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考前选择题30例(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届高三化学高考考前选择题30例(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ID:271764

大小:2.02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6-2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届高三化学高考考前选择题 30 例(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1.近日,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蓝藻人造叶片系统,其核心是一种可以向细胞外分泌蔗糖的蓝藻,其工作原理 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系统利用了蓝藻的光合作用 B.理论上,系统出水量小于进水量 C.可用银氨溶液检验产物中是否含蔗糖 D.该系统有望为人类探索太空时解决生存难题提供新思路 答案 C 解析 光合作用的反应是:CO2+H2O ― ― →光能 碳水化合物+O2,该系统利用了蓝藻的光合作用,反应消耗水,理 论上系统出水量小于进水量,故 A、B 正确;蔗糖不含醛基,属于非还原性糖,银氨溶液不能检验蔗糖,故 C 错误; 该系统在太空环境下有望把二氧化碳和水制成人类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和氧气,有望为人类探索太空时解决生存难题 提供新思路,故 D 正确。 2.A、B、C、D 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 的 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 为金属元素且有两种常见含氧化合物(都含两种元素);若往 D 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 少量紫色石蕊溶液,可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 的两种含氧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 1∶1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B>D C.B 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 A 的氢化物 D.电负性:D>B>A>C 答案 D 解析 A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常用的是 14C 鉴定文物的年代,故 A 为 C,B 的气态氢 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该氢化物为 NH3,即 B 为 N,C 为金属元素且有两种常见氧化物,符合要求的是 Na2O 和 Na2O2,即 C 为 Na,D 单质的水溶液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说明水溶液显酸性,后褪色说明溶液中含强 氧化性物质,即 D 为 Cl。C 的两种含氧化合物分别是 Na2O 和 Na2O2,其电子式分别是 、 ,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 1∶2,故 A 不正确;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 HNO3,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 HClO4,HClO4 酸性最强,故 B 错误;N 的氢化物可以是 NH3,也可以 是 N2H4 等,C 的氢化物是一类物质,即烃,烃的状态有气态、液态和固态,因此 N 的氢化物的沸点不一定高于 C 的氢化物,故 C 错误;电负性应为 Cl>N>C>Na,故 D 正确。 3.25 ℃时,向 10 mL 0.1 mol·L-1 一元弱碱 XOH 溶液中逐滴滴加 0.1 mol·L-1 的盐酸,溶液的 AG[AG=lg c(H+) c(OH-)] 变化如图所示(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 a=-8,则 Kb(XOH)≈10-5 B.M 点表示盐酸和 XOH 恰好完全反应 C.R 点溶液中可能存在 c(X+)+c(XOH)=c(Cl-) D.M 点到 N 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B 解析 a 点表示 0.1 mol·L-1 一元弱碱 XOH,若 a=-8,则 c(OH-)=10-3mol·L-1,所以 Kb(XOH)≈c(X+)·c(OH-) c(XOH) =10-3 × 10-3 0.1 =10-5,故 A 正确;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M 点 AG=0,则溶液中 c(H+)=c(OH-),溶液呈中性,所以溶质为 XOH 和 XCl,两者不是恰好完全反应,故 B 错误;若 R 点恰好为 XCl 溶液时,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c(X+)+c(XOH)=c(Cl-),故 C 正确;M 点的溶质为 XOH 和 XCl,继续加入盐酸,直 至溶质全部为 XCl 时,该过程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然后 XCl 溶液中再加入盐酸,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所以从 M 点 到 N 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故 D 正确。 4.我国科学家开发设计一种天然气脱硫装置,利用如图装置可实现:H2S+O2===H2O2 +S↓。已知甲池中有如下 的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装置将光能只转化为电能 B.该装置工作时,溶液中的氢离子从乙池移向甲池 C.甲池碳棒上发生电极反应:AQ+2H+ +2e- ===H2AQ D.