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年级3月线上自我检测(六) 数学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三年级3月线上自我检测(六) 数学试题(解析版)

ID:246209

大小:1.86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4-0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7-20020 届高三年级自主学习自我检测(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9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记全集 ,集合 ,集合 ,则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求得集合 或 , ,求得 ,再结合集合的交集运算, 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全集 ,集合 或 , 集合 , 所以 ,所以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混合运算,其中解答中正确求解集合 ,再结合集合的补集和交集的运 算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若 ,则“ ”是 “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根据基本不等式,结合选项,判断得出充分性成立,利用“特殊值法”,通过特取 的值,推出矛盾, 确定必要性不成立.题目有一定难度,注重重要知识、基础知识、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详解】当 时, ,则当 时,有 ,解得 ,充分 性成立;当 时,满足 ,但此时 ,必要性不成立,综上所述,“ ”是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U = R { }2| 16A x x= ≥ { }| 2 2xB x= ≥ ( )U A B = [ )4,+∞ ( ]1,4 [ )1,4 ( )1,4 { | 4A x x= ≤ − 4}x ≥ { | 1}B x x= ≥ { | 4 4}U A x x= − < 4a b+ ≤ 4ab ≤ ,a b 0, 0a > b > 2a b ab+ ≥ 4a b+ ≤ 2 4ab a b≤ + ≤ 4ab ≤ =1, =4a b 4ab ≤ =5>4a+b 4a b+ ≤ 4ab ≤【点睛】易出现的错误有,一是基本不等式掌握不熟,导致判断失误;二是不能灵活的应用“赋值法”,通 过特取 的值,从假设情况下推出合理结果或矛盾结果. 3.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的前 4 项和为 15,且 ,则 ( ) A. 16 B. 8 C. 4 D.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方程思想列出关于 的方程组,求出 ,再利用通项公式即可求得 的值. 【详解】设正数的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 ,则 , 解得 , ,故选 C. 【点睛】本题利用方程思想求解数列的基本量,熟练应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4.函数 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再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和值域,由此确定正确选项。 【详解】解:函数的定义域为 , , 则函数 为偶函数,图象关于 y 轴对称,排除 B, 当 时, ,排除 A, ,a b { }na 5 3 13 4a a a= + 3a = 1 ,a q 1 ,a q 3a q 2 3 1 1 1 1 4 2 1 1 1 15, 3 4 a a q a q a q a q a q a  + + + =  = + 1 1, 2 a q =  = 2 3 1 4a a q∴ = = ( ) ( )3 3 lgx xf x x−= + ⋅ { }0x x ≠ ( ) ( ) ( )3 3 lgx xf x x f x−− = + ⋅ = ( )f x 1x > ( ) 0f x >当 时, ,排除 C, 故选:D. 【点睛】本题通过判断函数图像考查函数的基本性质,属于基础题。 5.已知 , , ,则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 等中间值区分各个数值的大小. 【详解】 , , ,故 , 所以 .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大小比较问题,关键选择中间量和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 6.已知圆 与直线 交于 、 两点,过 、 分别作 轴的垂线,且与 轴分 别交于 、 两点,若 ,则 ( ). A. 3 B. 2 C. D. 1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消去 ,设出点 、 两点的坐标,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 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得: ,设 , ,所以有 , . 