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学年高三上学期 8 月执信、广雅、六中三校联考试卷
生物
命题学校:广州市执信中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卡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座位号等相关信息 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 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 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叶绿素含镁、血红蛋白含铁,说明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无机盐有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功能,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90%来源于 Na+和 Cl-
C.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
D.细胞中水的来源除了从外界吸收外,还可来自 ATP 转化成 ADP 等化学反应
2.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化学结构的差异只是 R 基团的不同
B.线粒体是肝细胞产生 CO2 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蛋白质合成
C.蛋白质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需同时加入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
3.关于细胞及其结构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S 型肺炎双球菌通过核孔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B.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损伤、衰老的细胞器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核糖体合成的
D.叶绿体、液泡中的色素参与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生物试卷第8页共 8 页
4.下列与物质转运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的运输和分泌过程需要囊泡的参与
B.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如池水中的 K+进入丽藻细胞 C.胞吐运输的都是生物大分子,如乙酰胆碱、胰岛素 D.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可受同种因素影响,如温度
5.有关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质基质中消耗的 ATP 来源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B.秋天叶片黄化后,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吸收的红光会大幅度减少 C.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时,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 D.选用透气的敷料包扎伤口,有利于伤口处细胞进行有氧呼吸
6.如图表示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和无酶催化条件下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假设酶所处的环境为 最适条件,下列对于图中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 E 表示过氧化氢酶使活化能降低的数值
B.若将有过氧化氢酶催化的反应温度升高 15 ℃,则曲线②的峰值会降低 C.曲线①表示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催化条件下分解
D.图示可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7.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进行 ATP 的合成 B.进行 mRNA 的合成
C.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 D.进行胰岛素的合成
8.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过程中没有 DNA 和染色质(体)的复制
B.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C.无丝分裂因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而得名
D.部分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无丝分裂
9.为了测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观察只有该矿质元素的培养液培养植株一段时间后植株的生长发育状况
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生物试卷第8页共 8 页
10.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受精作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1.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之一
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和 9 种基因型
12.如果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 部恢复正常,那么预测该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
C.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患病
13.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P
F1
F2
甲×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15:1
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A.凸耳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 F2 均表现为凸耳
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 F2 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
14.赫尔希和蔡斯通过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⑤ 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⑥①②④③⑤ B.②⑥①③④⑤ C.②⑥①④③⑤ D.②⑥①④⑤③
15.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内 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 复制、转录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 B.DNA 复制、转录过程需要酶催化,翻译过程不需要酶催化 C.三个过程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形成了相同的碱基对 D.三个过程的产物都不相同,但都进行了遗传信息的传递
生物试卷第8页共 8 页
16.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此四倍体芝麻
A.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的物种了
B.产生的配子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配子无遗传效应
C.产生的配子中无同源染色体,故用秋水仙素诱导产生的单倍体是不育的
D.产生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长成芝麻,因其体内仍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属于二倍体
17.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A.突变和基因重组 B.共同进化
C.自然选择
D.生殖隔离
18.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大量乳酸进入①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恒定不变,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下降
19.下列有关稳态与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 B.稳态的维持依赖于机体神经-体液调节网络 C.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运动后 Na+、K+排出体外较多,机体的内环境就不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20.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外最可能发生的是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3
