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南湖北四校高三下学期4月学情调研联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湖南湖北四校高三下学期4月学情调研联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ID:260698

大小:2.24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5-1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 共 25 页 2020 届湖南湖北四校高三下学期 4 月学情调研联考数学(理) 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 , ,则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化简集合 Q,根据集合的并集运算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 , , ∴ ,故选 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并集运算,属于容易题. 2.x,y 互为共轭复数,且 则 ( ) A.2 B.1 C. D.4 【答案】C 【解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设复数 ,则其共轭复数 ,然后将 x, y 代入 中化简,可求出 的值,从而可求出复数 x,y 的模. 【详解】 设 , ,代入得 , 所以 , ,解得 , ,所以 .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复数和其共轭复数,复数的运算,复数的模,属于基础题. 3.如图所示,三国时代数学家在《周脾算经》中利用弦图,给出了勾股定理的绝妙证 明.图中包含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及一个小正方形(阴影),设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 为 ,若向弦图内随机抛掷 200 颗米粒(大小忽略不计,取 ),则落在小 正方形(阴影)内的米粒数大约为( ) { | 0 4}P x R x= ∈ ≤ ≤ { || | 3}Q x R x= ∈ < P Q = [3,4] ( 3, )− +∞ ( ,4]−∞ ( 3,4]− [0,4]P = ( 3,3)Q = − ( 3,4]P Q∪ = − ( )2 3 i 4 6ix y xy+ − = − x y+ = 2 2 ix a b= + iy a b= − ( )2 3 i 4 6ix y xy+ − = − ,a b ix a b= + iy a b= − ( ) ( )2 2 22 3 i 4 6ia a b− + = − ( )22 4a = ( )2 23 6a b+ = 1=a 1=b 2 2x y+ = 30° 3 1.732≈第 2 页 共 25 页 A.20 B.27 C.54 D.64 【答案】B 【解析】设大正方体的边长为 ,从而求得小正方体的边长为 ,设落在小 正方形内的米粒数大约为 ,利用概率模拟列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设大正方体的边长为 ,则小正方体的边长为 , 设落在小正方形内的米粒数大约为 , 则 ,解得: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模拟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4.如图所示,在 中,点 在线段 上,且 ,若 ,则 ( ) A. B. C.2 D. 【答案】B 【解析】分析:从 A 点开始沿着三角形的边转到 D,则把要求的向量表示成两个向量 的和,把 写成 的实数倍,从而得到 ,从而确定出 ,最后求得结果. x 3 1 2 2x x− N x 3 1 2 2x x− N 2 2 3 1 2 2 200 x x N x  −    = 27N ≈ ABC∆ D BC 3BD DC= AD AB ACλ µ= +   λ µ = 1 2 1 3 2 3 BD BC AD 1 3 4 4AB AC= +  1 3,4 4 λ µ= =第 3 页 共 25 页 详解: , 所以 ,从而求得 ,故选 B.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向量的基本定理,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向量直角的关系, 结合三角形法则,求得结果. 5.