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ID:280629

大小:287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9-0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试卷类型:A 珠海市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摸底测试 高三语文 2020.9 本试卷共 10 页,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的许多挑战都关系到这个星球的共同利益。如果大家能够超越旧时代,用新的眼光看待彼此、信 任彼此,就不难集中精力携手应对 21 世纪日益复杂的情况和问题。人类进入 21 世纪能否学会珍惜和平? 大国在格局变革的进程中能否守住和平?这是当今世界关心的问题。 剑桥大学的尼古拉斯·波伊尔教授,从国际关系 500 年的历史中发现一个规律性的现象,似乎每个世 纪的第二个十年总有改变百年走向的大事发生,例如战争、冲突或者和平安排。按照这个规律,今天国际 学界热议大国关系的走向就不足为奇了,而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往往成为焦点。 谈到中美关系,中美两国都明确表达了保持世界持久和平的政治意愿,并且正在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做出认真努力。双方通过多渠道对话在利益与矛盾中寻求平衡,毋庸讳言,这将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信任 建立过程。冷战期间美国将投入的重点放在欧洲,“9·11”之后转向中东,现在正重新调整,要把重点放 在亚洲。从时间上看,正是在东亚经济蓬勃发展、合作热火朝天的时候,美国向这个地区调整了军事部署、 加强盟友军事协作,恰好中国周边也开始发生各种事件。人们关心的是,这种投入能否更加顺应亚洲地区 发展合作的大势? 美国教授梅尔文·莱弗勒写的《人心之争》一书,以详实的史料描绘了美苏在冷战中寻求缓和的四次 重大时机,分析了彼此错过的原因。掩卷沉思,有两点体会,一是这两个大国虽然公开把对方的灭亡作为 自己的政策目标,但实际上最牵扯他们精力的,却是如何防止发生正面冲突。二是,他们的对话始终不在 一个频道上,当前苏联絮絮叨叨回忆二战教训、热衷军备竞赛时,美国则紧张地防范对方威胁。两国从未真正建立信任,缓和只是手段。今日的言行将构成明日的历史,正所谓,史乃势使然。 在崇尚“有资本就有权力”的西方,不少学者普遍认为世界权力正由西方向东方转移,由此引发了对 未来的新兴大国是否构成威胁、如何承担国际责任,甚至“世界领导权”能否和平转移的议论。现实中, 世界权力并没有出现单向转移,更可能的趋势是将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传统中心地带,向曾长期处 于边缘的发展中国家扩散。世界权力的多元化正不可避免地加快形成。但是,和平年代发生的国际格局演 变和国际治理方式的转换,将是更加缓慢和渐进的过程,在过渡时期,旧的框架如果及时改革和调整,还 会长期发挥作用。 如此看来,确有必要重温波伊尔教授关于“每个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那个判断。21 世纪将是一个和平 与合作的新世纪?还是要回到大国争夺甚至冲突的旧时代?如何回答这个大问题,无论是美国等发达国家, 还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都负有与自己地位相关联的历史责任。 实际上,当今的许多挑战都关系到这个星球的共同利益,例如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核武器的扩散、 食品的保障和安全、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等。应对这些挑战时,大小国家,包括中国、美国和俄罗斯、 欧盟等,都在一条船上。如果大家能够超越旧时代,用新的眼光看待彼此、信任彼此,就不难集中精力携 手应对 21 世纪日益复杂的情况和问题。否则,难题只会更困难和更加复杂。 (摘编自傅莹《守住二十一世纪的和平》,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美双方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通过多渠道对话在利益与矛盾中寻求平衡,建立了新型大国关系。 B. 梅尔文•莱弗勒教授在《人心之争》一书中认为美苏两国在冷战中从未真正建立信任,缓和只是手段。 C. 学术界普遍认为世界权力正由西方向东方转移,由此引发了对未来“世界领导权”能否和平转移的议论。 D. 世界权力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传统中心地带,向曾长期处于边缘的发展中国家扩散的趋势成为可 能。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深入的。结尾再次重申观点,呼吁各 国面对挑战应信任彼此。 B. 第 2 段运用因果论证,因为每个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总有改变百年走向的大事发生,所以推断中美关系会 成为国际学界热议的焦点。 C. 第 5 段作者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提出“在过渡时期,旧的框架若能及时改革和调整,还会长期发 挥作用”的观点。 D. 文章末段对当今日益复杂的国际格局和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大小国家应对挑战时应有的态度,具有较 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将投入重点放在亚洲,调整军事部署、加强盟友军事协作,此时东亚经济正蓬勃发展、合作热火朝 天。 B. 今日的言行将构成明日的历史,正所谓,史乃势使然。中美关系从来不缺悦耳的外交言语,但也还需理 性对待。 C. 只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负有与自己地位相关的历史责任,21 世纪才能成为和平与合作的新世纪。 D. 出于对共同利益关系的考量,许多国家面对挑战时能够超越旧时代,用新的眼光看待彼此、信任彼此。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 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 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A 项,混淆时态,文章第三段“中美正在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做出认真努力。这将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信 任建立过程”,故A 错误。 B 项,张冠李戴,文章第四段“掩卷沉思,有两点体会”说明下文的内容是作者傅莹的观点体会,而非梅 尔文•莱弗勒教授的,故 B 错误。 C 项,“学术界”扩大范围,文中第五段是指“在……的西方,不少学者”,故C 错误。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 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 项,“运用因果论证”说法错误,文章第二段“剑桥大学的尼古拉斯•波伊尔教授,从国际关系 500 年的 历史中发现一个规律性的现象,似乎每个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总有改变百年走向的大事发生”“每个世纪的 第二个十年总有改变百年走向的大事发生”,属于演绎论证。故B 错误。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 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 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 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D 项,混淆“已然”和“未然”,原文“如果大家能够超越旧时代,用新的眼光看待彼此、信任彼此,就不难集中精力携手应对 21 世纪日益复杂的情况和问题”是假设关系,故 D 错误。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一份网络犯罪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2016 年至 2018 年人民法院 审理的网络犯罪案件中,30%以上涉及诈骗罪,占比最高。