,你要是遭遇到二次伤害,那可就惨了。你要知道,当时的情况,那是极有可能的, 我想想都替你后怕。” 房东忙对仍守在床前的吴老太说:“大姨,从今往后,只要你来三亚,都住我家,连吃 带住,我分文不收。你是我的亲姨呀!”吴老太嘴一撇,回道:“少扯用不着的,住房交租, 天经地义。我只盼你养好伤,回家后快点让我看上电视就行啦!”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用插叙笔法简洁地交代了吴老太作为“穷候鸟”的家庭背景,这为下文写吴老太在三 亚租房、翻垃圾箱等情节做了必要的伏笔。 B. 吴老太要求换电视,房东百般推脱,就是不给更换,可见房东的吝啬、耍滑头、不厚道, 作者刻画这一市侩形象,意在批判城市文明的痼疾。 C. 小说通过交警之口交代了房东遭遇车祸的结局,突出吴老太对于房东的救助之恩,这为之 后房东对吴老太态度的转变起到铺垫作用。 D. 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吴老太客居三亚时的维权故事,客观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程 中的现实状貌诸如“雾霾、城中村、拆迁”等。 8. 请以吴老太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9. 小说结尾能否删掉?为什么?请通读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急冲”“拼了命地摇动双 臂”“拦住”“呼停”等动作细节,表明她是个有爱心、真诚厚道、乐于助人的人。②用个 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通过她向房东要求换电视的“维权”对话,可见吴老太 是个据理力争,不卑不亢的人。③用典型化场景表现人物状态,如通过吴老太追赶房东的场 景,表明她是一个是非分明、敢于维权的人。 9. 示例:不能刪。①从情节结构看,结尾写房东对吴老太态度的转变,使小说情节发展有波 澜;若删去,情节结构不完整。②从形象塑造看,小说以房东与守在床前的吴老太的对话收 束,以房东对吴老太的感激,衬托吴老太的善良、真诚、本分;删去后,房东的形象显得单 薄,吴老太的形象也不够丰满。③从主题意蕴看,小说以房东被吴老太的善举感化而回心转 意为结尾,揭示了人与人之间须以诚相待,为人处世要真诚、本分这一主旨;删去后,主题 思想揭示不够明晰。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 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 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 项,“意 在批判城市文明的痼疾”这一分析属于过度解读,与小说文本整体的故事情节与主要人物形 象的典型意义等脱节。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及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 题干要求,如本题“请以吴老太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很多。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刻画吴老太的形 象:一是从细节的角度刻画人物的性格,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心理、神态等细微而又 具体的描绘,体现人物性格,展现人物情思;二是用个性化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小说中人 物之间的对话,比旁白描写更加符合此人物的身份,对话描写能迅速地将人物的性格表现出 来;三是用典型化场景烘托人物状态,自然场景是人精神世界的反映,它可以烘托出人物的 气质、精神。结合“吴老太眼见房东遭了车祸,急冲到路上,站在路心对着来往的车辆拼了 命地摇动双臂,拦住了疾驰的过往车辆,又呼停了一辆出租车”分析,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 显人物的个性。结合“吴老太气哼哼地反驳道:‘电视是你家的,怎么是给我修?我只要求你放在我家的电视能有影有声。’”“我不管你今天忙什么,晚饭前必须给我弄回一台电视 来。”“少扯用不着的,住房交租,天经地义。我只盼你养好伤,回家后快点让我看上电视 就行啦!”等分析,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结合“吴老太好不容易又熬到黎 明,隐约听到房东蹑手蹑脚,急忙起身。房东见状,撒丫子便跑,气得吴老太喊:‘你是兔 子呀?站住!’房东还是跑,穿过幽暗的胡同,到了车水马龙的迎宾路上。回头看,吴老太 竟远远追上来”分析,用典型化场景表现人物状态。 【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小说结尾常见 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 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 反应美好愿望。本题需要明确观点,结合小说的思想内涵、社会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等进行准 确的分析,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结尾一段是小说创作者的精心构思,在小说中的地位 非常重要。答题时从结构、形象、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房东忙对仍守在床前的吴老 太说:‘大姨,从今往后,只要你来三亚,都住我家,连吃带住,我分文不收。你是我的亲 姨呀!’”“房东说:‘大姨看到了吧,我可不是不给你修。’”“‘大姨饶了我好不好, 一家人还等我挣俩钱过日子呢。’吴老太还想说什么,房东已驾起三轮车,风一般远去了” 等分析,结尾写房东对吴老太态度的转变,使小说情节发展有波澜。结合“今儿多亏了这位 大姨,不然,你要是遭遇到二次伤害,那可就惨了。你要知道,当时的情况,那是极有可能 的,我想想都替你后怕”分析,房东被吴老太的善举感化,回心转意为结尾,揭示了人与人 之间须以诚相待,为人处世要真诚、本分这一主旨。