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ID:283408

大小:7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9-2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安徽省皖江名校 2021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医”这一名称是近代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之后才产生的。中国古代对医学和医生有 自己的称谓,如岐黄、杏林、青囊、郎中等。19 世纪以来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是“中 医”概念的最早使用者。作为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知识体系,中医学绵延发展已逾两千 年。《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诊病治病养生的理论基础。 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浓缩了中国古代哲学对世界的认知。中医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道家思想精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精粹之一。可见, 中医既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也具有治病救人的重要功能,这并无任何争议。只是到了近代, 西方科学传入中国,西方医学开始为人所知并广为流传,而中医的治病救人的理论基础与西 医存在重大不同,由此引发了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而这就涉及科学的标准和边界问题。 知识社会学主张将科学放在历史背景下、置于文化情境中去解释和理解,而事实上科 学哲学对于科学的划界标准也一直随着历史变迁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美国科学哲学家 库恩提出“范式”理论,认为科学就是一定时期科学共同体拥有的共同信念,包括概念、理 论、方法、话语体系。中医很早就已发展成为一套拥有自身概念范畴且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 并为“中医共同体”全体成员所共同认可。 与库恩同时代的英国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认为科学就是“进步的研究纲领”。拉卡托 斯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包括“硬核”“保护带”“反面启发法”和“正面启发法” 四个部分。从中医发展历程看,“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构成其自古至今一以贯 之的“内核”;经络穴位、五脏六腑、阴阳平衡等学说形成“辅助假设保护带”。在此意义 上,中医学理论体系完全够得上是“进步的研究纲领”。 科学哲学实际上未能回答中医作为文化和科学的矛盾问题。文化,人文教化,狭义上 主要指文学艺术精神生活层面的内容。广义的文化,泛指一切人类创造物——无论是精神的 还是物质的。在此意义上,科学也属于文化范畴。从漫长的人类社会演进史看,“科学”是 直到晚近几百年才出现的文化现象,人文主义思潮孕育了近代自然科学。科学产生于文化, 尔后又逐步从文化中独立出来。一般而言,狭义的文化具有地域属性;而“科学无国界”, 指的是追求客观真理和普遍性规律的科学知识须超越地域属性,放之四海而皆准。 中医学从起源上属于地方性知识。从中医典籍可以看到,中医发展之初,就尽量自觉 地与巫术划清界限。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将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古代科学划入“前科学”范 畴。西医在早期也是源自欧洲的地方性知识,由于其与近代自然科学的紧密渊源,很快发展 扩张成为全球性知识体系。早期的中医当然只限于中国甚至只限于汉族范围,但发展过程中 不断汲取了藏医、苗医、波斯医等民族传统医学的有益成分,近代以来中医已大踏步走出了国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在我国国内抗疫以及外派医疗队参与全球抗疫过程中,中医 药均担当了重要角色,这表明中医药对于整个人类具有普遍意义。正如《不列颠百科全书》 的“科学”条目的解释,“科学涉及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包括追求各种普遍真理或各种基本 规律的应用”。千百年来中医治病救人战胜瘟疫保障种族延续的有效性,表明其理论能够反 映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 (摘编自石英《文化与科学:中医的知识社会学解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虽然中医学在中华大地上已绵延发展两千多年,“中医”这个概念却是 19 世纪来华 的西方传教士首先使用。 B.中医的治病救人功能本无争议,但由于其治病救人的理论基础与西医截然相反,因 而有人怀疑它不是科学。 C.文化即人文教化,不仅主要指文学艺术精神生活层面的内容,还泛指包括科学在内 的物质生活层面的内容。 D.从人类历史看,文化与人类社会同步诞生,而科学出现才几百年;科学源于文化, 尔后又逐步独立于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由“中医”名称来源入手,引出“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并从知识社会学 的角度对中医进行解读。 B.文章通过引述科学哲学家库恩和拉卡托斯的理论与观点,以此来证明中医符合两人 对于“科学”的界定。 C.文章不但阐释了文化的内涵,而且揭示了科学与文化的关系,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文 化与科学的矛盾问题。 D.文章以中西医学在起源和发展上的对比和引用《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有力证 明了中医具有科学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精粹,中医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例如《黄 帝内经》不仅是中医学典籍,也蕴含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B.