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 试 卷
一.选择题(24*2=48 分)
1.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实行“物勒工名(将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制度,几乎
涵盖了当时各个手工业部门。这实际上反映了( )
A. 官营产品的盗卖严重 B. 官营产品难以保证质量
C. 官营生产的管理严格 D. 国家注重垄断市场经营
2.公元 2—3 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两个帝国遭
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这一事件( )
A. 说明世界已经联成一个整体 B. 表明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C. 反映出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 D. 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
3.下表为北宋都城夜市的记载。
种类 概况
固定型店铺 酒楼、茶肆、金银首饰店、药铺等,其中大部分属于个体私营
半固定型摊贩 装饰品、迷信品、日用杂货、各类小吃
流动型摊贩 各类饮食
由此可知,北宋( )
A. 社会崇尚奢靡之风 B. 商业管理制度较为混乱
C. 专业化市场已出现 D. 商业经营方式灵活多样
4.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
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 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 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 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 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
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
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
A.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B. 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
C.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
6.中国近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迁。民国后,“婚礼铁路”作为时髦的象征,成
为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交通工具。当时,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为凸显“人情
味和生意经”,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B. 对西方文化存在肯定和效仿,不值得提倡
C. 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D. 新式交通工具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也带来了商机
7.1935 年 4 月,国民政府成立了资源委员会,直隶军事委员会。主要任务为负责资源的调查
研究和动员开发,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重工业的主管部门。其产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相关的钢铁、动力、机电、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资源委员会的设立( )
A. 使官僚资本空前膨胀 B. 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
C. 使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D. 不利于轻工业的发展
8.有学者说,新航路的开辟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单边性贸易"模式:白银流向东方,商品流向
西方。材料中“单边性贸易”模式反映的是( )
A. 欧洲经济开始主导世界 B. 亚洲传统经济仍有其忧势
C. 西方殖民扩张步伐加快 D. 东方日益沦为西方殖民地
9.“1820 年到 1860 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它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其棉纺厂使用的
原棉数量由 1760 年的 200 万磅,增长到 1850 年的不下 3.66 亿磅!”导致“英国棉制品数
量急剧增长”主要因素是( )
A. 机器 发明和使用 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 交通运输工具革新 D. 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10.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
儿院和救济院,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兴盛局
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
A. 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B. 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C. 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D. 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11.摩根于 1901 年正式成立美国钢铁公司,它首先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
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 65%。其做法反映了
( )
A. 手工工场的消失 B. 工厂制度的出现 C. 垄断组织的发展 D. 跨国公司的衰落
12.李鸿章创办的苏州洋炮局,是江苏近代最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用机械设备、制造洋枪
洋炮的第一个机械化兵工厂。下列企业与之类型相同的是( )
A. 发昌机器厂 B. 汉阳铁厂
C. 江南制造总局 D. 轮船招商局
13.歌曲《小燕子》作于 1957 年,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明年这里更美丽,
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
作背景是( )
A.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一五计划” C. “大跃进”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4.1993 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 38 年的神
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
代”是指( )
A. 市场经济时代 B. 国企改革时代 C. 计划经济时代 D.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15.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会议中正式提
出为( )
A. 1949 年第一届政协会议 B. 1954 年第一届人大
C. 1956 年 中共八大 D. 1958 年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的16.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城市中的许多街道、老字号商店、学校的名称被修改为“反修路”“东
风商店”“红卫战校”。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 B. 革命者应保持朴素作风
C. 城市民众提倡革命理想 D. 国家政治影响社会生活
17.十月革命后,美国政府外交上不承认苏联。20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民众掀起承认苏联运动,
大部分美国报纸也赞成美苏关系正常化。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法西斯侵略的扩大 D.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18.下表苏联 1970 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类别 1961 年对 1970 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 年实际产量
钢 1.45 亿 1.15 亿
煤 3.9 亿 3.35 亿
肉 2500 万 1230 万
蔬菜与瓜类 4700 万 1300 万
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 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 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 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 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19.1935 年,美国政府实施联邦艺术计划,成千上万的艺术家参与了进来。这不同于纯粹的单
向施舍,正如雕塑家格曾·博格勒姆说,“公家的援助从冷漠的事务变成了对人有益,又进
而使人有用的活动。除了振奋精神之外,还带来了长久性的物质利益”。艺术家的感慨,主要
缘于政府( )
A. 关注民众艺术需求 B. 对失业者提供紧急教济金
C. 全面推行以工代赈 D. 以立法形式调整劳资关系
20.《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战》中记载:“我(哈耶克)年轻的时候,只有很老的长者相信自
由市场制度。等我人到中年,除了我自己,就没有人相信它了。现在,我很高兴自己活得足
够久,看到青年人再次相信它。”材料中的“青年人再次相信它”可能是在( )
A. 早期殖民扩张的时期 B.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C. 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期 D.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
