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0届高三化学全国1卷模拟试卷15(教师版)(Word版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北省2020届高三化学全国1卷模拟试卷15(教师版)(Word版有解析)

ID:256801

大小:909.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5-0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模拟试卷 15 一、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 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 盐。”文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 A.加热 B.结晶 C.蒸发 D.过滤 解析: 列灶燃薪是加热,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是蒸发结 晶,因此没有过滤,D 项符合题意。 答案:D 8.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8 g 甲烷中含 C—H 键数目为 0.4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SO3 中含分子数目为 0.5NA C.1 L 0.1 mol·L-1 NH4NO3 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 0.3NA D.7.8 g Na2O2 与足量 CO2 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0.1NA 解析:选 D A 项,1 个 CH4 含 4 个 C—H 键,8 g 甲烷为 0.5 mol,含 C—H 键数目为 2NA,错误;B 项,标准状况下,SO3 为固体,11.2 L SO3 不为 0.5 mol, 所含分子数目不为 0.5NA,错误;C 项,1 L 0.1 mol·L -1 NH4NO3 溶液中,溶质 NH4NO3 含氧原子数为 0.3NA,但溶剂水中还含有氧原子,因此 1 L 0.1 mol·L -1 NH4NO3 溶 液 中 含 氧 原 子 数 目 大 于 0.3NA , 错 误 ; D 项 , 反 应 2Na2O2 + 2CO2===2Na2CO3+O2 中转移 2e-,7.8 g(0.1 mol)Na2O2 与足量 CO2 完全反应转移 电子数目为 0.1NA,正确。 9.钒是一种熔点高、硬度大、无磁性的金属,广泛应用于钢铁、航空航天、能 源等领域。工业上利用冶炼铝生成的固体废料——赤泥(主要成分为 Fe2O3、Al2O3、 V2O5 及少量稀土金属氧化物)提取金属钒,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已知:钒有多种价态,其中+5 价最稳定。钒在溶液中主要以 VO +2 和 VO -3 的形式存在,且存在平衡 VO+2 +H2OVO-3 +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中,碱浸步骤可选用较为廉价的氨水 B.可以推测 VO2Cl 的溶解度大于 NH4VO3 C.焙烧非磁性产品所得的固体产物加酸溶解时,应加入过量盐酸使其溶解完 全 D.将磁性产品加入稀硝酸溶解,取上层清液再加入 KSCN 溶液后无明显现象, 则磁性产品中一定不含铁元素 解析:选 B A 项,氨水不能溶解氧化铝,错误;B 项,用盐酸溶解后的溶液 中含有 VO+2 、VO-3 、Cl-,加入氯化铵会生成 NH4VO3 沉淀,反应向生成更难溶 的物质的方向进行,可以推测 VO2Cl 的溶解度大于 NH4VO3,正确;C 项,溶液 中存在平衡 VO+2 +H2OVO-3 +2H+,盐酸过量平衡逆向移动,会抑制 NH4VO3 的生成,不能加入过量的盐酸,错误;D 项,加入的稀硝酸不足时,铁元素被硝 酸氧化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遇 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错误。 10.双环戊二烯( )主要用于制作医药、农药、树脂产品,常存在于煤焦油 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煤的干馏产物中可分离出苯、甲苯等基本化工原料 B.双环戊二烯与篮烷( )互为同分异构体 C.双环戊二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D.双环戊二烯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解析 从煤的干馏产物中可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多种基本化工原料,A 项正确;双环戊二烯( )的分子式为 C10H12,篮烷( )的分子式为 C10H12, 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 项正确;双环戊二烯与溴的四氯 化碳溶液发生的是加成反应,不是取代反应,C 项错误;双环戊二烯的结构中含有 ,故双环戊二烯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 项正确。 答案 C11.