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泰安市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ID:271405

大小:4.65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6-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试卷类型:A 高三第四轮复习质量检测 化 学 试 题 2020.6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 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Na 23 Al 27 C1 35.5 Ca 40 Ti 48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宋代张杲《医说》记载:每每外出,用雄黄桐子大,在火中烧烟薰脚绷、草履、领袖间,以消毒灭菌,防 止疫菌通过衣物的接触而传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雄黄中硫的价态为-2 价 B. 古代烟熏的消毒原理与 H2O2、酒精相同 C. 人们佩戴的药剂香囊具有驱虫抑疫、防病保健等功效 D. 生活中也可使用火、盐水消毒器具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雄黄的结构可知化学式为 As4S4,As 的化合价为+2 价,S 的化合价为-2 价,故 A 正确; B.过氧化氢用于杀菌消毒与具有强氧化性有关,而雄黄用火烧烟生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砷,二氧化硫和 三氧化二砷不具有强氧化性,与过氧化氢原理不同,乙醇破坏蛋白质的氢键,与过氧化氢也不同,故 B 错 误; C.佩戴药剂香囊是借中药气味挥发,具有驱虫抑疫、防病保健等功效,故 C 正确; D.生活中也可使用火消毒器具,即高温使蛋白质变性,使用盐水可使细胞脱水而使病菌死亡,达到杀菌的目的,故 D 正确; 答案选 B。 2.化学材料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天宫二号空间站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 “司烜氏,掌以夫遂(青铜凹镜),取明火于日”的“夫遂”是一种合金 C. 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超环”(人造太阳)应用的氕、氘、氚互为同位素 D. 制作 N95 型口罩使用的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属于混合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 95%以上 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高 分子材料,A 错误; B.“夫遂”是青铜凹镜,而青铜是铜锡的合金,所以“夫遂”是一种合金,B 正确; C.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三者互为同位素,C 正确; D.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由许多个 n 值不同的分子混合而成,所以属于混合物,D 正确; 故选 A。 3.下列说法或表达方式中不正确的是 A. 电子从激发态到基态产生的光谱是发射光谱 B. HC1O 的电子式: C. NH3、H2O、CO2 分子中,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最多的是 H2O D. 基态氯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吸收能量产生吸收光谱;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释放能量产生发射 光谱,A 正确; B.HC1O 的电子式为 ,B 错误; C.NH3、H2O、CO2 的电子式分别为 、 、 ,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分别为 1、2、 0,孤电子对数最多的是 H2O,C 正确; D.基态氯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s23p5,轨道表示式为 ,D 正确; 故选 B。 的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测定新制氯水的 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 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 冷却后补加 C.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 SO42-或 SO32- D.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 pH 试纸,不能用 pH 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 pH 值,故 A 错误; B、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 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故 B 正确; C、硫酸钡和 AgCl 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 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 Ag+,故 C 错误;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氯化钠是大量的,制得的饱和溶液中硝酸 钾量较少,不能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故 D 错误; 故答案选 B。 5.三元轴烯(a)、四元轴烯(b)、五元轴烯(c)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c 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 a 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C. a、b、c 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D. c 分子中的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A. a、b、c 均含有碳碳双键,因此都能发生加成反应,故 A 正确; B. a 和苯的分子式均为 C6H6,且结构不同,则 a 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B 正确; C. a、b、c 分子中均只有一种氢原子,则它们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故 C 正确;D. c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平面结构,根据乙烯的平面结构分析,c 中所有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故 D 错 误; 故选 D。 