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押题预测卷【新课标Ⅰ卷】
理科综合化学·全解全析
7
8
9
10
11
12
13
A
D
D
B
D
C
B
7.A 【解析】A.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故A错误;B.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故B正确;C.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D.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故D正确。故选A。
8.D 【解析】A.环戊醇中含有一个羟基且不含碳碳双键,该分子中含有2个羟基且含有碳碳双键,二者结构不同,所以不属于同系物,故A错误;B.该分子中有4个碳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所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能共平面,故B错误;C.该物质可以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但没有确定气体的状况无法计算体积,故C错误;D.乙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和M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鉴别,故D正确;故答案选D。
9.D 【解析】【详解】A. 反应③ ,为工业制粗硅的原理,A正确;B. Z即镁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ⅡA族,B正确;C. 4种元素的原子中,Y原子即氧原子的半径最小,C正确;D.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而不是氧化镁来制取镁,D错误;答案选D。
10.B【解析】A.未给标况下,所以不能计算甲烷的物质的量,故A错误;B.-OH 中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氢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所以1mol-OH中含有电子数为 9 NA,故B正确;C.因为氯化铁溶液中的铁离子会发生水解,所以1 L 1 mol·L-1FeCl3 溶液中含有 Fe3+数小于NA,故C错误;D.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32 g O2 为1mol,含有氧分子数为NA,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D 【解析】A.根据质子的移动方向可知M为外接电源的正极,故A正确;B.根据质子的移动方向可知,右室为阴极室,发生了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N2+6H++6e-=2NH3,故B正确;C.理论上左室为阳极,电极反应为4OH--4e-=O2+H2O;右室为阴极室,电极反应为:N2+6H++6e-=2NH3,根据电子守恒可知,产生的氧气和氨气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3︰4,故C正确;D.该合成氨反应的总分应方程式为:12H2O +2N2=4NH3 +3O2,不是化合反应,故D错误;故选D。
12.C 【解析】A.若该钾盐是KHCO3,可以得到完全一样的现象,A项错误;B.溴可以将Fe2+氧化成Fe3+,证明氧化性Br2>Fe3+,则还原性有Fe2+>Br−,B项错误;C.红棕色变深说明NO2浓度增大,即平
理科综合化学 第7页(共7页)
衡逆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正反应放热,C项正确;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得到NH3和CO2,通入Ca(OH)2后浑浊不会消失,D项错误;答案选C。
13.B 【解析】A.在CdS饱和溶液中,c(Cd2+)=c(S2-)=S(溶解度),则图中a和b分别表示T1和T2温度下CdS的溶解度,A正确;B.CdS的沉淀溶解平衡中,溶度积受温度影响,m、n和p点均为T1时对应的离子浓度,则其溶度积相同,B错误;C.m点达平衡,向其中加入硫化钠后,平衡逆向移动,c(Cd2+)减小,c(S2-)增大,溶液组成由m沿mnp向p方向移动,C正确;D.随着温度的升高,离子浓度增大,说明CdSCd2++S2-为吸热反应,则温度降低,q点对应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下降,溶液中的c(Cd2+)与c(S2-)同等程度减小,会沿qp线向p点方向移动,D正确;故选B。
26.(14分)
(1)2(2分)
(2)4 ×10-21 mol•L-1(2分)
(3)①离子键、(极性)共价键(2分)
②Fe(OH)3(2分) MnO2 +4H++2Fe2+=2Fe3++Mn2++2H2O(2分) c(2分)
③7Na2CO3+7MnSO4+ 11H2O=MnCO3•6Mn(OH)2•5H2O↓+7Na2SO4+6CO2↑(2分)
【解析】(1)由题给条件知KMnO4是强酸强碱盐,故HMnO4是强酸,0.01 mol•L-l的HMnO4溶液的pH=2。
(2)对于反应Pb2+(aq)+ MnS(s)⇌PbS(s)+Mn2+(aq),K==,当c(Mn2+)=1 ×10-6 mol•L-1,可求出c(Pb2+)=4 ×10-21 mol•L-1。
