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学期周练拉练物理试题(三) PDF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西省忻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学期周练拉练物理试题(三) PDF版含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 级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假期考试物理试题(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 由图可知汽车要绕转盘做圆周运动,受力不平衡,可以是匀速圆周运动,也可以是非匀速圆周运动,速度 的大小不一定变化,故 A 正确.由于速度方向一定变化,速度在变化,所以轿车处于非平衡状态,故 B 错误.若是匀速圆周运动,则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不可能沿运动路线的切线方向;若不是匀速圆周运 动,则加速度方向不指向圆心,故 CD 错误.故选 A. 2.B 【解析】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 A 错误; B、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 B 正确; C、根据 G Mm r2 = m v2 r ,得v = √GM r ,可知第一宇宙速度7.9km/s,由于地球的同步卫星大于地球的半径, 则发射速度是介于7.9km/s和11.2km/s之间的某一值,故 C 错误; D、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规律,为人们解决行星运动学问题提供了依据,故 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 考试内容之一. 3.C 【解析】 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宇航员的质量为m,可知地球对宇航员的万有引力: F = GMm R2 该星球对宇航员的万有引力: F′ = G 1 2 Mm (1 2 R)2 = 2GMm R2 = 2F A. 与分析不符,故 A 错误 B. 与分析不符,故 B 错误; C. 与分析相符,故 C 正确; D. 与分析不符,故 D 错误。 4.B 【解析】 AB. 从底层到达六楼,重力势能增加, △Ep=mgh, 大人与小孩上升的高度相等,大人质量大,重力势能的增量大,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 CD.小孩重力做功 W=-mgh, 比大人重力做功少;小孩所用时间短。 根据功率: P = W t , 无法比较大人和小孩重力做功功率的大小。故 C 项错误,D 项错误。 5.D 【解析】 A、着陆器在 P 点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时,是向低轨道运动,所以应该减速才可以,故 A 错误; B、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道,着陆器在轨道Ⅱ上由 P 点运动到 S 点的时间和着陆器在轨道Ⅲ上由 P 点运动 到 Q 点的时都是各自周期的一半,故 B 错误; C、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Mm r2 = ma 由于着陆器在轨道Ⅱ上 S 点与在轨道Ⅲ上 P 点到火星的球心之间的 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加速度大小相等,故 C 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GMm r2 = m v2 r ,得: v = √GM r Ⅱ轨道的半径大于 III 轨道的半径,所以着陆器在轨道Ⅱ上 S 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Ⅲ上 Q 点的速度,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 6.B 【解析】 AB.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规律可知,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的两端点速度在沿绳方向上的分量相等(正交分 解),那么重物的速度大小 υ′ = υ cos 60o 2 = √3 2 υ 选项 A 错误,B 正确; CD.