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校201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名校201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ID:276996

大小:672.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7-2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 高二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 第 I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够减少温室效应 B. 大力发展铅、汞等蓄电池的生产,改变能源结构,有利于保护环境 C. 各种新型复合材料的使用,促进了我国高铁性能的提升 D. 研制开发高效催化剂,提高水光解的反应速率,有利于开发氢能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能减少温室效应,A 说 法正确; B. 大力发展铅、汞等蓄电池的生产,会产生很多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和废渣,会污染环境,不有利于保 护环境,B 说法不正确; C. 新型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因此,各种新型复合材料的使用,促进了我国高铁性能的提升,C 说法正确; D.高效催化剂可以降低水分解的活化能,从而提高水光解的反应速率,有利于开发氢能源,D 说法正确。 本题选 B。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 20 的硫原子: B. Na 的结构示意图: C. Na2S 的电子式: D. 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答案】D 【解析】 【详解】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 20 的硫原子的质量数为 36,表示为 S,故 A 错误; B.钠原子的核外有 11 个电子,核内有 11 个质子,故其结构示意图为 ,故 B 错误; C.Na2S 由 2 个钠离子和 1 个硫离子构成,故其电子式为 ,故 C 错误; 20 16S 36 16D.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因此结构式为:O=C=O,故 D 正确; 故选 D。 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lmol•L-1NaHCO3 溶液:Na+、Ba2+、 、OH- B. 0.lmol•L-1NaAlO2 溶液:K+、OH-、Cl-、 C. 无色透明溶液中:Ca2+、Cu2+、Br-、Cl- D. 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 、S2-、Cl- 【答案】B 【解析】 【 详 解 】 A . 0.lmol•L-1NaHCO3 溶 液 中 , Ba2+ 和 OH- 不 能 大 量 共 存 , 会 发 生 离 子 反 应 + Ba2++OH-=BaCO3↓+H2O,A 不能大量共存; B.0.lmol•L-1NaAlO2 溶液与 K+、OH-、Cl-、 等均不能发生离子反应,B 一定能大量共存; C.无色透明溶液中,Cu2+不能大量存在,因为其能使溶液显蓝色,C 不能大量共存; D.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说明有较强的氧化剂存在,该氧化剂能够把 I-氧化为 I2,或者该溶 液中本来就有 I2,S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S2-的还原性比 I-强,故溶液中的氧化剂一定能将 S2-氧化,故 D 不 能大量共存。 本题选 B。 4.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molCl2 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 2NA B. 120gNaHSO4 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 NA C. lLpH=3.0 的草酸溶液含有 H+数目为 0.00lNA D. 22.4L 氨气完全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 NH3•H2O 和 微粒数目之和为 NA 【答案】D 【解析】 【详解】A. 1molCl2 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充分反应,若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则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NA,若反应是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的,则生成氯化钠和氯酸钠,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NA,A 说法正确; B. 120gNaHSO4 的物质的量为 1mol,其中含有的阳离子为 Na+,其数目为 NA,B 说法正确; - 3NO - 3NO 2- 4SO - 3HCO - 3NO + 4NH 5 3C. pH=3.0 的草酸溶液中 c(H+)=0.001mol/L,lLpH=3.0 的草酸溶液含有 H+数目为 0.00lNA,C 说法正确; D. 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22.4L 氨气的物质的量,也无法计算所得溶液中 NH3•H2O 和 的数目之和,D 说法不正确。 本题选 D。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4H++ =Ag++NO↑+2H2O B. 向 MgCl2 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Mg2++2OH-=Mg(OH)2↓ C. NO2 溶于水:3NO2+H2O=2H++2 +NO D. 将 Cu 粉加入 Fe2(SO4)3 溶液中:2Fe3++3Cu=2Fe+3Cu2+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银镜溶解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Ag+4H++ =3Ag++NO↑+2H2O,A 不正确; B. 向 MgCl2 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铵,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g2++2NH3∙H2O=Mg(OH)2↓+2NH4+,B 不正确; C. NO2 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NO2+H2O=2H++2 +NO,C 正确; D. 