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质检试卷(Word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质检试卷(Word版附解析)

ID:245902

大小:117.98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3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的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 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 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避, 这主要就是由于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 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 非但难行,而且难听。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戎狄”的秦。正 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 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为则上,无能则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 行。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党:偏私)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嬖: 宠幸)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周比:结党营私)”“王 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户籍连坐”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而更为重要的是,正 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令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 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 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 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 不说的新文化品质。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秋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 验田。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他认为由于 中原地区文明发达,方才养成了盘根错节的贵族世家势力,方才铸成了导致阶级分化的富豪大 贾集团,方才重用巧言令色、只说不练的智识阶层。而此三者具备,固可谓文明之成就,但也却 正是“求蒙取辱”“政怠宦成”的开端,是“人亡政息”——即国家危亡的征兆,是文明走向 异化的开始。作为“戎狄”的秦,之所以能据天下之雄图,最终统摄四海,扫荡群雄,这就是秦 人的生活朴素、务实使然,秦人正是以朴素的“又战斗来又生产”、以南泥湾开荒般的“农战”精神,最终战胜了中原文明之骄奢淫逸。秦的改革蓝图,其实来自中原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 的自我抛评,这种自我抗评,最终演化成“西戎”之秦对于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武器的批判”, 秦王扫六合,乃是中国文明艰苦奋斗精神的第一次胜利、中华民族第一次自我更新。 《荀子·疆国》亦曾赞美秦的朴素民风说:“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又说 “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荀子观察到的,恰是百年之后,中华文明在秦苏生的 基础。这个主张艰苦奋斗的新文明,就是墨法政治理想的高度实现。 (节选自《中原与夷狄:两种文明的砥砺》) 1. 下列对墨法思想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墨法思想是建立在中原文化精英对中原文明弊端进行诊断和分析 基础上的,它为秦国提 供了改革蓝图。 B. 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影响巨大,中华文明的首次系统而深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更新主要体 现在其中。 C. 墨法思想强调选贤任能应不问贵贱,反对结党营私,主张贵族与平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思想 在发达地区不能实行。 D. 墨法思想难以被中原地区各诸侯国接受,最后反而在开化最迟的秦国落地生根,这是因为他 们开化最迟、民风淳朴,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能强盛起来。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总起,高度评价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阐明观点,统领全文。 B. 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分析中原文化的弊端,意在和秦地文化形成对比。 C. 文章多处引用了古代典籍作为论据,都是为了论证墨家和法家思想的先进性论点。 D. 文章论证中原文明的衰落和秦国的崛起,对当今我国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子观察到并高度赞扬了体现在百姓与官吏身上的秦人的朴素风气,他还预见到了百年后 中华文明在秦的兴盛辉煌。 B. 中原地区各国贵族世家、富豪大贾、智识阶层的出现,是其文明发达的表现,但也是中原地 区文明异化的开端。 C. 秦国强势,是以朴素务实战胜了骄奢淫逸,可见艰苦奋斗精神在文明中的重要性,它实现了 中华民族的首次自我更新。 D. 来自中原的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批评并以之推行的秦国,推动新国走向富强、统一 天下。 的【答案】1. B 2. C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辨 明检索区间,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联系上下文体会时,要死抠字眼,寻 找细微的差别。 A 项,“它为秦国提供了改革蓝图”有误,依据第五段“秦的改革蓝图,其实来自中原精英对于 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抛评,这种自我抗评,最终演化成‘西戎’之秦对于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武 器的批判’”,句意是说中原精英对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批评“最终演化成”秦对中原文明进 行的“武器的批判”; C 项,“在发达地区不能实行”错,说法太绝对。第二段“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 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可知,文意说的是难以实行。 D 项,“是因为他们开化最迟、民风淳朴,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能强盛起来”说法错误,依据二段 “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可 知,D 项“民风淳朴”和“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能强盛起来”错误。