有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R、Q,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在 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Z 是组成叶绿素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X Y Z R Q A.工业上都用电解法制 Z、R 单质 B.X 和 Y 的单质熔点:XZ>R D.Y 和 Q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Q 解析:选 B 根据 Z 是组成叶绿素的金属元素,可知 Z 为 Mg,则 R 为 Al,Q 为 P,X 为 C,Y 为 N。A 项,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制 Mg,用电解熔 融氧化铝的方法制 Al,正确;B 项,C 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等,N 的单质为 N2, 碳的单质熔点高于氮的单质熔点,错误;C 项,Mg2+、Al3+、N3-均有两个电子 层,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N3->Mg2+>Al3+,正确;D 项, 非金属性:N>P,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正确。 12.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如淀粉)和废气 NO 的化学能直 接转化为电能,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质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B.电子流动方向为 N→Y→X→M C.M 电极反应式:(C6H10O5)n+7nH2O-24ne-===6nCO2+24nH+ D.当 M 电极微生物将废水中 16.2 g 淀粉转化掉时,N 电极产生 134.4 L N2(标 况下) 答案 C 解析 M 为负极、N 为正极,质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负极区移动到正极区, 即由左向右移动,故 A 错误;电子从负极(M 极)流出,经外电路到 X,经 Y 流入 正极(N 极),故 B 错误;有机物淀粉在负极(M 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结合图示, 电极反应式为:(C6H10O5)n+7nH2O-24ne-===6nCO2+24nH+,故 C 正确;16.2 g淀粉(即 0.1 mol C6H10O5)反应,转移 2.4 mol 电子,因为正极(N 极)反应为:2NO+ 4H++4e-===N2+2H2O,则 N 电极产生 0.6 mol 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3.44 L,故 D 错误。 13.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向 H2C2O4 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混合溶液中 lg X [X 为 c(HC2O) c(H2C2O4)或 c(C2O) c(HC2O)]与 p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Ⅰ表示 lg c(C2O) c(HC2O)与 pH 的变化关系 B.pH=1.22 的溶液中:2c(C2O2-4 )+c(HC2O-4 )>c(Na+) C.1.22<pH<4.19 的溶液中:c(HC2O-4 )>c(C2O2-4 )>c(H2C2O4)   D.pH=4.19 的溶液中:c(Na+)=3c(HC2O-4 ) 解 析 : 选 B   A 项 , 二 元 弱 酸 草 酸 的 K1 = c(HC2O) c(H2C2O4)×c(H + ) > K2 = c(C2O) c(HC2O)×c(H+),当溶液的 pH 相同时,c(H+)相同,lg X:Ⅰ>Ⅱ,则Ⅰ表示 lg c(HC2O) c(H2C2O4)与 pH 的变化关系,Ⅱ表示 lg c(C2O) c(HC2O)与 pH 的变化关系,错误;B 项,pH=1.22 时,溶液呈酸性,则 c(H+)>c(OH-),根据电荷守恒 c(Na+)+c(H +)=c(HC2O-4 )+2c(C2O2-4 )+c(OH-)可知,2c(C2O2-4 )+c(HC2O-4 )>c(Na+),正确; C 项,lg X 为增函数,当 pH=1.22 时,曲线Ⅰ中,lg X=lgc(HC2O) c(H2C2O4)=0,c(HC2O -4 )=c(H2C2O4),曲线Ⅱ中 lg X=lg c(C2O) c(HC2O)=-3,10 3c(C2O2-4 )=c(HC2O-4 )= c(H2C2O4);当 pH=4.19 时,曲线Ⅰ中,lg X=lg c(HC2O) c(H2C2O4)=3,c(HC 2O-4 )= 103c(H2C2O4) , 曲 线 Ⅱ 中 , lg X = lg c(C2O) c(HC2O)= 0 , c(C2O2-4 ) = c(HC2O-4 ) = 103c(H2C2O4),所以 1.22<pH<4.19 的过程中,c(HC2O-4 )逐渐增大,c(H2C2O4)逐渐减小,c(C2O2-4 )逐渐增大,则不一定满足 c(C2O2-4 )>c(H2C2O4),错误;D 项,pH =4.19 时,曲线Ⅱ中 c(C2O2-4 )=c(HC2O-4 ),溶质为等浓度的 NaHC2O4、Na2C2O4 和少量的 NaOH,结合物料守恒可知 c(Na+)>3c(HC2O-4 ),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 58 分。