0 1x< < ( ) 0f x < 5log 2a = 0.5log 0.2b = 0.20.5c = , ,a b c a c b< < a b c< < b c a< < c a b< < 10, ,12 5 5 1log 2 log 5 2a = < < 0.5 0.5log 0.2 log 0.25 2b = > = 1 0.2 00.5 0.5 0.5< < 1 12 c< < a c b< < 2 2( 3) 9x y− + = ( 0)y x m m= + > A B A B x x C D | | 2CD = m = 2 y A B | | 2CD = 2 2 2 2( 3) 9 2 2( 3) 0x y x m x m y x m  − + = ⇒ + − + = = + 1 1( , )A x y 2 2( , )B x y 2 2 2[2( 3)] 8 0 6 9 0( )m m m m− − > ⇒ + − < ∗因此有 , 因为 ,所以 或 不符合不等式(*) 舍去.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查了已知线段长求参数问题,考查了数学运算能力. 7.已知函数 ( , )的图象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构成一个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把函数 的图象沿 轴向左平移 个单位,纵坐标扩大到原来的 2 倍得到函数 的图 象,则下列关于函数 的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函数 是奇函数 B.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C. 在 上是增函数 D. 当 时,函数 的值域是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公式和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得到 ,再结合三角函数的图象与 性质,逐项判定,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函数 , 因为函数 的图象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构成一个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可得 ,即 ,所以 ,即 , 把函数 沿 轴向左平移 个单位,纵坐标扩大到原来的 2 倍得到函数 的图象,可得函数 , 可得函数 为非奇非偶函数,所以 A 不正确; 由 ,所以 不是函数的对称轴,所以 B 不正确; 2 1 2 1 23 , 2 mx x m x x+ = − = | | 2CD = 2 2 2 1 2 1 2 1 2 1 2( ) ( ) 4 6 9 2 1x x x x x x x x m m m− = − = + − = − − + = ⇒ = 7m = − ( ) sin 3 cosf x x xω ω= − 0>ω x∈R x 2 π ( )f x x 3 π ( )g x ( )g x ( )g x ( )g x 6x π= ( )g x ,3 12 π π −   ,6 6x π π ∈ −   ( )g x [ ]0,2 ( ) 4sin(2 )3g x x π= + ( ) sin 3 cos 2sin( )3f x x x x πω ω ω= − = − ( )f x x 2 π 2 2 T π= T π= 2ω = ( ) 2sin(2 )3f x x π= − ( )f x x 3 π ( )g x ( ) 4sin[2( ) ] 4sin(2 )3 3 3g x x x π π π= + − = + ( ) 4sin(2 )3g x x π= + ( ) 4sin(2 ) 2 36 6 3g π π π= × + = 6x π=由 ,则 ,由正弦函数的性质,可得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 所以 C 正确; 由 ,则 , 当 时,即 ,函数取得最小值,最小值 , 当 时,即 ,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 ,所以 D 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以及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其中解答中先根据 三角恒等变换的公式和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得到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逐项判定 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8.已知点 是双曲线 的左焦点,过 且平行于双曲线渐近线的直线与圆 交于点 ,且点 在抛物线 上,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平方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如图,设抛物线 的准线为 l,作 PQ⊥l 于 Q, 设双曲线的右焦点为 F′,P(x,y). 为 ,3 12x π π ∈ −   2 ,3 3 2x π π π + ∈ −   ( )g x ,3 12 π π −   ,6 6x π π ∈ −   22 0,3 3x π π + ∈   2 03x π+ = 6x π= − ( ) 06g π− = 2 3 2x π π+ = 12x π= ( ) 412g π = [ ]0,4 ( ),0 ( 0)F c c− > 2 2 2 2 1x y a b − = F 2 2 2x y c+ = P P 2 4y cx= 3 5 2 + 5 5 1 2 − 1 5 2 + 2 4y cx=由题意可知 FF′为圆 的直径, ∴PF′⊥PF,且 , 满足 , 将①代入②得 , 则 , 即 ,(负值舍去) 代入③,即 再将 y 代入①得, 即 e2= . 故选 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离心率及简单性质,属于难题. 离心率的求解在圆锥曲线的考查中是 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一般求离心率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直接求出 ,从而求出 ;②构造 的齐次式, 求出 ;③采用离心率的定义以及圆锥曲线的定义来求解;④根据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求解.