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关系,论点和论据间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 么观点和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等方法。选项提到的论点、手法等要仔 细比对,选出最佳答案。 C 项,“都是为了论证墨家和法家思想的先进性论点”错误,依据第二三四段可知,每条引用都 有着具体的目的,但是并非全都是为了论证墨家和法家思想的先进性。例如“《荀子·疆国》 亦曾赞美秦的朴素民风说:‘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引用的目的是赞美秦的 朴素民风。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 然后认真比对选项和原文在观点态度上是否有细微差别,是否有强加因果、条件不充分、无 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 A 项,“他还预见到了百年后中华文明在秦的兴盛辉煌”错误,最后一段说的是“荀子观察到的,恰是百年之后,中华文明在秦苏生的基础”,可见文本中是“苏生”,而非“兴盛辉煌”,故 A 项错误,故选 A。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关系,看句间、分句间 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要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 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特别注意比对:指代词、范围词、程度词、时 间词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国传统的媒体媒介方式大多为报纸、电视、书刊等等,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人们的 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菝地的变化。人们逐渐受到电子科技的影响,开始使用互联网、计算机、 手机等进行信息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协力合作,通过双 方的优 势互补,来提升整体的适用能力。当前,我国存在的各类媒介自身的发展边缘已经相继 模糊,这也足以证明当前媒介的融合发展巧妙地提升了整体运营合作的水平,其“整体划一” 的合作理念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信息的传播工作。各类新型技术要学习传统媒体的语言魅力 和发展优势,传统媒体也应该打开思路完成自身发展的相应改革,只有两者协调合作才是当 前社会应 用的新型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媒体综合运营的发展。 (摘编自郭磊《浅析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融合》) 材料二 : 表 1 人类文化和媒介素养发展过程 历史阶段 传播环境 新技能 社会文化结果 古代 口头传播、肢体 语言传播、手写文字 传播 口头表达技能、 肢体语言的掌握识文 断字 知识系统的建立 和保护、哲学和科学 的起源 第一次工业革命 印刷技术发明, 文字素养、报刊 语言学的起源与报业出现 素养 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子媒介出现 影视素荞、广播 素养 媒介社会的形成、 消费文化的流行 信息社会 数字媒介、互联 网 数字素养、新媒 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 全球信息化、知 识爆炸、知识社会 (摘编自张开《媒介素养理论框架下的受众研究新论》) 表 2 受众媒介素养各维度的题项分布 因 素 题项 评 估能力 明星代言产品广告是因为他们喜欢该产品广告里描述的商品都是值得购买的 好商品媒体呈现的信息都是现实环境完全真实的反映 分 析能力 我能很好地鉴别媒介上的不良内容在关注新闻时,我总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我常常能用批判的思维去看待各种新闻报道 创 造能力 我曾经参加过媒体组织的线上或线下活动 我经常在媒介上发表文章、图片,上传视频等 我曾经向媒体提供过新闻线索 我曾经以投稿、投票、留言等方式参与过媒体互动 看新闻时,我会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验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获 取能力 关注新闻时,我会在不同媒体上寻找同一事件的报道来相互比较 (摘编自马超《数字媒体时代城乡青年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研究》) 材料三: 目前,虚假新闻泛滥,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出现,究其原因,除了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社 会各界拥有更多新闻传播渠道而受众媒介素养普遍较低之外,还有现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存 在空白和漏洞等因素。只有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并加 k 大力宣传和普及,才能够让大众明 辨是非。 在当今信息泛滥的媒介环境下,社会受众必须具备正确的是非观和判断能力,这便需要 对社会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各社区的宣传栏、政府官方网站、各大媒体等定期 发布信息筛选方法、网络防毒等相关知识,让大众能够对不正当信息加以科学判断,并且规 范好个人行为,从根本上尽可能地减少虚假、垃圾信息和同质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要想避免新闻内容同质化,必须重视内容的创新。懂得依照目标受众 的价值定位和社会立场,以决定媒体在信息采集、处理以及话语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新 闻 策划、采访、产品制作以及广告营销等环节当中做好统筹规划工作,让采集到的信息资源 在不同媒体上实现合理分配,以打造适应不同媒体特质的新闻产品。 (摘编自张淇鑫《媒介融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材料四: 在网络占据主导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所领导的舆论传播已经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地位; 而媒介融合这种新形式,更是占据了舆论引导的半壁江山,使得每一个网民都变成了舆论传 播的主体。但是在网络传播中无疑也掺杂着各式各样、亦真亦假的信息,破坏了新媒体时代 的互联网环境;所以,如何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审核和引导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工作的重中 之重,只有加强把关,才能形成一个好的舆论场。传统媒体需要积极与新媒体舆论进行互动, 使用多重效果、多种手段来引导舆论产生的影响,如通过官方公众号等方式对网络信息进行 正确的解释,以便增强引导效果。 (摘编自王卓焱等《媒介融合与舆论传播》)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媒体媒介主要是报纸、电视、书刊等,而新媒体媒介则包括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等, 新媒介方式的产生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 B. 传统媒侍和新媒体各有优势,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双方优势互补,协力合作,才 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媒体整体运营能力。 