美国的库恩认为科学就是一定时期科学共同体拥有的共同信念,而英国的拉卡托斯 则认为科学就是“进步的研究纲领”;两人看法并不相同。 C.虽然中医在早期只限于中国甚至汉族范围,但后来不断汲取其他民族传统医学的有 益成分,近代以来已迅速走出国门,成为全球性知识体系。 D.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科学”条目的解释,联系千百年来中医有效地治病 救人战胜瘟疫保障种族延续的实际,可以认定中医也是科学。【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相关的信 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 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 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B.“与西医截然相反”不正确。原文第二段为“与西医存在重大不同”。 C.“还泛指包括科学在内的物质生活层面的内容”不正确。原文第五段为“泛指一切人类 创造物,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且科学不属于物质层面的内容。D.“文化与人类社 会同步诞生”于文无据。 (2)C.“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与科学的矛盾问题”不正确。文章并非为了解决文化与科 学的矛盾问题,而是回答中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 (3)C.“成为全球性知识体系”于文无据。 答案: (1)A (2)C (3)C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 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 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 2021 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其涉及国家之广,对于政治、 经济、生活甚至生态环境影响之深,在不少方面已超过 1929-1933 年的大萧条。新冠疫情何 以会迅速蔓延全球?这对于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使得各国居民间的往来愈加便捷。但是,另 一方面,这也会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拥挤的大城市 往往首当其冲。从九省通衢的武汉、意大利最为富裕和现代化的伦巴第城市圈、英国的经济 中心伦敦到世界之都纽约皆成为疫情的重灾区。基于经济效益导向的全球产业链高度分工, 因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使得不少国家从 N95 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到呼吸机皆捉襟见 肘,无法有效供给。黑格尔曾言,遍览各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各民族未从历史中学到东西。回眸过往,霍乱作为“十九世纪的世界病”,随着火车、轮船的发明肆虐全球,人 口聚集而拥挤的大城市由于城市地下水系统匮乏、卫生设施薄弱,霍乱通过粪口途径广为传 播,昔日的“全球化之都”伦敦首当其冲。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近代以来社会 所依赖的各种技术手段与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风险。如果说,过往阶级社会的驱动 力可以概括为“我饿”,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可以表达为“我害怕”,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 的共同性,“风险社会”由此产生。一言以蔽之,全球化与技术化给世人带来生活便利的同 时,也蕴含着深不可测的社会与技术的风险。 当前,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是世界许多国家政策议程所面临的首 要问题。基于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数、感染率、治愈数、死亡数以及累积趋势的数据分析(时 间截至 2020 年 4 月),不少西方国家成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与此同时,有可能成为新冠肺 炎重灾区的东亚主要国家与地区疫情防控,已见阶段性成效。中国基本控制疫情,率先全面 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逐步 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倡导“小政府、大社会”治理理念,使得疫情暴发之初,西方国家在 病毒检测、公共医疗设施与防疫物资供给等方面严重不足;各国政府政策不一,甚至各行其 是,缺乏统一连贯而有效执行的疫情防控政策,以致西方国家难以实现精准防控,新冠疫情 从欧洲到北美呈波浪式发展,且一浪高过一浪。反之,能够实施精准、统一疫情防控政策的 国家,其治理图景呈现从波峰逐渐滑落至波谷的曲线趋势,虽然在某一阶段的数据会呈现高 位,但是随之不断下滑至谷底。因此,有效应对疫情,国家能力建构至为重要,东亚取得成 效在于其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以及民众的自觉与自律精神,后者也体现于侨居海外华人的 行为方式之中。 对于这场全球性公共危机,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以及政府有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事实 上,政府的有效度体现于国家能力,即安全秩序的供给力和公共政策的执行力两个重要层面。 同时,国家能力需要跳出“大政府、小社会”抑或“小政府、大社会”论争的窠臼,建构“强 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这是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 (摘编自陈辉《新冠疫情下全球治理之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冠疫情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对全球很多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都产 生巨大影响。 