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精练:新唐书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精练:新唐书篇

ID:283437

大小:33.42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2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精练:新唐书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 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 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 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 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 “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 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 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 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 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 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 赞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 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 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 文,信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 可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 (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B.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C.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D.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浮屠,亦作浮图、休屠。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 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B.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古代科举殿试 及第者),称为进士。 C.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 D.“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本文篇末的“赞” 中称赞白居易为贤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唐书》认为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在元和、长庆时的文坛很有名。他最擅长作诗,其它体 裁的文章,比他的诗歌要写得差些。 B.白居易除了是成就斐然的诗人外,还是正直的臣子。他多次进谏,而宪宗皇帝也多次接受了他的意 见。但是后来还是被当权的大臣们弹劾,仕途不顺,被贬江州。 C.白居易的诗多达数千篇,他按内容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而白 居易看不上眼的恰是世人钟爱的杂律诗。 D.杜牧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不是庄重高雅的人士作的,而且流传人间,影响很坏。白居易则认 为自己的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 (2)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 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补隰城尉。顾中原方乱,慨然有忧天下志。会父疾,绵十旬,不 解衣;及丧,勺饮不入口五日。太宗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即授府记室。征伐未 尝不从,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王尝曰:“汉光武得邓禹, 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禹也。”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太子 即位,为中书令。第功班赏,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功第一,进爵邗国公,食邑千三百 户。 进尚书左仆射,更封魏。帝尝问:“创业、守文孰难?”玄龄曰:“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 战胜乃克,创业则难。”魏徵曰:“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国繇此衰,则守文为难。”帝曰:“玄龄从 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居宰相积十 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帝遣使谓曰:“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 如亡左右手。顾公筋力未衰,毋多让!”晚节多病,时帝幸玉华宫,诏玄龄居守,听卧治事。疾甚,帝命 凿苑垣以便候问。薨,年七十一,谥曰文昭。