C. 数字媒介、互联网构成了信息社会的传播环境,促进了媒介社会的形成,同时对应具备的 与之相匹配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新要求。 D. 数字媒体时代受众媒介素养维度包括获取、分析和评估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包括提供新闻 线索、与媒体互动等创造信息的能力。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媒介融合时代,各类媒介自身发展边缘的模糊证明了整体运营合作水平的提升,也更加有效地推动了信息传播工作。 B.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开始占据舆论传播的主导地位,每一个网民都能借助网络变成舆论传 播的主体,传统媒体已经没落。 C. 要形成一个好的舆论场,需要多方面共同付出努力,而传统媒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则是对网 络信息进行分析、审核和引导。 D.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受众媒介素养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与此成正比,社会文化 的结果也必定会越来越丰富。 6. 如何解决媒介融合环境下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4. C 5. C 6. ①政府部门:规范、宣传并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不良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责任,对 社会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②社会受众:增强对不正当信息的判断能力,规范个人行为, 杜绝不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③新闻媒体:注重内容创新,对网络虚假信息加强把关,注重 形成好的舆论场。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 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 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 项,“促进了媒介社会的形成”错误。结合材料二表 1“人类文化和媒介素养发展过程”分 析,“媒介社会的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子媒介出现”的社会文化结果,“数字 媒介、互联网”构成的“信息社会”,其社会文化结果是“全球信息化、知识爆炸、知识社 会”。 故选 C。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 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 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 A 项,“各类媒体自身发展边缘的模糊证明了……,也更加有效地推动了……”错误。结合第 1 段“其‘整体划一’的合作理念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信息的传播工作。各类新型技术要学习 传统媒体的语言魅力和发展优势,传统媒体也应该打开思路完成自身发展的相应改革,只有两者协调合作才是当前社会应用的新型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媒体综合运营的发展”。 “各类媒体自身发展边缘的模糊证明了……,也更加有效地推动了……”偷换概念。 B 项,“传统媒体已经没落”曲解文意兼表述绝对化,见材料四“传统媒体所领导的舆论传播 已经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地位”,这里的主语中心语并非“传统媒体”而是“舆论传播”;从材 料一、四主要内容看,传统媒体仍然大有可为。 D 项,结合材料二表 2 及表 1 分析,“与此成正比”于文无据。 故选 C。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 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 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 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紧扣“如何解决…… 问题”,规范表述。主要见材料三、四。“问题”主要是材料三第1 段“虚假新闻泛滥,网络 暴力事件频繁出现”,材料三第3 段“新闻内容同质化”,以及材料四“破坏了新媒体时代的 互联网环境”。结合“除了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社会各界拥有更多新闻传播渠道而受众媒介素 养普遍较低之外,还有现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空白和漏洞等因素。只有对相关的法律法 规进行规范,并加 k 大力宣传和普及,才能够让大众明辨是非”“社会受众必须具备正确的 是非观和判断能力,这便需要对社会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各社区的宣传栏、政 府官方网站、各大媒体等定期发布信息筛选方法、网络防毒等相关知识,让大众能够对不正 当信息加以科学判断,并且规范好个人行为,从根本上尽可能地减少虚假、垃圾信息和同质 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要想避免新闻内容同质化,必须重视内容的创 新”“使得每一个网民都变成了舆论传播的主体。但是在网络传播中无疑也掺杂着各式各样、 亦真亦假的信息,破坏了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环境;所以,如何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审核 和引导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强把关,才能形成一个好的舆论场”等分 析,解决以上“问题”,需要群策群力,政府部门、社会受众、新闻媒体这三方应当共同努力。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 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 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 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 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 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 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系于一发 [奧地利]卡尔·施普林根施密特 我们想:让姑妈把秘密公开吧!我们虽年幼,但毕竟长大了,好歹快成年了,有什么事 不能对我们说呢?埃弗里纳姑妈真不用对我们保什么密了。就说那个圆的金首饰吧,她用一 根细细的链,总是把它系在脖子上,我们猜想,这里准有什么异乎寻常的缘由,里面肯定嵌 着那个她曾爱过的年轻人的小相片。也许她是白白地爱过他一阵哩,这个年轻人是谁呢?他 们当时究竟怎样相爱的呢?那时情况又是如何呢? 这没完没了的疑问使我们纳闷。 我们终于使埃弗里纳姑妈同意给我们看看那个金首饰。我们急切地望着她,她把首饰放 在平展开的手上,用指甲小心翼翼地塞进缝隙,盖子猛地弹开了。 令人失望的是,里面没有什么照片,连一张变黄的小相片也没有,只有一根极为寻常的、 结成蝴蝶结状的女人头发,难道全在这儿了吗? “是的,全在这儿,”姑妈微微地笑着,“就这么一根头发,我发结上的一根普普通通 的头发,可它却维系着我的命运。更确切地说,这纤细的一根头发决定了我的爱情。你们今 天这些年轻人也许不理解这点,你们把自爱不当回事,不,更糟糕的是,你们压根儿没想过 这么做。