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物 对点精练三(分析概括形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说人物 对点精练三(分析概括形象)

ID:251227

大小:30.2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1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对点精练三 分析概括形象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船 歌 蒙福森 张德贵是抚河镇的把船老大,水性甚好,人称“浪里白条张顺”。他胆色一流,技术更 是一流。在整个抚河镇的船工中,无人能及。他从 13 岁开始,就跟着他的老爹在抚河上行船, 不到 30 岁就开始掌舵。几十年虽风雨坎坷,却一直都顺顺当当,从来没有失过手。 抚河镇因河而得名,站在抚河镇最高处的望江楼上远眺抚河,它就像一条银色的巨龙, 流过抚河镇。抚河从西向东,一泻千里,波涛滚滚,直至苍梧。抚河发源于猫儿山山脉,水 流一路平缓,江面宽阔。然而至抚河镇时,水道突然变得弯曲,怪石嶙峋,两岸悬崖峭壁, 杂树丛生,飞鸟鸣叫,猿猴嬉戏。 过了抚河镇不远,就是一个险滩,叫乱石滩。乱石滩水情复杂,滩险浪急,江水轰鸣, 漩流咆哮声似鬼哭狼嚎,此时要攻上险滩谈何容易!非要请抚河镇的船工不可,否则,外地 人不知水情,十有八九翻船,葬身此地。 张德贵和他的伙伴们,接了工,在望江楼要了一坛白酒、几盘猪头肉,吃饱喝足,一抹 嘴,一甩上衣,奔江边去了。张德贵把舵,指挥他的兄弟们,下船的、拉缆的,把船缆挂上 肩头,把竹篙顶在肩上,扎紧脚步,开始过滩了。张德贵一声令下,大伙齐心协力把船向着 滩面攻上去,这时,船工们的号子如轰雷般吼出—— “哎哟咦咦哎哟,哎哎哟,无呀无底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 “哎哟咦咦哎哟,哎哎哟,无呀无底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 那声音,悠扬动听,铿锵有力,在山崖间回荡着;那声音,充满了男人的阳刚之气,富 有韵味……喊着一个号子,可过险滩几丈。 过了乱石滩,前面江面宽阔,一马平川,水流骤然变得平缓,老板递过钱给张德贵,道 一声“辛苦啦!”,张德贵回一声“一路平安”,回去兄弟们分了钱,这趟攻滩就算完美结束 了。 张德贵的老婆在镇上开了个裁缝店,两口子还有一个 5 岁的儿子和一个 3 岁的女儿。空 闲时,张德贵在望江楼和兄弟们喝喝茶,聊聊天,或者在家逗逗孩子,教孩子念几个字。过 几年,他们就可以入学念书了。日子就像抚河里的水,昼夜不停地奔流着。转眼,就到了 1943 年。 这年春天,日本人的枪炮声打破了抚河镇几百年来的宁静。一队队日本兵杀气腾腾地开 进了抚河镇。 抚河镇的望江楼成了鬼子的司令部。鬼子以抚河镇为据点,四处烧杀淫掠,抢劫了大量 的粮食,然后装到船上,准备运往前线。 鬼子占用了老百姓的帆船来运粮,可他们不敢过乱石滩。 一天,在汉奸的带领下,鬼子来到张德贵家——他们要张德贵和他的兄弟们帮他们运粮 过乱石滩。 张德贵断然拒绝。 鬼子军官嗖的一声拔出军刀,架在张德贵的脖子上。张德贵冷冷地坐着,面不改色。鬼 子军官恼羞成怒,嘴里叽里咕噜地骂着,眼珠一转,放下刀,带人走了。他们抓走了张德贵 的老婆孩子,撂下话来:“哪天答应为皇军效力,哪天就放人!” 张德贵像困兽般焦躁不已,想了很久,终于,他到望江楼,跟鬼子说:“愿意替皇军效 力。” 鬼子放了人。当天晚上,张德贵把老婆孩子交给他的徒弟赵小雷,让他连夜送他们去乡 下避风头。 第二天,晨曦初露,江水苍茫,张德贵和他的十几个兄弟,像每次过乱石滩一样,有序 分工,把运粮船带过乱石滩。 张德贵的几个徒弟像往常一样,要一起上船,张德贵不让,他一个人跟着鬼子上了船。 这一次,张德贵没能够把运粮船带过险滩,在最危险的地方,运粮船撞到了一块大石头, 船沉没了。