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3月月考数学 综合试题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三3月月考数学 综合试题word版

ID:247672

大小:1.36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4-0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 届高三年级 5 月份三校联考 数学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70 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已知集合 U={1,2,3,4,5},A={1,3},B={1,2,4},则∁U(A∪B)=_____. 【答案】{5}. 【解析】 【分析】 根据 A={1,3},B={1,2,4},求得 A∪B,再求其补集. 【详解】因为 A={1,3},B={1,2,4}, 所以 A∪B= . 又因为集合 U={1,2,3,4,5}, 所以∁U(A∪B)={5}.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还考查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2.若 ,其中 为虚数单位, ,则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先由复数的除法运算化简 ,再由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 , 又 ,所以 , 所以有 ,解得 ,因此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以及由复数相等求参数,熟记复数运算法则以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 { }1,2,3,4 11 a bii + =− i ,a b∈R ab 1 a bii +− (1 ) 1 (1 )(1 ) 2 2 2 a a i a ai a abi bi bi b ii i i + +  + = + = + = + + − − +   11 a bii + =− 12 2 a a b i + + =   12 02 a a b  =  + = 2, 1a b= = − 2ab = − 2−3.设实数 x,y 满足 ,则 2x+3y 的最大值为______. 【答案】 . 【解析】 【分析】 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再平移直线 ,结合图象找到最优点求解. 【详解】作出实数 x,y 满足 ,所对应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 变形目标函数 Z=2x+3y 可得: , 平移直线 可知: 当直线经过点 A( )时,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最大, 此时,目标函数 Z=2x+3y 取得最大值为: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应用,还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4.在体积为 的球内随机取一点,则该点到球心距离不超过 的概率为______. 0 1 2 1 x y x y x y − ≥  + ≤  + ≥ 5 2 2 3y x= − 0 1 2 1 x y x y x y − ≥  + ≤  + ≥ 2 3 3 Zy x= − + 2 3y x= − 1 1,2 2 5 2 5 2 4 3 π 1 2【答案】 . 【解析】 【分析】 首先明确这是一个几何概型的体积模型,先求以 为半径的球的体积,再代入概率公式求解. 【详解】根据题意:以 为半径的球的体积为 , 所以该点到球心距离不超过 的概率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概型 概率求法,还考查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5.执行如图程序框图.若输入 a 的值为 6,b 的值为 9,则执行该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 【答案】3 【解析】 【分析】 由输入 a 的值为 6,b 的值为 9,根据循环条件,执行验证即可. 【详解】因为输入 a 的值为 6,b 的值为 9, 所以 ,执行 ,此时, 所以 ,执行 ,此时, 的 1 8 1 2 1 2 34 1 4 3 8 3 rV π π= = 1 2 1 4 18 3 4 8 3 p π π= = 1 8 a b< b b a= − 6, 3a b= = a b> a a b= − 3, 3a b= =所以 ,结束,输出 3.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循环结构,还考查理解辨析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等轴双曲线过点(2,1),则双曲线 标准方程为_______. 【答案】 . 【解析】 【分析】 设等轴双曲线方程为 ,根据过点(2,1)求解. 【详解】设等轴双曲线方程为 , 因为过点(2,1), 所以 , 解得: , 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方程,还考查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7.已知一个圆锥的高为 ,其体积为 ,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 【答案】2π. 【解析】 【分析】 根据圆锥的高为 ,其体积为 ,利用 求得底面半径,再代入侧面 积公式求解. 