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ID:280588

大小:94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9-04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长郡中学 2021 届高三月考语文试卷(一)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 道小题。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已 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 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 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二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 像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用来形容无“声” 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 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 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 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 “通财之谊”。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 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 材料二 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 察,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 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 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 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 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 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 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 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 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 展现了荷塘月色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 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 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 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 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 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 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 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 材料三 1927 年 7 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的父亲那里。但他与父亲的 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这样的心情表露在《荷塘月色》 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 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 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贴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 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 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 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 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 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对“闹”字的认识,说明古人对“通感”手法运用的妙处还未能领会。 B. “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C. “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D.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2. 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的一项是 ( ) A.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 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读者不亲自体察而凭常有经验质疑“月夜蝉声”一说,朱自清最后确认自己无误。 B. 《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C. 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 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 4. 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简要概括。 5.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这样的引用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1. A 2. C 3. A 4. ①从艺术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描写技巧)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诗意意境。②从作者朱自清缜密审 察的创作精神来赏析《荷塘月色》。③从语言方面,赏析《荷塘月色》自然新颖的语言。④从作者融情入景、 即景抒情,来赏析《荷塘月色》的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5. ①能充分证明作者观点。朱自清的观点在材料中起着论据的作用,能有力支撑作者的观点。②体现朱自 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和发掘大自然“诗”的自觉追求。③体现艺术家语言艺术实践与其写作理论相统一。 ④使读者的解读更贴近作家本意,揭示心理和艺术的奧秘。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 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 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 项,“说明古人对‘通感’手法运用的妙处还未能领会”以偏概全,李渔与纪昀作为古代批评家,他们 未能领会“通感”手法,并不能代表古人的全部,古代诗家运用“通感”手法而境界全出的例子比比皆是, 说明有些古人对“通感”的运用之妙早已心领神会。 故选 A。 【2 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 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 项,“肩并肩”“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了拟人和比喻; B 项,“峭楞楞如鬼一般”运用了比喻; C 项,将诉诸视觉的光与影比喻诉诸听觉的名曲,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 感”观点; D 项,“乍看像一团烟雾”“丰姿”运用了比喻和拟人。