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1
2020 年 2 月 21 日早读材料(高考版)
汝城一中 2020 届高三语文组
战疫情版:
战胜疫情,战胜高考,祝福大家双战双赢
本周关键词: 湖殇;高考干货:成语里的文言文;
李镇西:七位“英勇救疫”的中国人;关于“ 日本
捐赠物资上的诗刷屏”的相关时评
一、美文欣赏
湖殇 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
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
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
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
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
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
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
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
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
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
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 1200 平方公里的水面;
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
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
静旷远。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
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
分配不公的一种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
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
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
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
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新疆离海太
远,使只好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
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多里,去艾比湖看日出,
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
了。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
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
围着这一城的浩淼,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
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
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
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水边是一排沙滩,赤
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
切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段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
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
重新涂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
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然隔世,觉得这个每年
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
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
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
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⑪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的数字。
近 50 年,我国失去的湖泊有 243 个,其中,新疆的数
量最多,达 62 个。罗布泊消失于 1972 年;台特玛湖消
失于 1974 年;玛纳斯湖消失于 1974 年;艾丁湖消失于
1987 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
实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消失的。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
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
消失而泯灭了。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
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
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
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
掘着墓穴。
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
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
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
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
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
飞抵梦想的天堂。
【鉴赏】“殇”的本意是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现
代常用于指重大的灾难事故或心理上的剧烈悲痛创伤
或事件所折射出的巨大的悲哀遗憾等。“湖殇”意思就
是因为湖的消亡而感到的悲哀遗憾。其次,题目“湖殇”
的意义应该不局限于艾比湖,而应把它扩大到所有的江
河湖泊。本文以“湖殇”为题,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内
涵,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二、高考干货(从成语中读文言文词语和语法,这
么有趣而简单……)
1、名词作状语
“狼奔豕突”中“狼”意为像狼一样,“豕”意为
像猪一样,都用来修饰“奔”和“突”分别做他们的状
语。“狼奔豕突”的意思就是:如狼那样奔跑,像猪那
样乱闯,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闯。
“江河日下”中的“日”则作“一天一天地”、
“每日”解。
类似这样名词作状语的成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蜂拥而至”、“川流不息”、“蚕食鲸吞”、“南征
北战”、“成败论人”、“不可理喻”、“草行露宿”
等等。
2、名词作动词
“春华秋实”中的“华”和“实”分别作“开花”
和“结果实”解。 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2
“南辕北辙”中的“辕”和“辙”也是名词活用为
动词。是说: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
正好相反。(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
北行也。”)
类似这样名词作动词的成语还有:“衣锦还乡”、
“百年树人”、“一目十行”、“报仇雪恨”、“沐猴
而冠”、“莫名其妙”。
3、使动用法
“完璧归赵”中的“完”是“使……完整”的意思。
“生死肉骨”可译为“使死人复活,使白骨长
肉”。
“兵不血刃”是“使兵器沾血”的意思。
“积羽沉舟”说的是:羽毛虽小,积多了也能把船
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
折轴。”)
类似这样使动用法的成语还有:“祸国殃民”、
“沉鱼落燕”、“来之不易”、“敬而远之”、“既来
之,则安之”、“平易近人”、“息事宁人”、“去伪
存真”、“大快人心”、“赏心悦目”、“丰衣足
食”、“富国强兵”、“精兵简政”等。
4、意动用法
“不耻下问”讲的是“不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职位比
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草菅人命”就是“以人命为草菅”,“厚今薄古”
译为“以今为厚、以古为薄”。
类似这样意动用法的成语还有:“鱼肉百姓”、
“不远万里”、“幕天席地”、“是古非今”。
5、通假现象
通假现象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词法现象,在成语
中也有表现:
“春华秋实”中的“华”同时也是通假字,同
“花”。
“一暴十寒”中的“暴”同“曝”,晒的意思,原
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
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意思懒散,没
有恒心。(出处《孟子·告子处》:虽有天下易生之物
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厉兵秣马”中“厉”同“砺”,磨刀的意思。磨
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出自《左传·僖公
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
矣。”)
“再接再厉”中“厉”同“砺”,接:接战;厉:
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
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出 处:
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
乃。”)
如果我们能留心一些这样的成语,从词义本身出发,
就能避免误用和错用成语字词现象的发生。
6、成语和古汉语一样,都使用助词。例如:惟妙惟肖、
下车伊始
古汉语有互文的修辞方法。这是指在意思相对或相
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
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
练的一种修辞方法。同样,成语中也有这种修辞,“舜
日尧年”指“舜、尧时的年日”,比喻太平盛事;“口
诛笔伐”是口和笔一起责罚、声讨。我们这里就不再赘
述。
成语是一种历经千年而不退色的语言艺术,我们若
能运斤成风地灵活运用这门艺术,那么将会使我们在学
习创造的道路上如虎添翼,鹏程万里。
▲积累重点实词
掌握实词的含义是读懂文言文的第一步,而成语中则保
留了重点实词的特殊意义。利用成语,可以比较轻松地
掌握实词的意义:
飞禽走兽:走,奔跑 引而不发:引,开弓;发,射箭
扬汤止沸:汤,热水 短兵相接:兵,兵器
相机行事:相,仔细看 不刊之论:刊,删减
不易之论:易,改变 感激涕零:涕,眼泪
亡羊补牢:亡,逃跑;牢,牲畜的圈
揭竿而起:揭,举起 穷兵黩武:穷,终极,竭尽
无声无臭:臭,气味 尾大不掉:掉,摇摆
扬长而去:去,离开 无可适从:适,去
以己度人:度,推测 怨天尤人:尤,责怪
缘木求鱼:缘,攀援 寡廉鲜耻:鲜,少
家徒四壁:徒,只有 尸位素餐:素,白
如释重负:释,放下 不速之客:速,邀请
文过饰非:文,掩饰
词语都有本义和引申义。上面展示的都是词语的本义,
也就是其本来意义,在本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意义叫
做引申义。
词义的延伸很有意思,各种意义之间井然有序,似乎都
藏着一个思维故事。请看下面两个词语词义的变化过程:
兵——本义是武器,“兵不血刃”“短兵相接”“厉兵
秣马”引申为“军队”,“兵多将广”“草木皆兵”
“兵临城下”进一步引申为“战争”,“纸上谈兵”
“兵连祸结”“兵荒马乱”引申为“用兵、指挥作
战”,“兵贵神速”“兵不厌诈”
穷——
本义为“终极、竭尽”,“穷兵黩武”
引申为“到尽头”,穷途末路、山穷水尽
引申为“探究”,穷根究底
引申为“处境不好”,穷寇勿追、穷当益坚
引申为“仕途不顺利”,穷而后工、穷达有命
我们可以用成语积累重点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比如:
备:德才兼备(具备,具有)、关怀备至(周到,尽)、戒
备森严(防备)
达:四通八达(通达)、通宵达旦(到达)、达官贵人(显
达)
当:势不可当(抵挡)、首当其冲(对着,面对)、安步当
车(当作)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3
负:负隅顽抗(依仗,凭借)、忘恩负义(背弃)、不分胜
负(失败)
故:故步自封(与新相对)、非亲非故(老朋友)、明知故
犯(故意)
顾:顾影自怜(回头看)、三顾茅庐(拜访)、奋不顾身(考
虑)
疾:讳疾忌医(疾病)、疾恶如仇(痛恨)、疾风知劲草(强,
猛)
举:举足轻重(抬起)、选贤举能(推荐)、举国上下(全)
名:不可名状(说出)、不名一钱(占有)、沽名钓誉(名
声,名望)
如:自愧弗如(比得上)、称心如意(适合)、突如其来(然,
词尾)
胜:略胜一筹(超过)、美不胜收(尽)、引人入胜(优美
的景色)
务:不务正业(致力,从事)、不急之务(事务,事情)、
除恶务尽(必须)
相:相机行事(鉴别,审察)、开诚相见(偏指一方)、肝
胆相照(互相)
与:与人为善(赞成)、与日俱增(跟着,随着)、欲取姑
与(给予)
因:因人成事(依靠)、因利乘便(凭借,依靠)、因材施
教(根据)
三、社会事件
李镇西:开学第一课修改版,给孩子讲七位“英勇救
疫”的中国人,含泪写的讲稿
同学们好!
这个寒假好长好长,大家都盼着开学了吧?我
也是。今天,见到了同学们,我感到非常亲切,非常
开心!