以网络为工具实施诈骗的情况愈发严重,2017 年 网络诈骗案件仅占全部诈骗案件的 7.67%,2018 年占比猛增至 17.61%;东南沿海地区以网络为工具实施诈 骗的情况最为严重。 在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超半数网络诈骗案件中有涉及应用微信实施 诈骗的犯罪情节;网络诈骗案件中,冒充他人身份实施诈骗的案件占比近 1/3,以招聘为诱饵实施诈骗的案 件大幅上升;近 20%的网络诈骗案件是在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进行,诈骗得逞的可能性颇高。 近日,工信部组织召开进一步强化互联网企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主体责任座谈会,与腾讯、阿里 巴巴、百度等 11 家重点互联网企业就网络诈骗治理工作进行研讨交流,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工信部 表示,将督促指导重点互联网企业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账户管理、业务管理、平台管理,积极 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提升技术防范能力,不断巩固治理成效,推动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摘编自 2020 年 1 月 8 日环球网《当心网络诈骗换马甲》) 材料二: (摘编自《2019 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材料三: 无论花钱还是借钱,无论是小年轻还是银发族,金融诈骗都能趁虚而入。数据显示,投资、贷款类金 融诈骗是金融诈骗两大类型,共占金融诈骗总量的 92.2%。而从 23 岁至 58+岁人群,举报最多的诈骗都是 金融诈骗。 眼见为实是很多人的固有思维,但大数据却告诉我们现实远非如此。从人均损失上看,通过直播间接 触到的诈骗危害最大,人均损失高达 134729 元。相关案例显示,这类直播间主要以投资指导、股票交流为 名义设立,一般冠以涨停培训班、千万集中营、XXX 炒股大赛等名称,直播间主播多自称“导师”,会向观 众推荐各类以炒数字货币为名的钓鱼理财平台。直播间观众往往夹杂大量“托”,误导受害者。 俗称杀猪盘的交友诈骗也是近年来高发的网络诈骗。骗子通过网上交友,与受害者建立感情后,会以 各种理由骗取车票钱、手术费、红包,这也催生了大量的交友诈骗剧本。除剧本迭出的交友转账外,交友 投资、交友博彩也不容忽视,爱情加金钱的迷幻药,可轻松令受害者人财两空。而在兼职诈骗受害者中, 大学生首当其冲。18 岁至 22 岁人群为最大受害群体,占比 36.1%。该年龄段人群一般多为社会经验尚浅的 大学生。 (摘编自 2020 年 1 月 10 日《法制日报》) 材料四: “一讲都知道,一骗好几万,骗后才报案,后悔心又酸,不是骗子高,还是懒和贪。剧本没有变,演 员天天换......”这是“互联网安全公益科普校园行”宣传彩页上的文字。“互联网安全高校公益科普活 动”走进了 4 个省市的 8 所高校举办公益讲座,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互联网防诈骗宣传工作,新年之初, 圆满落下帷幕。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至 2018 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8.29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59.6%。而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 3968.9 万人,大学生手机网民人数也逐渐增加。纵观各类网络安全 事件,花样百出的诈骗手段令阅历不深的在校大学生防不胜防。 为了让广大学子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加强辨识能力,防范不良信息和网络诈骗,“互联网安全 公益科普校园行”活动分别在山东济南、陕西西安、安徽合肥、浙江杭州 4 个省市的 8 所高校举办公益讲 座。浙江省公安厅网安总队等网络安全专家为大学生们带来网络安全科普课,数万在校大学生受益。 (摘编自 2020 年 1 月 7 日《中国青年网》)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具体到 2019 年网络诈骗主要类型看,金融诈骗、游戏诈骗、兼职诈骗成为举报量最高的三大诈骗类型。 网络赌博诈骗则成为人均损失最高的诈骗类型。 B. 从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地域特征来看,北京、上海、广东均出现在榜单上。广东省以“量”抢先,举报量 占比 10.7%,侧面反映出广东人的维权意识相对较高。C. 从 2019 年网络诈骗类型看,有举报数量和人均损失都相对较少的,如“中奖诈骗”;也有的是举报数量 相对较少,但人均损失却相对较多的,如“交友诈骗”。 D. 对比两图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9 年网络诈骗举报量最多的是广东省,类型也以金融诈骗的举报量居 多,反映出广东在“金融诈骗”上的损失惨重。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截至 2018 年,网络诈骗已成为诈骗犯罪的主要形式。由于成本低、获利丰,许多不法分子将网络诈骗当 作牟利手段。 B. 理财、交友、兼职等都是很多网民的高频需求,而骗子精心布置的骗局往往就暗藏其中。诈骗呈现出“专 业性”、“精准性”的特征。 C. 虽然网络诈骗是公认的社会毒瘤和社会公害,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网民防范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会 进一步增强。 D. 大学生虽然属于文化程度很高的群体,但由于社会阅历少,往往会被网络诈骗盯上,成为受害严重的一 个群体。 6. 由上至下各层面应如何防范网络诈骗?请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4. D 5. A 6. (1)国家层面:严格执法,制定政策强化企业责任,加强防诈骗宣传教育,举办公益讲座和科普课。 (2)企业层面: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账户管理、业务管理、平台管理,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提升 技术防范能力。 (3)个人层面:保护好个人隐私,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了解诈骗类型,提高易骗人群的防范意识。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本题属于非连续性阅读 材料,尤其要注意材料中图表的解读,关注数据间的比较。 D 项,混淆概念,“2019 年网络诈骗举报量最多的是广东省,在类型上则是金融诈骗的举报数量最多”,不 能推出“广东的金融诈骗数量最多”。根据“2019 年网络诈骗主要类型及人均损失”图表,可以看出广东省 人均损失不在前列。故 D 错误。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 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 。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A 项,曲解文意,“网络诈骗已成为诈骗犯罪的主要形式”有误,材料一中只提到“2018 年占比猛增至 17.61%”,不能说是“主要形式”,故A 错误。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简答题着力从解决社会问题的几大立足点出发,意在考察考生的 条理性及从宏观到微观的切入能力。一样遵循阅读题答案在原文中的原则。考生需审好题,带着问题筛选 答案,本题要求回答“由上至下各层面应如何防范网络诈骗?”考生可以去原文筛选表明措施的句子。注 意分不同的主体,如国家、企业、个人。 由材料一“工信部组织召开进一步强化互联网企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主体责任座谈会,与腾讯、阿里 巴巴、百度等 11 家重点互联网企业就网络诈骗治理工作进行研讨交流,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可知 国家应严格执法,政府要制定政策强化企业责任。