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 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A 项,“有读者不亲自体察而凭常有经验”的说法无中生有,原文只是写“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 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可见那些读者未必就没有亲自体察,只是可能由于地域差别等原 因,体察的结果与朱自清不同。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 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结合“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 有生动的拟人……”可概括出“从艺术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描写技巧)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诗意意 境”;结合“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 作局部的审视……”可概括出“从作者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来赏析《荷塘月色》”;结合“除了描写 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可概括出“从语言方面, 赏析《荷塘月色》自然新颖的语言”;结合“《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 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 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可概括出“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来赏析《荷塘月色》的不仅具有绘画 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引用的好处。引用的一般作用是:①引用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使论据确凿充分,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②引用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升华文章的主题。③可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调动读 者阅读兴趣。当然分析作用时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引用的具体作用。 材料二中引用的朱自清的观点有:第一处引用是“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 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体现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和发掘大自然“诗”的自觉追求。第二处是,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 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 诗”(《诗与感觉》);第三处是,《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 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体现艺术家语言艺术实践与其写作理论相统一。 材料三中的引用是: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 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 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 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使读者的解读更贴近作家本意,揭示心理和艺 术的奧秘。 这些引用在材料中起着论据的作用,能有力支撑作者的观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 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 5 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 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 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 朱自清、沈从文…… ②1938 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 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 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 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 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 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 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 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 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走得有点累, 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 让落花堆满我的胸, 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 你问我的家吗?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④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 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噓噓,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 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 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 ⑤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 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 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 有的同学竟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⑥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 兰先生 1938 年 8 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 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 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 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⑦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 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 “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 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 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⑧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 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醒……”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 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 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 义更是深厚。” ⑨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 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全面抗 战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⑩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 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 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 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 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而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 ⑪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 多少岁月。 (取材于王剑冰同名散文)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学院的师生到达蒙自后,受到了当地的热烈欢迎,美丽的南湖成为师生们的一隅精 神家园。 B. “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中的“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江南可采莲,莲 叶何田田”的句子。 C. 冯友兰的题词用“屡经艰苦”,简洁地写出了西南联大学生所经受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等种种磨砺。 D. 后生学子循着先贤的足迹造访南湖,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 活。 7.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借追怀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 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展现了他们“刚毅坚卓”的精神 风貌。 B. “听风楼”的“听风”二字寓意丰富,既指倾听自然山风,也指风声唤起了家国之思,激发了抵御外侮 的豪情。 C. 第⑦段结尾处,以虚拟之笔描写闻一多先生手擎《红烛》远去 情形,饱含作者对闻先生的崇敬与追思。 D. 文中的成语“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闻一多以此比喻蒙自是如桃花源般与世隔绝、安 居乐业的理想世界。 8. 作者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请根据文意,对此诗的这一特点加以赏析。 的 的9. 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的一段特殊岁月,它“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在“宁静中又奔涌着 激情”。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答案】6. D 7. D 8. 《南湖短歌》运用反复、排比、首尾呼应等手法,借对蒙自南湖风光的欣赏和赞美,强烈抒发对南湖给 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也饱含了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和对遥远家乡的浓烈 思念。 9. 在抗日战争 烽火硝烟中,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边度过了一段宁静的读书生活;在宁静的读书生活中, 联大师生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积极抗日救国。 【解析】 【6 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 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仔细研读文本内容和选项内容的差异。这是一道综 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 D 项,“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错误,依据第四段“蒙自 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 荡”“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而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可知,“后 生学子”造访南湖,主要是因为南湖是西南联大曾经的校址,大师们曾经在此求学研究,是缅怀先贤。 故选 D。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选项涉及方面有:词语的理解、句子大意的揣悟、段落 内容的概括、主旨情感的把握、结构思路的分析、手法或语言特色的判断等等。要仔细审读,耐心对照、 灵活理解、准确选择。 D 项,“闻一多以此比喻蒙自是如桃花源般与世隔绝、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错误。原文为“先生把蒙自 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并不是安居 乐业;再联系时代背景,是逃离北平避难于此,国难当头阶段。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这类题涉及角度有词语、句子、段落、全文等,一般需要结合 上下文来理解含义,注意由浅到深来思考,有些还需要扩展范围,结合上下文即语境来把握。赏析角度有: (1)抓关键词语。很多重点句的感染力,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 递出来的。(2)抓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3)从句式入 的手。常见的几种句式表达效果为: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反问句, 加强语气。(4)感叹句,抒情强烈。答题格式:这是个……句,表达了……(作用)。题干为:作者说《南 湖短歌》“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请根据文意,对此诗的这一特点加以赏析。 “我远来是为的这--园花”“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以反复手法表达了对南湖风光的赞美:“你问我的 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运用设问手法,一问一答,引发读者思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让 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共同表达对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和对家乡的思念;“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让 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使用整句,则表达对南湖美景的沉醉及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 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结构上首尾间隔反复“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这一设 问,结构严谨,中心突出。感情表达可谓淋漓尽致,抒情令人泪涌。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重点句子的能力。现代文阅读怎样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呢?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 意思:(1)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2)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3)句外意义(言 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答题时首先明确用了何种修辞,并结合文化句子具体分析,最 后点明效果,即对情感主旨的作用,按照由浅入深的逻辑思路。