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2020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卷 化学(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株洲市2020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卷 化学(解析版)

ID:268593

大小:328.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6-1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株洲市2020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说明: 1.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 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7.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瓷器 B.丝绸 C.茶叶 D.中草药 【答案】A 【解析】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答案 选 A。 8.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A.二氧化碳使 Na2O2 固体变白 B.氯气使 KBr 溶液变黄 C.乙烯使 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氨气使 AlCl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 +2H2O Na++2OH– + H2↑ 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2H2O H2↑+Cl2↑+2OH–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 + H+ + BaSO4↓+H2O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 +OH– CaCO3↓+H2O 【答案】B 10.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 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2×10−5。已知:Ni(CO)4 的沸点为 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 CO 反应转化成气态 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 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增加 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第一阶段,在 30℃和 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 50℃ C.第二阶段,Ni(CO)4 分解率较低 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 生成=4v 生成(CO) 2 4SO − 3HCO−【答案】B 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 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答案】C 【解析】A、根据原理可知,Al 要形成氧化膜,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因此铝为阳极,故 A 说法正确;B、 不锈钢网接触面积大,能增加电解效率,故 B 说法正确;C、阴极应为阳离子得电子,根据离子放 电顺序应是 H+放电,即 2H++2e−=H2↑,故 C 说法错误;D、根据电解原理,电解时,阴离子移向 阳极,故 D 说法正确。 12.改变 0.1 二元弱酸 溶液的 pH,溶液中的 、 、 的物质的量分数 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2 4 2 2 4H SO H C O− 3Al 3e Al+ −+ = 1mol L−⋅ 2H A 2H A HA− 2A − (X)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H=1.2 时, B. C.pH=2.7 时, D.pH=4.2 时, 【答案】D 【解析】A、根据图像,pH=1.2 时,H2A 和 HA−相交,则有 c(H2A)=c(HA−),故 A 说法正确;B、pH=4.2 时, c(A2−)=c(HA−) , 根 据 第 二 步 电 离 HA− H + + A2− , 得 出 : K2(H2A)=c(H+)×c(A2−)/c(HA−)= c(H+)=10−4.2 , 故 B 说 法 正 确 ; C 、 根 据 图 像 , pH=2.7 时 , H2A 和 A2− 相 交 , 则 有 ,故 C 说法正确;D、由图知,pH=4.2 时,c(HA−)=c(A2−),H2A 电离出一 个 HA−时释放出一个 H+,电离出一个 A2−时,释放出 2 个 H+,同时水也会电离出 H+,因此 c(H+)> c(HA−)=c(A2−),错误。 13.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 的原子半径是 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 X、Y 和 Z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 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强 B.Y 的简单离子与 X 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 与 Z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与 Y 属于同一周期 【答案】C 2(H A) (HA )c c −= 2 2lg[ (H A)] 4.2K = − 2 2(HA ) (H A) (A )c c c− −> = 2(HA ) (A ) (H )c c c− − += = 2 2(HA ) (H A) (A )c c c− −>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 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题-第 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 题,共 129 分。 26.(14 分)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 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向硝酸酸化的 0.05 mol·L-1 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 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①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 Ag。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 K3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 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 Fe3+,乙依据的原理 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①取上层清液,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 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取样时间/min 现象 ⅰ 3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ⅱ 30 产生白色沉淀;较 3min 时量少;溶液红色较 3 min 时加深 ⅲ 120 产生白色沉淀;较 30 min 时量少;溶液红色 较 30 min 时变浅(资料:Ag+与 SCN-生成白色沉淀 AgSCN) ② 对 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 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 Fe3+; 假设 b:空气中存在 O2,由于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 Fe3+; 假设 c:酸性溶液中 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 Fe3+; 假设 d:根据_______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 Ag+,可产生 Fe3+。 ③ 下列实验Ⅰ可证实假设 a、b、c 不是产生 Fe3+的主要原因。实验Ⅱ可证实假设 d 成立。 实验Ⅰ:向硝酸酸化的________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 层清液滴加 KSCN 溶液,3 min 时溶液呈浅红色,30 min 后溶液几乎无色。 实验Ⅱ:装置如图。其中甲溶液是________,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推测实验ⅰ~ⅲ中 Fe3+浓度变化的原因:______。 【答案】(1)①加硝酸加热溶解固体,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②Fe2+ (2)Fe+2Fe3+=3Fe2+ ②4Fe2++O2+4H+=4Fe3++2H2O 加入 KSCN 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③0.05 mol·L-1 NaNO3 溶液 FeSO4 溶液(或 FeCl2 溶液) 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 KSCN 溶液,后者红色更深 (3)溶液中存在反应:①Fe+2Ag+=Fe2++2Ag ,②Ag++Fe2+=Ag+Fe3+,③Fe+2Fe3+=3Fe2+。反应开始时, c(Ag+)大,以反应①、②为主,c(Fe3+)增大。约 30 分钟后,c(Ag+)小,以反应③为主,c(Fe3+)减 小。27.(15 分)研究 CO2 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溶于海水的 CO2 主要以 4 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 HCO3-占 95%,写出 CO2 溶于水产生 HCO3- 的方程式: 。 (2)在海洋循环中,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①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光合作用释放出的 O2 只来自于 H2O,用 18O 标记物质的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如下,将其补充完整: + =(CH2O)x+x18O2+xH2O (3)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的 95%以上,其准确测量是研究海洋碳循环的基础,测量溶解无 机碳,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气提、吸收 CO2,用 N2 从酸化后的还说中吹出 CO2 并用碱液吸收(装置示意图如下),将虚线框 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用试剂。②滴定。将吸收液洗后的无机碳转化为 NaHCO3,再用 xmol/LHCl 溶液滴定,消耗 ymlHCl 溶液, 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浓度= mol/L。 【答案】(1)CO2+H2O H2CO3,H2CO3 HCO3-+H+ (2)①Ca2++ 2HCO3-=CaCO3↓+ CO2+H2O ②xCO2 2x H218O (3)① ②xy/z (3)①注意酸化的试剂要用硫酸,一定不能用盐酸,HCl 会挥发出来影响后续的滴定。 ②该滴定过程转化的关系式为: CO2 ~ HCO3- ~ HCl 1 1 n(CO2) x mol/L×y×10-3L解得:n(CO2)=xy×10-3mol 所以:c(CO2)=xy/z mol/L 28.(14 分)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4H10)脱氢制 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 C4H8(g)+H2(g) ΔH1 已知:②C4H10(g)+ O2(g)= C4H8(g)+H2O(g) ΔH2=−119 kJ·mol−1 ③H2(g)+ O2(g)= H2O(g) ΔH3=−242 kJ·mol−1 反应①的 ΔH1 为________kJ·mol−1。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 x________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 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 n(氢气)/n(丁烷)的关系。 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 丁烯产率在 59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之后, 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答案】(1)+123 小于 AD (2)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 n(氢气)/n(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 1 2 1 2(3)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用②式−③式可得①式,因此 ΔH1=ΔH2−ΔH3=−119 kJ/mol +242 kJ/mol =+123 kJ/mol。由图(a)可以看出,温度相同时,由 0.1 MPa 变化到 x MPa,丁烷的转化率增大, 即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增大,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 x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