由材料四“为了让广大学子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 加强辨识能力,防范不良信息和网络诈骗,‘互联网安全公益科普校园行’活动分别在山东济南、陕西西 安、安徽合肥、浙江杭州 4 个省市的 8 所高校举办公益讲座”“浙江省公安厅网安总队等网络安全专家为 大学生们带来网络安全科普课,数万在校大学生受益”可知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公益讲座和科普课等形式加 强防诈骗宣传教育。 由材料一“工信部表示,将督促指导重点互联网企业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账户管理、业务管理、 平台管理,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提升技术防范能力,不断巩固治理成效,推动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 工作再上新台阶”可知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账户管理、业务管理、平台管理,积极创新方式方 法,持续提升技术防范能力。 由材料一“网络诈骗案件中,冒充他人身份实施诈骗的案件占比近 1/3,以招聘为诱饵实施诈骗的案件大幅 上升;近 20%的网络诈骗案件是在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进行,诈骗得逞的可能性颇高”可知作为个人要保护 好隐私,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由材料三“无论花钱还是借钱,无论是小年轻还是银发族,金融诈骗都 能趁虚而入”和材料四“纵观各类网络安全事件,花样百出的诈骗手段令阅历不深的在校大学生防不胜防” 可知作为个人要多了解诈骗类型,提高防范意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安 神 刘博文 孩子一哭,剃头匠的手便抖了起来。剃头匠有个好听的名字,细明。 细,方言里是小的意思,叫来顺口,陆石河边比细明辈分小的人,估计比河里的浪花还多。细明细明,不年轻了。 之前一天还能剃上三十号人咧,他端着茶碗,从前的事在眉宇间行走,似乎一停下就变成了皱纹。 手掌心上也有。 细明将手心摊开,果如其所言,阳光照射下能够清晰地看见手掌上的皱纹,以及经年劳形于案牍的角 质。 老辈人常说几个螺纹富来着?他调笑道,然后从脸盆架上取出毛巾,一片已经洗得发白的毛巾,轻轻 地揩下自己的汗。 汗从额角流出。 用时下年轻人的视角来看,细明的发际线正面临危机,顺其手指方向望去,店里铺陈亦处于陈旧状态。 一路货色,比后巷那批人强不来多少。 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是人气了,人气即生意,老城人质朴,言语里不爱沾染俗气。暂不论这属精 华还是糟粕。 习惯这东西,讲不清的,正如眼下,细明屋子里排座的人,围着一个简易的煤炉子,炉膛都坏掉了, 里面塞着零散的柴火。 时近深冬,柴火经过燃烧后散出好闻的木香。 稍微让让!细明拎着一大壶水走过来,水呈匀速晃荡状,十年前可不这样。猫着身子躬在炉边烤火的人 插嘴问,还有多久到我? 问了也白问,常来细明家剃头的老主顾们都晓得,他性子慢,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煤炉上坐很久才 能冒出热气的温水。 细明总说,剃头这事儿,急不得。 得先洗面,取煤炉上将开未开的热水,倒入旧时的搪瓷盆中,客人面朝下,在细明轻柔的手法里进入 一种缓和状态,到这儿,人的身心基本上就放松了,取毛巾,擦拭干净。 开始剃头。 插上电的剃刀没有手推子好用,但为了应付店里的主顾,多数都赶着时间,只得作罢,只有真正从过 去走来的人才晓得手推子的好处,可这又能怎样? 它不还是四平八稳地躺在细明的木盒里… 细明感叹一声,手上的动作便放慢了些,似是回忆起往昔岁月里的声音——只属于手推子的声音,干 净且安静。 现如今,谁在乎!电推子在客人的头皮上爬来爬去,反反复复地摩擦出自己的步伐,围坐在火炉边的 人聊着最近发生的闲事,面庞给炉火衬出色泽,人活一世图的不就是个面子,大家之所以愿意等待,莫过 于离不开那两个字。手艺。他们信细明的手艺,你能拿他们有什么法子,看看人家都把刚出生的小孩儿带到这儿来剃头, 再瞧瞧屋子里的摆设,陈旧到不像是个完整的屋子了。 搞不懂。 是呀,和新开的那些理发店门外五光十色的环形柱相比,着实没有什么可比性。 况且这一片都算危房咧,墙角的裂缝,横梁的不平衡,倾斜的地基,勘察下来,问题比想象中还要多。 不是列入不列入的范畴了,必须得拆!和后巷那批人一起…… 前头说过,老城中,如细明般的人仍有许多,作为旧城改造的负责单位,经过数次讨论,本着多数服 从少数的意愿,得要彻底拆迁的,这也是六生带队先后五次拜访细明的原因所在。 毕竟,近几年来雨季持续得越来越久,据天文台讲台风也在增多,位于沿海地带的老城更需做好防范。 得让大伙儿安神。 先安神,才能让百姓安生! 一个念头从六生的脑中火速闪过,倒不如放弃之前的方案吧,面对大家眼睛里渐生的疑窦,六生说道。 放弃不意味着让危楼继续存在,条条大路通罗马,细明及后巷的老师傅们并不是没有价值的存在,你 们都看见了,他们的人气依然很旺,我们要着手做的,是将这把火再烧起来,烧得猛烈些。 不如,将他们聚起来,做条老手艺街?网上这样的创意街可时兴咧! 一念及此,六生带领着小组成员大步流星地从细明店里走出,神奇的是,先前坐在皮椅上接受剃头的 小孩子居然不哭闹了。 一脸安神相地窝在皮椅子中。 水已烧开。伴随着壶水烧开的清脆声音,六生打出一个轻快的响指,好久没有如此自在的感受了。 身后,从盒中抽刀的细明神气十足,宛如电视剧里英气逼人的将军。剃胎毛,急不得,得用手推子的! (《微型小说选刊》2019 年 28 期,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老城居民性格质朴,不沾染俗气,把日子过得安稳舒适;但他们不支持六生的拆迁方案,又有 其陈旧落后的一面。 B.小说中多处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如“柴火经过燃烧后散出好闻的木香”、“壶水烧 开的清脆声音”等等。 C. 小说在结构上前后照应,开头写孩子哭,预示着将发生矛盾冲突;最后六生想出妥善的办法,预示着矛 盾得到解决,孩子也“不哭闹了”。 D. 小说插叙了六生的身份,有助于人物刻画,六生等人到细明店里的行为就不会显得唐突,也使事件过程 更加清晰完整。 8. 小说以“安神”为题有何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9. 小说画线部分在人称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案】7. A 8. (1)从表层来看:①“安神”指小孩窝在皮椅中不哭;②指来剃头的人安心、安神。 (2)从深层来看:③“安神”指相关部门在面对老街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拆迁问题时,不简单粗暴,百姓安 生、安神。 9. (1)特点:人称视角发生了变化,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灵活交替转换。(2)好处:①第二人 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第一人称使叙述更亲切,给人真实感。第三人称使叙事更加圆融自然。②有助于 刻画人物形象。写出了以六生为代表的政府人员在面对旧城改造时善于变通,能以人为本的优秀领导品质。 ③有助于表现小说主题。借以六生为代表的领导干部思想的转变,传递出有关部门在为人民服务方面,只 有以人为本,才能使百姓真正的安居乐业。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 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手法、 语言、情感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老城居民性格“有其陈旧落后的一面”错,应是念旧心理。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标题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简要分析“小说 以‘安神’为题有何寓意”,然后先理解“安神”的表层含义,再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分析其深层含义。 由“神奇的是,先前坐在皮椅上接受剃头的小孩子居然不哭闹了。一脸安神相地窝在皮椅子中”可知“安 神”指小孩窝在皮椅中不哭; 由“得先洗面,取煤炉上将开未开的热水,倒入旧时的搪瓷盆中,客人面朝下,在细明轻柔的手法里进入 一种缓和状态,到这儿,人的身心基本上就放松了”可知“安神”指来剃头的人安心、安神。 