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全国卷语文提分综合试卷⑤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书院楹联多含导化性情、启迪智慧之意蕴,也是儒家文化在书院中最直接的体现。江西白鹿洞书院楹
联曰:“泉石可人,烟霞友我;青山傍屋,绿树盈门。”朱熹评此地“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
学、遁迹著书之所”。“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读书之所”,书院这种选址观念主要是受到儒家“天人合
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即顺应天道,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儒家学派认为,自然山
水具有某种与人的精神品质相类似的形式结构,具有德化的作用。“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凤
凰山敷文书院联) 中和、蕴藉正是儒家对人的涵养所要求的一种极高境地。书院的创立者大多认为,书院
培养人才的目的并非仕途经济,亦非文思辩才,而是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即
一方面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传播道业,济世救民。正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的《跋》中所
言:“窃观古者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
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东林书院有著名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
事,事事关心。”
(摘编自冯刚、田昀相关论文)
材料二:
主持人(《光明日报》智库问答专栏记者):历史上,书院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也是思想、文
化、观念交流碰撞的地方,可以说是名家大儒荟萃,群星竞相闪耀。历史上的传统书院缘何有这么大的吸
引力,这给现代教育带来哪些启发?
肖永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传统书院带给现代教育很多启发。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书院形
成了独特的教育宗旨和人才培养理念。无论是在自然环境的选择、人文环境的营造方面,还是在教育内容、
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形式方面,传统书院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例如,传统书院教育追求“求学”与“求
道”相统一,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将道德情操、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教育
的根本任务;传统书院教育师生关系密切,教师的高尚人格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感召力,学生与教师朝夕
相处,深受其影响和感染;传统书院教育提倡自由讲学、自由研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经常切磋商榷、
质疑问难;传统书院教育尊重学生禀赋、个性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主持人:清末时期,传统书院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纷纷转化为新式学堂。历经沧桑后,如今得以
完整保存的书院可谓凤毛麟角。进入新时代,存世的书院应该如何更好地融入和服务现代社会、培养现代
人才?又该如何打造“活的书院”?
吴国富(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打造“活的书院”,必须认真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书院教
育应当以儒家经典为核心,以积极入世、承担社会责任为主体精神,若背离这一主体精神,就不能称之为
书院教育。知行合一,知与行良性互动、互相促进,是衡量书院教育效果的主要指标。能知不能行,或按照刻板的教条去行为,都无法取得真正的效果。总之,针对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进行专门教育,在学习经
典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实践,不断进行反思、反省,不做“两脚书橱”式的人,不做“嘴长手短”的人,
不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做社会的“看客”“说客”,以内化于心的人文素养为根本,才能取得实际效果,才能
使受教育者成为现代社会喜欢和接纳的人才。当现代社会对书院建立不可或缺的联系时,书院就能“浴火
重生”了。
主持人:书院千年,为中国文脉传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千年之后再回望,书院留给我们最宝贵
的财富是什么?我们如何更好地传承书院文化和书院精神?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中,书院可以提供哪些力
量?
肖永明: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努力挖掘传统书院教育资源,从中汲取智慧,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
总结出一套兼具传统书院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在学术创新方面,应当弘扬历代书院先贤的创新精神,发挥书院的独特优势,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
