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 启用前
(新高考)2020 年高三最新信息卷
化 学 (三)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u 64 Zn 65
一、单选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飞沫传播病毒存在气溶胶,飞沫中有直径为 1nm~100nm 的粒子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等质量的冰和水比较,冰的能量更低
C.硅酸盐陶瓷化学性质稳定,耐氢氟酸、碱的腐蚀
D.核酸检测是确认病毒类型的有效手段,核酸是高分子化合物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使 FeCl3 溶液显紫色
B.该有机物不存在顺反异构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1mol 该有机物完全水解最多消耗 3mol NaOH
3.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Cl4 中所含 C-Cl 键的数目为 4NA
B.在含 Al3+总数为 NA 的 AlCl3 溶液中,Cl−总数为 3NA
C.向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N2O4,加热使之充分分解,生成 NO2 的分子数为 2NA
D.7.8g Na2O2 中所含的阴离子数目为 0.1NA
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实验
A
加快稀溶液中草酸与 KMnO4 的反
应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 MnSO4 固体
B 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 向海带灰浸取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C 除去食盐水中的少量 BaCl2 向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 CO2
D 制备少量氨气 将硝酸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
5.某化妆品的组分 Z 具有美白功效,原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Y 和 Z 均能使溴水褪色
B.X 和 Z 均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放出 CO2
C.Y 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
D.Y 可作加聚反应单体,X 可作缩聚反应单体
6.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 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 Δ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 Δ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 ΔH3=+206.1kJ·mol−1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 CH4(g)=C(s)+2H2(g)的 ΔH=+74.8kJ·mol−1
D.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 减小
7.KIO3 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常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工业上常用“KClO3 氧化法”制备
KIO3,其中酸化反应的产物有 KH(IO3)2、Cl2 和 KCl,流程如下: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化反应中还原产物为 KH(IO3)2
B.结晶过滤得到滤液 1 为 KCl 溶液
C.调节 pH 可加入 KOH,发生反应 KH(IO3)2+KOH=2KIO3+H2O
D.操作 1 可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
8.石灰石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通过反应生成一系列物质,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粉精是混合物,有效成分是氯化钙
B.图示的制纯碱方法,要求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 NH3,然后再通 CO2
C.工业制漂粉精通常用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制取纯碱和漂粉精所涉及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9.研究表明 N2O 与 CO 在 Fe+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反应总过程是放热的
B.Fe+作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途径,提高了反应速率
C.Fe++N2O→FeO++N2、FeO++CO→Fe++CO2 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D.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
10.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H+从 b 极区向 a 极区迁移