由“得让大伙儿安神。先安神,才能让百姓安生!一个念头从六生的脑中火速闪过,倒不如放弃之前的方 案吧,面对大家眼睛里渐生的疑窦,六生说道。放弃不意味着让危楼继续存在,……不如,将他们聚起来, 做条老手艺街?网上这样的创意街可时兴咧!”可知“安神”指百姓安生、安神。相关部门在面对老街改 造过程中出现的拆迁问题时,不简单粗暴,能创新思路,善于变通,为百姓着想,使百姓安居乐生安神。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本的艺术特色,具体考查人称变化的作用能力。解答本题注意审题,本题有两问,一是问“小 说画线部分在人称上有什么特点”,一是问这样安排的作用。小说中的人称视角一般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一般以一种为主,而划线部分人称视角是变化的,交替使用了三种人称视角。关于这样安排的作用,考生可以从每种人称视角本身的作用角度回答。一般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 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 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 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考生还可以从读者、人物形象、主题等角度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一个念头从六生的脑中火速闪过,倒不如放弃之前的方案吧,面对大家眼睛里渐生的疑窦,六生说道” 采用了第一人称;“放弃不意味着让危楼继续存在,条条大路通罗马,细明及后巷的老师傅们并不是没有 价值的存在”采用了第三人称叙述;“你们都看见了,他们的人气依然很旺,我们要着手做的,是将这把 火再烧起来,烧得猛烈些”转成了第二人称;“一念及此,六生带领着小组成员大步流星地从细明店里走 出,神奇的是,先前坐在皮椅上接受剃头的小孩子居然不哭闹了”又变成了第一人称视角了。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灵活交替转换。 “一个念头从六生的脑中火速闪过,倒不如放弃之前的方案吧,面对大家眼睛里渐生的疑窦,六生说道”“一 念及此,六生带领着小组成员大步流星地从细明店里走出,神奇的是,先前坐在皮椅上接受剃头的小孩子 居然不哭闹了”第一人称使叙述更亲切,更自然,给人真实感。“你们都看见了,他们的人气依然很旺, 我们要着手做的,是将这把火再烧起来,烧得猛烈些”第二人称便于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放弃不意味着 让危楼继续存在,条条大路通罗马,细明及后巷的老师傅们并不是没有价值的存在”第三人称能灵活客观 反映现实,使叙事更加圆融自然。 人物形象上,有助于刻画以六生为代表的政府人员形象。“一个念头从六生的脑中火速闪过,倒不如放弃 之前的方案吧,面对大家眼睛里渐生的疑窦,六生说道”,建议放弃之前的方案,说明六生能善于变通有创 新思维。“放弃不意味着让危楼继续存在,条条大路通罗马,细明及后巷的老师傅们并不是没有价值的存 在,你们都看见了,他们的人气依然很旺,我们要着手做的,是将这把火再烧起来,烧得猛烈些。不如, 将他们聚起来,做条老手艺街?网上这样的创意街可时兴咧”六生做拆迁工作时能以人为本,站在百姓的 立场、为百姓利益着想。 主题上,有助于表现小说主题。“不如,将他们聚起来,做条老手艺街?网上这样的创意街可时兴咧!一 念及此,六生带领着小组成员大步流星地从细明店里走出,神奇的是,先前坐在皮椅上接受剃头的小孩子 居然不哭闹了。一脸安神相地窝在皮椅子中”,小说表面描写六生创新思维,以人为本,决定将要拆迁的老 街改造成老手艺街后,小孩子不哭闹、安神,其实是借描写小孩的神态来暗示百姓的安居乐业。传达出有 关部门在为人民服务方面,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使百姓真正的安居乐业的主题。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 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我何 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 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 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 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 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 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御 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 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 明其不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元范、齐贤曰:“若 炎反,臣辈亦反矣。”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遂斩于都亭驿。 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睿宗立, 赠太尉、益州大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裴炎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B. 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C. 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D. 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太子,是中国皇帝正式继承人的封号,是储君的一种,通常被授与的对象是皇帝之子,地位仅次于皇 帝本人。 B. 县男,爵名。晋代伯子男皆封以县,称县伯、县子、县男。其后,历代多沿置。县男的地位低于县伯和 县子。 C. 七庙,泛指帝王的宗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从自己往上数的七代祖先。武承嗣请立 七庙有僭越之嫌。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评给的称号。睿宗赐裴炎谥号“忠”,是奖 励他对唐的忠心。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裴炎善于审时度势。当中宗昏庸不听劝谏时,裴炎及时与武后商量,并奉命带兵入宫逼迫中宗让位,更 立新君。 B. 裴炎敢于犯颜直谏。裴炎认为武承嗣请立七庙的建议不合礼制,不惧太后不悦,坚持以理据争并制止了 此事。 C. 裴炎忠于李唐王朝。裴炎虽然拥护武后更立新君,但发现武氏专权后又极力促使武后还政,甚至不惜兵 谏。 D. 裴炎勇于以身赴难。裴炎因谋划兵谏太后被捕入狱,虽有众人求情,也难免一死,但裴炎始终没有向太 后求饶。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 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 (2)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卒不折节。 【答案】10. C 11. C 12. D 13. (1)天子长大了,不参与国政,因此小人有借口。如今假如还给儿子明君之政,逆贼不用征讨就会自 行瓦解。 (2)裴炎被弹劾时,有人劝他说些恭顺的话,裴炎说:“宰相下狱,没有自我保全的道理。”最终不屈服。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 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 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 语、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不豫”是皇帝生病的讳称,此句主谓宾都全,应在之后断开,故排除A、B 项;“大渐”是病危意,不能 分开,故排除 D 项。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常识。