【详解】因为圆锥的高为 ,其体积为 , 所以 , 的 a b= 2 2 13 3 x y− = ( )2 2 1, 0x y aa a − = ≠ ( )2 2 1, 0x y aa a − = ≠ 4 1 1a a − = 3a = 22 13 3 yx − = 22 13 3 yx − = 3 3 3 π 3 3 3 π 2 21 1 333 3 3V R h R ππ π= = × = 3 3 3 π 2 21 1 333 3 3V R h R ππ π= = × =解得: 所以该圆锥的侧面积为 . 故答案为:2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锥的体积和侧面积公式,还考查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8.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 a4=2,且 a1,a2,a4 成等比数列,则 a3 的所有值为______. 【答案】 ,2. 【解析】 【分析】 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 d,根据 a4=2,有 ,再根据 a1,a2,a4 成等比数列,有 , 即 ,两式联立求解. 【详解】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 d, 因为 a4=2, 所以 , 又因为 a1,a2,a4 成等比数列, 所以 , 即 , 解得:a3= 或 a3=2. 故答案为: ,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运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还考查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9.如图,在△ABC 中,AB=4,AC=2,∠BAC=60°,已知点 E,F 分别是边 AB,AC 的中点,点 D 在边 BC 上,若 ,则线段 BD 的长为______. 【答案】 .1R = 2 2 2S Rl R R hπ π π= = + = 3 2 3 2a d+ = 2 2 1 4a a a= ⋅ ( ) ( ) ( )2 3 3 32a d a d a d− = − ⋅ + 3 2a d+ = 2 2 1 4a a a= ⋅ ( ) ( ) ( )2 3 3 32a d a d a d− = − ⋅ + 3 2 3 2 13 4DE DF⋅ =  3 2【解析】 【分析】 根据在△ABC 中,AB=4,AC=2,∠BAC=60°,得到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法由 求解. 【详解】因为在△ABC 中,AB=4,AC=2,∠BAC=60°, 所以 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 则 , 因为 , 所以 , 解得: , 所以线段 BD 的长为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还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0.已知实数 x,y 满足 xy﹣5=4x+y,且 x>1,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 AC BC⊥ 13 4DE DF⋅ =  AC BC⊥ ( )0, ,D t ( ) ( ) ( ) ( )2,0 , 0,2 3 , 1, 3 , 1,0A B E F ( ) ( )1, 3 , 1,DE t DF t= − −  13 4DE DF⋅ =  ( )( ) 131 3 4t t+ − − = 3 3 2t = 3 2 3 2 1 4 1 4x y +− − 4 3【解析】 【分析】 根据 xy﹣5=4x+y,将 转化为 , 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法由 xy﹣5=4x+y ,得到 求解. 【详解】因为实数 x,y 满足 xy﹣5=4x+y, 所以 , 又因为 xy﹣5=4x+y , 所以 , 解得 , 即 ,当且仅当 ,即 时,取等号. 所以 . 的最小值为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还考查了转化化归的思想和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1.若函数 f(x)=ax2+a+1(a∈R)存在零点,且与函数 f(f(x))的零点完全相同,则实数 a 的值为 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 由函数 f(x)=ax2+a+1(a∈R)存在零点,不妨设 为函数 f(x)的零点,再根据与函数 f(f(x))的零 点完全相同,由 f(f( ))= f(0)=0 求解. 【详解】因为函数 f(x)=ax2+a+1(a∈R)存在零点, 不妨设 为函数 f(x)=ax2+a+1(a∈R)的零点, 1 4 1 4x y +− − ( )( ) ( ) 1 4 4 8 4 8 13 1 4 1 4 4 4 9 x y x y xy x y x y xy x y + − + − −+ = = =− − − − − + + 2 xy≥ 25xy ≥ ( )( ) ( ) 1 4 4 8 4 8 13 1 4 1 4 4 4 9 x y x y xy x y x y xy x y + − + − −+ = = =− − − − − + + 2 xy≥ ( )2 4 5 0xy xy− − ≥ 5xy ≥ 25xy ≥ 2 , 5 4x y xy x y= − = + 5 2 , 5 22x y= = 1 4 4 1 4 3x y + ≥− − 1 4 1 4x y +− − 4 3 4 3 0x 0x 0x又因为与函数 f(f(x))的零点完全相同, 所以 f(f( ))= f(0)=0, 所以 .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零点的应用,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常考题.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过 C: 1(a>b>0)的左焦点 F 作斜率为 1 的直线与圆 C:x2+y2= b2 交于 A,B 两点.