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m 为实数)为偶函数,记 , , 则 a,b,c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 f(x)为偶函数便可求出 m=0,从而 f(x)= ﹣1,根据此函数的奇 偶性与单调性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解:∵f(x)为偶函数; ∴f(﹣x)=f(x); ∴ ﹣1= ﹣1; ∴|﹣x﹣m|=|x﹣m|; (﹣x﹣m)2=(x﹣m)2; ∴mx=0; ∴m=0; ∴f(x)= ﹣1; ∴f(x)在[0,+∞)上单调递增,并且 a=f(| |)=f( ), b=f( ),c=f(2); ∵0< <2< ; ∴a ( )1 0F c- , ( )2 0F c, N 23c, 2 b a  −   C M 2 4MF MN b>+ C第 5 页 共 25 页 A. B. C. D. 【答案】C 【解析】首先根据双曲线的定义, ,转化为 ,即 ,根据数形结合可知,当点 三点共线时, 最小,转化为不等式 ,最后求离心 率的范围. 【详解】 由已知可得 ,若 , 即 ,左支上的点 均满足 , 如图所示,当点 位于 点时, 最小, 故 ,即 , , 或 或 或 或 双曲线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点睛】 本题考查离心率的取值范围的问题,属于中档题型,意在考查化归和计算能力,关键是 根据几何关系分析 的最小值,转化为 的代数关系,最后求 的范 围. 13 , 53       ( 5, 13) 131, ( 5, )3   +∞    (1, 5) ( 13, )+∞ 2 1 2MF MF a= + 1 2 4MF MN a b+ + > ( )1 min 2 4MF MN a b+ + > 1, ,M F N 1MF MN+ 23 2 42 b a ba + > 2 1 2MF MF a− = 2 | | 4MF MN b+ > 1 | | | 2 4MF MN a b+ + >‖ M 2 | | 4MF MN b+ > M H 1 | |MF MN+ 23 2 42 b a ba + > 2 23 4 8b a ab+ > 2 23 8 4 0, (2 )(2 3 ) 0b ab a a b a b∴ − + > ∴ − − > 2 3a b∴ > 2 22 , 4 9a b a b< ∴ > 2 2 2 24 , 9 13a b c a< ∴ < 2 2 135 , 1 3 cc a a > ∴ < < 5,c a > ∴ C 131, ( 5, )3   +∞    1 | | |MF MN+‖ ,a b c a第 6 页 共 25 页 8.已知在关于 x,y 的不等式组 ,(其中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存 在点 ,满足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先由条件画出可行域,而 表示可行域中的点 到点 的距离的平方等于 1,由图可知只需点 到 的距离的平方小于 等于 1 即可,从而求出 a 的取值范围. 【详解】 由条件可得可行域,如图所示, 由 ,得 . 因为直线 与直线 垂直,所以只需圆心到 A 的距离小于等于 1 满足题 意即可, 即 ,解得 , 当 时恒存在点满足题意,故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线性规划的基本应用,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属于中 档题. 9.设 的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且 ,则 的最大值为 0 0 1 0 x y a x y y + − ≤  − ≥  + ≥ 0a > ( )0 0,P x y ( ) ( )2 2 0 03 3 1x y− + − = ( ],3−∞ )6 2, + +∞ ( ,6 2−∞ +  )6 2, − +∞ ( ) ( )2 2 0 03 3 1x y− + − = ( )0 0,P x y (3,3) ,2 2 a aA     (3,3) 0 y x x y a =  + − = ,2 2 a aA     0x y a+ − = y x= 2 2 3 3 12 2 a a   − + − ≤       6 2 6 2a− ≤ ≤ + 6 2a ≥ + )6 2, − +∞ ABC△ , ,A B C , ,a b c 3cos cos 5a B b A c− = ( )tan A B−第 7 页 共 25 页 A. B. C. D. 【答案】B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 ,, ∴ 整理,得 ,同除以 得 , 由此可得 是三角形内角,且 与 同号, 都是锐角,即 当且仅当 ,即 时, 的最大值为 . 故选 B. 10.已知函数 在区间 上 是增函数,且在区间 上恰好取得一次最大值,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将函数 用三角恒等变换化简成正弦型函数,根据整体代换与正弦函数的 性质,结合已知建立 的不等量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 3 2 3 4 3 2 3 3cos cos 5a B b A c − = 3 5sinAcosB sinBcosA sinC− = , C A B sinC sin A Bπ= − + ⇒ = + ( ) ( ) 3 5sinAcosB sinBcosA sinAcosB cosAsinB− = +( ), 4sinAcosB sinBcosA= cosAcosB, 