结合结尾内容分析,主要写房东对吴老 太的感激及吴老太的坚持原则等,衬托吴老太的善良、真诚、本分,丰富人物形象。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 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 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 (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 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 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韩性,字明善,绍兴人。其先家安阳,宋司徒兼侍中魏忠献王琦,其八世祖也。高祖左 司郎中膺胄,扈从南渡,家于越。性天资警敏,七岁读书,数行俱下,日记万言。九岁通《小 戴礼》,作大义,操笔立就,文意苍古,老生宿学,皆称异焉。及长,博综群籍,自经史至诸 子百氏,靡不极其津涯,究其根柢,而于儒先性理之说,尤深造其阃域。其为文辞,博达俊 伟,变化不测,自成一家言。四方学者,受业其门,户外之履,至无所容。延佑初,诏以科 举取士,学者多以文法为请,性语之曰:“今之贡举悉本朱熹私议为贡举之文不知朱氏之学 可乎《四书》《六经》千载不传之学自程氏至朱氏发明无余蕴矣顾行何如耳。有德者必有言, 施之场屋,直其末事,岂有他法哉!”士有一善,必为之延誉不已,及辨析是非,则毅然有 不可犯之色。性出无舆马仆御,所过,负者息肩,行者避道。巷夫街叟,至于童稚厮役,咸 称之曰“韩先生、韩先生”云。宪府尝举为教官,谢曰:“幸有先人之敝庐可庇风雨,读书 砥行,无愧古人足矣,禄仕非所愿也。”受而不赴。暮年愈自韬晦,然未尝忘情于斯世,郡 之良二千石政事有所未达,辄往咨访,性从容载导,洞中肯綮,裨益者多。天历中,赵世延 以性名上闻。后十年,门人李齐为南台监察御史,力举其行义,而性已卒矣。年七十有六。 卒后,南台御史右丞月鲁不花,尝学于性,言性法当得谥,朝廷赐谥庄节先生。其所著有《礼 记说》四卷,《诗音释》一卷,《书辨疑》一卷,《郡志》八卷,文集十二卷。 (选自《元史·韩性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之贡举悉/本朱熹私议/为贡举之文/不知朱氏之学/可乎/《四书》《六经》千载不传之/学 自程氏至朱氏/发明无余蕴矣/顾行何如耳 B.今之贡举/悉本朱熹私议/为贡举之文/不知朱氏之学/可乎/《四书》《六经》/千载不传之学 /自程氏至朱氏/发明无余蕴矣/顾行何如耳 C. 今之贡举/悉本朱熹私议/为贡举之文/不知朱氏之学/可乎/四书》《六经》/千载不传之/学 自程氏至朱氏/发明无余蕴矣/顾行何如耳 D. 今之贡举悉本朱熹私议/为贡举之文/不知朱氏之学/可乎/《四书》《六经》千载不传之学/ 自程氏至朱氏/发明无余蕴矣/顾行何如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渡,文中指宋朝皇帝赵构为了躲避北边异族的侵略追击,而南逃至江南的事件。 B. 科举,指科举制度。隋、唐以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所以叫科举。 C. 二千石,文中指官员的等级。因为官员的等级以台阶为标准故以“石”称之。 D. 郡志,地方志的一种。记述一郡自然、政治、经济等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性出身高贵,天资聪颖。他是魏忠献王韩琦的后代;他七岁读书,记忆力惊人,九岁通 晓《小戴礼》,写的评论文章获得饱学儒士的称赞。 B. 韩性博览群书,深受欢迎。他长大后,广泛涉猎经史等,深入钻研,获得精要;他自成一 家,向他求学的人极多,以至于门外的鞋都无处可放。 C. 韩性受人尊敬,淡泊名利。他出行没有车马仆从,他所到之处都受人尊敬,人们称他为“韩 先生”;有人举荐他出来做官,被他拒绝,但他关心世事。 D. 韩性获得殊荣,著述丰富。他的德行操守被门人推崇;他去世后,在他的学生李齐的提议 下,朝廷追授他谥号;他留下《礼记说》等二十多卷著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有一善,必为之延誉不已,及辨析是非,则毅然有不可犯之色。 (2)幸有先人之敝庐可庇风雨,读书砥行,无愧古人足矣,禄仕非所愿也。 【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学者有一点优点,韩性必定对他们称赞不已,到了辨析是非,则神色凛然不可侵犯。 (2)我侥幸地有祖先留下 旧屋可以遮蔽风雨,能够读书砥砺德行,无愧于古人已经满足了, 做官食禄并不是我情愿的。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 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 则。 “悉”是全、都的意思,修饰“本”;“本”是依照、依据的意思,宾语为“朱熹私议”,“悉” 前面需要断开,排除 D 项。 “千载不传”修饰“学”,为这些千年以来中断的学说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A 项、C 项。 句意:如今的科举,一律以朱熹的传注为标准,作科举应试的文章,却不懂得朱氏的学说, 能行吗?《四书》《六经)这些千年以来中断的学说,从程氏到朱熹,才得到淋漓尽致的阐发, 只看如何付诸实行罢了。 的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 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 项,“因为官员的等 级以台阶为标准”错,应是官员所得的俸禄以米谷为标准,故以“石”称官员的等级。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 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 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 项,“在他的学生李齐的提议下”错,结合“卒后,南台 御史右丞月鲁不花,尝学于性,言性法当得谥,朝廷赐谥庄节先生”分析,应是他的学生月 鲁不花。