若∠AOB≤90°,则椭圆 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 )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设直线方程为 y=x+c,求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再利用∠AOB≤90°,有 求解. 【详解】C: 1(a>b>0)的左焦点 F(-c,0) 设直线方程为 y=x+c,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因为∠AOB≤90°,所以 即 , 所以 ,解得 故答案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几何性质,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3.在 中,已知 边上的中线 ,且 , , 成等差数列,则 的长为 ________. 0x 1a = − 2 2 2 2 x y a b + = 2 6 2 3 2 cd = 2 12 d b ≤ < 2 2 2 2 x y a b + = 2 cd = 2 12 d b ≤ < 2 12 2 c b ≤ < 2 2 22b c b≤ < 2 2 2 2 2 3 2 a c c a  ≤  1 0t− ≤ ≤ ( )( )1 1 2 0t t− + − + − < 3− < 3− < 2 −< 3≥ − 2≤ − 3− ≤ 2≤ −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和图象的对称轴方程 (Ⅱ)求函数 在区间 上的值域 【答案】(Ⅰ)见解析(Ⅱ)函数 在区间 上的值域为 【解析】 【分析】 (Ⅰ)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以及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 ,由周期公式以及正弦函数的对称 轴求解即可; (Ⅱ)由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求得函数函数 在区间 的单调性,比较 的大小,即 可得出值域. 【详解】(Ⅰ) 则对称轴方程为 (Ⅱ) 因为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在区间 上单调递减, 所以 当 时, 取最大值 1 ( ) cos(2 ) 2sin( )sin( )3 4 4f x x x x π π π= − + − + ( )f x ( )f x [ , ]12 2 π π− ( )f x [ , ]12 2 π π− 3[ ,1]2 − ( )f x ( )f x [ , ]12 2 π π− ( ), ( )12 2f f π π− ( ) cos(2 ) 2sin( )sin( )3 4 4f x x x x π π π= − + − + 1 3cos2 sin 2 (sin cos )(sin cos )2 2x x x x x x= + + − + 2 21 3cos2 sin 2 sin cos2 2x x x x= + + − 1 3cos2 sin 2 cos22 2x x x= + − πsin(2 )6x= − 2 2T π π∴ = = 2 6 2 3 2 kx k x π π π ππ− = + ⇒ = + ,3 2 kx k Z π π= + ∈ 5[ , ], 2 [ , ]12 2 6 3 6x x π π π π π∈ − ∴ − ∈ − ( ) sin(2 )6f x x π= − [ , ]12 3 π π− [ , ]3 2 π π 3x π= ( )f x又 , 当 时, 取最小值 所以 函数 在区间 上的值域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以及辅助角公式,正弦函数的性质,求正弦型函数 的值域,属于中档题. 16.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E 为 D1D 的中点,AC 与 BD 的交点为 O. (1)求证:EO⊥平面 AB1C; (2)在由正方体的顶点确定的平面中,是否存在与平面 AB1C 平行的平面?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见解析(2)存在平面 A1C1D 与平面 AB1C 平行.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正方体的几何特征,易证 AC⊥平面 BDD1B1,则 AC⊥EO.在矩形 BDD1B1 中,利用勾股定理, 有 ,即 B1O⊥OE,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 (2)存在平面 A1C1D 与平面 AB1C 平行.在正方体中,易得 A1C1∥平面 AB1C,A1D∥平面 AB1C,利用面 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 【详解】(1)如图所示:连结 B1D1, 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AC⊥BD,BB1⊥AC, 又 BB1⊂平面 BDD1B1,BD⊂平面 BDD1B1,且 BB1∩BD=B, 所以 AC⊥平面 BDD1B1, 连结 B1O,B1E, 3 1( ) ( )12 2 2 2f f π π− = − < = ∴ 12x π= − ( )f x 3 2 − ( )f x [ , ]12 2 π π− 3[ ,1]2 − 2 2 2 1 1B O OE B E+ =又 EO⊂平面 BDD1B1,则 AC⊥EO. 在矩形 BDD1B1 中,设 DD1=1,则 , 所以 , 则 ,即 B1O⊥OE. 又 B1O⊂平面 AB1C,EO⊂平面 AB1C,且 B1O∩EO=O, 所以 OE⊥平面 AB1C; (2)存在平面 A1C1D 与平面 AB1C 平行. 