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
1.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是( )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
2.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废除丞相 B.分封藩王 C.撤销中书省 D.设立东厂
3.北京有“明十三陵”,却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要想参观朱元璋的陵墓,应到( )
A.安徽凤阳 B.江苏南京 C.河南开封 D.浙江杭州
4.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
措施造成的后果?( )
A.梵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5.今年是郑和下西洋 610 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如图)中的哪一时段( )
A.A B.B C.C D.D
6.2017 年 5 月 15 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在京召开,会议倡导“发
展经济,促进合作”。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友好交流的史实是
( )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玄奘西游 D.鉴真东渡
7.下列名言中,表达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敌决心的是( )
A.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B.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C.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8.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 )
A.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明朝统治
B.李自成起义军活动范围非常大
C.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D.李自成起义军建立了农民政权9.下列史实与对应的历史人物,不存在内在联系的是( )
A.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B.明成祖﹣﹣设内阁
C.清顺治帝﹣﹣改国号为“清” D.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10.“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的
这首诗称颂的历史人物是( )
A.郑和 B.郑成功 C.戚继光 D.文天祥
11.下列是某同学复习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专题时归纳的“古代对外友好交往”专题内容,下
列选项与这一主题不符的是( )
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
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
12.1662 年郑成功 收复台湾后,台湾一直处于郑氏子孙的统治之下。1683 年,康熙帝命福
建水师监督施琅进军台湾。郑军大败,台湾纳入清朝的版图。1684 年,清设台湾府,隶属
福建省。对此事最准确的历史评价是( )
A.康熙帝维护了国家统一 B.清朝扩大了国家的统治区域
C.郑成功是一个民族英雄 D.清军驱逐了外来势力的入侵
13.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中央政权
为维护国家统一,曾多次加强对新疆的管理,下列事件能够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A.设置伊犁将军 B.设置鸟里雅苏台将军
C.册封喇嘛教首领 D.设置驻藏大臣
14.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15.学史要学会历史评价。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观的评判表
达。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C.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D.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16.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基础的是( )
A.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
C.商品贸易的兴盛 D.商帮的活动
17.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
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
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
18.北京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如果你向外国游客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下列介绍正确的
有( )
①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
②北京城布局严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③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是明清时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今称故宫
④北京城附近还有嘉峪关长城风光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明朝的李时珍是我国著名的( )
A.文学家 B.医药学家 C.戏剧家 D.书法家
20.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
依据。 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不正确的是( )
A.司母戊鼎和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实物史料
B.《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是文献史料
C.抗战老兵的回忆录音是口述史料
D.《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是文献史料
二.解答题(共 2 小题)
21.请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22.阅读下图:
请回答:
(1)明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2)万里长城的修建始于何时?东西起止点是什么地方?修建的目的是什么?
(3)如何评价明长城?
三.材料题(共 2 小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
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
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在 16 世纪初已经东来进行殖
民活动,并侵及中国领土。此后,沙俄英美继来,对中国的野心日益扩大……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1)材料中的“倭寇”指什么人?解决“倭寇沿海骚扰”的是哪位民族英雄?(2)材料中“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发生“逆转”主要是因为后来哪一项政策的实行?“专
制者”实行这项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3)“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在 16 世纪初已经东来进行殖民活动,并侵及中国领
土。”请结合两个实例来说明,并说一说中国面对这些侵略进行了怎样的抗争。
(4)“专制者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结合隋唐宋元时期至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发生逆转给中国带来的变化,谈一谈给你的启
示。
24.自秦朝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
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
言。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朝代 设立组织机构 作用
明朝(明太祖) A 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
清朝(雍正帝) B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
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上”是指哪位历史人物?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对
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汉武帝为同样的目的,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科举制的正式产生与历史上哪一位皇帝有关?唐玄宗采取何种措施来完善科
举制的?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朝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
么制度?(4)材料四表格中 A、B 处组织机构分别是什么?