Pmol/L
胰岛素
1.7
5.0—20.0
Pmol/L
A.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
B.其尿液中可能有葡萄糖 C.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D.此人精神萎靡
生物试卷第8页共 8 页
21.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内环境是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 C.激素能被体液特异性地运输到相应组织细胞并发挥调节作用 D.HIV 在人体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能破坏人体体液免疫过程
22.关于免疫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细胞是由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组成 B.唾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过敏反应一般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23.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成分为吲哚乙酸,其合成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
B.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这是其生理作用两重性的表现
C.光照能影响胚芽鞘尖端和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
D.在植物体内既能极性运输,也能非极性运输
24.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 如下图所示(其中 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中田鼠存在水平结构分布
B.该田鼠种群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c 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田鼠种群数量在 a~d 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 c~d 期间一直在下降
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b 两点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2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B.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苔原生态系统恢复得慢 C.外来物种入侵会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红树林具有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生物试卷第8页共 8 页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5 小题,共 50 分)
26.(10 分)
为研究某植物 A 的光合特性,研究人员测定了植物 A 在光、暗条件下的 CO2 吸收速率,结果如 下图。
(1)在有光条件下,植物 A 与一般植物相同,细胞吸收的 CO2 在 (场所)中与一 分子 结合形成为两分子 C3,然后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2)在黑暗条件下,植物 A 通过 产生 CO2。但实验结果显示,与一般植物不同的 是,在暗期植物 A (选填“吸收”或“释放”)CO2。
(3)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了植物 A 中酸性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苹果酸(一种 C4 化合 物)在暗期上升,光期下降,试结合(2)对此进行解释 。在暗期,植 物 A 不能将 CO2 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原因是 。
27.(10 分)
人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结合而成,一个珠蛋白分子包括两条 α 链和两条非 α 链。每一条 α 链由 141 个氨基酸组成,控制 α 珠蛋白链的基因位于第 16 号染色体上,每条 16 号染色体上有 2 个 基因控制 α 链的合成,如果出现有关基因缺失而使 α 链全部或者部分不能合成,则引起 α-海洋性贫 血,一种在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
(1)理论上说,要翻译 1 条含有 141 个氨基酸的多肽链,翻译模板上最多可有 种密码子
(不考虑终止密码)。
(2)上述实例表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 。
(3)决定 α 链的两对基因在亲子代间遗传过程中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请简要说明 _。
(4)在不同 α-海洋性贫血个体中,由于其基因缺失的数目不同,表现型也不尽相同:
缺失基因数目
血红蛋白含量(mg/dL)
贫血程度
寿 命
1
10~15
轻度
正常
2
7~10
中度
比常人短
3
小于 7
重度
无法活到成年
生物试卷第8页共 8 页
①贫血的各种症状都与细胞缺氧有关。氧在细胞代谢中直接参与的是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②一对夫妇,育有一名重度贫血患儿,这对夫妇的表现型是 。 妻子再次怀孕,为避免生出有严重 α-海洋性贫血患儿,医生需要做的是 。
(5)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进行一项调查活动,用于记录调查结果的表格如下所示。
调查对象 表现型
高一级
高二级
高三级
合计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正常
α-海洋性贫血
他们在调查 α-海洋性贫血的 。
28.(10 分)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也是我国的奶源主要产地。其特点是年降水量少,群落
结构简单,不同季节或年份景观差异较大。
(1)在研究牧草的种类和数量时,常采用 进行调查,这种方法往往不适合调查单 子叶植物,原因是 。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将组成生物的 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 复循环。
(3)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 够 。
(4)适度放牧有利于草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来分析,适度放牧的 目的是 。
29.(10 分) 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
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缩短泡菜制作时间,有人会在冷却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推测加入陈泡菜液的 目的是 。
(2)泡菜液中的乳酸来自乳酸菌的 过程。在制作泡菜初期,泡菜坛水槽总是有气 泡冒出的主要原因是 。随着泡制时间的延长,泡菜坛中亚硝酸盐的含 量变化趋势为 。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 萘基乙二 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色染料,可用于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3)从功能上,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属于 。为分离纯化出优质的乳酸菌,应 挑选 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4)为长期保存纯化得到的优质乳酸菌,可以将培养的菌液与 充分混匀后, 置于 _℃以下的冷冻箱中保存。
生物试卷第8页共 8 页
30.(10 分)
探针是指以放射性同位素、生物素或荧光染料等进行标记的已知核苷酸序列的核酸片段,可用 于核酸分子杂交以检测目标核苷酸序列是否存在。如图①所是某实验小组制备的两种探针,图②是 探针与目的基因杂交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核酸探针与目标核苷酸序列间的分子杂交遵循 。设计核苷酸序列是核酸 探针技术关键步骤之一。图①所示的两种核酸探针(探针 2 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都不合理,原 因是探针 1 ,导致特异性差;而探针 2 , 会导致探针失效。
(2)cDNA 探针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探针。制备 cDNA 探针时,首先需提取、分离获得
作为模板,在 的催化下合成 cDNA 探针。利用制备好的 β-珠蛋白基 因的 cDNA 探针与 β-珠蛋白基因杂交后,出现了如图②中甲、乙、丙、丁等所示的“发夹结构”, 原因是 。
(3)探针常用于基因工程的检测,例如基因工程中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 α-抗胰蛋白酶,应 将 α-抗胰蛋白酶基因与 的启动子重组在一起,导入哺乳动物的 中,再利用 SRY 基因(Y 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探针进行检测,将检测反应呈 (填 “阳”或“阴”)性的胚胎进行移植培养。
生物试卷第8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