将 Cu 粉加入 Fe2(SO4)3 溶液中,两者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Cu=2Fe2++Cu2+,D 不正确。 本题选 C。 6.在离子方程式 xR2++yH++O2=mR3++nH2O 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m=4 R2+是还原剂 B. m=y R3+是氧化产物 C. m=2 R2+是还原剂 D. m=y H2O 是还原产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离子方程式 xR2++yH++O2=mR3++nH2O 中,R 的化合价升高,O 的化合价降低,R2+是还原剂、O2 是氧化剂、R3+是氧化产物、H2O 是还原产物。根据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的总数相等,可以确定 x=4,根据电 荷守恒可以确定 y=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n=2、m=4,综上所述,判断错误的是 C,故本题选 C。 7.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4NH - 3NO - 3NO - 3NO - 3NO选 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 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 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B 测定同温同浓度的 Na2CO3 和 Na2SO3 溶 液的 pH 前者 pH 大于后者 S 的非金属性比 C 强 C 将湿润的石蕊试纸伸入到甲烷与氯气 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 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D 向 lmL0.1mol·L-1MgSO4 溶液中,滴 入 2 滴 0.lmol•L-1NaOH 溶液,再滴入 2 滴 0.1mol·L-1CuSO4 溶液 开始有白色沉淀生 成,后白色沉淀逐 渐变为蓝色 Ksp[Mg(OH)2]>Ksp[Cu(OH)2]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熔化后的液态铝不能滴落 下来,尽管铝表面经过仔细打磨,但在加热时其表面又可氧化生成氧化膜(氧化铝),这层氧化膜非常致密, 且熔点很高,故表面没有熔化的氧化膜阻止了熔化状态的铝滴落, A 现象不正确; B. 测定同温同浓度的 Na2CO3 和 Na2SO3 溶液的 pH ,前者 pH 大于后者,说明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亚硫 酸根,也能说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但不能说明 S 的非金属性比 C 强,因为亚硫酸不是硫元素的最高 价氧化物的水化物,B 结论不正确; C. 将湿润的石蕊试纸伸入到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石蕊试纸变红,不能说明生成 的氯甲烷具有酸性,因为其中含有强电解质 HCl,其水溶液显酸性,C 结论不正确; D. 向 lmL0.1mol·L-1MgSO4 溶液中,滴入 2 滴 0.lmol•L-1NaOH 溶液,再滴入 2 滴 0.1mol·L-1CuSO4 溶液,开 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色沉淀逐渐变为蓝色,现象正确,因为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硫酸镁过量的前 提下,氢氧化镁遇到后加入的少量 0.1mol·L-1CuSO4 溶液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两种沉 淀的组成相似,故可以得出 Ksp[Mg(OH)2]>Ksp[Cu(OH)2],D 正确且有因果关系。 本题选 D。8.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 KNO3 固体中混杂的 NaCl 重结晶 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乙醇与水互溶,不能萃取水中的碘,A 错误; B、乙醇和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直接分液,B 错误;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C 错误; D、丁醇与乙醇的沸点相差较大。蒸馏即可实现分离,D 正确, 答案选 D。 9.知识的迁移应用是高中化学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各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 Cl、I 位于同一主族,铁与氯气反应生成 FeCl3,则与 I2 反应也生成 FeI3 B. 锌能置换铜,则将钠置于硫酸铜溶液中可见红色固体析出 C.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二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则多糖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水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A. Cl、I 位于同一主族,但是 I 的非金属性比 Cl 弱,碘的氧化性比氯气弱,铁与氯气反应生成 FeCl3,这个知识不能迁移到碘,铁与 I2 反应也生成 FeI2,A 说法不合理; B. 锌能置换铜,钠虽然比锌活泼,但是锌不与水反应,而钠可与水反应,则不能由锌与硫酸铜溶液 反应 迁移到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B 说法不合理; C.乙烯分子中有碳碳双键,而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因此,不能将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知 的识迁移到苯,C 说法不合理; D. 二糖和多糖均可水解为单糖,二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则多糖在一定条件下也能水解,这个 知识可以迁移,D 说法合理。 本题选 D。 10.将 X 气体通入 BaCl2 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 Y 气体,有沉淀生成,X、Y 不可能是 选项 X Y A SO2 H2S B Cl2 CO2 C NH3 CO2 D SO2 Cl2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将 SO2 通入 BaCl2 溶液,不反应,部分 SO2 溶解在水中与后来通入的 H2S 发生反应 2H2S+SO2 =3S↓+2H2O,生成 S 沉淀,A 不选; B、氯气与氯化钡不反应,通入二氧化碳也不反应,B 选; C、反应为:2NH3+H2O+CO2+BaCl2=2NH4Cl+BaCO3↓,C 不选; D、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BaCl2+H2SO4=BaSO4↓+2HCl,D 不选; 答案选 B。 