对你们说来,一切都是那样直截了当,来者不拒,受之坦然,草草了事。 “我那时 19 岁,他——事情关系到他——不满 20 岁。他确是尽善尽美,当然最重要的 是,他爱我。他经常对我这样说:我该相信这一点。至于我呢,虽然我俩间有许多话难以启 口,但我是乐意相信他的。 “一天,他邀我上山旅行。我们要在他父亲狩猎用的僻静的小茅舍里过夜,我踌躇了好 一阵。因为我还得编造些谎话让父母放心,不然他们说啥也不会同意我干这种事的。当时,我可是给他们好好地演了出戏,骗了他们。 “小茅舍坐落在山林中间,那儿万籁俱寂,孤零零地只有我们俩,他生了火,在灶旁忙 个不歇,我帮他煮汤。饭后,我们外出,在暮色中漫步,两人慢慢地走着,无声胜有声,强 烈的心声替代了言语,此时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们回到茅舍,他在小屋里给我置了张床。瞧他干起事来有多细心周到!他在厨房里 给自己腾了个空位,我觉得那铺位实在不太舒服。 “我走进房里,脱衣睡下。门没上栓,钥匙就插在锁里。要不要把门栓上?这样,他就 会听见栓门声,他肯定知道,我这样做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这太幼稚可笑了。难道当真需要 暗示他,我是怎么理解我们的欢聚的吗?话说到底,如果夜里他真想干些风流韵事的话,那 么锁、钥匙部无济于事,无论什么都对他无奈。对他来说,此事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 俩的一辈子——命运如何全取决于他,不用我为他操心。 “在这关键时刻,我蓦地产生了一个奇妙的念头,是的,我该把自己‘锁’在房里,可 是,在某种程度上说,只不过是采用一种象征性的方法。我踮着脚悄悄地走到门边,从发结 上扯下一根长发,把它缠在门手把和锁上,绕了好几道。只要他一触动手把,头发就会扯断。 “嗨,你们今天的年轻人呀!你们自以为聪明,聪明绝顶。但你们真的知道人生的秘密 吗?这根普普通通的头发——翌日清晨,我完整无损地把它取了下来!——它把我们俩强有 力地连在一起了,它胜过生命中其他任何东西。一俟时机成熟,我们就结为良缘。他就是我 的丈夫,多乌格拉斯。你们是认识他的,而且你们知道,他是我一生的幸福所在。这就是说, 一根头发虽纤细,但它却维系着我的整个命运。”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结尾连续用三个问句,表现出“我们”的好奇和了解真相的急迫,也激起了读者的 阅读兴趣,同时又自然地推动了情节。 B. 姑妈年轻时的爱情故事,既有传奇色彩,也富有教育意义,使“我们”受到强烈的感染和 震撼,因此静听她娓娓道来,不忍打断。 C. “你们今天这些年轻人”重复出现,表达了姑妈对年轻人不知自爱和自作聪明行为的不屑 和鄙夷,突出了姑妈的爱情观的宝贵。 D. 姑妈的丈夫多乌格拉斯没有直接出场,但是他对女友细心体贴、对爱情理性节制的富有教 养的形象却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 8. 姑妈为什么要用一根头发“把自己‘锁’在房里”?请简要分析。 9. 小说以“我们”的疑问开篇,接下来却只写了姑妈的讲述,而没有再写“我们”来结尾,这样的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出于自爱:姑妈相信“他”的爱情,但不愿意放纵;②出于尊重:不愿 让“他”听到锁门声而感情受到伤害;③出于无奈:因为锁和钥匙都无济于事,命运如何全 取决于“他”。 9. ①小说的主体是姑妈的爱情故事,“我们”的疑问只是引出故事的由头,疑问的答案已经 包含在故事中;②小说的主人公是姑妈,在姑妈的讲述中已经完成了对其形象的刻画,主旨 也得到揭示;③结尾不再写“我们”,反而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使小说具有更大的艺术张力。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 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 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 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 硬伤。题中 C 项,题中“表达了姑妈对年轻人不知自爱和自作聪明行为的不屑和鄙夷”错误, 没有“不屑和鄙夷”,只是友善的告诫。故选C。 【8 题详解】 此题考核概括文意的题目,要求概括姑妈要用一根头发“把自己‘锁’在房里”的原因,答 题时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概括,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如果夜里他真想干些风流韵 事的话,那么锁、钥匙部无济于事,无论什么都对他无奈”“你们今天这些年轻人也许不理 解这点,你们把自爱不当回事,不,更糟糕的是,你们压根儿没想过这么做”“至于我呢, 虽然我俩间有许多话难以启口,但我是乐意相信他的”“我踮着脚悄悄地走到门边,从发结 上扯下一根长发,把它缠在门手把和锁上,绕了好几道。只要他一触动手把,头发就会扯断” 概括答题要点。 【9 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小说人称变化的能力,要求分析小说以“我们”的疑问开篇,接下来却只写了 姑妈的讲述,而没有再写“我们”来结尾的用意,此题注意分析三个节点,开头“我们”,中 间“姑妈”,结尾“姑妈”,首先看开头“我们想:让姑妈把秘密公开吧!”“我们猜想”“令 人失望的是,里面没有什么照片,连一张变黄的小相片也没有,只有一根极为寻常的、结成 蝴蝶结状的女人头发,难道全在这儿了吗”可见是我们的好奇,姑妈才揭开秘密,开头“我 们”是为了引出小说的主体是姑妈的爱情故事,接下来是文章的主体,“姑妈的爱情故事”,当然要以“姑妈”讲述为主体;文章的结尾揭开谜团,故事已经结束,我们的谜团也揭开, 没必要再出现“我们”。 【点睛】情节概括的题目是小说常见的题目,注意有直接要求概括情节,通过哪些情节塑造 人物形象,人物的心理或情感的变化过程怎样等提问方式,答题时注意分清题干的要求概括 的什么情节,是关于哪个人物的情节。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段落的划分,重点注意 文中表现情感变化的重点词语。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奕字纯臣。第进士。崇宁,提举河北西路常平,洺、相饥,徙之东路。入对,徽宗问行期, 对曰:“臣退即行,流民不以时还,则来岁耕桑皆废矣。”帝悦。既而西部盗起,复徙提点刑狱。 时朝廷将遣兵逐捕,奕条上方略,请罢勿用,而自计讨贼,不阅月可定。转运使张抟以为不可,宰 相主抟策,数月不效,卒用奕议,悉降之。擢监察御史。亲祭北郊,燕人赵良嗣为秘书丞侍祠,奕 白其长曰:“今亲卫不用三路人,而良嗣以外国降子,顾得预祠事,可乎?”长用其言,具以请,不 报。阳武民佣于富家,其室美,富子欲私之,弗得,怒杀之,而赂其夫使勿言。事觉,府县及大理 鬻狱,奕受诏鞫讯,皆伏辜。自何承矩创边地为塘泺,有定界。既中贵人典领,以屯田开拓为功, 肆侵民田,民上诉,屡出使者按治,皆不敢与直。奕曲折上之,疏其五不可,诏罢屯田。加直秘阁、 淮南转运副使。入为开封少尹。故时大理、开封治狱,得请实蔽罪,其后率任情弃法,法益不用。 奕言:“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从之。 迁光禄卿、户部侍郎。睦州乱,以龙图阁直学士知镇江府。寇平,论劳增两秩。还为户部。内 侍总领内藏,予夺专己,视户部如僚属。奕白宰相曰:“计臣不才,当去之而易能者,不可使他人 侵其官。”即自劾不称职。诏徙奕工部。袭庆守张漴使郡人诣阙请登封,东平守王靓谏以京东 岁凶多盗,不当请封。为政者不悦,将罪靓,奕言:“靓忧民爱君,所当奖激,奈何用为罪乎?”靓 获免。未几卒,年六十,赠龙图阁学士。 (节选自《宋史·虞奕传》) 10. 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 B. 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 C. 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D. 廷尉持天下平/京师诸夏/本法且不行/何以示万国/请自今非/情法实不相当/毋得辄请/ 11.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路是宋朝行政区划名,河北路地处北宋北部,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 B. 