证明如下: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A1C1∥AC,A1D∥B1C, 又 AC⊂平面 AB1C,B1C⊂平面 AB1C,A1C1⊄平面 AB1C,A1D⊄平面 AB1C, 所以 A1C1∥平面 AB1C,A1D∥平面 AB1C, 又 A1C1⊂平面 A1C1D,A1D⊂平面 A1C1D,且 A1C1∩A1D=A1, 所以平面 A1C1D∥平面 AB1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还考查了转化化归的思想和推理论证 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7.某亲子公园拟建议广告牌,将边长为 米的正方形 ABCD 和边长为 1 米的正方形 AEFG 在 A 点处 焊接,AM、AN、GM、DN 均用加强钢管支撑,其中支撑钢管 GM、DN 垂直于地面于 M 点和 N 点, 且 GM、DN、MN 长度相等 不计焊接点大小 若 时,求焊接点 A 离地面距离; 若记 ,求加强钢管 AN 最长为多少? 2BD = 1 1 6 3 3 2 2 2B O EO B E= = =, , 2 2 2 1 1B O OE B E+ = 2 .( ) ( )1 AG AD⊥ ( )2 GAD∠ θ=【答案】(1) 米;(2)加强钢管AN 最长为 3 米. 【解析】 【分析】 (1) ,可用勾股定理求得 ,再由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斜边上的高,从而可得 A 点到地 面的距离; (2)在 中用余弦定理表示出 ,设 ,由正弦定理用 表示出 ,在 中用 余弦定理表示出 ,并代入 ,最终把 表示为 的函数,最后由三角函数的性质可得最值. 【详解】 当 时, 求焊接点 A 离 GD 的距离 , 所以:点 A 离地面的距离为 米; 在 中,由于 , 利用余弦定理: , 所以: , 设 , 在 中,利用余弦定理: , 所以: , 在 中,由正弦定理得: , 所以: , 代入 式得 ,其中 ; 所以当 时, 最大,最大值为 ; 所以加强钢管 AN 最长为 3 米. 【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解题关键是建立函数关系式,为此必须确定选用哪个公式计算,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与基础. 63 3 + AG AD⊥ GD AGD∆ GD ADG α∠ = θ sinα ADN∆ AN sinα AN θ ( )1 AG AD⊥ 2 2 3GD GA AD= + = 2 6 33 AG ADh GD ⋅= = = 63 3 + ( )2 AGD GAD∠ θ= 2 2 2 2 cosGD AG AD AG AD θ= + − ⋅ ⋅ 2 3 2 2cosND θ= − ADG∠ α= AND 2 2 2 2 cos 2AN AD ND AD ND πα = + − ⋅ ⋅ +   2 2 3 2 2cos 2 2 sinAN NDθ α= + − + ⋅ ⋅ …① AGD sin sin AG GD α θ= sin sin sin sinND GD AGα α θ θ⋅ = ⋅ = ⋅ = …② ② ① 2 5 2 2cos 2 2sin 5 4sin 4AN πθ θ θ = − + = + −   0 θ π< < 3 4 πθ = 2AN 5 4 9+ =18.已知圆 C 与圆 C1:5x2+5y2﹣mx﹣16y+32=0 外切于点 P( ),且与 y 轴相切. (1)求圆 C 的方程 (2)过点 O 作直线 l1,l2 分别交圆 C 于 A、B 两点,若 l1,l2 斜率之积为﹣2,求△ABC 面积 S 的最大值 【答案】(1)(x﹣1)2+y2=1;(2) . 【解析】 【分析】 ( 1 ) 根 据 P ( ) 在 圆 C1 上 , 有 , 求 得 m = 22 , 得 ,C1P 方程为 4x﹣3y﹣4=0,设 C(x0,y0)(x0>0),根据圆 C 与 y 轴相切和圆 C 与圆 C1 外切 于 P,建立方程组 求解. (2)根据题意设 l1:y=kx,l2:y x,由 ,消去 y 得(k2+1)x2+2x=0,解得 x=0, ,得到 ,同理可得 ,①当直线 AB 的斜率不存在时,易 得 ;②当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时,直线 AB 的方程为 ,化简得 ,直线 AB 恒过 ,然后由 8 4 5 5 , 4 2 9 8 4 5 5 , 2 28 4 8 45 ( ) 5 ( ) 16 32 05 5 5 5m× + × − − × + = 1 11 8 5 5C     , 0 0 2 0 0 4 3 4 0 4 81 3 5 x y x x − − =    + − =    2 k = − 2 2( 1) 1 y kx x y =  − + = 2 2 1x k = + 2 2 2 2 1 1 kA k k    + + , 2 2 2 2 4 4 4 k kB k k  − + +  , 1 4 2 4 2 3 3 9ABCS = × =  2 2 2 2 3 2 1 2 1 k ky xk k k  − = − + − +  2 3 2 2 3 ky xk  = − −   2 03M     ,求解. 【详解】(1)∵P( )在圆 C1 上,∴ , 解得 m=22, ∴圆 ,得 , 可得 C1P 方程为 4x﹣3y﹣4=0, 设 C(x0,y0)(x0>0), ∵圆 C 与 y 轴相切,∴r=x0, 又圆 C 与圆 C1 外切于 P,∴C 在直线 C1P 上,且 CP=r, 则 ,解得 或 , ∵圆 C 与圆 C1 外切,∴C(1,0), ∴圆 C 的方程为(x﹣1)2+y2=1; (2)如图所示: 设直线 l1 的斜率为 k(不妨设 k>0),则直线 l2 的斜率为 , ∴l1:y=kx,l2:y x, 由 ,消去 y 得(k2+1)x2+2x=0, 解得 x=0, ,∴ , 3 2 2 4 2 2 2 2 1 1 2 4 22 2 42 3 1 4 5 4 5 A B kk k k k kS y y OM k k k k k 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4 5 5 , 2 28 4 8 45 ( ) 5 ( ) 16 32 05 5 5 5m× + × − − × + = 2 2 1 5 5 22 16 32 0C x y x y+ − − + =: 1 11 8 5 5C     , 0 0 2 0 0 4 3 4 0 4 81 3 5 x y x x − − =    + − =    0 0 1 0 x y =  = 0 0 4 4 x y =  = 2 k − 2 k = − 2 2( 1) 1 y kx x y =  − + = 2 2 1x k = + 2 2 2 2 1 1 kA k k    + + ,以 代 k 同理可得 , ①当直线 AB 的斜率不存在时, 由 ,得 ,弦 AB 的长度为 , ; ②当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时, , ∴直线 AB 的方程为 ,化简得 , ∴直线 AB 恒过 , ∴ . 