满满一大船大米和押运的十几名鬼子,连同张德贵一起,瞬间,就沉没在波涛汹 涌的抚河中,再也不见踪影…… 船沉下去的那一刻,张德贵的兄弟们的号子声猛然如雷声般吼出来——“哎哟咦咦哎哟, 哎哎哟,无呀无底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 两岸围观的老百姓不禁流下眼泪,那抚河上的船歌,铿锵有力,在山崖间久久地回荡 着……(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 年 6 期,有删改) 1.张德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张德贵是一个技艺高超、胆大心细、公平随和、充满阳刚、勇而有谋、热爱家庭、英 勇无畏、保家卫国、誓死反抗的船工领头人的英雄形象。例如:“他胆色一流,技术更是一 流”,可以看出他技艺高超;老婆孩子被日本人抓去,他设法救回来,可以看出他胆大心细、 热爱家庭;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可以看出他英勇无畏。 2.小说在刻画张德贵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主要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胆大心细、公平随和、勇而有谋、爱憎分明、刚烈。结合文本分析略。 3.小说塑造张德贵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推动情节发展。小说通过写发生在张德贵身上的几件事情,讲述出故事的来龙去脉。② 塑造人物形象。这篇小说通过张德贵这一人物形象,高度赞扬了中国那些面对外来侵略决不 屈服、誓死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③揭示小说的主题。借助张德贵和一群船工的形象表达作 者的感受和评价,歌颂了在外国入侵时英勇反抗的普通劳动者不惜牺牲生命,也绝不做亡国 奴的崇高精神。 4.小说描写张德贵的老婆、儿子和女儿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丰富小说的内容。描写张德贵的老婆、儿子和女儿,增加了故事内容和线索,扩大 了小说的容量。②从一个侧面表现主要人物形象。描写张德贵热爱自己的老婆、儿子和女儿, 表现家庭和谐、生活幸福;后面描写他先救出全家人,再赴运输“战场”,这也从侧面塑造出 人物形象。③使情节波澜起伏。日本人抓了张德贵的老婆、儿子和女儿,胁迫他就范,使情 节在曲折中发展。 5.小说故事紧紧围绕“船”展开,请结合文本说说这一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贯穿全文。船,揭示了文中人物的职业,作为人物的生活依靠贯穿全文。②推动情 节发展。无论是张德贵及他的伙伴们劳动,还是老板们运输经商物资、日本人运送粮食,都 需要船,船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险滩上船毁人亡,则使情节发展达到了高潮。③为塑 造人物形象服务。人物张德贵的技术是指驾船技术,胆大也是指他驾船过险滩,与敌人斗争 则是指他指挥运粮船撞上大石头,“船”成了塑造人物形象必不可少的支撑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胭脂扣 郭凯冰 午后的阳光曲曲折折地穿过窗前那株滴水观音宽大的叶片,安静地落在竹椅中端坐的女 子身上,那月白上衣,便也有隐隐的绿萦系着。女子抬抬眉毛,得到允许,方缓缓站起,适 度地伸几下胳膊,踱到旁边欣赏起画室里的几幅油画。 严画家此刻很愿意坐在藤椅里,舒展一下疲惫的神经。温和的阳光、古朴的藤椅、甚至 眼前的女子,都萦绕着严师母的气息,温婉舒适,悄无声息。眯了眼睛,泻在女子腰身间的 阳光似乎使时光流动起来,流着流着,眼前就有十八岁的严师母,正也惊奇地在画室里顾盼。 记忆,像从背后斜射进来的阳光,将当初没有留意的微尘映射出来。 严画家那时还只是美院的毕业生,为寻找模特完成毕业作品苦恼不堪。父亲从当年插队 两载的清水湾,带回房东留下的孤女,使所有的寻觅就此停止。 这个清水湾的小姑娘,被严父送去复读,考上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她所喜欢的地质 院。那时严画家已凭创作的油画系列“清水湾女子”一举成名,借这个优势,一步跨入省美 协。 