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 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善”,形容词作名词,优点;“之”,代词, 他;“誉”,作动词,称赞;“及”,到;“则”,连词,就、那么;“色”,神色。(2) “幸”,侥幸;“之”,助词,的;“敝”,旧的;“庇”,遮蔽、掩护;“砥”,砥砺;“禄 仕”,做官食禄;“愿”,情愿。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 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 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韩性,字明善,绍兴人。他的祖先家住安阳,宋朝司徒兼侍中魏忠献王韩琦,是韩性的 八世租。高祖左司郎中韩膺胄,随从宋朝皇帝南渡。在越地安家。韩性天资机警聪敏,七岁 。开始读书,就能一目十行,每天记诵上万言。韩性九岁即通晓《小戴礼记》,作文论其要旨, 提笔当即成文,文笔苍劲,寓意古奥,老成饱学的儒士,都赞叹惊异。等到成年后,韩性博 览群书,从经书史籍到诸子百家,无不探流溯源,穷尽底蕴,而对于先儒天性义理的学说, 尤能深得其精奥。他所作的文章,渊博畅达俊逸壮美,变化莫测,自成一家之言。四方学者, 求学于韩性门下的极多,以至于门外的鞋都无处可放。延估初年,朝廷下诏以科举选取官员, 学者中许多人向韩性请教应试文章的作法,韩性对他们说:“如今的科举,一律以朱熹的传 注为标准,作科举应试的文章,却不懂得朱氏的学说,能行吗?《四书》《六经)这些千年以来 中断的学说,从程氏到朱熹,才得到淋漓尽致的阐发,只看如何付诸实行罢了。有德行的人 必然有所论说,运用于科场,只不过是小技,难道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者有一点优点,韩 性必定对他们称赞不已,到了辨析是非,则神色凛然不可侵犯。韩性出行没有车马仆从,所 经之处,挑夫歇肩,行人让道。街巷老翁役夫,乃至幼儿仆役,都称他为“韩先生”。监察官 员曾经推荐韩性为学官,他推辞说:“我侥幸地有祖先留下的旧屋可以遮蔽风雨,能够读书 砥砺德行,无愧于古人已经满足了,做官食禄并不是我情愿的。”接受推荐却不赴任。晚年 愈加隐匿声迹,然而未尝忘情于世事,地方奉公守法的官员对于政事有未能通晓之处时,就 前往韩性家咨询,韩性从客开导,切中关键所在,受益的人很多。天历年间,赵世延将韩性 的姓名奏闻朝廷。十年之后,韩性的门人李齐为南御史台监察御史,竭力推举韩性的德行操 守,但韩性已經去世了。享年七十六岁。韩性去世后,南御史台御史右丞月鲁不花,曾经跟 从韩性学习过,奏言韩性根据成例应得到谥号,于是朝廷赐谥号庄节先生。韩性的著作有《礼 记说》四卷,《诗音释》一卷,《书辩疑》一卷,《郡志》八卷,文集十二卷。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留赠偃师①主人 许浑② 孤城漏未残,徒侣③拂征鞍。 洛北去游远,淮南归梦阑。 晓灯回壁暗,晴雪卷帘寒。 强尽主人酒,出门行路难。 [注]①偃师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②许浑,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晚年寓居润 州(今江苏丹阳)。③徒侣:同伴;朋辈。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题中的“留赠”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留别”两字表达的意思相同。 B. “孤城”表现了偃师主人的孤独心情,首联第二句表达了同伴对诗人的不舍之情。 C. 颔联是虚写,诗人想象此次远游,越行越远,而诗人的归乡之思也越来越强烈。 D. 颈联是实写,第一句写室内情景,第二句写室外雪景,以景物衬托诗人的心情。 15. 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蕴含着诗人的多重担忧。诗人尽力喝完主人敬的酒,告辞远行,但心里 却担忧天寒而路途艰险,实际上还担忧处世不易与人生道路的艰难。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 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 项,“表现了偃师主人的孤独心情”“表 达了同伴对诗人的不舍之情”错误。对“孤城”二字的赏析牵强附会,“孤城”应是诗人心 中的感知,是诗人情感的投射。“对诗人的不舍之情”也是臆想,诗中无据。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 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 类试题解答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强 尽主人酒,出门行路难”,饮完主人的践行酒,再次出发前面依然路途艰难。“出门”,外出; “行路难”,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如李白《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中的“晴雪卷帘寒”暗示了路途的艰难;“淮 南归梦阑”暗示人生道路的艰难。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 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 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 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饥饿的 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的(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呼尔而与之 (2). 蹴尔而与之 (3). 陟罚臧否 (4). 不宜异同 (5). 沙鸥翔集 (6). 