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北京市延庆区 2021 届高三上学期 9 月统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嘉峪关,海子里的城
①是风,从祁连的山壁上吹落来的?还带着月氏族人西奔的足印!墨玉托着黑绿色的头颅
思考,浅绿浅白的翠玉石挺着个长满鱼子的大肚子游动,鹅蛋样的粉色石上燕子在飞……这满
滩的石,透着千年雪水的清凉。我把它们抱在怀里,握在手里,哪一个都舍不得放下。
②闯入这片石头海子时,一种震惊让我呆立良久。在这个叫嘉峪关的城市生活多年,第一
次看到这片石海,一片辽阔得让我绝望的石海,绵延几公里,我怎么走也走不到尽头。在我的
眼里,每一颗窝在沙里的石头,都刻着水浸泡过的纹络,都溢着一股水汽。看着它们,我仿佛
能感觉到每一颗石头的重量,我虽然无法与它们交流,但我相信它们都和我一样,有语言,有
感情,会在月光下张大毛孔呼吸。
③铺满石头的河滩,像一幅石头画,展卷而下,铺向下游灯光很近很亮的酒泉。这片河滩
的真实名字叫讨赖河,我站立的地方是它原始而真实的模样,它的上游已变成了彩虹桥下的飘
带河,夜幕下的河上霓虹闪烁,水幕电影里放着张骞骑着骆驼出使西域的情景剧……
④我光着脚丫,在石海里朝着祁连山的方向走,仿佛伸伸手就能抓到一把祁连山上的雪粒,
可是我走到脚板起泡,血红血红的,结果发现还在原地打转转。绝望的我只好将手里的石头放
回到石滩里,放回到它们生存的海里。我看见它们像一只只游动的鱼,张着细小的毛孔,畅快
地呼吸,蓬勃出一种生生不息的样子。原来,那些青绿的麦地边、没膝的草丛中和花池肥沃的
土里,冷不丁冒出的石头,也是这个样子,墨绿墨绿的。我们生活里的田野、湖泊、公园甚至
楼群,都是从这样的石海里生长起来的啊!
⑤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仿佛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夕阳隐去,一轮李白笔下唐朝的
圆月,浮上白雾茫茫的祁连山顶,泻下一海银光。天地苍茫间,月光里的河水,仿佛一条条缀
着细碎银片的青灰绸带,徐徐东去,静默无声,而那滔滔的水声,似乎与水的流动无关,在暗
静处不住地回响,像霍去病驱逐匈奴飞奔的马队,轰轰隆隆,飞奔而来,又飞奔而去。海走了,
石头记得它们。这片记得边塞诗人们且歌且行身影的石海,这片记得西域的驿使和旅人歇脚打
尖情景的石海,这片记得李陵将军厮杀与征战血泪的石海,终归旷寂为无声的戈壁,旷寂为沧
海桑田、千山万水后一缕花开的声音,一粒风中的鸟鸣,一个静默的骆驼一样向着太阳静卧的
姿势。但我相信,亿万年之前这里一定是海,这些亿万年前被海水漂洗过的石头,还记得海的
旷放和辽远。
⑥我坐在石头中间,远处看风景的人看我,我就坐成了一枚与祁连对望的石头。长风几万
里,吹度玉门关。从这片石海里吹过的长风,将罗布泊的沙粒吹成柔软的丝绸,长驱几万里,
去触摸尖顶的金字塔折射在尼罗河上的灿灿金光,沾上沙粒的古希腊神话、古罗马传奇和西欧
古典的哲学,也都披上了一层缎面一样的绒光,咝啦润手,柔滑光亮,像《天方夜谭》里的维度,以丝绸的质地,顺着这条天路般的走廊向东飘拂而来,让沾满砾石的边塞诗铿锵有力。于
是,这片被西域神话和哲学思维吹拂过的石海,罩上了一层圣洁的韵致。以至于那些散落在城
市角角落落石馆里的石头,那些摆上雄关人家办公桌、木书架上的石头,都呈现出哲人沉思的
模样。天赖石韵,给这座城市打上了石头坚韧的底色。
⑦往远了说,这座叫嘉峪关的城市,是从石头海子里生长起来的。
⑧在那些出关人的眼里,这片海子是一个永远敞开的怀抱;而对于入关的人,这片叫嘉峪
关的海子啊,又是一个可以与炊烟和鸟儿一同栖居的村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
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的“轮台”和“走马川”是石韵的,在那些石韵流长的边塞诗的
意境里,我看见,卢纶落满弓刀的“大雪”,在那个追逐单于的夜里纷纷扬扬。
(取材于胡美英同题散文)
17. 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
A. 我仿佛能感觉到每一颗石头的重量
B. 仿佛伸伸手就能抓到一把祁连山上的雪粒
C. 仿佛就在我转身的一刹那
D. 仿佛一条条缀着细碎银片的青灰绸带
1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写生活在嘉峪关多年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一片石海所带给自己的震撼和感受。
B. 文章通过“铺满石头的河滩,像一幅石头画”,着重表现海子的美,并由此联想到出使西域
的张骞。
C. “我”在石海里行走,深情缅怀了李白、霍去病、李陵等英雄人物,目的是赞美了嘉峪关的
宁静优美。
D. 文章以“我”行走在这座海子里的城的所见所感所思为线索,表达了希望嘉峪关重现“丝绸
之路”盛况的主题。
19. 全文主要描绘了哪几个画面?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20. 试探究第⑧段划线句的意蕴。
【答案】17. D 18. C
19. 四个画面:一是铺满各种石头的河滩;二是“明月出天山,茫云海”的海子夜景;三是想象
中“霍去病驱逐匈奴马队”的情景和“边塞诗人们且歌且行的身影”,以及“西域的驿使和旅人
歇脚打尖情景”;四是嘉峪关前、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繁忙的交流情景。前两个画面是实景,后两
个画面是虚景。由此可知,作者是按照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的方法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
20. 运用比喻手法,把嘉峪关这片海子比作人敞开的怀抱和随时能供人栖息的村庄,表明嘉峪
