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三历史每日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七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三历史每日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七

ID:254462

大小:21.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江西省贵溪市实验中学高三历史每日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七 1.周王朝实行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度。通过分封,周王同姓、 母弟和异姓功臣于各要冲地区建立了封国。西周的分封制(  ) A.授土授民强化了王室集权   B.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管理 C.使贵族政治影响边远民族 D.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2.春秋时期的政治基本上是贵族化的礼乐政治。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以富 国强兵、兼并土地为主要目标,辩士、变法者和职业将领等能给国家带来利益 的人受到各国国君的青睐。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 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宗法制淡出历史舞台 D.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的显学 3.秦以郡县治东方最终激起东方的反抗。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显 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刘邦一方面必须“承秦”,另一方面 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反映出(  ) A.汉朝时中华文化尚未出现交融的趋势 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其合理性 C.秦朝未从俗而治导致灭亡 D.汉承秦制才是长治久安的保证 4.1840 年以来,中国棉花、大豆、蚕桑、烟草、花生、蓝靛、桐油等农作物的 种植面积都逐年增加并大量出口。这反映出当时(  ) A.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B.传统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C.中国传统农业的倒退 D.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5.洋务派在 1865 年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中,普遍实行雇佣劳动,工人的工资基 本上是按照技术高低而定的,劳动强度虽然很大,但加班作业,亦加给工资。 这表明洋务企业(  ) A.注重保障工人权益 B.已脱离落后因素的影响 C.具有资本主义因素 D.主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6.据统计,民国以前平均每家工厂的创投资本是 1 159 元,而在民国初期仅为 516 元,资本规模缩小一倍。这一现象折射出(  ) A.民族企业缺乏集团意识 B.民族企业经营环境改善 C.节制资本理念得到贯彻 D.实业投资热情有所降温7.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土 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汉代,董仲舒强调“委身致命”“善皆归君,恶皆归于 臣”。这种对君臣关系认识的变化表明,汉代儒学(  ) A.比先秦儒学更加哲学化 B.与先秦儒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C.植根于先秦儒学的传统 D.是对先秦儒学的取舍与创新 8.《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 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 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9.“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 与这一政治思想一致的是( )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10.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 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见,《唐律疏议》 强调(  ) A.天人感应   B.法律与道德教化相结合 C.三教合一 D.天理与伦理道德相联系 11.“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2.黄宗羲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 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治, 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了黄宗羲(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超越了儒家治国思想 C.反对明朝的君主制度   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臼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 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 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 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 “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 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 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 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 增其害矣。——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参考答案: 1-5:BBBDC 6-10:BDCAB 11-12:AD 13.(1)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 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 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 (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 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 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 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 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