一般试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需要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姓名 及称谓、官职及科举、宗法及礼俗、天文及历法、地理、刑法、民俗及节日、文史典故等。可用分类串记 法,联想记忆法等进行识记。 C 项,七庙是天子供奉从自己往上数的六代祖先及始祖的,始祖不一定是第七代祖先,C 错误。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的 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错位嫁接、 以偏概全等。 D 项,裴炎并非因谋划兵谏太后被捕入狱,而是在徐敬业兴兵时建议太后还政天子而触怒太后,被御史崔 詧诬为谋反才下狱。D 项错误。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 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 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 的落实。(1)中“豫政”,参与国政;“故”,所以、因此;“竖子”,小人;“辞”,借口,理由;“若”, 如果;“明辟”,还政于君。(2)中“或”,有的人;“勉”,劝说;“逊辞”,恭顺的话;“全”,形容词用 作动词,保全;“折节”,屈服。 参考译文: 裴炎,字子隆,是绛州闻喜县人。性情宽厚,很少谈笑,有奇特的节操。高宗前往东都,留皇太子在 京师,让裴炎辅佐。皇帝有病,太子监国,下诏裴炎和刘齐贤、郭正一在东宫商量处理政事,等到皇帝病 危,接受遗命辅佐太子,就是唐中宗。 中宗想要任命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并授予乳母的儿子五品官,裴炎坚持不同意,皇帝发怒说:“我 即使有意把国家让给韦玄贞,难道又有什么不可以?为什么要吝啬侍中这一职位呢?”裴炎感到担忧,便 与武后谋划废掉皇帝,武后命令裴炎、刘祎之带兵入宫,宣布武后命令,扶皇帝下殿,皇帝说:“我有什 么罪?”武后说:“将天下交给韦玄贞,难道没有罪吗?”便废皇帝为庐陵王,改立豫王为皇帝。裴炎因 为制定谋策的功劳,封永清县男。 武后执政后,逐渐放纵,于是武承嗣请求建立七庙,追封自己的父祖为王,裴炎上谏说:“太后是天 下的母亲,以盛德临朝听政,不应当追封祖父、父亲为王,显示自私,况且难道没看到吕氏失败的事吗!” 武后说:“吕氏的封王,是将权力交给活人,如今我追封的是祖先,存亡互异,怎能相提并论呢!”裴炎 说:“蔓草难以对付,不可任它萌芽生长。”武后不高兴而作罢。武承嗣又劝说太后诛杀汉王李元嘉、鲁 王李灵夔,以断绝李唐宗族的希望,刘祎之、韦仁约畏惧沉默不敢说话,唯独裴炎坚持争执,武后愈加愤 恨。 豫王虽然是皇帝,不曾处理天下事务。裴炎谋划趁太后出游龙门时,派兵拘捕她,将国政归还天子。正值久雨,太后不出游而停止此事。徐敬业起兵,太后提议讨伐他,裴炎说:“天子长大了,不参与国政,因 此小人有借口。如今假如还给儿子明君之政,逆贼不用征讨就会自行瓦解。”御史崔詧曰:“裴炎受先帝 顾命之托,大权在手,听说叛乱不去征讨,却请求太后归还国政,此中必定有异图。”太后便拘捕裴炎押 送诏狱,派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共同审讯他。凤阁侍郎胡元范曰:“裴炎是国家大臣,对国家 有功,一心侍奉皇上,天下人都知道,我知道他不会谋反。”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相继为他辩解,太 后说:“裴炎谋反已有端倪,只是卿等不知道罢了。”胡元范、刘齐贤说:“如果裴炎能谋反,我们也能 谋反了。”武后说:“我知道裴炎谋反,你们不谋反。”便在都亭驿杀了裴炎。 裴炎被弹劾时,有人劝他说些恭顺的话,裴炎说:“宰相下狱,没有自我保全的道理。”最终不屈服。 官府抄没他的家财,没有一石粮食的积蓄。睿宗即位后,追赠裴炎为太尉、益州大都督,赐谥号“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白帝城怀古① 陈子昂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②。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注】①这首诗当作于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 679 年)陈子昂初次出蜀沿长江泛舟而下的连续行程中。② 汉王宫:指永安宫,在白帝城邻近,刘备在夷陵与东吴陆逊战败后,退至永安宫病逝。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两句叙事,写诗人舟过白帝城时天色已晚,所以停船访问当地的风俗习惯。“桡”,船桨,停桡即停 船。“土风”,即当地的风俗习惯。 B. “城临”四句,写与白帝城有关的典故,抒发怀古之情。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刘备病逝白帝城的惋惜 以及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推崇。 C. “岩悬”四句,写白帝城周围地区的奇险壮丽景色。高峻的悬崖遮断了视野,奇险的峡谷有江流可通, 古树高出云天,船帆在雾气中出没。 D. 结尾两句呼应开头两句中的“停桡”,诗人船至白帝城是途中暂停,诗人还要离开四川,去到更遥远的 地方。前途遥远,所以说“去无限”。 15. 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城临”四句通过用典,特别是大禹的典故,突出了诗人对先贤功绩的推崇,也暗含 了自己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岩悬”四句借景抒情,突出了对旅途艰险的担忧和对个人前途的迷惘; 结尾两句以“客思”“无穷”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心情的复杂。【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了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语言。解答本题注意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注意结合诗 句分析。主要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内容一般为曲解 诗意,语言主要是风格不正确,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 项,“城临”四句主要突出白帝城的历史地位,白帝城原属巴国,曾有蜀王的宫殿,虽地处荒远,其藩 属地位仍属周王朝邦内,而深山中犹有大禹当年治水的功绩。虽有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推崇,但并无对刘备 病逝白帝城的惋惜。故 B 项错误。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和情感。本题主要考查抒情方式。抒情方式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情与景的关系还有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托物言志、 借助典故抒情、和引用抒情。本诗就运用了典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的方法抒情。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运用了典故。城楼面临着古代的子爵巴国,高台 乃是那湮没的蜀汉王宫。这荒远地区仍属周朝的领域,深山里至今推崇大禹的丰功。巴子国:古国名。汉 王宫:指永安宫,蜀汉先主刘备卒于此。周甸:周朝甸服之国,意指周朝的领域。禹功:指夏禹治水的功 绩。作者不断地回顾“巴”(四川),细心地寻访“周甸”(不包括四川),寻访“禹功”所覆盖的地区。他 反复提到那些广泛的地理名称,仿佛这些名称本身就具有某种神奇的意义。他为这些地区的历史和古迹所 倾倒。他推崇大禹治水的功绩,也渴望自己像大禹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他在白帝城怀古,所缅怀的既不 是历史事件,也不是盛衰过程,而是集中于与中国文化的中心区域相联系的古迹本身。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是借景抒情。山岩陡峭好像青青墙壁中断,地势 险峻下临清碧江水流通。高大的古树挺立在白云边上,归来的船帆出现在浓浓雾中。旅途的艰险也暗含了 作者对自己前途命运的忧虑。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中“客思”“无穷”直抒胸臆。