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下列各项中,没用到科学探究常用方法的是( )
A.发起保护珍稀动植物的倡议活动
B.查阅资料,为校园内树木悬挂名片
C.调查计算各班的男女生人数比例
D.仔细观察操场上的蚂蚁搬家
2.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优美的柳树
B.分布广泛的细菌
C.会洗衣的机器人
D.无细胞结构的病毒
3.草履虫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其中完成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的结构
是( )
A.表膜
B.口沟
C.胞肛
D.纤毛
4.研究发现某工业区附近海域的海蛇蛇皮中砷含量增高,这一结果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5.下列能说明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有影响的例子是( )
A.草食动物被肉食动物吃掉
B.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
C.人类开荒,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空间
D.有些动物为了争夺食物而相互进行斗争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条件,探究“光会影响鼠妇
的分布”。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模拟法
7.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下能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阳光、土壤、空气
B.植物、动物、微生物
C.阳光、土壤、水、空气和植物、动物
D.阳光、土壤、空气、水和植物、动物、微生物
8.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鼠妇置于一半较暗另一半较明亮
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个数变化( )
9.下列关于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链的起始部分是分解者
B.食物链反映的是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C.食物链中可以没有生产者
D.构成食物链至少要有三种生物
10.某兴趣小组选取了校园内三个不同的地点,在早、中、晚三个时间点进行了
空气湿度的测量,并绘制成下图。其中,裸地、草地、灌木丛所对应的曲线依次是( )
(第 10 题)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11.每到冬天,森林里都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层并
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 )
A.被人类收集走用作柴火烧掉了
B.落叶被鸟儿叼走建筑巢穴了
C.牛、羊等食草动物将其吃掉了
D.细菌和真菌逐渐将其分解了
12.为了消灭蚊子,人们向其生活的湖里喷洒杀虫剂。只要杀虫剂含量在 950 ppm
以下,都不会对脊椎动物有毒害作用,然而第二年人们发现大量食鱼鸟死在
湖中。根据下表(第二年测得的湖中生物体内杀虫剂含量)和能量金字塔(如
图),分析错误的是( )
生物 杀虫剂含量(ppm)
浮游植物 1
浮游动物 10
鱼 100
食鱼鸟 1 000
(第 12 题)
A.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是生产者,浮游动物、鱼、食鱼鸟是消费者
B.“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食鱼鸟”是该湖泊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C.由能量金字塔可推断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
D.食鱼鸟营养级别最高,杀虫剂通过食物链在其体内积累超过致死量
13.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第 13 题)
A.最高级消费者是鹰
B.昆虫与兔存在竞争关系
C.食物网中有 7 条食物链
D.鹰和食虫鸟的存在,有利于农田作物产量的提高
14.洋洋同学想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她做了两个生态瓶,其中一个所
处的环境和条件如图所示。那么,下列各项中,作为她探究实验的第二个生
态瓶应该是( ) (第 14 题)
15.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类群所含能量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其中最可能为生产者的是( )
生物类群 甲 乙 丙 丁
能量
(107 kJ·m-2)
2.50 13.30
10.8
0
220.0
0
A.甲
B.乙
C.丙
D.丁
16.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
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分解者很少
B.缺乏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17.近年来,各城市正积极创建生态城市、森林城市,你认为市民对生态系统的
理解错误的是( )
A. 环境的改变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
B.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C.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有机物
B.种子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
C.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是有机物
D.有机物的分子较大,一般含有碳
19.显微镜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工具。如图为几个操作流程图,正确的顺
序是( )
(第 19 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20.李鑫用放大 100 倍的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时看到的图像如图所示,转换镜头
后只看到 2 个细胞,你认为新的镜头组合是( )
A.5×、10×
B.10×、40×
C.10×、10×
D.16×、40×
(第 20 题) (第 21 题)
21.如图表示某种动物体 a、b、c 三种组织的形成过程,①②表示细胞不同的生
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B.①②过程形成的细胞所含染色体的数目不同
C.a 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功能
D.b 细胞具有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22.下列表示器官的是(各图并未按实际的比例绘制)( )
23.从植物的组织类型来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马铃薯的块茎属于机械组织
B.龙眼肉以营养组织为主
C.“藕断丝连”的“丝”属于输导组织
D.橘子皮以保护组织为主
24.概念图能直观形象地表达知识结构,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下图
是植物细胞相关概念图,各项说法错误的是( )
(第 24 题)
A.①表示细胞分化
B.甲表示叶绿体
C.乙表示细胞核
D.a 为保护、支持作用
25.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从有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区分动植物细胞
B.皮肤的表皮有保护功能,属于保护组织
C.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完全相同
D.与棕熊相比,棕榈树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12 分)为了探究水质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回
答:
鱼缸 A 缸 B 缸 C 缸 D 缸
① 加入污染的
河水
加入未污染的
河水
加入污染的
河水
加入未污染的
河水
② 不放金鱼藻 放入同样数量的金鱼藻
③ 分别放入 10 条品种、大小相同,活力相近的小鱼,喂食等量
相同的饲料
实
验
步
骤
④ 用透明玻璃盖密封鱼缸,置于光照下
实验
结果
小鱼平均存活时间:
D 缸>B 缸>C 缸>A 缸
(1)步骤③中放入 10 条小鱼而不是 1 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每个鱼缸加入
大小相同、活力相近的同种小鱼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要探究水质对小鱼生活的影响,应选用 C 缸和________缸作为对照。(3)该实验中影响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了水质,还有____________。
(4)D 缸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_,能量沿着__________流动。
27.(10 分)如图,甲和乙是“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部分操作,丙是显微
镜的结构,丁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27 题)
