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冲刺 分类讨论的思想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冲刺 分类讨论的思想

ID:257670

大小:1.63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5-0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 共 25 页 高考冲刺 分类讨论的思想 【高考展望】 数学中的分类讨论贯穿教材的各个部分,它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逻辑性. 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对于简化研究对象,发展人的思 维有着重要帮助,因此,有关分类讨论的数学命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位置。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当问 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每一 类的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 整”的数学策略.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在人的思维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近几 年的高考试题中,他都被列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来考察。 分类讨论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高考对本专题的考察为:将有一道中档或中档偏上的题目,其求解 思路直接依赖于分类讨论,特别关注以下方面:涉及指数、对数底的讨论,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等 比数列求和,由 求 等。 【知识升华】 1.分类讨论的常见情形 (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主要是指有的概念本身是分类的,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结论,则 必须进行分类讨论求解,如绝对值、直线斜率、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2)由性质、定理、公式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数学定理、公式、性质是分类给出的,在不同条件 下结论不一致,如二次函数 y=ax2+bx+c(a≠0),由 a 的正负而导致开口方向不确定,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 式因公比 q 是否为 1 而导致公式的表达式不确定等. (3)由某些数学式子变形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数学式子本身是分类给出的,如 ax2+bx+c>0, a=0,a<0,a>0 解法是不同的. (4)由图形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图形的类型、位置也要分类,如角的终边所在象限,点、线、面 的位置关系等. (5)由实际意义引起的讨论:此类问题在应用题中常见. (6)由参数变化引起的讨论:所解问题含有参数时,必须对参数的不同取值进行分类讨论;含有参 数的数学问题中,参变量的不同取值,使得变形受限导致不同的结果. 2.分类的原则 (1)每次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同一的; 分类讨论问题的难点在于什么时候开始讨论,即认识为什么要分类讨论,又从几方面开始讨论,只 有明确了讨论原因,才能准确、恰当地进行分类与讨论.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掌握所用的概念、定理、定义, 考虑问题要全面.函数问题中的定义域,方程问题中根之间的大小,直线与二次曲线位置关系中的判别式 nS na第 2 页 共 25 页 等等,常常是分类讨论划分的依据. (2)每次分类的对象不遗漏、不重复、分层次、不越级讨论. 当问题中出现多个不确定因素时,要以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进行划分,做到不重不漏,然后对划分的 每一类分别求解,再整合后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数形结合是简化分类讨论的重要方法. 3.分类讨论的一般步骤 第一,明确讨论对象,确定对象的范围; 第二,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合理分类,做到不重不漏; 第三,逐类讨论,获得阶段性结果; 第四,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4. 分类讨论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按主元分类的结果应求并集. 第二,按参数分类的结果要分类给出. 第三,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但这种分类讨论的方法有时比较繁杂,若有可能,应尽量 避免分类.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不等式中参数的讨论问题 【例 1】解关于 的不等式: . 【思路点拨】依据式子的特点,此题应先按对最高次项的系数 是否为 0 来分类,然后对式子分解因 式,并按两个根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分类讨论.而对于 与 时,先写简单好作的 . 