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黑龙江省高三3月网络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黑龙江省高三3月网络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ID:257003

大小:1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5-0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页 1 第 哈三中 2020 届高三学年网络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议卷满分: 3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答非选择题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统一- 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雁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诗经 ●大雅》云:“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孙子,本支 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文反映了西周直调年 A.摆脱了神权观念的影响 B.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C.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权力 D.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25.柳宗元说:“汉有天下, 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然而 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泰制之得亦以明矣。”作者意在说明 A.汉代一定程度克服了秦制的弊端 B.郡国并行制适应 了汉初形势 C.汉代部分延续了西周的政治制度 D.郡县制有 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6.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分 配名额、分别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据此可知,南北分卷制度 '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 B.导致了 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 C.反映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趋势 D.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27.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在大力汲取西方科学成果乃至方法的同时,却提出了西方数学源 于中国勾股之学,全祖望将其概括为“中学西窃”说。黄宗羲这一观点 A.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 B.客观上利于人们接纳西学 C.缺乏事实依据毫无价值 D.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28..下表为晚清国家资本产业的资本数变化表(单位:万元)这反映出当时“ A.近代航运业得到长足发展 B.纺织工业发展受挫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D.政府投资重心转移 29.孙中山曾说“夫吾人之所以持民生主义者,非反对资本,反对资本家耳;反对少数人 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富源耳。”这一主张反映出 A.孙中山思想受到社会主义影响 B.西方资本主,义矛盾充分暴露页 2 第 C.辛亥革命超越了民主革命范畴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为成熟 30.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在自区向我们应该联 合整个农民,造成广泛的农民统一战线,故意排斥富农(甚至部分地里)参加革命斗争是错误的....苏维埃政府 应保障富农扩大生产写发展工商的自由。”这可以说明 A.土地革命出现“左”倾错误 B.社会主要矛盾正在改变 C.民族统- - 战线初步形成 D.中共阶级基础逐步扩大 31.下图是 “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两个词汇在《人民日报》中出现的次数统计图,出现 图中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局势有所缓和 B.国家战略重心转移 C.抗美援朝基本结束 D.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32.在古代雅典,戏剧演员和歌队通过对驳以揭示真相,推动剧情发展;哲学家在批评前 人的基础上树立自己的理论;医学与神谕、民间游医、占卜者相竞争。这主要反映出 古代雅典 A.社会矛盾激化 B. 政治的公开性 C.重视文化传承 D.权威的分散性 33.18 世纪中叶,“位著名的法国思想家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 同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规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 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表明. A.教会的说教遭到了质疑 B.科学理论具有实用价值 C.科学革命影响文化变革 D.人们对自身能力的自信 34.19 世纪中期,普鲁士政府通过参股和给予利息担保等方式资助私人铁路公司。在统一 后,德国通过大规模购买实现了铁路国有化,并对铁路部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这主要说明 A.交通运输成为经济发展先导 B.国家王预经济模式遂步形成 C.政府自觉地推动工业化发展 D 铁路建设促使国家统一完成 35.1962 年,苏联利别尔曼教授提出,用利润、奖金等手段来发展生产,把盈利率作为衡 量企业好坏的标准。赫鲁晓夫支持这种观点,只给企业下达生产的数量和期限两个指标,其余完全由企业 自行制定,并开始在一些地方试行。 这表明苏联的改革 A.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的因素 B.重点转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重新回到新经济政策的轨道 D.突破了国家集中管理的体制 二、非选择愿: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 必考题: 135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 由退休官员、有科举功名的候选官员等组成的乡绅阶层,活跃于乡 村社会之中。当时,国家权力逐步从乡村退出,出现“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页 3 第 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情形。乡绅作为“居乡之士”和“在野之官”,既被乡民 所崇敬,又是“惟一能合法地代表当地社群与官吏共商地方事务”的集团,成为乡村公共事 业事实上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乡村治理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 材料二 近代英国 乡绅阶层是介于有封号的贵族和富裕农民之间的中等阶层,由骑士、 在农村购买土地的工商业者、租地农场主和有实力的大农等发展而来。中世纪晚期,国王为 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委任乡绅担任地方治安法官、税收专员等职务,乡绅掌握地方治理权, 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乡绅自治”。 到 17 世纪中叶,乡绅占有全国土地近元分之一, 成为占有地产数量最大的一个阶层。