【点睛】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 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即可。 6.下列化学用语或物质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 图 1 所示烃的名称为:3-甲基-4-乙基-7-甲基辛烷 B. 图 1 所示分子中含 3 个手性碳原子 C. 青蒿素分子式是 C15H20O5 D. 青蒿素易溶于乙醚,可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烷烃的系统命名法,该分子的名称为 2,6-二甲基-5-乙基辛烷,故 A 错误; B.图 1 所示分子中含 2 个手性碳原子,分别位于连乙基的碳原子和右侧连甲基的碳原子,故 B 错误; C.根据青蒿素的结构简式可写出它的分子式为 C15H22O5,故 C 错误; D.青蒿素含有醚基,易溶于乙醚,分子中含有酯基,可在 NaOH 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B 项中左边连两个甲基的碳原子不是手性碳原子,为易错点,手性碳原子必须连四种不同的基团。 7.取 1 mL 0.1 mol·L-1 AgNO3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中所用试剂浓度均为 0.1 mol·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①白色沉淀是难溶的 AgCl B. 由实验②说明 AgI 比 AgCl 更难溶 C 若按①③顺序实验,看不到黑色沉淀 D. 若按②①顺序实验,看不到白色沉淀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反应向着更难溶的方向进行分析。 【详解】A、AgNO3 溶液中加入 NaCl 溶液,发生 Ag++Cl-=AgCl↓,即实验①中白色沉淀是 AgCl,故 A 说法正确; B、实验②中加入过量 KI 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产生 AgI,即发生 AgCl(s)+I-(aq)=AgI(s)+Cl-(aq), 推出 AgI 比 AgCl 更难溶,故 B 说法正确; C、实验③得到黑色沉淀,该黑色沉淀为 Ag2S,推出 Ag2S 比 AgI 更难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gCl>AgI>Ag2S,按①③顺序实验,能观察黑色沉淀,故 C 说法错误; D、根据选项 C 分析,按照②①顺序实验,生成更难溶的 AgI,不能得到 AgCl,即无法观察到白色沉淀, 故 D 说法正确。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通入氨气,可制得大量碳酸氢钠固体 B.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烧杯、锥形瓶和容量瓶等仪器应洗涤干净,必须烘干后使用 C. 将含有少量乙烯的甲烷气体依次通过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足量碱石灰,可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杂质 D. 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中液体流速宜先快后慢,滴定时眼睛注视着滴定管中液体刻度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CO2 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应该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以利 于吸收更多的 CO2,产生更多的 NaHCO3,故 A 错误; B.锥形瓶、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不影响滴定结果或配制溶液的浓度,并且加热烘干时可能会影响刻 度,造成误差,所以不需要烘干锥形瓶或容量瓶,故 B 错误;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足量碱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即可得纯净的甲 烷,故 C 正确; D.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中液体流速可以先快速滴加,接近终点时再缓慢滴加,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 液体颜色的变化,不用注视着滴定管中液体刻度的变化,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随后加入足量碱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也是学生的易错点。 9.处于 3 个不同短周期的元素 X、Y、Z、M,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组成一种团簇分子 Z2M2Y4(YX)2。 X、M 的族序数均等于周期序数,Y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Z>M>Y B. 常温下 Z 和 M 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C. X 与 Y 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 Z 的氯化物来制取 Z 单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处于 3 个不同短周期的元素 X、Y、Z、M,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M 的族序数均等于周期序数,则 X 为 H 元 素 ,M 为 Al 元 素 ;Y 原 子 核 外 最 外 层 电 子 数 是 其 电 子 总 数 的 3/4, 则 Y 为 O 元 素 ; 由 Z2M2Y4(YX)2,可确定 Z 显+2 价,为 Mg 元素。 【详解】A.