C.每生成 1mol O2,有 44g CO2 被还原
D.a 电极的反应为:3CO2+16H+-18e−=C3H8O+4H2O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每题 4 分)
11.某同学采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 Fe2O3、Fe,少量碳)制取碳酸亚铁(FeCO3),设计了如图
流程,根据流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废铁屑往往附着有油脂,可通过热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除去
B.反应 2 的离子方程式:Fe2++HCO−3=FeCO3↓+H+
C.操作 I 为过滤,洗涤操作,一系列操作 II 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D.为避免硫酸溶解时 Fe2+被空气氧化,废铁屑应适当过量
12.已知 a、b、c 的分子式均为 C9H10O2,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 都能与 Na 反应产生 H2
B.a、b、c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b 与 c 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D.c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和二氯代物分别为 3 种和 4 种
13.实验室用 SO2 还原 MnO2 制备 MnSO4 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 B 中试剂可为 NaHSO3 溶液,其作用是除去 SO2 中的 HCl
B.装置 E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2OH−=SO2−3 +H2O
C.将装置 D 中所得 MnSO4 溶液蒸干可获得纯净的 MnSO4·H2O
D.装置 D 中水浴温度应控制在 80℃左右,温度过高时反应速率可能减慢
14.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高性能水系酸碱双液锌一溴二次电池,其总反应为:Zn+2OH−+Br−3
ZnO+H2O+3Br−,中间的双极性膜(BPM)能隔开酸碱双液且能允许 K+通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放电时,K+向锌极电极迁移
B.放电时,锌电极的电势高于石墨电极
C.充电时,阴极室的 pH 增大
D.充电时,石墨电极发生反应:Br−3-2e−=3Br−
15.已知 298K 时,Ksp(MnS)=4.65×10−14,Ksp(MnCO3)=2.24×10−11,298K 下,MnS、MnCO3(R2−
代表 S2−或 CO2−3 )在水中的溶解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象中 x 约等于 2.2×10−7
B.其它条件不变,加热 N 的悬浊液可使溶液组成由 e 点沿 ef 线向 f 点方向移动
C.常温下,加水稀释 M 溶液可使溶液组成由 d 点沿 df 线向 f 点方向移动
D.向含有 MnS 和 MnCO3 的饱和溶液中加少量 MnCl2, 增大
三、非选择题(共 60 分)
16.联氨(N2H4)和次磷酸钠(NaH2PO2)都具有强还原性,都有着广泛的用途。
(1)已知:①N2H4(l)+O2(g)=N2(g)+2H2O(g) ΔH=-621.5kJ·mol−1
②N2O4(l)=N2(g)+2O2(g) ΔH2=+204.3kJ·mol−1
则火箭燃料的燃烧反应为 2N2H4(l)+N2O4(l)=3N2(g)+4H2O(g) ΔH=_____。
(2)已知反应 N2H4(g)+2Cl2(g) N2(g)+4HCl(g),T℃时,向 V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
N2H4(g)和 4mol Cl2(g),测得 Cl2 和 HCl 的浓度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0~10min 内,用 N2(g)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N2)=_______。
②M 点时,N2H4 的转化率为______(精确到 0.1)%。
③T℃时,达到平衡后再向该容器中加入 1.2mol N2H4(g)、0.4mol Cl2(g)、0.8mol N2(g)、1.2mol
HCl(g),此时平衡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3)①在惰性气体中,将黄磷(P4)与石灰乳和碳酸钠溶液一同加入高速乳化反应器中制得
NaH2PO2,同时还产生磷化氢(PH3)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次磷酸(H3PO2)是一元酸,常温下,1.0mol·L−1 的 NaH2PO2 溶液 pH 为 8,则次磷酸的 Ka=_______
____。
③用次磷酸钠通过电渗析法制备次磷酸。装置如图 2 所示。交换膜 A 属于____(填“阳离子”或“阴
离子”)交换膜,电极 N 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当电路中流过 3.8528×105 库仑电量时制得次磷酸的
物质的量为_____(一个电子的电量为 1.6×10−19 库仑,NA 数值约为 6.02×1023)。
17.锗(Ge)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2-
3
2-
(CO )
(S )
c
c(1)基态 Ge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有__个未成对电子。