4tanA tanB= 2 3 3 11 1 4 4 tanA tanB tanBtan A B tanAtanB tan B tanBtanB ( ) ,−− = = =+ + + A B 、 tan A tanB A B∴ 、 0 0tanA tanB> , > , 1 14 2 4 4tanB tanBtanB tanB + ≥ ⋅ = 3 3 1 44 tan A B tanBtanB − = ≤ + ( ) , 1 4tanBtanB = 1 2tanB = tan A B−( ) 3 4 2 2( ) 2sin cos sin ( 0)2 4 xf x x x ω πω ω ω = ⋅ − − >   2 5,5 6 π π −   [0, ]π ω 30, 5      1 5,2 2     1 3,2 4      1 3,2 5      ( )f x ω 2 2( ) 2sin cos sin2 4 xf x x x ω πω ω = ⋅ − −  第 8 页 共 25 页 ,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 , . 当 时, 取得最大值, 而 在区间 上恰好取得一次最大值, ,解得 , 综上,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恒等变换、正弦函数的性质,整体代换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11.已知抛物线 : 和直线 : , 是 的焦点, 是 上一点, 过 作抛物线 的一条切线与 轴交于 ,则 外接圆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设出过点 P 的切线方程,将切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即可得到切线斜率, 进而得到点 Q 坐标,利用斜率乘积为-1 可判断出 为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即为斜边的中点,即可求出圆的半径,从而得到圆的面积,即可得到最值. 【详解】 将直线 l 与抛物线联立 ,得 ,即直线 l 与抛物线相切且切点 为(1,2),又 是 上一点, 当点 P 为切点(1,2)时,Q(0,1),F(1,0),此时 为直角三角形,且外接圆的半径为 1,故圆的面积为 ; 当点 P 不为切点时,设点 ,切线斜率为 k,则切线方程为 2sin [1 cos( )] sin sin2x x x x πω ω ω ω= ⋅ + − − =  ( )f x 2 5,5 6 π π −   2 50, 5 6xω πω ω πω> − ≤ ≤ 5 3, 06 2 5 ππω ω∴ ≤ ∴ < ≤ 22 ( ), ( )2 2 kx k k Z x k Z π π πω π ω ω= + ∈ = + ∈ ( )f x ( )f x [0, ]π 2 2 2 π πω π π πω ω  ≤∴  + > 1 5 2 2 ω≤ < 1 3 2 5 ω≤ ≤ C 2 4y x= l 1 0x y− + = F C P l P C y Q PQF∆ 2 π 2 2 π 2π 2π PQF∆ 2 4 1 0 y x x y  =  − + = ( )21 0x − = P l PQF∆ π ( )0 0, 1P x x +第 9 页 共 25 页 ,即 ,将切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 得 ,其中 , 则 ,此时切线方程化简得 ,此时点 Q ,可得 ,即 为直角三角形,PF 中点 M 即为外接圆的圆心,则 ,面积为 ,当 时面积 取到最小值为 , 综上,面积最小值为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相切,考查三角形外接圆的面积问题,关键是能确定出三角形为 直角三角形. 12.有四根长都为 2 的直铁条,若再选两根长都为 的直铁条,使这六根铁条端点处相 连能够焊接成一个对棱相等的三棱锥形的铁架,则此三棱锥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在四面体 中,设 ,过点 A 作 于 E,连接 ,得 ,求得 , 令 ,利用导数即可求解其最大值,进而得到体积的取值范围,得出答 案. 【详解】 如图所示,设 , 过点 A 作 于 E,连接 ,则 , ( ) ( )0 01y x k x x− + = − 0 0 1 0kx y kx x− − + + = 2 0 0 4 1 0 y x kx y kx x  =  − − + + = 2 0 0 1 04 ky y kx x− − + + = ( )( )01 1 0k kx= − − = 0 1 PQk x = 0 0 1y x xx = + ( )00, x 0FQk x= − PQF∆ 0 01 1,2 2 x x+ +     2 2 2 2 2 0 0 01 1 1| | 2 2 2 x x xr MQ + − +   = = + =       2 2 0 1 2 xrπ π+= 0 0x = 2 π 2 π a 16 3(0, ]27 8 3(0, ]27 2 3(0, ]3 3(0, ]3 A BCD− , 2AB CD a AC AD BD BC= = = = = = AE CD⊥ BE 2 