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早读资料(第 1 周)
一、情景式默写
(一)《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劝学》中的“ ”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 , , 。”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
4. 孔子曰: “ 学而时习之 ” ,又说: “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5.《劝学》中,荀子通过“ , 。”的对比,从其亲身体验
中揭示这样一个道理:空想不如学习。
6. 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很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
是: , ,
, , 。
7.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
而是劝人为“善”,从文中“ ,
, 。”可见。
8.《劝学》中,荀子用“ , 。”两个比喻印证君子只要广泛
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的道理。
9.《劝学》中,“ , 。”这两句从反面说明要想远达千里之
外的地方,就必须一步一步地积累。
10.《劝学》中,作者通过举木材经过墨绳量过并加工能取直和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会变锋利这两个事例来打比方,
目的是为了说明“ , 。”这一做人的道理。
11. 荀子在《劝学》写到, “ 骐骥 ” 是一种很善跑的骏马,但它一次跨越也不够人的十步远,与之相反的是
“ , 。”通过正反对比说明坚持的重要性。
1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 。”
二、成语积累
001.哀鸿遍野灾民多 002.安步当车从容行 003.安贫乐道名利淡 004.安如磐石局势稳 005.安时处顺安现状
006.安土重迁恋故土 007.安之若素不惊慌 008.按部就班守陈规 009.按图索骥守成规 010.暗度陈仓造假象
011.黯然销魂人沮丧 012.嗷嗷待哺人饥饿 013.八面玲珑人圆滑 014.白驹过隙时飞逝 015.白璧微瑕小缺点
016.白云苍狗变化快 017.百里挑一才难得 018.百无聊赖人空虚 019.斑驳陆离色彩杂 020.班荆道故叙旧情
021.坂上走丸情势急 022.包罗万象内容多 023.抱残守缺人保守 024.抱薪救火方法错 025.暴虎冯河人鲁莽
026.暴戾恣睢人残暴 027.暴殄天物糟蹋物 028.杯弓蛇影妄自惊 029.杯水车薪力量小 030.悲天悯人怜惜人
031.奔走呼号求支持 032.本末倒置主次倒 033.笔走龙蛇字雄健 034.鄙夷不屑态度傲 035.筚路蓝缕创业艰
036.蔽明塞聪拒接受 037.敝帚千金很珍惜 038.敝帚自珍不自弃 039.鞭辟入里文深刻 040.便宜从事懂变通
三、美文荐读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题记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
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
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那么正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耀眼的彩虹。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如
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当作是一
次挫折,那么这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英雄坚贞不
屈的气节。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
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一种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
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
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呢?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
是不完整的人生;缺少滋润它的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难题,要想让我们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
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这样,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更为深刻的意义!
评语:开篇用一个寓意深刻的比喻句作为题记,总领全文,使文章笼罩上浓郁的诗意与深邃的哲理。接下来,作者机
智地把目光锁定在大自然和人生世界,列举贝壳育珠、水汽凝虹、苏武坚贞不屈、昭君化解汉匈矛盾等材料,引用冰心
老人对成功所作的诠释,生动地阐明了一个道理: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挫折是滋润成功的花儿的养分;要想让我们
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必须在遭遇挫折时勇敢地排解痛苦,缩小痛苦。文章说理精彩,善于用诗化的语言议论抒怀,
并注意锻造警句格言以强化、美化自己的说理,表现出深厚的语文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才能。
四、作文秘籍
(一)议论文分析论证之因果论证法
因果分析法概念:
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
结果的原因,从而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规律,使事例有力地证明观点。
标志性词语:
“为什么呢,……因为……”
“正因为如此……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
“……何也,因为……”
示例:
坚持铸就成功。西汉司马迁少年时就涉猎群书,立志继承父业。正当他撰写的《史记》进展顺利的时候,“李陵事件”
的牵联,使他遭受宫刑。面对这奇耻大辱,他不是叹息、沉沦,而是锐意进取,“幽而发愤”,他含冤蒙垢数十年,终
于写出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流芳后世。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取得名留青史,让人敬仰,那是因
为他坚持不懈。所以说坚持铸就成功。
1仿照示例写一个片段,用上因果论证法。
(二)作文素材
【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
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 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
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
下令放他过去。
作为作家的海明威,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过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斯汤达打在地上说胡话。
决心下定,就得奋力拼搏。1949 年,他的朋友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不服气,匆匆写了一部小说要超过人家,
反遭失败。倔强的海明威爬起来再干,终于写出了小说《老人与海》,获 1954 年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