水行的旅途一去便无限遥远,旅客的愁思因 此更无尽无穷。由怀古而产生的忧伤很容易转换成孤独及思乡的情绪。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连用多个比喻,论证君子如能广泛地学习且每天省察自己,就能做到“____”;通过登 高而招、顺风而呼等四组比喻,说明“___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已。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欢乐场 面的两句诗是“____,____”。(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____”一句写出了宋武帝刘裕在战 场上的声威气势,“____”一句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 【答案】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君子生非异也 (3). 瀚海阑干百丈冰 (4). 愁云惨淡 万里凝 (5). 气吞万里如虎 (6). 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解答本题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能运用,考生要注 重平时的积累,注意难写的字、易混的字还有通假字,注意不要错漏添虚词、颠倒词序。注意从题干中寻 找提示性的信息。另外,书写必须工整仔细。注意容易写错的字:“知”(通假字,别误写作“智”)、“生” (通假字,别误写作性)、“阑”、“凝”、“仓”。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洁孤傲、纤尘不染一直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这种追求甚至已经内化成文人生命的一部分。他们 借草木抒发,写出来的文字、绘出来的图画,或浓郁,或清淡,其中 的情思却是真切动人。以文人的 眼睛观来,山间泽畔的草木不再是天地之间孤立的一丛丛植物,而是以其自然特性 着自身的生命与情 怀 A: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文人清高贞洁、遗世独立 B;梅花傲寒而立,恰如文人不畏强权、孤芳自 赏;兰花空谷幽放,恰如文人修道立德、清雅脱俗。 中国文化中的“比德”传统,使得无情之草木能够寄寓文人之高尚人格。华夏先民敬天重生,以为万 物有灵、天人合一,人应当效法自然。而在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过程中,又浸透着伦理道德观念,所谓“寄 情万物,皆以养德”,以自然万物的物理属性 人格德行的“比德”传统就这样诞生了。孔子说“智者 乐水,仁者乐山 C,”以山水比拟君子之德行。屈原将比德的范围 到山川草木,泽畔行吟所遇见的兰 蕙 D、杜若皆寄寓着他的理想人格。正是有了屈原这一开拓,才有了后世的陶渊明之爱菊、王羲之之爱兰、 周敦颐之爱莲;也正是屈原对“比德”的传统开拓原因,让后人才知晓山川之有性、草木之有情。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内蕴 暗喻 类比 扩展 B. 包含 暗藏 比喻 扩展 C. 包含 暗藏 类比 推广 D. 内蕴 暗喻 比喻 推广 18. 文中 ABCD 四处划线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也正因为屈原对“比德”传统的开拓,后人才知晓山川之有性、草木之有情。B. 也正因为屈原开拓的“比德”传统,才让后人知晓山川之有性、草木之有情。 C. 也正因为屈原开拓的“比德”传统,后人才知晓山川之有性、草木之有情。 D. 也正因为屈原对“比德”传统的开拓,才让后人知晓山川之有性、草木之有情。 【答案】17. A 18. C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解答本题要注意本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 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考查范围包括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熟语(包 括成语)。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辨析。辨别近义词在范围大小、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语体色彩上的 区别以及用法上的区别。在近义词中,又以考既常用又易错的词为主。平时要注意积累。 “内蕴”,内藏,一般指情感、意义等抽象概念;“包含”,包括。这里与“情思”搭配用“内蕴”更合适, 而且与语段整体风格相统一。排除 B 项、C 项。 “暗喻”,暗中晓示;“暗藏”,隐蔽、隐藏。这里指草木暗中晓示着自身的生命与情怀,所以用“暗喻”。 “类比”, 基于两种不同事物道理上的相似刻画出本体的特征,是修辞、论证的方法;“比喻”,相同于“打 比方”,侧重于本体喻体之间的形似。这里的“比德”显然是“类比”,排除D 项。 “扩展”,向外伸展;“推广”,扩大应用或实行的范围。与“范围”搭配的应该是“扩展”。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掌握标点符号相关的知识。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符号三大类。 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这里主要考点号。点号:句号 (。)、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句号: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叹号:1.用于感叹句 的末尾。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 间如需停顿,用逗号。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 逗号。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如何分辨标点符号在引号里面还是外面,先看相 关口诀: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1、表直接引用,一般引 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2、间接引用: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行文的一部分时,句末 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或不用。分两种情况。(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 何点号。(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C 项,引号中的内容属于部分引用,句末标点应放在后引号外,所以逗号应放在引号之外,故 C 错误。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考生需明确高考病句六大题型,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做这类题的方法有:1.语感审读法,看有没有明显不顺畅的、值得怀疑 推敲的地方。2.标志判断法,巧抓特征词,快速辨析病句。特征词有并列短语、数量短语、介词短语、否 定词、关联词、两面词、代词、长宾语等。3.紧缩主干法,划分句子成分,先看主谓宾是否搭配,再看定 状补是否与中心词搭配。本题是选择题,可以直接修改原句,再找正确选项,也可以用排除法,注意找准 题目的切入点。 “正因为……,才……”非同一主语,关联词在分句主语之前,“才”应该放在“后人”之前,排除A 项、 C 项。B 项,前半句主语“传统”不合文意,应为“开拓”这一过程对后人的影响,故排除 B 项。 故选 D。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病毒气溶胶感染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也并非很多人误以为的“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只有在特定 的、病毒浓度很高的环境下才会发生。气溶胶会被流动的空气不断稀释, 空气中含有病毒气溶胶的浓度越 低,________。正因为这样,我们除了洗手和戴口罩,________。