锦鳞游泳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 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蹴”“臧”“翔”要 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000 年前是文明诞生的大时代,世界几大流域_____孕育出早期文明。中国的史前时代, 就开始____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序列。在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一个尚玉的考古学文化——良 渚文化。____在它之前,玉器就已广受尊崇,但在此时却达到空前繁荣的程度。除了文字和 青铜器,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我们发现,通行的文明标准不应成 为判断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生硬公式。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 在良渚文化中是_____在玉器上的。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对良渚文化,虽然 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联结着人们的思想。目前 来看,良渚文明是我们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的文明,( )。在这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礼制 规范、社会模式等文明因素不断地传承、交汇,直至夏商。从良渚到商周,正是中华文明从 区域性文明向大一统逐步汇聚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不约而同 演化 即使 表现 B. 不约而同 演变 尽管 体现 C. 殊途同归 演化 尽管 表现 D. 殊途同归 演变 即使 体现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在良渚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 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B. 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功能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 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展现出人们的思想。 C. 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虽然良渚文化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锈刻在玉礼 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折射出人们的思想。 D. 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作用,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 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发现了人们的思想。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继繁荣的是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在这之后的 1000 多年,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 变化 B.在这之后的 1000 多年,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相继繁荣 C.在这之后的 1000 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的相继繁荣,使得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 生变化 D.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之后的 1000 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相继繁荣 【答案】17. B 18. A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 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 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 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 的结果。语境强调过程,应选“不约而同”。 演变:发展变化。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语境指社会现象,应选“演变”。 尽管: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转折。即使:表示假 设的让步。语境表转折,应选“尽管”。 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 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表现:表示出来,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 语境指具体表现,应选“体现”。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 在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 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B 项,“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搭配不当。 