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明达吏治, 议法处令,务为宽平。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人,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 (选自《新唐书•房玄龄列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B.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 不为易 C.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 不为易 D.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 为易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书令,我国古代官职名称,唐朝中书令为首席宰相,在三省长官中位居第一。 B.国器,本指国家的宝器,如钟鼎之类,也指国家所需的器材,又代指国家政权。 C.食邑,也叫封地,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为食禄的田邑,大小按封爵等级而定。 D.谥,指人死后,人们给他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评价的文字,有褒谥与恶谥之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玄龄心忧天下,尽心为国。他年纪轻轻就心忧天下,被吏部侍郎高孝基称赞胜过当时许多年轻人; 他尽心竭力治理国事,审议法令,也务为宽平。 B.房玄龄文思机敏,善写文章。他在秦王王府任职十年,各种军事文书和幕府檄文,有时顷刻间便写 成,文字简约而道理详尽,一开始就不打底稿。 C.房玄龄位居宰相,深受皇恩。他担任宰相长达十五年,到了晚年身体多病留守京城时,卧床办理国 事,后来病情加剧,皇帝令凿通苑墙以方便问候。 D.房玄龄与唐太宗一见如故。 他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延揽人才,与各位将领暗中结交,人人都愿尽死效 力。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父疾,绵十旬,不解衣;及丧,勺饮不入口五日。 (2)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当是时,河北州县素事隐太子、巢刺王①者不自安,往往思乱。 徵白太宗曰:“不示至公,祸不可解。”帝曰:“尔行安喻河北。”道遇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 行传送京师,徵与其副谋曰:“属有诏,宫府旧人普原之。今复执送志安等,谁不自疑者?”即贷而后闻。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 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后帝尝于酒中曰:“魏徵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徵每谏我不从, 我发言辄不即应,何战?”徵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 须别陈论,顾不得?”徵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 非稷②所以事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 徵亡,帝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闻者媢③之,毁短百为。徵尝荐杜正伦、侯君集才任宰 相,及正俭以罪黜,君集坐逆诛,奸人遂指为阿党;又言徵尝录前后谏争语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悦,乃 停叔玉④昏,而仆所为碑,其家衰矣。 辽东之役,高丽、靺鞨犯阵,李 等力战破之。军还,帝怅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 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 (节选自《新唐书·魏徵传》,有删改) (注)①隐太子指李建成,巢刺王指李元吉,②稷:舜帝的贤臣。③媢:嫉妒。④叔玉:魏徵之子。 9.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 切当帝心者/ B.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 切当帝心者/ C.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 切当帝心者/ D.使还/帝悦/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 切当帝心者/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止确一项定( ) A.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他任用贤臣,善于纳谏,使国力强盛,开创“贞观之治”。 B.昏,同“婚”,指婚姻,古代姻亲关系中,男方父亲称“婚”,女方父亲称“姻”。 C.行在,是“行在所”的省称,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来专指皇帝行幸所到的地方。 D.少牢,古代祭祀用羊、各一者,叫做“少牢”。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上低于“太牢”。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徵年少不幸但志向高远。他幼年丧父,虽然生活穷困潦倒,但不以经营资产为意,而是胸怀大志, 不断学习,通晓诗书术数,后来辅佐太子李建成。 B.魏徵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隐太子李建成的河北旧部人心不稳,魏徵向太宗建议通过显示公心消除祸患,并在前往安抚的途中释放了两名太子旧部而后才上奏。 C.魏徵做事坚持原则。在太宗不听从自己建议的情况下,对皇帝的话总是不马上赞同,对此太宗曾提 出疑问,魏徵回答是因为担心自己立即赞同,皇帝会匆忙行事。 D.太宗对魏徵的态度有过改变。