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数学下学期第五次考试试题(Word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数学下学期第五次考试试题(Word解析版)

ID:263008

大小:1.17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5-2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高三第二学期第五次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设集合 , ,则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别解对数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求出集合 A,B,直接进行交集运算. 【详解】因为 , 或 , 所以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运算,涉及对数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属于基础题. 2.已知复数 ,则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复数除法、加法运算,化简求得 ,再求得 【详解】 ,故 . 故选:B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复数的除法运算、加法运算,考查复数的模,属于基础题. 3.设 , , ,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 }30 log 2A x x= ≤ ≤ { }2 3 18B x y x x= = − − A B = [ ]13, [ ]3 6− , [ ]3 9, [ ]6 9, { } { }30 log 2 1 9A x x x x= ≤ ≤ = ≤ ≤ 2 3 18 0 3x x x− − ≥ ⇒ ≤ − 6x ≥ [6,9]A B∩ = 5 52 iz ii = +− | |z = 5 5 2 3 2 2 5 z z 5 5 (2 )5 5 1 72 5 i i iz i i ii += + = + = − +− 2 2| | ( 1) 7 5 2z = − + = 1 33a = 1 3 log 2b = 1 21 3c  =    b a c< < c b a< < b c a< < c a b< 1 3 log 2 0b = < 1 210 13c  < = PH α cos cos PNHPN PH α = ∠ = 1 cosPF PN k PH PH α= = = cosα cos 0α > cosα PH 2 4y x= PH y kx k= + 2 4 y kx k y x = +  = ( )2 2 2 22 2 0k x k x k+ − + = PH ( )22 44 2 4 0k k∆ = − − = 1k = ± 0k > 1k = 1x = ( )1, 2P ± 2 2 2 2a PH PF= − = −, 所以双曲线离心率为 , 故答案为:1; . 【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定义及几何性质的应用,双曲线定义及几何性质应用,直线与抛 物线相切位置关系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三、多项选择题 13.一组数据 , , ,…, 的平均值为 7,方差为 4,记 , , ,…, 的平均值为 a,方差为 b,则( ) A. B. C. D. 【答案】BD 【解析】 【分析】 根据所给平均数与方差,可由随机变量均值与方差公式求得 ,进而求得平均值 为 a,方差为 b. 【详解】设 , 数据 , , ,…, 的平均值为 7,方差为 4, 即 , 由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公式可得 所以 , 因而 , , ,…, 的平均值为 ; 由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公式可得 所以 , 因而 , , ,…, 的方差为 , 故选:BD. 2 2c HF= = 1 2 1 2 1 ce a = = = + − 2 1+ 12 1x + 22 1x + 32 1x + 2 1nx + 13 2x + 23 2x + 33 2x + 3 2nx + 7a = 11a = 12b = 9b = ( ) ( ),E X D X ( )1 2 3, , nX x x x x= ⋅⋅⋅ 12 1x + 22 1x + 32 1x + 2 1nx + ( ) ( )2 1 7, 2 1 4E X D X+ = + = ( ) ( )2 1 2 1 7,E X E X+ = + = ( ) 3E X = 13 2x + 23 2x + 33 2x + 3 2nx + ( ) ( )3 2 3 2 3 3 2 11a E X E X= + = + = × + = ( ) ( )2 1 4 4,D X D X+ = = ( ) 1D X = 13 2x + 23 2x + 33 2x + 3 2nx + ( ) ( )3 2 9 9b D X D X=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与方差公式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 14.