本题中, 9.已知函数 的图像上有且仅有四个不同的点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在 的图像上,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可将问题转化,求直线 关于直线 的对称直线,再分别讨论两函数的增减性,结合函数图 像,分析临界点,进一步确定 的取值范围即可 2 2 2x y c+ = ' , ' 2btan PFF FF ca ∠ = = 2 2 2 2 4 y cx x y c y b x c a   =  + =   =+ ① ② ③ 2 24 0x cx c+ − = 2 5x c c= − ± ( )5 2x c= − ( )5 1 , bc y a − = ( )2 2 2 2 4 5 2 1 ( 5 1) b ea − = = − − 1 5 2 + ,a c e ,a c e ( ) 2 ln 2 , 0 3 , 02 x x x x f x x x x − >=  + ≤ 1y = − 1y kx= − k 1 ,12      1 3,2 4      1 ,13      1 ,22      1y kx= − 1y = − k【详解】可求得直线 关于直线 的对称直线为 , 当 时, , ,当 时, ,则当 时, , 单减,当 时, , 单增; 当 时, , ,当 , ,当 时, 单减,当 时, 单增; 根据题意画出函数大致图像,如图: 当 与 ( )相切时,得 ,解得 ; 当 与 ( )相切时,满足 , 解得 ,结合图像可知 ,即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求解函数交点问题,导数研究函数增减性,找准临界是解题的关键,属于 中档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0.已知复数 ,则复数 虚部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化简得 ,进而求得复数的虚部,得到答案. 的 1y kx= − 1y = − 1y mx= − ( )m k= − 0x > ( ) ln 2f x x x x= − ( )' ln 1f x x= − x e= ( )' 0f x = ( )0,x e∈ ( )' 0f x < ( )f x ( ),x e∈ +∞ ( )' 0f x > ( )f x 0x ≤ ( ) 2 3 2f x x x= + ( ) 3' 2 2f x x= + 3 4x = − ( )' 0f x = 3 4x < − ( )f x 3 04 x− < < ( )f x 1y mx= − ( ) 2 3 2f x x x= + 0x ≤ 0∆ = 1 2m = − 1y mx= − ( ) ln 2f x x x x= − 0x > ln 2 1 ln 1 y x x x y mx m x = −  = −  = − 1, 1x m= = − 11, 2m  ∈ − −   11, 2k  − ∈ − −   1 ,12k  ∈   2 1 iz i += − z 3 2 1 3 2 2z i= +【详解】由题意,复数 ,所以复数 的虚部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运算,以及复数的概念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复数的概念,熟练应用复 数的除法运算法则化简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1.二项式 ,则该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______. 【答案】180 【解析】 【分析】 求得二项展开式的通项 ,令 ,即可求解展开式的常数项,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二项式 的展开式的通项为 , 令 ,可得 ,即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项式定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准确运算是解答的关键, 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2.如图所示,一家面包销售店根据以往某种面包的销售记录,绘制了日销售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若一个 月以 天计算,估计这家面包店一个月内日销售量不少于 个的天数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 )( ) ( )( ) 2 12 1 3 1 1 1 2 2 i iiz ii i i + ++= = = +− − + z 3 2 3 2 10 2 2x x  +   10 5 2 1 102 r r r rT C x − + = ⋅ 2r = 10 2 2x x  +   10 5 10 2 1 10 102 2( ) ( ) 2 r r r r r r rT C x C xx − − + = = ⋅ 2r = 2 2 3 102 180T C= = 180 180 30 150 9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出日销售量不少于 个的频率,然后乘以 即可. 【详解】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一个月内日销售量不少于 个的频率为 , 因此,这家面包店一个月内日销售量不少于 个的天数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解题时要明确频数、频率和样本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考查计 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3.