题干为: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的一 段特殊岁月,它“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在“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两 句话的理解。 “激流”使用比喻象征法,既委婉含蓄又生动形象,指的是日本侵略中国后,中国军民奋起反抗的抗战局 面;“平静温柔的流水”也是比喻修辞,属于喻体,本体指的是南湖远离战火的平静生活和西南联大师生 坚持研究学问的沉稳心态。“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句指的是在潜心研究学问的生活中西南联大师生对祖 国局势的关心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故此宣传抗战,呼吁唤醒国人,甚至亲赴战场。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 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 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 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散文的环境描写和语言特色,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 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 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吕公著,字晦叔,幼嗜学,至忘寝食。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 司。司马光以论事罢中丞,还经幄。公著封还其命曰:“光以举职赐罢,是为有言责者不得尽其言也。”诏以告直付阁门。公著又言“制命不由门下,则封驳之职,因臣而废,愿理臣之罪,以正纪纲。”帝谕之 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故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 起知河阳,召还,帝从容与论治道,遂及释老,公著问曰:“尧、舜如此道乎?帝曰:“尧、舜岂不 知?”公著曰:“尧、舜虽如此,而惟以知人安民为难,所以为尧、舜也。”帝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御臣下。 对曰:“太宗之德,以能屈己从谏尔。”帝善其言。未几,同知枢密院事,有欲复肉刑者,议取死囚试之, 公著曰:“试之不死,则肉刑遂行矣。”乃止。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 如勿举及兵兴,秦、晋民力大困,大臣不敢言,公著数白其害。元丰五年,以疾丐去位。 哲宗即位,以侍读还朝。太皇太后遣使迎,问所欲言,公著曰:“先帝本意,以宽省民力为先。而建议 者以变法侵民为务,与己异者一切斥去,故日久而弊愈深,法行而民愈困。诚得中正之士,讲求天下利病, 协力而为之,宜不难矣。”又乞备置谏员,以开言路。 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 者,一一举行之,民咸以为便。光薨,独当国,除吏皆一时之选。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 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州。退谓同列曰“官所论,得失未足言,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后有进谀说惑乱者, 正赖左右争臣耳,不可使人主轻厌言者也。”众莫不叹服。 节选自《宋史吕公著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B.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C.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D.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幄,即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特设的御前讲席。 B. 封驳,意为封还皇帝失宜的诏令,驳正臣下奏章的违误。 C. 释老,指释迦牟尼,因其为佛教创始人,所以“释”泛指佛教。 D. 肉刑,残害肉体的刑罚,古时指黥、劓、刖、宫、大辟等刑罚。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吕公著正直敢言。神宗时,对司马光因论事被解职一事,他坚持己见,一再向皇上进言;兴兵西夏后, 唯有他敢于指出兴兵之害。 B.吕公著善于进谏。在与神宗悠闲谈论时,他趁机劝说神宗施行尧舜“知人安民”、唐太宗“屈己从谏”的 治国之道,得到神宗认可。 C. 吕公著识虑深敏。有人打算恢复残酷的肉刑,他提出不同意见,阻止了此事;朝廷要讨伐西夏,他立即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D. 吕公著重视吏治。他以侍读身份回朝廷后,通过分析新法颁布后产生的弊端,指出提拔正直官员的作用; 其后,又点明设置谏员的必要性。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谕之曰:“所以徙光者,赖其劝学耳,非以言事敌也。”公著请不已,竟解银台司。 (2)推本先帝之志,凡欲革而未暇与革而未定者,一一举行之,民咸以为便。 14. 右司谏贾易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为何替他说情?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神宗告诉他说:“调动司马光官职的原因,是依赖他劝勉人们学习,不是因为言事的缘故。”吕 公著不停地请求,(但)最终被解除掌管通进银台司的职务。 (2)依据先帝的意愿,凡是打算变革却没来得及予以变革以及已经变革而未形成定例的,一一全部实行, 百姓都认为便利。 14. 为了不让国君轻易厌恶敢说话的人。因为皇上还年轻,需要直言规劝国君的臣子,以防有人谄媚惑乱皇 上。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 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 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幽”是动词,宾语是“其主”,“将”是副词,修饰“大举讨之”,故从“主”和“将”中间断开,排除AC 两项; “得”是动词,宾语是“人”,故在“人”后断开,排除D 项。 故选 B。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 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 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 答。 C 项,“释老,指释迦牟尼”错误,“释老”是释迦牟尼和老子的并称,亦指佛教和道教。 故选 C。 【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 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 B 项,“他趁机劝说神宗施行尧舜‘知人安民’、唐太宗‘屈己从谏’的治国之道”错误,“趁机劝说”错 误,由第二段“帝从容与论治道,遂及释老,公著问曰:‘尧、舜如此道乎?’帝曰:‘尧、舜岂不知?’ 公著曰:‘尧、舜虽如此,而惟以知人安民为难,所以为尧、舜也。’帝又言唐太宗能以权智御臣下。对 曰:‘太宗之德,以能屈己从谏尔。’帝善其言”可知,二人只是谈到尧舜“知人安民”、唐太宗“屈己从 谏”的治国之道,并没有趁机劝说。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 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 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谕”,告诉;“所以”,…… 的原因;“劝”,劝勉;“赖”,依赖;“已”,停止;“竟”,最终;“解银台司”,被动句,被解除掌管通 进银台司的职务。(2)中,“推本”,依据;“暇”,空闲,“未暇”,没有来得及;“举”,都,全; “咸”,都;“便”,便利。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右 司谏贾易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为何替他说情?请简要说明”,然后到文中找到“右司谏 贾易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替他说情”这一内容,再筛选出他为何这样做的原因,理解 其意思并进行概括。 