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人民战争已经持续了
一个多月了。在这场与病毒抢夺生命的大搏斗中,同
学们大多是呆在家里,防止感染。每一个同学保护好
自己的生命就是对这场战争的支持,就是为赢得抗疫
最后的胜利做出贡献。
但是,当我们呆在家里的时候,还有许多人冲
在第一线,他们每一分钟都在以自己的生命和瘟疫进
行着殊死的抗争——不幸感染病毒的去世者,以自己
的生命延续了别人的生命;更多安然健在的战斗者,
用自己的生命挽回更多人的生命。
他们值得我们永远记住——记住他们疲惫的面
容,记住他们逆行的背影,记住他们不朽的精神!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在这次全民抗疫中,我
们应该记住的几位“英勇救疫”的英雄。对了,这里
特别说明一下,“英勇救疫”是我临时杜撰的一个词,
我特别打了引号。“救疫”的“救”不是“抢救”的
意思,疫情怎么能去“抢救”呢?而是“战胜”“扑
灭”的意思,就像“救火”的“救”一样。所以,
“英勇救疫”的意思,是“英勇地战胜疫情”。
01 我希望大家记住的第一个英雄是谁呢?我先不说
他的名字,但我相信只要我一说他的事迹,同学们立
刻就会恍然大悟。17 年前,在“抗击非典”的严峻
时刻,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呼吸病学的顶尖级
专家,他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把重症病人都送
到我这里来!”那年他已经 67 岁了,可是一直奋战
在前线,为中国最后取得抗非典的胜利立下了卓著功
勋!他因此被评为 2003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
一。
当时给他的颁奖辞是这样写的:“面对突如其
来的 SARS 疫情,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
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
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
是最大的政治’。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
生准则和职业操守。他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高尚
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
量。”
对了,同学们可能已经猜出他是谁了,他就是
赫赫有名的钟南山院士。
最 近 大 家 可 能 听 说 了 正 流 传 的 这 么 一 句 话 :
“ 火 神 山 、 雷 神 山 、 钟 南 山 , 三 ‘ 山 ’ 齐 聚 克 难
关!”足见钟南山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
今年,当新冠病毒肺炎的疫情出现时,许多人
还没意识到病毒的凶险程度,他便以自己精深的专业
素养第一个告诉大家真相:“新冠病毒有人传人的危
险,请大家没有特殊情况千万别去武汉!”但是,已
经 84 岁高龄的他,却毅然奔赴武汉,来到疫情最严
重也最危险的第一线。在火车上他一边吃着盒饭,一
边研究疫情,后来实在太累了,靠在椅子上就睡着了。
这幅照片感动了无数人,大家称赞钟南山院士是“逆
行者”!
可能有同学还不知道,钟南山年轻时是一名运
动健将。时至今日,北京医科大学还有几项由钟南山
创下的运动纪录无人能破。1959 年 9 月,在首届全
运会上,钟南山以 54.4 秒的成绩打破了 400 米栏的
全国纪录。我想说的是,如今,84 岁的钟南山依然
是一名青春依旧的运动健将,他以自己的专业,更以
自己饱满的生命,引领全国人民和新冠病毒赛跑,冲
在抗疫斗争的最前面!
在他冲锋陷阵的背影上,写满了一种伟大的精
神,这种精神叫“科学”、“专业”、“无畏”和
“担当”。语文资源共享,加群微信 ywgx688 备注:
语文
02
当然,冲锋陷阵的不只是钟南山一个人。除了
赫赫有名的钟南山,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医护人
员,他们同样令我们感动,同样应该被我们记住。
我想给大家讲的第二个人,如果不是这次抗疫,
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都不会知道她的名字:柳帆
2020 年 2 月 14 日,59 岁的她因感染新冠肺炎
医治无效去世。消息传开,无数人为之流泪。其实她
既不是著名专家,也不是一线的医生,她是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注射室从事护理工作的一名护士。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4
她之所以让大家感动,是因为明明已经到了退
休的年龄,她却主动要求延迟退休。哪怕只是任注射
室的护士,她也一丝不苟,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有
人说:“她只是一个打针的护士。”可是,打针的护
士是直接接触患者的,与患者是零距离接触,比分诊
台的护士风险还高。关键是,人的生命是等值的,生
命的天平上,她和钟南山一样尊贵!
让人痛惜不已的是,柳帆去世前,她的父母、
弟弟也先后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她是怀着怎样的悲
痛坚持屹立在抗疫前线的?亲人去世几天后,柳帆也
在防疫战场阵亡,她代表了千千万万奋战在前线的英
勇护士,她是当之无愧的抗疫英雄!
同事们这样评价她:“柳帆性格随和、爱说爱
笑、工作认真,执行医嘱从未出过差错、事故,而且
护理技术非常过硬。”
她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友善”在她的身上
得以充分的体现。柳帆的名字同样值得我们永远铭
记!
03
说到这次抗疫中的护士,我又想到最近网上不
断被刷屏几首诗,写的就是一线护士的情怀。其中有
一首的题目是《请不要打扰》。这里我给大家朗读其
中几句——
请容我脱下防护服和面罩
把我的肉身从铠甲抽离
让我靠一靠身体
让我平静呼吸
唉……
口号是你们的
赞美是你们的
宣传、标兵,都是你们的
我只是在执行岗位职责
做一个医者良心的拯救
常常,不得已赤膊上阵
生和死来不及选择……
寥寥数语,平静、朴素而又不乏悲壮地描述了
护士的心境,她们没有想过要当英雄,“只是在执行
岗位职责,做一个医者良心的拯救”,但她们因此而
成为我心目中的英雄。
同样是这位作者,还写了一首题为《元宵夜》
的诗,我给大家全文读一读——
武汉金来亚酒店八楼窗外
灯火已点亮城市
大厦轮廓的辉煌
照清了夜的本来面目
寂静。凄清。寒凉。
我知道穿透灯火
更远更深的背后
更多的窗户是黑的
黑如洞穴,如蝙蝠,如吞噬
如藏匿的戴着花冠的毒
我在黑暗里遥望
遥望长江,汉江
遥望黄鹤楼
遥望方舱医院
遥望甘肃河西走廊
遥望上海黄浦江
遥望天堂正在用长勺给彼此喂食的景象
黑暗依然在扩散
但我坚信,一切的美
当元宵节的月亮升起
都将圆满,都将被点亮
这首诗,悲愤中有力量,绝望中有希望。这里
的力量,是真实的力量,是正直的力量;这里的希望
是坚韧不拔的希望,是驱逐黑暗的希望!
诗的作者叫“弱水吟”,这是笔名。这位作者
并不是职业诗人,而是甘肃省山丹县人民医院心理科
护士长。自疫情发生以来,今年已经 49 岁的她和同
事们一起,放弃节假休息、舍弃阖家团圆,一直奋战
在本县疫情防控第一线。
但武汉疫情发生后,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她主动
请战要求奔赴武汉。她在请战书上这样写道:“我作
为一名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心理卫生工作者,现主
动请缨支援武汉抗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工作,特此
请愿。”最后她如愿作为志愿者加入了驰援武汉抗
击疫情工作队。
临行前,为了到武汉工作方便,她剪去了留了
多年的长发。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儿子刚刚参加工
作,直到临走一刻她也没有告诉他们。
作为一名护士长,龙巧玲有着资深经验和优秀
技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有着“不忘初心”的信
念;她同时还是甘肃省作协的会员,其作品多次获奖,
所以作为一名作家,她在艰苦抗疫的同时,不忘拿起
笔抒写战士的情怀,讴歌光明,抨击黑暗。
在武汉告急的时候,她告别亲人,毅然奔赴千
里之外的火线;当一些人说假话,甚至写下粉饰与伪
善的恶心文字的时候,她用诗句告诉我们真实的中国。
这位“诗人护士”,或者说“护士诗人”,以
自己的专业的技能和朴素的诗句,展示和抒写了大爱、
勇敢、正直的生命。“弱水吟”是她笔名,让我们记
住她的真名:龙巧玲
04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的是一位 90 后医生的故
事。
2015 年,从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
他,来到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在这里他
收获了自己的爱情,爱上了同院的一位女护士。三年
后,在一个特别的日子里,他的女朋友成了他的妻子,
这个特别的日子就是他妻子的生日。他说:“爱人的
出生是天赐的礼物,得好好纪念这个日子。”因此他
把妻子的生日作为结婚的纪念日。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5
妻子被丈夫的爱深深打动。结婚一年后,妻子
在朋友圈感慨:“能遇见一个互相‘嫌弃’对方却不
离 不 弃 的 人 , 一 直 到 老 , 会 在 记 忆 里 搁 浅 一 辈 子
吧。”
这么恩爱的一对小夫妻却因为工作繁忙,一直
都来不及举办婚礼。其实,如果仅仅是举行一个仪式,
也不是挤不出时间,但他不想匆匆忙忙地举办一个草
率的婚礼,而是希望等有时间、有精力时,把婚礼准
备得完美一些,给心爱的妻子一个大大的惊喜。
终于,他们决定把婚礼定在今年正月初八,因
为只有春节,才有相对比较充裕的时间,亲朋好友才
容易聚集。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一切计
划中的安排都打断了。疫情就是命令,作为医生的和
妻子只好推迟婚礼,并约定:“疫情不散,婚礼不
办。”
他告别了妻子来到了医院。从首例患者确诊、
到组建隔离病区、参与医疗救治,他在隔离病区守了
近一个月,白班加夜班轮班倒,忙的时候,两天接诊
300 多位门诊病人!大年三十,同事们提出让他回家
休息,陪陪妻子。他也只是简短通了电话,又穿上了
隔离衣,回到防控一线。后来陆续有医生加入进来,
压力缓解了,但他还是选择守在医院。
就这样,不间断接诊患者、过度劳累、抵抗力
下降,最后,他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终于倒下了。
尽管竭力抢救,可他还是在 2 月 20 日那天,永远地
离开了他的妻子,和他妻子腹中还没出生的孩子。
他还没来得及使用的结婚纪念照被投射在幕布
上,成了告别仪式上的遗照。追思本上,同事们含泪
写道:“以身为盾,筑起防线!”“吃了你的喜糖,
却没能参加你的婚礼。”他的办公桌抽屉里,还有他
没来得及发出去的请柬……