B. 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人口拥挤的大城 市首先深受其害。 C. 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国家的 N95 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断供,原因是疫情 供应链的突然中断。 D. 东亚国家能够有效应对疫情,是因为东亚国家具有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能够实施精准、 统一疫情防控政策。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把新冠疫情的影响与 1929-1933 年的大萧条进行对比,目的是引发人们思考如何应 对新冠疫情。 B.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问题,再深入分析全球化与技术化带来的影响,然后指出应 对新冠疫情的办法。 C. 文章既肯定了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也指出了它的潜在风险,显示 了作者的思辨性。 D.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恰当,文章具有 很强的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伦敦曾经因为城市地下水系统和卫生设施问题,而导致霍乱广为传播。人们已从这件事 中受到警觉。 B. 只要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的共同性,“我害怕"代替了“我饿”,“风险社会”就会 产生。 C. 没有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以及政府有效治理,就难以在化解这场新冠疫情全球性公共危 机中获胜。 D. 作者认为,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应该建构“强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 治理结构。 【答案】1. C 2. A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 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 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 项,“新冠疫情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扩大范围。原文是“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 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 B 项,“人口拥挤的大城市首先深受其害”错误,原文是“人口拥挤的大城市往往首当其 冲”。 D 项,“是因为东亚国家具有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能够实施精准、统一疫情防控政策”以 偏概全。“东亚国家能够有效应对疫情”还有一个原因是“民众的自觉与自律精神”。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 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A 项,“目的是引发人们思考如何应对新冠疫情”不全。结合“在不少方面已超过 1929-1933 年的大萧条。新冠疫情何以会迅速蔓延全球?这对于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 对”分析,目的不仅有引发人们思考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还有“新冠疫情何以会迅速蔓延全 球?这对于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 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 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 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 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 性句子等。 A 项,“人们已从这件事中受到警觉”错误。结合“黑格尔曾言,遍览各民族的历史,我们 可以得知,各民族未从历史中学到东西。回眸过往,霍乱作为‘十九世纪的世界病’,随着 火车、轮船的发明肆虐全球,人口聚集而拥挤的大城市由于城市地下水系统匮乏、卫生设施 薄弱,霍乱通过粪口途径广为传播,昔日的‘全球化之都’伦敦首当其冲”分析,根据黑格 尔的话,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 故选 A。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 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 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 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 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 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 “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 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 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 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 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二中 2021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 