大理即大理寺,是宋代的司法机关,掌管刑事案件的审理,长官为大理寺卿。 C. 秩指年终考评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文中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职级别。 D. 封指封禅,历代帝王都把封禅作为国家祭祀大典,封指祭地,禅指祭天。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虞奕善用策略,剿灭贼寇。西部出现盗贼,朝廷派兵追捕无效,最终采用虞奕计谋,降服了盗 贼;睦州出现叛乱,虞奕因平定贼寇有功而加官。 B. 虞奕忠于职守,尽心履职。皇帝要去北郊祭祀,虞奕对秘书丞赵良嗣以降臣的身份陪同祭祀 提出质疑,得到上级长官支持,此事得以上报朝廷。 C. 虞奕秉公执法,据实断案。阳武富家子对民妻欲行不轨,未遂而杀人,府县及大理官员受贿后 枉断官司,虞奕接受诏命据实审案,涉案人员最终伏罪。 D. 虞奕仗义执言,奏罢屯田。中贵人以屯田开荒邀功,侵占民田,激起民愤,虞奕不顾前来查处 的使者阻拦,上疏反对屯田,朝廷最终取消屯田制。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退即行,流民不以时还,则来岁耕桑皆废矣。 (2)计臣不才,当去之而易能者,不可使他人侵其官。 【答案】10. C 11. D 12. D 13. (1)我退下后就立刻出发,假如流散的百姓不能按时回乡,那么来年的农耕桑种就全部 荒废。(2)考虑到我才能不足,应当离开职位而换上有才能的人,不可让别的人侵占了这个 职守。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 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诸夏本”的意思是“国 家的表率”,不要断开;“非情”的意思是“禁止任情”,不要断开。故选C。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D 项,应该是祭天为封,祭地为禅。故选 D。 【12 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 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 D 项,朝廷派出的使者并未阻 拦虞奕上疏,只是他们调查后都不敢对此直言。虞奕亲自把事情的曲折经过向朝廷汇报,上 疏说明五条反对意见,朝廷才下令取消屯田。故选 D。 【13 题详解】 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 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退:退下后;行:出发;以时:按时;则,假如,连词;耕 桑:农耕桑种;计:考虑;易:换;侵:侵占;其:这,代词。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 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 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 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虞奕字纯臣。进士及第。崇宁时期,为河北西路常平提举,洺、相地区发生饥荒,他被 调往河北东路。入宫对答,徽宗问他出发日期,回答道:“我退下后就立刻出发,假如流散 的百姓不能按时回乡,那么来年的农耕桑种就全部荒废。”皇帝很高兴。不久西部出现盗贼, 他又调任提点刑狱。当时朝廷准备派兵追捕,虞奕逐条呈上策略,请求不要用兵,而要自己 设定计谋讨伐盗贼,认为不过一个月就可平定。转运使张抟以为不可行,宰相同意张抟的策 略,但好几个月没有成效,最终采用了虞奕的建议,全部降服了盗贼。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皇帝亲自去北郊祭祀,燕人赵良嗣担任秘书丞陪同祭祀,虞奕禀报自己的长官:“如今亲近 卫兵不用三路人,而赵良嗣以外国降臣的身份,反而得以参预郊祠的事情,可以吗?”长官 采纳了他的建议,详尽地把这个情况向朝廷请示,没有得到回复。阳武有个平民在一个富豪 家做佣工,这个平民的妻子貌美,富家的儿子想占有她,没有得逞,恼羞成怒地杀了她,又 贿赂她的丈夫让他不要说出去。事情被发觉后,府县长官以及大理寺官员又在审理案件时受 贿,虞奕接受诏命再审案件,涉案的人员都伏罪了。自何承矩首创在边地设立池沟,国境有 了定界。宦官主管边防后,就以屯田开荒邀功,肆意侵占民田,百姓上诉,朝廷多次派出使 者调查处治,这些使者都不敢据实处理。虞奕把事情的曲折经过向朝廷汇报,上疏说明五条反对意见,朝廷下令取消屯田。加官为直秘阁、淮南转运副使。朝廷召他回京担任开封少尹。 过去大理寺、开封府审理案件,能够凭实证判罪,后来就都听凭私情而不依法律,法律更加 被抛弃不用。虞奕进言说:“廷尉维持天下的公平,京师是国家的表率,法律尚且不能执行, 凭什么做万国的示范。请求从现在起禁止任情,如果判罪跟证据不相符的,不得立即上报。” 朝廷同意了他的建议。迁任光禄卿、户部侍郎。睦州出现叛乱,虞奕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 担任镇江知府。贼寇平定后,论功劳升官两级。还京后担任户部侍郎。内侍官总领宫内库房, 予取予夺专执己见,把户部视如僚属。虞奕禀告宰相:“考虑到臣下没有才能,应当离开职 位而换上有才能的人,不可让别人侵占了这个职守。”就自我弹劾不称职。诏命把虞奕调任 工部。袭庆太守张漴派郡里的人到皇宫来请求皇帝登山封禅,东平太守王靓上谏,认为京东 荒年多盗,不应当请求封禅。当权的人不高兴,准备治罪王靓,虞奕说:“王靓忧民爱君, 理所当然应当奖励,为什么要对他治罪呢?”王靓获得免罪。不久虞奕去世,享年六十岁, 追赠为龙图阁学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 愤 王令①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②横 未甘身世成虛老,待见天心却③太平。 去④诗浑⑤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释】①王令:短暂的一生是在贫困交加中度过的。他在世期间,北宋常受到辽、西夏等少 数民政权的进扰。②蜺:古同“霓”,虹的一种。玉蜕,指白虹,③却;此处指“返回”。④去:作 “来”讲。⑤浑:简直。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以奇肆的笔触勾勒了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俊伟慷慨的自我形象,显示出一种浩乎沛然 的堂堂正气 B. 颔联作者感叹自己虽然不甘身世贫贱,但奈何老去,只好消极地等待明主出现,返回到太平 盛世去。 C. 诗人曾经谦虚地说“狂搜得无奇,猛吐复自吮”。颈联“狂”字和此处的“狂”字都是诗人兴酣落笔情状的自我写照。 D. 颈联“过人声”不应理解为比常人美妙的声音,而是说诗人有过人才学、过人抱负、过人 见识。 15.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样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直抒胸臆。诗人感愤言志,抒发了内心的巨大抱负和强烈的报国愿望,酣 畅痛快。①首联,作者说自己虽然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但胸中蓄积了一腔敢于抗争的愤激之 气:②颔联,抒写自己不甘虚度此生,自强不息的壮怀;③颈联,从自身的才学着笔,感叹自己无 人赏识;④尾联的“……不信吾无万古名”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已建功立业的心愿。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学生在看标题、看作者、看注解、 看意象、看情感关键字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内容、情感、手法和语言特色,然后逐个选项 浏览,比对原文,看是否有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感情概括不准等错误。 B 项,“身世贫贱,但奈何老去,只好消极地等待明主出现”错误,依据“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 天心却太平”,由“未甘”和“待见”可知,应是抒发了诗人不甘心虚度此生,要自强不息的壮 怀,由此可知,这不是消极等待,而是“正己以待天下”,先修身,以待明时,大干一场。