从文中来看,本题的信息在最后一段,“右司谏贾易以言事讦直诋大臣,将峻责,公著以为言,止罢知怀 州”;接着看吕公著的解释 “官所论,得失未足言,顾主上春秋方盛,虑后有进谀说惑乱者,正赖左右争臣 耳,不可使人主轻厌言者也”,意思是“谏官对问题的议论,对与不对不值得说。但皇上还年轻,担心今后 有人进谀说惑乱,正要依赖左右诤臣,不能让国君轻易厌恶敢说话的人”,考生可以根据这一内容进行概括。 【点睛】考生可以借助如下特点进行断句,借古代文化常识断句。要给文言断句,常常需借助古代的文化 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根据互文、对偶、排比等断句,文言中常有对 偶句、互文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根据前后相承关 系断句,文言文多写得紧凑严密,行文中多使用前后相承句。根据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关系断句,文言文 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帮助。根据韵文的特点断句,有的文言 文是韵文,韵文有一定的用韵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去断句,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借助对话的标志断句, 【文言对话常用“日”、“云”等字,根据这些有标志的词去断句,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根据反复结构断句, 文言文中常有些反复的句子结构,根据这个特点去断句,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文言行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如句首就常用如下语气助词:夫、盖、盍、若夫、嗟夫等,句末 常用如下语气助词:者、也、矣、乎、哉、耶、耳、而已、欤(与)等,借助这些文言虚词,就可帮助断 句。借助误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科”、“何…… 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文言文参考译文: 吕公著字晦叔。从小嗜好学习,以至废寝忘食。凭恩荫补奉礼郎,登进士第。神宗即皇帝位,召吕公 著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因论事被解除御史中丞的职务,回到经幄。吕公著原封不动地退回 诏令说:“司马光因为履行职责而被罢免,这是让有言事职责的人不能畅所欲言。”神宗把诏书直接交给 閤门使,吕公著又说:“制命不由门下省,那么封驳的职责,因我而废弃。希望治我的罪,以端正纪纲。” 神宗告诉他说:“调动司马光官职的原因,是依赖他劝勉人们学习,不是因为言事的缘故。”吕公著不停 地请求,(但)最终被解除掌管通进银台司的职务。 起用他执掌河阳,又召回朝廷。神宗悠闲时同吕公著谈论为治之道,于是涉及佛教、道教,吕公著问 道:“尧、舜知道这些学说吗?”神宗说:“尧、舜难道不知?”吕公著说:“尧、舜虽然知道这些学说, 但仅把知人和使百姓安居作为难事,所以成为尧、舜。”神宗又说唐太宗能用权术智谋驾驭臣下。吕公著 回答说:“唐太宗的德行,是能使自己放下架子听从劝谏而已。”神宗对他的话表示赞许。不久,(与人) 共同执掌枢密院事。有人打算恢复肉刑,建议取死囚试验割掉鼻子、砍掉脚的酷刑,吕公著说:“如果试 了不死,那么肉刑就会实行了。”于是停止。西夏囚禁了他们的国王,(宋朝趁机)将要大举征讨西夏。吕 公著说:“问罪的军队,应当首先选择主帅,如果没有合适的人,不如不出兵。”等到出兵后,秦、晋民 力大困,大臣们不敢说,吕公著多次陈述兴兵的害处。元丰五年,吕公著因病乞求离开职位。 哲宗即皇帝位,吕公著以侍读的身份返回朝廷。太皇太后派使臣迎接,询问他所想要说的,吕公著说: “先帝本意,把宽省民力作为第一要务。但建议的人以变法侵夺百姓为务,与自己意见不同的统统被排斥, 因此日久而弊端更深,新法颁行而百姓更加困苦。果真能得到公允正直的人,谈论寻找天下的利弊,同心 协力来做,应该不难。”又请求备置谏员,以广开言路。 元祐元年,被授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心辅政,依据先帝的意愿,凡是打算变革却没 来得及予以变革以及已经变革而未形成定例的,一一全部实行。百姓都认为便利。司马光去世,吕公著独 自当权,所任命的官吏都是当时挑选出的佼佼者。右司谏贾易因言事攻击别人短处直接诋毁朝廷大臣,将 要被严厉责罚,吕公著替他说话,仅降为怀州知州。吕公著退朝对同事说:“谏官对问题的议论,对与不 对不值得说。但皇上还年轻,担心今后有人进谀说惑乱,正要依赖左右诤臣,不能让国君轻易厌恶敢说话 的人。”众人没有不叹服的。(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贯 休 水香塘黑蒲①森森,鸳鸯鸂鶒②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③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② 鸂鶒(xī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③柘(zhè):一种树。树皮有长刺,皮可以染黄色,叶卵形,可以喂蚕, 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 15.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写池塘里森森蒲草,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儿也不怕人,为第四句“东 邻西舍无相侵”作了铺垫与烘托。 B. 颔联写村庄前后到处是蓬勃生长的翠色葱茏的桑树和柘树,显示物产的富足,村民生活的安宁和睦,也 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和情趣。 C. 颈联描写了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牧童吹笛和衣而浴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生活的艰辛和蚕娘丰收的 喜悦,又表现出牧童性格的顽皮。 D. 晚春是山中忙碌的季节,但是诗人却着墨于静,静中有动,景中有情,景外有人,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 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16. 尾联“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15. C 16. ①以“留我宿又宿”的行为描写,表现山翁与诗人的情谊深厚;②以“笑指”动作神 情的描写,显现出山翁的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③以一“熟”字状“西坡瓜豆”,描绘出一片丰收在 望的景象,与诗上文所写的山村晚春秀美景色、丰富物产呼应;④寓情于事,抒发了诗人对宁静美好、民 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 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C 选项,“写出了农家生活非常艰辛”错误,诗 中“蚕娘”喜获丰收,应是内心甜美,看不出生活的艰辛。故选 C。 。【16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 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 何赏析都离不开诗的主旨,即诗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诗句中包含的情感。“山翁留我宿又宿”,其情 谊之深厚。加上“笑指”等词语的渲染,更把山翁的动作、情态、声音、笑貌及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 性格进一步显现出来;而诗人“我”,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待言,其流连忘返的心情可想而知。更妙的是, 诗在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 桑柘,真叫人见了喜煞。 【点睛】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 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 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在诗人的邀请下,琵琶女在讲述完自己的身世以后进行了第二次演奏,结果 演奏声“________”,导致“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一句,勾勒出阿房宫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以“_______”句,展 示出连接楼阁的长廊的特点。 (3)苏轼《赤壁赋》中,把洞箫声描摹得生动传神,其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从正面表现了乐声的悲 凉。 