设 ,则 , , 设 , , ∴f(t)在 上单调增,得 , ∴ . 综上,△ABC 面积 S 的最大值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应用,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运算求解的能 力,属于中档题. 19.定义:从数列{an}中抽取 m(m∈N,m≥3)项按其在{an}中的次序排列形成一个新数列{bn},则称{bn}为 {an}的子数列;若{bn}成等差(或等比),则称{bn}为{an}的等差(或等比)子数列. (1)记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已知 . ①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 k − 2 2 2 2 4 4 4 k kB k k  − + +  , 2 2 2 2 2 4 1 k k k =+ + 2k = 4 2 3 1 4 2 4 2 3 3 9ABCS = × =  2 2 2 2 2 2 2 4 31 4 2 2 2 1 4 AB k k kk kk k k k k ++ += = −−+ + 2 2 2 2 3 2 1 2 1 k ky xk k k  − = − + − +  2 3 2 2 3 ky xk  = − −   2 03M     , 3 2 2 4 2 2 2 2 1 1 2 4 22 2 42 3 1 4 5 4 5 A B kk k k k kS y y OM k k k k k 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k tk + = 2 2t ≥ 2 2 2 11 tS t t t = =+ + ( ) ( )1 2 2f t t tt = + ≥ ( ) 2 2 1' 0tf t t −= > )2 2 + ∞ , 9( ) 2 2minf t = 4 2 9maxS = 4 2 9 2 1n nS = −②数列{an}是否存在等差子数列,若存在,求出等差子数列;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n+a(a∈Q+),证明:{an}存在等比子数列. 【答案】(1)① .②不存在等差子数列.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①根据 ,当 n=1 时, ,当 n≥2 时,得到 ,两式相减即可.②假 设从数列{an}中抽 3 项 ak,al,am(k<l<m)成等差,利用等差中项则 2al=ak+am,即 2×2l﹣1=2k﹣1+2m﹣1, 化简得:2×2l﹣k=1+2m﹣k.再利用奇偶数判断.如果从数列{an}中抽 m(m∈N,m≥4)项,其前三项必成等 差数列,不成立得证. (2)假设数列{an}中存在 3 项 n0+a,n0+a+k,n0+a+l(k<l)成等比.设 n0+a=b,则 b∈Q+,故可设 (p 与 q 是互质的正整数).根据等比中项,有 ,即 .取 k=q,则 l=2k+pq.再论证(b+k)2=b(b+l)是否成立即可. 【详解】(1)①因为 ,所以当 n=1 时, , 当 n≥2 时, ,所以 . 综上可知: . ②假设从数列{an}中抽 3 项 ak,al,am(k<l<m)成等差, 则 2al=ak+am,即 2×2l﹣1=2k﹣1+2m﹣1, 化简得:2×2l﹣k=1+2m﹣k. 因为 k<l<m,所以 l﹣k>0,m﹣k>0,且 l﹣k,m﹣k 都是整数, 所以 2×2l﹣k 为偶数,1+2m﹣k 为奇数,所以 2×2l﹣k=1+2m﹣k 不成立. 因此,数列{an}不存在三项等差子数列. 若从数列{an}中抽 m(m∈N,m≥4)项,其前三项必成等差数列,不成立. 综上可知,数列{an}不存在等差子数列. (2)假设数列{an}中存在 3 项 n0+a,n0+a+k,n0+a+l(k<l)成等比. 设 n0+a=b,则 b∈Q+,故可设 (p 与 q 是互质的正整数). 12n na −= 2 1n nS = − 1 1 2 1 1a = − = 1 1 2 1n nS − − = − qb p = ( )( )2 0 0 0( )n a k n a n a l+ + = + + + 2 2 2 2k pkl k kb q = + = + 2 1n nS = − 1 1 2 1 1a = − = 1 1 2 1n nS − − = − ( ) ( )1 12 1 2 1 2n n n na − −= − − − = 12n na -= qb p =则需满足 , 即需满足(b+k)2=b(b+l),则需满足 . 取 k=q,则 l=2k+pq. 此时 , . 故此时(b+k)2=b(b+l)成立. 因此数列{an}中存在 3 项 n0+a,n0+a+k,n0+a+l(k<l)成等比, 所以数列{an}存在等比子数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通项和前 n 项和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列新定义问题,还考查了一般与特殊的思 想和推理论证的能力,属于难题. 20.已知函数 f(x) . (1)当 a≤e 时,求证:当 x=1 时函数 f(x)取得极小值: (2)若函数 f(x)有 4 个零点,求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解析(2)a>6e 【解析】 【分析】 (1)由题可得 f'(x)=(x﹣1)(ex﹣ax).