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 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 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 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 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 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 理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 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 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 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 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 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 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 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 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 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儒家士人也就 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 “爱民”,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已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 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 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 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 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 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 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而变为追求衣锦还乡、富贵宏达。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有所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周游列国,谋政于诸侯,完全是因为天下有垂死欲生之民,而孔孟 又怀抱起死回生之力,希望借此行道。 B.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士人出仕是为了兼善天下的理想,士人和史书中记载的隐士、 逸民都希望或者说曾希望通过做官来实践这一公共理想。 C.因为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所以做官由为了“养民” “爱民”,异化为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 D.士人的“功名”观念转变,是指士人从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转变 为将天下国家之事委命于自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3 分) A.第一、二段从文化源头说起,指出“仕”与“隐”分歧的根本是“人”“我”之别,引出 文章讨论重点“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 B.第三、四段从原始儒家的观点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并强调士人阶级对国 家体系的依附不完全是为了个人利益。 C.第五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士人做官目的、士人依附国家体 系的性质、官员为官意识与习气的转变。 D.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对士人出仕和公共理想异化的原 因都进行了深刻探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 分) A.原始儒家的看法中,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想,积极入仕成为士人的必然选 择。 B.原始儒家所推崇的士人,常常怀抱“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和“仁者不忧”的精神境界。 C.如果想从根本上纠正官僚寄生意识、重塑士人公共理想,就应该转变官员为官的意识、 习气。 D.按照原始儒家的论断,范仲淹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仁者不忧”,他正是一位抱有淑世理 想的士人。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 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一般采用直选法 或者排除法; (2)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前后联系,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形成 整体感知; (3)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正误判断,要注意选项用语是否造成过于绝对、张 冠李戴等错误; 【解答】(1)A.以偏概全,原因在第二段,还有“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 B.正确;C.强加因果;“士大夫社会的确立”与“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之间并无因 果联系;原文第五段只说“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 D.