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与地势
考点 086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P22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的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常见地形在我国都
有分布。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
嵌着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1.主要山脉:
⑴东西走向(共三列):
①_____山、②阴山、③_______山、④_______岭、⑤南岭
⑵东北-西南走向(共三列):
⑥_________岭、⑦______山、⑧____山、⑨______山、⑩______山、⑪武夷山、⑫台湾山脉。
⑶西北-东南走向: ⑬_________山、 ⑭_______山。
⑷南北走向: ⑮______山脉。
⑸弧形山脉: ⑯___________山脉。(最高大的山脉)
2.四大高原。
⑴A1_______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⑵A2_______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⑶A3_______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地区)
⑷A4_______高原--地面崎岖、溶岩地表。
3.四大盆地。
⑴B1_______盆地--面积最大。(其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和最长的内流河)
⑵B2_______盆地--纬度最高。(第二大盆地)
⑶B3_______盆地--海拔最高,“聚宝盆”。
⑷4_______盆地--最湿热,(有“紫色盆地”之称,盆地内部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4.三大平原。
⑴C1__________平原--面积最大,黑土广布。
⑵C2__________平原—最完整,又称黄淮海平原。
⑶C3__________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
5.山区面积广大⑴山区包括_______、_______崎岖的_______,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山地占____%(占比重最
大),平原仅占____%。
⑵开发利用: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但在发展___业、___业、____业和
____业等方具有优势。在开发利用山区时,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而出
现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考点 087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P26
我国三级阶梯示意图 我国沿 36°N 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1.我国地势特点:地势_____高、_____低,呈________分布。
2.三级阶梯及阶梯分界线:
名称 海拔 主要地形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 000
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1 000~
2 000 米
高原
盆地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
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脉
第三级阶梯 500 米以下 平原
丘陵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
丘陵、东南丘陵
3.我国海拔最高点在_______峰,最低点在_______盆地。
第二节 气候
考点 088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P30
1.气温的分布及特点:
⑴冬季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气温__大。1 月 0℃等温线:大致沿__岭—__河一线分布。
⑵夏季气温分布:在夏季,除__高原(地势高)等地外,全国普遍__,气温南北相差不大。2.气温极值:
⑴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__县的北极村。
⑵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____。
⑶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__高原。
3.我国温度带:五带一区。
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自北向南
将我国划分为 A 热带、B 亚热带、C 暖温带、D 中温带
和 F 寒温带五个温度带,及一个 E 青藏高原区。
考点 089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P33
1.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从____向____递减。
2.降水极值:我国降水最多地区是台湾省的____;
最少地区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____。
3.降水量时间分配:降水集中___月,占___%。
雨季:南方开始__,结束__,雨季__;
北方开始__,结束__,雨季__。
4.干湿区:根据__量与__量的对比关系,
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考点 090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P38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依次是
A. 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内陆为:D.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地区为:E.高山高原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或夏季风影响不到的
地区称为非季风区。诗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就是指夏季风,意
思是夏季风过不了玉门关。