①当 a≤0 时,对任意 x∈(0,+∞),都有 ex﹣ax>0 恒成立, 易得函数 f(x)在 x=1 处取得极小值,②当 0≤a≤e 时,令 g(x)=ex﹣ax,令 g′(x)=0,得 x=lna, 再论证当 1<a≤e,0<a≤1 时,都有 ex﹣ax≥0 恒成立即可. (2)由(1)知当 a≤e 时,当 x=1 时函数 f(x)取得极小值,所以 f(x)最多有 2 个零点;当 a≥0 时,ex﹣ax >0,f'(x)<0,即 f(x)在(﹣∞,0]上单调减,所以 f(x)最多有 2 个零点;当 a<0 时,设 g(x)= ex﹣ax,g'(x)=ex﹣a>0,又 ,由零点存在定理,存在 使得 g (x0)=0,是 f(x)的极大值点,所以 f(x)最多有 3 个零点;所以要使得 f(x)有 4 个零点,则 a>e, 根据(1)知,g(x)min=g(lna)=a(1﹣lna)<0,又 g(1)=e﹣a<0,g(0)=1>0,g(a)=ea﹣a2 >0,由零点存在定理,则存在 0<x1<1<x2,使得 g(x1)=g(x2)=0,所以 f'(x)=0 有 3 个零点 x1, 1,x2,要有 4 个零点,则 即可. 【详解】(1)由题可得 f'(x)=(x﹣1)(ex﹣ax). ( )( )2 0 0 0( )n a k n a n a l+ + = + + + 2 2 2 2k pkl k kb q = + = + 2 2 2 2 2 2( ) ( ) 2q q qb q q qp p p + = + = + + ( ) 2 2 2 22 2q q q qb b l q pq qp p p p  + = + + = + +   ( ) 3 21 12 3 2 xx e ax ax= − − + ( ) 110 1 1 0ag g ea  = = −  , < 0 1 0x a  ∈  , ( ) 11 06f a e= − >①当 a≤0 时,对任意 x∈(0,+∞),都有 ex﹣ax>0 恒成立, 所以当 0<x<1 时,f′(x)<0;当 x>1 时,f′(x)>0. 所以函数 f(x)在 x=1 处取得极小值,符合题意. ②当 0≤a≤e 时,设 g(x)=ex﹣ax,依然取 x∈(0,+∞). 则 g′(x)=ex﹣a,令 g′(x)=0,得 x=lna, 当 1<a≤e 时,lna>0,所以 g(x)在(0,lna)上单调递减,在区间(lna,+∞)上单调递增, 所以 g(x)min=g(lna)=a(1﹣lna). 因为 1<a≤e,所以 g(x)min=a(1﹣lna)≥0.当且仅当 a=e 时,等号成立,此时 x=1, 所以对任意 x∈(0,1)∪(1,+∞),都有 ex﹣ax≥0 恒成立. 当 0<a≤1 时,由 x∈(0,+∞)时 ex>1 得 g′(x)=ex﹣a≥0, 所以当 0<x<1 时,f′(x)<0;当 x>1 时,f′(x)>0. 所以函数 f(x)在 x=1 处取得极小值,符合题意. 综上①②可知:当 a≤e 时 x=1 是函数 f(x)的极小值点. (2)由(1)得当 a≤e 时,f(x)在(0,1)上单调减,在(1,+∞)单调增; 在 x≤0 时,x﹣1<0, 当 a≥0 时,ex﹣ax>0,f'(x)<0,即 f(x)在(﹣∞,0]上单调减,所以 f(x)最多有 2 个零点; 当 a<0 时,设 g(x)=ex﹣ax,g'(x)=ex﹣a>0,又 , 所以存在 使得 g(x0)=0,则 在(﹣∞,x0)上 g(x)<0,f'(x)>0,f(x)单调增, 在(x0,0]上,g(x)>0,f'(x)<0,f(x)单调减, 所以 f(x)最多有 3 个零点; 所以要使得有 4 个零点,a>e, 由(1)得 g(x)min=g(lna)=a(1﹣lna)<0, 又 g(1)=e﹣a<0,g(0)=1>0,g(a)=ea﹣a2>0 (证明:h(a)=a﹣2lna(a>2),则 , 所以 h(a)在(2,+∞)单调增,所以在(e,+∞)上 h(a)>h(e)=e﹣2>0,所以 a>2lna,即 ea> a2, 所以存在 0<x1<1<x2,使得 g(x1)=g(x2)=0, ( ) 110 1 1 0ag g ea  = = −  , < 0 1 0x a  ∈  , ( ) 2 2' 1 0eh a a a −= − = >又当 x≤0 时,g(x)>0,所以 f'(x)=0 有 3 个零点 x1,1,x2, 当 x<x1,或 1<x<x2,f′(x)<0,函数 f(x)单调递减, 当 x>x2,或 x1<x<1,f′(x)>0,函数 f(x)单调递增, 所以要有 4 个零点, ,即 a>6e, 此时 ,f(0)=﹣2<0, , 设 m(a)=a﹣3lna(a>3), , 所以在(6e,+∞)上 m(a)>m(6e)>m(e2)=e2﹣6>0, 所以 a>3lna,即 ea>a3, 又 , 综上,当且仅当 a>6e 时,函数 f(x)有 4 个零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和零点问题,还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和运算求解的能力, 属于难题. (附加题) 每题满分 10 分,计 20 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选修 4-2:矩阵与变换] 21.已知矩阵 A 将点(1,0)变换为(2,3),且属于特征值 3 的一个特征向量是 ,求矩阵 A. 【答案】 . 【解析】 【分析】 先设 ,由二阶矩阵 M 有特征值 3 和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及矩阵 M 对应的变换将点(1,0)变 换为(2,3),建立方程组求解. 【详解】设 ,由 ,得 , 由 ,得 ,所以 , ( ) 11 06f a e= − > ( ) 3 5 31 5 06f a ee e − = − + − +> > ( ) 8 22 2 03 3f a a a= − + = − < ( ) 3' 0am a a −= > ( ) ( ) ( )4 3 3 4 3 31 1 1 1 2 32 2 03 2 3 2 3 2 af a a e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1 1      2 1 3 0A  =    a bA c d  =    a bA c d  =    1 2 0 3 a b c d      =           2 3 a c =  = 1 1 331 1 3 a b c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 a b c d + =  + = 2 0 b d =  =所以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阶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运算,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t 为参数,α∈[0,π).