乙池①处发生反应:H2S+I-3 ===3I-+S↓+2H+ 答案 A 解析 装置是原电池装置,根据图中信息知道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的装置,A 错误;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 正极,甲池中碳棒是正极,所以氢离子从乙池移向甲池,B 正确;甲池中碳棒是正极,该电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 反应,即 AQ+2H++2e-===H2AQ,C 正确;在乙池中,硫化氢失电子生成硫单质,I -3 得电子生成 I-,发生的反 应为 H2S+I-3 ===3I-+S↓+2H+,D 正确。5.我国科研人员使用催化剂 CoGa3 实现了 H2 还原肉桂醛生成肉桂醇,反应机理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肉桂醛分子中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苯丙醛分子中有 6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C.还原反应过程发生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 D.该催化剂实现了选择性还原肉桂醛中的醛基 答案 A 解析 肉桂醛( )分子中碳碳双键两端分别连接 2 个不同的基团,存在顺反异构现象,故 A 错误; 苯丙醛( )分子中有 6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如图示: ,故 B 正确; 根据图示,还原反应过程中肉桂醛与氢气反应转化成了肉桂醇,分别断开了 H—H 和 C==O,发生了极性键和非极 性键的断裂,故 C 正确;根据图示,还原反应过程中肉桂醛转化成了肉桂醇,而没有转化为苯丙醛,体现了该催化 剂选择性的还原肉桂醛中的醛基,故 D 正确。 6.恒温 25 ℃下,向一定量的 0.1 mol·L-1 的 BOH 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用 pC 表示,pC=-lgc(H+)水]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OH 为弱碱且 Kb 的数量级为 10-5 B.d 点溶液呈酸性 C.c~d 点间溶液中:c(BOH)+c(OH-)>c(H+) D.c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且 c(B+)Y,故 B 错误;第一电离能:Cl>P,故 C 错误;Z、W 可形成化合物 NaH, 电子式为 Na+[∶H]-,故 D 正确。 9.将不同量的 CO(g)和 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 + H2O(g) CO2(g) +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实验组 温度/℃ CO H2O CO2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1 650 4 2 1.6 5 2 900 2 1 0.4 3 3 2 1 0.4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热反应 B.实验 1 中,前 5 min 用 CO 表示的速率为 0.16 mol·L-1·min-1 C.实验 2 中,平衡常数 K=1 6 D.实验 3 跟实验 2 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温度 答案 D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 1 中 CO 的转化率为 40%,而实验 2 中 CO 的转化率为 20%,压强不能使该化学平衡发 生移动,由于温度升高使得 CO 的转化率减小,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 正确;实验 1 中,前 5 min 用 CO 表示的速率为 1.6 mol 2 L × 5 min=0.16 mol·L-1·min-1,B 正确;实验 2 中,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 CO、H2O、CO2、H2 的 浓度分别为 0.8 mol·L-1、0.3 mol·L-1、0.2 mol·L-1、0.2 mol·L-1,所以平衡常数 K=0.2 × 0.2 0.8 × 0.3=1 6,C 正确;实验 3 跟实验 2 相比,各组分的平衡量没有改变,所以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温度,可能是加入了合适的催化剂,D 错误。 10.Fe3O4 中含有Fe +2 、Fe +3 ,分别表示为 Fe(Ⅱ)、Fe(Ⅲ),以 Fe3O4/Pd 为催化材料,可实现用 H2 消除酸性废水中的致癌 物 NO-2 ,其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d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2e-===2H+ B.Fe(Ⅱ)与 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C.反应过程中 NO -2 被 Fe(Ⅱ)还原为 N2 D.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 pH 降低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反应流程为①氢气失电子变为氢离子,Fe(Ⅲ)得电子变为 Fe(Ⅱ);②Fe(Ⅱ)失电子变为 Fe(Ⅲ), NO -2 被 Fe(Ⅱ)还原为 N2。如此循环,实现 H2 消除酸性废水中的致癌物 NO -2 的目的,总反应为 3H2+2NO-2 +2H+ ===N2↑+4H2O。根据上述分析可知:Pd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2e-===2H+,故不选 A;由图中信息可知,Fe(Ⅱ) 与 Fe(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故不选 B;反应过程中 NO -2 被 Fe(Ⅱ)还原为 N2, 故不选 C;总反应为 3H2+2NO-2 +2H+===N2↑+4H2O。用该法处理后由于消耗水体中的氢离子,pH 升高,故选 D。 11.2019 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 150 周年,目前周期表七个周期均已排满,共 118 种元素。