(2)Ge 与 C 是同族元素,C 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 Ge 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
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 。
(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 。
GeCl4 GeBr4 GeI4
熔点/℃ −49.5 26 146
沸点/℃ 83.1 186 约 400
(4)光催化还原 CO2 制备 CH4 反应中,带状纳米 Zn2GeO4 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Ge、O
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 。
(5)Ge 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 Ge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微粒之间存在的
作用力是 。
(6)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
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如图为 Ge 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
数 A 为(0,0,0);B 为( ,0, );C 为( , ,0)。则 D 原子的坐标参数
为 。
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 Ge 单晶的晶胞参数 a=565.76pm,其密度为__g·cm−3
(列出计算式即可)。
18.某实验小组同学依据资料深入探究 Fe3+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资料:
i.Fe3+在水溶液中以水合铁离子的形式存在,如[Fe(H2O)6]3+;
[Fe(H2O)6]3+发生如下水解反应:
[Fe(H2O)6]3+(几乎无色)+nH2O [Fe(H2O)6-n(OH)n]3-n(黄色)+nH3O+(n=0~6);
ii.[FeCl4(H2O)2]−为黄色。
进行实验:
(实验 I)
(实验 II)
分别用试管①、③中的试剂作为待测液,用色度计测定其透光率。透光率越小,溶液颜色越深;
透光率越大,溶液颜色越浅。
(1)实验 I 中,试管②溶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I中,试管③溶液呈棕黄色与[FeCl4(H2O)2]−有关,支持此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由实验 II 图 1、2 可知:加热时,溶液颜色_______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4)由实验 II,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 FeCl3 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FeCl4(H2O)2]−+4H2O [Fe(H2O)6]3++4Cl−,得出此结论
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结论二] 结论一中反应的 ΔH__________(填“>0”或“0,为吸
热反应;将反应③-反应②得,反应 CH4(g)=C(s)+2H2(g)的 ΔH=+74.8kJ·mol−1;反应③中,使用催
化剂,对 ΔH3 不产生影响;故选 C。
7.【答案】A
【解析】根据流程,KClO3、I2、H2O 经酸化后生成 Cl2、KH(IO3)2 和 KCl,生成的 Cl2 可通过加
热方法去除,结晶过滤后得到的固体是 KH(IO3)2,滤液为 KCl 溶液,加水溶解调 pH 目的是将 KH(IO3)2
转化为 KIO3,化学方程式为 KH(IO3)2+KOH=2KIO3+H2O。酸化过程中由于 I2 失电子生成 KH(IO3)2,
故 KH(IO3)2 为氧化产物,A 错误;根据分析,将 KH(IO3)2 结晶过滤后滤液中剩余 KCl,故滤液为 KCl
溶液,B 正确;将 KIO3 结晶出来可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D 正确;故选 A。
8. 【答案】B
【解析】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 CaO 和 CO2,CaO 与 H2O 生成 Ca(OH)2,Ca(OH)2 与 Cl2 制备漂
粉精;CO2 和 NH3 通入饱和食盐水可制备 NaHCO3,NaHCO3 加热分解制备 Na2CO3。漂粉精是混合
物,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A 错误;如果先通入 CO2,因为 CO2 溶解度小,产率很低,所以先通入
溶解度大的 NH3,B 正确;工业制漂粉精通常用氯气通入石灰乳中,C 错误;Ca(OH)2 与 Cl2 制备漂
粉精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答案选 B。
9. 【答案】D
【 解 析 】 由 图 可 知 , N2O 与 CO 反 应 前 后 总 能 量 降 低 , 是 放 热 反 应 , A 正 确 ; 由
Fe++N2O→FeO++N2、FeO++CO→Fe++CO2 可知,Fe+先消耗后生成,总量保持不变,起催化剂作用,B
正确;由图可知,Fe++N2O→FeO++N2、FeO++CO→Fe++CO2 反应,都是总能量降低,都是放热反应,
C 正确;该反应使用了 Fe+做催化剂,催化剂的活性与温度有关,只有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发挥
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所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不一定越快,D 错误;答案选 D。