以 O 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 立极坐标系,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为 ρ=ρcosθ+2, (1)若 ,求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2)若直线与曲线 C 有唯一公共点,求 α 【答案】(1) .(2)α=0、 或 【解析】 【分析】 (1)当 时,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t 为参数),先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再得到直 线 l 的极坐标方程. (2)先将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 ρ=ρcosθ+2,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y2=4x+4,再将参数方程 代入 y2=4x+4,化简得 t2sin2α+2t(sinα﹣2cosα)+1=0,然后根据直线 l 曲线 C 一公共点,转化为关于 t 的 方程 t2sin2α+2t(sinα﹣2cosα)+1=0,α∈[0,π)有唯一解求解. 【详解】(1)当 时,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t 为参数),所以直角坐标方程为 x+y= 0, 由于直线经过极点且倾斜角为 ,所以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 . (2)ρ=ρcosθ+2,所以 ρ2=(ρcosθ+2)2, 即 x2+y2=(x+2)2,即 y2=4x+4, 2 1 3 0A  =    1 1 x tcos y tcos α α = − +  = + 3 4 πα = 3 4 πθ = 2 πα = 4 πα = 3 4 πα = 21 2 21 2 x t y t  = − −  = + 1 1 x tcos y tsin α α = − +  = + 3 4 πα = 21 2 21 2 x t y t  = − −  = + 3 4 π 3 4 πθ =将参数方程 代入 y2=4x+4, 化简得,t2sin2α+2t(sinα﹣2cosα)+1=0 因为直线 l 曲线 C 一个公共点, 所以关于 t 的方程 t2sin2α+2t(sinα﹣2cosα)+1=0,α∈[0,π)有唯一解 ①当 sin2α=0 即 α=0 时, 符合题意; ②当 cosα≠0 时,[2(sinα﹣2cosα)]2﹣4sin2α=0, 即 cosα(cosα﹣sinα)=0, 所以 cosα=0 或 cosα=sinα, 又 α∈[0,π),所以 或 综上,直线 l 与曲线 C 唯一公共点时,α=0、 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参数方程、直角坐标方程、极坐标方程的转化和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还考查了 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必做题】第 22 题、第 23 题,每题 10 分,共计 20 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应 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3.某种产品的质量以其质量指标值衡量,并依据质量指标值划分等级如表: 质量指标值 m 25≤m<35 15≤m<25 或 35≤m< 45 0<m<15 或 45≤m< 65 等级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某企业从生产的这种产品中抽取 100 件产品作为样本,检测其质量指标值,得到下图的率分布直方图.(同 一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1 1 x tcos y tsin α α = − +  = + 1 4t = 2 πα = 4 πα = 2 πα = 4 πα =(1)该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开展了质量提升月”活动,活动后再抽样检测,产品三等品数 Y 近似满足 Y~ H(10,15,100),请测算“质量提升月”活动后这种产品的“二等品率“(一、二等品其占全部产品百分比) 较活动前提高多少个百分点? (2)若企业每件一等品售价 180 元,每件二等品售价 150 元,每件三等品售价 120 元,以样本中的频率代 替相应概率,现有一名联客随机购买两件产品,设其支付的费用为 X(单位:元),求 X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 望. 【答案】(1)5 个百分点.(2)见解析, . 【解析】 【分析】 (1)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求得样本中一等品和二等品的件数,得到在样本中所占比例,再根据活动后产品 三等品数 Y 近似满足 Y~H(10,15,100)得到一、二等品的合格率,两个比例比较即可. (2)根据样品估计总体,该企业随机抽取一件产品为一等品的概率为 ,二等品的概率为 ,三等品的 概率为 ,再明确随机变量 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240,270,300,330,360,分别求得相应概率,写出分布 列再求期望. 