若是在平时,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但
此刻,我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他的伟大。是的,
他就是“伟大”!因为“舍身救疫”,他的生命永远
29 岁。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吧——彭银华
05
当然,在这场抗疫的人民战争中,牺牲和奉献
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最近,有一位特别有名的歌星
再次被人崇拜,我说“再次被人崇拜”,是因为她曾
经是红透中国的大歌星。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
著名的韩红。但这次韩红被人们崇拜,不是因为她的
演唱会,而是她的慈善行为。
作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著名歌唱家,如果韩红
开商业演唱会,她绝对可以成为超级富翁,但自从
2012 年 5 月 9 日创建了韩红慈善基金会后,她便放
弃了许多商演的机会,而把精力用在了慈善事业上,
将辛辛苦苦募集来的资金助力中国的每一次地震、洪
水、疫情等国难。
就在这次抗疫中,她再次伸出了大爱之手,亲
自去武汉献爱心。2 月 14 日,情人节那天,韩红爱
心慈善基金会捐赠的 60 台救护车车队风驰电掣地直
接开进了雷神山。许多人都不得不感叹韩红爱心救援
会的“雷霆救急”。
一直奔波在前线,已经年近半百的韩红,因为
亲自驾驶物资运送车的时间长达 13 个小时,她终于
因劳累过度而倒在了病床上。当她虚弱地躺在病床上
的那一刻,歌星韩红黯然褪色,而英雄韩红却光芒四
射,她的精神生命更加熠熠生辉。
还必须说明的是,在韩红一心做慈善的时候,
有人对她提出了质疑,并向有关部门举报。质疑和举
报当然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但北京市民政局对经过
调查后公布了结果:肯定了韩红基金会,还了韩红一
个清白。(《真相来了:不能欺负善良的人》)
抗疫中心怀大爱,而且把这份爱及时送到绝望
中的人身边,我们应该重新定义韩红:她不仅仅是歌
星,还是爱心的象征与责任的标志。
06
说到慈善,我又想到另一个人,他不是歌星,
但他的不幸遭遇曾震动全国。
2017 年 6 月 22 日,杭州一高档小区里,他家的
保姆用打火机点燃了客厅里的一本书,并引燃了沙发
和窗帘。因为赌博输光了钱,保姆想用放火再灭火的
方式博得雇主的感激,以此再开口借钱。结果没想到
火越烧越大,罪恶的保姆害怕了,从消防通道逃下了
楼。近两个小时之后,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全部葬身
火海。
因为正在外地出差,他躲过了这场劫难,但从
某种意义上说,他更为不幸,因为五口之家就只剩他
一个人。
罪犯一年后被执行了死刑,而永远失去妻儿的
他却从此被迫走上了另一条人生轨道。
2017 年 8 月 2 日,也就是妻子孩子遇难后的四
十多天,他在江西一家寺庙受戒,成为皈依弟子。
心中本来被填满仇恨,他却用善良温暖这个世
界。他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却把这份爱寄托在其他孩
子身上,一直尽己所能资助贫困地区的儿童,奔波于
各个贫困山区,将获得的赔偿用来捐赠小学,还成了
贫困村的荣誉村长。
他曾去了大凉山,给大凉山深处的孩子们带了
满满一车的物资,后来又出资在泸沽湖旁边建了一所
小学。
他说:“有时候,我在想,有些人,总是要在
孤独中积蓄力量,熬过一段不为人知的艰难岁月,然
后就像火车驶出隧道,温暖和光明一下子扑面而来,
你才发现,原来世界可以如此和颜悦色。”
这次来势凶猛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全国人
民都行动了起来。1 月 31 日,杭州市红十字会发布
了一则“捐赠物资接受及支出名单明细”。表中一个
熟悉的名字令人眼眶发热,他就是曾经震惊全国的杭
州保姆纵火案受害家庭中那位唯一的幸存者。
是的,他于 1 月 28 日向杭州市红十字会捐赠
5000 个口罩,每个单价 18 元,总金额 9 万元。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6
这次他感动的不仅仅是武汉人,而是更多的像
他那样曾经遭受生活不幸的人。他们在留言中说,从
他身上,他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他们也愿意
向他那样,重新认识世界,重新对待生命,也把爱洒
向世界的每一个生命。
这位曾经遭遇劫难的不幸者,以自己博大的爱
心,改写了泰戈尔的一句诗:“世界以痛吻我,我要
报之以歌。”
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林生斌
07
最后我要讲的这个人就太普通太普通了,连名
字都很普通,他叫“汪勇”,是武汉一位快递小哥。
2 月 13 日凌晨 5 点,他在武汉二环外快递仓库
的一个高低床上醒来,测了下体温准备出门。他下意
识看了看手机日历,才意识到,自己已经 22 天没回
家了。
作为一名普通的 80 后快递小哥,从早到晚,送
快递、打包、发快递、搬货,日复一日的拼搏,够得
上一家三口开销。这 22 天他做了些什么呢?
大年三十傍晚,快递公司放假了。他关好仓库
返回家中与亲人吃团圆饭。晚上 10 点,打算哄女儿
休息时,突然刷到一名来自武汉金银潭医院护士的朋
友圈,对方写道:“求助,我们这里限行了,没有公
交车和地铁,回不了家,走回去要四个小时。”需求
是 6 点钟发布的,一直没人接单。去还是不去?他经
过思想斗争,决定去帮助这位除夕之夜不能回家的护
士。当他接到护士时,小护士愣了,说:“我没想到
有人会接这个单。”她感动得哭了,坐在车上,她一
直默默流泪。
汪勇从这位护士的口中,才知道坚守一线的医
护人员们的艰难远远超出他的想象。那段时间,金银
潭医护人员都是连夜奋战,能睡到床的人最多有 10%,
其他人只能在靠椅上勉强打个盹儿;但即使打个盹儿,
也会随时被病人的呻吟和对讲机 24 小时呼叫声吵醒,
如此氛围,别提好好休息了,就连精神上稍微放松一
会儿都不可能。所以,她们宁肯艰难地在路上走 4 个
小时,也希望能够得到短暂的休息。可是严重的疫情,
让各种交通都几乎瘫痪了,每天那么多不能回家的医
护人员,只能在医院强撑着疲倦的身躯望家兴叹。
本来只是送快递的汪勇,一下感到自己新的责
任。第二天,他接送了接近三十个医护人员往返金银
潭医院,要知道他这样做,是冒着被感染风险啊!而
且一天下来,累得双腿哆嗦个不停。后来他在网上招
募了一个团队,有 20 多个人跟他一起接送医护人员,
中间跑坏了三台车。然后他又联系上了摩拜单车,医
院、酒店所有的点位都投放单车,车辆人员一天到位,
解决了 2 公里左右的出行需求;随着支援武汉的医疗
队越来越多,他紧接着又对接滴滴……
在这期间,他没有回家,想念妻子和女儿,就
只能对着手机视频看一看,说几句话。他后来说:
“我不能停下脚步,驰援武汉的医疗队是我们的救命
恩人,政府给他们安排得有饭吃、有地儿住,但细枝
末节不一定照顾得到,我们可以查漏补缺,尽我所能
不亏待他们。”
于是,他又募集到了 2.2 万元,为倒夜班的医
护提供泡面和水。后来有一个护士说,好想吃大米饭,
汪勇下决心第二天一定让她们吃上白米饭,于是赶紧
去联系对接餐馆老板。后来他经过多方努力,解决了
医院所有医务人员的午餐。
他的本行是送快递,可医护人员需要一批防护
鞋套,整个武汉市都断货,怎么办?后来在淘宝线上
找到一个商家有货,但在距离武汉市区 55 公里的鄂
州葛店,因为商家也是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发不
了快递。汪勇连夜开车去取,带回来了 2000 双。
他说:“我每天不停地做事,不停地解决问题,
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停下,但只要医护人员呼唤我,
我随时都在。”
截至目前,汪勇和他的伙伴们一共对接了 1000
名医护人员,接下来还要为 3000 名驰援武汉的医护
人员提供服务。
汪勇有一段话朴实又感人:“人这一辈子碰不
到这么大的事情,不管做什么,尽全力做,不后悔。
其实想想,我开始做这件事的初衷很简单,一天接送
一个医护人员可以节省 4 个小时,接送 100 个就是
400 小时,400 个小时,医护人员能救多少人,怎么
算我都是赚的。”
汪勇只是一个快递小哥,但他同样在一线为抗
击疫情英勇战斗,他以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只要
力所能及地为别人、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奉献,一个
普通劳动者也可以在平凡岗位成为顶天立地的英雄!
是的,无论是赫赫有名,还是默默无闻,无论
是国家栋梁,还是民间百姓,无论是岁月静好,还是
人生坎坷,其生命都可以成为一轮照耀世界的太阳;
只要有爱心,有担当,任何人都可以自己的方式成为
民族的脊梁!
其实,所谓“英雄”所谓“脊梁”,只是我们
对他们的评价,而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很平
常,“本来就应该这样做嘛”“不必给我们贴这么多
高尚的标签”。但正因为如此,平凡的他们在我们心
目中才显得伟大。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中国总是被他们
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同学们,这六位就是保护
我们的“最勇敢的人”。
让我们永远记住危难时刻“英勇救疫”的他们:
钟南山、柳帆、龙巧玲、彭银华、韩红、林生斌、汪
勇……
也许有同学一定会说:“抗疫英雄那么多,哪
才这七位值得我们记住呢?”完全正确,这次战疫中,
让我们敬佩的人太多太多: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最
早的报警者之一李文亮、倒在防控疫情一线的村支书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7
黄汉明、舍小家为大家的人民警察陈俊帆、每天坚持
写“武汉日记”的良心作家方方,等等等等,这个名
单可以列得很长很长,但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只能
先讲这么多。我建议,每一个同学课后都去搜集一下
这次战疫中的英雄人物的事迹,下次班会课,请同学
们上来讲他们的故事。
同学们,病毒终将败退,疫情终将过去,春天
必将到来,你们也会逐步长大,生命将日渐丰满。若
干年后,回想起有一年寒假呆在家里,每天从电视上
看惊心动魄又揪心疼痛、更可歌可泣的抗疫场面,不
知不觉中,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精神,已经融入你
们的生命,成为你们永远的记忆。
我甚至这样遐想,将来你们也可能会给你们的
孩子讲述这些英雄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所蕴含的精
神已经成为你们人生的支柱,成为你们生命的一部分,
让你在祖国危难的时候,也不由自主、自然而然成为
中华民族一名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
2020 年 2 月 22 日夜含泪修改
四、热点时评
关于“日本捐赠物资上的诗刷屏”的
相关时评
任务:请孩儿们认真、深度阅读,做好素材
整理,话题归类。
光明时评:疫情当前,怎么火了
一句唐诗?