涵的发掘和现代价值的研究,为学界奉献具有原创性的高端学术成果,以学术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传承与发展。在文化传播方面,应当利用当代最先进的传媒手段,充分体现书院的文化传播、社会教化
功能,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弘扬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摘编自《光明日报》“书院文化传千年”系列报道)
材料三:
谈剑桥,可从不同的角度与观点着眼,就教育制度来说,剑桥的特色是她的书院制。剑桥大学不止是
一大群“学部”的组合,更是一大群“书院”的结合。她是一个由书院结合而成的联邦团体,故剑桥亦称
为“书院式的剑桥”。剑桥现在共有 30 个学院。最老的圣彼得书院已经有七百年的高寿,最新的罗宾逊书
院则刚刚诞生不久。30 个书院,有 30 种风格,30 种情调。从伦敦去剑桥,你心目中只有一个剑桥大学,
但到了剑桥,你只看到一个个书院。诚然,书院是剑桥的灵魂,讲剑桥不讲书院,就像讲《王子复仇记》
漏了丹麦王子。
我们看到现代大学越来越向“综集大学”趋进,学术日益专化,人际关系日渐疏离,教育与生活裂为
两橛。剑桥书院重视居息一堂,重视生活性情之陶治与知性之启发,实值得借镜取鉴。剑桥书院制是成长
的,不是创造的。刻意模仿、大可不必,亦难有功,但如能取其精神,配合本土社会文化而模铸之,则宜
为有心于大学教育者所深思。
(选自金耀基《剑桥书院制的特色》)
1.下面有关我国古代书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选址多为风景优美之地,将自然美纳入书院之中,使之成为道德教化的一部分。
B.精心营造人文环境,寓教化于生活之中,楹联文化直接体现了书院的儒家文化。
C.教师中有学范德高的大儒,引领、感召学生,学术上师生常切磋商榷,质疑问难。
D.教育上“学“道”统一,仕途经济、文思辩才与传道济民、担当天下不分伯仲。
【答案】D(“仕途经济、文思辩才与传道济民、担当天下不分伯仲”说法错误,材料一有“书院的创立者
大多认为,书院培养人才的目的并非仕途经济,亦非文思辦才,而是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吴国富认为只要以“知行合一,知与行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来衡量书院教育效果,就能在新时代打
造“活的书院”。
B.肖永明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传统书院人才培养智慧、学术创新精神、文化传播手段,以更好地推动当
代文化繁荣发展。
C.肖永明和金耀基都认为,书院可以带给现代大学教育很多启发,如书院的教育宗旨、人才培养理念 、
教育方式等可用来改善现代教育。
D.金耀基认为,现代大学向“综集大学”趋进,导致了学术专化,人际关系日渐疏离,教育与生活裂为
两橛。
【答案】C(A 项,“只要……就”说法绝对。材料二吴国富说的是“知行合一,知与行良性互动、互相促
进,是衡量书院教育效果的主要指标”,可见知行合一只是一个“指标”,而不是“条件”。B 项,“我们应
该学习传统书院……文化传播手段”错。材料二肖永明说的是“在文化传播方面,应当利用当代最先进的
传媒手段,充分体现书院的文化传播、社会教化功能,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弘扬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没有说从书院中学习“文化传播手段”。D 项,“导致了”强加因果。材料三说的是“我们看到现代大学越
来越向‘综集大学’趋进,学术日益专化,人际关系日渐疏离,教育与生活裂为两橛”,这只是所列现代大
学一系列问题,但没有体现“现代大学越来越向‘综集大学’趋进”“导致了”这些问题。)
3.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三个访谈问题经过精心设计,紧密围绕“传统书院”和“现代”两个关键词,问题之间没有其内在逻
辑的连贯性。
B.三个开放式问题给予受访者较高的作答自由,从历史到现在和未来,很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C.主持人在提问时使用了“传道授业解惑”“名家大儒荟萃”“缘何”“凤毛麟角”这样典雅的语言,符合
受访者身份。
D.主持人提问时,使用了“活的书院”这样生动形象的表述,既切合谈话主题,又激发了受访者畅谈的
兴致。
【答案】A(三个问题有其内在逻辑的连贯性。 )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 分)
【参考答案】首先提出书院楹联是儒家文化的最直接体现;然后指出书院选址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学派
认为自然山水具有德化作用;最后指出书院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传道济世。
5.现代大学教育与“书院制”结合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①有利于汲取传统书院的育人智慧,创新人才培养机制。②将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能够陶
冶性情、启迪智慧。(每点 3 分。可根据考生答卷情况重新整合答案。)(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6~9 题。
写给当炮兵的儿子
丁 芒
信里先不寄家乡一撮土,
也不寄亲友故旧的叮咛,
不寄屋前杏花三两瓣,
不寄水井旁的笑语殷殷。
既然跨出了家乡的门槛,
既然帽子缀上了红星,
你还是收拾起纤细的锚链,
把心儿碇泊在祖国边境。
我只寄你一缕硝烟,
和电一样的刀光,霞一样的血影,
寄给你,我的战友的雄姿,
寄给你,战壕里泥土的温馨。
也寄给你春天的溪流,
饮饱冰雪的柳芽已经发青,
寄给你雷霆似的脚步,
寄给你汗气熏蒸的白云。
让你去把握革命未来的节奏,
让你去呼吸时代飞迸的火星,
让辽阔的国土贴紧你的胸膛,
让千山万水都来向你叮咛。
你再去寻觅家乡的云树,像从百花园中采一朵芳馨,
你才会有深沉壮阔的爱,
激发你炮弹样饱孕着的热情!