短周期元素 W、X、Y、Z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W X Y Z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B.W 的氢化物与 Z 的氢化物反应,产物的水解溶液呈酸性 C.在元素周期表中,117 号元素与 Y 元素位于同一主族 D.YX 2-4 为正四面体形 答案 C 解析 设 X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x,则由相对位置可知,W、Y、Z 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 x-1、x、x+1,根据 W、 X、Y、Z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4,有:x-1+x+x+x+1=24,解得 x=6,由此可确定 W、X、Y、Z 分别 为 N、O、S、Cl,据此解答。元素的非金属性:Cl>S,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故 A 正确;W 的氢化物为 NH3,Z 的氢化物为 HCl,NH3 和 HCl 反应生成 NH4Cl,NH4Cl 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酸 性,故 B 正确;在元素周期表中,117 号元素与 0 族元素的 118 号元素相邻,则 117 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ⅦA 族, 与 Cl 元素位于同一主族,故 C 错误;SO 2-4 中心原子为 sp3 杂化,离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故 D 正确。 12.对于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解释 A 加热蒸干 MgSO4 溶液能得到 MgSO4 固体; 加热蒸干 MgCl2 溶液得不到 MgCl2 固体 H2SO4 不易挥发,HCl 易挥发 B 电解 CuCl2 溶液阴极得到 Cu;电解 NaCl 溶 液,阴极得不到 Na 得电子能力:Cu2+>Na+>H+ C 浓 HNO3 能氧化 NO;稀 HNO3 不能氧化 NO HNO3 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D 钠与水反应剧烈;钠与乙醇反应平缓 羟 基 中 氢 的 活 泼 性 : H2O > C2H5OH 答案 B 解析 硫酸镁溶液中:Mg2++2H2OMg(OH)2+2H+,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解,但硫酸属于 难挥发性酸,因此加热蒸干得到的是 MgSO4;氯化镁溶液中:MgCl2+2H2OMg(OH)2+2HCl,加热促进水解,HCl 易挥发,加热促进 HCl 的挥发,更加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加热蒸干得到的是 Mg(OH)2 或 MgO,解释 合理,故 A 说法正确;根据电解原理,电解 CuCl2 溶液,阴极上发生 Cu2++2e-===Cu,说明 Cu2+得电子能力大于 H+,电解 NaCl 溶液,阴极上发生 2H++2e-===H2↑,说明 H+得电子能力强于 Na+,得电子能力强弱是 Cu2+>H +>Na+,因此解释不合理,故 B 说法错误;浓硝酸能氧化 NO,而稀硝酸不能氧化 NO,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 稀硝酸,即硝酸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解释合理,故 C 说法正确;钠与乙醇反应平缓,钠与水反应剧烈,说明羟 基中氢的活泼性:CH3CH2OHc(SO2-3 )>c(OH-) D.c(HSO-3 )=5.49 mol·L-1 时,c(SO2-3 )=c(OH-) 答案 B 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NaHSO3 溶液中 c( Na+)+c(H+)=2c( SO2-3 )+c(OH-)+c( HSO-3 ),故 A 不正确;根据物料守 恒,NaHSO3 溶液中 c( Na+)=c(HSO-3 )+c(SO2-3 )+c(H2SO3),故 B 正确;根据图示,室温下 NaHSO3 浓度小于 5.49×10 -5mol·L -1 时,c(OH-)>c(SO2-3 ),故 C 错误;根据图示,室温下 NaHSO3 浓度等于 5.49×10-5mol·L -1 时,c(SO2-3 )= c(OH-),故 D 错误。 26.氨硼烷(NH3·BH3)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装置如图所示。未加入氨硼烷之前,两极室质量相等,电池反应为NH 3·BH3+3H2O2===NH4BO2+4H2O。已知 H2O2 足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H2O2+2H++2e-===2H2O B.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负极移动 C.电池工作时,正、负极分别放出 H2 和 NH3 D.工作足够长时间后,若左右两极室质量差为 1.9 g,则电路中转移 0.5 mol 电子 答案 A 解析 右侧为正极,H2O2 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H2O2+2H++2e-===2H2O,故 A 正确;放电时,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 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故 B 错误;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H3·BH3 +2H2O-6e-===NH4BO2+6H+,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3H2O2+6H++6e-===6H2O,不能放出 H2 和 NH3,故 C 错误; 未加入氨硼烷之前,两极室质量相等,通入氨硼烷后,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H3·BH3+2H2O-6e-===NH4BO2+6H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H2O2+6H++6e-===6H2O,假定转移 6 mol 电子,则左室质量增加=31 g-6 g=25 g, 右室质量增加 6 g,两极室质量相差 19 g,若理论上转移 0.6 mol 电子,工作一段时间后,左右两极室质量差为 1.9 g,故 D 不正确。 