C 项,结构混乱,“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句式杂糅。 D 项,语序不当,“虽然”应移到“良诸文化”之前;“……发现……思想”搭配不当。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 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 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 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在这之后的 1000 多年”中的“这”指代“良渚文明”,应在最前面,排除A 项、D 项; “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与后文“在这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衔接紧密。因此应在 最后面,排除 B 项。 故选 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 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 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 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 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 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总称。肠道菌群与人体的交互关系复杂,很多 科学家①___。之所以把肠道菌群称为人体的另一个器官,是因为它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肠 道菌群种类繁多,但还是能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共生菌群,②___,占肠道菌群的 99% 以上,与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第二种是条件致病菌群,这类细菌数量不多,但属于肠道 里的不稳定因素。第三种是致病菌群。肠道菌群与你的健康休戚相关。首先,也是最重要的, 帮你吃饭。其次,③___,一方面,大量的菌群黏附在肠壁上,为肠道穿上了一层天然的铠甲,避免肠壁与有害物质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共生菌群会与肠道的免疫系统形成互动,刺激后 者的发育,使肠道应对致病微生物的“反导系统”更加强大。 【答案】 (1). 将其称为人体的另一个器官 (2). 这类细菌数量最为庞大 (3). 保护你 的健康 【解析】 【详解】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 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 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 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第一空,结合后文提示“之所以把肠道菌群称为人体的另一个器官”分析,这一空应填“将 其称为人体的另一个器官”等相同意思的语句;第二空,结合“占肠道菌群的 99%以上”分 析可知,第二空应填“这类细菌数量最为庞大”等相同意思的语句;第三空,前文“首先”, 可知第三空应填“其次”;结合“为肠道穿上了一层天然的铠甲,避免肠壁与有害物质直接接 触”分析,应填“保护你的健康”等相同意思的语句。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个 字。 记者从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一年的考古发掘,无锡 梅里遗址野外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并通过了江苏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表示,无锡 梅里遗址内涵丰富,遗址的时代跨度为商代至春秋时期,文化因素兼具马桥文化和湖熟文化, 其中还有部分中原文化因素;这一时期和类型的遗址在本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是太湖东岸一 处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对探讨吴文化的起源及其早期面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关键信息:①无锡梅里遗址野外发掘工作结束并通过验收;②该遗址为商周遗址, 内涵丰富;③该遗址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 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 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 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 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 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抓住“无锡梅里遗址野外发掘 工作已经结束,并通过了江苏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分析,第一句主要讲无锡梅里遗址 野外发掘工作结束并通过验收;结合“无锡梅里遗址内涵丰富,遗址的时代跨度为商代至春 秋时期”等分析,该遗址为商周遗址,内涵丰富;结合“这一时期和类型的遗址在本地区尚 属首次发现,是太湖东岸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对探讨吴文化的起源及其早期面貌特征 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此句主要讲该遗址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该段文字关键信息有三点: 考古工作的进展、考古发现的内涵、考古发现的意义。 