那时严画家眼里再没有别的女子,面对其他模特,笔下毫无神采。这个清水湾的女子像 枚晶莹剔透的玉,捧在严画家手里,还怕或冷或暖伤了她。每次月末回严家,严画家坐在画 架前的苦恼和无助,甚至那眼神里的祈求,都看在她的眼里。她觉得背后的目光越来越沉, 于是辞了工作,成了严画家的专职模特,一年后又成了严师母。严师母很贤惠,知道严画家 作画时最喜欢怎么样的光线,知道他最喜欢的画笔放在哪个画箱里,更知道哪些色彩颜料是 严画家喜欢用的,甚至许多深深浅浅的紫色静物衬布,也是严师母的眼光。只是当初穿来的 月白上衣在结婚前一夜装进箱子后,任丈夫百般喜欢,再也没有穿过。那一次严画家问急了, 她便幽幽道,穷家破业的东西,有什么值得珍惜呢。严画家被妻子的神情吓住,便不再提起。 想着死去的妻子,画下袅袅婷婷的女子便让严画家多了一份心思:“你跟我妻子一样, 是最适合做油画模特的。你们都是为艺术而生的女人,从事其他职业,倒可惜了。怎么样, 留下吧?”女子回头笑笑,没说什么。踱步到另一幅画前。 这是严师母最后一张画像。严画家清楚地记得,正是妻子三十六岁的秋日,她拿了当年 的月白上衣在秋阳下晾晒。院里的菊花刚开过,有零落的金黄散在藤椅上下;妻子稍显瘦弱 的身子斜倚在藤椅中,左手托着旧衣,右手抚弄着靛青胭脂扣,举止间有一抹秋阳般的忧伤。 严画家并没有太在意这伤感。他站在门边,呆呆地看着眼前,几乎屏了呼吸:零落的黄花, 古朴的竹椅,安静的妇人,在秋日晴空下绝妙组合着,幻化出一幅绝世之作。他的心咚咚地 跳着,预感自己将会有更成熟的作品问世,甚至还没动笔,就已经想好了以“秋阳”为题。当他踉踉跄跄地拿出画架,举笔在画布上留下第一抹颜色时,手还忍不住地抖。断断续续地 画了十天,定稿后严师母爱不释手。那时她身体已有些病弱,严画家顾及妻子的身体,更不 忍拂了她的意,便将画挂在她的卧室里。 看着这幅得意之作,严画家突然有了兴致,很想在这愉快的午后问一个以前没甚在意的 问题。因为他想起当初妻子病着的时候,常常用瘦弱的双手编织一枚枚靛青色胭脂扣,编好 又都一一解开。严画家就说,何苦来的,难道编来就是为了解开?再说,怎么老是编这种靛 青色扣子?胭脂扣,胭脂色才对。严师母不说什么,只低敛了眉目笑笑。严画家于是不再说 什么。此时想起,便问眼前的女子道:“我妻子也是你们清水湾女子。她走之前,非要我给 她穿一件靛青胭脂扣的月白上衣。你们那里女子去世有这样的讲究?” 女子吃惊地回了头,很迷惑的样子。复又转回去,盯了画框里的严师母细细审视。好一 阵,转身看着严画家静静地说:“我们清水湾风俗,未嫁人的女子去世,才可以穿戴月白上 衣配靛青胭脂扣的。” 画室里好一阵静得出奇。之后严画家呆呆地望着女子起身离去,她脚步里的决然踏碎一 室昏黄而安静的阳光。 一年后,严画家举行他的最后一次画展,开展时间定在一个秋日阳光温和的午后,画只 有一幅——《胭脂扣》:十八岁的严师母穿一件月白上衣,孤独地坐在阔大的红木靠背椅中, 双手抚定胸前的靛青胭脂扣,迷离的眸子中,是深深的痛。 6.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严师母的思想性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报恩心强,有奉献精神:辞去了工作,做严画家的专职模特。②热爱艺术,有艺术 眼光:对严画家的画爱不释手。③贤惠、细腻:为严画家作画做了细致精心的准备。 7.分析文中年轻女子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在情节上引出画家对严师母的回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衬托了严师母,是对 严师母形象的补充(或“和严师母形成对比”)。 8.文中多次写到“胭脂扣”,有何意义?请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是画作名称,也是文章的重要线索。②胭脂扣非胭脂色,编织胭脂扣,设置悬念, 有助于理解严师母的心理,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③与小说中其他事物如古朴藤椅、月白上衣等一起营造一种古典雅致的氛围,增添文化气息。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