4 4 aAE BE= − = 6 41 46 2A BCD aV a− = − ( ) 6 44 2 af a a= − , 2AB CD a AC AD BD BC= = = = = = AE CD⊥ BE 2 4 4 aAE BE= − =第 10 页 共 25 页 又 ,所以 , 所以 , 令 ,则 ,解得 , 所以体积的最大值为 , 所以此三棱锥的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 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和体积的计算,以及利用导数求解最值的应用, 其中解答中根据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和体积公式,得到体积的表达式,准确利用导数求解 最值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二、填空题 13.已知二项式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则 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中,令 的幂指数等于 ,求出 的值,即可求得常数 项,再根据常数项等于 求得实数 的值. 【详解】 二项式 的展开式中的通项公式为 , 令 ,求得 ,可得常数项为 , , 故答案为: . 【点睛】 AB a= 21 42 4ABE aS a∆ = ⋅ ⋅ − 2 6 41 1 14 43 2 4 6 2A BCD a aV a a a− = × × ⋅ − = − ( ) 6 44 2 af a a= − ( ) 3 516 3f a a a−′ = 2 16 3a = ( )max 16 3 27A BCDV − = 16 30, 27     第 11 页 共 25 页 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属于基 础题. 14.观察分析下表中的数据: 多面体 面数( ) 顶点数( ) 棱数( ) 三棱锥 5 6 9 五棱锥 6 6 10 立方体 6 8 12 猜想一般凸多面体中, 所满足的等式是_________.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①三棱锥: ,得 ;② 五棱锥: ,得 ;③立方体: ,得 ;所以归纳猜想一般凸多面体中, 所满足的等式是: ,故答案为 【考点】归纳推理. 15.设函数 ,函数 ,若对于任意的 ,总存在 ,使得 ,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知, 在 上的最小值大于 在 上的最小值,分别 求出两个函数的最小值,即可求出 m 的取值范围. 【详解】 由题意可知, 在 上的最小值大于 在 上的最小值. ,当 时, ,此时函数 单调递减; 2F V E+ − = 5, 6, 9F V E= = = 5 6 9 2F V E+ − = + − = 6, 6, 10F V E= = = 6 6 10 2F V E+ − = + − = 6, 8, 12F V E= = = 6 8 12 2F V E+ − = + − = 2F V E+ − = 2F V E+ − = ( ) ( )e 1xf x x= − ( )g x mx= [ ]1 2,2x ∈ − [ ]2 1,2x ∈ ( ) ( )1 2f x g x> 1( , )2 −∞ − ( )f x [ ]2 2− , ( )g x [ ]1,2 ( )f x [ ]2 2− , ( )g x [ ]1,2 ( ) exf x x′ = [ ]2,0x∈ − ( ) 0f x′ ≤ ( )f x第 12 页 共 25 页 当 时, ,此时函数 单调递增. ,即函数 在 上的最小值为-1. 函数 为直线, 当 时, ,显然 不符合题意; 当 时, 在 上单调递增, 的最小值为 ,则 ,与 矛盾; 当 时, 在 上单调递减, 的最小值为 ,则 , 即 ,符合题意. 故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与存在解问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的应用,考查了函数 的最值,属于中档题. 16. 的内角 , , 所对的边分别为 , , .已知 ,且 ,有下列结论: ① ; ② ; ③ , 时, 的面积为 ; ④当 时, 为钝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答案】①②④ 【解析】【详解】 ,∴ , 故可设 , , , . ,∴ , 则 ,当 时, ,故 为钝角三角形. ( ]0,2x∈ ( ) 0f x′ > ( )f x ( ) ( )00 e 0 1 1f = − = − ( )f x [ ]2 2− , ( )g x mx= 0m = ( ) 0g x = 1 0− < 0m > ( )g x [ ]1,2 ( )g x ( )1g m= 1m < − 0m > 0m < ( )g x [ ]1,2 ( )g x ( )2 2g m= 1 2m− > 1 2m < − 1, 2  −∞ −   ABC∆ A B C a b c sin :sin :sin ln 2:ln 4:lnA B C t= 2CA CB mc=⋅  2 8t< < 2 29 m− < < 4t = ln 2a = ABC∆ 215 ln 2 8 52 8t< < ABC∆ sin :sin :sin ln 2:ln 4:lnA B C t= : : ln 2:ln 4:lna b c t= ln 2a k= ln 4 2 ln 2b k k= = lnc k t= 0k > b a c b a − < < + ln 2 3 ln 2k c k< < 2 8t< < 52 8t< < 2 2 2 0a b c+ − < ABC∆第 13 页 共 25 页 面 , 又 ,∴ . ,∴ ,即 ,∴ .