(3)①MnSO4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②根据分析可知滤渣Ⅱ主要成分是Fe(OH)3;由流程图知,MnO2被Fe2+还原为Mn2+,Fe2+则被氧化为Fe3+,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 +4H++2Fe2+= 2Fe3+ + Mn2+ +2H2O;由图知当温度达到80 ℃后,MnO2的转化率几乎没有变化,故温度控制在80 ℃左右为好,再升高温度转化率变化不大,反而浪费资源;
③碳酸根水解显碱性,锰离子水解显酸性,二者相互促进,所以生成的气体应为CO2,故可先写出Na2CO3+MnSO4+ H2O→MnCO3•6Mn(OH)2•5H2O↓ +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有Na2SO4生成,得到7Na2CO3+7MnSO4+11H2O=MnCO3•6Mn(OH)2•5H2O↓ +6CO2↑ +7Na2SO4。
27.(14分)
理科综合化学 第7页(共7页)
(1)2NH3+2O2N2O+3H2O(2分)
(2)①BC(2分) ②NaNO3(2分) NO(2分)
(3)①3HClO+2NO+H2O3Cl−+2+5H+(3分)
②溶液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浓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强(3分)
【解析】(1)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反应有水生成,配平化学方程式为:2NH3+2O2N2O+3H2O;
(2)①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不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2的去除率,不选A;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可使气液充分接触,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2的去除率,选B;C.定期补充适量的NaOH溶液可增大反应物浓度,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2的去除率,选C。故答案为BC;
②由吸收反应:NO+NO2+2OH-=2NO2-+H2O,2NO2+2OH-=NO2-+ NO3-+H2O可知,反应后得到NaNO2和NaNO3混合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NaNO2和NaNO3晶体,因此得到的NaNO2混有NaNO3;由吸收反应可知,若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1,NO不能被吸收,因此,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NO,故答案为NaNO3;NO;
(3)①在酸性的NaClO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HClO,HClO和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3-和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2NO+3HClO+H2O=2 NO3-+3 Cl-+5H+;
②在相同条件下,氧化剂的浓度越大,氧化能力越强,由反应2NO+3HClO+H2O=2NO3-+3 Cl-+5H+可知,溶液pH越小,溶液中HClO浓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强。
28.(15分)
(1)水浴(2分)
(2)为保证反应温度的稳定性(小于50℃)或控制反应温度在50℃以下(2分)
(3)未出现紫红色(2分)
(4)热水(2分)
(5)C(2分)
(6)碱式滴定管(2分) 98.5%(3分)
【解析】(1)氧化过程需要使反应温度维持在35℃左右,要用35℃的热水浴;
(2)因为滴速对溶液的温度有影响,为保证反应温度的稳定性(小于50℃)或控制反应温度在50℃以下,需要控制环己醇滴速;
理科综合化学 第7页(共7页)
(3)为证明“氧化”反应已结束,就是检验无高锰酸钾即可,所以在滤纸上点1滴混合物,若观察到未出现紫红色,即表明反应完全;
(4)根据步骤中分析可知要使生成的MnO2沉淀并充分分离MnO2沉淀和滤液,应趁热过滤;为减少MnO2沉淀的损失,洗涤时也要用热水洗涤;
(5)据题意,高锰酸钾约0.060mol,碳酸钠3.18g,0.030mol,根据元素守恒,得最后NaCl、KCl最多为0.060mol,质量分别为3.51g,4.47g,所需体积最少要10mL、13.4mL,为确保产品纯度及产量,所以应浓缩溶液体积至15mL;
(6)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需要的仪器是碱式滴定管;
②称取已二酸(Mr=146g/mol)样品0.2920g,用新煮沸的50mL热水溶解,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0.2000mol/L 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及空白实验后,消耗NaOH的平均体积为19.70mL;设己二酸样品的纯度为ω,则:
=
解得ω=98.5%。
35.(15分)
(1)OF2、NF3、SiF4(3分)
(2)5s25p3(1分) V型(1分) H2O或H2S、NH2-(2分)
(3)价层电子互斥(1分) 327(2分)
(4)①部分气态HF分子间以氢键结合了(1分)
②abc(1分)
③F>O>C>Al>Na(1分)
④AlCl3为分子晶体,熔融不导电,无法电解(1分)
⑤Na+(1分)
【解析】(1)OF2中O形成2个δ键,孤电子对==2,总共电子对数为2+2=4,所以OF2为sp3
理科综合化学 第7页(共7页)