11.如图为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电流方向已示。电极 A、B 外覆盖一层聚四氟乙烯纳 米纤维膜,可以让气体透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传感器运用了原电池原理,正极反应为 CO-2e-+H2O=CO2+2H+B. 当外电路中流过 0.002mol 电子时,电池正极消耗 0.00lmol 氧气 C. 该传感器工作时,接触到的 CO 浓度增大,输出的电流强度也相应增大 D. 给传感器充电时,传感器内部 H+将由 B 极向 A 极迁移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电流从 A 电极经外电路流向 B 电极,则 A 为正极、B 为负极。 【详解】A. 该传感器运用了原电池原理,O2 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O2+4e-+4H+= 2H2O,A 叙述不正确; B. 由 A 中分析可知,当外电路中流过 0.002mol 电子时,电池正极消耗 0.0005mol 氧气,B 叙述不正确; C. 该传感器工作时,接触到的 CO 浓度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化学能转化的电能增多, 输出的电流强度也相应增大,C 叙述正确; D. 给传感器充电时,A 电极变为阳极,B 变为阴极,传感器内部 H+将由 A 极向 B 极迁移,D 叙述不正确。 本题选 C。 12.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铸雕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说明铜具有还原性 B. SiO2+3C SiC+2CO↑的反应中,C 是还原剂,SiO2 是氧化剂 C. NaC1O3 和 Na2SO3 按物质的量比 1:2 完全反应,生成一种棕黄色气体一定是 Cl2 D. 由 2S2Cl2+2H2O=4HCl+SO2↑+3S↓,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3:1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铜铸雕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Cu 由 0 价变成+2 价,被氧化,说明铜具有还原性,故 A 正确; B.反应 SiO2+3C SiC+2CO↑中,Si 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C 元素化合价分别由 0 价升高为+2 价和 降低为-4 价,则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 B 错误; C.Na2SO3 被氧化为 Na2SO4,S 元素化合价由+4 价升高为+6 价,NaClO3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 价降低, NaClO3 为氧化剂,令 Cl 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则:2×(6-4)=1×(5-a),解得:a=1,故棕黄色气体 X 的化学式为 Cl2O,故 C 错误; D.2S2Cl2+2H2O=4HCl+SO2↑+3S↓中,S 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升高为+4 价,S 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降低为 0,氧化产物为 SO2,还原产物为 S,由反应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比为 1∶3,故 D 错误; 【故选 A。 13.药物瑞德西韦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有明显抑制作用。有机物 A 是合成瑞德西韦的关键中间体, 下列关于 A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的分子式为 C20H26NO6P B. 在一定条件下,A 可以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C. A 中所有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 D. A 最多可以和 8molH2 加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由 A 的分子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 C20H25N2O7P,A 说法不正确; B. A 的分子结构中有两个苯环,还有酯基,含有苯环的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酯基的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苯环上也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故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B 说法正确; C. A 中有多个饱和的碳原子,根据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A 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C 说法不正确; D. A 分子中只有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每摩尔 A 最多可以和 6molH2 加成,D 说法不正确。 答案为 B。 14.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 Y 的氢化物中。常温下 Z 单质能溶于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W B. 元素 Y 的最高化合价为+6 价 C.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W>Z>X>Y D. X、Z、W 分别与 Y 均能形成多种二元化合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Q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 Y 的氢化物中,联想 NH3 极易溶于水,可知 X 为氮元素,Y 为氧元素;常温下,Z 的单质能溶于 W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 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说明 Z 为铝元素,W 为硫元素,因为铝在常温下能溶于稀硫酸,在浓硫酸中发生 钝化。 