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在平时了解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解 题时抓住题干关键词,然后结合诗句意思,把握诗句意象、特点、手法、情感等,进而准确 答出艺术手法的种类。 从诗歌标题来看,“感愤”指有所感触而愤慨,这是直接抒发情感,即直抒胸臆; 然后看诗歌内容,首联“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蛻横”,这是说诗人作为二十岁年纪的年 轻人本应该血气方刚,一腔热血,有着横扫一切的勇气和精力,但是此时却是形容枯槁,面色如 冰,毫无生气,表现出内心的愤激之气; 颔联“未甘身世成虚老”表明了作者不甘心自己一事无成而老于户牖之下,也绝不能虚度此生, 而是要自强不息,“未甘”二字表现出诗人在困窘处境中的强烈心态,“待”表明作者有着宏 大的志向; 颈联中“狂去诗浑夸俗句”中“狂”字是诗人洒脱不羁的写照,表明诗人有着超常的才情,“醉 余歌有过人声”中“过人声”表明慷慨的忧国忧民的激愤之情; 尾联“……不信吾无万古名”直接表达了诗人杀敌立功的英雄之气。由此可见,这首诗歌主要使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点睛】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技巧的题,首先要指出运用何种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是如何运用该技巧的,最后指出运用该技巧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情感,或者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题时注意,一定不能只注意艺术技巧,而忘记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的《道遥游》中,作者先论述积水不够深则无法承载大船,其实是为了引出“___, ___”,强调风对大鹏起飞的重要性。 (2)《劝学》中通过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 ___。” (3)《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 【答案】 (1). 风之积也不厚 (2).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 君子生非异也 (4). 善 假于物也 (5).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6). 云归而岩穴暝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 答时一般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 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翼、生、霏、暝。 【点睛】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 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 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所考的名句,有一定的迷惑性,而且现在重点考核“理解性默写”,因 此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 年 12 月 13 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 山的回响》正式首演。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 201 日年度资助项目,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 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刑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们感受到“悬崖村”近年来发生的 的变化。在脱贫攻坚战 打响时,( )。舞台背景上,山民世代攀爬的藤栉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舞剧中,新生代的表演热情奔放,老一辈的表演 , 塑造出一个个饱满鮮活的形象,如柔美温婉的阿果、隐忍顽强的阿达、庄重贤惠的阿嫫……他 们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 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 程。全场雷呜般的掌声证明,《大凉山的回响》贏得了人们普遍的“心灵回响”。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 ,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民族音乐 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暖的大山深处,走 进那遥远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串联故事,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 生活的艰难历程 B. 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让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 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C. 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表演故事,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 活的艰难历程 D. 通过“悬量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串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 生活的艰难历程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翻天覆地 丝丝入扣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B. 前所未有 有条不紊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C. 翻天覆地 丝丝入扣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D. 前所末有 有条不紊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 B. 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的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C. 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赛旅游,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 D. 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 【答案】17. A 18. C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准确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依据上下文语境,比较四个选项的 【异同,对句子用提炼主干法、语感筛选法、造句类比法等进行辨析,然后综合排除法,选出 最佳选项。 依据前句“该剧作为……资助项目”可知,句子是以“该剧”为主语,“人们看到......” 