在三棱锥 中, 平面 , , , , ,则三棱锥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以 为长宽高构建长方体,则长方体的外接球是三棱锥 的外接球,由此能求出三棱锥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 【详解】由题意,在三棱锥 中, 平面 , 以 为长宽高构建长方体,则长方体的外接球是三棱锥 的外接球, 所以三棱锥 的外接球的半径为 , 所以三棱锥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的计算问题,其中解答中根据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以 为长宽高构建长方体,得到长方体的外接球是三棱锥 的外接球是解答的关键,着重 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 14.已知 均为正数,且 ,则当 _____时,代数式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 (1). (2). 【解析】 【分析】 根据 ,结合分式运算的性质,对式子 进行恒等变形,最后利用基本不等式进行求解即可. 150 30 150 ( )0.004 0.002 50 0.3+ × = 150 30 0.3 9× = 9 P ABC− PA ⊥ ABC AB BC⊥ 3AB = 4BC = 5PA = P ABC− 50π , ,AB BC PA P ABC− P ABC− P ABC− PA ⊥ , , 3, 4, 5ABC AB BC AB BC PA⊥ = = = , ,AB BC PA P ABC− P ABC− 2 2 21 5 23 4 52 2R = + + = P ABC− 2 25 24 4 ( ) 502S Rπ π π= = × = , ,AB BC PA P ABC− ,a b 1a b+ = a = 2 1 12 a ab + − 2 1− 2 1 a b= + 2 1 12 a ab + −【详解】 . 因为 均为正数,所以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即 ,因此当 时,代数式 的最小值为 .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了分式加法的运算性质,考查了数学运算能力. 15.如图,在 中,已知 , 为边 的中点.若 , 垂足为 ,则 EB·EC 的值为__. 【答案】 【解析】 , 由余弦定理,得 , 得 , , , 所以 ,所以 .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综合应用.本题中存在垂直关系,所以在线性表示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垂直关 系,得到 ,所以本题转化为求 长度,利用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共 7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已知 的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满足 . (Ⅰ)求角 的值; (Ⅱ)若 , ,求 的值. 【答案】(Ⅰ) (Ⅱ) 2 21 1 11 1 1 12 2 2 2 2 2 2 2 2 a a a b a a a b a b a b ab ab b b a b b a b a + + + + +− = − = + + − = + + − = + ,a b 2 1 1 2 22 2 2 a a b a b ab b a b a + − = + ≥ ⋅ = 2 a b b a = 2 1 2 1, 2 2b a a b a b= + = ∴ = − = − 2 1a = − 2 1 12 a ab + − 2 2 1− 2 ABC 3 2 120AB AC BAC= = ∠ = °, , D BC CE AD⊥ E 27 7 − ( ) ( ) 2EB EC EA AB EC AB EC AD DB EC CD EC E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4 2 3 2 cos120 19BC = + − × × × = 4 19 9 7cos 4 19 2 19 C + −= = 7 2AD = 3 3 4S = 3 3 7 CE = 27 7EB EC⋅ = −  2EB EC EC⋅ = −   CE ABC∆ A B C a b c sin1 sin sin b C a c A B = −+ + A 3a = 2 2b = ( )sin 2B A+ π 3A = 2 2 3 6 −【解析】 【分析】 (Ⅰ)根据正弦定理将边角关系式化为边之间的关系,从而可凑得 的形式,得到 ,进而得 到 ;(Ⅱ)由正弦定理求得 ,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到 ;再利用二倍角公式得到 ;通过两角和差正弦公式求得结果. 【详解】(Ⅰ) 由正弦定理得: ,化简得: 又 (Ⅱ)由(Ⅰ)知, ,又 , 由正弦定理 得: 又 【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同角三角函数关系、二倍角公式的应用、两角和差正弦公式的应用 问题,属于常规题型. 17.如图,三棱柱 中, 侧面 ,已知 , , ,点 是棱 的中点. cos A 1cos 2A = A sin B cos B sin 2 ,cos2B B sin1 sin sin b C a c A B = −+ + 1b c a c a b = −+ + 2 2 2b c a bc+ − = 2 2 2 1cos 2 2 b c aA bc + −∴ = = 0 A π< < 3A π∴ = 3A π= 3a = 2 2b = sin sin a b A B = 32 2sin 62sin 3 3 b AB a × = = = b a< B A∴ < 2 3cos 1 sin 3B B∴ = − = 6 3 2 2sin 2 2sin cos 2 3 3 3B B B∴ = = × × = 2 2 1cos2 1 2sin 1 2 3 3B B= − = − × = − ( ) 2 2 3sin 2 sin 2 sin 2 cos cos2 sin3 3 3 6B A B B B π π π − ∴ + = + = + =   1 1 1ABC A B C− AB ⊥ 1 1BB C C 1 3BCC π∠ = 1BC = 1 2AB C C= = E 1C C(1)求证: 平面 ; (2)求二面角 余弦值; (3)在棱 上是否存在一点 ,使得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3)存在, 或 . 