27.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是工业上提纯镍的主要方法,其原理为:Ni(s)+4CO(g) Ni(CO)4(g) ΔH W C.ZX2 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ZX3 D.W 所形成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作火箭燃料 答案 D 解析 能形成氢化物的一般是非金属,则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往往为酸,W 的简单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氧化物 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即这个氢化物的溶液呈碱性,则该物质为 NH3,即 W 为 N。根据价电子排布式 Y 应为 Na。 中学阶段所学的淡黄色沉淀有 AgBr 和 S,则该淡黄色沉淀为 S(Ag、Br 都不是短周期元素),即 X、Y 和 Z 三种元 素形成的盐中含有 Na、S 两种元素,则可以推断出该盐还含有 O,所以 X 为 O,Z 为 S。根据反应现象,可以推断 出该盐为 Na2S2O3,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S2O3===2NaCl+S↓+SO2↑+H2O。综上所述,W 为 N,X 为 O,Y 为 Na,Z 为 S,盐为 Na2S2O3。W 为 N,X 为 O,Y 为 Na,Z 为 S,它们的简单离子分别为 N3-、O2-、Na +、S2-,其中,S2-的半径最大,N3-、O2-、Na+属于同一电子构型的离子,则离子半径的大小为:N3->O2->Na +。所以 W、X、Y、Z 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Z>W>X>Y,A 错误;由于 N 原子 2p 能层半充满,所以第一电 离能应为 N>O,B 不正确;ZX2 为 SO2,ZX3 为 SO3,SO2 不能再燃烧,且 SO2 转化为 SO3 需要高温和催化剂,C 错 误;W 为 N,它的一种氢化物——肼(N2H4),可用作火箭燃料,D 正确。 32.常温下,CH3COOH 和 NH3·H2O 的电离常数均为 1.8×10-5。向 20 mL 浓度均为 0.1 mol·L-1 NaOH 和 NH3·H2O 的 混合液中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CH3COOH 溶液,所得混合液的电导率与加入 CH3COOH 溶液的体积(V)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 点:c(Na+)>c(CH3COO-)>c(NH3·H2O)>c(NH+4 ) B.溶液呈中性的点处于在 N、P 之间 C.已知 lg 3≈0.5,P 点的 pH≈5 D.P 点:3[c(CH3 COO-)+c(CH3COOH)]=2[c(Na+)+c(NH+4 )+c(NH3·H2O)]答案 D 解析 M 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CH3COONa、NH3·H2O,CH3COONa 水解,NH3·H2O 电离,但 CH3COONa 水 解程度小于 NH3·H2O 电离程度,c(Na+)>c(CH3COO-)>c(NH3·H2O)>c(NH+4 ),故 A 正确;体积为 20 mL 时 NaOH 和醋 酸恰好完全反应,体积为 40 mL 时醋酸和一水合氨恰好完全反应;醋酸钠溶液呈碱性、醋酸铵溶液呈中性,要使混 合溶液呈中性,应该使醋酸稍微过量,所以加入醋酸的体积应该大于 40 mL,应该在 N、P 之间,故 B 正确;加入 醋酸 60 mL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CH3COONa、CH3COONH4、CH3COOH,且三者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该溶液为 缓冲溶液,溶液的 pH=pKa-lgn(酸) n(盐)=-lg(1.8×10-5)-lg 0.002 0.002 × 2=6-lg 9=6-2lg 3≈5,故 C 正确;加入醋酸 60 mL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CH3COONa、CH3COONH4、CH3COOH,且三者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根据物料守恒,c(CH3COO -)+c(CH3COOH)=c(Na+)+c(NH+4 )+c(NH3·H2O)+c(Na+)=2c(Na+)+c(NH+4 )+c(NH3·H2O),故 D 错误。 33.微生物燃料电池可净化废水,同时还能获得能源或有价值的化学产品,图 1 为其工作原理,图 2 为废水中 Cr2O 2-7 离子浓度与去除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 为电池正极,CH3COOH 被还原 B.外电路转移 4 mol 电子时,M 极产生 22.4 L CO2 C.反应一段时间后,N 极附近的溶液 pH 下降 D.Cr2O 2-7 离子浓度较大时,可能会造成还原菌失活 答案 D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电子由 M 极流向 N 极,则 M 为电池负极,CH3COOH 被氧化,选项 A 错误;根据负极电 极反应式 CH3COOH-8e-+2H2O===2CO2↑+8H+可知,外电路转移 4 mol 电子时, 标准状况下 M 极产生 22.4 L CO2(忽略 CO2 溶解),但题干中没有说明标准状况,选项 B 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N 极消耗氢离子,反应一段 时间后,氢离子浓度降低,N 极附近 pH 增大,选项 C 错误;强氧化剂能使蛋白质变性,故 Cr2O 2-7 离子浓度较大 时,可能会造成还原菌失活,选项 D 正确。 34.