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O2->Mg2+>Al3+,A 不正确; B.常温下 Mg 的单质能溶于浓硝酸,但 Al 的单质会发生钝化,不能溶于浓硝酸,B 不正确; C.H 与 O 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为 H2O 或 H2O2,它们都为共价化合物,C 不正确; D.镁是活泼 金属元素,工业上制取金属镁,常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的方法来制取,D 正确; 故选 D。 10.某科研人员提出 HCHO(甲醛)与 O2 在羟基磷灰石(HAP)表面催化生成 H2O 的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图中只画出了 HAP 的部分结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AP 能提高 HCHO 与 O2 的反应速率 B. HCHO 在反应过程中,有 C-H 键发生断裂 C. 根据图示信息,CO2 分子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 O2 D. 该反应可表示为:HCHO+O2 CO2+H2O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图知,HAP 在第一步反应中作反应物,在第二步反应中作生成物,所以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因此该反应中 HAP 作催化剂而提高反应速率,A 正确; 的B.HCHO 在反应中有 C-H 断裂和 C=O 键形成,所以甲醛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 正确; C.根据图知,CO2 分子中的氧原子一部分还来自于甲醛,C 错误; D.该反应中反应物是甲醛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HAP 为催化剂,反应方程式为 HCHO+O2 CO2+H2O,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C。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 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某微生物电池在运行时可同时实现净化有机物污水、净化含 废水(pH 约为 6)和淡化食盐水,其装 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D 和 E 为离子交换膜,Z 为待淡化食盐水。(已知 Cr3+完全沉淀所需的 pH 为 5.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E 为阴离子交换膜 B. X 为有机物污水,Y 为含 废水 C. 理论上处理 1 mol 的 的同时可脱除 3 mol 的 NaC1 D. C 室的电极反应式为 +6e-+8H+==2Cr(OH)3↓+H2O 【答案】AC 【解析】 【分析】 从电子流动的方向看,生物膜为负极,碳布为正极。在 C 室发生反应 +6e-+8H+==2Cr(OH)3↓+H2O, 总体上看,C 室消耗阳离子多,所以 B 室中的阳离子应向 C 室移动,则 B 室中的阴离子应向 A 室移动。 【详解】A.从以上分析知,B 室中的阳离子(Na+)应向 C 室移动,E 为阳离子交换膜,A 不正确; B.因为 转化为 Cr(OH)3 时,需要得到电子,所以含 废水应在 C 室,Y 为含 废水, 则 X 为有机物污水,B 正确; C.理论上处理 1 mol 的 的同时,需转移 6mol 电子,由反应式应有 6mol 的 Na+进入 C 室,同样有 6mol 2- 2 7Cr O 2 2 7Cr O − 2- 2 7Cr O 2 2 7Cr O − 2 2 7Cr O − 2 2 7Cr O − 2- 2 7Cr O 2 2 7Cr O − 2- 2 7Cr O的 Cl-进入 A 室,所以可脱除 6 mol 的 NaC1,C 不正确; D.在 C 室, 得电子产物与 H+反应生成 Cr(OH)3 沉淀等,电极反应式为 +6e-+8H+==2Cr(OH)3↓+H2O,D 正确; 故选 AC。 12.实验室从废定影液中回收 Ag 和 Br2 的主要步骤为:向废定影液中加入 Na2S 溶液沉淀银离子,过滤、洗 涤、干燥,灼烧 Ag2S 制取金属 Ag;制取 Cl2 并将 Cl2 通入滤液中氧化 Br-,再用苯萃取分液。其中部分实 验操作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装置甲分离 Ag2S 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 用装置乙在通风橱中高温灼烧 Ag2S 制取 Ag C. 用装置丙制备 Cl2,其中 KMnO4 也可用 MnO2 代替 D. 用装置丁分液时,打开分液漏斗塞子,再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待两液界面与旋 塞上口相切即可关闭旋塞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装置甲过滤分离 Ag2S 时,用玻璃棒不断引流,将烧杯内的浊液转移入漏斗内,但不能搅拌, 以免损坏滤纸,造成过滤失败,A 不正确; B.使用装置乙时,蒸发皿不能用于灼烧固体,所以不能用于高温灼烧 Ag2S 制取 Ag,B 不正确; C.用装置丙制备 Cl2,KMnO4 不能用 MnO2 代替,因为 MnO2 与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条件,C 不正确; D.用装置丁分离分层液体时,应保持内外压强相等,否则下层液体不能流出,所以应先打开分液漏斗塞子, 再打开旋塞,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下层液体,D 正确; 故选 D。 13.利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 Fe,还含有 C,S,P 等)制取高效净水剂 K2FeO4 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2 7Cr O − 2 2 7Cr O −A. 废铁屑在酸溶前可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 B. 步骤②是将 Fe2+转化为 Fe(OH)3 C. 步骤③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OH)3+3ClO-==2FeO42-+3Cl-+4H++H2O D. 