【解析】 (1)当 时,原不等式化为一次不等式: ,∴ ; (2)当 时,原不等式变为: , ①若 ,则原不等式化为 ∵ ,∴ ,∴不等式解为 或 , ②若 ,则原不等式化为 , (ⅰ)当 时, ,不等式解为 , (ⅱ)当 时, ,不等式解为 ; (ⅲ)当 时, ,不等式解为 , x 2 ( 1) 1 0ax a x− + + < a 0a > 0a < 0a < 0a = 1 0x− + < 1x > 0a ≠ 1( 1)( ) 0a x x a − − < 0a < 1( 1)( ) 0x x a − − > 0a < 1 1a < 1x a < 1x > 0a > 1( 1)( ) 0x x a − − < 1a = 1 1a = x∈∅ 1a > 1 1a < 1 1xa < < 0 1a< < 1 1a > 11 x a < 0 或 a或 0a = 0 1a< < 1{ |1 }x x a < < 1a = ∅ 1a > 1{ | 1}x xa < < x 2 3 2( )x a a a x+ < + a R∈ 2( )( ) 0x a x a− − < a 2a 2a a= 0a = 1a = 2 0x < 2( 1) 0x − < x∈∅ 2a a> 0 1a< < 2( , )x a a∈ 2a a< 0a < 1a > 2( , )x a a∈ 0a = 1a = x∈∅ 0 1a< < 2( , )x a a∈ 0a < 1a > 2( , )x a a∈第 4 页 共 25 页 【解析】(1)根据题意,得方程 ax2﹣3x+2=0 的两个根为 1 和 b,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解之得 a=1,b=2; (2)由(1)得关于 x 的不等式 ax2﹣(ac+b)x+bc<0,即 x2﹣(c+2)x+2c<0, 因式分解,得(x﹣c)(x﹣2)<0 ①当 c=2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②当 c<2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c,2); ③当 c>2 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c). 举一反三: 【变式】(2015 春 山西校级期末)关于 x 的不等式 ax2+(a﹣2)x﹣2≥0(a∈R) (1)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1]∪[2,+∞),求 a 的值; (2)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ax2+(a﹣2)x﹣2≥0. 【解析】(1)∵关于 x 的不等式 ax2+(a﹣2)x﹣2≥0 可变形为 (ax﹣2)(x+1)≥0, 且该不等式的解集为(﹣∞,﹣1]∪[2,+∞), ∴a>0; 又不等式对应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1 和 2; ∴ =2,解得 a=1; (2)①a=0 时,不等式可化为﹣2x﹣2≥0,它的解集为{x|x≤﹣1}; ②a≠0 时,不等式可化为(ax﹣2)(x+1)≥0, 当 a>0 时,原不等式化为(x﹣ )(x+1)≥0, 它对应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 和﹣1,且 >﹣1, ∴不等式的解集为{x|x≥ 或 x≤﹣1}; 当 a<0 时,不等式化为(x﹣ )(x+1)≤0, 不等式对应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 和﹣1, 在﹣2<a<0 时, <﹣1, ∴不等式的解集为{x| ≤x≤﹣1}; 在 a=﹣2 时, =﹣1,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在 a<﹣2 时, >﹣1,不等式的解集为{x|﹣1≤x≤ }. 综上,a=0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a>0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 或 x≤﹣1}, ﹣2<a<0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x≤﹣1},第 5 页 共 25 页 a=﹣2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a<﹣2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1≤x≤ }. 类型二、函数与方程中的分类讨论问题 【例 3】函数 的图象可能是( ) 【思路点拨】对底数 分两种情况讨论,结合图像恒过的定点可解。 【答案】D; 【解析】当 时单调递增, ,故 A 不正确;因为 恒不过点 ,所以 B 不正 确;当 时单调递减, ,故 C 不正确 ;D 正确. 【总结升华】含有参数的函数的综合问题(本例是函数图像)历来就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求解此类问题的关键一点就是紧扣对称轴,依此来展开有条理性的分类讨论。 举一反三: 【变式】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1,3),且 f(x)在(-1,+∞)上恒有 f(x)3,不满足题意; (2)当 ,则 ,此时,x∈(-1,+∞)时, 即 f(x) ≠ 1a > 1 0a − < 1xy a a = − (1,1) 0 1a< < 1 0a − < 2( ) 1f x ax= + 0a > 3( )g x x bx= + ( )y f x= ( )y g x= c ,a b 2 4a b= ( ) ( )f x g x+ ( , 1]−∞ − a 10f(x) log (x ) 13a a= + + 10( 1) log ( 1) 1=33af a− = − + 2 10 1 03a a− + = 3a = 1 3a = 3a = 3f(x) log (x 10) 1= + + 1 3a = 1 3 10f(x) log (x ) 19 = + + 2)9 10(xlog9 1 9 10x 3 1 + 1 3 10f(x) log (x ) 19 = + +第 6 页 共 25 页 点处的函数值相等,切点处的斜率相等,故可求 a、b 的值。 (2)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对参数 a 进行讨论求解。 