关既有迎接远方客人的热情和胸怀,又有让人感到温暖的诚意,表达了作者对嘉峪关在新时期
重振辉煌的信心和期待。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仿佛:①副词,“似乎”,表示不确定判断,主观推测。②动词,“像”,表示比喻关系。③动
词,“差不多;类似”,表示比较关系。
ABC 三项中“仿佛”都是似乎的意思,表示主观的推测。而 D 项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仿佛”
为动词“好像”的意思,表示一种比喻关系。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C 项,“目的是赞美了嘉峪关的宁静优美”是错误的。作者缅怀了李白、霍去病、李陵等英雄
人物,目的是赞美石头海子的旷放和辽远。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以及对手法的把握能力。
文章第③段写到铺满石头的河滩,像一幅石头画,展卷而下。第⑤段写到“明月出天山,苍茫
云海间”的情景,特别是那轮圆月以及月光中的河水。第⑤段由月光下的河水想到霍去病驱逐
匈奴飞奔的马队和边塞诗人们且歌且行的画面,西域的驿使和旅人歇脚打尖以及李陵将军厮杀
与征战情景。第⑥写到自己坐在石头中间和祁连对望所想到的嘉峪关前、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繁
忙的交流情景。
前两个画面是作者看到的石海的景象,是实景描写。而后面两个画面是作者通过眼前之景想象
出来的情景,是虚景描写。作者围绕石海由眼前的实景写到虚景,层层深入,很好地写出作者
行走在这座海子里的城的所见所感。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
本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海子比喻成敞开的怀抱和栖居的村庄。说到在那些出关人的眼里,
海子是一个永远敞开的怀抱,随时欢迎回来,说明海子让人感到温暖。而对于入关的人来说,
海子又是一个可以栖居的村庄,说明海子有迎接远方客人的胸怀和热情,同时让人感到温暖。
本文的主题就是通过层层深入,通过行走在这座海子里的城的所见所感所思来表达嘉峪关重现
盛况的主题,所以本句话也同样表达了作者对嘉峪关在新时期重振辉煌的信心和期待。
北京市 2021 届高三入学定位考试语文试卷
(一) (共 17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重到天坛
①今年 1 月 6 日,正值节气小寒,我写完《天坛六十记》这本书的最后一节——“六百个春
天”。今年,正好是天坛建坛六百周年,算是对天坛的一份纪念。这不是一本介绍天坛历史或抒写
天坛风景的书,它只是我在天坛所见所闻所画所遇所思所忆的拾穗小札,是一本个人断片式的即兴随感。
②书已写罢,小寒之后,我接连去天坛多次,不为写作,只是习惯,仿佛脚步有惯性,磁石一般
指向天坛,去到那里转转,心里莫名其妙地充实一些。一直到 1 月 20 日,我又一次来到天坛。那
一天,正值节气大寒。下午我从圜丘出来,到成贞门西北侧,那里并排有两把座椅,我坐在那里画
成贞门。春节将近,除了工人在挂红灯笼,搭建庆祝春节的展牌,人不多。我和那时在天坛里的很
多游人一样,不知道,或者说不敏感,一场疫情带来的灾难,正饿虎一般无情地向我们扑来。
③一位五十多岁的清洁工提着扫帚,走到我身边,好奇地看我画画,还特别称赞了我几句,我
便投桃报李和他闲聊,问他是哪里人,过年能不能休息几天。他告诉我是山西人,说过年是最忙的
时候,哪能回得了家,得等过完年再请假回家了。这天晚上,在电视里看到钟南山,说武汉的疫情
出现了人传人。三天过后,1 月 23 日,武汉封城。真是没有想到,这个春节过得那样紧张,这个春
天过得那样紧张。
④再到天坛,已是今年四月。武汉解封,尽管全球范围内疫情依旧泛滥,但国内趋稳向好,封
闭多日的天坛重新对外开放,重到阔别三月有余的天坛,感到分外亲切,也油然而生出很多感喟。
⑤想起在《天坛六十记》“六百个春天”开头写的那段话:“春天又要到了。这将是天坛度
过的第六百个春天。对比古老的天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都会生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
海之一粟的感慨。”不禁有些惊讶,感觉这段话像是今日新写的一样,竟然有那样强的针对性。
或许,这正是今天的天坛于我们的特殊意义。古人到这里祭天,这里不仅有祈年殿,还有斋宫的敬
天大殿,都巍峨矗立在苍天之下。今天,我们不会再虔诚而谦卑地跪拜在它们的面前,但起码应该
心存一些敬畏,而不是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
⑥出乎我意料的是,来天坛的游人很多。祈年殿、圜丘、皇穹宇、斋宫、神乐署、宰牲亭、
神厨和神库这些室内景点,暂时没有开放,但不妨碍春天已经烂烂漫漫地四处奔涌,二月兰和紫
藤没心没肺地开得火爆。大自然,完全不管不顾曾经发生的一切,这一刻所呈现出的激情,刺激着
我的眼睛和心。
⑦这之后,我又去过天坛几次,人越发多了起来。二月兰和紫藤花的花期过后,满园的月季盛
开,芬芳诱人。花前花后,争先恐后拍照的人很多。祈年殿围墙前,摆出很多块展板,介绍天坛
建坛六百年的历史。柏树林里,有约会的情侣,情不自禁地摘下口罩,拥抱亲吻。双环亭、百花
亭里,草坪上,藤萝架下,人们围坐一起,带来吃的喝的,边吃边喝边聊边笑边拍照,诉说着分别多
日的牵挂和思念……那种兴奋的劲头,让我感动之余,也生发感慨。刚刚发生过的灾难,如今依然
全球蔓延的疫情,似乎都已经化成眼前的一片繁花似锦。不知为什么,想起英国伟大的诗人奥登
在他有名的《美术馆》里写过的诗句:
一切是多么安闲地从那桩灾难转过脸,
……
太阳依旧照着白腿落进绿波里,
那华贵而精巧的船必曾看见。
⑧六百年的天坛必曾看见。“老眼厌看南北路,流年暗换往来人”,它不动声色,在看着我们。
在“六百个春天”里,我写过这样一句话:“眼前的祈年殿默默不语,矗立在蓝天之下,天蓝色的琉璃瓦顶,不动声色,却不住晃我的眼睛。”如果是今天,我要再加上一句:“祈年殿的琉璃瓦顶
