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一中2020届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邯郸一中2020届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60分)‎ ‎1.【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解答】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强化统治,故ABD三项错误。‎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涉及的人物都强调自己是天命的执行者,从本质上看是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故C项正确。‎ 故选:C。‎ ‎2.【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王位世袭制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王位世袭制的特点的理解。‎ ‎【解答】夏朝开创“家天下”制度,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秦朝建立皇帝制度直到清朝覆灭,这种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血缘为纽带,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B。‎ ‎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邑百姓出身的沈庆之官至侍中,都督南兖徐、兖三州军事;贫苦出身的戴法兴成了宋孝武帝的南台侍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专管朝廷内务;萧齐也任用寒人掌机要”的主旨,并正确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 ‎【解答】A.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选官问题,与君主专制强化无关。‎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仍然很有势力。‎ C.题干所给材料表明南朝时出身贫寒的人也可以担任重要官职,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对当时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产生了冲击。‎ D.题干所给材料无法体现中枢机构运作机制的信息。‎ 故选:C。‎ ‎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内容。‎ ‎【解答】材料“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体现了天子近臣逐渐掌握了起草皇帝诏令的权力,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B正确。‎ AD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材料没涉及三省六部制,排除C。‎ 故选:B。‎ ‎5.【分析】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需要掌握行省制度的特点。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元代行省制度下地方 拥有适度权力,故A项正确,B项错误。‎ 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受中央节制,不可能权力集中专断,故C项错误。‎ 材料涉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中央集权,不是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 故选:A。‎ ‎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要求学生结合宋朝制度特征来分析。‎ ‎【解答】材料明显反映的是一个财政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宋朝加强中央财权,削弱地方财权,所设置的机构是三司。‎ 故选:C。‎ ‎7.【分析】‎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 ‎【解答】依据材料“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可知D正确。‎ A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B说法片面,排除。‎ 题干显示的权力集中,排除C。‎ 故选:D。‎ ‎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解答】《南京条约》为列强经济侵略提供便利条件的是开放口岸与协定关税,故B项符合题意;‎ 使馆界是《辛丑条约》签定后才有的,故A项错误;‎ 巨额赔款和开放口岸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但巨额赔款不是最便利的条件,故C项错误;‎ 允许设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D项错误。‎ 故选:B。‎ ‎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要求学生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建立女军,设立女官,妇女享有很多权利,体现当时尊重妇女,故选C项;自由民主属于近代治国思想,人民享有权利,材料只是说明的妇女权利的扩大,排除A项;妇女地位提高,不能就此说明实现了男女平等的政策,排除B项;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仍然拥有后宫嫔妃,可见反封建思想不彻底,排除D项。‎ 故选:C。‎ ‎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要求学生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A.材料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安排并没有有效防止袁世凯专权。‎ B.材料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安排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权利。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C.材料没有体现出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D.保障人民基本权利是表面现象。不是这样安排的目的。‎ 故选:B。‎ ‎11.【分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现在应以60%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枪杆子上夺取政权”。‎ ‎【解答】从材料中的“现在应以60%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枪杆子上夺取政权”可以看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故D正确。‎ A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而不是“左”倾错误,故排除B。‎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重心向农村转移,主要是进行土地革命,所以,C说法错误。‎ 故选:D。‎ ‎1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的特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A.共产党放弃对军队的领导权,是在大革命时期。‎ B.1935年由于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所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中共倡导国共合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所以才有了材料中的行为表现。‎ C.国共第二次合作在1937年才最终形成。‎ D.国内阶级矛盾虽说不是最主要的矛盾,也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 故选:B。‎ ‎13.【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解答】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日本在东北地区进行经济建设,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掠夺资源,满足日本侵华战争的需要,故C正确;‎ 封锁抗日根据地的经济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 转移本土过剩产能的说法错误,排除B;‎ 消耗伪满政权的实力,说法错误,排除D。‎ 故选:C。‎ ‎1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材料反映的是制定全面抗战的路线,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实行人民战争战争路线是在洛川会议上,故A正确。‎ 故选:A。‎ ‎15.【分析】本题考查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人民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选举各级代表,各级代表会选举政府人员。‎ ‎【解答】材料表明 1946 年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民主政治实践,这是在探索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模式,故C正确。