乡绅还占据议会下院的主体,使下院成为乡绅获得国家 政治话语权的重要阵地。乡绅阶层在 16- -18 世纪中叶英国政治运动和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 -----摘编自顾荣新《英国乡绅与英国宪政关系简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乡绅之治”形成的历史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中国明清时期的乡绅阶层相比,近代早期英国 乡绅阶层的特点,并分析其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7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大战略” ,是指一个国家无论在战时还是处于和平时期,其最高层面上的战略, 即指该国的最高领导层力图集中他们的全部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利用军事手段和非军事 手段,诸如利用其经济、人力与物力、技术与文化的资源,以及外交与道义方面的压力,去 保卫和加强他们所认定的本国最为长远的最高的国家利益。 ------保罗肯尼迪《战争与和平中的大战略》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现代史或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大战略与国家关系”自行 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 晰。) (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题作答。如果 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 [历史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 1903 年, 商部在《通饬各省振兴农务》中指出:“凡土质划分,种子之剖验,肥 料之制造,气候之占测,皆设立试验场,逐一考求。”在清政府的支持下,各地先后开始设 立农事试验场。清政府解除了延续多年的“ 禁垦令”,近代农垦公司和专业化的农业垦殖公 司开始出现。清政府还要求各地在筹设中等、初等实业学堂的同时,必须多设艺徒学堂,招 收贫民子弟传授粗浅技术,使其有谋生之资。1906 年清政府重新合并成立农工商部,“改平. 均司为农务司”,专门负责农政。1907 年底,农工商部奏请在各省设立农会并很快得到了 批准。谕旨颁布后,各地加快了筹设农会的速度。农业改革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在短 期内完成,随着清末新政的终结,农业改革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摘编自吴春梅《清末新政时期的农业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农业改革的主要措施。(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末农业改革的影响。(7 分)页 4 第 46. [历史选修 2: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 分) 材料国际联盟成立于 1920 年 1 月,其成立的宗旨在于“ 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 平及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为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盟约坚持了美国主张 的集体安全原则。和一个世纪前的“ 欧洲协调”相比,国际联盟的组织程度和正式程度都有所提高。尽管 国际联盟的失败更为人所知,但确实拥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成功的记录: 1920 年国联调节解决芬兰和瑞典关于阿兰岛的争端; 1921 年迫使希腊、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的军 队退出阿尔巴尼亚; 1925 年希保两国边境冲突,国联及时干预平息战争。30 年代,国联对 德意日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态度,最终未能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摘编自王磊《大国协调与集体安全的差异及其当代融合 -----来自欧洲协调与国际联盟的历史经验》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联坚持集体安全原则的背景。(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联实施集体安全的影响。(8 分) 47. [ 历史选修 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 材料 徐特立 (1877- -1968)是 20 世纪“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1937 年 1 月,徐 特立到达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1937 年 2 月,根据他的建议,鲁迅师范学校成立,. 这是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建立的第一所培养文化教育干部和小学师资的中等学校。1940 年 9 月,延安自然科学院开办,徐特立任院长。在他的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办学思想指导 下,充分发挥学院的科技优势,为边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边区教育的领导人, 他指出前进的国家与前进的政党对于自然科学不应该任其自发盲目的发展,而应是有计划有 步骤的发展。他对自然科学及其教育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为新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陈宗海《徐特立与延安时期的教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特立对边区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特立取得教育成就的原因。(8 分)页 5 第 解析版 24. 【答案】 B 【解析】 材料“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孙子,本支百世”是对宗法制下嫡长子继承制的描述,宗法制下形成森 严的等级制度,B 选项符合题意; 西周时期政治的特点之一就是神权和王权的紧密结合,A 选项排除; C 选项是对宗法制的描述,未涉及,排除; 西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 选项。 故选:B。 本题关键信息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孙子,本支百世”,结合宗法制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法制,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5.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可以看出柳宗元强调汉 初实行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制度,在维护中央集权这一点上,郡县制要比分封制更为优越,说明郡县制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 D 项正确。 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 A 项错误。 材料的主旨强调郡县制的作用,因此 BC 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故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汉代的地方制度。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 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的主旨,结合郡县制和郡国并行制的影响分析。 