也直逼我的心。”
⑨后来,我再去天坛,在神库外的红墙前,一对青年男女手里举着刚刚拿到的结婚证在拍照。
男的很随意地穿着件白 T 恤,女的却特意穿着洁白的曳地婚纱,猜想那婚纱大概被这场突如其来
的疫情耽搁了很久。在中午时分阳光强烈的照射下,红墙红得那样热烈,把她一身洁白的婚纱对
比得那样醒目。而在花甲门外的红墙前,有人吹起口琴——悠扬的口琴声又响起来了,好像在为
这一对新人伴奏。
⑩重新回到天坛的人们,当然有欢乐聚会和尽情游玩的权利和心情,也包括谈情说爱、结婚。
天坛,不再是祭坛,而是人们游乐的园林——但也不应该只有玩乐,或发思古之幽情,毕竟这是一
个和天密切关联的地方。因为它是天坛。我们面对的是天,是古人所认为的比人道更高一层的天
道。
⑪天坛重新开放之后,我们再次回到它的面前,它迎接我们的不是萧瑟的落叶飘零林涛呼啸,
而是灿烂无比的鲜花怒放。它要以鲜花芬芳的方式,抚慰我们在这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中受伤的心;
也要用鲜花簇拥的方式,刺激一下,或者是考验一下我们,看我们是否会迅速遗忘我们刚刚经历,
其实还未曾过去的灾难。
⑫这一次我还专门去了成贞门,依然坐在成贞门西北侧画成贞门。因为我想起小寒那天,就
是在这里遇到了那位清洁工,不知道他现在情况怎么样,回没回老家,或者回老家后是否又回到
了天坛。我希望在这里还能碰见他。可惜,没有。成贞门依旧,北面的祈年殿依旧,南面的皇穹宇
和圜丘依旧,却已经是“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
17. 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断片:没有关联的、零碎的片段。
B. 投桃报李:比喻深深地感谢。
C. 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D. 不动声色:形容平静、肃穆。
1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坛六十记》贯穿作者重到天坛前后的经历,引发作者思考,是文章的线索。
B. 第⑤段“今天的天坛于我们的特殊意义”指其提醒世人要心存敬畏,不可安为。
C. 作者引用《美术馆》里的诗,其蕴含的寓意与天坛里生机勃勃的景象相呼应。
D. 这篇文章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之处挖掘宏旨要义,情感隽永,用语质朴自然。
19. 文中两次写到作者画成贞门,这两处细节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0. 作者重到天坛获得了哪些启示?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
【答案】17. B 18. A
19. 第一处:画成贞门是作者的生活习惯,自然而然;记述我和清洁工的交谈,侧面描绘春节
人们忙碌充实的场景,表现人们生活的平静,为后文作了铺垫。第二处:专门前往成贞门,画成
贞门,回想清洁工,想要碰到他,与上文形成呼应;天坛建筑的“依旧”与“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形成对比,富有历史感,含蓄隽永,令人回味。
20. ①在大自然和历史发展面前,人类非常渺小,应当心存敬畏,不可肆意妄为。②无论外界
环境如何改变,生命总是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③人们应当深思灾难,从中获得前
进的动力。④对于痛苦的经历,人们不应轻轻遗忘。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B 项,“投桃报李:比喻深深地感谢”理解错误,投桃报李,意思是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
东西。在文中,“一位五十多岁的清洁工提着扫帚,走到我身边,好奇地看我画画,还特别称
赞了我几句”“我便投桃报李和他闲聊”,“我”跟他闲聊是为了回应他的好感,是一种人之常
情。“投桃报李”在这里并没有“深深地感谢”这层意思。
故选 B。
【18 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 项,“《天坛六十记》贯穿作者重到天坛前后的经历”分析错误,《天坛六十记》这本书的写
作在 2020 年疫情发生前已经完成,文章提及《天坛六十记》是因为这本书的最后一节“六百个
春天”中的叙述。贯穿全文的线索,引发作者思考的是“人与天坛的关系”。
故选 A。
【19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细节描写作用的能力。
文中两次写到作者画成贞门,第一次是小寒过后,“我”习惯性地到天坛转转,到成贞门西北
侧,“我”坐在那里画成贞门。详细记述了“我”和清洁工人的交谈,为了京城的春节,他没
有能够回乡过年,打算过年之后回乡,侧面描绘春节人们忙碌充实的场景,表现人们生活的平
静。可是遇到了疫情封城,不知他后来有没有能够回乡,为后文作了铺垫。
第二次是在疫情后期,解除封禁后,“我”专门前往成贞门,画成贞门。想起了年前那位不能
回乡的清洁工,期待能再见到。与前面情节形成呼应。看着灾后的天坛,“成贞门依旧,北面
的祈年殿依旧,南面的皇穹宇和圜丘依旧”,从而引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感慨。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结合文本分析感悟,谈从文本中获得的启示:
①“《天坛六十记》‘六百个春天’开头写的那段话:‘春天又要到了。这将是天坛度过的第
六百个春天。对比古老的天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都会生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