【答案】 (1). 凄凄不似向前声 (2). 满座重闻皆掩泣 (3). 隔离天日 (4). 廊腰缦回 (5). 如 怨如慕 (6). 如泣如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 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座”“缦”“慕”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A)梧桐叶大,易受风。(B)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 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C)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歘的一声,飘 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 性”。(D)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叶,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看,满地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梧桐籽炒食极香,极酥脆,只是太 小了。 我的小学校园中有几棵大梧桐,大风之后,我们就争着捡梧桐叶。我们要的不是叶片,而是叶柄。梧 桐叶柄末端稍稍鼓起,如一小马蹄。这个小马蹄纤维很粗,可以磨墨。所谓“磨墨”其实是在砚台上注了 水,用粗纤维的叶柄来回磨蹭,把砚台上干硬的宿墨磨化了,可以写字了而已。不过我们都很喜欢用梧桐 叶柄来磨墨,好像这样磨出的墨写出字来特别的好。一到梧桐落叶那几天,我们的书包里都有许多梧桐叶 柄,好像这是什么宝贝。对于这样毫不值钱的东西的珍视,是可以不当一回事的么?不啊!这里凝聚着我 们对于时序的感情。这是“俺们的秋天”。 18. 将下面的语句添加到上面文字中,最适宜的位置是: 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 A. (A) B. (B) C. (C) D. (D) 19. 文中语言形象生动,没有使用的修辞是: A. 引用 B. 比喻 C. 设问 D. 比拟 20. 划线句子有语病,比较下列两种修改,你认为哪个更好一些?简述理由。 第一种:据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梧桐才大批地落叶。 第二种: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 【答案】18. C 19. D 20. 答案示例 1:我认为第一种更好。“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意思是梧桐叶子落尽不是一下 子的现象,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第一种表达从已是深秋,再到叶干、籽熟,才大批落叶,符合文意。 第二种表达先说落叶,再说过程,不恰当。 答案示例 2:我认为第二种更好。全段描述的是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落叶早),修改后的句子先强调梧桐 落叶,延续前面“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的话题,语义紧密。结尾用三个分句,“已是深秋, 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语言简练,节奏从容,一气呵成,将情感表达得更充分更深沉。 【解析】 【18 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 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 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本题,C 前面“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重点写叶子不结实,C 后面“立秋 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歘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重点写叶子的下落,所 以“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适合放在 C 处,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做该题可紧扣常用修辞的定义,根据提干的要求选出选项。修辞手法 的考点为表达应用部分,在考试过程中需要认证辨析,这也是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之一。 语段中,“梧桐是秋的信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对 于这样毫不值钱的东西的珍视,是可以不当一回事的么?不啊!这里凝聚着我们对于时序的感情”运用了 设问的修辞手法。排除 ABC 三项。 故选 D。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 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 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解答本题需要先选择一种修改方案,然后说明理由。选择哪一种都可以。画线句子“我的印象,已是深秋, 梧桐大批地落叶,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有两处语病,一个是“我的印象”是一个名词性短语,与后文 不搭,改成“据我的印象”;第二处是后面的部分缺少逻辑关系,可以改成第一种,强调“梧桐才大批地落 叶”的结果,前面三句“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表示时间;也可以改成第二种,强调“梧桐 大批地落叶”时,“树叶”和“梧桐籽”的状态。言之成理即可。 21.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目前,美国累计确诊人数和累计死亡人数都双双位居全球首位。②美国各州都进入“重大灾难状 态”。③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特朗普及其团队虽仍不时“甩锅”,④但终究不得不正视“抗疫是一场艰难 持久战”。⑤要将更多精力放在应对疫情这件攸关亿万人性命的大事。⑥集中精力认真防疫,淡化“甩锅意 识”和侥幸心理,⑦才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遏制疫情蔓延,减少伤亡和损失,⑧并为最终找到彻底战胜疫情 的方法,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 【答案】①“都双双”重复赘余,保留一个。④搭配不当,句未加“的现实”。⑤成分残缺,句末加“上”。 ⑥搭配不当,改为“淡化甩锅意识,摒弃侥幸心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 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 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①“都双双”重复赘余,“都”与“双双”表示的意思相同,只能保留一个。 ④搭配不当,缺少与“正视”搭配的词语,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句未加“的现实”。⑤成分残缺,“放在”后面缺少必要的搭配成分,应在句末加“上”。 ⑥搭配不当,“淡化”的是“甩锅意识”,“摈弃”的是“侥幸心理”,改为“淡化甩锅意识,摒弃侥幸心 理”。 【点睛】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 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 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 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 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 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2.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50 个字。 昆虫是什么时候开始传播花粉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给出的答案是: 一亿年前。近日, 该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们与美国学者合作,发现了一枚为被子植物传粉 的昆虫标本。