该剧的艺术手段达到的效果,“人们”不能成为主语,故排除 CD; 又因为“舞蹈”是形式,“故事”是内容,故再现“艰难历程”的应该是“故事”,故 B 项“以 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错误,故排除 B。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 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 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依据“观 众们感受到‘悬崖村’近年来发生的 的变化”可知,句意强调变化巨大,故用“翻天覆 地”更好,故排除 BD; 丝丝入扣:用以比喻做得十分细致、合拍(多指文章、艺术表演等)。有条不紊:形容做事、 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依据“老一辈的表演 ,塑造出一个个饱满鮮活的形象”可 知,句子指表演细致,故用“丝丝入扣”更好,故排除 BD; 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依据“用富 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 地表现了……的心路历程”可知,句意指肢体语言充分表达心路历 程,故用“淋漓尽致”更好,故排除 AD;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独辟蹊径:比喻独创出新风格或新方法。依据“以写意的手法, 充分运用……让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现在舞台之上”可知,句子强调艺术手法的特别,故用“独 辟蹊径”,故排除 AD;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注意关联词、 表情感态度的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顿号、分号、破折号等标点,还要注意所填句子的位 置,综合相关信息,得出最佳答案。 本段描述对象是“外出打工的青年”和“阿嫫”;依据括号前的“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和括 号后的“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可知,句意强调人们积极回到家乡发展当地经济。故句子应该是先回家想,后发展家乡,故排除 AC; 且语意强调发展,而不是强调“守护”当地,故结尾应以“发展”的相关内容结束,故排除 B。 故选 D。 【点睛】正确使用成语可从三方面入手: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成语对应解题;②从 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 20.下面是某学校的几个志愿者到机场去接参加学术会议的老教授时的一段对话,其中画线的 地方不够得体,请选出三处并作修改。 几个志愿者拿着接机的指示牌,看到有人走了过来,①“你是来开会的吗?”一位志愿者拿出份 名单,②“你叫什么,自己在这上面找、打上勾,”教授等了好一会儿:“请问,要等多长时 间?”③“你就站在这儿等,还有两个呢,”另外两位参会人终于来了,“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 了。”④“怎么回事,让我们等了这么长的时间。”⑤“好了,人到齐了,都上车。” 【答案】①“您辛苦了,欢迎您的到来,我是负责迎候您的志愿者。”②“请问老师怎么称呼, 以 便 我 们 下 一 步 的 安 排 。 ”③“ 不 好 意 思 , 您 稍 作 等 侯 , 还 有 两 位 参 会 老 师 马 上 就 到。”④“两位先生慢点,时间还很宽裕呢。”⑤“请各位上车,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注意对象、场合、表达目的、语 体色彩、谦敬等。考生先要明确要求,综合比较,得出最准确的答案。 本题是学校 志愿者到机场去接参加学术会议的老教授,故用语要礼貌、客气、得体、尊敬。 故改错时便要将生硬的、冷漠的、趾高气扬之类的句子都改掉。比如①“你是来开会的吗?” 便可改为:您好,欢迎您的到来!您旅途辛苦了,我是负责迎接您的志愿者。比如③“你就 站在这儿等,还有两个呢”,可改为:实在抱歉,请您稍微等候一下,因为另外两位老师马上 就到。考生据此容易该出其它几句。 【点睛】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通常主要考查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要符合各种 文体的格式要求,注意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分;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 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注意礼貌、谦虚、谦卑。 21.右图是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 logo(徽标),图形为 蓝底白字,请说明图形寓意及构图特点。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100 字。 的【答案】寓意:①主体汉字“支”突显“支付宝”指的是一种快捷、高效、简单、安全、专 用(消费)的支付方式。②“又”以流线来象征网络支付的畅通无碍,更多选择。③蓝色代表 稳定、信任、专业,给人安全感。 构图特点:构图简洁明晰,符合品牌特性;蓝底白字,清澈大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认真观察漫画的构成,注意 颜色、形状、文字等几部分,最后在图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其寓意。本题中,所强调的是支 付宝的方便快捷,标志的主体是“支”字,所体现的是支付宝提出的建立信任,化繁为简, 以技术的创新带动信用体系完善的理念。文字下方的“又”字也很显著,突出了支付宝的选 择性,整个徽标的颜色是白字蓝底,给人以安全感。总结其构图特点的话,白字蓝底的设计 简单大气,给人信任感。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个人需求,商家让会员独享优惠,生活中也有些趣味无法与人分享, 诸如一杯啜饮咖啡的时光、一竿临溪垂钓的等待、一路挥汗慢跑的苦练……正如王维所说: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也有人提出: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个人奋斗,更需要与他人共享空间、资源、智慧、经 验、快乐。正如森村诚一认为:“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独享一个人的味道 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着窗外。看春天花开,看冬日雪落。看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 看雨飘落,引得三两行人在夏雨中匆匆…… 喜欢一个人,没有吵闹,没有喧嚣,却别有一番宁谧、惬意、美好的滋味在心头。泡一 杯香茗,品味苦涩之中夹杂的淡淡幽香;捧一本文集,让优美的辞句在耳边萦绕,让诗蕴和哲思开启久闭的心扉。原来,一个人的空间并不单调。 一个人,自有一个人的味道。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个人,可以无拘 无束,远离浮躁,让从容与淡定根植心中,任世事变幻独守一方波澜不惊。 就像李太白,在一个空静闲适的早晨,轻轻踏上盘山道,面对沉默山石,“相看两不 厌。” 就像王摩诘,在一个尘嚣弥漫的午后,缓步登上覆釜山,面对茫茫四野,“一悟寂为 乐。” 就像苏东坡,在一个月色昏黄的夜晚,独自漫步江边路,面对水天一色,“倚仗听江 声。” 他们远离世事浮华,官场倾轧,享受着独处的乐趣。洒脱超然,狂放不羁,体味着一个 人的味道。 一个人,可以更深刻地感悟生死,更美好的生活。就像史铁生,在古老的地坛冥思 15 年, 写出一篇篇美文来照亮幽暗的心。就像黄建明,在破败的老房中幽居三年,用半个身躯走出 一条无足者的路。就像邰丽华,在无声世界里苦练技艺,演绎一场绝美的千手观音。他们是 上帝偏爱的天使,独走的路上没有空虚,没有孤寂,只有解读人生的美丽。 一个人,可以更精确地感悟生活,全身心的投入。 