之一粟的感慨。’”天坛虽历经六百年而风神依旧,可见在大自然和历史发展面前,人类的渺
小,应当心存敬畏,不可肆意妄为。
②“天坛重新开放之后,我们再次回到它的面前,它迎接我们的不是萧瑟的落叶飘零林涛呼啸,
而是灿烂无比的鲜花怒放。它要以鲜花芬芳的方式,抚慰我们在这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中受伤的心”,从天坛灿烂无比的怒放的鲜花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
③经历了疫情后的的天坛“成贞门依旧,北面的祈年殿依旧,南面的皇穹宇和圜丘依旧”,面对坚
强的天坛,人们应该坚强起来,在灾难之后,应该深思灾难,从中获得前进的动力。
④“重新回到天坛的人们,当然有欢乐聚会和尽情游玩的权利和心情,也包括谈情说爱、结
婚。”“它要以鲜花芬芳的方式,抚慰我们在这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中受伤的心;也要用鲜花簇拥
的方式,刺激一下,或者是考验一下我们,看我们是否会迅速遗忘我们刚刚经历,其实还未曾过去
的灾难。”人们在灾难之后,可以尽情的欢乐,但是对于痛苦的经历,不应轻松地遗忘。
【点睛】体会重要语句含意“3 步走”: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辨明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 如果是作者的叙述语言,
要仔细揣摩作者描绘环境、叙述故事、说明事物、刻画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的真正意
图;如果是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要认真品味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及个性化语言是如何揭
示人物性格特征的。
第二步,结合主题,分析重要语句内涵 既要阐明语句的表层含意,又要挖掘其深层含意。在
挖掘其深层含意时,需要“三抓”:
1.抓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意的关键性词语,这些关键性词语,可以是主
干,也可以是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
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
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2.抓句子的位置 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
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
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
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3.抓句中的手法 这些手法,既可以是人物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
节描写等;也可以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对含有手法的句子的理解,应从手法
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如何判定语句所用的描写方法呢?最基本的是
要从它描写的特征上判断。一般从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大类上判定。
第三步,规范答题:手法+内容+效果 即能够分析语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
在文本架构、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题呈现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2020 年 9 月高三阶段性测试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共 18 分)
贺兰山上的华夏之纹
贺兰山的岩画大名鼎鼎,当然首先因了贺兰山本身的传奇。据说贺兰就是那个神话
里的“不周山”,故事里的共工与颛顼争斗,共工不管不顾地拿自己的头朝山上撞,山
被撞坏了,自此“不周”。当然这是外话了。贺兰山岩画的有名,更主要的是因了那画的内质,有一种浩浩洪荒的高古气质。初看上去潦草一些,似涂鸦一般,细究了来,又
恰有一份性情的真率活泼。岩画的内容,随心所欲,丝毫不遮遮掩掩;形式上具有一种
童年思维的清澈透明,性灵毕现;岩画彰显的态度,又自有一份虔敬恭正,万物从中一
体。这就真的是好,是贴近了生命和心灵本源的好,从中可以发现我们民族文化与思维
上的某些特质。
贺兰山岩画类似于那种黑白连环画,其重心不在对形象的塑造,而在对线条的迷恋。
这种对形式的追求与迷恋,体现的是一种表意的思维特质,所以,贺兰山岩画呈现出强
烈的装饰化倾向,形式化、纹样化、规整化成为其突出特征。这在贺兰山岩画的动物题
材中,有着淋漓的体现。
岩画里的牛多是轮廓,兀自站着的,低头抵角的,一律安静沉默,不动声色,身形
却不合比例地瘦下去、瘦下去,把壮硕与牛气都收敛了起来,提炼得只剩了一个形体,
一个牛的概念或符号。一只虎卧在一块方形的岩石上,身上斑驳的花纹夸张地凸显着,
却并不虎气,甚至有点乖觉。豹亦是如此,仿佛是墓碑前的石雕,抑或剪纸画上的图样,
总之,绝不青面獠牙,不会让人产生畏惧。
当然,最具形式感的是羊。那些好看的羊角被缭绕的线条极力夸张,以致后来羊角
替代了羊本身,再后来“羊”干脆就成了“美”。看“美”的字形就知道了,他们对羊