设 为三条不同的直线, 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 ,则 B. 若 ,则 C. 若 ,则 D. ,则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对选项逐一分析,由此确定结论正确的选项. 【详解】A 选项中, 可能异面;B 选项中, 也可能平行或相交;D 选项中,只有 相交才可推出 .C 选项可以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它们的法向量相互垂直. 故选:C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线线、线面和面面位置关系命题真假性判断,属于基础题. 15.在三棱锥 D-ABC 中, ,且 , ,M,N 分别 是棱 BC,CD 的中点,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B. 平面 ABD C. 三棱锥 A-CMN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D. AD 与 BC 一定不垂直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三棱锥 D-ABC,取 中点 ,连接 :对于 A,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 及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可证明 平面 ,从而即可判断 A;对于 B,由中位线定理及线 面平行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对于 C,当平面 平面 时,三棱锥 A-CMN 的体积最大, 由线段关系及三棱锥体积公式即可求解;对于 D,假设 ,通过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可 得矛盾,从而说明假设不成立,即可说明原命题成立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画出三棱锥 D-ABC 如下图所示,取 中点 ,连接 : , ,m n l ,a β , , / /m nα β α β⊂ ⊂ //m n / / , / / ,m n m nα β ⊥ α β⊥ , ,m nα β α β⊥ ⊥ ⊥ m n⊥ / / , / / , ,m n l m l nα α ⊥ ⊥ l α⊥ ,m n ,α β ,m n l α⊥ 1AB BC CD DA= = = = AB BC⊥ CD DA⊥ AC BD⊥ //MN 2 12 AC O ,OB OD AC ⊥ BOD DAC ⊥ ABC AD BC⊥ AC O ,OB OD对于 A,因为 ,且 , , 所以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 且 , 则 平面 , 所以 ,即 A 正确; 对于 B,因为 M,N 分别是棱 BC,CD 的中点, 由中位线定理可得 ,而 平面 , 平面 , 所以 平面 ,即 B 正确; 对于 C,当平面 平面 时,三棱锥 A-CMN 的体积最大, 则最大值为 ,即 C 错误; 对于 D,假设 ,由 ,且 , 所以 平面 ,则 , 又因为 ,且 , 所以 平面 ,由 平面 ,则 , 由题意可知 ,因而 不能成立,因而假设错误,所以 D 正确; 综上可知,正确的为 ABD, 故选:ABD.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 性质及综合应用,三棱锥体积公式,线面平行、线面垂直 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应用,属于中档题. 16.定义:若函数 在区间 上的值域为 ,则称区间 是函数 的“完 美区间”,另外,定义区间 的“复区间长度”为 ,已知函数 ,则 的 1AB BC CD DA= = = = AB BC⊥ CD DA⊥ ,ABC ADC∆ ∆ , ,OD AC BO AC⊥ ⊥ OD BO O∩ = AC ⊥ BOD AC BD⊥ / /MN BD BD ⊂ ABD MN ⊄ ABD / /MN ABD DAC ⊥ ABC 1 1 1 2 1 21 13 2 2 2 2 48A CMN N ACMV V− −  = = × × × × × × =   AD BC⊥ AB BC⊥ AD AB A∩ = BC ⊥ ABD BC BD⊥ AC BD⊥ AC BC C= BD ⊥ ABC OB ⊂ ABC BD OB⊥ OB OD= BD OB⊥ ( )F x [ ]a b, [ ]a b, [ ]a b, ( )F x ( )F x ( )2 b a− ( ) 2 1f x x= −( ) A. 