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 表在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古生物学家们 认为,该发现直接将昆虫传播花粉的历史向前推 进了 5000 万年。 【答案】关键信息:中美合作发现,昆虫开始传播花粉是在一亿年前,该发现将昆虫传播花粉的历史向前 推进了 5000 万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 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还要注意新闻的特点。一句话新闻拟写原则:要审清题 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本则新 闻的主语是“中美”,谓语动词是“合作发现”,主语主体对象为“昆虫”,事件是“该发现将昆虫传播花粉 的历史向前推进了 5000 万年”,结论是“昆虫开始传播花粉是在一亿年前”。 【点睛】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 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 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 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里。 小鸟对蚯蚓说:“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里。”小鸟拍拍翅膀,依依不 舍地飞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 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小鸟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 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 了。” 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无论丰饶还是贫瘠,无论开遍鲜花还是满目荒芜,这都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为她像母亲一样无私地养育 了人们,因为她随时随地都在牵动人们的心魂和情思。也许有人会像故事中脚踏实地的蚯蚓,始终不离不 弃,守望着这片土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一点一滴地改变土地的面貌;也许有人要学展翅高飞的鸟儿, 到远方去寻找资源和友伴,将希望的种子带回家乡,播撒在大地上;也许还有人和甲虫一样,怀抱同情心 和同理心,帮助远方的伙伴建设他们的家园——路径可能不同,做法可能相异,共同的是对土地的热爱之 心和感恩之情。 这片土地可能很小,小到只是我们足下的一乡一村。但人们对土地最初的认识和情感,正是来自于这一片 片乡村的土地。对于从农耕文明的土壤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来说,乡村是很多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举 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古代中国的诗人们以 诗言志,乡思和乡愁是古代诗歌最基本的精神母题之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今日中国的乡村建设者正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扌鲁起袖子加油干。在江南,时任浙江省委 书记的领袖针对乡村片面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建设主张; 15 年来,浙江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外经商的生意人回乡担任村干部,远道而来的老外在莫干山开起 了“洋家乐”,一个个生态村、民俗村、花园村、文化村次第建成。坚守者久久为功,援助者蹄疾步稳,归 来者善作善成——许多在城市化进程中曾经凋敝了的中国乡村,正在和浙江省乡村一样,展现新的面貌, 绽放新的生机。 当然,这片土地也可能很大,大到成为我们心中的泱泱家国。960 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是中国人念兹在 兹的共同家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古代中国, 无论富如明朝、强如前清、开放如唐宋,也无论积贫积弱、落后挨打如晚清,中国人始终赤胆忠心,忠贞 不渝。“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今日中国,正在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无论留守本土或留学归国的中国子民,还是来自海外的各国才俊,有凤来 仪,笃志笃行,无数人的努力,正在共同托举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和辉煌。 或许,这片土地还很远,远到和我们生活似乎并无关联的异域他乡,远成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浩瀚地球。但是,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茫茫宇宙中,人类 命运与共,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 是你,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诗人的歌咏代表人类共同的心声。“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 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领袖的号召引领 人类共同的未来。 坚守者初心不老,归来者仍是少年,援助者心手相牵。是的,令人牵挂的是这片神奇的土地,让人投入的 是这片希望的土地。事实上,对于每一片土地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往往既少不了如蚯蚓一般的坚守者,也 需要如小鸟一般的回归者和甲虫一般的援助者。正是大家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我们的家乡才会有更加美 丽动人的千山万水,我们的家国才会有更加美丽富裕的千村万户。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一是道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主人公包括小鸟、蚯蚓、甲虫。许多动 物陆续离开,小鸟说“我也要走了”,依依不舍地飞走了,几年后,带着伙伴,衔着种子回来了,撒播种子; 许多动物陆续离开,小鸟问蚯蚓“你不走吗?”回答说“我还想留在这里”,小鸟飞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 影,继续埋头松土;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可见它们对待大地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但是目标 都是一致的,让大地变得更加适宜生活。大地虽然曾经丰饶,又逐渐贫瘠,但最后在蚯蚓、甲虫、小鸟的 努力下渐渐变好。从这些细节的分析来看,小鸟、蚯蚓、甲虫都对大地充满了感情,它们用自己的方式方 法哺育大地,回馈大地。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一下寓意:个体通过自己合适的方式方法回馈母体,共同发 展。概括了这个寓意,我们可以结合现实来思考,比如对家乡,我们有些人在家乡坚守,为改变家乡的面 貌;有些人远离家乡发展,给家乡带来资金,带来项目,发展家乡;有些外来者,跟本地人融合在一起, 为当地的发展也作出贡献等等。 这则材料可以多角度立意: (1)从整体上来立意:如,个体通过自己合适的方式方法回馈母体,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家一 起生活,努力协作,建设好大家共同家园。等等。 (2)从某个角度来立意“” 小鸟角度,如,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服务; 蚯蚓角度,如,坚守+努力,定会改变; 甲虫角度,如,来了,就要融合,就要发展; 大地的角度,如,包容万物,定会迎来改变。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 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 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 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 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