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南麓山国际学校高一物理分班测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湖南麓山国际学校高一物理分班测试题

ID:246344

大小:238.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分班考试复习卷 命题人:谢志刚 视频讲解:高逸湘 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选择题 (共 12 道小题,每题 4 分,总 48 分。其中 1-10 题为单选、11-12 为多选题,多选题答案全部 正确得 4 分,少选得 2 分,有错误答案得 0 分)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B.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 C.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变化时, 速度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 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 - 时间 ( x − t )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 可以得出在 0 − 4s 内 ( ) A.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B.4s 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D.甲、乙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 6m 3.如图所示,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测力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由于测力计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若人加速下蹲,在此过程中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 4.如图所示,竖直圆环中有多条起始于 A 点的光滑轨道,其中 AB 通过环心 O 并保持竖直。一质点分别自 A 点沿各条轨道下滑,初速度均为零。那么,质点沿各轨道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沿着与 AB 夹角越大的轨道下滑,加速度越大 B.质点沿着轨道 AB 下滑,时间最短 C.轨道与 AB 夹角越小 ( AB 除外 ) ,滑到底端时速率越大 D.无论沿图中哪条轨道下滑,所用的时间均不同 5.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的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在物 块沿斜面上滑过程中,关于物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块处于超重状态 B.物块受到 4 个力的作用 C.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动力的作用 D.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的作用6.自由落体第 5 个 0.5 s 经过的位移是第 1 个 0.5 s 经过的位移的倍数为( ) A.5 B.9 C.10 D.25 7.如图,用硬铁丝弯成的光滑半圆环竖直放置,直径竖直,O 为圆心,最高点 B 处固定一光滑轻质滑轮, 质量为 m 的小环 A 穿在半圆环上。现用细线一端拴在 A 上,另一端跨过滑轮用力 F 拉动,使 A 缓慢向上移动。小环 A 及滑轮 B 大小不计,在移动过程中,关于拉力 F 以及半圆环对 A 的弹力 N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 逐渐增大 B.N 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O C.N 逐渐变小 D.N 大小不变 8.如图所示,一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有一块可绕其下端转动的挡板 P,在挡板 与斜面间夹有一重为 G 的光滑球。挡板 P 由图示的竖直位置慢慢地逆时针转到水 平位置的过程中,当球对挡板压力最小时,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A. B. C.Gsinθ D.Gcosθ 9.一位质量为 50 kg 的乘客乘坐电梯,t=0 时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升到顶层用了 10s 的时间。电梯的加速度 随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其中加速度的正值表示方向向上,g 取 10 m/s2,由图可知( ) A.电梯地板给乘客的最大力大小为 500 N B.乘客给地板的最小力大小为 350 N C.电梯加速到速度最大用时 2s D.在 7~8 s 时间内,乘客对电梯的压力越来越大 10.如图所示,高空滑索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一个人用轻绳通过轻质滑环悬吊在倾角 θ= 30° 的钢索上运 动,在下滑过程中轻绳始终保持竖直,则( ) A.钢索对轻质滑环无摩擦力 B.人的加速度为 C.钢索对轻质滑环的作用力等于人的重力 D.钢索与轻质滑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 11.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 A 放在质量为 M、倾角为 θ 的斜面 B 上,斜面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 F 拉物体 A,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 动,斜面 B 始终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斜面 B 相对地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 B.地面对斜面 B 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Fcosθ C.地面对斜面 B 的支持力大小为 M + m g + Fsinθ D.斜面 B 与物体 A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tanθ sin G θ s G co θ 2 g12.如图所示,A、B 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 θ,图甲中 A、B 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 A、B 两球用轻质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 C 与斜面垂直,轻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挡板的 瞬间有( ) A.图甲中两球的加速度一定相等 B.图乙中两球的加速度一定为 gsin θ C.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不可能为零 D.图甲中 B 球的加速度是图乙中 B 球加速度的 2 倍 二、实验题(共 2 小题,总计 12 分,其中 13 小题每空 1 分,14 小题每空 2 分。) 13.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 度内弹簧弹力与 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用纵轴表示钩码质量 m,横轴表示弹簧的形变量 x,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乙图。由图可知:弹簧的 劲度系数 k = N/m(重力加速度 g 取 9.8m/s2)。 (2)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 a 和 b,画出弹簧弹力 F 与弹簧长度 L 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a 的原长比 b 的长 B.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大 C.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小 D.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14.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一端 带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块置于长木板上,并用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砂桶相连,小车左端连一 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 a--F 图象应该用折线将所描 的点依次连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2)下图是实验时平衡阻力的情形,其中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3)某学生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 a–F 关系可用图中 的 表示(图中 a 是小车的加速度,F 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4)右图是打出纸带的一段,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 50 Hz。 由图可知,打纸带上 B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vB= m/s,木块的加速度 a= m/s2。(结果保留 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共 4 小题,总计 40 分。期中 15 题 9 分、16 题 9 分、17 题 10 分、18 题 12 分。) 15.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已知自行车以 6m/s 的速度匀 速前进,汽车以 18m/s 的速度匀速前进,某一时刻汽车与自行车相遇,此时汽车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 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2m/s2,求: (1)汽车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 (2)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再次相遇的过程中,它们之间距离的最大值为多少? (3)两车经过多长时间再次相遇?16.物理课学习超重与失重现象后,某同学回家乘坐电梯时用心体会了一下,发现从电梯上升到静止的过 程中,他经历了先加速再匀速,最后减速的运动过程。每次都是在 17 层到 18 层(他住 18 层)的过程中, 有明显减速的感觉。有一天,该同学用手机测出电梯 减速时的加速度为 0.65m/s2,设该同学的质量为 60kg, g=9.8m/s2 求, (1)电梯从 17 层到 18 层减速过程中,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 (2)减速过程中,电梯底面对该同学的支持力大小? (3)电梯以多大的加速度减速时,电梯底面对他的支持力为零? 1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相距 x=8 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6,工件滑上 A 端时速度 vA=10 m/s,设工件到达 B 端时的速度为 vB。(取 g=10 m/s2) (1)若传送带静止不动,求 vB; (2)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工件还能到达 B 端吗?若不能,说明理由;若能,求到达 B 点的速度 vB; (3)若传送带以 v=13 m/s 逆时针匀速转动,求 vB 及工件由 A 到 B 所用的时间。18.如图,质量 M=4kg 的长木板静止处于粗糙水平地面上,长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μ1=0.1,现有一质 量 m=3kg 的小木块以 v0=14m/s 的速度从一端滑上木板,恰好未从木板上滑下,滑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 数 μ2=0.5,g 取 10m/s2,求: (1)木块刚滑上木板时,木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木板长度; (3)木板在地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