考点 091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P40
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气温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南北差异大;
降水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东西差异大;
地形复杂多样使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我国气候资源: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__经济,使我国的__作物和各种__资源
极其丰富。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_____同期,雨热搭配为___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节 河流
考点 092 以外流河为主 P42
1.外流河、外流区:最后流入__的河流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_____区。
2.内流河、内流区:最终没有流入__的河流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_____区。
3.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比较:
所占比例 主要大河
温度带 熟 制 分 布
A__带 一年一熟 大兴安岭北部
B__带 一年_熟 __平原 __高原
__盆地
C__带 _年_熟 __平原 __高原
__盆地
D__带 一年_到_
熟
__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__高原__丘陵
E__带 一年_熟 海南及云 粤 台南部
F 青藏高原
区 一年一熟 青藏高原流入太平洋 ①黑龙江,②松花江,③辽河,④黄河,⑤淮河,⑥长
江,⑦珠江,⑧澜沧江。
流入印度洋 ⑨怒江,⑩雅鲁藏布江外流区 面积占 2/3
水量占 95%
流入北冰洋 ____河。(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内流区 面积占 1/3
水量占 5%
流入沙漠深
处 :____河
4.外流河水文特征:
①外流河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
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来越短,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②内流河分布在西北内陆,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5.京杭运河:
①地位:世界___、开凿___的人工河。②长度:___千米。③流经:4 省 2 市,京、津、
冀、鲁、苏、浙。④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⑤作用:_、_境内仍发挥作
用,年运输量仅次于__。
考点 093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p44
考点 094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P49
1.长江与黄河概况:
长 江 黄 河
源头 I_唐古拉山脉 A 巴颜喀拉山脉
注入海洋 L 东海 B 渤海
流经省区 11 个 9 个
流经的地形区 ①青藏高原、②横断山区、③四川盆
地、④长江中下游平原
①青藏高原、②内蒙古高原、③黄土
高原、④华北平原
长度 约 6 300 千米 约 5 464 千米
年径流量 9 500 多亿立方米 660 多亿立方米
分界点 e 宜昌(湖北)、c 湖口(江西) a 河口(内蒙古)、b 桃花峪(河南)
特 点 “V+W”形,我国长度__,流域面积
__,水量__的河流。
“__”形,我国第__长河,
世界含__最大的河流。
主要支流 A 雅砻江、B 大渡河、C 岷江、D 嘉陵
江、E__江、F__江、G__江 1 湟水、2 洮河、3__河、4__河
各河段的特点 上游水能丰富;中游河道弯曲;下游
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上游水能丰富;中游含沙量大;下游
河床高,成为“地上河”
水能资源 水能集中在上游,最大水电站为三峡 水能集中在上中游
主要城市 a__ b__ d__ f__ c__、d__、e__、f__。
被称“__宝库”
水电站:N__、M__。
水电站:C__峡、D 李家峡、E 刘家
峡、F 青铜峡、G__峡、H__底水利开发
被称“__水道” ⑤___平原、⑥___平原(⑤⑥干支流通航里程 8 万千米,占全国
2/3,__以下四季通航。
塞外江南)和④___平原的重要灌
溉水源
2.存在问题与治理措施:
黄河 长江
上游 中游 下游 上游 中、下游
主要问题 土地荒漠化、凌汛水土流失
洪水灾
害、凌汛
水土流失 洪水灾害
治理措施
植树造林、合理
放牧
退耕还林、
植树种草、
水土保持
加固堤坝、
清理河道
植树造林、
修筑梯田
加固堤坝、退耕还湖、疏
浚河道、修建水库
3.河湖之最:
⑴长江:长度__,流域面积__,水量__的河流。
⑵黄河:含__最大的河流
⑶珠江:___最长的河流。
⑷黑龙江:___最长的河流。
⑸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___河。
⑹额尔齐斯河:唯一注入___洋的河流。
⑺京杭运河:世界___、开凿___的人工河。
⑻我国最大的湖泊:__湖(咸水);
⑼我国最大淡水湖:__湖。
第四节 自然灾害
考点 095 常见的自然灾害 P54
1.自然灾害:能造成____、____、____等的自然环境异常变化。
2.自然灾害类型:
⑴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__等。
⑵地质灾害:有___、___、___等,___常发生地质灾害。考点 096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P56
⑴台风:分布在___沿海;台风在东南沿海登陆。
⑵洪涝:分布在___地区;南方雨季长雨量大。
⑶干旱:分布在___地区;华北地多水少,春旱严重。
⑷滑坡、泥石流:分布在__部山区,以__地区最集中;中西部及西南地区山地坡度陡、雨水
多、土松。
⑸地震:分布在___地区,西南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考点 097 防灾减灾 P58
防灾减灾:①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
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②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
跑。做好灾害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