【解析】 【分析】 (1)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 平面 . (2)以 为原点,分别以 , 和 的方向为 , 和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 系,求得平面 和平面 的法向量,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解; (3)假设存在点 ,设 ,根据 ,得到 的坐标,结合平面 的法向量为 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1)由题意,因为 , , ,∴ , 又∴ ,∴ , ∵ 侧面 ,∴ . 又∵ , , 平面 ∴直线 平面 . (2)以 为原点,分别以 , 和 的方向为 , 和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 系, 的 1C B ⊥ ABC 1 1A EB A− − CA M EM 1 1A B E 2 11 11 CM CA 2 5 5 1 3 CM CA = 5 23 CM CA = 1C B ⊥ ABC B BC 1 BC BA x y z 1AB E 1 1A B E M ( ), ,M x y z CM CAλ=  EM 1 1A B E 1BC = 1 2CC = 1 3BCC π∠ = 1 3BC = 2 2 2 1 1BC BC CC+ = 1BC BC⊥ AB ⊥ 1 1BB C C 1AB BC⊥ AB BC B∩ = AB BC ⊂ ABC 1C B ⊥ ABC B BC 1 BC BA x y z则有 , , , , 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令 ,则 ,∴ 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 ,∴ ,令 ,则 ,∴ , , , ,∴ . 设二面角 为 ,则 . ∴设二面角 的余弦值为 . (3)假设存在点 ,设 ,∵ , , ∴ ,∴ ∴ 设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得 . 即 ,∴ 或 ,∴ 或 . ( )0,0,2A ( )1 1, 3,0B − 1 3, ,02 2E       ( )1 1, 3,2A − 1AB E ( )1 1 1, ,n x y z= ( )1 1, 3, 2AB = − − 1 3, , 22 2AE  = −     1 0 0 n AB n AE  ⋅ =  ⋅ =   1 1 1 1 1 1 3 2 0 1 3 2 02 2 x y z x y z − + − = + − = 1 3y = 1 1x = ( )1, 3,1n = 1 1A B E ( ), ,m x y z= ( )1 1 0,0, 2A B = − 1 3 3, , 22 2A E  = − −     1 1 1 0 0 m A B m A E  ⋅ = ⋅ =   2 0 3 3 2 02 2 z x y z − = − − = 3y = 1x = ( )1, 3,0m = 2m = 5n = 4m n⋅ =  4 2 5cos , 52 5 m nm n m n ⋅= = =      1 1A EB A− − α 2 5cos cos , 5m nα = =  1 1A EB A− − 2 5 5 M ( ), ,M x y z CM CAλ=  [ ]0,1λ ∈ ( ) ( )1, , 1,0,2x y z λ− = − ( )1 ,0,2M λ λ− 1 3, ,22 2EM λ λ = − −     1 1A B E ( )1, 3,0m = 2 2 1 3 2 11 2 2 11 1 32 42 4 λ λ λ − − =  − + +   269 38 5 0λ λ− + = ( )( )3 1 23 5 0λ λ− − = 1 3 λ = 5 23 λ = 1 3 CM CA = 5 23 CM CA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与证明,以及空间角的求解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 辑推理能力,解答中熟记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通过严密推理是线面位置关系判定的关键, 同时对于立体几何中角的计算问题,往往可以利用空间向量法,通过求解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的夹角 公式求解. 18.已知椭圆 的左、右焦点为 、 , ,若圆 Q 方程 ,且圆心 Q 满足 . (Ⅰ)求椭圆 的方程; (Ⅱ)过点 的直线 交椭圆 于 A、B 两点,过 P 与 垂直的直线 交圆 Q 于 C、D 两点, M 为线段 CD 中点,若 的面积为 ,求 的值. 【答案】(Ⅰ) (Ⅱ) 【解析】 【分析】 (Ⅰ)由题意求得 的值即可确定椭圆方程; (Ⅱ)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得到关于 k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确定 k 的值. 【详解】(Ⅰ)由题意可知: , , ( )2 2 1 2 2: 1 0x yC a ba b + = > > 1F 2F 1 2 2 2F F = ( ) ( )2 22 1 1x y− + − = 1 2 2QF QF a+ = 1C ( )0,1P 1 : 1l y kx= + 1C 1l 2l MAB△ 6 2 5 k 2 2 14 2 x y+ = 2k = ± 2 2,a b ( )1 2,0F − ( )2 2,0F ( )2,1Q, , , 椭圆 的方程为 (Ⅱ)设 , ,由 消去 y,得 , , , , 为线段 CD 中点, ,又 , , , 又点 Q 到 的距离 , . 