魏徵死后,太宗痛怖思念,但嫉妒魏徵者不断诋毁,太宗施加了一系 列惩罚,而辽东战役失败后,太宗又想起魏徵,并施加恩礼。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所以事舜也。 (2)及正伦以罪黜,君集坐逆诛,纤人遂指为阿党。 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皇帝脸色变了,过后,对李绛说: “这家伙是我一手提拔的,竟敢这样,我不能容忍,一定要斥贬他!” “罢”这里表示时间,指“过了一段 时间”,可单独成句,前后断句,排除 A、D;“我叵堪此”“此”为代词,“这样”的意思,作“堪”的宾语, 其后断句,排除 C。 2.C【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C 项,“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错误,“未冠”不是 “弱冠”,男子 20 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 少,故称“弱”。 3.D【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D 项,“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 都含意激切,言辞质朴”错误,根据原文“至讽谕意激而言质”可知,含意激切但言辞质朴是他讽喻诗的 特点。 4.(1)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2)请求 马上抓捕凶犯,洗刷朝廷的耻辱,把务必抓捕凶犯作为要求(或期望)。宰相嫌他超越职权(以宫官先于谏 官言事),因而不高兴。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 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 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 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 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乞”, 请求;“救”,赈救;“流瘠”,逃荒的饥民。(2)“亟”,赶快、立即、马上;“期”,要求,期望;“出 位”,超越职权。 参考译文: 居易聪明过人,擅长文章。未成年时拜见顾况。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推崇赞许他人。但见 到白居易的文章,禁不住说:“我认为有才华的人已经绝迹了,现在又发现了一个您!”贞元年间,考中进 士,被授职校书郎。 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 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宪宗有所采纳。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征的 孙子赎老宅。白居易上奏说:“魏征担任宰相时,太宗用皇宫大殿的木料修建成府第赐给他,后人不能守 成,陛下还应以他们是贤臣子孙,赎买后还赐给他们。李师道是臣子,不应夺人之美为己有。”宪宗采纳了 他的建议。河东王锷将被授以宰相职位,居易认为,“宰相是普天下人所敬仰的,非贤良有重望和显赫功勋 不可以授任。根据王锷百般勒索民财,所得财物称为‘羡余’作为进献。现在如果把宰相的重任授予他, 天下的人听说这件事,都会说陛下得到他献奉的财物才给他宰相职位的。各节度使私下想:‘谁还不如王 锷?’争相宰割百姓搜刮钱财,向您要求自己想得的官职。” 后来,白居易在殿中与宪宗谈论,论辩执著,坦率耿介,皇帝还没有发告示,白居易就对皇帝说:“陛 下错了。” 皇帝脸色变了,过后,对李绛说:“这家伙是我一手提拔的,竟敢这样,我不能容忍,一定要 斥贬他!”李绛说:“陛下能开放言路,所以群臣敢于对朝政论得论失。如果罢黜白居易,就是钳住他们的口,这不是发扬帝王盛德的办法。”皇帝醒悟,对待白居易仍然像过去那样。第二年,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 京都震动。白居易第一个向皇帝进呈奏章,要求马上捕捉凶犯,以洗刷朝廷的耻辱,要求务必全部缉捕归 案。宰相嫌他超越职权(以宫官先于谏官言事),因而不高兴。不久就传言:“白居易的母亲是坠井死的, 但他却写了《新井篇》的诗,言辞浮华,没有德行,不能在朝中任职。”于是派他出京为江州刺史。中书舍 人王涯又上书说白居易不宜任刺史,于是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被贬以后,白居易能顺应这种遭遇,寄托 心志于佛道生死之说,好像无所顾忌。 评论:白居易在元和、长庆年间,与元稹都很有名气,最擅长写诗,其他体裁文章,未足称佳,诗多 至数千篇,为唐以来所没有的。他自己说:“有关歌颂或讽刺的,叫做讽喻诗;歌咏性情的,叫做闲适诗; 碰到事情有感而发的,叫做感伤诗。其它的为杂律诗。”又自讽说:“世人所钟爱的只是杂律诗,他们看重 的,正是我所轻视的。至于讽喻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闲适诗思虑恬静澹泊而文辞迂缓,由于质 直并迂缓,人们不喜爱也是应该的了。”现在读他的诗文,的确如此。但是杜牧说:“纤艳不检点的诗文, 不是庄重高雅的人所做的。这种诗流传人间,父子母女口口相教授,淫词亵语入人肌骨而不能消除。”审视 白居易,最初竭力直言,在天子面前为政局的安危铮谏,希望以此立功,虽然中道被斥贬,但后来更为坚 定不衰。呜呼,白居易是个贤达的人哪! 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是一组顶真句, 且后两句两两对称,故应分别断开;同时都是“畏”的宾语,所以排除 AB 两项;其次 A 项与 D 项中的“冒 百死遇”语义不通,且“冒百死/一生”属对仗句,意思是,身经百死,而逢一生,即俗话说的九死一生, 进而排除 A D 两项。 6.B【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 项,“国器”代指“国家政权”的说法错误,应表 述为常用来代指“治国人才”。 7.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 项,强加因果,从原文可知房玄龄 “慨然有忧天下志”是做“隰城尉”时,是在“被高孝基称赞”之后的事情。即不是因为有这个心忧天下 的志向才被称赞。 8.(1)适逢父亲生病,历时十旬,玄龄衣不解带服侍;等到父亲去世后,五天一勺汤水不进。