杂化,故符合题意;NF3中N形成3个δ键,孤电子对==1,总共电子对数为1+3=4,所以为sp3杂化,故符合题意; SiF4中Si形成4个δ键,没有孤电子对,总共电子对数为0+4=4,所以为sp3杂化,故符合题意;PF5中P形成5个δ键,没有孤电子对,总共电子对数为0+5=5,所以为sp3d杂化,故不符合题意;SF6中S形成6个δ键,孤电子对==0,总共电子对数为0+6=6为sp3d2杂化,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OF2、NF3、SiF4;
(2)锑为第五周期第V主族元素,其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p3。[H2F]+与H2O、NH2-互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其空间构型均为:V型,故答案:5s25p3;V型;H2O、NH2-;
(3)SF6被广泛用于高压电器设备的绝缘介质。根据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可判断出其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根据Born-Haber循环能量构建能量图可知,S(s)+3F2(g)SF6的S-F的键能==327kJ·mol-1。故答案为:价层电子互斥;327;
(4)①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在测定气态HF的摩尔质量时,有部分HF分子通过氢键而结合了,往往得不到20g•mol-1的数据,故答案:有部分HF分子通过氢键而结合了;
②冰晶石(Na3AlF6)晶体不导电,但熔融时能导电,说明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由Na+、[AlF6]3-构成,[AlF6]3-中含有配位键,也属于极性键,故选:abc;
③冰晶石的生产原理为2Al(OH)3+12HF+3Na2CO3=2Na3[AlF6]+3CO2↑+9H2O,反应物中元素(氢除外)还有Al、O、F、Na、C元素,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强,电力能越大,所以他们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F>O>C>Al>Na;
④因为AlCl3为共建化合物,属于分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出Al3+,所以工业上不用电解熔点更低的AlCl3制取铝,故答案:因为AlCl3属于分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出Al3+;
⑤●的个数=8 +6=4,○个数=12+8=11,要使两种离子的个数之比为1:3,则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Na+,故答案为:Na+;
36.(15分)
(1) (1分) (2)碳碳双键、酯基(1分)
(2)取少量M于试管中,滴加稀NaOH至溶液呈碱性,再加新制的Cu(OH)2加热,若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说明M已完全转化为N(2分)
理科综合化学 第7页(共7页)
(3)否(1分) KMnO4(H+)在氧化醛基的同时,还可以氧化碳碳双键(2分)
(4) +CH3CHO (2分)加成反应(1分)
(5)6(2分)
(6)CH2=CH-CH3 CH2=CH-CH2-Br BrCH2-CHBr-CH2-Br
(3分)
【解析】(1)由流程:E和N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G为,则E、N分别为和中的一种,C反应得到D,D发生卤代烃水解反应得到E,故E属于醇,E为,则N为,逆推出M为、L为,结合信息③,逆推出K为,由E逆推出D为,结合信息②,逆推出C为,C由B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所得、B为,又知A催化加氢得B,核磁共振氢谱显示A有两个峰,其强度之比为1∶1,即A分子内有2种氢原子且二者数目相同,则A为;据上分析,A为;G为,G中官能团为碳碳双键、酯基;
(2)M为,N为,N呈酸性,检验M已完全转化为N,主要检验醛基即可,碱性环境下检验,故检验操作为:取少量M于试管中,滴加稀NaOH至溶液呈碱性,再加新制的Cu(OH)2加热,若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说明M已完全转化为N;
(3)学生建议用KMnO4 (H+)代替O2把M转化为N,醛基确实被氧化为羧基,但是碳碳双键同时被氧化,那么建议就不可行;
理科综合化学 第7页(共7页)
(4)K为,则K→L的反应可通过信息③类推,反应为:+CH3CHO ,从反应特点看是加成反应;
(5)F是M的同系物,M为,而F比M多一个碳原子。F的同分异构体,要满足条件——条件①能发生银镜反应,意味着有—CHO,条件②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加成意味着有碳碳双键,③苯环上只有2个对位取代基,且取代基中碳原子数目为4,由此可把2个位于对位的取代基分成以下几种情况:①—CHO、 ②—CHO、③—CHO、④—CH2CHO、⑤、⑥、;故共有6种;
(6)由流程图知,C和NBS试剂可通过取代反应引入一个溴原子而碳碳双键不变,故以丙烯和NBS发生取代反应,引入一个溴原子,得到CH2=CH-CH2-Br,通过加成反应引入2个溴原子,得到BrCH2-CHBr-CH2-Br,水解即可制备甘油(丙三醇),流程为:CH2=CH-CH3 CH2=CH-CH2-Br BrCH2-CHBr-CH2-Br 。
理科综合化学 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