本题以柳宗元的言论为背景材料汉初郡国并行制,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汉初为了巩固政权,实行郡国并行制,一方面有利于巩固统治,但是造成了王国问题,汉武帝时期推行推 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26.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地位日益上升,科举取士人数向南 方倾斜,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故 D 项正确。 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宋代是被迫实行南北分卷制度,不能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故 A 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录取人数的数量对比,不能得出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故 B 项错误。 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南北分卷制度对南方的影响,C 项偏离主题,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科举制。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理解南北分卷制度是由于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文 化地位提升情况下实行的,有利于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本题考查北宋科举制中南北分卷制度的意义,理解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发展的影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 分析理解、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7. 【答案】 B 【解析】页 6 第 从材料可以看出,黄宗羲认为,西方数学源于中国,结合当时中国人闭目塞听、自诩为“天朝上国”可以 得出,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人克服接纳西学的思想阻力,故 B 正确。 A、C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是“中体西用”,故排除 D。 故选:B。 本题考查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西方数学源于中国勾股之学”“中学西窃”。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 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28. 【答案】 BC 【解析】 A.材料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业发展,但不能准确地看出航运业得到长足进步。 B.材料中纺织工业的数据有所减少,说明纺织业发展确实受挫。 C.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 1911 年,大部分行业资产的数值比 1894 年有很大的提高,说明我国的资本主义经 济获得巨大的发展,这与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密切的关系。 D.材料看不出政府投资重心的转移。 故选:B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和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特征和影响因素,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材料的能力。 29. 【答案】 D 【解析】 通过材料信息内容,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体现了节制资本的思想主张,要求对大资本家进行限 制,发展民族工商业,这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成熟,故 D 正确;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不能体现出他的思想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影响,排除 A; B 与材料叙述内容无关。 C 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故选:D。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主要考查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内容。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 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30.【答案】 C 【解析】 通过材料“联合整个农民,造成广泛的农民统一战线”可以看出,1935 年时中共的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初步 形成,故 C 正确; 统一战线理论不属于左倾错误,排除; 材料信息不能看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排除 B; 中共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而材料叙述的是农民问题,排除 D。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建设。主要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页 7 第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35 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形成。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 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 31. 【答案】 C 【解析】 依据图示可知,“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两个词汇开始出现增长趋势是在 1953 年,结合所学可知,1953 年中国抗美援朝基本结束,国内国际环境较为缓和,故 C 正确。 AB 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经确立,故排除 D。 故选:C。 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是“1953 年”、“出现图中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演变的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 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2. 【答案】 B 【解析】 材料“戏剧演员和歌队通过对驳以揭示真相,推动剧情发展;哲学家在批评前人的基础上树立自己的理论” 体现的是雅典生活的公开性,这主要和政治的开放性有关,B 选项符合题意; ACD 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 故选:B。 本题关键信息是“戏剧演员和歌队通过对驳以揭示真相,推动剧情发展;哲学家在批评前人的基础上树立 自己的理论”,结合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以城 邦为中心的城邦民主制。其民主的特点是:平民政体、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33. 【答案】 A 【解析】 材料“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同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 些规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否定的是地球中心说,说明教会的说教受到质疑, 这主要和科学技术发展有关,A 选项符合题意; BCD 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 故选:A。 