这两天,有一句唐诗在网络上火了。
2 月 9 日,日本舞鹤市医疗支援物资抵达大连机场,
包装箱上印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句诗。曝光后,这句诗迅速
传播,掀起讨论无数。
而在此之前,日本援助物资上写着的其他几句话,
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
裳”、“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等,也都贡献了不少热点。
疫情紧张的当下,火了一句唐诗,也是意料之外。
究其原因,所谓“日本对传统文化较为重视”云云,不
只是如此。这个句子,从来也未曾消失,在中国、日本
多少唐诗选本里就有,随手可得。这句诗之所以吸引眼
球,毋宁说,是因为它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它出自唐诗,多少人从小耳濡目染;
陌生,是因为在疫情当前,多少口号被冠以“硬核”的
标签,被广泛传播乃至津津乐道,这种典雅的表达太另
类了。
试想一下,这段时间以来,我们看了多少诸如“今
年上门,明年上坟”、“拜年就是害人,聚餐就是找
死”、“带病回村,不孝子孙”这类口号标语,出现一
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如何不让人
心旌摇荡,如何能不火?
这并不是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就一定比“武汉加油”高级,后者的简洁明快、易背好
懂,可以在短时间起到凝聚人心的效果。
只是一句唐诗,让不少人在铺天盖地的所谓“硬核”
的口号中,看到了一种文明感。这种文明感,在乎语言
的体面、情感的深刻、行为的得体;这种文明感,又恰
是疫情发展到当下,急需强调之事。
从疫情发生之初的“围堵”湖北人、泄漏个人信息、
家门被封闭,到现在网友爆料武汉牌照车被砸,租房户
不能进小区、业主持房产证出入等等,种种行为实在刺
目。无视法律、契约,制造歧视链条,实在不是文明社
会该有的景观。
语言与行为,就是思维的同构之物,有的地方能挂
出“出门打断腿,还嘴打掉牙”的横幅,有的人行为过
激也不令人意外。
诗终究是诗,标语也终究是标语,只是背后的思维
模式与文明感,更发人深省。这种文明感,是对法治的
信仰,与同胞的共情,对个体权利的尊重。
文明是精致的,不能在防疫的旗号下,对复杂的
社会活动以“一刀切”的办法粗糙应付。文明就有它的
体面。就像在刻不容缓的援助中,并不妨碍写上一句“青
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事态紧急,但善意、
体谅、同情也不是就无处安放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句唐诗,
日本人使用,中国人理解。人类共通的情感表达,哪怕
是千年之前句子,不同国度的人、不同时代的人都与之
共鸣。
可见,美好的事物自有它的韧性与穿透力,在疫情
仍在持续之际,我们一定不能放松文明社会必须坚持的
价值。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日本诗
词大会”背后的中国人
数百年来,一位英国诗人的诗被反复吟唱,没有人
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2020 年 1 月底,欧亚大陆
的东边,贴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捐赠物资从日
本发往中国。
之后,一箱箱来自日本的捐赠物资仿佛掀起了“诗词大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8
会”:“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同气连枝,共盼春
来”……不少网友看到这些诗句后感叹自愧不如,还有
网友温馨提示,今年高考很可能考这几句诗词。
2 月 4 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病
毒无情人有情,中方注意到了日本人民温暖人心的举动,
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人民给予中国的同情、理解
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铭记在心。
鲜为人知的是,这些来自日本的物资和诗句背后,也有
在日华人华侨和武汉本地志愿者的奉献。
2 月 2 日,在日本草加市的物流仓库里,志愿者们忙着
清点捐赠物资,贴下“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诗句,
期待五六吨的防护用品可以为医护人员披上“战袍”。
当时,志愿者们满脑子还为医护人员缺少防护设备而忧
心忡忡,并没有想到这些小小的 A4 打印纸,会成为网
友热议的话题。
许多医院医护人员告诉志愿者,这些漂洋过海的物资,
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鼓励。
偶然诞生的金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应该是此轮“诗词大会”的起
点。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局在捐赠给湖北高校的物资
外包装上写下了这句话,意思是虽然我们身在不同的地
方,但我们头顶同一片天空,心意相通。
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大约在一千三百多年前,
天皇之子日本长屋王命人造了千件袈裟,赠予唐朝众僧。
袈裟上绣着四句偈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
子,共结来缘。”此举让鉴真和尚很受触动,决心东渡
日本,传授佛法。
元宵节前夕,贴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医疗物资
搭乘货运专机,从大阪机场直抵武汉天河机场。与此同
时,这批货物的图片也从捐赠团体之一的日本华人华侨
医药界非营利组织“仁心会”理事长刘超的朋友圈,火
到了各大社交媒体平台。
“岂曰无衣”典出《左传》,公元前 506 年,吴国军队
攻陷楚国国都郢都(今湖北荆州),楚臣到秦国求援,
哭声日夜不绝。秦哀公为之赋《无衣》,鼓励战士们哪
怕物资不全也要共穿一件战袍,一起抗战。
大阪至武汉的这架专机上,共有日本湖北商会和其他支
援湖北的华人华侨团体的两百余箱物资,共计四万只
N95 口罩和四千套防护服等医疗物资。
很多想支援湖北的在日华人华侨团体没有渠道采购和
运输医疗物资“,湖北商会有渠道,办事很受在日华人
华侨的信赖,他们愿意把货把钱委托给我们来办。”日
本湖北商会成员、日本华人华侨龙舟协会创始人之一许
溪澜说。
回到这句金句诞生的起点,其实也有些偶然。
2 月 2 日,在距离东京约 1 小时车程的草加仓库,不仅
储存着日本湖北商会采购的物资,还堆放着在日华人华
侨团体比如华中科大日本校友会等募集或认捐的货物,
“堆起来像山一样”。当天,许溪澜打电话请参与募捐
的团体过来检验,在场的一位中国学生提议,参考“山
川异域,风月同天”,他们也要写一句诗来为武汉人民
加油。
最终,仁心会决定采用“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他们
在仓库附近的便利店打印了写有这句诗词的传单。之后,
这些诗句,缠绕着透明胶带和在日华人华侨的祝福漂洋
过海,到达了武汉。
在这批物资出发之前,仁心会理事长刘超发了个朋友圈,
没想到这张图就火了。
后来,越来越多来自日本的物资贴上了诗句。日本富山
县捐助辽宁的物资上写着“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
连枝,共盼春来”,舞鹤市捐助大连的物资上贴着“青
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唐代诗人王昌
龄的《送柴侍御》。
语文资源共享,加群微信 ywgx688 备注:语文
2 先找货,再认捐
大年三十,武汉交通“封城”的第二天,东京银座珞珈
一号餐厅,面对眼前的藕煨汤,许溪澜没有心思喝汤。
珞珈一号与武汉大学研发的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同
名,在这里可以尝到最正宗的武汉热干面和藕煨汤。吴
小玲、许溪澜、孟志三个武汉人在此商量当前最紧迫的
事情——如何帮助武汉。
五天前,日本湖北商会的新春会上,大家还其乐融融;
一天前,武汉朋友们还在酒吧街把酒言欢,传来了聚会
的图片视频。
震惊和焦急之下,筹集医疗物资初步方案拟定,他们将
人手分为募捐组、物资组和物流组。当天晚上就在在日
湖北人的“热干面群”、商会群和龙舟群等微信群里募
资。对于在日的华人华侨团体来说,最难的不是找钱,
而是找货。
即便很多货源信息第一时间就被在日华人华侨推送给
湖北商会,他们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说在筹集第
一批货物时,他们在专业医疗物资采购网站下单,却被
告知订单取消无法购买。
“我们后来决定先找货,再认捐。”日本湖北商会执行
会长吴小玲说。她 1980 年代就来到日本,在日本营商
多年,凭借湖北人的一股韧劲和真诚在日本结识了不少
朋友。
日本湖北商会成立五年,成员二百多人,每年举办十余
次湖北与日本之间的商务活动,人脉甚广。这次湖北疫
情严重,许多在日本的团体和企业积极帮忙。吴小玲和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9
商会成员们遍访日本各地的朋友,终于凑到了一线人员
最缺的医疗物资。
筹集的货物集中在埼玉县草加市的一个物流仓库内,每
一箱上都贴好物品序号、名称、数量、单价、总价,以