是的,人是不能被打败的,只要我们心中有目标,有信念。即使过程艰幸,最终也能有所收获
话题:“成功的曲折”“永不言败”
五、诗歌鉴赏
题目类型 诗歌 典型例题 答案示范 答题公式
竹石 ①诗歌描绘了怎 公式: 什么意象+意象特点+
样的意象? 意象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1 分析诗歌 咬定青山不放 答:诗歌描绘了竹立足破岩,备受风霜雨雪
意象型(景 松,立根原在破 的磨难,依旧顽强地生存着的意象(步骤 模式:诗歌描绘了 的
物形象) 岩中。千磨万击 一)。诗人通过描绘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 意象。诗人通过 意
还坚劲,任尔东 ②诗中某一意象 竹的意象(步骤二),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 象,表达了自己
西南北风。 有什么特点? 象 不媚权贵,不迎合时俗的确刚劲品格。(步 的情感或品格。
征了什么品格。 骤三)
思路: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
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意象特
点;③指出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实词积累
1.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__________________
(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____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六国论》)__________________
2.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__________
(2)沛公安在 (《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
(3)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
(4)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_____
3.被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__________________
4.倍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__________________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
5.本
(1)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
(2)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__________________
(3)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__________________
6.鄙
(1)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_________
(2)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并序》)__________________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
(4)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____
7.兵
(1)故上兵伐谋 (《孙子兵法》)__________________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
(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扬州慢》)__________________
8.病
(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__________________
(3)君之病在肠胃 (《扁鹊见蔡桓公》)__________________
9.察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
(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__________________
10.朝
(1)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____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____
11.曾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__________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并序》)__________________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__________________
12.乘
(1)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
13.诚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
(2)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__________________
14.除
(1)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__________________
(2)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__________________
(3)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
15.辞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
(2)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狱中杂记》)__________________
(3)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 (《苏武传》)__________________
(4)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 《琵琶行》
(《琵琶行并序》)__________________
2参考答案
1.学不可以已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学不可以已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六、文言文
1.(1)动词,爱惜 (2)动词,喜爱 (3)动词,吝惜
2.(1)形容词,安稳 (2)疑问代词,哪里,什么地方 (3)疑问副词,怎么 (4)使……安定
3.(1)介词,表被动 (2)动词,通“披”,穿
4.(1)加倍,更加 (2)动词,通“背”,违背
5.(1)本来的,原来的 (2)树木的干 (3)推原,推究
6.(1)边邑,这里用作动词,把……当做边邑 (2)轻贱 (3)见识短浅 (4)庸俗,浅陋
7.(1)用兵的策略 (2)兵器 (3)战争
8.(1)有病,患病 (2)担忧,忧虑 (3)重病
9.(1)细看,观察 (2)审查 (3)考察和推举
10.(1)名词,朝廷 (2)动词,上朝,朝见
11.(1)读 zēng,动词,通“增”,增加 (2)副词,曾经 (3)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
气,可译为“连……都……”
12.(1)读 shèng,量词,辆 (2)趁着
13.(1)副词,确实 (2)形容词,真诚
14.(1)名词,台阶 (2)动词,授予官职 (3)动词,清除
15.(1)动词,计较 (2)诉讼的供词 (3)审讯 (4)动词,推辞,拒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