本题关键信息是“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同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 可以不把这些规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结合启蒙运动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启蒙运动,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材料体现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 启蒙运动的发展。 34.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普鲁士政府通过参股和给予利息担保等方式资助私人铁路公司”“德国通过大规模购买实现了 铁路国有化,并对铁路部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可以看出德国加强对铁路事业的管理,体现了国家加强对 经济的干预,说明国家干预经济模式遂步形成,故 B 项正确。 页 8 第 材料只体现政府对铁路事业的管理,没有涉及其他部门,无法得出交通运输成为经济发展先导,故 A 项错 误。 C 项中的自觉不符合题意,排除。 依据材料“在统一后,德国通过大规模购买实现了铁路国有化,并对铁路部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可以看 出是国家统一完成促进铁路建设的发展,D 项颠倒了因果关系,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近代德国的工业化。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普鲁士政府通过参股和给予利息担保等方式资 助私人铁路公司”“德国通过大规模购买实现了铁路国有化,并对铁路部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主旨, 结合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特点分析,同时注意把握德国统一的影响。 本题以德国工业化状况为背景材料考查德国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表现,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 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5. 【答案】 A 【解析】 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赫鲁晓夫的改革减少了对企业的直接控制,企业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可以自行的 采购原材料,能够根据市场要求来调整生产,达到盈利的目的。说明赫鲁晓夫的改革,为企业注入一些市 场经济的因素。 B.材料看不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赫鲁晓夫的改革并不是重新回到新经济政策的轨道。 D.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经济建设,要求学生结合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41. 【答案】 【小题 1】(1)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一“明清时期,由退休官员、有科举功名的候选官员等组成的乡 绅阶层,活跃于乡村社会之中”、“国家权力逐步从乡村退出”、“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 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等信息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小农经济地位、儒家思想影响、宗法观 念影响、科举制以及国家权力在乡村的退出等方面分析。 (2)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二“近代英国乡绅阶层是介于有封号的贵族和富裕农民之间的中等阶层, 由骑士、在农村购买土地的工商业者、租地农场主和有实力的大农等发展而来”可以得出介于有封号的贵 族和富裕农民之间的中等阶层,由骑士、工商业者、租地农场主、有实力的大农组成;“国王为限制和削 弱贵族势力,委任乡绅担任地方治安法官、税收专员等职务,乡绅掌握地方治理权”、“乡绅占有全国土 地近元分之一,成为占有地产数量最大的一个阶层。乡绅还占据议会下院的主体,使下院成为乡绅获得国 家政治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可以得出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对贵族由制约作用。第二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 “乡绅阶层在 16--18 世纪中叶英国政治运动和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第一小问的特点和所学从协 调中央与地方关系,英国代议制的发展完善;维护地方利益和社会稳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方面 分析。 故答案为: (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宗法观念的影响;明清对科举制的 重视;国家权力在乡村的退出。 (2)介于有封号的贵族和富裕农民之间的中等阶层,由骑士、工商业者、租地农场主、有实力的大农组成; 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对贵族由制约作用。 影响:有利于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推动英国代议制的发展完善;有助于维护地方利益和社会稳定;推动 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页 9 第 【小题 2】 【解析】 (1)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乡绅自治制度。主要考查明清时期乡绅自治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解题的关键是 依据材料一“明清时期,由退休官员、有科举功名的候选官员等组成的乡绅阶层,活跃于乡村社会之中”、 “国家权力逐步从乡村退出”、“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结合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史实分析。 (2)本题考查近代早期英国乡绅自治制度。主要考查近代早期英国乡绅阶层的特点和影响,特点依据材料 二“近代英国乡绅阶层是介于有封号的贵族和富裕农民之间的中等阶层,由骑士、在农村购买土地的工商 业者、租地农场主和有实力的大农等发展而来”、“国王为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委任乡绅担任地方治安 法官、税收专员等职务,乡绅掌握地方治理权”、“乡绅占有全国土地近元分之一,成为占有地产数量最 大的一个阶层。乡绅还占据议会下院的主体,使下院成为乡绅获得国家政治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分析。影 响,依据材料二“乡绅阶层在 16--18 世纪中叶英国政治运动和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所学从政治、 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和近代英国早期乡绅自治制度的比较,通过两种制度的分析认识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政 治制度的不同及其形成原因和影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42. 【答案】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可知,“大战略”强调国际环境和国际利益的重要性,由此可从国家利益和 国际关系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取论题。