及赠送单位、受赠单位、单位联系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等,此举为了方便后续的接手人、登记员清点。
送上“战袍”的最后一公里
货买到手之后,难点是怎么运进“封城”的武汉。日本
湖北商会找到了跨境电商平台和航空公司的高管,了解
物资跨境运输的出入关手续,又与湖北省慈善总会商量
好对接事宜,之后计划让武汉的志愿者送到医院。
超出在日华人华侨预料的是,在武汉运送货物实在不是
一件易事。
疫情笼罩之下,普通人连家门槛都不敢迈出去,出去了
也是交通“封锁”状态,没有通行证的车辆可以说寸步
难行。
在武汉,对接的任务落在了樊平(化名)身上,她是一
名家庭主妇,她和朋友们承担起约 2300 万日元的医疗
物资的协调、分配和运送责任。
樊平和朋友们找到了有通行证的爱心车队帮忙,和八九
个志愿车主协调好了运送时间和运送车辆。尽管这次运
送有一两台车是空车去空车回,看上去浪费了宝贵的通
行证,但实际上这种“浪费”是必要的,因为爱心车队
无法预计物资的尺寸大小,为了能一趟把货拉完,他们
选择尽量多出几台车。
2 月 7 日到达天河机场,已是晚上 8 点。武汉的夜晚湿
冷,出门太急的志愿者们没有顾上吃晚饭,就在车里凑
合吃点泡面。几个机场仓库登记员看到这些焦急等待物
资的志愿者后,专门给志愿者烧水,还拿来了牛奶。
将近 9 点,日本湖北商会的专机到达武汉,志愿者在机
场的寒风中搬完了两百余箱物资,凌晨一点半左右终于
从机场回到汉口的物资储存地,货物分散开来后,再由
志愿者们一件件送到各个医院。
志愿者张从生(化名)是一名医护人员,由于缺乏物资,
他所在的医院已停诊。闲在家里的他想着也要为同行们
出一份力,正好他的车是商务车,在配送物资上派上了
大用场。
从汉口物资储存地领到物资的张从生,脑海中想着要以
最快速度将物资送到医院,于是开车将货物拉回了家,
准备稍微睡会儿起来就送去医院,到家已是早晨五点多
了。
当天九点多,张从生在小区里整理物资时,一位路人看
到捐赠物资上贴着网红标语“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和
一些日语标示时,拿出手机拍照,还以一种令张从生反
感的语气说了几句。
张从生很担心路人会做文章。果然,随后日本湖北商会
即被在国内的朋友提醒,贴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的物资出现在居民小区内,救灾物资被人抱回家。
正在与医院感染区一线医生交接的张从生接到了“调查
电话”。网民质疑日本湖北商会,这是张从生最担心的
事情:如果捐赠团体被质疑后,就无法再援助武汉。张
从生拿出手机给樊平一连录了十五六个小视频,并请医
院人员作证,证明防护物资一件不少送到了医院。
送完货后,张从生又给樊平和日本湖北商会解释了原委,
讲述中,这位医护人员忍不住开始嚎啕大哭。事后,张
从生说,他不是为了自己被误会而哭,是为了那些在一
线出生入死的同行而哭。
“我从来没有向别人要过一个口罩,所有口罩钱、油钱
都是我自己出的”,张从生认为自己虽然做不了“吹哨
人”,但至少能做“盯哨人”,把救命物资送到一线人
员手里。
如今,张从生所在的医院已开始接收病人,张从生也回
到医院,可谓“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文《南方周
末》
“风月同天”提醒了我们,还有
一种斯文值得追寻
因对“为什么别人会写‘风月同天’,而你只
会喊‘武汉加油’”这种表述不满,《长江日报》
撰写题为《“相比‘风月同天’,我更想听到‘武
汉加油’》的文章予以驳斥,并引“奥斯维辛之后,
写诗是残忍的”作为结语。
首先,引奥斯维辛一语实在不伦不类,有偷换
概念之嫌,阿多诺之谓“写诗是野蛮的”有着更复
杂的语境和更深刻的本意。
其次,“加油”一词也并非纯粹的脱口而出,
它也曾在作者鄙夷的“艺术史”中经历了漫长的演
化。
其三,“我更想听”这种逻辑,未免霸道。
其四,对于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社会而言,
应警惕被“越简单的词,越有力量”套牢。
《长江日报》评论文章的主要观点
长江日报评“风月同天”与“武汉加油”:奥
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
湖北省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2 月 12 日
晚发布了一篇题为《相比“风月同天”,我更想听
到“武汉加油“》的评论文章: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10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火了。……
有些人的“文艺心”激动了起来,他们查阅资料,
引经据典,向我们普及唐朝高僧鉴真东渡的典故,还
有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普及就普及吧,只是和
疫情的情绪不搭罢了。但有人发出疑问:“为什么
别人会写’风月同天',而你只会喊’武汉加油’”,
说“风月同天”有厚重文化底蕴,而“武汉加油”
没有文化,修辞贫瘠,是粗浅的口号。
“武汉加油” “湖北加油” “中国加油”,
这 12 个字里面,我听到 14 亿颗心灵碰撞的声音,
这让我瞬间感受到,我是置身在一个宏伟的集体之
中,这个集体有一颗强大的灵魂。抗日战争的年代,
多少诗人、诗句,抵不过毛泽东同志的一篇《论持
久战》,这是一篇用亿万万中华同胞都能“秒懂”的
词句组成的雄浑辞章,里面没有四六句,没有王维、
王昌龄,没有佛语偈子,却有着让中国社会各个阶
层醍醐灌顶的力量。
语言的根脉不是在“艺术史”里头,而是在中
国老百姓利益攸关、生死攸关之时,都会脱口而出
的那些词汇——现在,它就是“武汉加油” “湖北
加油” “中国加油”。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并不是诗
歌本身是残忍的,而是一个写诗的灵魂厂要经历他
们所曾经历的磨难,去感受那些磨难,让语言经历
洗礼。(长江融媒评论员肖畅)
“加油”也有文化底蕴
据《谈谈“加油”的词源》(作者:山东鲁东
大学王丽英、王东海,发表于《语文建设》2009 年
第一期,67—69 页)可知,关于“加油”的词源,
目前有四种说法,即:国外教练误解赛车熄火说;
古代奥运会上运动员在身上抹油说;刘伯温与诸葛
亮墓中长明灯说;1932 年参加奥运会的中国选手刘
长春日记说。
可另补一例。1911 年 6 月 24 日,《时报》第 3
版刊发了《英皇加冕》消息,称:“宣誓之后,照
例加油。”指一种宗教仪式。
从文献看,“加油”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元
代才有引申义,多用为“火上加油”“加油加醋”,
直到民国时,这都是“加油”的主要用法。
明代齐东野人在《武宗逸史》中写道:“旁边
还有一队击鼓的小太监,不停地为他击鼓加油。”
这是首次用“加油”比喻“进一步努力”。在清末
民初报刊中,这种用法很罕见。1924 年第 235 期
《清华周刊》在新闻栏目中,以《天天加油》为题,
报道了清华篮球队日常训练,此后逐渐普及。
可见,“加油”并非一开始就让“亿万万中华
同胞‘秒懂’”,它也曾“那么疲软无力”过。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 牛 津 英 语 词 典 》 已 收 入
“jiayou”一词,注释为“HongKongEnglish”(香
港英语)。
从这个意义上说,“加油”与“风月同天”都
是在“写诗”,只是风格不同,原本没有任何必要
以个人喜好的风格否定其一。
“无处安放的同情”不合道义
“加油”有上千年的演进史,在传播中,有两
大特点:其一,多出现在白话小说、白话报章中,
主要面向旧学功底略低的人群;其二,只有两个义
项,清晰而简单。
相比之下,“风月同天”要复杂一些。但不懂
“风月同天”所包含的“文化史”知识,也能体会
出其中“慈悲为怀”“众生平等”的普遍主义情怀,
如此多网友点赞,恐怕不是“语言上的形式主义”
所能概括的。
《“相比‘风月同天’,我更想听到‘武汉加
油’》似乎想告诉读者:明明可以用简单的“加油”
说清楚,为什么非要用复杂的“风月同天”呢?所
以“加油”更真诚,“风月同天”则“疲软无力”。
只是,语言是交流工具,作用于不同的社会场
景,场景不同,人付出的情感自然也不同。
但正如汉宁·里德在《无处安放的同情》一书
中指出:传媒时代让现代人产生了这样的虚妄,以
为全人类都生活在同一场景中,所以他们会为非洲
饥民、灭绝的野生动物、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
流下热泪,可邻居死了,他们反而无感。
然而真实的生活永远是丰富的,它由无数场景
构成。即使彼此之间有共同的关切、共同的利益,
也不应把大家都塞进一个空泛的“命运共同体”幻
象中,从而以为只有一种情感最恰当,只有一个词
最给力。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表达,人人喊“加
油”,不仅在道义上站不住脚,也折损了世界本来
的丰富性,更重要的是语词统一的背后恰恰是真实
情感的淡漠。
能看书不等于看懂书
不同情境说不同的话,这是常识无疑。可问题
是,幼儿园的孩子就能把“加油”用好,却未必有
几个人晓得“风月同天”,这里面确实是教育的问
题。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11
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汉语是已被反复“科学改造”
过的语言。历经“反对旧文学”的白话文运动以至
“为工农兵服务”的革命文化的洗礼,现代汉语几
乎剔除了所有的“繁文缛节”,转而吸收了大量群
众化、生活化的语言,不仅不再避俗,反而在最大
程度上从俗。
这里有一个颇具意味的故事。1953 年 1 月,斯
大林曾问郭沫若:“我们苏联的儿童,只要学习三
个礼拜,学会了俄文字母和拼音法,就能够看书;
你们的情形怎样?”郭沫若说:“我们不行。往往
学了三年还不能够看书呢。汉字学起来的确是有困
难的。”斯大林问道:“是不是你们舍不得丢掉汉
字?”