“从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转变为将天下国家之事委命于自己”错 误;原文第五段,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张冠李戴。 故选:B; (2)D.“对士人出仕和公共理想异化的原因进行了多方探寻”说法有误,原文没有探寻公 共理想异化的原因; (3)C.“想要纠正官僚寄生意识、重塑士人公共理想,就应该转变官员为官的意识、习气” 错误;第五段的三种变化是表现,纠正表现不意味着解决了根源; 答案: (1)B; (2)D; (3)C。 【点评】论述类文本设置错误选项的方法 1.从信息范围的大小上看,有范围不清和以偏概全两种错误,范围不清--选项对原文论述 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或缩小。以偏概全--即扩大范围,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 以随意的扩大。 2.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意缺失两种错误。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 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3.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因果颠倒两种错误。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 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 颠倒了两者之间关系。 4.从信息指代内容上看,有偷换概念和指代不明两种错误。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关 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或对个别字词进行改动、变换等。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 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 5.从信息的时态上看,有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两种错误。未然说成已然--忽视原 文中“将来”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已然说成未然 --忽视原文中“已经”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6.从信息的准确度上,有推测变肯定、肯定变推测两种。推测变肯定--选项把原文中可能、 或许发生的事说成是一定、绝对会发生。肯定变推测--选项把原文中一定、绝对会发生的事 说成是可能、或许会发生。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 2021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9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在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中,儒家思想仍不失为颠扑不破的真理,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还 会影响我们民族的立身处世之道。 在西方读者看来,孔子只是一位智者,开口不是格言,便是警句,这种看法,自然不足 以阐释孔子思想其影响之深且大。若缺乏思想上更为深奥的统一的信念或系统,纯靠一套格 言警语,而支配一个国家,像孔子思想之支配中国一样,是办不到的。 简捷地说,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 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底。由此看来,最为耐人深思的特点是 取消政治与伦理之间的差异。其方法为一个伦理性的方法,与法家以严刑峻法为富国强兵之 道截然不同。孔子的学说要求人对人类与社会负起当负的责任,所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此 点与道家的适世玩世又大有不同。实际上,儒家思想所持的是人道主义者的态度,对全无实 用虚无缥缈的玄学与神秘主义完全弃置不顾,而是只注重基本的人际关系,灵异世界神仙不 朽又有何用?这种独具特色的人道主义中最有力的教义,是“人的标准就是人”。就凭这条 教义,一个常人只要顺着人性中的善去行动,就算初步奉行儒家的为人之道了,并不必在什 么观念信仰上去寻求神圣理想中的完美。 更精确点说,儒家思想志在重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因为当时周朝的封建社会 正在趋于崩溃。儒家思想主张阶级分明。要了解这种情形,我们必须回溯到孔子当时封建制 度崩溃以及此后数百年内的状况。当时中国领土内有数百大大小小公侯伯子男等级的诸侯国, 各自独立,其强者则国土与国力日增,时常与他国兵连祸结。周朝天子名为华夏君王,统治 全国,实则徒拥虚名,衰微已极。直至孔子及以后之孟子,虽周游列国,干谒诸侯,求其施 仁政,拯百姓于水火,但亦不屑于一朝周帝。这颇与其所主张之建立理性社会,尊崇周王之 学说相矛盾。因当时国内情势纷乱已极,周室衰微,天朝荏弱,纵然前往朝见,终无大用。 各国间虽订有条约,转眼粉碎,结盟和好,终难持久。养兵日众,捐税日增,强凌弱,众暴 寡。国与国间随时会商,真是舌敝唇焦,不见成功。学人智者开始定攻守之计,和战之策。 当时国界之分渐渐混灭,学者智士周游列国,朝秦暮楚,亲疏无常。而古礼失,尊卑乱,贫 富悬殊,政教乖误,此等混乱失常遂使思想锐敏之士,劳神苦思以求拨乱返治之道。在此种 气氛中,更兼以思想之极端自由,智慧明敏之士,遂各抒己见,如百花齐放,竞妍争香,乃 形成中国哲学之黄金时代。 孔子,他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艺术的力量,相信文化历史的传统, 相信国与国间某种程度的道德行为,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这都是孔子的信念。 (节选自林语堂《孔子思想的特性》,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点明孔子思想的价值和影响,然后由概括分析到具体分析层层深入地对孔子思想 的特质进行阐释。B.文章第四段立足于时代大背景,分析了孔子思想产生的内部及外部原因,彰显了孔子在乱 世中弥足珍贵的信念及力量。 C.