是 的一个“完美区间” B. 是 的一个“完美区间” C. 的所有“完美区间”的“复区间长度”的和为 D. 的所有“完美区间”的“复区间长度”的和为 【答案】AC 【解析】 【分析】 根据定义,当 时求得 的值域,即可判断 A;对于 B,结合函数值域特点即可判 断;对于 C、D,讨论 与 两种情况,分别结合定义求得“复区间长度”,即可判断选 项. 【详解】对于 A,当 时, ,则其值域为 ,满足定义域与 值域的范围相同,因而满足“完美区间”定义,所以 A 正确; 对于 B,因为函数 ,所以其值域为 ,而 ,所以不存在定 义域与值域范围相同情况,所以 B 错误; 对于 C,由定义域为 ,可知 , 当 时, ,此时 ,所以 在 内单调递减, 则满足 ,化简可得 , 即 ,所以 或 , 解得 (舍)或 , 由 解得 或 (舍), 所以 ,经检验满足原方程组,所以此时完美区间为 ,则“复区间长度”为 [ ]0,1 ( )f x 1 5 1 5,2 2  − +     ( )f x ( )f x 3 5+ ( )f x 3 2 5+ [ ]0,1x∈ ( )f x 1b ≤ 1b > [ ]0,1x∈ ( ) 2 21 1f x x x= − = − [ ]0,1 ( ) 2 1 0f x x= − ≥ [ )0,+∞ 1 5 02 − < [ ]a b, 0 a b≤ < 1b ≤ [ ] [ ]0,1a b,  ( ) 2 21 1f x x x= − = − ( )f x [ ]a b, ( ) ( ) 2 2 1 1 f a a b f b b a  = − = = − = 2 2a a b b− = − 2 21 1 2 2a b   − = −       1 1 2 2a b− = − 1 1 2 2a b− = − a b= 1a b+ = 2 1 1 a b a b + =  + = 1b = 0b = 1 0a b= − = [ ]0,1; 当 时,①若 ,则 ,此时 .当 在 的值 域为 ,则 ,因为 ,所以 ,即满足 ,解得 , (舍).所以此时完美区间为 ,则“复 区间长度”为 ; ②若 ,则 , ,此时 在 内单调递增,若 的值 域为 ,则 ,则 为方程 的两个不等式实数根, 解得 , , 所以 ,与 矛盾,所以此时不存在完美区 间. 综上可知,函数 的“复区间长度”的和为 ,所以 C 正确,D 错误; 故选:AC.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新定义的综合应用,由函数单调性判断函数的值域,函数与方程的 综合应用,分类讨论思想的综合应用,属于难题. 四、解答题 17.在① ,② ,③ 三个条件中任选一 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加以解答. 已知 的内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是 a,b,c,若_____,且 a,b,c 成等差数列,则 是否为等边三角形?若是,写出证明;若不是,说明理由.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①;证明见解析 【解析】 ( )2 2b a− = 1b > 0 1a≤ < [ ]1 a b∈ , ( ) ( )min 1 0f x f= = ( )f x [ ]a b, [ ]a b, ( )0,a f b b= = 1b > ( ) 2 1f b b b= − = 2 1 0b b− − = 1 5 2b += 1 5 2b −= 1 50, 2  +     ( ) 1 52 2 1 52b a +− = × = + 1 a≤ ( ) 2 1f x x= − [ ]x a b∈ , ( )f x [ ]a b, ( )f x [ ]a b, ( ) ( ) 2 2 1 1 f a a a f b b b  = − = = − = ,a b 2 1 0x x− − = 1 1 5 2x −= 2 1 5 2x += 1 5 2 1 5 2 a b  −= + = 1 a≤ ( ) 2 1f x x= − 2 1 5 3 5+ + = + cos2 3sin 2 0B B− + = 2 cos 2b C a c= − cos 1 3sin b B a A += ABC∆ ABC∆【分析】 选择①:由余弦降幂公式代入即可求得 ,结合 a,b,c 成等差数列可得 , ,代入余弦定理公式,即可得 ,结合等式 可求得 ,进而证明 为等边三角形. 【详解】选择① , 证明:则由余弦降幂公式可得 , 即 , 由 可得 , 又因为 a,b,c 成等差数列,则 B 为锐角, 则 , , 由余弦定理可知 , 代入可得 ,即 , 则 ,化简可得 , 即 ,又因为 , 所以 为等边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解析式的化简应用,余弦降幂公式化简三角函数式,余弦定理 解三角形,等差中项性质的应用,综合性较强,属于中档题. 