因此一套更容易、更方便、更直接的汉字和汉
语,是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迅速扫除文盲的,也
更便于实现现代意识的启蒙和革命意志的输送。只
不过这样的代价是牺牲了汉语的模糊性、复杂性和
优美性。
其实,能看书不等于看懂书。学习任何一种语
言,达到“看懂书”甚至能作文的水准,都需多年
积累,并无捷径。
在老一代人的书信中,尚保留着怹、同侪、女
史、顺颂时祺等斯文说法,如今已很少有人会用。
除敬语外,觊觎、龃龉、囹圄、一语成谶等渐行渐
远,写作者已很难体会出不同近义词间,那微妙的
差异。随着语感日渐麻木,太多人误以为好文章就
是思想犀利,再附以辞藻的包装而已。
所以,《长江日报》的评论员才会觉得:“汉
语修辞的魅力,不是为修辞而修辞,不是为辞藻而
辞藻,修辞的力量来自心灵,来自人的力量。”
可“心灵”“人的力量”的定义是什么?如此
论证,岂不是自说自话?恰好印证了当下语文教育
的缺失——它未能让更多国人学会用斯文的方式和
更独立的思维去阅读与写作,而是一味沉溺在剑拔
弩张、声震屋瓦的表达习惯中,时时寻找敌人,实
在找不到,就去发明一个。论理未圆处,辄以抒情
代之。
这种貌似有“力量”的修辞是危险的,使作者
满足于义正辞严的幻觉,难以自拔。
呼唤“简单”有悖常识
语言单一化的风险在于,它不仅摧毁了人的审
美能力,而且压缩了认知空间,使人异化为“单向
度的人”。简化汉语教学原本就是工程主义的产物,
以这样的语言思考和写作,便会在不经意间,接受
工程主义的逻辑,把“有用”“力量”看得高于一
切。
工程主义试图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以为一切
问题都可以用工程手段解决,但事实是,许多困难
原本就是工程带来的,靠下一次工程,根本无法消
除它。
工程主义在行为和结果间,建立了一个虚假的
关联,以“付出行动-必然结果”为号召,最大化地
调用社会资源。工程主义发明了一整套动员技术,
包括:将准备改造的对象妖魔化,称它为腐朽的、
僵死的、恶毒的;以非黑即白的逻辑消除中间地带,
视不积极配合为错误;将可能性解释为必然性;承
诺美好明天,并用自己的逻辑证明它存在;占据道
德制高点等。
正是在工程主义的蛊惑下,出现了“我们要保
存国粹,首先要国粹能保存我们”“汉字不灭,中
华必亡”等声音,可从结果看,砍掉了子曰诗云,
砍掉了仁义礼智信,科学精神就真的提升了吗?
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承认复杂性,工程主义
只相信简单。
生命而演化总是从简单到复杂,很难想象,在
已经成为复杂的人类后,竟会转头去讴歌简单,去
礼赞“越简单的词,越有力量”。越简单的东西,
往往越早被淘汰。
所以在高喊“我更想听”前,不妨自问:今天
写下的 “铿锵有力”的文字,有多少能传到一千年
后?没有主动传播,“风月同天”却做到了,这难
道不值得反思?
网友在“风月同天”说法下的留言
“风月同天”提醒了人们,还有一种斯文值得
追寻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写道:“人是目
的,而不是手段。”
换言之,我们今天所奋斗的一切,不是为了神
祗,不是为了别人的议论,更不是为了什么灿烂的
大词,而是为了人自己。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发
展后,更应思考,怎样才能让发展不偏离它原本的
目的。
古往今来,富裕与强盛的时代有很多,却总是
过眼云烟,因为富裕与强盛只有转化为斯文资本,
才能真正传递下去。后人不可能置身于唐代的辉煌、
宋代的繁华,但唐诗宋词却时时给人以温暖,至今
滋养着灵魂。
点赞“风月同天”,因为它提醒了人们,还有
一种斯文值得追寻。那就是:用更慈悲的眼光,去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12
看身边的陌生人;用更温和的声音,彼此沟通;更
多倾听,而不是总想说服对方;在表达关切的同时,
也能保持冷静;努力激活一个个的“我”,而不是
大而无当的“我们”。
“言而无文,其行不远。”在文明的基本问题
上,无需太多争议,因为不论相隔多久,人心终会
向往斯文。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
说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昨日(2 月 12 日)下午,《长江日报》一篇题为
《相比“风月同天”,我更想听到“武汉加油”》的评
论文章刷屏。毫无疑问,“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武
汉加油”,无论来自哪,都是一种支持。然而,文章末
尾的一句,却迅速在微博、微信等社交 app 引发热议。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并不是诗歌本
身是残忍的,而是一个写诗的灵魂,要经历他们所曾经
历的磨难,去感受那些磨难,让语言经历洗礼。
这是作者对阿多诺“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
的误用。众所周知,奥斯维辛是德国纳粹在二战期间建
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它见证了 20 世纪的一场巨
大灾难。从诗歌到其他形式的创作、研究,在黑暗降临
的时候要么苍白无力,要么“沉默”,甚至沦为“帮
凶”,为纳粹罪行提供正当性辩护,使之可能。而等到
二战结束,纳粹退出历史舞台,它们不沉默了,转而紧
随大流控诉纳粹,而非首先忏悔。悖论的是,真正具备
批判和反思精神的创作者,在德国纳粹时期往往难以幸
存。创作仿佛与正义、人性、良知已经决裂。阿多诺因
此怀疑整个文明(但此后他重拾信心,认为“写诗”也
许不是野蛮的,需要包括“写诗”在内的思考、创作与
历史遗忘斗争,因为恰如他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
说的,“日复一日的痛苦有权利表达出来,就像一个遭
受酷刑的人有权利尖叫一样”)。
那么,灾难之后,如何写诗,如何继续生活?问题的背
后是德国到底要如何面对这段历史,如何进行反思。
我们今天推送的,是徐贲关于雅思贝尔斯《德国认罪问
题》的文章。雅斯贝尔斯说:“政治意识越开明,人们
越能感受良心的责任。”反思不是一部分个人的“认
罪”。一个国家在政治灾难以后,集体反思成为一种为
重新加入尊严人类的灵魂洗涤,“洗涤是一个内在的过
程,它永不停止”,它使我们不断接近真实的人之为人
的自我。
胡锡进:拿“武汉加油”与“风月
同天”死磕,往哪头使劲都荒诞
这两天网上有些帖子展示了日本人给中国捐助时
在箱子上贴的各种诗文,然后对比中国人常说的“武汉
加油”“中国加油”,笑话中国的官方媒体“没文
化”。其实那就是一些带节奏的帖子,给一些网友的不
满制造又一个发泄的噱头。
但个别评论文章选择了跟那个噱头迎头相撞,
“凡是他们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于是论证起
“武汉加油”比含有“风月同天”的诗文如何如何
好,而且不恰当地扯上了“奥斯维辛”,结果是批
判得铿锵有力,但却让很多人读起来很不对劲,产
生自黑的效果。
其实那些诗文挺好的,日本人把它们贴到捐助
箱上肯定也是善意的。但把它们与“武汉加油”对
比是荒谬的。批判者要得出一个相反的谁好谁坏结
论,还是掉进了原帖的逻辑里扑腾,这注定了批判
文章同样会走向荒诞。
这是一个教训。现在网上就是有一些不满,这
些情绪是有实际源头的,对它们总体上需要尊重、
安抚。而不是一见到被这种情绪顶上去的帖子就立
刻引经据典地与之论战。其实帖子只是露在水面上
的冰山尖尖,水面下究竟是什么,可能完全不是帖
子字面关系显示的那么回事。有些不中听的话,情
绪层面的根源真实而复杂,带动的分歧盘根错节,
因而对它们不能简单处之。
坚持实事求是,意味着既要尊重微观真实,也
要探寻宏观的客观,还要有对人心的真实把握。要
避免以一种主观性对怼另一种主观性。这挺难的,
但在今天非常复杂的舆论场上,一旦失去了这个锚,
就说不好会被风浪冲到哪里。
「风月同天」和「武汉加油」各
有用场、各领风骚
新冠肺疫爆发后,一衣带水的日本国民,对中国人
正遭遇到的困难表现出极大的善意。使一些国人更为感
动的是,他们不仅仅是简单地捐助物资,而且在捐赠物
包装上用文雅的汉文诗句表达对中国人的温情慰问。
第一次被刷屏的是一批物资包装上印有“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已被媒体广泛报道。这是日本长屋亲王亲
王派僧侣渡海来中国求法,印在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13
上的文字。另一批援助疫区的物品包装上印有《诗经》
的名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昨天,日本舞鹤市赠送大连的防疫物资包装箱上,
印有两句唐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分两
乡”,其意境与“风月同天”相似。诗出自唐代大诗人
王昌龄的七绝《送柴侍御》,前两句是:“沅水通波接
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当时王昌龄贬在湘西(今黔
阳)龙标县做县尉。侍御,是对殿中侍御史或监察御史
的雅称。武冈今属邵阳市,唐代的武冈县面积很大,还
包括现在的洞口县和城步县全部,巫水流经城步、绥宁
县,穿过高高的雪峰山,注入沅江,黔阳城就在沅水之
畔。揣度此人从长安去武冈,经洞庭,溯沅江,在龙标
县再顺着巫水往西走。王昌龄在诗中安慰朋友也是自我
安慰,沅水有支流通向武冈,我们分别了有什么可伤心
的呢?我们共享雪峰山的云霞和风雨,同一轮明月,何
曾分为了两地?
