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注意事项:
长郡中学 2021 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
历史
本试题卷共 8 页,29 小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表 1 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儒、法部分思想家对“天道"与“人道”的相关认识。.
表 1
由此可见
A.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相互对立 B. 诸子思想具有同源异流特征
C.人道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D.天道更侧重人的主观能动性
2.秦汉时期的郡守可以自辟僚属,若非因违法而被罢免治罪,有些郡守任期长达 20 年,- -
年一度的.上计制度有时也只是流于形式。这表明秦汉时期
A.地方自主权力较大
B.监察制度效能有限
C.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D.君主奉行无为而治
3.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洋溢着对侠者勇敢尚义精神的赞美,班固则尖锐地批评侠
者对国家力量的剥离。导致二人观点出现反差的原因是
A.学术思想
B.政治环境
C.阶级立场D.评价视角
4.魏晋时期,地主经济“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其实与东汉樊重的“闭门
成市”一脉相承。可见,魏晋时期的地主经济
A.阻碍了制盐等行业的发展
B.并未与商品经济完全绝缘
C.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自给自足程度高排斥市场
5.唐代“征战有功勋者,并从本色勋授”,如无名小卒薛仁贵勇建奇功得“与公卿齐班”。
国家募兵出战时,更是“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从军者,皆愤叹郁邑”,唐诗中有.
大量士子仗剑从戎、立功塞外的豪迈诗篇。这说明唐代
A.兵制改革提升军队战斗力
B.诗歌以描绘边塞风情为主
C.社会上尚武任侠之风较盛.
D.军功授爵成人才选拔主流
6.表 2 呈现了北宋某一时漕运的基本状况。
表 2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区域经济实现了均衡化发展
B.中央政府垄断了粮食贸易
C.都城居民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D.集权统治的基础得以巩固
7.唐朝在科举制中设明算科,选拔数学人才。宋代更重视学校的内部考试,如医学选拔,
毕业会考为高等者派任尚药局医师以下职;算学实行三舍试补,上舍三等分别授予通仕
郎、登仕郎和将仕郎。宋代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
A.有助于营造科技文化环境
B.反映了以文治国理念
C.拓宽选官的途径完善科举
D.说明中央集权的加强
8.王阳明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这个“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
是良知。- -切价值的终极源泉,没有这点“灵明”,天地万物和社会人生都将成为毫无意
义的虚无。这表明王阳明
A.主张人生的意义在于认识世界B.强调通过内心反省获得天理
C.认为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
D.认为宇宙万物具有内在联系
9.明代,政府以盐引(卖盐许可证)的特权,招商运粮于北边,以给军需,是谓“开中”。
商贾取得卖盐的特权,招募屯户,在北边屯田,以其收获,付给军粮。可见,明朝的“开.
中”制度.
A.解决了北方的边患问题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易造成富商巨贾的出现
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10.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
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
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A.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B.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
D.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11.
表 3 是《中报》午期的部分内容、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一些媒体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贡任感
B.时政新闻报导成为报刊朵忠主流
C.进行政治变卓逐渐成为各界的共识
D.消政府利用社会舆论推动近化化
12.在晚清“西学东海”的过程中,日本人翻译的白洋政法、反地事述,成为清木民泗中国
知识界认识基方的重要米源。日本成为“一传于”
A.意在扩大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
B.有效缓和了中日两国的民底矛店
c.源于中国 K 族危机的个断加剧
D.是地理位置毗邻中国的必然结果
13.据此可知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缺乏雄厚资本
B.金融领城迅速实现近代化转型
C.列强在华掀起了资本输出的狂潮
D.辛亥革命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
14.1933 年,国民政府实业部拟定四年实业计划,规定对保险、粮食、棉花、煤炭等重要
产业实行国家通盘筹划; 1934 年,又陆续出台《运输动员与统制初步计划》、《粮食存
储与统制计划》等- -批有 关物资管制的计划、纲要。这些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的冲击
B.围剿红军的需要
C.国际局势的恶化
D.苏联模式的影响
15.国共内战爆发之初,英国政府宣布“中立”。1949 年 1 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迁都广州, .
英国政府表示各地使馆及团体驻留原地拒绝随行。6 月,英国国防部长宣布英国政府“希
望同中国人民选择的任何政府建立最友好的关系”。这表明
A.战局发展有利于英国的既得利益
B.中共即将夺取全国性的胜利
C.英国政府始终维护国共两党合作
D.意识形态主宰英国对华政策
16.图 1 为 1953 年农事年画《试验新农具》。画面描绘.