(1)甲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中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要转动[ ]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
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 ]__________。
(4)显微镜下看到的如丁所示的细胞呈________色。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
比,在形态上的区别是口腔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 分)如图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花生仁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请根据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 28 题)
(1)以上两种细胞形态各异,但是结构却有相同之处,请在表中填出二者相同结
构的名称或序号:
结构 花生仁细胞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________ [ ] [a]
细胞核 [ ] [b]细胞质 [ ] [ ]
(2)用手捏花生仁感觉有一定硬度,这是因为它的[ ]______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有保护和______细胞的作用。
(3)在动物细胞分裂时,最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的是[ ]________。
29.(12 分)如图为植物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第 29 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________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的________增多,这
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是________,④表示细胞的____________过程,
其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2)图中 D 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________组织。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________。
30.(6 分)《西游记》里的神话“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即将成为可能。世界
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诞生(克隆过程如下图
所示),开启了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新时代。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分析回
答问题: (第 30 题)
(1)图中 a 过程表示__________,b 过程表示胚胎在不同代孕母猴的子宫内,经
__________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进一步形成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最终
发育成幼体。
(2)这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____________。这是因为细胞核中的 DNA
上有指导生物发育的____________。
(3)细胞核中的________主要由________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
一、1. A 解析:B 用到了收集和分析资料法;C 用到了调查法;D 用到了观察
法。
2.C 解析:柳树、细菌、病毒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机器人不具有
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3.A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完成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的结构是表膜。
4.B
5.B 解析:生物的生活要受到光、温度、水、空气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
因素为非生物因素。
6.B
7.D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
费者和分解者。
8.D
9.B 解析:食物链的起始部分是生产者,A、C 的说法错误。食物链反映的是
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关系,B 的说法正确。食物链可以有两种
生物,如草→鸟,D 的说法错误。
10.D 解析:植物能增加大气湿度。从茂盛程度上看,最茂盛的是灌木丛,再
次是草地,最后是裸地,故三者对应的曲线依次是③②①。
11.D
12.B 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
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B 的分析错误。
13.C
14.B 解析: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根据题意,实验变量是小虾,作
为对照,除无小虾外,其他条件都要和实验组相同。
15.D 解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
有机物中,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所以生产者体内所含的能量最多。
16.A
17.C 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
18.A 解析: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无机物。
19.C 解析: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和收镜。题图
中①为观察步骤中的安放玻片标本,②为观察步骤中的镜筒下降,③为对光
步骤,④为镜筒上升寻找物像的步骤,正确顺序为:③→①→②→④。
20.B 解析:原来放大 100 倍时看到 8 个细胞,转换镜头后只看到 2 个细胞,
表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扩大了 4 倍,即放大倍数是 400 倍。显微镜的放大倍
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21.B
22.A 解析:A 是果实,B 是植株,C 是上皮组织,D 是植物细胞。果实是植
物体的生殖器官。
23.A 24.B 25.A
二、26.(1)减小实验误差;控制单一变量 (2)D
(3)光照、氧气
(4)太阳能;食物链
解析:(1)用 1 条小鱼做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小鱼生病或处于特
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用 10 条小鱼可以减小误差。对照实验是
唯一变量实验,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因此每个鱼缸加入
大小相同、活力相近的同种小鱼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2)“要探究水质对小
鱼生活的影响”,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水是否受到污染,应选用 C 缸和 D 缸作
为对照。(3)分析可知,该实验中影响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了水质,还有光照、氧气。(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
光的能量,D 缸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
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消耗,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
向流动,逐级递减。
27.(1)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稀碘液;为细胞染色,便于寻找和观察细胞
(3)②;粗准焦螺旋;④;物镜
(4)黄;边缘不规则(或形状不规则)
28.(1)细胞膜;②;③;⑤;c
(2)①;细胞壁;支持
(3)b;细胞核
解析:(1)题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液泡,⑤是
细胞质,a 是细胞膜,b 是细胞核,c 是细胞质。(2)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
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3)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
两个,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29.(1)分裂;数目;相同的;分化
(2)营养
(3)系统
30.(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2)遗传;遗传信息
(3)染色体;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