有段子手说,什么叫有文化,这就是。没文化的只
能说“武汉加油”“武汉挺住”。
这当然是戏谑之言,我认为“风月同天”的雅言和
“武汉加油”的俗语各有用场,不能简单地在一起比较
高低。但也必须承认,在今天的中国,对雅驯的汉字之
使用,确实远不如古代,甚至比同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日
本亦有逊色。
汉字不仅仅属于中华民族的,也是日本人和曾经的
朝鲜人、越南人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但根源在中国。
这也是数千年来中华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文化自信之重
要由来。在东亚其他用汉字和华夏礼仪的民族中,大和
民族学得最好,用得最久,也对附着于汉字上的衣冠礼
仪保存得最为完整。
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在古代长期有两个语文交际
圈并存,一个为文言,一个为白话,或者可以简单地称
为书面文和口头语之别。文言用于大多数书面交流,是
一种独立于各地口语的标准化交际符号,读书才能掌握。
不读书的文盲或者只认几个字的普通百姓,只能用口语
交际。会书面语的读书人一定也会口语,他们和仆人、
妻子等身边的人日常交际,多用口语。只有进入到一个
同类的、高层的即士人的交际圈,才用文言,这些人,
享有一个共同的话语体系。
汉字这种表意文字,不但读起来有音韵之美,看起
来也有建筑之美。其发音之平仄押韵,其排列可虚实相
应,比起拼音文字,是一种更适合用来写诗的语言文字。
中国古代的文言或曰书面文之交流沟通,带有浓厚的诗
教色彩,其源头便是《诗经》。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在其生活的周朝,一
点也不夸张。上流社会的贵族或士人之间交际应对,
《诗经》是共同的、最常用的工具。君臣一起宴会,一
国使臣去他国,战争胜利后告庙,乃至大夫、士阶层的
朋友聚会,要选取《诗》中恰当的篇章演奏或吟唱(有
“歌诗”、“诵诗”和“赋诗”三种形式),否则就是
粗鲁、没文化,不懂礼。而不会以《诗》应对的,会被
人瞧不起。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叔孙与庆封食,不
敬。为赋《相鼠》,亦不知也。”公元前 546 年,齐国
掌握实权的大臣庆封访问鲁国,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
是周朝礼仪文化完整的继承者(所谓“周礼尽在
鲁”),鲁国的大夫叔孙豹设宴招待庆封,庆封在席间
表现得很失礼,叔孙豹便赋《相鼠》来讽刺,庆封仍然
懵懂不知。《相鼠》云:“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
无仪,不死何为?”讽刺不懂礼仪的人就像老鼠一样,
空有一张皮,还不如死掉算啦。我估计叔孙豹心里郁闷
极了,骂人的话对方听不懂,有什么意思?
源于《诗经》的这种传统,到后来被中国的士人发
扬光大,其主要的催化剂有二。一是科举考试,唐代考
试重诗赋,宋代分经义、诗赋、策论,明清两代分八股、
试帖诗、策论科目。会作诗是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敲门
砖,而八股文是赋的流变,可以说是不押韵的诗,讲究
起承转合,每股的句子两两对仗。二是士人社会人际交
往的必须。文人们交际,多是诗酒征逐,诗歌是最重要
的媒介。流传到今天的古诗,很大一部分是文人们相互
酬答之作。如小学生就能背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赠
汪伦》《别董大》《问刘十九》,包括王昌龄的《送柴
侍御》。请人喝酒,去歌楼,酒酣兴高之余,主人要赋
诗,宾客则唱和。诗歌渗透到酒桌中各个环节,譬如行
酒令。《红楼梦》中的薛蟠是个不读书的富二代,亦在
酒宴上憋出一句“女儿愁,绣楼里钻出个大马猴”。总
不能像现在一样,请朋友吃饭喝酒、大宝剑后,朋友回
一句“老铁,破费了,下次我回请”就了事了。
古代日本在文化上以华为师,这种雅、俗之分也存
在贵族、武士和平民之间。贵族和武士阶层识汉字,读
中国典籍,交往能用汉字写成的文言,显得有文化。而
妇女和一般老百姓,不识汉字或汉字认得不多,就用由
汉字草书偏旁演化而来的平假名记音,掌握平假名那些
字母,即可我写即我说。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14
中国古代的诗,赋比兴是其主要表现手法,讲究用
典,讲究营造意境。用典是以古代人与事喻今日之人与
事,比兴则多是取譬设喻,以形象来说抽象。浸润于这
种文化传统的民族,说话喜欢含蓄,借彼物而言此情,
听者多心领神会。所以中国人和日本人说话多曲曲折折,
含含糊糊,不会把话说得太明白。如以“山川异域,风
月同天”这种物像,来表达日本与中国虽不是一国,却
共担祸福。这是诗歌的语言,说起来,听起来很美很雅。
如果用说明性文字阐述,那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至少在清末民初,日本精英用汉字抒情达意,不如
中国的精英。毕竟中国是文化母国,而日本也没有科举
那样的“指挥棒”。所以日本人最喜欢的中国诗人是白
居易,因为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而杜甫、李商隐的诗
用典颇多,一般人难以理解,故流传不广。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来,书面语一直是汉字与假名混
用,也可以说雅俗共存,只是用汉字和假名比例多寡之
别。雅言的传统一直在日本人日常交际中还活着,传统
文化在现实中就能生存下来。
中国经过 1905 年的废科举和民国初年的“新文化
运动”,白话文从开始在文书中替代文言,进而步步挤
压文言的空间。其实,陈独秀、胡适诸公倡导的白话文,
并不是纯粹地用文字记载口语,而是一种以北方官话为
基础的标准化书面语。纯粹记载吴语和粤语的文字,其
他地区的人读来,也像一种外语。
早期提倡白话文和运用白话文的大家,几乎都是在
文言的传统中接受教育的,他们本来就是文言文高手,
譬如陈独秀、鲁迅和毛,其写白话文,驾轻就熟,而以
丰厚的古文功底做基础。胡适对毛的白话文写作水平评
价很高,唐德刚在《胡适口述自传》中说:“胡先生告
诉我:‘GC 党里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 MZD!’”“毛
选”第一卷《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篇即是“谁
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
题。”这是不是有些像八股文中的“破题”呀?毛的古
文功底很好,他年轻时给长辈或尊者写信,也是很典雅
的古文。
国共是兄弟党,两党的主要人物都受白话文影响较
深。只是国民党从同盟会开始,党内骨干许多出身官宦
家庭,书香门第,用文言是一种阶层偏好。孙中山是在
香港接受的西式教育,其中国古文功底在同辈大佬中,
不算突出。但是要在中国做大事,他必须迎合这种品味,
其委托汪精卫草拟的遗嘱,亦是这样的表述:“余致力
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这种趣味深深地影响了国民党的文宣风格,其建政
后的布告、法律、往来文书、要人在报刊上的文章,都
保留着浓厚的文言遗存,包括古文诗赋功底不如毛的蒋
介石先生。而早期同盟会成员陈天华写《猛回头》和民
国元老吴稚晖那种明白如话的白话文法,在国民党高层
被边缘化。
语言的功能是用来传播信息的,其传播效能应该是
要首要考量的,否则再文雅的言说,如果对方听不懂就
是对牛弹琴,收不到效果。国共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分道
扬镳后,两党的文宣路子也就差别越来越大。CPC 把大
多数工农群众作为倾听者,要动员这些普罗大众,怎么
能用文人的语言呢?怎么明白,怎么形象,怎么能打动
人心就怎么来。对乡亲们来说,“打土豪,分田地”远
比“均贫富、等贵贱”入脑入心。对多数庄稼汉出身的
战士,用“天下大同”的目标鼓励他有什么用?不如唱
“待到打下榆林城,一人一个女学生。”
国民党的文宣走上了一条胶柱鼓瑟、食古不化的路
子。华人老作家王鼎钧在抗战胜利后,当过几年国军的
宪兵,他在“人生四部曲”之《关山夺路》中记录了宪
兵学校校歌(也相当于宪兵之歌):
整军饬纪,宪兵所司,民众之保,军伍之师。
以匡以导,必身先之,修己以教,教不虚施。
充尔德性,肃而威仪,大仁大勇,独立不移。
...........
初中毕业的王鼎钧在当时宪兵士卒中,就算很有文
化的啦,一般的兵,哪能懂这样的歌词。鼎公评价道:
“文言深奥,一般国民很难接受;整齐的四言诗,没有
长短错落,节奏呆板”,“你得读过许多文言文,才看
得懂,即使读过许多文言文,也听不懂。”王鼎钧回忆:
“每天晚点名后,全连士兵一同朗诵军人读训,制
作文本的人简直拿大兵开心!例如:
第三条:敬爱袍泽,保护人民,不容有倨傲粗暴之
行为。
第十条:诚心修身,笃守信义,不容有卑劣诈伪之
行为。”
............
就在我们嗡嗡作声、不知所云的时候,黄河北岸中
共士兵朗朗上口的是: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15
人民的军队爱人民!
一听就会,触类旁通。
这样接地气的文宣方式,也就影响了新政权建立后
七十年来整个民族的言说方式:就低不就高,就俗不就
雅。
人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长大的,语言作为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功效就是实用性。如果某种言说方式没有用
或用处不大,谁还去愿意花大工夫去学它?即使凭兴趣
学得好,也是骈拇枝指。建国后,中国从政府的公告、
领导的指示、专家发在报刊上的文章,到学校的语文教
育、老百姓的通信,等等,都深受战争时代形成的革命
化白话文影响。一代代人在这种环境里长大,学习、使
用此种言说方式。那么学文言有什么用?除了专业人士
之外,普通人可能就是在写信为文中多用几个成语、引
用几句古诗显得有文化罢了。使用文言的土壤不存在了,
如官署公文、政府法令皆用白话,民间的寿序、祭文,
文人交际的唱和传统消失了,学生们学古文和诗词多半
是为了应付考试,即使能写古诗和古文的,主要用来自
娱自乐和小范围的相互欣赏。而在公共平台上说话,或
在工作中行文,不要说用文言影响传播,即使白话文过
于雅驯,也未必是好事。譬如给上司写报告,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三四五六七列举,引用领导人的讲话强调
重要性,这几乎是有标准模板的。你若仿照骈体文的样
子,用了太多的古典,那等于显摆自己,讽刺上司读书
不多呀。
以这次抗疫为例,江苏省派医疗队去湖北,假若出
征前打一个横幅来鼓劲,也便于媒体报道。“加油”
“挺住”是很方便的选择,从众,不会受非议。如果再
文雅一点,顶多到“大爱无疆”“同舟共济”之类的语
言,如果真引用两句古诗“东流贯吴楚,同饮一江
水”,也许有人会夸赞有文化,但更有可能引起另外的
争议,大家都去援助湖北,独独你这个省这种标语与众
不同,想出风头吗?