【详解】(1)根据抽样调查数据知,样本中一等品和二等品共有:(0.5+0.18+0.12)×100=80(件) 在样本中所占比例为 80%, 活动后产品三等品数 Y 近似满足 Y~H(10,15,100), 所以 100 件产品中三等品为 15 件,一、二等品数为 100﹣15=85(件)合格率为 85%, 所以一、二等品率增加了 5 个百分点. (2)由样品估计总体知,该企业随机抽取一件产品为一等品的概率为 ,二等品的概率为 ,三等品的 概率为 , 随机变量 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240,270,300,330,360. 318 1 2 3 10 1 5 1 2 3 10 1 5, , , . , 所以 X 的分布列为: X 240 270 300 330 360 P(X) X 的数学期望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样本估计总体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期望,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 中档题. 24.已知数列{an}满足 . (1)求 a1,a2,a3 的值; (2)对任意正整数 n,an 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答案】(1) , , ;(2)a1,a2 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均为 5,当 n≥3,n∈N*时,an 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均为 6.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因为数列{an}满足 ,令 n=1,n=2,n=3,分别求解. (2)根据 a1,a2 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均为 5,a3 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为 6,猜想对任意正整数 n(n≥3),均 有 0.6<an<0.7,根据 ,所以对任意正整数 n ( ) 1 1 1240 5 5 25P X = = × = ( ) 1 2 3 1 3270 10 5 25P X C= = × × = ( ) 1 2 1 1 3 3 29300 2 5 10 10 100P X C= = × × + × = ( ) 1 2 1 3 3330 2 10 10P X C= = × × = ( ) 1 1 1360 2 2 4P X = = × = 1 25 3 25 29 100 3 10 1 24 ( ) 1 3 29 3 1240 270 300 330 360 31825 25 100 10 4E X = × + × + × + × + × = ( )1 1 1 *1 2 2na n Nn n n = + + + ∈+ +  1 1 2a = 2 7 12a = 3 37 60a = ( )1 1 1 *1 2 2na n Nn n n = + + + ∈+ +  ( )( )1 1 1 1 1 02 1 2 2 1 2 1 2 2n na a n n n n n+ − = + − =+ + + + + >(n≥3),有 an≥a3>0.6,只要证明:对任意正整数 n(n≥3),有 即可.采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详解】(1)a1 ,a2 ;a3 , 可得 , , ; (2)a1,a2 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均为 5,a3 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为 6, 下证:对任意正整数 n(n≥3),均有 0.6<an<0.7, 注意到 , 故对任意正整数 n(n≥3),有 an≥a3>0.6, 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任意正整数 n(n≥3),有 ①当 n=3 时,有 ,命题成立; ②假设当 n=k(k∈N*,k≥3)时,命题成立,即 则当 n=k+1 时, ∵ ∴ ∴ ∴n=k+1 时,命题也成立; 综合①②,任意正整数 n(n≥3), . 由此,对正整数 n(n≥3),0.6<an<0.7,此时 an 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均为 6. 所以 a1,a2 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均为 5,当 n≥3,n∈N*时,an 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均为 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纳、猜想和数学归纳法证明,还考查了放缩、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0.7 4na n ≤ − 1 2 = 1 1 7 3 4 12 = + = 1 1 1 37 4 5 6 60 = + + = 1 1 2a = 2 7 12a = 3 37 60a = ( )( )1 1 1 1 1 02 1 2 2 1 2 1 2 2n na a n n n n n+ − = + − =+ + + + + > 10.7 4na n ≤ − 3 37 1 1 10.7 0.7 0.760 12 4 3 4 3a = = − = − ≤ −× × 10.7 4ka k ≤ − ( )( ) ( )( )1 1 1 10.72 1 2 2 4 2 1 2 2k ka a k k k k k+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 04 2 1 2 2 4 1 4 1 4 1 2 2k k k k k k k k k − − = −+ + + + + + + > ( )( ) ( ) 1 1 1 4 2 1 2 2 4 1k k k k − + + +> ( )( ) ( )1 1 1 10.7 0.74 2 1 2 2 4 1ka k k k k+ ≤ − + ≤ −+ + + 10.7 4na n ≤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