第 26~28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35 题~第 3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2019·武汉模拟)碲(Te)是一种第ⅥA 族稀有分散元素,主要伴生于铜、镍、 铅等金属矿藏中。TeO2 属于两性氧化物,微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和强碱。工业上 可从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主要成分为 Cu2Te,还有少量的 Ag、Au)中提取碲。其 工艺流程如下: (1)“ 加 压 浸 出 ” 生 成 TeO2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加压浸出”时控制 pH 为 4.5~5.0,酸性不能过强的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盐酸酸浸”后将 SO2 通入浸出液即可得到单质碲,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 剂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 ________ , 该 流 程 中 可 循 环 利 用 的 物 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NaOH 碱 浸 ” 时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程中,电解过程用石墨作电极得到碲,阴极 反 应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浸出法是工业提取金属常用的方法,某实验小组用 1.0 mol·L-1 的草酸在 75 ℃时浸出镍。随时间变化,不同固液比对镍浸出率的影响曲线如图所示。 ① 由 图 可 知 , 固 液 比 与 镍 浸 出 率 的 关 系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除 固 液 比 之 外 , 你 认 为 影 响 金 属 浸 出 率 的 因 素 还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项)。 解析:向铜阳极泥(主要成分为 Cu2Te,还有少量的 Ag、Au)中通入 O2 并加入 H2SO4 加压浸出得到浸出渣 1(含 TeO2)和浸出液 1(铜盐溶液),从浸出液 1 中提取 回收铜,浸出渣 1 经“盐酸酸浸”后得到浸出渣 2 和浸出液 2,浸出渣 2 可以回收 Ag、Au,浸出液 2 为 TeO2 溶于盐酸生成的 TeCl4 溶液,将 SO2 通入浸出液 2 即可 得到单质碲,反应为 Te4++2SO2+4H2O===Te↓+8H++2SO2-4 ,浸出渣 1 经“NaOH 碱浸”得到浸出液 3,再电解得到碲。(1)“加压浸出”生成 TeO 2 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Te+2O2+4H+ ===== 加压 2Cu2++TeO2+2H2O;酸性不能过强的原因是:酸性过 强 TeO2 会被酸溶解导致 Te 产率降低。(2)“盐酸酸浸”后将 SO2 通入浸出液即可得 到单质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Te4++2SO2+4H2O===Te↓+8H++2SO2-4 ,氧化 剂为 Te4+,还原剂为 SO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1∶2;分析可 知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H2SO4、HCl。(3)“NaOH 碱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TeO2+2OH-===TeO2-3 +H2O;流程中,电解过程用石墨作电极得到碲,阴 极反应式为 TeO2-3 +4e-+3H2O===Te+6OH-。(4)①由题图可知,固液比与镍浸 出率的关系是:固液比越小,镍的浸出率越高。②除固液比之外,影响金属浸出 率的因素还有金属本身、浸液的选择、温度、浓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等。答案:(1)Cu2Te+2O2+4H+ ===== 加压 2Cu2++TeO2+2H2O 酸性过强 TeO2 会被 酸溶解导致 Te 产率降低 (2)1∶2 H2SO4、HCl (3)TeO2+2OH-===TeO2-3 +H2O TeO2-3 +4e-+3H2O===Te+6OH- (4)①固液比越小,镍的浸出率越高(合理即可) ②金属本身、浸液的选择、 温度、浓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等(合理即可) 27 . 某 化 学 兴 趣 小 组 设 计 实 验 制 备 苯 甲 酸 异 丙 酯 , 其 反 应 原 理 为 。