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成都市高三二诊考试数学文科试题及详细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成都市高三二诊考试数学文科试题及详细解析

ID:248722

大小:2.49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4-0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解析〗 1、【考点】①集合的表示法;②全集,补集的定义与性质;③交集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 法。 【解题思路】根据集合的表示法,运用全集,补集的运算方法求出集合 B 的补集,再利用交 集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就可得出结果。 【详细解答】 U=R,B={x|x -2 或 x 1}, ={x|-20)是 X 轴 y 正半轴上的点,N(x,x)是直线 y=x(x>0)上的点, N(x,x) |MN|= = , + =2, -2 x+ + =2 -2 x+ =2, 0 M( ,0) x 2 + =2+2 x, |OM| = ,|ON| = + =2 , |OM| +|ON| = + + = +2 , 当 = x,即 =1+ 时,|OM| +|ON| == +2 =4 =4 (1 + )=4+2 为最大, D 正确, 选 D。 12、【考点】①函数在某点的导数的 定义与集合意义;②函数在某点导数的求法;③曲线 在某点的切线的定义与求法;④直线在 X 轴上截距的定义与求法。 【解题思路】根据函数在某点导数的定义与几何意义,结合函数在某点导数的求法求出函数 在某点的导数值,从而求出曲线在某点的切线方程,运用问题条件得到关于直线 l 斜率 k 与 Y 轴上的截距 b 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得出 k,b 的值,再利用求直线在 X 轴上截距的方 法就可得到结果。 【详细解答】设直线 l 与 X 轴的交点为 M( ,0),则直线在 X 轴上的截距为| |,与曲 线 的切点为( , ),对曲线 , (x)= , ( )= , 曲线 在 点( , )处的切线方程为:y= (x- )+ = x+(1- ) , 点 M( ,0) 在切线上, 0= +(1- ) ,= ( +1- ), = +1, = ( ) = , 曲线 在点( , )处的切线方程为:y= x-+ ; 直线 l 也与 曲线 相切, 直线 l 与曲线 只有一个公共点, y= x+ , y= ,方程 - x- =0 有相等的两个实数根, = - . =0, = , =1, 直线 l 在 X 轴上的截距是 1, B 正确, 选 B。 0x 0x  2 2 0( )x x− +x 2 ∴ 2 0( )x x− 2x ⇒ 2x 0x 2 0x 2x 2x 0x 2 0x ⇒ 0x 2x 2 0x 0x  2 2 0x 2 2x 2x 2x ∴ 2 2 2 0x 2x 2x 2 0x 2x ⇒ 0x 2 2x 2 2 2 2 2 0x 2x 2x × 2 2 2 ⇒ ∴ 0x 0x 1C 1x 1xe 1C  f ′ xe ∴ f ′ 1x 1xe ⇒ 1C 1x 1xe 1xe 1x 1xe 1xe 1x 1xe  0x ∴ 1xe 0x 1x 1xe 1xe 0x 1x ⇒ 1x 0x ⇒ kl f ′ 1x 0 1xe + ⇒ 1C 1x 1xe 0 1xe + 0x 0 1xe +  2C ∴ 2C ⇒ 0 1xe + 0x 0 1xe + ⇒ 1 4 2e 2x 1 4 2e 2x 0 1xe + 0x 0 1xe + ⇒ ∆ 02 2xe + 2e 0x 0 1xe + ⇒ 02 2xe + 0x 0 3xe + ∴ 0x ⇒ ⇒ ∴13、【考点】①复数的定义与性质;②复数代数表示式的标准形式;③复数运算的法则和基 本方法;④复数模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解题思路】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和方法对复数进行运算,把运算结果化为复数的代数表示 式,运用复数模的计算公式通过运算就可求出结果。 【详细解答】 Z= = = =2-i, |Z|= = 。 14、【考点】①三棱锥的定义与性质;②三棱锥外接球的定义与性质;③求三棱锥外接球半 径的基本方法;④球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与基本方法。 【解题思路】运用求三棱锥外接球半径的基本方法求出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根据球表面积 的计算公式就可求出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 【详细解答】如图,取 BC 的中点 D,连接 PD,过 D 作 DO//AP,连接 OC,设三棱锥外接球的 球心为 O,半径为 R, PA,PB,PC 两两垂直,PA=PB=PC=1, 点 D 是 Rt PBC 外接圆的圆 心,PD = BC= , 点 O 是三棱锥 P-ABC 外接球 A 的球心,在 RtODC 中, OC=R,OD= PA= ,CD= O BC= , = + = , =4 = P D C 4 =3 。 B 15、【考点】①新定义的理解与运用;②绝对值的定义与性质;③函数值域的定义与求法。 