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市二中2019-2020高一历史下学期摸底试卷(附答案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西长治市二中2019-2020高一历史下学期摸底试卷(附答案Word版)

ID:263329

大小:957.3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共 66 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 44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6 分) 1.史载: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封舜的后人妫满到陈,建立陈国;封姜子牙到齐地,建立齐 国。这反映了西周推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科举制 2.《孟子》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这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礼乐制度崩溃 C.宗法制的影响D.人本思想盛行 3.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秦王当了皇帝以后……建立了一个真正的专制制度,取代了 古代的神权封建秩序。”其中“封建秩序”对应的是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郡县制 ④三公九卿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某同学收集了有关郡县、藩镇、行省的史料。这些史料可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A.监察体制 B.法制沿革 C.相权演变 D.地方管理 5.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6.《朱子语类》载: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 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 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对这段记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制”是指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这一制度使皇权受到削弱 C.三省职权具有互相牵制的特点 D.这一制度使皇权得到强化 7.明成祖在位时,形成了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即 A.太尉 B.刺史 C.内阁 D.军机处 8.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都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造成统治机构的臃肿 C.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D.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 9.下表是英国对福建的贸易额变化表(部分),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签订了 时间 贸易额 1842 年 96 多万镑 1843 年 146 多万镑 1852 年 250 多万镑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赐英国全权特使额尔金诏》中写道:“天父上帝海底量,三十三天妖闯上。爷哥带朕层层 逐,天兵天将护两旁。”颁布此诏的当是 A.英国女王 B.太平天国领袖 C.清朝皇帝 D.八国联军总司令 11.“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 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该状况的出现是由于美国取得了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协办定关税权 12.有些日本人认为:中日甲午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 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 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13.凤凰网《救赎中国》专题中,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动荡 了;第二部分:传播了;第三部分:愤怒了;第四部分:爆发了。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清末新政 14.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5.下表是 1925 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员构成表: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民 绥远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此表表明,1925 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6.1937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 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共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 A.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 17.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入侵内蒙古西部,成吉思汗陵的安全受到威胁,国共两党一致促成 成吉思汗陵寝西迁至青海的塔尔寺。这一行动的最重要意义是 A.体现了国共两党的民族平等政策 B.有利于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 C.促进了民族融合 D.使文物免受日本侵略者的破坏 18.1942 年 1 月 2 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 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 这表明 A.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C.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 19.1946 年 6 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当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论中,更接近事实本 质的是 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20.1953 年颁布的《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 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 10 万人选代表 1 人,一般省份每 80 万人选 1 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这反映了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不断发展 B.向社会主义过渡已经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D.选举法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21.美国在建国理政过程中,先由 13 个州的代表共同协商制定了一部宪法,后建立了联邦制 民族国家,进而形成各种利益集团和两大政党,遵循的是“宪法——国家——政党”的道路。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则走的是 A.“国家——宪法——政党”的道路 B.“政党——宪法——国家”的道路 C.“国家——政党——宪法”的道路 D.“政党——国家——宪法”的道路 22.66 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获得全票通过。从此,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 度诞生了。这一“新型政治制度”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23.澳门回归 20 年来,经济取得全球罕见的跨越式发展,社会民生和福利水平得到极大地提 高。这主要得益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国际承认中国对澳门的主权 C.港珠澳大桥的开通 D.“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24.1990 年 10 月 7 日台湾当局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在 1991 年 2 月 23 日举行的第三次会 议中通过了“国家统一纲领”,后经台湾当局行政部门会议讨论通过。“国家统一纲领”阐明: “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这表明当时台湾 当局 A.认同“九二共识” B.承认“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 D.同意两岸通邮、通航、通商 25.下图直接呈现出的信息是古希腊城邦A.数量多且分布广 B.与波斯矛盾尖锐 C.农产品种类丰富 D.均推行民主政治 26.右图中十二块铜牌陈列于罗马广场,详细列出了民 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此举的历 史意义在于 A.应广大平民要求设立 B.保障了平民利益,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成为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27.关于雅典民主制,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下 列关于雅典民主制的叙述,不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小国寡民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抽签选举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C.