设滑轮中间两段绳夹角为θ,则重物的速度满足 υ′ = υ cos θ 2 θ减小, υ′增大,则重物正在加速上升,选项 CD 错误; 故选 B. 7.C 【解析】 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 mg = m v2 R ,解得:v = √2gR,,则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 2πR v = 2πR √2gR = π √2R g ,故 AB 错误;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 B、D 处,根据合外力提供向心力结合几何关系得: sinθ = F向 F ,解得:F = mv2 R sinθ = 2mg sinθ,故 C 正确,D 错误. 8.D 【解析】 由公式 P = Fv 可知,由于功率恒定,速度增大,则拉力减小,则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所示 由于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所以图象的斜率也逐渐减小,由“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可以看出,物体在这 段时间内的位移大于在相同时间内匀速度运动(如图虚线表示)的位移,而匀加速运动在 t 时间内的位移 大小为 x = v 2 t 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s > x = v 2 t 故 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 D。 9.ACD 【解析】 A、B、D、因物体的加速度为4 5 g,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Ff=ma 解得空气阻力Ff = 1 5 mg.重力做功 WG=mgh,阻力做功WFf = − 1 5 mgh,A、D 正确,B 错误;C、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WG=- ΔEp,重力做正功,故重力势能减小 mgh,C 正确.故选 ACD. 10.AC 【解析】 AB. 因为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所以角速度相等,根据a = rω2 得,a1 a2 = r R.故 A 正确,B 错误; CD.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 r2 = m v2 r ,解得v = √GM r ,则v1 v2 = √R r 故 C 正确 D 错误。 11.ABC 【解析】 AB.由功的定义式 W = Fl cos θ 可知,物体所受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小于 90o ,支持力一定做正功;重力与位移 方向的夹角等于 ,重力一定不做功,所以 AB 正确; CD.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不确定,当加速度 a < g tan θ 时,摩擦力Ff沿斜面向上,摩擦力做负功;当加速度 a > g tan θ 时,摩擦力Ff沿斜面向下,摩擦力做正功;当加速度 a = g tan θ 时,摩擦力不存在,不做功,所以 C 正确,D 错误。 故选 ABC。 12.AC 【解析】 A B.子弹在圆筒中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有 h = 1 2 gt2 在水平方向上有 2R = v0t 则子弹的初速度为 v0 = R√2g h 选项 A 正确,B 错误; C D.因为两弹孔在同一竖直线上,所以有 t = (2n − 1) ⋅ T 2 (n = 1,2,3, … ) 故 T = 2 2n − 1 √2h g 当n = 2时 T = 2 3 √2h g 当n = 1时 T = 2√2h g 。 选项 C 正确,D 错误; 故选 AC。 二、实验题 13.( 1)CD ⋯ ⋯ ⋯ ⋯ ⋯ ⋯ ⋯ ⋯ ⋯ ⋯ ⋯ ퟐ分 (2)퐚 = (퐱ퟒ+퐱ퟓ+퐱ퟔ)−(퐱ퟏ+퐱ퟐ+퐱ퟑ) ퟑퟔ 퐟ퟐ ⋯ ⋯ ⋯ ⋯ ⋯ ⋯ ⋯ ⋯ ⋯ ⋯ ⋯ ퟑ分 퐚 = ퟗ. ퟔퟎ퐦/퐬ퟐ ⋯ ⋯ ⋯ ⋯ ⋯ ⋯ ⋯ ⋯ ⋯ ⋯ ⋯ ퟑ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是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同时为了使打点更稳定,使所打点尽量在 一条直线上,所以应该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故 A 错误;打点计时器应接在 4-6V 的交流档上,在直 流电压下无法正常工作,故 B 错误;释放纸带时,应将重锤的一端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以便打出更多的 点进行研究,故 C 正确;实验中,应该让纸带保持竖直状态,将会减小纸带所受的摩擦力,有利于减小实 验过程中的误差,故 D 正确。