【解题思路】在理解新定义的基础上,运用新定义并结合问题条件求出 x,y 的取值范围, 注意 的几何意义,根据 x,y 的取值范围就可求出 的取值范围。 【详细解答】 d(O,C)=|x-0|+|y-0|=1, -1 x 1, -1 y 1,当 x=y= 时, = = , 当 d(O,C)=1 时, 的 最小值是 。 16、【考点】①抛物线的定义与性质;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的定义与性质;③抛物线切线的 定义与性质;;④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数学思想的运用;⑤函数在某点的导数的定义与几何 意义;⑥函数在某点的导数的基本求法;⑦直线方程的定义与求法;⑧弦长公式与两点之间 的距离公式及运用。 【解题思路】根据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的定义与性质,得出 + , . 关于参数 m 的式子, 结合问题条件求出直线 , 方程,从而得到 P 点的坐标,把|BF|,|AB|表示成关于参数 m 的式子,再求函数 f(m)的最值就可得出结果。 【详细解答】如图,设 A( , ),B( , ),P( , ), y F(0,1),直线 l 过点 F, 直线 l 的方程为:x=my-m, A 由 x= ny-n, -(2 +4)y+ =0, + = F B  1 2i i + (1 2 ) . i i i i + 2 1 i − − ∴ 4 1+ 5  ∴ ∆ 1 2 2 2  1 2 1 2 1 2 2 2 ∴ 2R 1 2 1 4 3 4 ∴ S球表 π 2R π × 3 4 π 2 2x y+ 2 2x y+  ∴ ≤ ≤ ∴ ≤ ≤ ± 1 2 2 2 min( x y+ ) 1 1 4 4 + 2 2 ∴ 2 2x y+ 2 2 1x 2x 1x 2x 1l 2l 1x 1y 2x 2y 0x 0y  ∴ ⇒ 2n 2y 2n 2n  1y 2y =4y,2+ , . =1,直线 , 分别是抛物 P 0 x 线 C 过点 A,B 的切线, 直线 , 的方程分别是: y= (x- )+ , y= (x- )+ ,由 y= (x- )+ , = ( + )= n( + -2)= , y= (x- )+ , = = = =-1, P( ,-1), |AB|= = =m, |PF|= =2 =2 = . 17、【考点】①等比数列的定义与性质;②等差中项的定义与性质;③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 式与求法;④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与求法;⑤对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⑥错项求和法的基本 方法。 【解题思路】(1)运用等差中项的定义与性质,结合等比数列前 n 和公式等比数列的首项 和公比,从而得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根据(1)的结果,运用对数的定义,性质与 运算方法确定数列{ }的通项公式,运用错项求和的基本方法求出数列{ }的前 n 项和 的值。 【详细解答】(1) 等比数列{ } 满足: +1 为 , 的等差中项, =14, 2( q+1)= + , =8,或 =2, q>1, =2, =2 = ; = =14, q= , q=2, q=2, (2) 由(1)知, = . =n.. , =1 2+2 +3 +-------+n ----①, 2 =1 +2 +3 +-------+(n-1) +n -------②,①-②得: - =2+ + +--------+ - n = -2- n , =(n-1) +2。 18、【考点】①2 2 列联表的定义与性质;②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与求法;③判断两组数 据是否相关的基本方法;④函数值的定义与求法;⑤随机事件概率的定义与求法。 2x 2 4 n 1y 2y 1l 2l ∴ 1l 2l 1 2 x 1x 2 1 4 x 2 2 x 2x 2 2 4 x 1 2 x 1x 2 1 4 x ⇒ 0x 1 2 1x 2x 1 2 1y 2y 2 n 2 2 x 2x 2 2 4 x 0y 1 2 4 x x 2 1 2n ( 1)( 1) 4 y y− − [ ]2 1 2 1 2n ( ) 1 4 y y y y− + + ⇒ 2 n  21 n+ 2 2 4(2 ) 4n + − 2 2 4(1+n ) n ∴ 22( ) 4n + 2 2 1 n n+ 4 m m nb nb nT  na 2a 1a 3a 3S ∴ 1a 1a 1a 2q ⇒ 1a 1a  ∴ 1a ∴ na × 12n− 2n 3S 3 1(1 ) 1 a q q − − 1 2  nb 2n 2log 2n 2n ∴ nT × × 22 32 × × 2n ⇒ nT × 22 × 32 × 42 × 2n × 12n+ nT 22 32 2n × 12n+ 12n+ × 12n+ ∴ nT 12n+ ×【解题思路】(1)运用 2 2 列联表,结合公式求出 的值,根据所求的值利用参数数据 得出结论;(2)根据分层抽样各层抽样数的计算公式通过运算确定“基本满意”在 40 岁以 下和 40 岁以上的人数,再依据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公式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 