18.已知数列 满足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证明: .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sin B 2b a c= + 3B π= 2b ac= 2b a c= + a c= ABC∆ cos2 3sin 2 0B B− + = 21 2sin 3sin 2 0B B− − + = ( )( )2sin 3 sin 3 0B B− + = 0 B π< < 3sin 2B = 2b a c= + 3B π= 2 2 2 2 cosb a c ac B= + − ( )22 3b a c ac= + − 2b ac= 2 2 a c ac +  =   ( )2 0a c− = a c= 3B π= ABC∆ { }na 1 2 3 1 2 3 2 5 2 5 2 5 2 5 3n n n a a a a + + + + =− − − −… { }na 1 1 n na a +       n nT 1 1 22 6nT≤ < 3 5 2n na +=【分析】 ( 1 ) , ① 当 时 , ,②两式相减即得数列 的通项公式; (2)先求出 ,再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证明. 【详解】(1)解: ,① 当 时, . 当 时, ,② 由①-②,得 , 因为 符合上式,所以 . (2)证明: 因为 ,所以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列通项的求法,考查数列求和,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 握水平. 19.如图,在四棱锥 中, 是边长为 4 的正方形, 平面 , 分别为 的中点. 1 2 3 1 2 3 2 5 2 5 2 5 2 5 3n n n a a a a + + + + =− − − −… 2n ≥ 1 2 3 1 1 2 3 1 1 2 5 2 5 2 5 2 5 3n n n a a a a − − −+ + + + =− − − −… { }na ( )( )1 1 4 4 1 1 3 5 3 8 3 3 5 3 8n na a n n n n+  = = − + + + +  1 2 3 1 2 3 2 5 2 5 2 5 2 5 3n n n a a a a + + + + =− − − −… 1n = 1 4a = 2n ≥ 1 2 3 1 1 2 3 1 1 2 5 2 5 2 5 2 5 3n n n a a a a − − −+ + + + =− − − −… ( )3 5 22n na n += ≥ 1 4a = 3 5 2n na += ( )( )1 1 4 4 1 1 3 5 3 8 3 3 5 3 8n na a n n n n+  = = − + + + +  1 2 2 3 1 1 1 1 n n n T a a a a a a + = + + +… 4 1 1 1 1 1 1 3 8 11 11 14 3 5 3 8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1 3 8 3 8n  = × − +  1 10 3 8 11n < ≤+ 1 1 22 6nT≤ < S ABCD− ABCD SD ⊥ ABCD E F, AB SC,(1)证明: 平面 . (2)若 ,求二面角 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分析】 (1)记 的中点为 ,连接 , ,通过证明 ,且 推出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则 ,由线线平行推出线面平行;(2)以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系,分别求出平面 、平面 的法向量,代入 即可求得二面角的余弦 值从而求正弦值. 【详解】(1)证明:记 的中点为 ,连接 , . 因为 分别为 的中点, 则 ,且 . 因为 ,且 , 所以 ,且 , 所以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则 . 又 平面 , 平面 , 所以 平面 . (2)以 为原点,分别以 , , 为 轴、 轴、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 空间直角坐标系 , //EF SAD 8SD = D EF S− − 2 2 3 SD G GF GA //GF AE GF AE= GFEA //EF AG D DEF SEF , m ncosm n m n ⋅=      SD G GF GA E F, AB SC, //GF CD 1 2GF CD= //AE CD 1 2AE CD= //GF AE GF AE= GFEA //EF AG EF ⊄ SAD AG ⊂ SAD //EF SAD D DA DC DS x y z D xyz−则 , , , , 设平面 的法向量 , 则 令 ,则 .