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地理考点图文解读资料全套(共20份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年中考地理考点图文解读资料全套(共20份新人教版)》 共有 20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考点 116 黑土地黄土地 P8 1. 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 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 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 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 气候 (1) 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 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 400~800mm,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 中于夏季。 4. 黑土地和黄土地 (1)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 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黑土地 黄土地 位置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地形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温度带 中温带和寒温带 暖温带自然条件 干湿区 湿润和半湿润区 半湿润和湿润区 生态环境问题 黑土流失、土层变薄, 肥力下降,沼泽湿地,森林破坏严重 严重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 考点 117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P11 1.农业类型: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农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3.灾害:春旱严重。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 4.主要治理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以及发展节水农业。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考点 118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P13 1.别称: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范围包括:A 黑龙江省,B 吉林省和 C 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3.地形:以__和__为主。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山环:由 D 大兴安岭 E 长白山 F 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 K 东北平原, 水绕:1 黑龙江 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 ,3.图门江 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 辽河,河流 6 松花 江注入黑龙江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 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考点 119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P17 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东北平原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 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 作物: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 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3.特点: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考点 120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P19 1.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 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 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 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第三节 黄土高原考点 121 文明的摇篮 P23 1.黄土文化 ①称谓: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黄土风情。 ②黄土风情:如传统民居是__;____是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等。 ③名胜古迹: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 ④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2.位置范围:黄土高原东起 A 太行山、西至 B 乌鞘岭、北连 C 长城、南抵 D 秦岭。跨越山西、陕 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3.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 (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 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考点 122 风吹来的黄土 P26 1.风成说: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 说,其中“风成说 ”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 吹过来的。 考点 123 严重的水土流失 P27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①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 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 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 治造成巨大困难。 4.特别说明:①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长期的____造成的。② 黄土高原是__搬运堆积而形成的。③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____。④黄土高原最严 重的自然灾害是__灾害。 考点 124 水土保持 P30 1.水土保持的措施: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 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考点 125 政治文化中心 P32 1.自然概况 ⑴位置:位于__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经纬度位置:40°N,116°E;温度带: 暖温带;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⑵自然环境:地形: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自西北向东南流。 2.北京的城市职能 ⑴北京的符号:①首都北京符号:天安门广场,人名大会堂。②古城北京符号:故宫,四合院。 ③现代北京符号:鸟巢,水立方。 ⑵城市职能: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考点 126 历史悠久的古城 P36 1.古都:3000 年的建城史和 800 年的建都史。旧城格局:形成于__、__两代,凸字轴线型轮 廓。 2.名胜古迹:长城、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和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 筑群——故宫。颐和园: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____广场:是世界名 城中最大的广场。 考点 127 现代化的大都市 P39 1.规模:城市空间拓展,兴建许多的新区和卫星城。 2.交通: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3.发展与保护: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目前,北 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