【详细解答】(1) = = 11.429> 2.072, 有 85%的把握认为该企业员工对新个税方案的满意程度与年龄有关系; (2) 40 岁以下抽取的人数= 5=3(人),40 岁以上抽取的人数= 5=2 (人),设从 5 名员工中随机抽取 3 名面谈,恰好抽到 2 名年龄在 40 岁以下的事件为 C, 三名 40 岁以下的员工分别为 , , ,二名 40 岁以上的员工分别为 , , 从 5 名员工中随机抽取 3 名的基本事件有: , , , , , , , , , 共 10 个,从 5 名员工 中随机抽取 3 名恰好有 2 名年龄在 40 岁以下的基本事件有: , , , , , 共 6 个, P(C)= = ,即从 5 名员工中随机抽 取 3 名进行面谈,恰好抽到 2 名年龄在 40 岁以下的概率为 。 19、【考点】①等腰梯形的定义与性质;②三棱台的定义与性质;③平面垂直平面的定义与 性质;④直线垂直直线的判断方法;⑤三棱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的基本方法。 【解题思路】(1)运用直线垂直直线的判定定理,结合问题条件证明直线垂直直线;(2) 根据三棱锥体积计算公式,先求出三棱锥的底面面积和高,再代入公式通过计算就可得出结 果。 【详细解答】(1)如图, 四边形 ABCD 是等腰梯形, A E B AB//CD,E,F 分别是 AB,CD 的中点,EF AB, EF CD, EF CF,EF DF, CF DF=F,CF,DF 平面 DC F, EF 平面 CDF, MC 平面 CDF, EF MC; D F C (2) AE=BE=1,DF=CF=2,M 是 DF 的中点, DM=1, MF=AE=1, AE//CF, 四边形 AMFE 是平行四边形, A E B AM//EF, AM DF, 平面 BEFC 平面 AEFD,平 面 BEFC 平面 AEFD=EF,BE EF, 直线 BE AEFD, = DM.AM= 1 2=1, = D M F = 1 1= 。 20、【考点】①椭圆的定义与性质;②椭圆离心率的定义与性质; C ③椭圆标准方程的定义与求法;④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数学思想运用的基本方法;⑤直线与 椭圆相交的定义与性质;⑥已知直线上两点的坐标,求直线斜率的基本方法;⑦求直线方程 的基本方法。 × 2K  2K 280 (25 30 15 10) 25 10 15 30 × × − × + +( )( )(25+15)(10+30) 80 7 ≈ ∴  15 15 10+ × 10 15 10+ × 1A 2A 3A 1B 2B  1A 2A 3A 1A 2A 1B 1A 2A 2B 1A 3A 1B 1A 3A 2B 2A 3A 1B 2A 3A 2B 1A 1B 2B 2A 1B 2B 3A 1B 2B 1A 2A 1B 1A 2A 2B 1A 3A 1B 1A 3A 2B 2A 3A 1B 2A 3A 2B ∴ 6 10 3 5 3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MDS∆ 1 2 1 2 × × ∴ M ABDV − B AMDV − 1 3 × × 1 3【解题思路】(1)运用椭圆的定义与性质,结合椭圆离心率的定义与性质,求出 a,b 的值, 从而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2)运用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数学思想,结合问题条件和已知 直线上两点求直线斜率的公式把 , 表示出来,从而得到关于参数 M 的方程,求解方程 得出 m 的值,利用求直线方程的基本方法就可求出直线 M 的方程。 y 【详细解答】(1) 由题意有:2b=4 , =9, M N = , =8 A B B 椭圆 C 的标准方程是: + =1; D (2)设 M( , ),直线 M 与椭圆 C 的另一个交点为 D( , ),N( , ), 由(1)知, (-1,0), (1,0),A(-3,0),B(3,0),如图, 直线 M 过 点 (-1,0),斜率为 2 直线 M 的方程为:y=2 (x+1),由 y=2 (x+1), 14 +27x+9=0, + =- , . = , M// N, 点 D + =1,与点 N 关于原点对称, =- , =- , N(- ,- ), = , = = , 3 +2 = + = = = = = , + =- , . = , =- 或 =- , =2 (x+1)>0, =- , 3 +2 = = =0。 21、【考点】①函数导函数的定义与求法;②运用函数的导函数判定函数单调性的基本方法; ③参数分类的原则与方法;④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在某区间上恒成立,求参数取值范围的基 本方法;⑤运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1k 2k 1F  2 ⇒ 2a c a 1 3 2b ∴ 2 9 x 2 8 y 1x 1y 1F 2x 2y 0x 0y 1F 2F  1F 1F 6 ∴ 1F 6 6 ⇒ 2x  1x 2x 27 14 1x 2x 9 14 1F 2F ∴ 2 9 x 2 8 y ⇒ 0x 2x 0y 2y ⇒ 2x 2y  1K 1 1 3 y x + 2K 2 2 3 y x − − − 2 2 