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官宣、锦鲤、杠精、佛系、皮一下、C 位、SKR、土味情话、确认过眼神、燃烧 我的卡路里……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了年轻人表达情感的主要语言方式之一。有人认为这样的 表达更直接、更准确,也有人觉得网络词汇让语言变得简单粗暴。 材料二:对 2002 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4%的受访者平时会使用网络流行语, 67.4%的受访者认为过多使用网络流行语会使代际沟通更加困难,66.5%的受访者觉得过多使 用网络流行语会遗忘原有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 法。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让网络流行语绽放时代光彩 路经秦时明月,宋时微雨,耳闻大唐诗歌,明清传奇。走着走着,我便来到了现代,于 大街小巷邂逅到了网络流行语,锦鲤、佛系、土味情话等新词不绝于耳。不经意间,我听闻 有人遗憾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会忘却传统文化内涵,有人感喟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顺应时代潮流。 在我看来,对网络流行语应该辩证看待,才能使之绽放时代光彩。 让网络流行语绽放时代光彩,需要明确网络流行语的意义。 王鼎钧先生在《碎玻璃》中写道“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 拔萃。”语言亦是如此,语言本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历久才能弥新,最后转换成时代的产物。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早已是时代潮流,是因为白话文更方便我们的交流。在新修订的第七版现 代汉语词典中,“空穴来风”、“上行下效”、“七月流火”等词语为方便现代人的使用均被 作了修改。语言随时代而发展,网络流行语随时代而兴起,就是在于它的表达更直接,方便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让网络流行语绽放时代光彩,需要立足传统文化内涵。 当“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遇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当“官 宣””遇到“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当土味情话“你今天怪怪的,怎么了?怪好看的” 遇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谁更能撩拨你的心弦?古诗词里积淀的含蓄美是 网络流行语不能比拟的。试想,当我们看到子孙后代天天满口“皮一下”“skr”时,是何等 的悲哀! 网络流行语可以拿来娱乐,但是不能动摇我们的民族魂! 让网络流行语绽放时代光彩,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锦鲤”寄托着人们对幸运的期盼;“佛系”承载着人们的洒脱;“确认过眼神”寄予 着人们憧憬美好的希望。“官宣”的流行,是崇拜偶像之风的推波助澜;“我宣你,你造吗” 是对方言无意识的发扬;一句“我也是醉了”其实是内心词藻的贫乏。更有甚者,有些网络 流行语传播着不文明信息。在网络语言大肆流行的时代,我们需要社会、政府等严格为网络 流行语把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既能接受网络流行语的新潮流,也能守住传统文化内涵的故园,还 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于时代中绽放网络流行语的光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 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 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网络流行语的运用,这就 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作文材料改编自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一项专题调查的报告。这道 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当代青年生活关联紧密。材料本身包含由表及里的分析路径,而且 具有较广的思辨空间,可以满足考生的多向立意与自主表达的需要。语言是社会生活与矛盾 问题的反映,也是思想情感态度立场、价值观的折射。材料的主要内容是给出一系列网络流 行语,给出不同人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样的表达直接,有人认为这样的表达粗 暴;通过数据调查又给出了不同人的争议,有人认为影响代际沟通,有人认为会遗忘原有的 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这些观点都可以是考生写作过程中参考的立意点。无论对网络流行语 持何种态度,都应当观点明确。这些信息多维碰撞,可以激起考生的言说欲望。 参考立意角度:警惕“网络流行语”对代际沟通交流的阻滞;网络流行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 文化、情感和心理,其中的创新因素为现代汉语注人新活力;语言美不美,主要看它的表达功能,日常生活场景中适当运用网络流行语,可以增强社交亲和力;网络用语普遍流行对传 统书面典雅语言带来潜在威胁,应该引起关注;推流行语,扬文明律;争做流行语“弄潮儿”; 流行语三步曲;一词一世界,一语一时代;以“语”为露,润“情”之花等。