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四模指导试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     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奇珍满目,徒惹得     ,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     ,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A.深思熟虑 心猿意马 自欺欺人   B.深文周纳 心花意乱 弄巧成拙 C.深思熟虑 心花意乱 自欺欺人  D.深文周纳 心猿意马 弄巧成拙 ‎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意境与意象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都是作家根据抒情传意的需要而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或者干脆就是由心灵幻化出来的, 。 , 。 , ,‎ ‎ 。透过载体,所抒发的情感,是作家的心灵。‎ ‎①在意象和意境中,当然要描绘大量的景象、物象、事象乃至于人物形象 ‎②但这些都不是作家着意表现的中心 ‎③因而是主客观的统一,即情与景、心与物、意与象、意与境的统一 ‎④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主观,即更注重作家的主观情感 ‎⑤当然,在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关系中,也有侧重 ‎⑥作家的目的不是为了描绘它们本身,而是在为“情思”寻找和创造合适的载体 A.③①④⑤②⑥ B.③①⑥⑤②④ C.③⑤①②④⑥ D.③⑤④①②⑥‎ ‎3.疫情期间,扬州一包姓老太太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痊愈出院。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她想送一面锦旗。以下选项中不适合作为锦旗内容的是(3分)‎ A.悬壶济世医苍生,妙手回春解疾痛。 B.争似莲花峰下客,栽成红杏上青天。 ‎ C.妙灸神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D.今日杏坛风似鲁,向来铁砚志如桑。‎ ‎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第 6 页 共 6 页 中国红氤氲着古朴宏放的秦汉气息; 异彩缤纷的魏晋脉络;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流转着 的元明清神韵。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凝成一个错综复杂的中国结,高度概括着龙的传人循环往复、 的历史。‎ A.沿袭 独一无二 绵延不绝 B.沿袭 独领风骚 生生不息 C.沿用 独一无二 生生不息 D.沿用 独领风骚 绵延不绝 ‎5.下列诗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从文体看,对语言要求最考究的是诗。诗要求高度概括,一语道破。宏大如“ ”,壮阔如“ ”,精致如“ ”,微妙如“ ” ……但诗人的语言是单纯和稳定的。‎ ‎①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②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④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④③②① D.③④①②‎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就美感作为一种情感来说,它也是非常复杂的, 同一美感中也有发展转变的过程,往往是生理和心理交互影响的。‎ ‎①可是它又不等于一般的快感,‎ ‎②喜剧和滑稽事物所产生的美感也是如此。‎ ‎③过去美学家们大半认为美感是一种愉快的感觉,‎ ‎④有时美感也不全是快感,‎ ‎⑤不像渴时饮水或困倦后酣睡那种快感。‎ ‎⑥悲剧和一般崇高事物如狂风巨浪、悬崖陡壁等等所产生的美感之中却夹杂着痛感。‎ A.③①⑤④⑥② B.④⑥①⑤③② C.③①②④⑤⑥ D.④②③①⑤⑥‎ 第 6 页 共 6 页 ‎7. 《兰亭集序》有“惠风和畅”一句,下列诗句中的“风”最具有“惠风”特点的是(3分)‎ A.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昨夜朔风能凛冽,冰花亦结砚池中。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对下列材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驴子一直怀疑马的听力有问题,决定好好考验一下它的听觉。有一天,它轻手轻脚地走到马背后10米的地方。“喂,老马,你听到我的声音了吗?”马没有反应,它又走到5米的地方。“老马,你听到我的声音了吗?”马依然没有答腔,它只好走到离马3米的地方。“你听到我的声音了吗?”“听见了。”马说,“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回答你了!”‎ A.一个人最大的弱点,在于他自以为很聪明。‎ B.无论是为人还是做事,我们要多一点耐心。‎ C.一个人自以为是之时就是他愚昧开始之际。‎ D.当你封闭自己的内心时,就难以接受别人的劝告。‎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百里者,宿舂粮。(庄子《逍遥游》)‎ ‎(2)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3)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4)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5)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8)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2)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第 6 页 共 6 页 ‎(3)至人无己, , 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4)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5)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7) ,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8)君子务本, 。