步骤④中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在相同条件下,K2FeO4 的溶解度小于 Na2FeO4 【答案】C 【解析】 【详解】废铁屑(主要成分为 Fe,还含有 C、 S、P 等)加入酸溶得到亚铁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和 H2O2 溶液,NaOH 中和过量的酸,Fe2+被 H2O2 氧化为 Fe3+,在碱溶液中将溶液中 Fe2+转化为 Fe(OH)3,然后加入 NaClO 溶液,在碱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Na2FeO4,加入 KCl 固体利用溶解度不 同转化为 K2FeO4 析出。 A. 纯碱是强碱弱酸盐,CO32−水解导致纯碱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油污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所 以废铁屑在酸溶前可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故 A 正确; B. NaOH 中和过量的酸,Fe2+被 H2O2 氧化为 Fe3+,在碱溶液中将溶液中 Fe2+转化为 Fe(OH)3,步骤②的目的 是将溶液中 Fe2+转化为 Fe(OH)3,故 B 正确; C. 步骤③中发生的反应是碱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OH)3+4OH−+3ClO−═2FeO42−+3Cl−+5H2O,故 C 错误; D. 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OH+Na2FeO4=K2FeO4+2NaOH,溶解度大的能转化为溶解度小的物质, 反应能发生的原因 K2FeO4 的溶解度比 Na2FeO4 小,故 D 正确; 答案选 C。 14.T℃时,三种盐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pM 为阳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R 为阴离子浓度的负 对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 点:c(Ca2+)>c(SO42-),Z 点:c(CO32-)>c(Mn2+) B. 溶度积:Ksp(MnCO3)>Ksp(CaCO3)>Ksp(CaSO4) C. X 点对应的 CaCO3 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以继续溶解 CaCO3 D. T℃时,CaSO4(s)+CO32-(aq) CaCO3(s)+SO42-(aq)的平衡常数 K 的数量级为 103 【答案】D 【解析】 【分析】 pM 为阳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R 为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说明数值越大,对应的离子浓度越小;根据 O、 P、Q 三点可求出 MnCO3、CaCO3、CaSO4 的 Ksp 值,即可比较溶解度大小;若 Qc 值大于 Ksp,则有沉淀生 成。 详解】A.Y 点 pM 大于 3,pR 小于 3,则阴离子浓度大于阳离子浓度,即 c(SO42-)>c(Ca2+);同理,Z 点 c(Mn2+)>c(CO32-),A 项错误; B.根据 O、P、Q 三点求 MnCO3、CaCO3、CaSO4 的 Ksp 值, ;同理可得,Ksp(CaCO3)=10-8.6; Ksp(CaSO4)=10-5,故溶度积:Ksp(MnCO3)c(OH-)>c(H+) D. 图乙中 c 点的溶液:c(Na+)+c(H+)=c(HCN)+c(OH-)+c(CN-) 【答案】BC 【解析】 【分析】 NaCN 溶液中加入盐酸,发生反应 NaCN+HCl==NaCl+HCN,当 pH=9.5 时,c(HCN)=c(CN-);当加入盐酸 的体积为 10mL 时,NaCN 与 HCl 刚好完全反应,生成 HCN 和 NaCl。 【详解】A.图甲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Cl-)+ c(CN-)+ c(OH-)=c(Na+)+ c(H+),pH=7,c(OH-)=c(H+), 所以 c(Cl-)+c(CN-)=c(Na+);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 c(Na+)=c(CN-)+c(HCN),故 c(Cl-)=c(HCN),A 不正确; B.常温下,a 点时,c(CN-)=c(HCN),pH=9.5,c(OH-)=10-4.5mol/L,NaCN 的水解平衡常数:Kh(NaCN)= = 10-4.5mol·L-1,B 正确; C.图乙中 b 点时,发生反应后 c(HCN)=c(Cl-)=c(CN-),此时溶液中 CN-发生水解:CN-+H2O HCN+OH-,水解反应后,c(HCN)增大,c(CN-)减小,所以溶液中:c(HCN)>c(Cl-)>c(CN-)>c(OH-)>c(H+), C 正确; D.图乙中 c 点的溶液中,发生反应 NaCN+HCl==NaCl+HCN,且二者刚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发生 HCN 的电离:HCN H++CN-,离子间满足电荷守恒:c(Na+)+c(H+)=c(Cl-)+c(OH-)+c(CN-),物料守恒:c(Cl-)= c(HCN)+c(CN-),故 c(Na+)+c(H+)=c(HCN)+c(OH-)+2c(CN-),D 不正确; 故选 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6.(1)以甲醇为原料制取高纯 H2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主要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主反应: ∆H=+49kJ∙mol-1 副反应: ∆H=+41kJ∙mol-1 (HCN) (OH ) (CN ) c c c − − ⋅ 3 2 2 2CH OH(g)+H O(g) CO (g)+3H (g) 2 2 2H (g)+CO (g) CO(g)+H O(g)①甲醇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裂解可得到 H2 和 CO,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既能加 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 CH3OH 平衡转化率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 ②分析适当增大水醇比 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好处是__________。 ③某温度下,将 n(H2O):n(CH3OH)=1:1 的原料气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初始压强为 P1,反应达平衡时总 压强为 P2,则平衡时甲醇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忽略副反应,用含 P1、P2 的式子表示)。 (2)工业上用 CH4 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制取 H2,原理为: ∆H=+203kJ∙mol-1 ①该反应逆反应速率表达式为:v 逆=k·c(CO)·c3(H2),k 为速率常数,在某温度下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c(CO)/mol·L-1 c(H2)/mol·L-1 v 逆/mol·L-1·min-1 0.05 c1 4.8 c2 c1 19 2 c2 0.15 8.1 由上述数据可得该温度下,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常数 k 为_________L3·mol-3·min-1。 ②在体积为 3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 3mol 的 CH4 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 平衡时 H2 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N 点 v 正____________M 点 v 逆(填“大于”或“小于”);Q 点对应 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_______mol2·L-2。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 1molCH4 和 1molCO,平衡 向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答案】 (1). ∆H =+90 kJ·mol-1 (2). 升温 (3). 提高甲醇的利 用率,有利于抑制 CO 的生成或抑制副反应发生 (4). (5). 1.2×104 (6). 小于 (7). 48 (8). 正反应 【解析】 . 2 3 (H O) (CH OH) n n 4 2 2CH (g)+H O(g) CO(g)+3H (g) 3 2CH OH(g) CO(g)+2H (g) 2 1 P( -1) 100%P ×【分析】 利用已知的两个反应,依据盖斯定律,可求出甲醇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裂解生成 H2 和 CO 的热化学方程式; 分析浓度变化对热化学方程式 ∆H =+90 kJ·mol-1 的速率和 CH3OH 平衡转 化率的影响,从而确定改变的反应条件;适当增大水醇比 ,即考虑主反应的的产率,又考虑对 副反应产物的影响,从而得出这样操作的好处;利用 n(H2O):n(CH3OH)=1:1,建立三段式,求出甲醇的 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从而平衡时甲醇的转化率。利用表中数据及公式 v 逆=k·c(CO)·c3(H2)求出 c2,再代入公 式求出 k。利用已知条件“在体积为 3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均为 3mol 的 CH4 和水蒸气”,建立三段式, 利用 H2 的平衡体积分数为 60%,求出 CH4 的物质的量浓度,从而求出 Q 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 1molCH4 和 1molCO,求出浓度商,与平衡常数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平衡移动的 方向。 【详解】。 (1)主反应: ∆H=+49kJ∙mol- ① 副反应: ∆H=+41kJ∙mol-1 ② ①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得:甲醇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裂解可得到 H2 和 CO,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90kJ·mol-1,加快反应速率需增大浓度、压强、升高温度、加入催 化剂等,但增大浓度、压强、加入催化剂都不能提高 CH3OH 平衡转化率,所以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 CH3OH 平衡转化率的一种措施是升温。答案为: ∆H =+90 kJ·mol-1;升 温; ②适当增大水醇比 ,可增加主反应中 CH3OH 的平衡转化率,同时对副反应起抑制作用,所以 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好处是提高甲醇的利用率,有利于抑制 CO 的生成或抑制副反应发生。答案为:提 高甲醇的利用率,有利于抑制 CO 的生成或抑制副反应发生; ③某温度下,将 n(H2O):n(CH3OH)=1:1 的原料气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此时设 n(H2O)=n(CH3OH)=1mol, 甲醇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 x,建立以下三段式: 3 2CH OH(g) CO(g)+2H (g) 2 3 (H O) (CH OH) n n 3 2 2 2CH OH(g)+H O(g) CO (g)+3H (g) 2 2 2H (g)+CO (g) CO(g)+H O(g) 3 2CH OH(g) CO(g)+2H (g) 3 2CH OH(g) CO(g)+2H (g) 2 3 (H O) (CH OH) n n 3 2 2CH OH(g) H O(g) CO(g) 3H (g) (mol) 1 1 0 0 (mol) 3 (mol) 1 1 3 x x x x x x x x + + − −  起始量 变化量 平衡量,x= mol,则平衡时甲醇的转化率为 = 。答案为: ; (2)①依据 v 逆可得: ,c2=0.2mol/L,8.1= k×0.2×0.153,k=1.2×104L3·mol-3·min-1。答案为: 1.2×104;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M 点时温度高于 N 点,所以 N 点 v 正小于 M 点 v 逆;Q 点对应温度为 T3,此时 H2 的平 衡体积分数为 60%,设参加反应的 CH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y,由题给数据可建立以下三段式: ,y= mol/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mol2·L-2=48mol2·L-2。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 1molCH4 和 1molCO,此时浓度商 Q= mol2·L-2=36 mol2·L-2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