特别是在公众场所,例如办公室,医疗 机构等,勤开窗通风可以降低可能存在空气中的病毒气溶胶浓度,降低通过空气吸入造成感染的风险。简 单来说,戴口罩、勤洗手以及通风等防护措施,已经考虑到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在一般的工作 生活环境中,能够满足保护________。 【答案】 (1). 感染的概率也就越低 (2). 还要勤开窗通风 (3). 普通人不被感染的需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生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话题的一致性、 连贯性。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同时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要注意表达简洁、注意字数限制。 作答本类题目,需要整体把握文段内容,本段文字旨在阐明病毒气溶胶与人能否被感染的问题。在把握整 体文段内容的基础上,填空时就需要结合前后文,寻找提示的信息,以保证作答的连贯和准确。“病毒气 溶胶感染人”是和“它”在空气中的浓度有关系的,所以“浓度越低”,①处应填入“感染的概率就越低”, 注意句式“越……越”。②处与后文是总分关系,由“特别……”所举例子,可以对应出“勤开窗通风”, 注意关联词“除了……还”。①②比较简单,③处稍难一些。③处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要看得出与开头句 相照应,所以填写内容应和“能否被感染”有关,注意填写的内容应和“满足保护”搭配得当,“满足…… 的需要”,综合起来可以填“普通人不被感染的需要”。 21.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给月饼下定义,不超过 50 个字。月饼又称月团、小饼、丰收饼、团圆饼等,是中秋节的节日食品。月饼最初是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每到中秋节,人们就会在香案上摆上象征丰收的圆形蔬果,跪拜月 亮,祈求家人平安、吉祥如意,这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发展至今,中秋节吃月饼是 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一家人吃饼赏月,其 乐融融,正如俗语所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答案】下定义:月饼是古代用来拜祀月神以祈福、如今象征团圆和睦的中秋必备的节日食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题是下定义题型,就是结合有关材 料,给某个术语下定义。下定义,也叫界说,就是用判断的形式把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 解题步骤:①明确概念,掌握形式。下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把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 性揭示出来。表达时一般用“种差+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的形式。②分析材料,确定属概念。 下定义时,首先需要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属概念。如果提供的材料中没有恰 当、现成的属概念,就需要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③筛选信息,分析种差。所谓“种差”是 指不同于其他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是种概念在属概念下面同其他并列的种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别。这一步 骤中,既要准确筛选出语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缺失,又要删除重复或冗余信息,保证语句简洁。④ 整合信息,合理表达。把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接起来,使之符合“种 差+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的表达方式。 本题以传统节日中的食物作为命题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古代、今天),说明了“月饼”作用的演变,层次 结构为“总分”式。所以,要以“月饼是中秋节的节日食品”总起,接下来就是月饼在古代的作用——月 饼最初是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拜祀月神”是为了“祈求家人平安、吉祥如意”,也就是“祈福”。今天, 月饼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团圆和睦”,由古代的“祭月供品”变成了人们口中的“食品”,“吃月饼成为 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注意题干中字数限制的要求,要将筛选出的信息概括得准确、连贯。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秩序是一种有条理、不混乱的状态,意味着光明和安宁;秩序是一种价值观念,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 自我控制;秩序更是一种力量,意味着人类共同的需要。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①新冠疫情期间,人们按防控要求居家隔离,做好自我保护,但广大医务工作者却抗战在一线,拯救病人, 保卫健康,成为最美的“逆行者”。请给他们写一封信,来表达你的敬意。 ②有人认为,遵守秩序很重要,小到生活的舒适惬意,大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都需要秩序的保障;有人认 。为,遵守秩序会受到很多束缚,凡事要随性一点,自己舒服最重要。对于以上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令人汗颜的绿色通道 一场世博,秀尽世间百态。世博园,不仅是先进科技的展示场、异国风情的狂欢地,更是一座“中国 人活体写生馆”。 中国人看世界,世界人看中国。开园一个多月以来,每日来来往往、举止各异的中国游客,为世界奉 上了一顿额外的“视觉大餐”。中国人的道德、教养、礼仪乃至人性,都被放大在世界目光下任人品评。 世博,让人们想起一本快要被遗忘的书---《丑陋的中国人》。 25 年前,该书首次出版,书中对中国人“脏、乱、吵”、贪占便宜、不讲秩序等劣根性进行了揭露和批 判。“想通过世博挣脸,不是盖场馆就可以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了,中 国人却还没有建立起与经济相匹配的“体面”。“体面是一种感觉,中国人缺乏‘公共场所感’。良好的秩 序是做好一切的前提。 世博会开幕式结束当晚,新西兰馆内一棵由《魔戒》特效大师制作的以假乱真的树也遭到了摧残。即 使工作人员不断劝说,仍有游客非要亲手抠皮、摘叶、捏果实,以对树“验明正身”。 把挪威馆的外墙当攀岩项目爬上爬下、将夜景地射灯当板凳坐、看演出时脚搭在前排椅背上,类似雷 人照片在“开心网”等网站疯传。 在于海看来,公共场所感更确切的含义就是“秩序”。免费地图有妙用,有人总结:“一张垫着光脚, 一张垫屁股,一张垫吃的,最后吃完用地图包了垃圾扔掉,再去要一批新的。” 与地图一样,免费饮用水也得到同样待遇。有人把持住一个水龙头,接完一瓶又一瓶,洗手、洗脸、 喝一口,然后全倒掉。 世博,能给我们留下什么?从筹办到开园至今,许多人在寻找答案。 所幸的是,从非典到北京奥运的历史证明,每一次大事件都会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并 改进某些不足的契机。 2003 年非典流行期间就暴露出有的人连起码的社会公德、公民道德都没有。但是,国人很快就意识到 这一点,面对共同灾难,人们收敛了个人行为。楼道干净了,也不随地乱扔乱吐了,不少卫生死角也被清 理了。公德心被空前激发起来。 还是 2003 年,上海举行的大师杯国际网球赛期间,观众和引座的工作人员在开球后随意在席位上走动, 导致选手精力分散。 好在经过现场解说员的提醒和多家媒体第二日的批评后,中国球迷很快就改正了。 赛后世界网球协会的官员对观众的良好秩序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于海认为,世博是上海的一个机会。