【解析】(1)由 为公共切点可得: ,则 , , ,则 , , ① 又 , , ,即 ,代入①式可得: . (2) , 设 则 ,令 ,解得: , ; , , 原函数在 单调递增,在 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 ①若 ,即 时,最大值为 ; ②若 ,即 时,最大值为 ③若 时,即 时,最大值为 . 综上所述:当 时,最大值为 ;当 时,最大值为 . 【总结升华】此题应该说是导数题目中较为常规的类型题目,考查的切线、单调性、极值以及最值的问题 都是课本中要求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掌握比较好的知识点. 举一反三: 【变式】设 , (1)利用函数单调性的意义,判断 f(x)在(0,+∞)上的单调性; (2)记 f(x)在 00,ax1·x2>0 ∴当 0a 2a > 2 max (1) 3 5 2y g a a= = − + + = 3 21 2a += 3 21 2a −= 121 ≤≤− a 2 2a− ≤ ≤ 2 max 3( ) 2 6 22 4 ay g a a= = − + + = 3 4−=a 4a = 12 −0 (n=1,2, 3…). (1)求 q 的取值范围; (2)设 bn=an+2-3 2an+1,记{bn}的前 n 项和为 Tn,试比较 Sn 与 Tn 的大小. 【思路点拨】(1)根据条件列出关于 q 的不等式,注意分类讨论.(2)能否判断{bn}为特殊数列进而求和作差、 作商比较大小. 【解析】(1)∵{an}是等比数列,Sn>0,可得 a1=S1>0,q≠0, 当 q=1 时,Sn=na1>0; 当 q≠1 时,Sn= ,即 (n=1,2,3,…), 上式等价于①  (n=1,2,3,…) 或② (n=1,2,3,…), 解①式得 q>1; 解②式,由于 n 可为奇数、可为偶数,故-1− 1 0 1 0n q q −    1 1 2x + > ( )2 2 2 1log log 0a xx  + + =   21 1a xx  + =   1 4a = − 1 4 −第 24 页 共 25 页 (3)当 0<x1<x2 时, , , 所以 f(x)在(0,+∞)上单调递减. 函数 f(x)在区间[t,t+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 f(t),f(t+1)。 即 at2+(a+1)t-1≥0,对任意 成立。 因为 a>0,所以函数 y=at2+(a+1)t-1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 所以 时,y 有最小值 ,由 ,得 。 故 a 的取值范围为 14.【解析】 (1) . ∵ ,∴ ,∴ . (2) ,即 ∵ ,∴ , ①当 时,当且仅当 时, 取得最小值-1,这与已知矛盾. ②当 时,当且仅当 时, 取得最小值 , 由已知得 ,解得 ; ③当 时,当且仅当 时, 取得最小值 , 由已知得 ,解得 ,这与 相矛盾. 综上所述, 即为所求. 15.【解析】 (1)当 AC 垂直于 x 轴时, , 又∵|AF1|∶|AF2|=3∶1, ∴ ,从而 , 1 2 1 1a ax x + > + 2 2 1 2 1 1log loga ax x    + > +        2 2 1 1( ) ( 1) log ( ) log ( ) 11f t f t a at t − + = + − + ≤+ 1[ ,1]2t ∈ 1[ ,1]2 1 2t = 3 1 4 2a − 3 1 04 2a − ≥ 2 3a ≥ 2[ , )3 +∞ 3 3cos cos sin sin cos22 2 2 2 x xa b x x x⋅ = ⋅ − ⋅ =  2 23 3| | (cos cos ) (sin sin )2 2 2 2 x xa b x x+ = + + −  22 2cos2 2 cosx x= + = [0, ]2x π∈ cos 0x ≥ | | 2cosa b x+ =  ( ) cos2 4 cosf x x xλ= − 2 2( ) 2(cos ) 1 2f x x λ λ= − − − [0, ]2x π∈ 0 cos 1x≤ ≤ 0λ < cos 0x = ( )f x 0 1λ≤ ≤ cos x λ= ( )f x 21 2λ− − 2 31 2 2 λ− − = − 1 2 λ = 1λ > cos 1x = ( )f x 1 4λ− 31 4 2 λ− = − 5 8 λ = 1λ > 1 2 λ = 2 2| | bAF a = 2 1 3| | bAF a = 2 1 2 4| | | | 2bAF AF aa + = =第 25 页 共 25 页 ∴a2=2b2,∴a2=2c2,∴ . (2)由(1)得椭圆的方程为 x2+2y2=2b2,焦点坐标为 F1(-b,0),F2(b,0). ①当 AC、AB 的斜率都存在时,设 A(x0,y0),B(x1,y1),C(x2,y2), 则 AC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由 得 . 又 A(x0,y0)在椭圆 x2+2y2=2b2 上,∴ , 则有 . ∴ , ∴ , 故 , 同理可得 ,∴ ; ②若 AC⊥x 轴,则 , ,这时 ; ③若 AB⊥x 轴,则 , ,这时 . 综上可知 是定值 6. 2 2 ce a = = 0 0 ( )yy x bx b = −− 0 0 2 2 2 ( ) 2 2 yy x bx b x y b  = − −  + = 2 2 2 2 2 2 0 0 0 0 0 0( 2 2 ) 2 ( ) 0x y bx b y by x b y b y+ − + + − − = 2 2 2 0 02 2x y b+ = 2 2 2 2 0 0 0 0(3 2 ) 2 ( ) 0b bx y by x b y b y− + − − = 2 2 0 0 2 2 03 2 b yy y b bx = − − 2 0 03 2 y b y b x = − − 0 02 2 2 2 3 2| | | | y b xAF F C y b λ −= = =− 0 1 3 2b x b λ += 1 2 6λ λ+ = 2 1λ = 1 3 2 5b b b λ += = 1 2 6λ λ+ = 1 1λ = 2 5λ = 1 2 6λ λ+ = 1 2 λ λ+

资料: 584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