【详解】A.Y、W 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 H2O、H2S,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硫化氢分子之间为范德华力,氢键比范德华力更强,故沸点 H2O>H2S,故 A 正确; B.Y 为 O 元素,没有+6 价,故 B 错误; 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 Z(Al)>W(S)>X(N)> Y(O),故 C 错误; D.Al 与 O 只能形成 Al2O3,故 D 错误; 故选 A。 15.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在阳光作用下将 CO2 转化为 CO。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这一转化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 该研究成果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温室效应 C. 该转变的总反应为 2CO2 2CO+O2 D. 该新型催化剂可以改变 CO2 转化为 CO 反应的焓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这一转化过程总反应为 2CO2 2CO+O2,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A 叙述正确; B. 该研究成果可以将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减少了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总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 低温室效应,B 叙述正确; C. 该转变的总反应为 2CO2 2CO+O2,C 叙述正确; 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路径,但不能改变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化学反应的焓变与路径无关,只与化 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故催化剂不能改变 CO2 转化为 CO 反应的焓变,D 叙述不正确。 本题选 D。 16.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A. 制取蒸馏水B. 制取收集氨气 C. 乙酸乙酯的制备 D.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A.温度计应安装在通向冷凝管的侧口部位,故 A 项错误; B.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导管应伸入试管底部,故 B 项错误; C.该装置可以制备乙酸乙酯,C 项正确; D.加热固体试管口应朝下,故 D 项错误; 故答案为 C。 17.温度为 T°C,向体积不等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 lmolNO2,发生反应: 2C(s)+2NO2(g)⇌N2(g)+2CO2(g)。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 NO2 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V1 <V2<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 a 点所示条件下 v(正)=v(逆) B. T°C 时,a、b 两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Ka<Kb C. 向 b 点体系中充入一定量 NO2,达到新平衡时,NO2 转化率将增大 D. 对 c 点容器加压,缩小容器体积,则此时 v(逆)>v(正) 【答案】A【解析】 【分析】 图中 b 点 NO2 的转化率最高,则温度为 T℃时,b 点恰好达到平衡状态,由于 ab 曲线上对应容器的体积逐 渐增大,NO2 的起始浓度逐渐减小,但浓度均大于 b 点,NO2 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的时 间越短,所以 ab 曲线上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正向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随着容器体积的增大,NO2 的转化率逐渐增大,b 点达到最大;b 点以后,随着容器体积的增大,NO2 的起始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达到平衡的时间延长,所以 bc 曲线上反应均未达到平衡状态,由于 NO2 的起始浓度低,则反应正向进行。 【详解】A.2C(s)+2NO2(g)⇌N2(g)+2CO2(g),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能使化学平衡向 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容器体积越小、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由图中信息可知,b 点对应的容器的体 积大于 a 点,其在相同的时间内的二氧化氮的转化率大于 a 点,而其化学反应速率小于 a 点,因此,可以确 定图中 a 点在所示条件下处于化学平衡状态,v(正)=v(逆),A 说法正确; B.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不受压强影响,因此,T°C 时,a、b 两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Ka=Kb,B 说法不 正确; C.向 b 点体系中充入一定量 NO2,相当于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因为另一反应物是固体),化学平 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达到新平衡时,NO2 转化率将减小,C 说法不正确; D.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c 点对应的容器体积最大、压强最小,化学反应速率较慢,故其中二氧化氮的转 化率较小,对 c 点容器加压,缩小容器体积,则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此时 v(逆)< v(正),D 说法不正确。 本题选 A。 18.25°C 时,用 0.lmol/L 的 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mL,浓度均为 0.lmol/L 的两种酸 HX、HY。所加 NaOH 溶液体积与反应后溶液的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酸性:HX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