角之美的那份痴迷简直就是登峰造极。在这里,绘画的功用性似乎可以漠视,形式上的
美却得到用力的表现。刻画者思维里强烈的审美化倾向,以及对美的表达的理性与通透,
让人感到惊奇。他们对美的那种创造能力,甚至先于物质与技术的创造能力,最先蓬勃
发展了起来。
生民之初,似乎杀戮、血腥、恐惧、死亡、无助才是生活的主体,何以我们祖先的
眼光与视角,会超越蛮力、凶猛,而积淀出这样一份从容与安雅?他们执着一念地把那
些与自己相依的动物、相伴的植物,印刻在石上,是怀着对美怎样的痴迷呢?对美的追
求与表达本来就是人的灵性的体现。在此意义上,我们还会看到人面纹样陶盆,看到青
铜器上的饕餮纹,看到灵动的线条如何幻化成书法艺术,看到深浅的水墨如何表达心灵
深处的感动……这是一个对美如此敏感而痴迷的民族,他们天性上都喜欢用欣赏的、审
美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本性上对美的欲望与灵性,使他们具有了一个共同的图腾——
“华夏”。“华”,“花”也;“夏”,“人”也。“华夏”,字形本身就充满着花纹
之感,纹理灼灼,斑斓绚丽,生动地写意着一个民族的审美特质。这种被着力强调了形
式的岩画,因它本身的寓意与华夏文化的渊源关系,似乎可被称为“华夏之纹”。
如果说,美是贺兰岩画所昭示的一种力量,那么应该还有一种更不可忽略、或
者说更大的力量。当我们的祖先一星星、一毫毫,在山岩上书写,当那时的人们,用一
双双肉质的手去触刻岩石,千次万次,使之成沟成线,这是一个怎样漫长的过程。这背
后有什么?这背后的动机与力量来自何处?只有一种解释,是信仰。因了对信仰的执着,贺兰山岩画就具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气质。他们有对兽的描摹,
有对人兽合体的生硬地拼接,再到对神的刻画,这是一个由兽到人再到神的认知过程,
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心路历程,同时又是一个寻找灵魂归宿的过程。当人的神性被唤醒,
生活的空间被神性的光芒笼罩,这一方土地,这一群民众,便开始了与兽的根本决裂,
创造出了一个广阔无垠的精神世界。当篝火燃起,那些青面獠牙的面具在空中飘拂,鼙
鼓发出震撼的声响,那个美丽的羊头被恭恭敬敬地抬上祭台……这时候,人已经认知到
生活的空间里有高于自己的力量。人的自知伴随着人对神的创造,于是岩画中的圣像壁
产生。山壁上刻下的那些形态各异的人面像是我们的祖先造神留下的痕迹。那个巨大的
太阳神,头饰繁复,头顶的光芒散射开去,很有霸气。刻画笔力粗犷稚拙,也许因为过
于郑重其事,笔意里还含着点拘谨小心。
只有在圣像壁下走走,才能知道什么叫万物有灵;只有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看看,
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先民心灵的温度与精神的斑斓。他们知道一个喜欢羊的群体更需要凝
聚,使羊性爆发出威力,从而去战胜狼群。造神,使初民们战胜了自身的兽性,爆发着
群体的力量。于是,一个氏族、一个部落、一个种族,击着鼓,举着旗,披着荆,斩着
棘,浩气冲天,开天,辟地。当信仰的光芒冉冉升起,理性的光辉开始照耀,文明就此
诞生。
我以为贺兰山岩画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还处于艺术的启蒙阶段;从人类发展的进程
来看,只属于人类的童年岁月;从表现的内容来看,也只是远古时期人类生活的状态。
但在欣赏岩画的过程中,这些遥远的东西,为什么会让人嗅到一股熟悉的气息?为什么
会让人产生一种记忆的回味?
那种熟悉感应该是来源于心底的认同,审美感动应该是来源于人类童年的记忆。人
总会有一种寻根的意识,就像一个生命越是经历了岁月,童年的记忆越会清晰。文化的
童年奠定着文化的性格与特质。不管它走多远,不管它盛开还是凋落,它的童年都会那
样新鲜着、金黄着、跳跃着、呼叫着、生动着、活泼着,发出一些响动,粘贴出一种记
忆,拉出心底沉埋着的那份乡愁,如丝般孱弱而悠长,如丝般似断亦连……
(取
材于张瑞《贺兰山上的华夏之纹》)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提炼得只剩了一个形体 提炼:简化、凝练
B.对美的表达的理性与通透 通透:清晰、透彻
C.生动地写意着一个民族的审美特质 写意:自然地表现
D.先民心灵的温度与精神的斑斓 斑斓:丰富多彩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 1 段写贺兰山岩画具有“浩浩洪荒的高古气质”,表明岩画历史久远,厚重古
朴。
B.我们的祖先在贺兰山刻画与自己相依相伴的动物、植物,源于对杀戮与恐惧的逃
避。
C.有花纹的陶器、青铜器和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展现了人们富有灵性的心灵世
界。
D.作者认为贺兰山岩画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作品,艺术上处于启蒙阶段,却有独特魅
力。
18.作者为什么说从贺兰山岩画中“可以发现我们民族文化与思维上的某些特质”?请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19.贺兰山岩画创作时代距今十分遥远,作者在欣赏时却嗅到一股熟悉的气息,这源于
他独特的审美方法:作者从贺兰山岩画鲜明的艺术特点中,思考和感悟华夏民族文化的
性格与特质,从而深化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试借助这种审美方式,谈谈你对生
活中某一种美的事物的认识与思考。(6 分)
四、16.(3 分)C 17.(3 分)B
18.(6 分)参考答案:
①贺兰山岩画呈现形式化、纹样化、规整化的特征,体现了民族的表意的思维特质。②
贺兰山岩画有很强的装饰性,重视形式上的美,表明了民族对美的敏感与痴迷。③贺兰
山岩画有对兽、人兽合体、神的描摹,展现了一个由兽到人再到神的认知过程,昭示了