‎ 陕甘宁边区政府本身就是苏维埃政权,排除A。‎ B项与此宪法内容无关,排除。‎ 解放战争此时尚未爆发,排除D。‎ 故选:C。‎ ‎1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大和1954年宪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53年”。‎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在此之前的1953年进行了全国性的普选。由此可以推断,“1953年”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主要为配合全国普选提供准确数据,故B正确。‎ 恢复国民经济已在1952年完成,故排除A。‎ 民族政策已在1949年制定,故排除C。‎ 一五计划在1953年已开始实施,故排除D。‎ 故选:B。‎ ‎17.【分析】本题考查澳门的回归,解题的关键是“从1999年至2018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502.7亿澳门元增加到4403亿澳门元,增长7.8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5万美元,增至8.3万美元,增长4.5倍”。‎ ‎【解答】从材料可知,澳门回归后,经济增长较快,主要是由于“一国两制”的制度性保障,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18.【分析】本题考查万隆会议,解题的关键是“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还有效的淡化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化特质,从而避免使中国陷入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争论的陷阱”。‎ ‎【解答】“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还有效的淡化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化特质,从而避免使中国陷入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争论的陷阱”表明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联系,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19.【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民主”一词是雅典政治的那些批评者所造。‎ ‎【解答】由于“民主”一词是雅典政治的那些批评者所造,所以带有贬义和讽刺含义,说明雅典的民主有严重缺陷,“统治”指支配别人,人民统治当时指公民支配了全雅典的人,包括公民自己,这实际上就不民主了,民主政治妨碍民主,说明民主行使过滥,故D正确;‎ 题干没有提供批评者的身份,但从民主一词被广泛应用看,批评者代表了某一阶层或者几个阶层的认识,但肯定不是奴隶,那就不会有哪个阶层主张给奴隶公民权,故A排除;‎ 被少数利益集团操纵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缺点之一,但依据“人民的统治”可以判断,指的是多数公民的问题,故B排除;‎ 公民行使民主权力确实存在等级差别,“人民的统治”没有强调等级问题,故C排除。‎ 故选:D。‎ ‎2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政治制度特点来分析。‎ ‎【解答】A.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没有认为伯利克里过于专制。‎ B.材料没有强调把民主和自由平等联系起来。‎ C.从材料可以看出修昔底德认识到了精英力量对民主政治的作用。‎ D.材料作者不是反对实行民主政治。‎ 故选:C。‎ ‎21.【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罗马法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解答】依据材料中罗马这一时期的初步司法程序过程可以看出罗马法讲究法律实践的公开公正,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B。‎ ‎22.【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需要掌握罗马法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结合罗马法的实质对“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的分析理解。‎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罗马只有贵族才有显赫的家族身份,因此材料“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表明罗马法有利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A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公法和私法的范围,故B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权利继承,故C项错误。‎ ‎《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材料体现不出平民的利益,故D项错误。‎ 故选:A。‎ ‎2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特征来分析。‎ ‎【解答】A.材料反映了“决定权在首相和内阁”,故A项说法错误 B.材料信息“首相就某些事务必须征询国王的意见……国王可以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如果国王认为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说明18世纪的英国宪政还未完善,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故B项正确;‎ C.《权利法案》保留了国王部分权力,其原则没有破坏,故C项错误;‎ D.内阁权力极度膨胀局面是在19世纪末形成的,故D项错误。‎ 故选:B。‎ ‎2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要求学生结合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A.材料体现不出选民人数的增加。‎ B.材料反映的是选区的调整,工商业城市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地位,这样改革以后,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C.材料的改革不是削弱保守贵族的势力,而是虚弱了非工业资产阶级的势力。‎ D.工人农民和妇女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保障。‎ 故选:B。‎ ‎25.【分析】本题美国《1787年宪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总统收到经国会通过的议案后,如批准,……如否决,则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由国会复议”,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制衡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解答】材料反映了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制衡关系,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故C正确;‎ 人民主权指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材料未涉及,故A错误;‎ 民主共和与君主专制相对,材料没有反映民主共和内容,故B错误;‎ 材料也没有反映依法治国的思想原则,故D错误。‎ 故选:C。‎ ‎26.【分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以其科学的洞见、深邃的思想和磅礴的气势,开辟了人类思想的新纪元,在人类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以其科学的洞见、深邃的思想和磅礴的气势,开辟了人类思想的新纪元,在人类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是《共产党宣言》,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故A正确;‎ BCD三项是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的文献,排除。‎ 故选:A。‎ ‎27.【分析】本题考查美苏冷战,美苏冷战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作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领域展开的殊死较量,国际局势随之也风云变幻。‎ ‎【解答】二战后德国分裂,西德受到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东德受到社会主义国家阵营限制。由于当时美苏冷战格局的存在,两德很难实现统一,故B正确;‎ 欧洲并不是分裂,故A错误;‎ CD不是导致分裂的根源,排除。‎ 故选:B。‎ ‎28.【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解答本题需要把握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唐玄奘”,并正确掌握烟草传入的时间。‎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烟草的传入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所以唐玄奘在这条道路上不可能见到现象是当地人普遍吸烟的习惯。‎ B.结合所学知识,丝绸、白瓷在唐朝时期是常见的商品。‎ C.