相同温度下,分别在起始体积均为 1 L 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g)+3Y2(g) 2XY3(g) ΔH=-a kJ·mol-1 实验测得反应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起始物质的量/mol 容器 反应条件 X2 Y2 XY3 达 到 平 衡 所 用时间/min 达 到 平 衡 过 程 中的能量变化① 恒容 1 3 0 10 放热 0.1a kJ ② 恒压 1 3 0 t 放热 b 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于上述反应,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 K 的数值不同 B.①中:从开始至 10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X2)=0.1 mol·L-1·min-1 C.②中:X2 的平衡转化率小于 10% D.b>0.1a 答案 D 解析 ①、②中反应温度相同,平衡常数 K 的数值相同,A 项错误;①中反应放热 0.1a kJ,说明 10 min 内 X2 反应 了 0.1 mol,物质的量浓度改变量为 0.1 mol·L-1,所以其平均速率为 v(X2)=0.01 mol·L-1·min-1,B 项错误;据容器 ①中数据,可算出 X2 的平衡转化率为 10%,容器②中是恒温恒压,容器①是恒温恒容,容器②相当于在容器①基 础上加压,加压平衡右移,所以 X2 的转化率大于 10%,C 项错误;据 C 项分析,容器②相当于在容器①基础上右 移,所以放出热量比容器①多,D 项正确。 35.工业上,合成氨反应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的微观历程如图所示。用 、 、 分别表示 N2、H2、NH3,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 催化剂在吸附 N2、H2 时,形成了新的化学键 B.②→③ 形成 N 原子和 H 原子是吸热过程 C.③→④形成了新的化学键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答案 A 解析 ①→②催化剂在吸附 N2、H2 时,从图中看没有化学键的形成也没有断裂,故 A 错误;②→③断裂成 N 原子 和 H 原子是吸热过程,故 B 正确;③→④形成了新的化学键,形成了氮氢键,故 C 正确;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能 提高合成氨反应的速率,故 D 正确。 36.实验室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 SO2 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装置 B 中酸性 KMnO4 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B.实验结束后可向装置 A 的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以检验生成的 Fe2+ C.装置 D 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 SO2 的漂白性 D.实验时将导管 a 插入浓硫酸中,可防止装置 B 中的溶液倒吸答案 B 解析 铁丝与浓硫酸反应生成 SO2,因为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装置 B 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 SO2 的还原性,故 A 正确;品红溶液褪色,体现 SO2 的漂白性,故 C 正确;导管 a 的作用是使内外压强相同,防止装 置 B 中的溶液倒吸,故 D 正确。 37.向盛有等量水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加入 0.1 mol CuSO4·5H2O(s)和 0.1 mol CuSO4(s) ,测得甲中溶液温度降低, 乙中溶液温度升高;恢复至室温,最终两容器中均有晶体剩余 (不考虑溶剂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容器中剩余晶体均为 CuSO4·5H2O B.最终所得溶液中 c(CuSO4):甲=乙 C.若再向乙中加入 9 g 水,充分振荡并恢复至室温后,c(CuSO4)减小 D.由该实验,用盖斯定律可推知: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0 答案 C 解析 晶体在溶液中均有剩余,所以均是形成 CuSO4·5H2O 这一结晶水合物,A 项正确;所得溶液均是同一条件下 的硫酸铜的饱和溶液,其浓度必然相同,B 项正确;乙容器加入 9 g 水,正相当于 0.1 mol CuSO4·5H2O 中的结晶水 的质量,此时乙容器与甲容器等同,已知甲中有晶体剩余 ,所以 c(CuSO4)不变,C 项错误;甲、乙两容器的溶解 过程比较,甲容器中多了一个 CuSO4·5H2O(s)===CuSO4(s)+5H2O(l),从“甲容器的温度比乙容器低”这一现象明显 看出,这一步是吸热的,即 ΔH>0,D 项正确。 38.室温下,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冰醋酸,配制成 100 mL 0.1 mol·L-1CH3COOH 溶液; ②取 20 mL①中所配溶液,加入 20 mL 0.1 mol·L-1NaOH 溶液; ③继续滴加 a mL 0.1 mol·L-1 盐酸,至溶液的 pH=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的 pH>1 B.②中,反应后的溶液:c(CH3COO-)>c(Na+)> c(H+) > c(OH-) C.③中,a=20 D.③中,反应后的溶液,c(Na+)=c(CH3COO-)+c(Cl-) 答案 C 解析 冰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所以 0.1 mol·L-1CH3COOH 溶液中 c(H+)1,A 项 正确;加入的 NaOH 溶液恰好与原有的 CH3COOH 完全反应生成 CH3COONa。CH3COONa 溶液呈碱性,所以 c(OH -)>c(H+),因 CH3COO-水解略有消耗,所以 c(Na+)>c(CH3COO-),B 项正确;②中溶液因 CH3COO-水解而呈弱 碱性,只需加少量的盐酸即可调整至中性,所以 a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