10.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该装置将电能和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该装置工作时,H+从正电荷较多的阳极 b 极区向负电荷较多的阴极 a 极
区迁移,正确;该反应的总方程式是:6CO2+8H2O=2C3H8O+9O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生成 1mol
O2,有 2/3mol CO2 被还原,其质量是 88/3g,错误;根据图示可知与电源负极连接的 a 电极为阴极,
发生还原反应,电极的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错误;答案选 B。
11. 【答案】BC
【解析】废铁屑(主要成分为 Fe2O3、Fe,少量碳)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
+3H2O、Fe2(SO4)3+Fe=3FeSO4、Fe+H2SO4=FeSO4+H2↑,过滤,将少量碳滤出;滤液中加入 NaHCO3
溶液,发生反应 Fe2++2HCO−3=FeCO3↓+CO2↑+H2O;过滤后,洗涤、干燥,即得 FeCO3。洗涤废铁屑
表面的油脂,可使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A 正确;由以上分析知,反应 2 的离子方程式:Fe2++2HCO
−3=FeCO3↓+CO2↑+H2O,B 不正确;因为操作 II 是从混合物中分离出 FeCO3 沉淀,所以应为过滤、洗
涤、干燥等操作,C 不正确;Fe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洗涤时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废铁屑应
适当过量,D 正确;故选 BC。
12. 【答案】B
【解析】物质 a 中既不含羟基也不含羧基,不能与 Na 反应生成氢气,故 A 错误;苯环、C=O
均为平面结构,单键可以旋转,所以 a、b、c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 B 正确;b 只含一
A
7.8g 1 /mol=78g/mol
× × N个羟基,c 只含一个羧基,一个 b 分子只能和一个 c 分子反应,不能脱水缩合,故 C 错误;c 苯环上
有 3 种环境的氢原子,一氯代物有 3 种;二氯代物有如图所示 6 种, 、
(数字表示另一个氯原子的位置),故 D 错误;故答案为 B。
13. 【答案】AD
【解析】A 装置中,2HCl+Na2SO3=2NaCl+H2O+SO2↑,生成 SO2 气体,但是会有 HCl 气体挥发
出来,B 装置用来吸收 HCl,选用饱和 NaHSO3 溶液,A 正确;石灰乳是悬浊液,不能拆写,因此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Ca(OH)2=CaSO3+H2O,B 错误;C 装置为安全瓶,防倒吸,D 装置发生反
应:MnO2+SO2=MnSO4,制得 MnSO4,E 装置吸收过量的 SO2,防止汚染空气。MnSO4·H2O 受热易
分解,故不能将溶液蒸干,可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得到 MnSO4·H2O,C 错误;当温
度过高时,SO2 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D 正确;故选 AD。
14.【答案】C
【解析】该二次电池放电时,锌作负极,石墨作正极;充电时,锌作阴极,石墨作阳极。放电
时,锌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阴离子流向锌极,阳离子流向正极,故 K+向石墨电极迁移,A 错
误;电流由电势高的地方流向电势低的地方,电子由锌极向石墨电极移动,电流由石墨电极向锌极
移 动 , 故 锌 电 极 的 电 势 低 于 石 墨 电 极 , B 错 误 ; 充 电 时 , 阴 极 发 生 电 极 反 应 :
,有 OH−生成,pH 增大,故 C 正确;充电时,石墨电极发生反应 3Br−+2e−=Br
−3,故 D 错误。
15.【答案】AB
【解析】因 4.65×10−14K,所以平衡逆向移动;(2)①该反应中反应物有 P4、Ca(OH)2、Na2CO3 等、生成物有
NaH2PO2、PH3 等,据此可知该反应中 P 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发生歧化,升高 1 价,降低 3 价,
则 NaH2PO2 和 PH3 的系数比为 3∶ 1,再结合元素守恒可知方程式为:2P4+3Ca(OH)2+3Na2CO3+
6H2O=6NaH2PO2+2PH3↑+3CaCO3;②次磷酸(H3PO2)是一元酸,1.0mol·L−1 的 NaH2PO2 溶液水解方程
式为:H2PO−2+H2O=H3PO2+OH−,pH=8,则 c(H+)=10−8mol/L,c(OH−)=c(H3PO2)=10−6mol/L,c(H2PO
−2)=(1.0-10−6)mol/L≈1mol/L,Ka= =1.0×10−2;③根据图示可知,产品室产
生次磷酸,则电极 M 应为阳极电解水中的 OH−,剩余 H+通过交换膜 A 移向产品室,所以交换膜 A
为阳离子交换膜;电极 N 为阴极电解 H+,电极 N 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2e−=H2↑+2OH−;电路中流
过 3.8528×105 库仑电量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mol,次磷酸根带一个负电
荷,氢离子带一个正电荷,所以电解过程中转移 1mol 电子生成 1mol 次磷酸,则转移 4mol 电子时生
成 4mol 次磷酸。
17.【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或[Ar]3d104s24p2 2
- -
2ZnO+2e +H O=Zn+2OH
144.65 10−×
2-
3
2-
(CO )