文章由今及古,纵横开阖,作者阐析纷繁复杂的史实,语言凝练雅致,句式整散交错,说 理透辟深刻。 D.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如中西方观念对比,儒家学说与其他学派学说对比等,揭示了孔 子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把追求“人的标准就是人”作为最有力的教义,这无论是对于过去,还是当今我们民 族的立身处世之道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B.孔子所代表的儒家主张做人要有社会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而道家主张适世玩世,因 此儒家是理性的,道家是感性的。 C.对于周室王朝,孔孟在学说上尊崇但实际行为却不屑,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周室衰微对 他们实现志向终无大用。 D.当时天下情势纷乱,国运没落,却迎来了思想的黄金期,各路学说精彩纷呈,百家争鸣, 形成中国哲学之黄金时代。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不仅是一个智者,还以其丰富厚重的思想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立身之道。这是中外学界 对孔子的共同认识。 B.儒家思想立足现实,强调人应该担负的责任,既和适世玩世的道家大有不同,也摒弃了毫 无价值的玄学与神秘主义。 C.在孔子的理性社会里,要实现政治的修明,没有法家之“法”,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修养、 社会伦理和道德力量。 D.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注重人际关系,尊崇人性中的“善”,常人必须以此作为为人之道 去追求实现理想中的完美。 1.B 2.B 3.C 安徽省太和一中 2021 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历史上曾有由皇帝诏命而作文赋诗的一种文学活动,文学史谓之“应制文学”。应 制文学并非文学主流,以传統评判标准而言,对其评价,常常是否定意见多于肯定意见,但 客观理性分析,若从多角度切入挖掘其潜在价值,它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仍占重要地位,也 具有经典特质,也是宝贵的文学遗产。 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指出,文学经典作品有两个最主要的思想特征:一是最高尚 的心灵达到了其时代的最高真理,二是表现了人类共同的感情与典型。应制文学同样具有这样的特质。比如汉赋,它实质上是对有汉一代人精神特质的把握,它体现了汉代鼎盛时期那 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雄视天下、傲睨古今的主流文化精神。仪平策说,汉大赋“较全面 地展现了大汉王朝大一统的社会意志以及士人阶层‘兴造功业’的文化心态”。因此,从根 本上说,汉大赋实质上是宏大广阔、统一强盛的汉代社会现实和士人文化心态的一种文学反 映,而并非单单满足统治者需要的“庙堂文学”。再比如台阁体历来被认为是歌功颂德、粉 饰太平之作,但深入探究可见,明仁宗、明宣宗在明太祖和明成祖两代开创鸿业的基础上, 成就了明王朝少见的承平盛世,台阁体的代表人物“三杨”之中“士奇有学行,荣有才识, 溥有雅操”,在他们各有所长而齐心合力的辅佐下天下清平,朝无失政,其诗作也可以说从 客观上反映了盛世太平景象当中宰相的精神凤貌。 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实际情况来看,艺术审美要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扬审 美理想,一是艺术表现方式具有开创性或独特性。前者要求思想境界的崇高和艺术趣味的高 雅,体现着艺术作品的追求和品位;后者要求艺术表现方式的开拓和创新,使作品的内容得 到完美而恰到好处的表现,达到二者之间的高度统一。毋庸置疑,应制文学在新的文学理论 研究语境及视角中,无疑不仅具有传统评价中的“雅俗结合的典范”“佳辞丽句典雅华丽” “文采繁华”“音乐美感”等价值,而且更应该说,它与当时横向平铺的文化领城甚至经济 范畴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与纵向贯穿的后继文化、文学传承也有着积极的价值内涵。比如骈 文,它整齐的句式、华美的辞藻、结构的对称等特点将形式美的规律在文学中的应用推向了 一个新的阶段。再就应制文学作家而言,司马相如、温庭筠、韦庄、杨士奇、杨荣、杨溥等, 他们孜孜作为,在所属文学流派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对文学变革创新的探索与贡献都不可低估, 他们堪称应制文学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他们都有影响不小的作品,作品的审美价值也比较高, 甚至还得到了文学史家的青睐。 (摘编自第环宁《文学遗产中的应制文学》,《人民周刊》2018 年第 22 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应制文学作为文学支流,是奉命之作,按照传统的评判标准,评论者对其评价并不高。 B.应制文学具有文学经典的两个最主要的思想特质,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重要位置。 C.作为应制文学,汉赋是社会现实和士人文化心态的展现,并非为了满足统治者需要。 D.应制文学在新的文学理论研究语境及视角中,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开创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在具体论证过程中,将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紧密结合,有理有据,论证有力。 B.第二段引用丹纳的观点.是为证明汉赋具有经典文学作品的精神特质提供前提。 C.第三段指出司马相如等人有创新性,是为论证应制文学也具有审美价值提供论据。 D.文章先分析了文学经典的思想特征,然后指出艺术审美要素的表现,论证层次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部文学作品未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不能表现时代最高真理、人类共同的感情和典型。B.台阁体代表人物的诗作客观上反映了盛世宰相的精神风貌,它们应都是文学经典作品。 C.文学经典应追求高扬的审美理想与具有开创性和独特性的艺术表现方式的高度统一。 D.