(2)(房 玄龄)担任宰相长达十五年,自认为权力恩宠极大,多次上表请求辞去相位,诏书不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 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关键词有:(1)会,适逢;绵,绵延;及,等到;勺饮,一勺汤水。(2)居,担任,居于……之 位;以,认为;隆,高,大;累,多次;表。上表;不听,不准。 参考译文: 房玄龄,齐州临淄县人。年幼时机警敏捷,贯通典籍,善于写文章。十八岁时,应举于进士科。吏部 侍郎高孝基以知人著称,说:“我见过的人很多,还没见过这样的年轻人,(他日后)一定是国家的栋梁。” 补任隰城尉。见中原正乱,慨然而有忧天下的志向。适逢父亲生病,历时十旬,玄龄衣不解带服侍;待父亲去世后,五天滴水不进。太宗率兵巡行渭北,房玄龄杖策拜见太宗于军门,太宗与他一见如故。太宗被 封为秦王后,随即授玄龄职为王府记室。每逢征伐没有不跟从的,(战后)众人争相获取奇珍异宝,唯独房 玄龄收拢人才到幕府,并与诸将暗相深结,人人都愿尽死效力。秦王曾说:“汉光武帝自得邓禹之后,门 人更加相亲相近。自从我有了玄龄,就像光武有了邓禹一样。”房玄龄在王府任职十年,军事文书幕府檄 文,有时顷刻间便写成,文字简约道理详尽,一开始就不打底稿。太子即位后,任职中书令。按功封赏, 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功居第一,进爵为祁国公,赐予食邑一千三百户。后来晋升为尚书 左仆射,改封为魏国公。太宗曾问说:“创业与守成,哪一个更难?”玄龄说:“在事业开创时期,群雄 竞逐,被打败了就归降,战胜之后才能夺取,因此创业为难。”魏徵说:“取得天下后,就会安于骄奢淫 逸。国家由此衰亡,所以说守成为难。”太宗说:“玄龄跟随我平定天下,身经百死,而逢一生,看到了 创业的艰难。魏徵与我安抚天下,害怕因富贵而生骄盈。骄盈就会怠慢政事,怠慢政事就会导致灭亡,故 见守成之为不易。”(房玄龄)担任宰相长达十五年,自认为权力恩宠极大,多次上表请求辞去相位,诏书 不准。太宗派遣使者对他说:“谦让确实是美德。然而国家依靠您(治理)已久,一旦失去优秀的辅国人 才,如同失去左右手。您看起来筋力未衰,不要谦让了!”晚年多病,当时皇帝出巡玉华宫,下诏玄龄留 守京城,听任他卧床办理国事。后来病情加剧,皇帝命令凿通苑墙以方便问候。去世,终年七十一岁,谥 为文昭。玄龄执掌国政时,夙兴夜寐,尽心竭力,一心为公,不想让一件事情有失误。熟悉精通吏事,审 议法令,务为宽平。治家有法度,常常担心孩子们骄奢淫侈,仗势欺人,于是收集古今家诫,书写在屏风 之上。 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子意思是:魏徵出使回来,太宗很高兴,一天比一天 更亲近他,有时请他到卧室,询问天下之事。魏徵也自认为这种赏识是不世之遇,便说尽心中想法而毫无 隐讳,共上奏二百多项提议,全都切实可行合乎太宗之意。“或”意思是“有时”,做“引”的状语,不能 断开,排除 B、D 项;“凡二百余”是“奏”的定语,不能断开,排除 A 项。 10.B【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本题,B 项,“男方父亲称‘婚’,女方父亲称‘姻’” 错误,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 11.D【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题,D 项,“辽东战役失败后”错误,原文是 “辽东之役,高丽、靺鞨犯阵,李 等力战破之。军还,帝怅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因此应 是在辽东战役胜利后。 12.(1)如果当面服从答应,将来另找机会陈说,这就是“事后陈说”,这不是稷用来侍奉舜的做法。 (2)等到杜正伦因为犯法被罢官,侯君集因为谋道被杀后,小人便指责魏徵曾阿附恶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 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 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 (1)中,面,当面;方,将;乃,是;所以,用来……的(做法)。 (2)中,及,等到;坐,因为或犯……罪;诛,被杀;阿党,阿附恶党或结党或(做)徇私偏袒的事。 参考译文:魏徵,字玄成,是魏州曲城人。幼年丧父,生活穷困潦倒,他放弃资产不去经营,胸怀大志,通晓诗 书术数。 太宗即位,任命魏徵为谏议大夫,加封他钜鹿县男。这时,河北州县一向侍奉隐太子与巢刺王的人自 觉不安,常常想着叛乱。魏徵禀告太宗说:“不示以至公之意,祸患就不能解除。”太宗说:“你去安抚晓 谕河北人士吧。”魏徵在路上遇见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被押解进京,魏徵和副使商议说:“正 好皇上已经下诏,旧太子宫廷与官署旧部一律释放,现又捕送志安等人,谁能没有疑心呢?”就放了志安 等人而后奏报朝廷。魏徵出使回来,太宗很高兴,一天比一天更亲近他,有时请他到卧室,询问天下之事。 魏徵也自认为这种赏识是不世之遇,便说尽心中想法而毫无隐讳,共上奏二百多项提议,全都切实可行合 乎太宗之意。由此被授予尚书右丞,兼任谏议大夫。 后来,太宗曾经在酒席上说:“魏徵侍奉隐太子、巢刺王时,的确可恨,我能抛弃旧怨,任川才士, 无愧于古人。但魏徵每次进谏,如果我不听从,我发话时他总不立即回应,这是为什么呢?”魏徵说:“我 认为事情不妥,就进谏;如果您不听从而我马上就回应,恐怕您就会施行了。”太宗说:“只管当即答应, 等待别的时机陈说,难道不行吗?”魏微说:“从前舜告诫群臣:‘你们不要当面顺从,过后又有话说。’ 如果当面服从答应,将来另找机会陈说,这就是‘事后陈说’,这不是稷用来侍奉舜的做法。”太宗大笑道: “人说魏征举止怠慢,我只看到他姿态美好!”。 魏徵逝世后,太宗思念不止,登上凌烟阁观看功臣画像时,还赋诗痛悼魏徵。听说此事的人嫉妒魏徵, 百般诋毁他。魏徵曾经推荐杜正伦、侯君集有才干能担任宰相,等到杜正伦因为犯法被罢官,侯君集因为 谋逆被杀后,小人便指责魏徵曾阿附恶党;又说魏徵曾记下前后谏争之言,给史官褚遂良观看。太宗因此 更加不高兴,便停止叔玉的婚事,推倒为魏征所立的石碑,魏徵家逐渐衰落。 辽东战役,高丽、靺鞨进犯,李勣等人尽力死战方才破敌。人军返还后,太宗惆怅地说:“魏徵如果 健在的话,我能有这次行动吗?”立即征召其家属前往行宫,赏赐慰劳其妻子儿女,用少牢祭祀魏徵之墓, 重新树立石碑,恩礼更加深厚。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