(S )
c
c
1.2mol/L= 10min
c
t
∆
∆
1
2
( ) ( ) ( ) ( )2
-1
-1
-
2
1
4 2N H g +2 +
mol L 1 2 0 0
m
Cl
ol L x 2x x 4x
mo
g N g 4HC
l L 1-x 2-2
l
x x 4x
g
⋅
⋅
⋅
起始( )
转化( )
平衡( )
1
3
1
3
4
2
0.6 2.4
0.4 0.8
×
×
4
2
1 3
1 1
×
×
( ) ( )
( )
+ - -8
2 2
-6
3 2
H H PO 10 1=H PO 10
c c
c
×
5
-19
A
1
1.6 10
3.8528 10
N
××
×(2)Ge 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 σ 单键较长,p-p 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
难以形成 π 键
(3)GeCl4、GeBr4、GeI4 的熔、沸点依次增高。原因是分子结构相似,分子量依次增大,分子
间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
(4)O>Ge>Zn
(5)sp3 共价键
(6)( , , ) ×107
【解析】(1)Ge 是 32 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 IVA 族,基态 Ge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或[Ar]3d104s24p2,根据其核外电子排布可知核外有 2 对未成对电子;(2)Ge
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 σ 单键较长,p-p 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 π
键,所以 Ge 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3)根据表格 GeCl4、GeBr4、GeI4 的熔、沸点依次增高,
原因是三者熔沸点均较低,为分子晶体,分子结构相似,分子量依次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逐渐
增强,熔沸点逐渐升高;(4)元素非金属性:Zn<Ge<O,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吸引电子的能力越
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大,故电负性:O>Ge>Zn;(5)Ge 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Ge 原子与周围 4
个 Ge 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Ge 原子形成 4 个 σ 键,采取 sp3 杂化;Ge 单晶属于原子晶体,Ge 原
子靠共价键聚集;(6)①D 与周围 4 个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D 与顶点 A 的连线处于晶胞体对角线
上,根据正四面体的几何特性可知,D 在 xy 平面上的投影应为 AC 的一半,在 xz 平面上的投影为 AB
的一半,A 为坐标原点,B 为( ,0, );C 为( , ,0),则 D 为( , , );②根据均
摊 法 , 该 晶 胞 中 Ge 原 子 的 数 目 为 =8, 则 晶 胞 质 量 m= , 晶 胞 的 体 积
V=a3pm3=565.763×10−30cm3,所以晶胞的密度为 = ×107 g·cm−3。
18.【答案】(1)由已知:[Fe(H2O)6]3++nH2O [Fe(H2O)6-n(OH)n]3-n+nH3O+,加入 HNO3 后,
c(H+)增大,导致此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
(2)②中溶液褪色,而④中溶液黄色
(3)变深
(4)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FeCl3 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变化幅度明显大于 Fe(NO3)3 溶液,说明
在 FeCl3 溶液中存在水合铁离子的水解平衡之外,还存在[FeCl4(H2O)2]−+4H2O [Fe(H2O)6]3++4Cl−
<
(5)先滴加 HNO3,再滴加几滴 NaCl 溶液,最后测此溶液透光率随温度改变的变化情况。若
通过以上操作,经由先褪色再变黄后的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下降而增大,则证
明了(4)中结论一
【解析】(1)实验 I 中,试管②溶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由已知:[Fe(H2O)6]3++nH2O
[Fe(H2O)6-n
(OH)n]3-n+nH3O+;加入 HNO3 后,c(H+)增大,导致此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2)实
验 I 中,试管②、④中加入等量的 HNO3 后,②中溶液褪色,而④中溶液黄色,从而说明试管③
溶液呈棕黄色与[FeCl4(H2O)2]−有关;(3)由实验 II 图 1、2 可知:加热时,溶液的透光率均减小,
溶液颜色变深;(4)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FeCl3 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变化幅度明显大于 Fe(NO3)3
溶液,说明在 FeCl3 溶液中存在水合铁离子的水解平衡之外,还存在[FeCl4(H2O)2]−+4H2O
[Fe(H2O)6]3++4Cl−,而且升高温度[FeCl4(H2O)2]−+4H2O [Fe(H2O)6]3++ 4Cl−逆向移动,故逆反应吸
热,则该反应的 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