此时 ,圆心 Q 到 的距离 ,成立. 综上: . 【点睛】解决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时,要注意: (1)注意观察应用题设中的每一个条件,明确确定直线、椭圆的条件; (2)强化有关直线与椭圆联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后的运算能力,重视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弦长、斜率、三 角形的面积等问题. 19.已知数列 满足 . (1)设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3)记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1 22 4 2a QF QF a∴ = + = ⇒ = 2c = 2 2 2 2b a c∴ = − = ∴ 1C 2 2 14 2 x y+ = ( )1 1,A x y ( )2 2,B x y 2 2 1 2 4 y kx x y = +  + = ( )2 21 2 4 2 0k x kx+ + − = ( )2 2 216 8 2 1 32 8 0k k k∆ = + + = + > 1 2 2 4 1 2k kx x+ = − + 1 2 2 2 1 2kx x = − + 2 2 2 1 2 2 32 81 1 1 2 kAB k x x k k +∴ = + − = + ⋅ + M MQ CD∴ ⊥ 1 2l l⊥ //MQ AB MAB QABS S∴ =   1l 2 2 1 k d k = + ( )2 2 2 2 4 11 6 2 2 1 2 5MAB k k S AB d k∆ + ∴ = ⋅ = =+ ( )( )4 2 2 2 228 47 18 0 2 28 9 0 2 2k k k k k k∴ − − = ⇒ − + = ⇒ = ⇒ = ± 2 2: 12l y x= ± + 2l 2 2 1 12 2 131 12 h ± × − + = = < + 2k = ± { }na 1 1 12, 2 2n n na a a + += = + 2 n n n ab = { }nb { }na n nS ( ) ( )2 1 1 4 2 2n n n n n n n c a a + − + + = { }nc n nT【答案】(1) (2) (3) 【解析】 试题分析:(1)对条件 两边同除以 得 ,即得数列 首项及公差均为 1 的等差数列,再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2)因为 ,所以利用错位相减 法求和得数列 的前 项和 ;(3)对 裂项处理: ,再根据 分组求和以及裂项相消法求和得数列 的前 项和 . 试题解析:(1)由 得 ,得 ; (2)易得 , 错位相减得 所以其前 项和 ; (3) , 或写成 . 点睛: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应注意的问题(1)要善于识别题目类型,特别是等比数列公比为负数的情形;(2)在 写出“ ”与“ ”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错项对齐”以便下一步准确写出“ ”的表 达式;(3)在应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参数,应分公比等于 1 和不等于 1 两种情况求解. 20.已知函数 , (1)当 时,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若对于任意 ,都有 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 nb n= ( ) 11 2 2n nS n += − + ( )( ) ( ) 1 1 4 12 3 3 1 ·2 n n n n + + + −− − + 1 1 2 2n n na a + + = + 12n+ 1 1n nb b+ = + { }nb 为 { }nb ·2n na n= { }na n nS nc ( ) ( ) ( ) 1 1 1 11 1 2 2 ·2 1 ·2 n nn n n nc n n + +  − −   = − + −   +    { }nc n nT 1 1 2 2n n na a + + = + 1 1n nb b+ = + nb n= ·2n na n= 1 2 2 3 11 2 2 2 2 ,2 1 2 2 2 2 ,n n n nS n S n += × + × + + × = × + × + + ×  1 2 1 11 22 2 2 2 2 21 2 n n n n nS n n+ +−− = + + + − × = × − ×− n ( ) 11 2 2n nS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1 1 1 1 4 2 2 1 4 2 1 2 1 ·2 · 1 2 · 1 2 · 1 2 n n n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c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 1 11 1 1 112 ·2 1 ·2 2 2 ·2 1 ·2 n n nn n n n n n n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3 12 1 2 2 3 1 1 1 1 1 11 1 1 1 1 2 2 2 2 1·2 2·2 2·2 3·2 ·2 1 ·2 n nn n n nT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2 1 1 3 6 2 1 ·2 nn nn + + − = − + − −  +  ( )( ) ( ) 1 1 4 12 3 3 1 ·2 n n n n + + + −− − + nS nqS n nS qS− ( ) (ln 1)f x x x k= − − k ∈R 1x > ( )f x 2,x e e ∈  ( ) 4lnf x x< k(3)若 ,且 ,证明: . 