民族对信仰的追求。【评分参考】每点 2 分。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 2020 年 9 月测试高三语文试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父亲的礼物
高沧海
父亲没生病时,原是极能干的。他开辟的那块园子里,总是一片繁忙景象,小园无马,却
有菜蔬当歌。鸡在栅栏里,它啄不到花盆里的一棵很大的马齿苋,父亲说,只这一棵马齿苋,
就够调成两盘菜。
石榴树正在开花。
石榴树一边开花一边挂果。
两棵石榴树,父亲挨个儿给那些小灯笼似的果子编号,一一记在本子上,总有一些小小的果实毫无征兆地夭折,掉落在树下。父亲捡起它们,对照编号,在本子上划去。二十五号,三
十一号,六号,父亲咝咝地吸着凉气,像牙痛,好在还有新果不断地冒出来,多少弥补了些许
痛失的遗憾。
待到果子成熟,剔除那些小个头的,还有长得丑的,裂了口被雀鸟食去大半的,父亲总能
收获二三十个饱饱满满的大石榴,一五一十地分开来,作为中秋节的礼物,送给我们。自父亲
退休后的好长时间里,我们好像每年都能得到他的石榴,或多或少,按当年的收成来看。
父亲会说,今年好,你们看这石榴,个大,籽甜。
父亲也会摇着头说,今年不好呀,就这个样子,已经是最好的了。
在我们心里,石榴品相的好与不好,其实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父亲已经快八十岁了,
我们还能年年收到他的礼物。
今年却是与往年不同。过了年不久,父亲竟然渐渐呈现出记忆力衰退的迹象来,时日愈长,
愈加严重,药物根本无可控制。他站在他的小园中,他会一时想不起自己是要种点什么菜呢,
还是要收割那一丛丛的小韭菜,莴苣也长得很粗了,他看着自己手中的铲子,不知自己为何要
拿着它。他扔掉铲子,他要去喝一壶茶,大儿子才给的新茶,该尝尝。他洗了手,奔了厨房,
找出了一只碗,他递给儿子,你看,我昨天买的碗。儿子接了碗,又放回原处,这话,父亲原
样儿说了有段时间,也说了很多遍了。
小园也就渐荒了。没有殷勤的照拂,石榴树却依然故我地开花,挂果。
父亲也翻到了原来记录石榴编号的那个本子,他也还依稀认得上面的数字,二十一,三十,
五,八,他把它们念出声来,却想不起是作什么用途的了。
今年的石榴结得特别多,父亲弯着腰在石榴树下转来转去,他笑嘻嘻地说,数不清啊。
父亲不许邻居们来看他的石榴,似乎一看,他的石榴就少了许多,他瞪着眼睛,甚至拿了
杆子撵雀鸟。
我们很悲哀,父亲连心性都变了。
父亲从门外拎了一把葱回来,我们问他,他不说,但一会儿我们就知道了,他豁豁了我们
邻居二大娘家的一沟葱。父亲摘人家的辣椒,捋人家还未长成的南瓜,用小石头掷人家的鸡鸭,
他还抢人四五岁小孩子手里的汽球,把人家小孩子吓得哇哇哭,好在街坊们都还大度,摆摆手
说,没事,没事。
然后就听他们唏嘘喟叹,原先多好的一个人呀,又干净,又礼貌。哎,不说了,谁又知道
谁怎样呢?
快到中秋时,父亲把石榴摘了,我们全都暗地里悄悄欢喜,父亲忘了一些事,到底也还记
得一些。我们看他把石榴摆在桌子上,来来回回地数,大哥离他远远地对我们开玩笑说,数不
清啊。
中秋节赏月时,像往年一样地热闹,我们都等着父亲把礼物拿出来。
果然,父亲像想起什么似的,进了卧室,他抖开被子,被子里什么也没有,他拉开抽屉,
抽屉里空空的,他打开橱柜,把里面的棉衣棉被拽出来,我们跟在他身后收拾,大哥提醒他,
石榴怎么会放在这里呢,或许在客厅里,也可能在厨房。大家便都帮他找。桌子底下,沙发都被拉开了,我们甚至到石榴树下找一回。父亲很着急,
越急却说不出,他用手比划大圈小圈,我们都明白,那是石榴,而石榴却不见了。
大哥岔开话题,我们也都帮腔,我们希望父亲赶快忘记了这件事,我们指给他看天上的月
亮,又大又圆。
大哥还是决定买回来一箱石榴,拆了包装,故意放在父亲能看到的地方,父亲顿时喜笑颜
开。我们热切地围着他,看他给我们分石榴,告诉他这个袋子里多装了些,那个少了一些,他
便重新分配,不亦乐乎。
下了一场暴雨。
暴雨之后天放晴,收拾储藏室里被淹的物件儿,我们打开一口箱子,大哥拨弄箱子里摆得
整整齐齐的很有仪式感的几个黑乎乎的袋子,辨认了一会儿,他又怔了一会儿,手却捂着脸,
蹲了身下去。
时隔大半年,一场暴雨过后,在这一刻,我们收到了来自父亲的中秋节的礼物。
【链接材料】
2018 年, 高沧海获得第八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评委会这样认为:高沧海以女性视角,洞察
人情世故,以口语化叙事,表现乡村系列风情,以极富想象力的故事,叙写人性冷暖,具有强
烈的生活质感,散发出乡野气息,通过对具体个体和群体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关注与书写,
体现了强烈的悲悯情怀。作品文笔细腻,极具表现力,人物生动,无论选材、立意、结构、故
事编排都显得成熟老道。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写了“石榴树正在开花”又写“石榴树一边开花一边挂果”,突出了父亲小园里的繁忙景象,
同时也为后文父亲送礼物作了铺垫。
B.小说中“父亲”因石榴不知放于何处而未送礼物,结尾却说“收到了来自父亲的中秋节的礼
物”,表达出了儿女没有尽孝的遗憾之情。
C.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记忆
力衰退但依然关爱儿女的父亲的形象。
D.小说的语言呈现出口语化的特征,例如“他豁豁了我们邻居二大娘家的一沟葱”中的“豁豁”就
是将方言写进小说,使得小说具有生活质感。
8.评委会认为作者的小说“无论选材、立意、结构、故事编排都显得成熟老道”,请从“结构”和
“故事编排”两个角度赏析本文。(6 分)
9.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评委会所说的“人性冷暖”和“悲悯情怀”的?(6 分)
7.B
8.【参考答案】①结构:小说采用了对比的结构方式,以“石榴”这个礼物为线索,将没生病
时的父亲和今年的父亲进行对比,表达对父亲的爱以及生命老去的悲哀。(3 分)