如果我是一个有上千万粉丝的影视明星,在社交媒
体上表达对抗疫的支持和疫区人民的关爱,也会选择
“武汉加油”“湖北挺住”这样的口号,响亮,明白,
更贴近粉丝。如果来一句“风月同天”或“青山一道同
云雨”,弄不好会被人误读而嘲笑只关心“风月”“云
雨”之事,大概率会掉许多的粉。
人选择某种言说方式,是出于传播效果的考虑。对
谁说,说什么,怎样说,这三个问题中,“对谁说”其
实是最重要的。
好吧,他说他的“风月同天”,咱说咱的“武汉加
油”。
白话文也可以写得雅,俗亦何妨。我觉得唯一应该
注意的是,白话不等于粗鄙。
我们的语言不是花底裤、素底裤
的问题,是没底裤的问题
这些天,大家都说日本人给我们上课了。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好优美,好隽
永。我们很震惊,原来汉语这么美。原来人家开口就是
唐诗宋词。我们也很惭愧,自己只会喊“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好土鳖啊。
我的副业是读唐诗,这个问题还真是可以聊聊。
“武汉加油”真的很土鳖吗?其实不是。“武汉加油”
是口语,或者说叫俗语。“风月同天”相反,是雅言,
或者说叫雅语。它们两个,地位是平等的。
我们今天的社会,人生而平等,语言也生而平等。
雅言和俗语,两个都是工具,都是武器。就好像一把是
紫薇软剑,一把是丈八蛇矛,都是兵器。用剑的一定比
用蛇矛的厉害吗?反正罗贯中肯定认为不是。
又好像花衣服和素衣服,不能说有高下之分。
今天该穿什么?看习惯,看场合。
用雅言用得好的,可以成大师。用俗语用得好的,
也可以成大师。它们都能通向文学的至高殿堂,都能通
向人类表达的极高境界。风月同天,代替不了“武汉加
油”。大家要是都喊“风月同天”,你想想奇怪不奇怪?
如果人人讲话都文绉绉,都要引经据典、搞点唐诗宋词,
那不叫高雅,叫扭捏作态,叫有毛病。
球场上,大家都猛喊“女排加油”,最痛快,最利索,
最酸爽。要是都去喊:“女排,乘骥以驰!乘骥以
驰!”你那叫干扰女排队员比赛。人家打着球,还要分
心想这人喊的啥玩意。
我们一般都觉得,说话用点唐诗宋词,好像代表着雅、
代表着高级。但好玩的是,这可能恰恰违背了唐代那些
伟大先贤的初衷。唐朝许多文学大家、语言大家们所想
的,是怎么把话说平顺,说利索。中唐的韩愈,光照万
古,文起八代之衰。八代之衰“衰”在哪里?其中一个
就是矫情,繁缛,诘屈聱牙。“诘屈聱牙”这个成语,
就是出自韩愈老爷子的话。韩愈提出了两个超级不得了
的观点,叫做“气盛言宜”、“文从字顺”。写文章不
要堆砌那些矫情的东西,不能以辞害意。晚唐的杜牧,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16
也说了一句话: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
之兵卫。杜牧是爱写骈文的,本来和前辈韩愈是两条路。
韩愈很讨厌骈文。可是他们的理论却一脉相承,认为
“辞采”只是工具,是兵卫。太注重词藻、玩弄辞采,
是不高级的,没前途。
今天,我们大家都说着通俗大白话,用白话写文章。
哪怕一个没受什么高等教育的普通人,也可以看懂文件
诏书。哪怕一个小学学历的人也可以在网上和硕士博士
吵架,吵得不亦乐乎。你写一个文章,成千上万的人可
以从各种角度喷你。这其实恰恰是成果。是一代又一代
文学通俗化运动的成果。不然,士大夫扯的犊子,底层
民众连听都不懂,阶层之间都不能沟通,何从喷起?说
了这么说,意思无非是一个:
“武汉加油”,俗,但是并不丢人。
那么我们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呢?面对“山川异域,风月
同天”,我们惭愧的究竟是什么呢?是我们“俗”的这
一面虽然俗到底了、俗透了,但是想“雅”的时候,打
死也雅不起来了。稍微雅驯一下,就顶着天花板了,就
碰头了,露马脚了。多少年里,基层官员讲话,一开头
就只有“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万一金风不送爽怎么
办?万一丹桂不飘香怎么办?不知道,傻眼了,没词了。
现在大家集体肚子里没货。
人家韩愈提倡的文从字顺,是在肚子里有货的前提
下。所谓“取熔经义,而自铸伟辞”。你首先要有货啊,
要“取熔经义”,才谈得上自铸伟辞啊。因为“雅”不
起来了,我们的说话、我们的文章,只会泥坑打滚,不
会芳林漫步。所以,当猛然有一天,我们读到“山川异
域,风月同天”的时候,才会被震撼到。
那种含蓄之中的磅礴,那种隽永之中的深刻,那种沧桑
感和时代感的交叠,那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而偏偏又
有着无以伦比的穿透力。这八个字,有来历,但读者不
必非了解其来历;有典故,但读者不必非深究其典故。
大家一目了然,不言自明,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今天这八个字成了网红字眼,估计很快又会被反复
用成大路货,榨成药渣,就和“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一样,没办法啊我们选择少啊。
还想说一声,和“庸俗化”相比,其实真正要命的是我
们语言的“化石化”。庸俗还好,庸俗它毕竟也有意思,
也有内容,也有生命。而语言变成了化石,那就麻烦了。
没有内容了,没有生命了。我们语言的真正问题,不是
什么该穿花底裤还是该穿素底裤的问题,而是没底裤的
问题。比如什么“大力发展”“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全面推进”“不断加强”“深入开展”“积极稳
妥”……这些语言是化石,基本没有生命了。我们有大
量这样的化石词汇,堆叠了大量的化石文章。原来工作
关系,我也接触了不少公文和文件。撰写这一类的文牍,
最大的技巧和本事在什么?一句话,就是用最大的篇幅,
说出最少的信息。能做到这一点,你就成熟了。
其实上面从来不提倡这样说话作文,历代领导人
都反对这样说话作文。
现在,大家都在惭愧庸俗的语言,其实庸俗的语
言一般不误人、不误国,而化石语言才误事、误人、误
国。“武汉加油”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类似通篇
“积极稳妥”。到底是要积极,还是要稳妥?看不懂啊!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几天,你是不是也被这几句话刷屏了?被疫情搅得有
些恍惚的我们,这才发现:汉语原来这么美,又这么有
力量。
“武汉加油”铮铮有力,是最直白的鼓励;“风月同天”
优美隽永,是最贴心的共情。文字之美,美在真诚,美
在走心,所以——“加油”很好,“万人操弓,共射一
招,招无不中”亦甚好。
附:这些诗句也可以用于此次疫情
同气连枝,珍重待春风。“同气连枝”比喻同胞的兄弟
姐妹,出自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珍重待春风”
表示人们熬冬盼春的心情,出自《九九消寒图》。
同情相成,日亲日近。“同情相成”指有共同志趣,利
害关系一致的人互相帮助把事情办好,出自周·姜尚
《六韬·武韬·发启》。“日亲日近”指经常在一起就
越来越亲近,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出自唐朝张祜《破
阵乐·秋风四面足风沙》,别怕路途遥远,总有一天会
到达目的地,胜利就在前方。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出自唐代诗人杨巨
源《城东早春》,诗句流露出对春天清光丽景的期盼。
这何尝不是我们对早日战胜疫情的期盼呢?立春已过,
用不了多久,武汉的樱花就要开了。
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这两句出自清末近
现代初诗人巨赞赠日本僧人的诗,以一树花开两地芳香
寓指情意不分地域。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出自南宋诗人陈刚
中《阳关词》,意指五湖四海都是兄弟,无论在何处相
逢都该亲密,并不一定非要是以前的朋友。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送韦
城李少府》,意思是:只要彼此互相了解、感情深厚,
便没有距离远近之分,即使相隔万里,也如同邻居一样
亲近。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积极思考造就积极人生!2020——赢在高考! 2 月 21 日 第 29 期
埋首积蓄力量,静待春暖花开。17
出自《吕氏春秋》,意思是:大家拿着弓箭,共同射向
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射不中的。当下,全国勠力同
心,共同努力,便一定可以战胜疫情。
急难有情,情有馀兮。出自唐玄宗李隆基 《鶺鴒颂》,
指危难之下见真情,而且真情还很多很多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朝李白《行
路难》,意思是:尽管现在前方困难重重,但早晚我们
会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对于疫情,我们也抱有
同样的信心。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唐代文学家刘
禹锡写给友人白居易的,也作共勉。人事全非,但诗人
向前一步,打开了一番敞亮的光景:沉舟侧畔,千帆竞
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读罢振奋。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出自
《诗经·卫风·木瓜》,意思是:你将木桃赠予我,我
拿美玉作为回报。不是为了回报,而是为了长久交好。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出自唐朝张九龄《答陆
澧》,意思是:虽然山路崎岖遥远,纵使大雪厚积,也
要前往拜访。在这次疫情中,我们也感受到了许多这样
“不辞山路远”的情谊。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出自唐朝白居易《夜雨》,意思是:我所想的人与我相
隔,我日日思念,我所感的事让我愁肠百结,我夜夜思
量。疫情之下的大多数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