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则 令 ,则 . , 设二面角 为 ,则 , 即二面角 的正弦值为 .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空间向量法求二面角的余弦值,属于中档题. 20.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由于某些地区仍然存在封建传统思想,头胎的男女情况 可能会影响生二孩的意愿,现随机抽取某地 200 户家庭进行调查统计.这 200 户家庭中,头胎 为女孩的频率为 0.5,生二孩的频率为 0.525,其中头胎生女孩且生二孩的家庭数为 60. (1)完成下列 列联表,并判断能否有 95%的把握认为是否生二孩与头胎的男女情况有关; ( )0 0 8S ,, ( )0 0 0D ,, ( )4 2 0E ,, ( )0 2 4F ,, (4,2,0), (0,2,4), ( 4,0,4), ( 4, 2,8)DE DF EF ES= = = − = − −    DEF ( )1 1 1m x y z= , , 1 1 1 1 4 2 0 2 4 0 DE m x y DF m y z  ⋅ = + = ⋅ = + =     1 2x = ( )2 4 2m = − , , SEF ( )2 2 2n x y z= , , 2 2 2 2 2 4 4 0 4 2 8 0 EF n x z ES n x y z  ⋅ = − + = ⋅ = − − + =     2 2x = ( )2 4 2n = ,, 1, 3 m ncosm n m n ⋅= = −     D EF S− − θ 2 2 3sinθ = D EF S− − 2 2 3 2 2×生二孩 不生二孩 合计 头胎为女孩 60 头胎为男孩 合计 200 (2)在抽取的 200 户家庭的样本中,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生二孩的家庭中抽取了 7 户,进 一步了解情况,在抽取的 7 户中再随机抽取 4 户,求抽到的头胎是女孩的家庭户数 的分布 列及数学期望. 附: 0.15 0.05 0.01 0.001 2.072 3.841 6.635 10.828 (其中 ) 【答案】(1)见解析,有 95%的把握认为是否生二孩与头胎的男女情况有关.(2)分布列见解 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目所给数据,计算并填写出 列联表,计算出 的值,由此判断出有 95%的 把握认为是否生二孩与头胎的男女情况有关. (2)利用超几何分布分布列和数学期望计算公式,计算出所求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详解】(1)因为头胎为女孩的频率为 0.5,所以头胎为女孩的总户数为 . 因为生二孩的概率为 0.525,所以生二孩的总户数为 . 列联表如下: 生二孩 不生二孩 合计 X ( )2P K k≥ k 2 2 ( ) ( )( )( )( ) n ad bcK a b c d a c b d −= + + + + n a b c d= + + + 16 7EX = 2 2× 2K X 200 0.5 100× = 200 0.525 105× = 2 2×头胎为女孩 60 40 100 头胎为男孩 45 55 10 合计 105 95 200 , 故有 95%的把握认为是否生二孩与头胎的男女情况有关. (2)在抽取的 200 户家庭的样本中,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生二孩的家庭中抽取了 7 户,则 这 7 户家庭中,头胎生女孩的户数为 4,头胎生男孩的户数为 3,则 的可能取值为 1,2, 3,4. ; ; ; . 的分布列为 1 2 3 4 .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 列联表独立性检验,考查超几何分布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的计 算,属于基础题. 2 2 200(60 55 45 40) 600 3.841105 95 100 100 133K × − ×= = >× × × X 1 3 4 3 4 7 4( 1) 35 C CP X C ⋅= = = 2 2 4 3 4 4 C C 18( 2) C 35P X ⋅= = = 3 1 4 3 4 4 C C 12( 3) C 35P X ⋅= = = 4 4 4 7 1( 4) 35 CP X C = = = X X P 4 35 18 35 12 35 1 35 4 18 12 1 161 2 3 435 35 35 35 7EX = × + × + × + × = 2 2×21.