一个人,可以在梦中自由飞翔, 理想而徜徉。 就像袁隆平,在科研道路上,独走却执着;就像杨利伟,在飞天旅途中,寂寞却幸福。 热闹自有热闹的妙处,一个人独有一个人的味道。都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要写好一篇作文首先要审准题,否则难以拿到高分。从这个角 度而言本题也在考查理解概括能力。这一篇给材料作文,材料包含两个小段,呈并列关系。 第一段关键词为“独享”,第二段关键词为“共享”。若把第一段的中心理解成“兴趣”,第二段的 话题提炼成“幸福”,那就偏离了写作中心。联系现实看来两个关键词“独享”“共享”各有其价值 和意义,于生活都很重要,应该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中。所以本作文可以取其一单独立意, 也可以二者结合起来平行或辩证而论。另外除了准确审题还要注意出题者明性要求:你对上 述材料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论述类文章也就是议论文写作,别的文体如诗歌、 散文、记叙文等都不符合要求。 关于独享: 为人之心境大体三种,由高到低依次是:热闹中的快乐,平静中的淡然,独处里的寂寞。人大 多乐得快意,其次是淡然,最难捱那随孤独而至的失意。它犹如洪水猛兽般:让人避之而唯恐 不及。热闹中有笑声,平静中有自在,孤独中易生怨艾悲气,以致抑郁消极,失去活的勇气, 生之信念。人人向往乐开怀,憎恶落寞感。而生命旅程中的孤独,正如一日三餐,吃喝拉撒 睡一样,是必然的状态。可以说有多少幸福时光就会有多少孤寂岁月。上天是最公正无私的, 它总有办法让人生在得失间平衡。所以,人活一世既要恣意享受美好,更要泰然面对不称意。 关于共享: 中美双边协议是长达 13 年谈判的成果,决定成功的黄金法则便是互惠共赢。互利共赢,互谅 互让,求同存异,以诚相见,这些都是被历史检验过的实现团结协作原则性要素。当下中美 两国的经贸合作也应该严格遵守互利共赢的这一标准而非零和博弈。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 道德实践的原则。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说,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 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彼此都能融洽和谐相处,而前提便是合作二字。 任正非带领华为一直走在共享的路上,相信有这样的企业理念,华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耀眼。 立意提示: 1.独享快乐 2 共享生活 3.独享和共享,一个不能少 4.让独享和共享手牵手,助力人生 5.幸福在哪里,在于独享和共享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论点式标题,干脆利落,避免误判。开头部分以优美的文句描 绘一幅颇具感染力的画面,让读者在诗情画意中身临其境,与作者情感迅速达成共鸣。然后 来一个过渡句,承上启下总领下文,使结构自然严谨,条理清晰。正文主体部分例举大量事 例,多角度多侧面取材,彰显积累的丰厚。铺排诗句不仅气势流畅,还丰富文本内容,增强 文化底蕴和文采。注意了时空顺序,富有逻辑性。结尾部分总括上文,照应题目和开头。 可用素材: (一)名言警句 1.与其你死我活,不如你活我也活,这就是双赢,是良性竞争。 2. 过去那种视竞争者为敌人,一定要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已不再奏效,所有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如同出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条上的生物种群,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在高度警惕的 同时实现双赢甚至多赢。 3. 一味进行着无法双赢的零和竞争,迟早完蛋。 4. 有时,我们以为赢了,其实,我们输了!因为,我们赢了“面子”,却输了“里子”!我们生活在 社会里,懂得赢,也要懂得输;懂得竞争,也要懂得包容。因为,我们不能一直只赢不输!我们 必须懂得适时地包容、退让与感恩。常常,包容与退让不一定是“我输”,反而可能是“双赢”! 5.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一“须” 一“却”各自都不愿服输。白雪润梅以色, 梅花赠雪以香。其实梅和雪,没有可争的地方,它们相辅相成,构成冬季最美的景色。 6. “商 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蕴含哲理的名言揭示了竞争与合作的辨证关系, 竞争不排斥合作。 7. 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去。" 8.现代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现代企业追求的不再是"单赢", 而是"双赢"和"多赢"。 9.我国一向倡导合作,“四海之内皆兄弟”,是相传已久的古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 帮助”,更成为时代的风尚。不能过多地强调个人奋斗,而忽略了应该怎样与他人合作以取得 成功,更忽略了如何在竞争中不伤害别人。 10. 要知道,竞争以不伤害别人为前提,竞争以共同提高为原则。竞争不排斥合作,良好的合 作促进竞争。 (二)精彩语段 1.成功是需要分享的,哪怕是那些渺小得微不足道的成功,一个人的高处只有寒冷,没有喝 彩,那成功便和失败没什么两样,或者说,成功的意义在于有没有观众,也就是有没有在给 过路英雄鼓掌的人。 若一个凯旋归来的英雄昂头挺胸地迈着大步独自行走在本该繁华却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当他 发现自己的欢迎仪式没有欢呼着簇拥在身旁的群众,没有芳香艳丽的花朵,身后也没有跟着 雄赳赳的骑士护卫,四周冷冷清清,死一般寂静,那么,这个英雄还会继续眉飞色舞,骄傲 自豪吗?没有人愿意分享你成功的喜悦,便是失败,而且是最大的失败。 2.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快乐最重要。人们应该时时都努力保持一份快乐的心情。这样,你才 会对生活时刻充满热情。更重要的是,当你找到快乐时一定要与别人分享,因为快乐是可以 传递的,就像耕作一样,你播撒的种子越多收获也就越多。俗话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句话的意思是:与他人一起分享快乐,与他人一起面对困难。分享是一种快乐。那是源自内 心的一种美好的情愫,它平凡,但又珍贵;它朴素,而又华丽;它纯洁,却又多彩。 3.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和别人一起分享,记得有人说过:“当你把快乐与别人分享时,你就 拥有两份快乐;当有人和你一起分享痛苦时,你的痛苦就减少了一半;当你敞开心扉,把自己的 珍贵东西拿出与别人分享时,你会明白:分享是美丽的!” 4.曾有人说过,不会分享的人注定是一个孤独者,一个失败者。其实分享却很简单,它只是一 种思想上的放松。每个人都把自己所拥有的给予别人,从而获取快乐,丢掉忧愁,这就是分 享! 【点睛】高中了,学习紧,任务重,不能进行常规的课外阅读;积累少,材料乏,语汇贫, 难写内容丰实语言精彩的作文。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不是我们做不来,而是思想陷入误区。 学习亦如是。写作中,我们的思维也常走进死胡同,犯些舍近求远的幼稚错误。是思想误导 了素材积累和语言提升的方式方法。殊不知,只要我们用眼观察,用心思考,努力发掘,素 材宝藏俯拾即是。阅读篇目就是丰美语言的源头活水,摘抄背诵或创新思维就是写好作文的 点金法门。 如果认真挖掘课文内涵,你会发现,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本解读,直到单元小结, 课下注释,延伸阅读,都是可供无限挖掘的 “富矿”。特别是平时素材积累不够的同学,考场 上万一想不出什么特别好的例子,这些素材就是救命稻草,还不落窠臼不入俗套。比如《廉 颇蔺相如列传》里的将相和“徒以吾两人在也”;《赤壁之战》中借得东风,火烧战舰,共退 曹操大军;荀子《劝学》中“善假于物也”;鲁迅《拿来主义》中的“拿来主义”等等。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