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确定标题《让网络流行语绽放时代光彩》。开头可以结合流行语 的现状分析,引出论点“对网络流行语应该辩证看待,才能使之绽放时代光彩”。然后从不同 的角度分析论述,如让网络流行语绽放时代光彩,需要明确网络流行语的意义;让网络流行 语绽放时代光彩,需要立足传统文化内涵;让网络流行语绽放时代光彩,需要去其糟粕,取 其精华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既能接受网络流行语的 新潮流,也能守住传统文化内涵的故园,还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于时代中绽放网络流行 语的光彩”等。 【素材】网络语言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 化、情感和心理。网络交际平台为交际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便于自由创造的语域。与传 统的平面媒体上的书面语言相比,网络语言的内容可以突破常规,具有非正式性、随意性和 简约性,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词语表达方式。它们为现代汉语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更多 新的选择。网络语言中的一些创新因素已经突破自己的语域,进入人们日常生活。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有别于传统语言的表达形式。基于网友的偏爱、 传播的迅速,以及其充满时尚、新潮、个性、另类等意味,每年都会诞生一些众多网友认同 的网络流行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人的生活状态、精神诉求和社会发展脉动。 网络语言丰富了人们的语言生活,也为传统语言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 的表达,古人用文言文,现代人用白话文,这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文明。正如有关语言 专家认为,“文言雅言,这些优美的语言,在刚诞生的时候,也可能是当时的‘网络热词’, 如果古人都不使用热词,那语言还会发展吗?”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粗鄙、暴力的网络语言 不符合汉语规范,甚至有背公序良俗,对网络环境、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当然,这需 要规范和整治,引导公众摒弃“糟粕”,避免迷失在这些简单粗暴的语言浪潮中。 网络语言反映着社会脉动,承载着时代文明,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越来越理性、越来 越文明,大可不必一味拒绝,还是要以积极的态度拥抱它,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 我们作为个体,生活在社会中,自然有责任,有义务创造优秀文化、抵制腐朽与落后文 化。在所谓“流行文化”面前,更应擦亮双眸,运用才智,谨慎取舍。古有四大名著领风骚, 今有流行词语引潮流,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思考文化的价值, 因而真正的文化应该是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寄寓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望,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文化。流行一时,并不一定就流行一世。当无穷无尽的行为艺术、 恶俗潮流、模仿选秀充斥生活时,请记得用火把点亮价值的灯,不被世俗所同化。 “给力”,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词语,“给力青春”,太不“给力”了……我们将“给力” 放在许多句子中。然后,广告商人,电视频道亦大肆给力。我想说,“给力”真给力,连我 们的教辅资料上也写着“很给力”的字眼。“正能量”又在 2012 年再次闪亮登场,社会需要 正能量,它的出现,带来了一场全中国的“正能量风景。而“屌丝”亦从网络中钻了出来。 我发现身边好多“屌丝”。时间如潮,流行如潮。而在这潮起潮落的背后,掩藏着许多东西。 “蒜你狠”等词的出现是对物价上涨的不满,网友们在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国家投诉。 而“屌丝”的出现,也客观表现人们对身边人细微的观察和评价。“给力”、“正能量”无疑 是一类有好的社会影响力的情绪都被带动,一切正义的事情都在发生。而“正能量”、“给力” 便是对这些行为的赞同。反映出社会风气的改善。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 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 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 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 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 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 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 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 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 主选择空间。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