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一历史下学期线上月考试题(山西永济涑北中学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03312306265674.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一历史下学期线上月考试题(山西永济涑北中学含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范围必修二 1、2 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刀耕火种 C. 个体农耕 D.石器锄耕 2、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 氲。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 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 想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观察汉代画砖《犁耕图》。它反映的信息是 A.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 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 C.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 D.中国传统步犁技术基本定型 4、某古代水利工程历经 2000 多年的沧桑,“流出古今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造福亿万家,凿 山分水,作堰淘滩,开数万顷,陆海粮川,其功不下禹矣。” 上述描述的这项水利工程是: A. 白渠 B. 郑国渠 C. 芍陂 D. 都江堰 5、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 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6、著名的长沙马王堆 1 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蝉衣,如右图,其衣长 128 厘米,袖长 190 厘米,重量 仅 49 克。从纺织技术方面判断,它可能出自: A.官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私营手工业 D. 以上都有可能 7、“南海 I 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 800 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 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认为,“南海 I 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 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 ①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 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④制瓷技术的进 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聊城之东,旨习机业……匠有常主,什暖值……无主者黎明 立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以辈衣食无所矣。“这则材料所反映的最本质的问题是 A.出现劳动力市场 B.存在失业现象 C.自然经济趋于解体 D.出现资本主义萌 芽 9、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其商业活动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本专门介绍 这种商业活动变化的书籍,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书名A.《东京城的辉煌》 B.《坊墙去除利工商》 C.《汴河两岸好风光》 D. 《西京城的衰落》 10、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 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11、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 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12、据《阅世篇》载:“(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挟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以故牙 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充分反映了 ① 明末上海商业的发达 ②当时入市的富商巨贾拥有雄厚资金 ③ 商人的地位贵如王侯 ④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中介机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 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 重农抑商 C. 抑商、禁海 D. 加强外航海管理 14、“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 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欧洲 15、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 分裂”。这里的“全球分裂”是指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格局形成 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16、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B.促进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17、16 世纪-18 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18、史仲文的《世界全史》提到:英国 18 世纪初期,制铝、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 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 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的程度。据此可知,英国(  ) A.社会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B.已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国家 C.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性 D. 机器大生产已居主导地位 19、19 世纪下半叶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  ) A.主要源于技术工人经验积累 B.使蒸汽机成为产业革命原动力 C.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开始建立 D.使资本主义由此确立全球优势 20、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 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 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 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B. 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 C. 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广度 D. 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21、1851 年 5 月,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 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 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A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B 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C 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D“光荣革命”成功 22、澳大利亚向英国输送羊毛和矿石、加拿大向其输送木材、开普敦向其提供钻石和驼毛、印度为其种 植棉花。英国则向这些国家输送工业制成品。“以上现象说明了 A、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B、英国资源很匮乏 C、英国与其他各国平等贸易 D、 英国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23、从右图《19 世纪晚期美国纽约街景》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电力广泛应用 ②电极大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③人们处在相对和平稳定时 期 ④交通领域发生了革新 A. ①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2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 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 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 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取决于资金保障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源自于劳动实践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25、下表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由上表可以推知,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5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6 题 22 分,第 27 题 28 分,共计 50 分。 26.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陕西剪纸 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 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 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 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 材料三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 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 七 材料四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 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根据材料请回答: (1)请根据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4 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6 分)(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海外贸易 政策目的有何区别。你是如何看待这种政策的?(12 分) 27、公元 1500 年以后,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逐步走向整体世界。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一 通途 变 天 堑 图二 财富流荷兰,英国成海盗 图三 世界成一家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 联结在一起。1869 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 4000 英里,1914 年竣工的巴拿马运 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 5666 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 42 天缩 短为 5 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 3 个月减为 18 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 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 史》 材料三 有人在描述 20 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 1911 年的某 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 到自家门口;同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 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 请回答: (1)在世界史上促成“天堑”变“通途”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 分)指出这一事件与图二、图三 之间的内在联系。(6 分)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8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提到的“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在 19 世纪的前期和后期各出 现了哪些?(各举两例)而导致这些交通工具革新的动力发明各是什么?(8 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写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4 分)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