(选自《解放军文艺》1981 年第 5 期,有删改)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节中的四个“不寄”,意味着儿子参军后曾写信表达对家的思念,诗人让他放下这种思绪。
B.“你还是收拾起纤细的锚链,把心儿碇泊在祖国边境”,诗人委婉告诫儿子要踏下心来保卫祖国边疆。
C.第三节和第四节都写到要“寄”什么,但内涵有所不同,第三节侧重激励儿子要有军人的血性。
D.“激发你炮弹样饱孕着的热情”中的“炮弹”体现了儿子的军种,暗示儿子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炮兵。
【答案】D
【解析】“暗示儿子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炮兵”理解有误,本句在于鼓励儿子作为一名炮兵,要有对国家的
热爱,对和平的追求。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开始说“不寄”,接下来又说“寄”,在“寄”与“不寄”的鲜明对比中,表达了深沉的情怀。
B.与“寄”和“不寄”搭配的多为抽象的名词或形容词,这就增强了让读者求索回味诗意的情味。
C.诗人开始说不给儿子寄家乡的什么,最后却让儿子“寻觅家乡的云树”,形成矛盾纠结的呼应。
D.诗歌每四句构成一节,不少地方又反复某个词以连带一组句子,强化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答案】C
【解析】“形成矛盾纠结的呼应”分析有误,最后是情感的升华,不存在“矛盾纠结”。
8.如何理解“让辽阔的国土贴紧你的胸膛”?(4 分)
【参考答案】①让儿子心中时刻装着祖国,热爱自己的国家。②鼓励儿子作为战士尽职尽责,保卫祖国辽
阔的边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9.诗歌采用家书的形式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①形式方面:使诗歌的构思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②人称方面:便于运用第二人称,与儿子
“见字如面”地贴心交流。③情感方面:便于以长者身份表达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每点 2 分,
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苏夔字伯尼,京兆武功人也。少聪敏,有口辩。八岁诵诗书,兼解骑射,年十三,从父威至尚书省,
与安德王雄驰射,赌得雄骏马而归。十四诣学,与诸儒论议,词致可观,见者莫不称善。及长,博览群言,
尤以钟律自命。初不名夔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杨素甚奇之素每戏威曰杨素无儿苏夔无
父 后与沛国公郑译、国子博士何妥议乐,夔与国子博士何妥各有所持。于是夔、妥俱为一议,使百僚署
其所同。朝廷多附威,同夔者十八九。妥恚曰:“吾席间函丈四十余年,反为昨暮儿之所屈也!”因而得
罪,议寝不行。著《乐志》十五篇,以见其志。数载,迁太子舍人。后加武骑尉。仁寿末,诏天下举达礼
乐之源者,晋王昭时为雍州牧,举夔应之。与诸州所举五十余人谒见,高祖望夔谓侍臣:“唯此一人,称
吾所举。”于是拜晋王友。炀帝嗣位,迁太子洗马,转司朝谒者。以父免职,夔亦去官。后历尚书职方郎、
燕王司马。辽东之役,夔领宿卫,以功拜朝散大夫。时帝方勤远略,蛮夷朝贡,前后相属。帝尝从容谓宇
文述、虞世基等曰:“四夷率服,观礼华夏,鸿胪之职,须归令望。宁有多才艺,美容仪,可以接对宾客
者为之乎?”咸以夔对。帝然之,即日拜鸿胪少卿。其后弘化、延安等数郡盗贼蜂起,所在屯结,夔奉诏
巡抚关中。突厥之围雁门也,夔领城东面事。夔为弩楼车箱兽圈,一夕而就。帝见而善之,以功进位通议
大夫。坐父事,除名为民。复丁母忧,不胜哀而卒,时年四十九。史臣曰:夔志识沉敏,方雅可称,若天
假之年,足以不亏堂构矣。
(节选自《隋书·苏夔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初不名夔/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杨素甚奇之/素每戏威曰/杨素无儿/苏夔无父
/
B.初不名夔/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杨素甚奇之/素每戏威曰/杨素无儿/苏夔无父
/
C.初不名夔/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杨素甚奇之/素每戏/威曰杨素无儿/苏夔无父
/
D.初不名夔/其父改之/颇为有识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杨素甚奇之/素每戏威曰/杨素无儿/苏夔无父
/
【答案】B
【解析】:A 项“颇为有识/所哂”错误,"....所” 是被动句式; C 项 “素每戏/威曰”断句错误,“戏”
的宾语是“威”,不能断开; D 项“太子通事舍人”不能断开,这是完整的一个官名,后文“数载,迁太子
舍人”是一个旁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京兆,属古代二级行政单位,所辖范围相当于陕西省西安市及其附近所属地区。