我非常期待,除去不足,世博能留下一些文明成长、人性发展、 人格丰富的成果---它们成长起来,不会消失。否则,世博就成了摆摊,热闹一阵,什么都没留下。”于海 说。 【解析】 【详解】(一)审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形式上,采用主干材料和任务材料相结合的方式,主干材料 运用排比句,解释秩序的内涵,任务材料用于设置情境和任务。内容上,秩序是状态、价值观念和力量, 与任务材料中的内容大致呈对应关系。状态表现在光明和安宁,也就是秩序在现实中给人们的感觉,万物 有序,一片祥和,广大医务工作者“逆行”看似是违背秩序,其实是对秩序的维护,“逆行”也反映出他 们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内在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反映出人做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体现了人的道德 修养,不同的价值观念在现实中会有冲突,所以任务材料设置了“是不是要遵守秩序”与之照应,遵守秩 序与否表现在如何处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方面;力量可以理解为外在的帮助和内在的精神支持,这是 人类的共同需求,人与人之间需要帮助,国与国之间同样需要。主干材料和任务材料要放在一起理解,如 果将二者剥离开来,主干材料就会抽象而不易理解。关于任务一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①逆行不是对秩序 的扰乱,相反却是对秩序的守护,让病人看到希望,让居家者心安。②不顾个人安危,在一线拯救病人, 是职业精神的典范,有力地保障了抗疫的顺利开展。③逆行抗疫,守护秩序,是责任与担当,是对时代赋 予使命的响应。关于任务二可以从这些方面思考:①遵守秩序是一种内在修养,不断提升自我,进而获得 更大的幸福感。②遵守秩序是共同的需要,尊重他人,才会受到他人尊重,尊重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 相处。③遵守秩序可以获得守望相助的力量,危难之时,同舟共济,共克难关。当然,也可以从其它方面 思考立意,只要符合材料即可。 (二)立意:①万事离不开方法,世界离不开秩序。②秩序就是效率。③从遵守人行横道开始。④从遵守 戴口罩开始。⑤遵守秩序,人人有责。⑥秩序需要每个人 参与。⑦建立和谐文明,培养良好习惯。⑧重 大疫情中如何建构共同体秩序。⑨当我们按下暂停键——论疫情中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秩序。 (三)素材: 1.上海大雪后秩序井然 2005 年元旦期间,多年罕见的大雪袭击上海,但政府部门迅速出台的一系列充满人文关怀的举措,有 力地化解了严寒带来的困难和不便。 12 月 30 日晚,大雪初停,地面开始结冰。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出紧急通知:对因受气候影响、交通受 阻未按时上班的职工,不作迟到处理。原本为第二天上班交通发愁的广大市民一下子轻松了不少。一位读 者投书报社,对政府第一次发出此类通知撰文感怀:“多少年后,上海市民会记得 2004 岁末的这场大雪, 也会记得在这个风雪之夜有过这么一个充满温馨和体贴的紧急通知。” 许多细心的上海市民这两天还发现,虽然从家里望出去是一片冰天雪地,但清早出门,主要道路的人行 的道以及过街天桥已被清扫干净,一些地铁露天车站上,还放臵了不少草袋草席。交通环卫部门职工的通宵 奋战和精心防范,让广大市民少了很多路滑摔跤的担心。雪严寒,最紧张的当属各个公共服务行业。元旦 当天,上海的电力燃气等需求升至“沸点”:最高用电负荷达 1107 万千瓦,人工燃气和天然气日供应总量 逾 1500 万立方米,三条轨道交通线运送乘客约 190 万人次,各项指标比 2004 年元旦剧增三成左右,创历 史新高。全市 19 个区县的房屋应急维修中心接到的报修电话,较平日增长了 10 倍,大多是因水管受冻、 用电负荷过高导致电表烧坏。但在各方充足准备和全力应对下,基本上有条不紊、安然无恙。 2.上海网球赛 观众秩序 2003 年在上海举行的大师杯国际网球赛期间,观众和引座的工作人员在开球后随意在席位上走动,导 致选手精力分散。而观看网球比赛时保持安静在国际上早已是不成文的规定,球迷也都配合默契。显然, 中国观众还缺乏对网球的了解,没有完全适应过来。好在经过现场解说员的提醒和多家媒体第二日的批评 后,中国球迷很快就改正了。赛后世界网球协会的官员对观众的良好秩序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 3.做事要有条理和秩序 一位企业家曾谈起他遇到的两个人。有个性急的人,不管你在什么时候遇见他,他都表现得风风火火 的样子。如果要同他谈话,他只能拿出数秒钟的时间,时间长一点,他会伸手把表看了再看,暗示着他的 时间很紧张。他公司的业务做得虽然很大,但是开销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他把工作安排得七颠八倒, 毫无秩序。他做起事来,也常为杂乱的东西所阻碍。结果,他的事务是一团糟,他的办公桌简直就是一个 垃圾堆。他经常很忙碌,从来没有时间来整理自己的东西,即便有时间,他也不知道怎样去整理、安放。 另外有一个人,与上述那个人恰恰相反。他从来不显出忙碌的样子,做事非常镇静,总是很平静祥和。 别人不论有什么难事和他商谈,他总是彬彬有礼。在他的公司里,所有员工都寂静无声地埋头苦干,各样 东西都安放得有条不紊,各种事务也安排得恰到好处。他每晚都要整理自己的办公桌,对于重要的信件立 即回复,并且把信件整理得井井有条。所以,尽管他经营的规模要大过前述商人,但别人从外表上总看不 出他有一丝一毫的慌乱。他做起事来样样办理得清清楚楚,他那富有条理、讲求秩序的作风,影响到他的 全公司。于是,他的每一个员工,做起事来也都极有秩序,一片生机盎然之象。 4.学习环节与学习秩序 构成学习行为的两方面是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把握好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就可以得到有效率和效果 的学习方法。很显然,做一件事情没有科学的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让我们去想像一下“如何炒一盘 可口的土豆丝”。显而易见,保证正确烹饪的程序和完美的烹饪环节是成功的关键。大家都知道,如果炒菜 的顺序不对,比如先放土豆后放油,那最后的味道真是不敢想像,即便炒菜的先后程序没有错,但要是土 豆丝切的大小不匀或是忘了放盐,或者盐放的多了或少了,那么这道菜最终的味道也是不敢恭维的!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从一顿早餐说起。母亲要给孩子和丈夫准备一份简单的早餐,早餐 的内容是煮鸡蛋、馒头、小菜和米粥。当她进了厨房,先把馒头放在笼屉里和水一起热上,然后淘米;在 的等水开的时候,把切好的蔬菜凉拌了放入盘里;水开了以后,把米放进锅里。差不多粥熬了一半的时候, 把洗干净的鸡蛋放入粥里。就这样大约 20 分钟的时间,一份简单的早餐就做好了。 另外一个主妇也要准备这样的早餐,不过她是先淘了米,然后热水,等水开了后,再把米放到锅里, 等粥熬好以后,才开始切菜,等凉菜拌好后,就又开始热水蒸馒头,等馒头蒸热后,又把鸡蛋煮上……不 用我说,您一定知道这份早餐来的是多么不容易。 (四)写作思路:一场世博,秀尽世间百态。世博园,就是一座“中国人活体写生馆”,秩序的意义在这里 体现的淋漓尽致。文章先列举出世博中无秩序、不文明现象,然后联想到非典、国际网球赛期间国人的表 现,引发对讲文明、守秩序的反思。希望世博给人留下文明成长、人性发展、人格丰富的成果。希望少些“汗 颜”多些“绿色”!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 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 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 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 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 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 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 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 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