已知 分别为椭圆 的左、右焦点, 为该椭圆的一条垂直于 轴的 动弦,直线 与 轴交于点 ,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为 . (1)证明:点 恒在椭圆 上. (2)设直线 与椭圆 只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 与直线 相交于点 ,在平面内是否存在 定点 ,使得 恒成立?若存在,求出该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存在,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求得 的坐标,设出 的坐标,求得直线 的方程,由此求得 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的左边,化简后得到 ,由此判断出 恒在椭圆 上. (2)首先判断直线 的斜率是否存在.然后当直线 斜率存在时,设出直线 的方程 , 判断出 的位置并设出 的坐标.联立直线 的方程和椭圆方程,化简后利用判别式等于零求 得 的关系式,进而求得 的坐标,结合 点坐标以及 ,利用 列 方程,结合等式恒成立求得 的坐标. 详解】(1)证明:由题意知 ,设 ,则 . 直线 的方程为 ,直线 的方程为 , 联立可得 , ,即 的坐标为 . 因为 , 所以 点恒在椭圆 上. (2)解:当直线 的斜率不存在时,不符合题意.不妨设直线 的方程为 ,由对称性 可知,若平面内存在定点 ,使得 恒成立,则 一定在 轴上,故设 , 【 1 2,F F 2 2 : 14 3 x yC + = MN x : 4m x = x A 2MF AN B B C n C P n m Q T 2PTQ π∠ = (1,0)T 2 ,F A ,M N 2 ,MF AN B 1 B C n n n y kx b= + T T n ,k b P Q 2PTQ π∠ = 0TP TQ⋅ =  T 2 (1,0), (4,0)F A ( , ), ( , )M s t N s t− 2 2 14 3 s t+ = 2MF ( 1)1 ty xs = −− AN ( 4)4 ty xs −= −− 5 8 2 5B sx s −= − 3 2 5B ty s = − B 5 8 3,2 5 2 5 s t s s −  − −  2 2 2 2 2 2 2 2 (5 8) 12 (5 8) 36 9 14 3 4(2 5) 4(2 5) B Bx y s t s s s s − + − + −+ = = =− − B C n n y kx b= + T 2PTQ π∠ = T x ( )0 ,0T x由 可得 . 因为直线 与椭圆 只有一个公共点, 所以 , 所以 . 又因为 ,所以 , 即 . 所以 对于任意的满足 的 恒成立, 所以 解得 . 故在平面内存在定点 ,使得 恒成立.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交点坐标,考查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直线和椭圆 的位置关系,考查恒成立问题的求解,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属于中档题. 22.已知函数 , . (1)设函数 ,讨论 的单调性; (2)设函数 ,若 的图象与 的图象有 , 两个不同的交点,证明: . 【答案】(1)答案不唯一,具体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求出 的表达式并求导,分类讨论 的单调性;(2)由题意可得 有 两 个 不 同 的 根 , 则 ① , ② , 消 去 参 数 得 2 2 , 1,4 3 y kx b x y = + + = ( )2 2 24 3 8 4 12 0k x kbx b+ + + − = n C ( )( ) ( )2 2 2 2 2 264 4 4 3 4 12 48 4 3 0k b k b k b∆ = − + − = − + = 4 3,P P P kx y kx bb b = − = + = (4,4 ), 2Q k b PTQ π+ ∠ = ( )0 0 4 3, 4 ,4 0kTP TQ x x k bb b  ⋅ = − − ⋅ − + =     ( )0 0 4 3(4 )4 0k k bx xb b + + − + =   ( )2 0 0 04 3 4 4 0kx x xb − + + − = 2 24 3 0k b− + = ,k b 0 2 0 0 4 4 0, 4 3 0, x x x − =  − + = 0 1x = (1,0)T 2PTQ π∠ = ( ) ln 1f x x x= − ( ) ( )2 2g x ax a x= − − ( ) ( ) ( )H x f x g x′= − ( )H x ( ) ( ) ( )2G x g x a x= + − ( )f x ( )G x ( )1 1A x y, ( )2 2B x y, ( )1 2ln 2 ln 2x x > + ( )H x ( )H x 1ax lnx x = − 1 1 1 1lnx axx − = 2 2 2 1lnx axx − = a,构造函数 求导研究函数单 调性并利用放缩法推出 ,再次构造函数 ,通过证明 来证明 . 