【答案】(1)答案见解析;(2) ;(3)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意 x>0, 由此根据 k≤0,k>0 利用导数性质分类讨 论,能求出函数 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2)问题转化为 ,对于x∈[e,e2]恒成立,令 ,则 , 令 ,由此利用导数性质能求出实数 k 的取值范围. (3)设 ,则 ,要证 ,只要证 ,即证 ,由此 利用导数性质能证明 . 试题解析: (1) , ① 时,因为 ,所以 , 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无单调递减区间,无极值; ②当 时,令 ,解得 , 当 时, ;当 , . 所以函数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单调递增区间是 , 在区间 上的极小值为 ,无极大值. (2)由题意, , 即问题转化为 对于 恒成立, 即 对于 恒成立, 令 ,则 , 1 2x x≠ 1 2( ) ( )f x f x= 2 1 2 kx x e⋅ < 2 8(1 , )e − +∞ ( ) 1 ln 1 lnf x x x k x kx = ⋅ + − − = −′ , ( )4 ln1 x xk x −+ > ( ) ( )4 lnx xg x x −= ( ) 2 4ln 4x xg x x =′ + − ( ) 24ln 4, ,t x x x x e e = + − ∈  1 2x x< 1 1 20 k kx e x e +< < < < 2 1 2 kx x e< 2 2 1 kex x < 2 2 1 k k ee x x < < 2 1 2 kx x e< ( ) 1 ln 1 lnf x x x k x kx = ⋅ + − − = −′ 0k ≤ 1x > ( ) ln 0f x x k′ = − > ( )f x ( )1,+∞ 0k > ln 0x k− = kx e= 1 kx e< < ( ) 0f x′ < kx e> ( ) 0f x′ > ( )f x ( )1, ke ( ),ke +∞ ( )1,+∞ ( ) ( )1k k kf e k k e e= − − = − ( ) 4ln 0f x x− < ( ) ( )4 ln 1 0x x k x− − + < 2,x e e ∈  ( )4 ln1 x xk x −+ > 2,x e e ∈  ( ) ( )4 lnx xg x x −= ( ) 2 4ln 4x xg x x =′ + −令 ,则 , 所以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故 ,故 , 所以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函数 . 要使 对于 恒成立,只要 , 所以 ,即实数 k 的取值范围为 . (3)证法 1 因为 ,由(1)知,函数 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在区间 上 单调递增,且 . 不妨设 ,则 , 要证 ,只要证 ,即证 . 因为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所以 , 又 ,即证 , 构造函数 , 即 , . , 因为 ,所以 ,即 , 所以函数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故 , 而 ,故 , 所以 ,即 ,所以 成立. ( ) 24ln 4, ,t x x x x e e = + − ∈  ( ) 4 1 0t x x +′ = > ( )t x 2,e e   ( ) ( )min 4 4 0t x t e e e= = − + = > ( ) 0g x′ > ( )g x 2,e e   ( ) ( )2 2max 82g x g e e = = − ( )4 ln1 x xk x −+ > 2,x e e ∈  ( )max1k g x+ > 2 81 2k e + > − 2 81 ,e  − +∞   ( ) ( )1 2f x f x= ( )f x ( )0, ke ( ),ke +∞ ( )1 0kf e + = 1 2x x< 1 1 20 k kx e x e +< < < < 2 1 2 kx x e< 2 2 1 kex x < 2 2 1 k k ee x x < < ( )f x ( ),ke +∞ ( ) 2 2 1 kef x f x  <     ( ) ( )1 2f x f x= ( ) 2 1 1 kef x f x  <     ( ) ( ) ( )2 2 2 ln 1 ln 1 k k ke e eh x f x f x k x kx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2 ln 1ln 1 k x kh x x x k x e x x − = − + + −   ( )0, kx e∈ ( ) ( ) ( ) 2 2 2 2 2 2 1 ln 1 (ln 1 1 ln k k x k x eh x x k e x kx x x − −′ − = + − + + + = −   ) ( )0, kx e∈ 2 2ln 0, kx k x e− < < ( ) 0h x′ > ( )h x ( )0, ke ( ) ( )kh x h e< ( ) ( ) 2 0 k k k k eh e f e f e  = − =   ( ) 0h x < ( ) 2 1 1 kef x f x  <     ( ) ( ) 2 2 1 1 kef x f x f x  = <     2 1 2 kx x e− − 1 2x x< 1 2 0 1x tx < = < ln ln 2 011 1 t t t t + − >− − ( )1 ln 21 t t t + >− 1ln 2 1 tt t −< + ( )0,1t ∈ ( ) 1ln 2 (0 1)1 th t t tt −= −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