(5)综上所述,自秦朝以来建立、发展的这一政治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有何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
1.【解答】1368 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朱元璋
就是明太祖。故选:B。
2.【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
为了巩固统治,明太祖分封子孙为藩王。此后,伴随着藩王势力的膨胀,他们对中央政权构
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建文帝和明成祖先后采取了削藩政策。故选:B。
3.【解答】1368 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江苏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
就是明太祖,当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要想参观朱元璋的陵墓,
应到南京。故选:B。
4.【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同学的评述,反映的是明朝设置厂卫特务机构,负责对臣
民进行监视和侦查,使得官员没了隐私权。故选:B。
5.【解答】依据题干信息“郑和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 1405 年至 1433
年,即公元 15 世纪。故选:B。
6.【解答】戚继光抗倭反抗的是外来侵略,A 不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玄奘西游、鉴真东
渡都是对外友好交流,但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无关,与海上丝绸之
路沿线国家进行友好交流的是郑和下西洋。B 符合题意。故选:B。
7.【解答】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
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 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
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 1565 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决心。故选:B。
8.【解答】根据选项 C“均田免粮”这一朴素的口号,得出反映了农民的迫切愿望,得到广
大农民的支持。故明末农民起义把中国农民战争的斗争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是因为李自成
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故选:C。
9.【解答】1616 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9 年统一女真各部。1635 年,皇
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 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因而 C 对应不存在内在联系。故选:
C。
10.【解答】诗句中的“台湾”一词得知: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
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
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 1662 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故选:B。
11.【解答】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鉴真东渡日本、郑和
七下西洋属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属于古代对外冲突。故复
习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专题时归纳的“古代对外友好交往”专题内容,与这一主题不符的是选
项 D。故选:D。
12.【解答】依据题干信息“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军进入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结合所学知
识:清军进入台湾,使台湾纳入清朝的版图;台湾府的设立,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联系,
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所以说材料中的内容属于康熙帝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措施。
故选:A。
13.【解答】清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伊犁将军
的设立,清政府加强了对西部地区的管辖。故选:A。
14.【解答】题目给出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乾隆设立伊利将军和乾
隆制定“金瓶掣签”制度中都反映了清朝时对西藏和新疆地区的管辖,说明了当时统一多民
族国家巩固;ABC 三个选项主题与这些内容无关。故选:D。
15.【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
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和
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都属于对历史史实的陈述,其中并没有加入
作者个人的感情态度。而 D 项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则
明显加入了作者兼闭关锁国政策的态度与价值评判。故选:D。
16.【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
产,是“国之大计”。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故选:A。
17.【解答】由材料: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
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可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
推陈出新。故选:B。
18.【解答】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
城、皇城、宫城。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
皇帝居住的地方。北京城布局严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①②③
符合题意。故选:C。
19.【解答】明朝的李时珍是我国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
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写成的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
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故选:B。
20.【解答】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
释历史的依据。《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作品,不是文献史料。故
选:B。
二.解答题(共 2 小题)
21.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明清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的对
应搭配.
22.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明长城起止点。
(2)本题主要考查秦长城。
(3)本题主要考查对明长城的评价。
【解答】(1)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2)秦朝;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是为了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3)明长城全长 6000 多千米,是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它气势宏大,
雄伟壮观,与秦长城同为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但它也耗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
人民带来了负担。
三.材料题(共 2 小题)
2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
战、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史实。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明清时期边疆危机、闭关锁国政策。
由于世界形势的变化,明清时期边疆出现了危机,但是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堵”的方式,严
格限制对外交流,其重大危害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这说明,开放使国家繁荣,闭关使
国家衰弱。
【解答】(1)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的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戚继光。(2)闭关锁国。统治者认为中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统治者
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3)1624 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后郑成功收复台湾;17 世纪中期,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清朝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进行反击。
(4)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
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5)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世隔绝,应对外开放广泛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
中前进,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坚持改革开放,跟上世界潮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4.【分析】(1)本题考查了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及汉武帝在地方上
推行的政策.
(2)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
(3)本题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
(4)本题考查了锦衣卫和军机处的相关知识.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人物:秦始皇(或秦王嬴政);政治制度: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政
策:推恩令.
(2)隋炀帝;唐玄宗措施: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的考试内容.
(3)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行省制度.
(4)A:锦衣卫;B:军机处.
(5)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