然后结合新中国初期的国际形势、外交方针以及经济政策、改革 开放时期的国际形势、外交状况以及经济政策进行阐述,最后回归材料和观点进行升华,得出结论即可。 论题: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 阐述:新中国初期,面临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中国,以苏联为首的社会 主义阵营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因此为了维护国家和安全,新中国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同时新中 国初期进行工业化建设借鉴了苏联工业化模式,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0 世纪 70、80 年代,和 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做 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了改善国际环境,中国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由此 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经济政策制定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的,但是其根本出发是维护国家利益。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外交政策。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理解“大战略”的内涵,进而提出 观点,即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然后结合新中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国际形势、外交 政策以及经济政策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得出结论。作答时,要做到观点明晰且正确,论述要史论结合,史 实运用要准确,逻辑严密而清晰,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以“大战略与国家关系”切入点考查新中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和外交,认识一个国家经济政 策制定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的,但是其根本出发是维护国家利益。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对 基础知识的把握。 45. 【答案】 【小题 1】设置改革政府机构负责发展农业;兴办农业试验场,开展农业育种与选种;废除劲肯定开放对东 北和内蒙古部分荒地开垦;开放土地买卖和承认土地私有;制定相关政策与章程,规范管理。 【小题 2】影响:有利于近代农业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或西学东渐);有利于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有 利于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在农业领域的推广(或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有利于近代工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 【解析】 (1)本题考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主要考查清末农业改革的措施。 页 10 第 (2)本题考查清末新政。主要考查清末农业改革的影响。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农业改革的措施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 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46. 【答案】 【小题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战胜国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欧洲具有大国协调机制的传统;和 平运动的推动。 【小题 2】影响:反映了人类对世界和平的向往;用协商和仲裁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社会有序化;为现 代国际组织的运作提供借鉴;未能有效维护和平,客观上助长了侵略,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联盟。(1)主要考查国际联盟坚持集体安全原则的背景,依据材料“国际联盟成立于 1920 年 1 月”、“其成立的宗旨在于“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平及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 务”、“为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盟约坚持了美国主张的集体安全原则”并结合所学分析;(2)主要考查国 际联盟坚持集体安全原则的影响,依据材料“其成立的宗旨在于“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和平及安全起 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国际联盟的组织程度和正式程度都有所提高。尽管国际联盟的失败更 为人所知,但确实拥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成功的记录”、“国联对德意日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态度,最 终未能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 本题考查国际联盟,通过材料分析理解国际联盟的特点、局限性,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 知识、描述与阐释事物、探讨与论证问题的能力。 47. 【答案】 【小题 1】贡献:主张建立专业学校,推动培养文化教育干部和小学师资的中等学校的建立;倡导教育、科 研、经济三位一体办学思想,充分发挥学院的科技优势,为边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反对自然科 学自发盲目的发展,主张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为新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题 2】原因:徐特立独特的教育思想和自身的努力;适应了抗战的需要;中共的重视和支持。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徐特立。(1)主要考查徐特立的教育贡献,依据材料“根据他的建议,鲁 迅师范学校成立,这是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建立的第一所培养文化教育干部和小学师资的中等学校”、“在 他的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办学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学院的科技优势,为边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 大贡献”、“他指出前进的国家与前进的政党对于自然科学不应该任其自发盲目的发展,而应是有计划有 步骤的发展。他对自然科学及其教育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为新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概括;(2)主要考查徐特立取得教育成就的原因,依据材料时间,紧扣抗日战争这一大背景,结合所 学分析。 本题考查徐特立教育思想和贡献,认识其教育思想对新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 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页 11 第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