司马相如等人的作品得到了文学史家的青睐,这说明他们作品的审美价值也比较高。 1. 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文中说“汉大赋实质上是宏 大广阔、统一强盛的汉代社会现实和士人文化心态的一种文学反映,而并非单单满足统治者 需要的‘庙堂文学’”,这表明“满足统治者需要”是汉大赋的创作目的之一,而 C 项中说 “并非为了满足统治者需要”与原文相矛盾。 2.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 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 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判断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把握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论点以及论证的方法。文中谈到的汉赋,只是举例。举汉赋体现了汉代鼎盛时期主流文 化精神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应制文学符合丹纳所说的文学经典的标准。 3. 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第一步, 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A 项,“不 能表现时代最高真理、人类共同的感情和典型”是主要原因,不是全部原因;B 项说法绝对; D 项推断不合理,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 安徽省霍邱二中 2021 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红楼梦》虽是女性的悲剧,女性的颂歌,但全局最中心的人物,还是男性的贾宝玉。 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胚胎。他为女性唱颂歌,唱悲歌,都 是他作为“新人”的表现。所谓“新人”,就是有了“人的觉醒”的人。但是贾宝玉的觉醒, 不是看到了自己是个“人”,自感人的尊严,倒是看到自己是人当中的“渣滓浊沫”,自惭形 秽。这似乎很奇怪,其实也不奇怪,无非他还仅仅是“新人”的胚胎的缘故。 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并不是来自理性的认识,而是来自直接的感受。他对一切“峨冠 博带”的“须眉男子”深恶痛绝,又在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身边,长期接触到那么多的美丽 聪明的青年女性,看到她们受到不应有的轻视,看到她们的地位是那样屈辱,命运是那样悲 惨,对她们又爱又敬,为她们又悲又愤,回过来就更对“须眉男子”深恶痛绝。他对女性的 尊重,看来也许有过于美化的地方,其实那只是他所理想的最完美的“人”,穿着女装罢了。他在穿着女装的“人”面前自惭形秽,就是以理想的完美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实际 上人类的“渣滓浊沫”并不是宝玉,而是贾琏、贾环、薛蟠之流,正因此,他们决不会自惭 形秽,他们正自幸生为“须眉男子”,可以奴役女人,在女人面前自觉高她们一等。 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实质上就是对“人”的尊重。他理想着完美的“人”,但是现实 中的男人他觉得太丑恶了,只有美丽的女性才比较能做他塑造“人”的完美形象的原型。他 唱的女性的颂歌,其实就是“人”的颂歌。但是,他又眼见一幕又一幕的女性的悲剧,眼见 这人世间仅有的美,逃不了毁灭的命运。 开始觉醒者寻到的光明总是微弱的。贾宝玉所能寻到的一点光明是微弱的,他的心情是 悲凉的,但是他这个艺术形象作为“新人”(尽管还只是胚胎)的力量却是强的。这个艺术 形象十分可爱。书中有人给他勾出一幅速写肖像:他自己被烫了手,倒问烫了他的那位姑娘 疼不疼。他自己被大雨淋的水鸡儿似的,反提醒一位姑娘赶紧避雨。他甘心为丫头充役,受 丫头的气。他聪明而憨厚,女性化而不侧媚。他喜欢女孩子们,也为女孩子们所喜欢,尤其 林黛玉是他唯一的知己。可是另一方面,有人认为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认为他“乖 僻邪谬,不近人情”,认为他“潦倒不通事物,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 无双”,轻一点儿说也是有“痴病”……这样看宝玉的,不是他的仇人,而是最疼爱他的祖 母、母亲和“恨铁不成钢”的父亲。他们的观念都是当时最正统的观念。贾宝玉这样复杂的 形象,带着光辉和芳泽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不是一件小事。 (摘编自舒芜《< 红楼梦 >前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贾宝玉为女性唱颂歌唱悲歌,还寻到了一点光明,却不是真正的“新人”。 B.屈辱、悲惨女性,贾宝玉对之爱敬,为之悲愤,他对女性的尊重是由感性到理性的。 C.自幸生为“须眉男子”、自觉高女人一等的贾琏、贾环、薛蟠等, 是真的“渣滓浊沫”。 D.贾宝玉长期接触许多美丽聪明的青年女性, 为女性所喜欢,但只把林黛玉当作知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贾宝玉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新人”的胚胎,全文围绕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 B.贾宝玉很尊重女性,原因在哪里, 实质是什么, 文章对这些逐层递进地展开了论证。 C.文中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以贾琏、贾环、薛蟠等人来反衬,使贾宝玉形象更鲜明。 D.为了证明“开始觉醒者寻到的光明总是微弱的”,文章最后一段使用了例证法和引证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宝玉觉得现实中“峨冠博带”的男人太丑恶了,古代的贤哲、文人则还是很可爱的。 B.贾宝玉以理想的完美的“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复杂而又完美的形象。 C.贾宝玉自惭形秽,心情悲凉,只能在现实中寻到微弱的光明,但他已经开始觉醒了。 D.观念最正统的祖母、母亲和父亲最疼爱贾宝玉,对聪明而憨厚的他是“恨铁不成钢”。 1.B B 项,“他对女性的尊重是由感性到理性的”歪曲文意。原文说“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并 不是来自理性的认识,而是来自直接的感受”。 