【详解】(1) ,定义域为 , . 当 时, 在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 当 时,令 ,得 ,所以 在 , 上单调递增; 令 ,得 ,所以 在 上单调递减. 当 时, , 在 上单调递增. 当 时,令 ,得 ,所以 在 , 上单调递增; 令 ,得 ,所以 在 上单调递减. (2) , 因为函数 的图象与 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所以关于 的方程 ,即 有两个不同的根. 由题知 ①, ②, ( ) ( )1 2 1 2 2 1 2 1 2 2 1 1 2 x x x x xln x x lnx x x x x + +− = − ( ) ( ) ( )2 1 11 tF t lnt tt −= − >+ 1 2 1 2 2 1ln x x x x − > ( ) 2x lnx x φ = − ( ) ( )1 2 2x x eφ φ> ( )1 2 2 2ln x x ln> + ( ) ( ) ( ) ( )2 2 1H x f x g x lnx ax a x= − = + + − +′ (0, )+∞ ( ) ( ) ( ) ( )( )22 2 1 2 1 11 2 2 ax a x x axH x ax ax x x − + − + − + += − + − =′ = 0a ≥ ( )H x 10 2     , 1 2  + ∞  , 2 0a− < < ( ) 0H x′ > 1 10 2x a    ∈ − + ∞ ∪      , , ( )H x 1 a  − + ∞  , 10 2     , ( ) 0H x′ < 1 1 2x a  ∈ −  , ( )H x 1 1 2 a  −  , 2a = − ( ) 0H x′ ≥ ( )H x ( )0 + ∞, 2a < − ( ) 0H x′ > 1 102x a    ∈ + ∞ ∪ −      , , ( )H x 1 2  + ∞  , 10 a  −  , ( ) 0H x′ < 1 1 2x a  ∈ −  , ( )H x 1 1 2a  −  , ( ) ( ) ( ) 22G x g x a x ax= + − = ( )f x ( )G x x 2 1ax xlnx= − 1ax lnx x = − 1 1 1 1lnx axx − = 2 2 2 1lnx axx − =①+②得 ③, ②-①得 ④. 由③,④得 ,不妨设 ,记 . 令 ,则 , 所以 上单调递增,所以 , 则 ,即 ,所以 . 因为 所以 ,即 . 令 ,则 在 上单调递增. 又 ,所以 , 即 ,所以 . 两边同时取对数可得 ,得证.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利用导数研究含参函数的零点问题及单调性问 题,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属于难题. 在 ( ) ( )1 2 1 2 1 2 1 2 x xln x x a x xx x +− = + ( )2 2 1 2 1 1 1 2 x x xln a x xx x x   −+ = −    ( ) ( )1 2 1 2 2 1 2 1 2 2 1 1 2 x x x x xln x x lnx x x x x + +− = − 1 20 x x< < 2 1 1xt x = > ( ) ( ) ( )2 1 11 tF t lnt tt −= − >+ ( ) ( ) ( ) 21 01 tF t t t ′ −= >+ ( )F t ( )1 + ∞, ( ) ( )1 0F t F> = ( )2 1 1 tlnt t −> + ( )2 12 1 1 2 2 x xxln x x x −> + ( ) ( )1 2 1 2 2 1 2 1 2 2 1 1 2 2x x x x xln x x lnx x x x x + +− = >− ( ) ( ) ( ) (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2 4 4 42 .x x x xln x x ln x x ln x x ln x xx x x x x x x x +− < − = − = − 1 2 1 2 42 2ln x x x x − > 1 2 1 2 2 1ln x x x x − > ( ) 2x lnx x φ = − ( )xφ ( )0 + ∞, ( ) 2 1 22 2 1 122 ln e ln ee − = + − < ( )1 2 1 2 2 21 2 2 ln x x ln e x x e − > > − ( ) ( )1 2 2x x eφ φ> 2 1 2 2x x e> ( )1 2 2 2ln x x ln>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