结合所学知识,铁犁牛耕在汉代普及全国。‎ D.结合所学知识,坎儿井出现于汉代。‎ 故选:A。‎ ‎29.【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需要掌握郑国渠修建的作用。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关中为沃野”。‎ ‎【解答】依据题干“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关中为沃野”,结合所学可知,郑国渠的修建使得关中平原成为沃野,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都江堰、芍陂、灵渠均不符合“关中为沃野”,故ABC三项错误。‎ 故选:D。‎ ‎30.【分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史料即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材料,它是人类在以往长期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解答】篆书铭文、圆形方孔铜钱最早出现于秦朝,秘色瓷最早出现于唐朝,故该墓最有可能为唐五代时期墓葬,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31.【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市的变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宋代,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设市,形成街市。‎ ‎【解答】“明末草塔一带兴市,人们习惯于搭草棚经营商业,俗叫草搭市”表明草塔镇在当时是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32.【分析】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嬉戏连坐至晓”的分析理解。‎ ‎【解答】‎ 材料中提及“嬉戏连坐至晓”说明经营时间上不再受限制,出现夜市,结合所学可知,宋朝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故D项正确。‎ ABC三项商业活动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应排除。‎ 故选:D。‎ ‎33.【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结合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的影响分析理解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重农轻商观念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 A项错在“彻底打破”,应排除。‎ 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 故选:C。‎ ‎34.【分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韩非子认为商人是国家的蛀虫,要抑制商人的活动和抑制商业活动,而ACD三项都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排除;‎ B项认为工业和商业都是根本的行业,与韩非子的观点不一致,故B正确。‎ 故选:B。‎ ‎3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政权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解答】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自觉抵制,故B项符合题意;‎ AC两项本身正确,但没有涉及到根本;‎ D项说法本身有误。‎ 故选:B。‎ ‎36.【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大规模地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掠夺农产品,对自然经济进行猛烈的冲击。这是中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 ‎【解答】材料主要说明中国茶受到日本、印度茶的冲击,故D正确;‎ AC错在“开始”,排除;‎ B与题意相悖,排除。‎ 故选:D。‎ ‎37.【分析】本题以晚清一著名人士的主张为内容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材料中晚清人士的主要意思是鼓励保护民间开办工厂使用机器,这样可以抵制洋货在中国的畅销流行,也有利于我国的生产发展和交通的便利。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这种主张被清政府正式推行是在甲午战后,明令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项正确。‎ AB两项所述的年代是民间机器企业产生起步的时代,政府对民间企业更多的是抑制而不是鼓励,应排除。‎ D项所述的年代清王朝的统治已经结束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C。‎ ‎38.【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蚕食鲸吞”切入,结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行思考。‎ ‎【解答】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致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故选:B。‎ ‎39.【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掌握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解题的关键是选项企业性质的把握。‎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安庆内军械所 是洋务企业,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0.【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制度上的束缚和障碍。‎ ‎【解答】A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 C错在“持续”,排除;‎ D说法太过绝对,排除;‎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制度上的束缚和障碍,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故B正确。‎ 故选:B。‎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0分)‎ ‎41.【分析】(1)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主要考查明清加强专制主义的措施。‎ ‎(2)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解答】(1)明清时期加强专制主义的措施,通过所学知识从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军机处的建立等内容回答。‎ ‎(2)特点,通过材料“立爱惟亲,立数惟长”“君主直接掌管官吏的任免权,消除贵族在地方的世袭统治权”“从皇帝及于中央朝廷,从中央朝廷下达到地方政权,形成一个结构严密、完整的管理体系”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 故答案为:‎ ‎(1)措施:‎ 明朝: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成祖设立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2)特点:宗法血缘关系逐渐被打破;贵族政治为官僚政治所取代;具有延续性;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皇权逐渐加强直至顶峰;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削弱,中央权力加强。‎ 政治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问题的出现;明清以后,君主专制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4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第1小问结合材料和光荣革命进行分析即可,第2小问结合材料和英国君主立宪制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1)结合材料信息“威廉和玛丽被要求同意一项权利宣言”、“建立起来的是一个受到限制的君主政体”结合所学主要从对光荣革命对英国政治体制的影响方面思考。‎ ‎(2)根据材料“兵变法规定和平时期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雇用常备军;皇俸法使下院有权控制国王的费用”可归纳出英国议会的权威上升;根据材料“保证要由新教徒继位,并且要求未来的国王必须是英格兰教会的成员”可归纳出新教取得了支配地位,宗教自由的原则也最终确立。关于结论可从英国的政体变革及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1)“不流血的成功”指的是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不仅标志着斯图亚特王朝和英国君主专制时代的终结,而且奠定了议会民主制和宗教自由的宪政基础。‎ ‎(2)历史信息:在君主立宪制下,英国议会权威大大提升;新教取得了支配地位,宗教自由的原则也最终确立。历史结论:英国实现了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转变;英国历经曲折,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和平改良的发展道路。‎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