所以 CD 正确,AB 错误。 (2)根据逐差法可得x6 − x3 = 3a1T2,x5 − x2 = 3a2T2,x4 − x1 = 3a3T2,联立可得a = a1+a2+a3 3 = (x4+x5+x6)−(x1+x2+x3) 36 f 2 代入数据得:a = 9.60m/s2 三、计算题 14、 ퟑ퐯ퟎ 퐭퐚퐧 훂 ퟐ훑퐆퐭퐑 ; ퟐ훑√ 퐑퐭 ퟐ퐯ퟎ 퐭퐚퐧 훂 【解析】 (1)设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有x = v0t 竖直方向有y = 1 2 gt2 平抛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 tan α = y x = gt 2v0 解得 g = 2v0 tan α t ⋯⋯⋯⋯⋯⋯⋯⋯⋯⋯⋯ퟑ分 在星球表面有 GMm R2 = mg ⋯⋯⋯⋯⋯⋯⋯⋯⋯⋯⋯ퟐ分 解得 M = gR2 G ⋯ ⋯ ⋯ ⋯ ⋯ ⋯ ⋯ ⋯ ⋯ ⋯ ⋯ ퟏ分 该星球的密度 ρ = M 4 3 πR3 = 3v0 tan α 2πRtG ⋯⋯⋯⋯⋯⋯⋯⋯⋯⋯⋯ퟐ分 (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则有 GMm R2 = m4π2R T2 = mg ⋯⋯⋯⋯⋯⋯⋯⋯⋯⋯⋯ퟐ分 即 T = 4π2R g = 2π√ Rt 2v0 tan α ⋯⋯⋯⋯⋯⋯⋯⋯⋯⋯⋯ퟐ分 15.F=ퟑ ퟒmg; v=√ퟓ퐠퐑 ퟐ 【解析】 设水平恒力的大小为 F,小球到达 C 点时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F 合,由力的合成法则, 则有: F mg =tanα; ⋯ ⋯ ⋯ ⋯ ⋯ ⋯ ⋯ ⋯ ⋯ ⋯ ퟐ分 퐹合 2 =(mg)2+F2; ⋯⋯⋯⋯⋯⋯⋯⋯⋯⋯⋯ퟐ分 设小球到达 C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合=mv2 R ; ⋯⋯⋯⋯⋯⋯⋯⋯⋯⋯⋯ퟐ分 联立上式,结合题目所给数据, 解得: F=3 4mg ⋯ ⋯ ⋯ ⋯ ⋯ ⋯ ⋯ ⋯ ⋯ ⋯ ⋯ ퟐ分 v=√5gR 2 ⋯ ⋯ ⋯ ⋯ ⋯ ⋯ ⋯ ⋯ ⋯ ⋯ ⋯ ퟐ分 16.5m/s≤v≤13m/s 【解析】 设小球恰好落到空地的右侧边缘时的水平初速度为 v1,则小球的水平位移 L+x=v1t1 ⋯ ⋯ ⋯ ⋯ ⋯ ⋯ ⋯ ⋯ ⋯ ⋯ ⋯ ퟐ分 小球的竖直位移 H = 1 2 gt1 2 ⋯⋯⋯⋯⋯⋯⋯⋯⋯⋯⋯ퟐ分 解以上两式得 V1=13 m/s ⋯⋯⋯⋯⋯⋯⋯⋯⋯⋯⋯ퟐ分 小球落在空地上的最小速度. 设小球恰好越过围墙的边缘时的水平初速度为 v2,则此过程中小球的水平位移: L=v2t2 ⋯ ⋯ ⋯ ⋯ ⋯ ⋯ ⋯ ⋯ ⋯ ⋯ ⋯ ퟐ分 小球的竖直位移 H − h = 1 2 gt2 2 ⋯ ⋯ ⋯ ⋯ ⋯ ⋯ ⋯ ⋯ ⋯ ⋯ ⋯ ퟐ分 解以上两式得 V2=5 m/s ⋯ ⋯ ⋯ ⋯ ⋯ ⋯ ⋯ ⋯ ⋯ ⋯ ⋯ ퟐ分 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5 m/s≤v0≤13 m/s ⋯ ⋯ ⋯ ⋯ ⋯ ⋯ ⋯ ⋯ ⋯ ⋯ ⋯ ퟏ分 17、( 1)不能(没理由不得分) (2)10m/s,6000N (3)48kw,3.2kw 【解析】 (1) 不能,汽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受斜向下的力为: F 斜=f+Gsinθ=0.1G+Gh/s=0.15G=6000N<8000N 所以开始能保持牵引力为 8000N 不变在坡路上行驶,当功率达额度功率 60KW 后,速度增大, 牵引力将减小。 ⋯⋯⋯⋯⋯⋯⋯⋯⋯⋯⋯ퟓ分 (2)当牵引力等于沿斜面下滑的力时,速度达最大,最大速度为: vm=P/F 斜=60000W/6000N=10m/s ⋯ ⋯ ⋯ ⋯ ⋯ ⋯ ⋯ ⋯ ⋯ ⋯ ⋯ ퟒ分 (3)汽车用 4000N 的牵引力上坡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开始时速度最大,功率最大: Pm=Fvm=4000×12W=48000W 平均功率为:P 平均=F푣̅=4000N×(12m/s+4m/s)/2=3200W ⋯ ⋯ ⋯ ⋯ ⋯ ⋯ ⋯ ퟒ分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