2. D D 项,“为了证明‘开始觉醒者寻到的光明总是微弱的’”分析有误。“开始觉醒者寻到的光 明总是微弱的”这句话虽然位居段首,但并不是该段的分论点。该段着重论述的是贾宝玉 “这个艺术形象作为“新人”(尽管还只是胚胎)的力量是强的,这个艺术形象十分可爱”。 3. C A 项,歪曲文意。原文说“他对一切‘峨冠博带’的‘须眉男子’深恶痛绝”,可见“贾宝 玉觉得……古代的贤哲、文人则还是很可爱的”的说法是与原文文意矛盾的。 B 项,“完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这个艺术形象十分可爱”。 D 项,故意扩大范围。原文只有贾宝玉的父亲“恨铁不成钢”,不包括他的祖母和母亲。 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白泽湖中学 2021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最近,不少北京市民发现,摩拜单车起步价已经提高至 1 元/15 分钟了,整体算下来 还不如坐公交车便宜。除了共事单车涨价外,共享充电宝等共享产品近期也纷纷加入“涨价 潮”。 一些共享经济形态纷纷跨入“涨价时代”,无疑让很多已经习惯于享受低价乃至免费服 务的消费者在心理上感觉难以接受,乃至发出“再也不骑共享单车”。再也不用共享充电宝” 的吐槽。然而,对于这样的吐槽,这些共享经济背后的企业并没有过于担心,因为他们清楚 自己的市场定位。也知道自己的涨价举动其实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符合规律的东西,必 然有其合理性。 在此前共享经济“跑马圈地”时,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事充电宝,使用价格都十分便 宜乃至干脆免费。这一方面是企业为了获得客户、抢占市场所采取的营销手段;另一方面, 相关企业之所以能如此“大方”,是因为有各路资本源源不断地注入。但是,资本是要求回 报的,现在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涨价,就是资本索取投资回报之时。 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当市场结束了跑马圈地的时代,留下的获胜者越来越少,也就 意味着共享经济已经从“量”的阶段发展到了“质”的阶段。这个时候不仅消费者要求的消 费体验越来越高,而且对于已经站稳脚跟的商家企业来说,也要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更优 质的服务来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这既符合消费者利益,也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至于人们关 心的涨价问题,虽然敏感,但似乎反而成了一种“副产品”。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充电宝,对于它们的使用都限于特定的时 间和场景。不会成为一种日常应用。比如,共享单车主要是作为一种交通接驳工具,为的是 打通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人们不可能天天骑共享单车上下班、买菜、办事。又如,共享充电宝是人们忘记带充电宝且正好手机又没电的时候才使用,多数人平时并不会时时刻刻 要租用共享充电宝。这就意味着,即便共享经济迎来了“涨价潮”,但因为人们使用共享产 品和服务的频率、时间有限,多出来的成本也有限。并非到了不可承担的地步。 相比之下,人们期待着这样的情景,就是共享经济背后的企业以合理的价格为公众提供 优质服务。公众则根据自己的需要,该用就用,不该用也不会因为便宜就随性用,这才符合 买卖双方的长远利益。 (选自 2019 年 9 月《经济日报·共享经济“涨价潮”符合市场规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共享经济中的商家企业,就因为有各路资本的争相涌入,所以在共享经济的发展初 期施行“低价”甚至“免费”的政策。 B、在明确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后,共享经济中的企业做出的涨价举动既符合消费者的利 益,也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 C 人们对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的使用都只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场景,涨价更降低了共享 产品的使用效率,并令人无法承担。 D.共享企业注重规范发展并提供优质服务,公众回归理性消费,才有可能满足买卖双方 的利益要求,进而使共享经济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从指出“共享经济涨价现象”到分析其涨价原因”,然后提出解决价格问题的办 法,三个层次由小到大,着重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B.文中列举的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只是共享经济的缩影,可见这些共享经济市场会面 临从“量”到“质”的发展和考验。 C.一些共享经济在“涨价时代”中出现的买卖双方矛盾是本文立论的基础,才有“共 享经济涨价潮”符合市场规律”的阐述。 D.本文观点鲜明,论证严谨,语言富于理性,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时代热点的积极 关注和深刻思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共享经济仅仅依赖各路资本的投资“输血”是难以生存的,而“造血”的续命方式 之一,就是在涨价同时优化产品和服务。 B.共享经济并不等同于免费经济,过去提供各种优惠服务也是共享企业为了赢得客户、 抢占市场而使用的营销策略。 C.共享企业想索取资本回报,不仅要加入“涨价潮”,更要将注意力从“跑马圈地”转 向高质量发展的“精耕细作”上。 D.随着竞争日趋理性,共享商品涨价已成趋势,但只要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价格问题 对消费者而言就会无关紧要。1、D (A 原因列举不全,答案在原文第三段;B 指代错误,答案在原文第四段,考查指 示代词“这”;C 混淆是非.) 2、A (三个层次概括无误,但首先作为层进式论证结构。三者并不是“由小列大”而 是“由浅入深”;其次本文详写的是第二个层次,即“分析问题”,而非第三个层次“解决问 题”。) 3、D (“只要……就”绝对化。)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