用如图所 示装置进行实验: 物质的性质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溶性 苯甲酸 122 1.27 249 微溶 异丙醇 60 0.79 82 易溶 苯甲酸异丙酯 164 1.08 218 不溶 实验步骤: 步骤ⅰ:在图甲干燥的仪器 a 中加入 38.1 g 苯甲酸、30 mL 异丙醇和 15 mL 浓硫酸,再加入几粒沸石; 步骤ⅱ:加热至 70 ℃左右保持恒温半小时; 步骤ⅲ:将图甲的仪器 a 中液体进行如下操作得到粗产品:步骤ⅳ:将粗产品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精制。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加入三种试剂的先后顺序一定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异丙醇、苯甲酸、浓硫酸 B.浓硫酸、异丙醇、苯甲酸 C.异丙醇、浓硫酸、苯甲酸 (2)图甲中仪器 a 的名称为________,判断酯化反应达到平衡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加 入 的 苯 甲 酸 和 异 丙 醇 中 , 需 过 量 的 是 ________ ,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一般采用水浴加热,因为温度过高会使产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4) 操 作 Ⅰ 中 第 二 次 水 洗 的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 作 Ⅱ 中 加 入 无 水 硫 酸 镁 的 作 用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ⅳ所用的装置中冷却水的进口为________(填字母),操作时应收集 218 ℃的馏分,如果温度计水银球偏上,则收集的精制产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为 ________(填物质名称)。 (6) 如 果 得 到 的 苯 甲 酸 异 丙 酯 的 质 量 为 40.930 g 。 则 该 实 验 的 产 率 为 ________%(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解析:(1)浓硫酸和其他液态物质混合时应注意实验安全,一般都是将浓硫酸 沿玻璃棒或容器壁缓缓注入其他液体中,边注入边搅拌,所以酯化反应实验中, 一般先加入密度最小的醇,再加入羧酸,最后加入浓硫酸(其中浓硫酸和羧酸顺序 可以颠倒)。(2)油水分离器中水层高低的变化可以显示生成物水的量,据此可以判 断酯化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由于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所以其中一种物质过量, 既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又可以提高另外一种物质的转化率,由题中数 据知,异丙醇过量。(3)有机物一般都易挥发,所以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反应物挥发而损失,从而降低产率。(4)第一次水洗主要是除去异丙醇和硫酸等水溶性杂质,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主要是除去硫酸和苯甲酸等酸性杂质,而第二次水洗,则是 为了除去残留的碳酸钠,操作Ⅱ中加入无水硫酸镁是为了除去残留的水。(5)如果 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偏上,则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温度比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高, 会有沸点较高的杂质逸出。(6)38.1 g 苯甲酸的物质的量为 38.1 g 122 g·mol-1≈0.312 mol, 30 mL 异丙醇的物质的量为30 mL × 0.79 g·cm-3 60 g·mol-1 =0.395 mol,苯甲酸不足,所以苯 甲酸异丙酯的理论产量为 0.312 mol×164 g·mol -1 =51.168 g,则产率为 40.930 g 51.168 g ×100%≈80%。 答案:(1)B (2)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 油水分离器中水面保持稳定 异丙醇  有利于酯化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提高苯甲酸的转化率 (3)减小 (4)除去残留 的碳酸钠 除去残留的水 (5)g 苯甲酸 (6)80 28.Ⅰ.已知:①NaHCO3(s)===Na+(aq)+HCO-3 (aq) ΔH=+18.81 kJ·mo1-1 ②Na2CO3(s)===2Na+(aq)+CO2-3 (aq) ΔH=-16.44 kJ· mol-1 ③2NaHCO3(s)===Na2CO3(s)+CO2(g)+H2O(l) ΔH=+92.34 kJ·mol-1 请回答: (1)资料显示,NaHCO3 固体加热到 100 ℃发生分解,但是加热 NaHCO3 溶液 不 到 80 ℃ 就 有 大 量 CO2 气 体 放 出 , 用 反 应 热 角 度 说 明 原 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NaHCO3 溶液中主要存在 2 种化学平衡:a.HCO-3 +H2OH2CO3+OH-, b.2HCO-3 CO2-3 +H2O+CO2。