直接民主使素养不高的人参与政治 D.民主范围的有限性激化了社会矛盾 28.雅典梭伦改革、秦朝郡县制和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9.英国学者帕克指出:“公民阶层始终限于成年男性,他们必须是出生于雅典并且拥有一定 数量的财产……其他的一切权利由此产生。”在他看来,雅典民主政治 A.采用轮流坐庄的形式 B.易被政治野心家利用 C.对世界政治影响深远 D.主体范围具有狭隘性 30.在罗马,“公民与臣民之间的差别从此消失,除奴隶外的自由民,已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 位”。该现象主要得益于 A.公民法的制定 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C.万民法的推行 D.《十二铜表法》颁布 31.下图所示时间轴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是实现A.民族解放 B.国家统一 C.民主政治 D.个人自由 32.19 世纪 70 年代,宰相俾斯麦先后提出新闻出版法的草案和取缔社会民主党的方案,都被 帝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否决。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 A.与宰相矛盾激化 B.被自由派控制 C.拥有最高的权力 D.具有制约作用 33.某国宪法规定:总统任期 7 年,可连选连任;实行共和政体。该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美国 1787 年宪法 34.1871 年,大街的公告栏上张贴着“公社万岁”的标语,人民不再激愤,选票代替了枪杆。 以上所述情景应出现在 A.英国的伦敦 B.法国的巴黎 C.中国的北京 D.俄国的彼得格勒 35.某思想家在一本书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 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这位“受人尊敬而 富裕的国王”所在的国家 A.颁布布了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 B.引领了近代世界上第一次思想领域解放的潮流 C.是地理大发现后第一个侵略中国的西方殖民国家 D.是第一个确立了代义制并开启工业大门的国家 36.参与制定 1787 年宪法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了”。这说明了 A.1787 弱化联邦政府的权力 B.1787 赋予联邦政府绝对的权力 C.1787 宪法规定美国建立开明的专制制度 D.1787 宪法既加强政府的权力又防止政府独裁 37.1890 年,在德国主政 28 年的宰相俾斯麦因与年轻的德皇威廉三世政见不合而辞职,这表 明当时德国 A.宰相应对议会负责 B.宰相对皇帝负责 C.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D.宰相是权力中心 38.近代以来法国共产生了 16 部宪法,其中在 1789—1875 年的近 90 年内,法国平均每 7 年 更换一部宪法,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近 70 年一直未改变,这反映了 A.启蒙运动使法国思想极其活跃 B.经济的发展导致政治力量多元 C.法兰西共和之路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干涉频繁打断民主化进程 39.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深度不同 B.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不同C.实现理想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不同 D.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认识不同 40.列宁曾说,1871 年“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还很不够……还没有工人政党……大多数工人甚 至还不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方法。”列宁认为当时的法国 A.工人政党还不成熟 B.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C.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41.“同志们!被奴役的人民,解放的时刻到来了,向沙皇政府报仇并惩办它的时刻到来了。…… 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这份传单最可能出现在 A.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期间 B.巴黎公社期间 C.二月革命期间 D.十月革命期间 42.担任过十月革命时期《真理报》副主编的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 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 A.号召俄国人民退出世界大战 B.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C.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建立苏维埃政府 43.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 B.都依靠了工农联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都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 D.都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权 44.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与 1911 年中国辛亥革命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都受到专制统治的压制 C.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 D.都为未来革命提供了经验教训 第Ⅱ卷(共 34 分) 二、非选择题(45 题 22 分,46 题 12 分) 45.(2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 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 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 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 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 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 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 现。(6 分)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2 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4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 者’的办法”有哪些?(6 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列宁心目中无产阶级政权的特点。(4 分) 46.(12 分)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亮剑》是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 100 种优秀图书、 100 部优秀影视片之一。《亮剑》中体现的亮剑精神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 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亮剑精神,是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亮剑》中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现象。《亮剑》的主角李云 龙,抗战初任八路军 386 旅独立团团长,指挥全歼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后来,李云龙 会同国民党 358 团团长楚云飞袭击日军县城守备部队,全歼日军守备部队官兵,从此二 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1941 年冬天,李云龙率独立团在野狼峪设伏,全歼日军两个中 队,引起极大震动。日军为剪除独立团,袭击赵家峪,并将李云龙妻子抓进平安县城。 于是,独立团直接进攻平安县城。攻城期间,楚云飞部自觉阻击驰援平安县城的日军。 在平安县城之战后,楚云飞派两个营进驻李云龙团部所在地大孤镇,此举激怒了李云龙, 李云龙以演习为名,围困楚云飞部,迫使其撤离大孤镇。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李云 龙与楚云飞在淮海战场上交战,双方险些同归于尽。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 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 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历史试题答案 1-10 ACADC BCAAB 11-20 BBCDC CBACD 21-30 DBDCA CACDC 31-40 CDCBD DBCCD 41-44 CCAC 45. (1)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 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6 分) (2)理解: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2 分) 进步作用: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任答 2 点得 4 分) (3)完美之处:不流血、妥协。(2 分)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 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4 分) (4)特点: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4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