3 y x + ∴ 1K 2K 1 1 3 3 y x + 2 2 2 3 y x + 1 2 2 1 1 2 3 ( 3) 2 ( 3) ( 3)( 3) y x y x x x + + + + + 1 2 2 1 1 2 6 6( 1)( 3) 4 6 1)( 3) ( 3)( 3) x x x x x + + + + + + + (x 1 2 1 2 1 2 1 2 10 6 22 6 18 6 30 6 3( ) 9 x x x x x x x x + + + + + + 1 9 2710 6 18 6 ( ) 4 6 30 614 14 9 273 ( ) 914 14 x× + × − + + + × − + 124 6 56 6 54 x+  1x 2x 27 14 1x 2x 9 14 ∴ 1x 3 7 1x 3 2  1y 6 ∴ 1x 3 7 ∴ 1K 2K 124 6 56 6 54 x+ 324 6 56 6 ( )7 54 + × − 1F O 2F x【解题思路】(1)运用函数导函数的定义与求法求出函数的导函数,根据参数的分类法则 和方法分别确定导函数在(0,+ )的正负,运用导函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的定理判断函数 的单调性,确定不等式成立时,参数 a 的取值范围;(2)构造一个函数 g(x),证明函数 g(x) 在(0,+ )上的最小值大于或等于 0,从而证明不等式在在(0,+ )上恒成立就可得到 结论。 【详细解答】(1) (x)= - = ,①当 a 0 时, (x)>0 在(0, + )上恒成立, 函数 f(x) 在(0,+ )上单调递增, f(1)=ln1+a(1-1)=0+0=0, x (0,1)时,f(x)0 时,令 (x)=0 的 x=a, x (0, a)时, (x)0, 函数 f(x)在(0,a)上单调递减, 在,(a,+ )上单调递增, = f(a)=lna+a( -1)=lna+1-a, f(x) 0 在 (0,+ )上恒成立, lna+1-a 0 在(0,+ )上恒成立,设 g(x)=lnx-x+1, (x)= -1 = ,令 (x)=0 得 x=1, x (0,1)时, (x)>0,x (1,+ )时, (x) >0, >1, ln >1- = , > ------ 当 x>1 时,lnx1, ln < -1= , < , 综上所述 < < , > >0, >0, > > 。 22、【考点】①极坐标系的定义与性质;②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的基本方法;③参数方程化 极坐标方程的基本方法;④直线与曲线相切的定义与性质。 ∞ ∞ ∞ f ′ 1 x 2 a x 2 x a x − ≤  f ′ ∞ ∴ ∞  ∴ ∈ f ′  ∈ f ′ ∈ ∞ f ′ ∴ ∞ ⇒ min( )f x 1 a  ≥ ∞ ∴ ≥ ∞  g′ 1 x 1 x x − g′  ∈ g′ ∈ ∞ g′ ∴ ∞ ⇒ max( )g x ∴ ≤ ∞ ⇒ min( )f x ⇒ ≥ ∞ ∴ ≥ ∞  ∴ 3x 2 1 2 1( ) ( ) x x f x f x − − 2 1 2 1ln ln x x x x − − 2 1 2 1 ln x x x x −  1 x ≥ ∞ ∴ ≥ 1 x ∞  2x 1x ∴ 2 1 x x ⇒ 2 1 x x 1 2 x x 2 1 2 x x x − ∴ 3 1 x 2 1 x  2 1 x x ∴ 2 1 x x 2 1 x x 2 1 1 x x x − ⇒ 3 1 x 1 1 x ∴ 2 1 x 3 1 x 1 1 x  2x 1x 3x ∴ 2x 3x 1x【解题思路】(1)运用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的基本方法,把直线 l 和曲线 C 的参数方程化 为普通方程,再依据直角坐标方程化极坐标方程的基本方法,把曲线 l 的直角坐标方程化为 极坐标方程;(2)将曲线 C 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由直线 l 与曲线 C 的极坐标方 程联立得到方程组,解这方程组就可得出点 P 的极坐标。 【详细解答】(1) 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x=tcos ,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y=2sin , y=tsin , x=4+2cos , [0, ], 直线 l 与曲线 C 的普通方程分别为:l:y=xtan ,C: + =4(y 0), 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为:l: = ; (2) 由(1)知,曲线 C 化为极坐标方程为: y =4cos ,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为:l: = , P = , 直线 l 与曲线 C 恰好有一个公共点, =4cos ,如图, sin = = , = , 0 1 2 3 4 5 6 6 x = =2 , 点 P 的极坐标为 P(2 , )。  α β α β β ∈ π ∴ α 2( 4)x − 2y ≥ ⇒ θ α  ρ θ θ α θ α  ρ θ  θ 2 4 1 2 ∴θ 6 π ⇒ ρ 16 4− 3 ∴ 3 6 π 2 3 4 5

资料: 32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