(《论语·学而》)‎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菌不知晦朔, 。(庄子《逍遥游》)‎ ‎(2)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3) ,何不改此度。(屈原《离骚》)‎ ‎(4)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 ‎(5)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6)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论语•八佾》)‎ ‎(8)闲云潭影日悠悠, 。(王勃《滕王阁序》)‎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一个护士的遗憾 吕斌 在年终评选先进个人时,陈菊花习惯坐在角落里,她的眼神不是看着大家,而是盯着屋子的某一处,一副深思的样子。大家在争着抢着提名、并且气氛逐渐紧张的时候,她却置身事外,认真地背诵药名、药性和药理:茵陈,性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长于湿润的原野、路旁。‎ 主持会议的院长忽然喊一句,陈菊花,大家把眼光转向她,身旁的同事捅她,她才回过神来,看着院长,院长说,有人提你当今年的先进个人,你说说你的想法吧!‎ 第 6 页 共 6 页 陈菊花非常意外,她刚来这个医院三年,怎么能和在座的老医生老护士比呢。去年评选时也有人提她,说她工作任劳任怨,对待患者态度和蔼、体贴,服务热情、周到,接触她的人都喜欢她。就像三月的茵陈,给患者带来福音。‎ 她却说,我还年轻,应该把荣誉让给老医护人员。她这一句话,得到了大家的赞同,都说,是呀,她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现在,她见大家都望着她,她还是那句话,我还年轻,不应该过早地获得荣誉,还是把先进的名誉给老医护人员吧。‎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是呀,她虽然人好,工作好,但是还年轻,应该把先进评给老医护人员,她以后有的是机会。‎ 她的工作场所是药房,天天就是为患者拿药,她要记住每种药的药理,要记住每种药放的位置,要记住每种药的价格等,在递给患者药时,她总是一副微笑的神态,每个患者见到她,心情舒畅,都赞扬地说,她真是三月的茵陈,药到病除。‎ 听到人们的这种评价,她只是笑眯眯地不说话,她在医学院读书时,就熟悉茵陈这种药,三月份从平民百姓的菜桌到高档饭店,是常见的佳肴,作为一种野生菜,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食用,加上本身具有的中药身份,追求健康的人们更是喜爱。‎ 她要像三月的茵陈一样被人喜爱,她心里暖洋洋的。‎ 陈菊花天天默默地工作,她的微笑招牌一样展现在人们面前,白净的面皮和大大的眼睛,像明亮的窗户一样让患者心里敞亮。‎ 时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转眼间,她眼角有了鱼尾纹,头发白了几根,且已经是药房主任。药房里又来了几个年轻人。‎ 年终的评选先进,她依旧坐在角落里,听大家纷纷提名、争论不休,又有人提到了她。‎ 主持会议的院长已经是新人,他不知道之前的事,也不知道陈菊花有一个别名叫茵陈,他看看人到中年的陈菊花,征求意见似地对陈菊花说,老陈,咱们医院这几年新进了一批人,从培养新人、鼓励新人的目的出发,先进个人在年轻人里评选,就不考虑你这样的中年人了。‎ 陈菊花点头同意。她向来对这种事礼让三先,不争不抢,何况自己已经过了青春期,荣誉对于她并没有什么意义。‎ 陈菊花依然故我地在药房里忙忙碌碌,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她也渐渐地变老,额头爬上了皱纹,白发更多,动作也变得缓慢了,人们似乎忘记她曾经有过的茵陈称呼。‎ 又是年终的评选先进,角落里,坐着的是一个老医护人员,头发斑白,满脸皱纹,望着屋子的某一处,再有一年,她就退休了。‎ 人们在提谁该当选今年的先进个人时,交锋很激烈,虽然都在为别人争,实际是在为自己得到这份荣誉而暗战。整个过程,没人提起角落里的陈菊花,甚至忽略了屋子里还坐着这样一个老医护工作者。‎ 第 6 页 共 6 页 陈菊花望着窗户外的院子,花坛里的花已经谢了,冬天什么时候来的她都没注意,冷风就呼呼地刮起来了。她习惯性地默念一些药品的药理,或者回顾一些药品的习性,这是她念大学时就养成的习惯,多年不变,冬天来了,春天不会太远,三月的时候,阳气上升、百草发芽,茵陈也会旺盛生长,是采茵陈中药的最佳时间。而到了四月,便成了蒿,药性渐减,多被普通百姓作为食材。而到了五六月只能当柴烧。所以,民间也流传着“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的谚语。‎ 她,陈菊花,已经是五月、六月的茵陈了。‎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一个护士的遗憾”为题,既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又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表达了对评选先进这一社会现象的反思,感情真挚。‎ B.“她的微笑招牌一样展现在人们面前,白净的面皮和大大的眼睛,像明亮的窗户一样让患者心里敞亮”,用生动的比喻写出了陈菊花对患者的关爱。‎ C.陈菊花退休前一年,在评选先进个人时,大家不再重视她了,说明大家已经了解并且接受陈菊花不争不抢、总是谦让的性格。‎ D.小说用茵陈的特性来象征陈菊花的品质,抒发了对陈菊花的赞美之情。全文语言朴实有味,叙事自然平实。‎ ‎13.小说在刻画陈菊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14.年终评选先进的情节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简要分析这样设计有哪些作用。(6分)‎ 第 6 页 共 6 页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