21.《列宁全集》记载:“应该尽量少干蠢事,尽快地纠正已经干了的蠢事,尽量冷静地考虑:
在什么时候,哪些任务可以用革命方法完成,哪些任务不能用革命方法完成……目前的新事
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
回的行动方式。”与材料中“改良、渐进的方式”相符合的措施是( )
A.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B.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C. 实行高度集中 计划经济体制 D. 承认企业和个人物质利益的22.截止 1953 年 11 月,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43%已加入农业生产互助组,农业社由两年前的 300
多个发展为 1.4 万多个,增加 46 倍。但在一些地方却出现农民大批宰杀牲畜包括耕畜的现象。
据此可知,当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A. 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B. 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 提高了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 D. 存在着一些急躁冒进倾向
23.1933 年,广州有一家报纸报道:汉口市面上有三种女人,四寸半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
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
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表明( )
A. 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 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够彻底
C. 近代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妇女解放 D.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24.表:1929~1931 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时间类别 1929~1930 年 1930~1931 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据表可知,当时美国( )
A. 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 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 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 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二、非选择题
25.(18 分)道路决定命运。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
确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苏联人的衣衫褴褛、食物单调、住房糟糕
和消费品匮乏……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
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
说,苏联是一个在 30 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
国的国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后,中国的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直到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以重新起航。2018 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40 周年,
中国以空前的创造力,向世界证明了自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得与失。(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得以重新起航”?概括指出党和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举措从而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10 分)
的26.(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代作家陈杰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染坊》以陈寿亭艰难创业为主线,谱写了一曲
民族工业的悠长挽歌。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清朝
末年,父母早亡的乞丐陈六子被善良的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收留,留在染坊做小伙计,并改
名陈寿亭。十年后,由于陈寿亭经营得法,通和染坊渐渐挤垮了其他的染坊,成了周村最大
的染坊。之后,陈寿亭同张店大户卢老爷共冋在青岛创办了大华染厂,留学德国学习染织归
来的卢家长子卢家驹担任董事长,从此走上了工业印染之路。“五四”运动爆发后.陈寿亭拿
出积压的窄幅布,让学生做成游行的横幅,既支持了爱国运动又为自己作了广告,大华染厂
及飞虎牌染色布名震青岛,逐渐成为山东的第二大染厂。”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难民
纷纷乘船到青島逃难.陈寿亭又收留了一大批逃难的东北染厂的职工并加以抚恤。期间,陈寿
亭断然拒绝了与日本商人的合作,借着抵制日货运动以及与上海林氏印柒厂的合作,进一步
发展成为青岛印染界的大亨。随着时局的艰难,陈寿亭改往济南发展。七七事变后,济南各
界把韩复榘看成了救星,希望他能凭借黄河天险,挡住日本人。不料,韩复榘却弃城逃跑。
陈寿亭对这个国家彻底失望,生日宴上吐血而亡。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
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单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
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7.(22 分)《摩登时代》是查理·卓别林导演并主演的一部经典喜剧电影,其中许多情节反
映了世界近现代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影片梗概如下: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工厂的管理层疯狂压榨员工,查理是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负责
扭紧六角螺帽。在查理的生活中一切六角形的东西都遭了殃,只要看见六角形的东西,他就
会情不自禁地去扭。尽管如此,工厂老板认为工人吃饭的时间过长,引进全新的吃饭机,在
最短的时间内“喂”工人吃完饭,省下大量时间用于工作。最终,查理失业了,成为失业大
军中的一员。随后他无意中成为了示威运动的领导者,但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查理发
现一不用担心饿死和操心生计的地方是监狱,他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无法使自己进入监狱。虽
然查理自己无法保证温饱,他还是在街头搭救了一个偷面包的流浪女子,并获得了这个女子
的爱情,两人相依为命一同度过这个“摩登时代”。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查理失业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大批工人失业给当时社会造成了
哪些影响?(8 分)
(2)为解决失业问题,1933 年上台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什么措施?(4 分)
(3)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影片中的诸多问题,推行福利政策。你如何评价
“福利国家”制度?(10 分)高一历史月考一答案
1-CCDCC 6- DBBAD 11-CCBAC 16-DAACD 21-BDDC
【答案】(1)得: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
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经济结构不合理;忽视民生。(8 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
行市场经济)。(10 分)
【答案】情节:大华染厂的创立与发展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 20 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
概述: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松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中国出现了创展民族工业的热潮。辛亥革命前后,在民国政府的鼓励下,在“实业救国”思
潮影响下,民族资本家的投资热情高涨,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评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资金
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在发展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民族
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其他情节如“五四”运动中捐布,“九一八”事变后收留难
民、抵制日货、韩复榘弃城等亦可。(12 分)
【答案】(1)原因: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大批企业破产。(2 分)
影响:加深了社会危机;导致社会动荡;法西斯势力乘机抬头。(6 分)
(2)措施:“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4 分)
(3)评价:积极: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
消极:①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②助长了惰性。(10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