当 , 时, 的面积为 ,故四个结论中,只有 ③不正确.填①②④. 【点睛】 解三角形中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边角互换及运算是常见题形, 要注意三角形内角和为 来减少角的个数,及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第差小于 第三边来构造不等关系是常用处理技巧. 三、解答题 17.已知数列 、 满足: , , . (1)证明: 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设 ,求实数 为何值时 恒成立. 【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1)由已知变形为 ,再构造 ,从而证明数列 是等差数列,并求通项公式; (2)由(1)可知 ,再写出 ,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恒成立整理为 恒成立,分 , 和 三种情况讨论 时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详解】 2 2 2 2 2 2 2 2 25 ln 2cos 2 2 2 a b c a b c k cCA CB ab C ab ab + − + − −⋅ = = ⋅ = =  2CA CB mc=⋅  2 2 2 2 2 2 2 2 5 ln 2 5 ln 2 12 2 2 k c CA CB km c c c − ⋅= = = −   ln 2 3 ln 2k c k< 1a < 3 2 3 11 02 1 2 1 a a a −  − ⋅ =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1 2e = 3 2 a b + 2 4y x= − 2 2 14 3 x y+ = 125 6 16 4 2: 6 63 3MP y x= − + c m= 1 2 ce a = = 2a m= 3b m= 3 2 a b + 1m = m P 1 2PF F∆ m m PQ M PQ MPQ∆ 2 1 : 4 ( 0)C y mx m= − > :l x m= 2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2 ( ,0)F c c m=第 20 页 共 25 页 又由 ,则 , ,所以 取最小值时 , 所以抛物线 C1: , 又由 , ,所以椭圆 C2 的方程为 . (2)因为 , ,则 , ,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 联立方程组 ,得 , 所以 或 (舍去),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即 ,于是 , , , 又 的边长恰好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所以 , 此时抛物线方程为 , , , 则直线 PQ 的方很为 ,联立 ,得 或 (舍去),于是 .所以 , 设 到直线 的距离为 ,则 , 当 时, , 所以 的面积最大值为 , 此时 MP: . 【点睛】 1 2 ce a = = 2a m= 3b m= 3 2 a b + 1m = 2 4y x= − 2a = 2 3b = 2 2 14 3 x y+ = c m= 1 2 ce a = = 2a m= 3b m= 2 2 2 2 14 3 x y m m + = 0 0 1 1( , ), ( , )P x y Q x y 2 2 2 2 2 14 3 4 x y m m y mx  + =  = − 2 23 16 12 0x mx m− − = 0 2 3x m= − 0 6x m= 0 2 6 3y m= 2 2 6,3 3 m mP  −    1 5 3 mPF = 2 1 72 3 mPF a PF= − = 1 2 62 3 mF F m= = 1 2PF F∆ 3m = 2 12y x= − 1( 3,0)F − ( 2,2 6)P − 2 6( 3)y x= + 2 2 6( 3) 12 y x y x  = + = − 1 9 2x = − 1 2x = − 9 , 3 62Q − −   2 29 25| | 2 (2 6 3 6)2 2PQ  = − + + + =   2 , ( ( 3 6,2 6))12 tM t t  − ∈ −   PQ d 2 6 6 75 30 2 2d t  = × + −    6 2t = − max 6 75 5 6 30 2 4d = × = MPQ∆ 1 25 5 6 125 6 2 2 4 16 × × = 4 26 63 3y x= − +第 21 页 共 25 页 本题主要考查椭圆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求解、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综合应 用,解答此类题目,通常联立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 关系进行求解,此类问题易错点是复杂式子的变形能力不足,导致错解,能较好的考查 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1.