②故事编排:小说围绕“父亲的礼物”,先写父亲以前每年给“我们”送礼物,后写今年父亲因
记忆力衰退导致“丢礼物”,再写大哥为安慰父亲而“买礼物”,最后写暴雨之后收拾箱子发现
腐烂的石榴,并且在心里认为“收到礼物”,情节环环相扣。(3 分)9.【参考答案】①人性冷暖:小说写出了乡村人与人之间的淳朴和谐关系,例如父亲记忆力衰
退带来的还有心性的变化,他无意之中伤害了街坊,给邻居生活带来困扰,邻居们大度包容,
并且对父亲的遭遇表示惋惜。
②悲悯情怀:父亲记忆里衰退,是生命将尽的表现,这种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作者写父亲
个体生命逐渐逝去,表达了对生命的悲悯情怀。(每点 3 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酌情给分)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考试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这思考的窑洞
我从延安回来,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窑洞。因为这普通的窑洞里曾住过一位伟大的人,而
那些伟大的思想也就像生产土豆、小米一样在这黄土坡上的土洞洞里奇迹般地生产了出来。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斗争的心脏,是艰苦岁月的代名
词。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延安的形象是战争,是大生产,是生死存亡的一种苦挣。但是当我
见到延安时,历史的硝烟已经退去,眼前只有几排静静的窑洞,而每个窑洞门口又都钉有一块
木牌,上面写明某年某月,毛泽东同志居住于此,著有哪几本著作。有的只有几十天,仍然有
著作产生。这时,仿佛墙上的钉子不是钉着木牌,而是钉住了我的双脚,我久久伫立,不能移
步。院子里扫得干干净净,几棵柳树轻轻地垂着枝条,不远处延水在静静地流。我几乎不能想
象,当年边区敌伪封锁,无衣无食,每天都在流血牺牲,每天都十万火急,毛泽东同志却稳稳
地在这里思考、写作,酿造他的思想,他的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自党中央于 1938 年 1 月由保安迁到延安,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先后住过四处窑洞。这窑洞首
先是一个指挥部,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为了这些决策的正确,为
了能给宏伟的战略找到科学的理论根据,毛泽东在这里于敌机的轰炸声中,于会议的间歇中,
拼命地读书写作。所以更确切点说这窑洞是毛泽东的书房。当我在窑洞前漫步时我无法掂量,
是从这里发出的电报、文件作用大,还是从这里写出的文章、著作作用大。他的房子里只有一
张旧木床和一杯苦茶。他只能将自己分身为二,用右手批文件,左手写文章。他是一个中国式
的民族英雄,像古小说里的那种武林高手,挥刀逼住对面的敌人,又侧耳辨听着背后射来的飞
箭,再准备着下一步怎么出手。当我们与对手扭打在一起,急得用手去撕、用脚去踢、用嘴去
咬时,他却暗暗凝神,调动内功,然后轻轻吹一口气,就把对手卷到九霄云外。他是领袖,更
是思想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这些文章的力量已经大大超过了当时的文件、决定。四壁黄土,
一盏油灯,这里已经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但是唯物质生活的最简最陋,才激励了共产党的领袖
们以最大的热忱、最坚忍的毅力、最谦虚的作风,去作最切实际的思考。
延安岁月是毛泽东及我们党与土地、与人民联系最紧密的时期。他住在窑洞里,上下左右
都是纯厚的黄土,大地紧紧地搂抱着他,四壁上下随时都在源源不断地向他输送着力量。他眼观六路,成竹在胸。在一孔窑洞前的木牌上注明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论持久战》。为写这篇文
章,他在窑洞里伏案工作九个日夜,连炭火烧了棉鞋也全然不知。第九天早晨,当他推开窑门,
让警卫员把稿子送往清凉山印刷厂时,我猜想他的心情就像罗斯福签署了原子弹生产批准书一
样激动。以后战局的发展果然都在他的书本之中。
伟人其实与我们最接近。一次,在延安雷电击死一头毛驴,驴主人说:“老天无眼,咋不
打死毛泽东?”有人要逮捕这个农民,消息传到窑洞里,毛泽东说骂必有因,一了解,是群众
公粮负担太重,他下令每年由二十万担减到十六万担。毛泽东在这窑洞里领导了著名的延安整
风,他的许多深刻的论述挽救了党,挽救了许多干部,但是当他知道有人被伤害时,就到党校
礼堂作报告,说:“今天我是特意来向大家检讨错误的,向大家赔个礼!”并恭恭敬敬地把手
举到帽檐下。
1942 年,华侨领袖陈嘉庚访问延安,他刚在重庆吃过 800 元一桌的宴席,这时却在毛泽东
的窑洞里吃两毛钱的客饭,但他回去后写文章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一九四五年黄炎培访问延
安,他看到边区的兴旺,想到以后的中国,问一个政权怎样才能永葆活力。毛泽东说,办法就
是讲民主,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我想他说这话时一定仰头环视了一下四周厚实的黄土。“七大”
前后很多人主张提毛泽东思想,他坚决不同意。他说:“这不是我个人的思想,是千百万先烈
用鲜血写出来的,是党和人民的智慧。”“我这个人思想是发展的,我也会犯错误。”作家萧
三要为他写传,他说还是去多写群众。他是何等的清醒啊!
胡宗南进犯,他搬出了曾工作 9 年的延安窑洞,到米脂县的另一孔窑洞里设了一个沙家店
战役指挥部。古今中外有哪一孔窑洞配得上这份殊荣啊!土墙上挂满地图,缸盖上摊着电报,
土炕上几包烟,一个大茶缸,地上一把水壶,还有一把夜壶。中外军事史上哪有这样的司令部?