了一.群农民在地头学习使用新式农具的场景。这一
作品
A.体现了“双百” 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B.赞颂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C.再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创作风格
D.倡导了响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风尚
17. “告发”是古代雅典民众监督官员的一-项重要措施。据统计,公元前 430~前 355 年,
共有 35 位将军被告发,其中有 21 位是因为战场上失利而被冠以叛国的罪名。这- ~措施
A.体现出粗朴的民主性
B.维护了城邦利益
C.有利于公民轮番而治
D.防止了军事独裁
18.帕特农神庙(图 2)是希腊全盛时期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比例完美,布局对称均衡,整体宏伟端庄,充分展示出“是精神力量照
耀~下的理性活动的完美创造物”。由此可见,
古希腊艺术
A.追求奢侈与浪漫
B.重视实用功能
C.崇尚智慧与美德
D.强调等级秩序
19. 1346 年,欧洲鼠疫大流行,教会逐渐同意尸检以查明死因。1543 年,维萨里出版《人
体构造》,根据解剖事实指出,天主教义里所说的帮助耶稣复活的“复活骨”不存在。
1564 年,重压之下的维萨里去耶路撒冷“谢罪”。这些历史现象
A.冲击了罗马教廷的神圣统治
B.摧毁了封建神学的创世理论
C.奠定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基础
D.说明了宗教改革的复杂曲折
20.1713 年,英国报纸发行总额达 250 万份,到 1780 年达到 1400 万份;各种专业化的政
经杂志和休闲娱乐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图书阅读成为中等阶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
部分。这反映出
A.工业革命带动文化消费
B.劳动阶层的识字率大幅提高
C.文化消费日益成为主流
D.文化繁荣积聚社会转型力量
21.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
许信仰。到处都有对自由的限制,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
能带来人类的。做出这- -论断的思想家是
A.洛克
B.康德
C.卢梭
D.伏尔泰
22.1804 年诞生的《法国民法典》体现了“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涉”
原则;1900 年颁行的《德国民法典》则强调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的干预,对绝对所有
权有所限制。这--不同主要是由于德国
A.处于资木主义发展新时期
B.供留了大量的划建残余
C.着力发展统的国内市场
D.受到社会主义思沮影响
23. 从华盛顿到高兰克林●罗斯福,美国总统对国台义案竹否决次数十常少。但二战后,杜
鲁门总统否决国会议案 180 次,搁肖否决 70 次。杜鲁门总统,这-举指
A.表明冷战政策缺少民意某础
B.巩固了总统的行政中心地位
C.体现了行政权力扩大的趋势
D.背离了联邦宪法的基本粹神
24.1950 年代,相冰墙东部修建了风格相同、对称推列、用台式风格的建筑:而在柏林培西边,则建造了象征“民主”“白由”风格的、无规则排列的、白比靖的建筑程(图 3)
柏林墙两侧不同的城市规划
A.深刻影响周边居民价值观念
B.体现美苏冷战下的竞争思维
C.是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存
D.表明城市建设中的文化融合
25.
表 5 为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在航空技术领域的成就。据此可推知,这--时期
A.苏联的体制为技术领先提供了保障
B.改革是苏联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
C.苏联率先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D.美苏争锋中苏联取得了战略优势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本大题共 4 小题,其中 26 题 14 分,27 题 10 分,28 题 14 分,29 题 12 分,共 50 分。
26. (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实现人的无限潜力,近代西方高度赞扬行动、自信、斗争和人的活动。政
府和社会为此提供了有效的条件一——自由、 日益增多的平等机会、自治政府、公众精神、
公平正义一——以方便个人 能量的发挥,并引导他们实现集体目标。政府鼓励而不压制个
人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利行为,因此公众和个人的利益相得益彰,所以当英国为人类潜力
的发挥培育了思想、价值和提供适当的环境时,当它提高了其国民的才能、智慧及道德
水平时,它就变得富足而强大了。
材料二 在严复所有的论著中, 其核心观点是中国和近代西方的根本区别在于两者对人
的能量的不同态度.... ..(中国)传统统治者为了便于控制国家,一直尽力使老百姓处于
无知虚弱的状态。为了保持稳定,他们贬抑竞争和革新,训诫老百姓遵循祖制。他们鼓
励节俭,反对发展财富。他们崇古贬今。他们反对积极进取,推崇知足。为了防止造反,
他们向老百姓灌输温柔顺从习性的思想。
—— 均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传统统治者、近代西方对待“人的
能量”的态度,并简析其各自形成的原因。(10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传统统治者、近代西方对“人的能
量”的态度所产生的影响。(4 分)
27. (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 6
——据张晋藩 《中国宪法史》整理
表 6 呈现了中国近现代宪政的重要思想和实践,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请从材料中
提炼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
论结合,言之成理。)
28. (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盖伪材料亦有时 与真材料同一可贵。如某种伪材料,若径认为其所依托之时代
及作者之真产物,固不可也,但能考出其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
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
——据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等
材料二 由于 集体农庄制度的巩固,农村中的贫穷和生活无保障的现象已经消灭。三年
以前,每个劳动日只能分到一两公斤粮食,而现在(1935 年),产粮区的的大多数集体
农庄庄员每个劳动日已能分到五至十二公斤粮食,许多人甚至能分到二十公斤,此外还
能分到其他产品和现金。已有几百万集体农庄农户,在产粮区每年分到五百至一千五百普特粮食...集体农庄富裕起来了。建筑新粮仓和仓库已成为集体农庄农户所关心的主
要问题,因为原有的储藏室的设计只考虑到每年分到少量产品,对于现在集体农庄庄员
的新的需要是十分之- -也不能满足的。.
——摘自《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经斯大林亲自修订,1938 年出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史料真伪与史料价值的关系。(2 分)
(2)请运用材料- -关于史料辨析的思想对材料二的史料价值进行评析。(12 分)
29.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撰写历史文章需要参考历史书目, 长郡中学小张同学提供了一些参考书目,具体
如表 7 所示:
根据所列参考书目,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的文章名称,并写出文章概要。(要
求:写出所拟文章名称,概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