根据理论计算 0.10 mol·L -1NaHCO3 溶液中 2 个 反应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 1 所示(不考虑相互影响): ①计算 25 ℃ 0.10 mol·L -1NaHCO3 溶液中 CO2 与 H2CO3 的总浓度最大可能为_______mol·L-1。 ②加热蒸干 NaHCO3 溶液最后得到的固体是________。 ③25 ℃时 0.10 mol·L-1 的 NaHCO3 溶液的 pH=8.3,加热到 4 min 时溶液沸腾, 后保温到 7 min。已知常温下 Na2CO3 溶液浓度和 pH 的关系如下表(忽略温度对 Kw 的影响): c/mol·L-1 饱和 0.20 0.10 0.010 0.001 0 pH 12.1 11.8 11.5 11.1 10.6 请在图 2 中作出 NaHCO3 溶液的 pH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Ⅱ.研究得出当甲烷分解时,几种气体平衡时分压(Pa)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3: (1)T1℃ 时 , 向 1 L 恒 容 密 闭 容 器 中 充 入 0.3 mol CH4 , 只 发 生 反 应 2CH4(g)C2H4(g)+2H2(g),达到平衡时,c(C2H4)=c(CH4),CH4 的平衡转化率为 ________;上述平衡状态某一时刻,若改变温度至 T2℃,CH4 以 0.01 mol·L-1·s-1 的平均速率增多,经 t s 后再次达到平衡,且平衡时,c(CH4)=2c(C2H4),则 t= ________s。 (2)列式计算反应 2CH4(g)C2H2(g)+3H2(g)在图 3 中 A 点温度时的平衡常 数 K=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lg 0.05=-1.3)。 (3)由图 3 可知,甲烷裂解制乙炔有副产物乙烯生成,为提高甲烷制乙炔的转 化 率 , 除 改 变 温 度 外 , 还 可 采 取 的 措 施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1)2HCO-3 (aq)===CO2-3 (aq)+CO2(g)+H2O(l) ΔH=+38.28 kJ·mol -1,反应需要的能量比固体小(2)①1.7×10-3  ②Na2CO3 ③ Ⅱ.(1)66.7% 5 (2)5.0×104 (3)充入适量的乙烯 解析 Ⅰ.(1) 根据所给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可得 2HCO-3 (aq)===CO2-3 (aq)+CO2(g)+H2O(l) ΔH=+38.28 kJ·mol-1,所以加热 NaHCO3 溶液需要的能量 比固体小。 (2)①根据图 1 可知,25 ℃时,HCO -3 的转化率为 0.2%,即生成 H2CO3 的浓 度为:0.10 mol· L-1×0.2%=2×10-4mol·L-1,25 ℃时,反应 b 中 HCO -3 的转化率为 3.0%,即生 成 CO2 的浓度为:0.10 mol·L -1×3.0%×1 2 =1.5×10-3mol·L -1,所以 25 ℃时 0.10 mol·L -1NaHCO3 溶液中 CO2 与 H2CO3 的总浓度最大可能为:2×10 -4mol·L -1 + 1.5×10-3mol·L-1=1.7×10-3mol·L-1。 ②加热蒸干 NaHCO3 溶液,NaHCO3 受热分解生成 Na2CO3、CO2 和水,所以 最后得到的固体是 Na2CO3。 ③根据已知条件,碳酸钠的起始 pH 应该为 8.3,所以起点从 8.3 出发,加热 到 4 min 时溶液沸腾,即 4 min 之前已达到平衡,且此时 Na2CO3 的浓度小于 0.10 mol·L-1 大于 0.01 mol·L-1,所以拐点的 pH 在 11.1 至 11.5 之间,保温到 7 min,pH 变化不大。 Ⅱ.(1)假设达到平衡时,生成 n(C2H4)为 x mol,      2CH4(g)C2H4(g)+2H2(g) 起始 n/mol  0.3     0   0 反应 n/mol 2x x 2x 平衡 n/mol 0.3-2x x 2x 由于恒容密闭容器体积不变,所以达到平衡时,c(C2H4)=c(CH4),即 n(C2H4) = n(CH4) = x = 0.3 - 2x , 计 算 得 x = 0.1 , 甲 烷 的 转 化 率 为 : 2 × 0.1 mol 0.3 mol×100%≈66.7%;假设再次平衡时乙烯转化的物质的量是 y mol,则 0.1+2y=2×(0.1 -y),解得 y=0.025,这说明甲烷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025 mol×2=0.05 mol,所以 时间 t= 0.05 mol·L-1 0.01 mol·L-1·s-1 =5 s。 (2)根据图 3 可知,平衡时甲烷、氢气、乙炔的平衡分压分别是 103、104、1 20 , 所以 A 点温度时的平衡常数 K=pC2H2·p3H2 p2CH4 =5.0×104。 (3)根据方程式可知,增大乙烯的浓度可以增大甲烷的浓度,进而提高乙炔的 转化率。 35.钛被誉为“21 世纪的金属”,可呈现多种化合价。其中以+4 价的 Ti 最为稳 定。回答下列问题: (1) 基 态 Ti 原 子 的 价 电 子 排 布 图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电离能:I2(Ti)=1 310 kJ·mol-1,I2(K)=3 051 kJ·mol-1。I2(Ti)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