已知函数 ,其中 为常数. (1)若直线 是曲线 的一条切线,求实数 的值; (2)当 时,若函数 在 上有两个零点.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1)设切点 , 由题意得 ,解方程组即可得结果; (2)函数 在 上有两个零点等价于,函数 的图象与直线 有两个交点,设 , 利用导数可得函数 在 处取得极大值 ,结合 , ,从而可得结果. 【详解】 (1)函数 的定义域为 , , 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 由题意得 解得 , .所以 的值为 1. (2)当 时, ,则 , 由 ,得 ,由 ,得 ,则 有最小值为 , 即 , ( ) lnxf x a xe = + a 2y xe = ( )y f x= a 1a = − ( ) ( ) ln xg x f x bx = − + [ )1 + ∞, b 1a = 1 1,b e e  ∈ −   ( )0 0,x y 0 0 0 0 1 2 , 2 ln a e x e xx a xe e  + =  = + ( ) ( ) ln xg x f x bx = − + [ )1 + ∞, lnln x xy x x e = + − y b= ln( ) ln ( 0)x xh x x xx e = + − > ( )h x x e= 1( )h e e = 1(1)h e = − ( )3 2 3 3 13h e ee e = + − < − ( )f x (0, )+∞ 1( ) a x aef x e x ex +′ = + = ( )y f x= ( )0 0,x y 2y xe = 0 0 0 0 1 2 , 2 ln a e x e xx a xe e  + =  = + 1a = 0x e= a 1a = − ( ) lnxf x xe = − 1 1( ) x ef x e x ex −′ = − = ( ) 0f x′ > x e> ( ) 0f x′ < 0 x e< < ( )f x ( ) 0f e = ( ) 0f x 第 22 页 共 25 页 所以 , , 由已知可得函数 的图象与直线 有两个交点, 设 , 则 , 令 , , 由 ,可知 ,所以 在 上为减函数, 由 ,得 时, ,当 时, , 即当 时, ,当 时, , 则函数 在 上为增函数,在 上为减函数, 所以,函数 在 处取得极大值 , 又 , , 所以,当函数 在 上有两个零点时, 的取值范围是 , 即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求切线斜率及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零点,属于难题. 应用导数的 几何意义求切点处切线的斜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已知切点 求斜率 ,即求该点处的导数 ;(2) 己知斜率 求切点 即解方 程 ;(3) 巳知切线过某点 (不是切点) 求切点, 设出切点 利用 求解.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直线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曲线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轴正半轴为极轴立极坐标系,曲线 的极坐标 ln( ) lnx xg x x be x = − − + ( 0)x > lnln x xy x x e = + − y b= ln( ) ln ( 0)x xh x x xx e = + − > 2 1 1 ln 1( ) xh x x x e −′ = + − 2 2 lnex e e x x ex + − −= 2( ) lnx ex e e x xϕ = + − − 22( ) 2e ex e xx e xx x ϕ − −′ = − − = 22 0ex e x− − < ( ) 0xϕ′ < ( )xϕ (0, )+∞ ( ) 0eϕ = 0 x e< < ( ) 0xϕ > x e> ( ) 0xϕ < 0 x e< < ( ) 0h x′ > x e> ( ) 0h x′ < ( )h x (0, )e ( , )e +∞ ( )h x x e= 1( )h e e = 1(1)h e = − ( )3 2 2 3 3 13 4 1h e e ee e = + − < − < − < − ( )g x [1, )+∞ b 1 1be e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