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四单元
第 11 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关于课文
《中国建筑的特征》先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
论;接着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
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
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
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
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二、写作素材
(1)梁思成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大师,人民英雄纪念碑、重建的江南名楼滕王阁,均
出自他的手笔。虽然无法与其父梁启超相提并论,但是梁思成身上闪耀的光芒依然令人赞叹。
(2)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梁思成举家迁到北平,他参加了
中国营造学社,这是专门从事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学术机构,他担任法式部主任,从此投
入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1937 年,抗日战争开始,梁思成收到日方主办的“东亚共荣协
会”的请柬,邀他出席会议,他坚决不与侵略者同流合污,立即带领全家长途跋涉于 1938
年 1 月到达昆明,1939 年,又搬到四川省南溪县的李庄乡下,这时,营造学社的经费来源
断绝,有时连工资也发不出。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他自己也
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极为不便,全家陷入了贫病交加的境地。当时美国有好几处学
校和机构邀请梁思成全家去美国工作和治病,但他表示:“国难当头,绝不离开祖国”。在
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率领营造学社的少数同仁坚持在抗日战争后方继续古建筑的调查研究
工作,直至抗日战争的胜利。
(3)1953 年 5 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
蔓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担起了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
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由于吴晗的言论,梁思
成被气得当场失声痛哭。其后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
名人士在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与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
第 12 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
《作为生物的社会》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
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提出
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
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语言幽默
风趣,表现出一个科普大家的睿智和哲思。
第 13 课 宇宙的未来《宇宙的未来》作者先从古代的巫术和近代的宗教预言谈起,引出话题,说明从科学的
角度谈论宇宙的未来是非常严肃的事,科学有别于宗教的地方是它的求实精神。探讨宇宙是
继续膨胀还是有可能收缩是这篇讲演的主体部分,计算宇宙的密度又是这一主体部分的关键,
有关宇宙中物质密度临界值的探讨,则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理论──人择
原理和暴涨理论,则体现了科学界最新的探索。作者从可见物质谈到暗物质,从成熟的理论
谈到科学的假说,把问题讲得透彻明白。最后没有作出一个明确的预言,恰恰说明了他严谨
的科学态度。语言除了推理严谨外,幽默也是其突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