哪有这样的统帅?毛泽东三天两夜不出屋,不睡觉,不停地抽烟、喝茶、吃茶叶、撒尿、签发
电报,一仗俘敌 6000 余。他是有神助啊!这神就是默默的黄土,就是拱起高高的穹庐、瞪着眼
睛思考的窑洞。大胜之后他别无奢求,推开窑门对警卫说,只要吃一碗红烧肉。
当你在窑洞前徘徊默想时,耳边会响起黄河的怒吼,眼前会飘过往日的硝烟。但是你一眨
眼,面前仍只有这一排静静的窑洞。自古都是心胜于兵,智胜于力。中国革命的胜利实在是一
种思想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毛泽东那几篇文章的胜利。延安的这些窑洞真不愧为
毛泽东思想的生产车间。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考写作、展示才华的辉煌时期,收入《毛泽东选
集》(四卷本)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毛泽东在宝塔山下留下了这一排永远思考的窑洞。思想这面铜镜总是靠岁月的擦磨来现其
光亮。半个世纪过去了,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毛泽东离我们渐走渐远,而作为思想家的毛泽
东却离我们越来越近。
(取材于梁衡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7. 对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酿造他的思想 酿造:在文中引申为形成
B. 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运筹帷幄:在帷幕之中计算
C. 他眼观六路,成竹在胸 眼观六路:形容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D. 自古都是心胜于兵 心胜于兵:思想的力量超过武器的力量
1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段既点出了题目中的“窑洞”,又借助交代窑洞让自己“印象最深”的原因引出下文对“伟
大的人”及其思想的具体展开。
B. 第二段中“钉”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被眼前几排静静的窑洞吸引而仁立不动的状态,突
出表现了伟人及其思想的巨大魅力。
C. 第三段通过对毛泽东在弹火纷飞中仍然坚持读书写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毛泽东
对人民最大的热忱和最谦虚的作风。
D. 作者并不是单纯从仰视的角度去写伟人毛泽东,而是尝试用一种尊崇的态度和平视的角度追
问并思考毛泽东思想的成因及力量。
19. 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与赏析。
(1)他是一个中国式的民族英雄,像古小说里的那种武林高手,挥刀逼住对面的敌人,又侧耳
辨听着背后射来的飞箭,再准备着下一步怎么出手。
(2)土墙上挂满地图,缸盖上摊着电报,土炕上几包烟,一个大茶缸,地上一把水壶,还有一
把夜壶。
20. 本文题目“这思考的窑洞”有怎样的意蕴和表达效果?请综观全文,简要回答。
【答案】17. B 18. C
19. 答案示例:
(1)此句运用了类比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毛泽东的英雄形象——既能及时化解眼前的危机,还
能预先思考下一步的行动;表达了对毛泽东卓越的能力与智慧的赞美之情。
(2)此句的句式整散结合,运用白描手法,表现了毛泽东居住的作为指挥部的窑洞环境极其简
陋,衬托毛泽东的功绩之大,洋溢着对毛泽东朴实的生活作风的赞叹之情。
20. 答案示例:
题目中近指代词“这”的使用,隐含了作者曾亲自来到“窑洞”参观的经历;“窑洞”既是实
写,同时也借代曾经在此居住的毛泽东;用“思考”来修饰“窑洞”,既隐含曾经居住在“窑洞”
中的毛泽东善于思考的特点,也表达自己到此得到了深刻的启迪。“这”的使用,既拉近了“窑
洞”和作者的距离,也拉近了“窑洞”和读者的距离;用“思考”这一定语则将“窑洞”拟人
化,使题目新颖生动,能引发读者思考,并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注意需要理解的句子在文本中所在的
位置,结合上下文扩展内容,有助于理解把握。解释具体语境中的词义,目的就在于强调现代
文阅读教学应回到文本本身,应重视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考生在理解文本文意的基础上,应
多体味文本语言,并在具体实在的文本中去与作者对话、交流。做好该题主要是根据具体语境,
联系上下文内容推断出其含义。
B 项,“运筹帷幄:帷幕之中计算”错误。根据语境,“运筹帷幄”这里意为筹划,指挥。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
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
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
出正确结论。
C 项,“展现了毛泽东最大的热忱和最谦虚的作风”理解有误,展现的是毛泽东沉稳大气、处
变不惊的领袖风范。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思路:找角度——扣内容,析效果——
剖感情。常见角度:1.从表现手法(写景写人写物及抒情)、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
代等)、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2.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
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3.从词语使用的角度:例
如动词的作用,形容词的作用,副词的作用,数词的作用,叠词的作用等等。4. 语体色彩:口
语、书面语……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
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1)“他是一
个中国式的民族英雄,像古小说里的那种武林高手”运用了类比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毛泽东的
英雄形象;“挥刀逼住对面的敌人”意思是能及时化解眼前的危机;“又侧耳辨听着背后射来
的飞箭”意思是还能预先思考下一步的行动;表达了对毛泽东卓越的能力与智慧的赞美之情。
(2)“土墙上挂满地图,缸盖上摊着电报,土炕上几包烟,一个大茶缸,地上一把水壶,还有
一把夜壶”此句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一代领袖的居住环境极其简陋,衬托毛泽东的功绩之大,
洋溢着对毛泽东朴实的生活作风的赞叹之情;同时句式上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散文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可以先分析标题内容,再从题目
的线索作用、抒情作用表现主旨的作用等方面分析,综合考虑得出答案。本题中,标题是“这
思考的窑洞”,理解它的意蕴和效果,首先要明确“这”的指代内容,理解两个关键词“窑洞”
和“思考”的意蕴。结合文本可知,“这”是近指代词,指的是延安,隐含了作者曾亲自来到“窑
洞”参观的经历;拉近了“窑洞”和作者的距离,也拉近了“窑洞”和读者的距离。结合文中“因
为这普通的窑洞里曾住过一位伟大的人,而那些伟大的思想也就像生产土豆、小米一样在这黄
土坡上的土洞洞里奇迹般地生产了出来”“每天都在流血牺牲,每天都十万火急,毛泽东同志
却稳稳地在这里思考、写作,酿造他的思想,他的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可知,
“窑洞”既是实写,同时也借代曾经在此居住的毛泽东;用“思考”来修饰“窑洞”,将“窑洞”
拟人化,使题目新颖生动,能引发读者思考,并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隐含曾经居住在“窑洞”
中的毛泽东善于思考的特点,也表达自己到此得到了深刻的启迪。
。【点睛】散文标题的意蕴和表达效果,一般要先明确标题的含义,然后从文章的线索、人物(或
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线索主要分析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
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
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
如双关、反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