B.洗马,太子属官,在宫中服役,掌管图书等。如《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C.除名,封建时代对官吏的一种惩罚。此外,罢、黜、贬谪、右迁等也属惩罚方式。
D.华夏,最初指周王朝及属于周“王母弟甥舅”的诸侯国,后为神州及汉族的别称。
【答案】C【解析】“除名”指开除官籍,“右迁”则指升职,二者所指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苏夔多才善辩,知识广博。他自幼聪敏,富有口才;少年时就能够与众儒辩论,受人称赞;他博览群
书,擅长骑射。
B.苏夔通晓礼乐,深受赏识。他著有《乐志》十五篇,后来又凭借着音乐才华被推荐去觐见皇帝,高
祖对他称赞不已。
C.苏夔人生坎坷,屡遭挫折。仕途上,他两次因为父亲的缘故被罢免官职;生活上,他重视亲情,因母
亲去世哀伤而死。
D.苏夔临危不惧,御敌建功。突厥围困雁门关时,他组织军民短时间完成弩楼、车箱和兽圈的制作,
凭借军功晋升官位。
【答案】B
【解析】原文是“诏天下举达礼乐之源者”,应该是礼乐两个方面,而不只是凭借以音乐才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 分)
(1)夔领宿卫,以功拜朝散大夫。时帝方勤远略,蛮夷朝贡,前后相属。 (6 分)
【参考译文】 苏夔兼任值宿守卫,凭借军功被任命为朝散大夫。当时皇帝正致力于开
拓疆士,前来朝贡的少数民族络绎不绝。(语意 1 分, 译出“领”“远略”“相属”各得 1 分。)
(2)谢果道骑贲金银珠玉以赂龟兹。起伏兵遮击,尽杀之。(5 分) ((研柔列传))
【参考译文】谢果然派了骑兵携带金银珠宝玉器来贿赂龟兹国。班超埋伏着的士兵进行拦击,把他们
全杀了。(译出“赍”“赂” 各得 1 分,句意 2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秦州杂诗①(其七)
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②归何晚?楼兰③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注】①秦州,唐陇右道州名(今甘肃天水)。759 年,杜甫弃去华州官职,携家远赴秦州,期间创作《秦
州杂诗》。②属国,即典属国,是主管外交事务之官。这里指汉使苏武出使匈奴归来后,被授予典属国一职。③
指汉代霍光派傅介子往楼兰斩楼兰王首级还阙之事。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起句“莽莽”二字写出了秦州四周山岭的雄奇莽苍之势,以环境衬托秦州作为“孤城”的险要。
B.颔联缩小范围,专从“孤城”着笔,写景则将“云”、“月”与“塞”、“关”联结,也暗中寓含诗人对
边防形势的深切关注。C.颈联用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后归国的典故,意在表达对朝廷外御强敌的信心,以此激励本朝使节也要
像苏武那样功成而归。
D.尾联表达作者遥望关塞以外的内心感慨,作者目接边地景象,为国事忧伤,全诗至此,于雄奇阔大中
更生悲凉之美。
【答案】C(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归国后,任典属国之职。此处“属国”暗指唐朝使节,大约此
时唐朝有出使吐蕃的使臣迟留未归,故说“属国归何晚”。C 项“表达对朝廷外御强敌的信心”“激励本朝使
节”等说法无依据。)
15.试比较颈联“楼兰斩未还”与王昌龄名句“不破楼兰终不还”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不同之处,作简要分析。
(6 分)
【参考答案】①杜诗“楼兰斩未还” 反用傅介子斩楼兰王首还阙事(1 分),说吐蕃侵扰的威胁未能解除,
寓含今昔盛衰之感和诗人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2 分)②王诗也用“楼兰”典故(1 分),意在塑
造边地不畏牺牲,志向坚定的英雄群像,也抒发了作者对这些戍边将士的赞美之情。(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扬州慢》中含蓄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寥
寥数字,勾勒出亡妻在自己心目留存的温柔美好的印象。
(3)《临安春雨初霁》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陆游客居京华的消遣生活,营造出极闲适恬静的境
界,然而在其背后又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答案】(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2)小轩窗,正梳妆。
(3)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春天一到,各种时令野菜争先上市了。其中备受人们青睐的就有苜蓿。苜蓿有两种,一是紫花苜蓿,
一是黄花苜蓿, ① 。通常紫花苜蓿的用途只是当作牧草,是牲畜饲料;黄花苜蓿供人食用。为了简洁、
方便、顺口,生活中人们都把黄花苜蓿直接叫作苜蓿。
② ,河滩、野地、街心花园,到处可见勃勃的英姿。苜蓿的模样很好看,它的叶子嫩绿嫩绿的,小
巧秀气,文静雅致;细细的茎,高高挑挑的,跟模特似的。苜蓿的天性,张扬撒泼,要长便是大片大片的,
像是铺就的地毯,又像是飘落的云彩。它只是一个劲地生长,简直是疯长,它能把脚下的土地遮掩得严严
实实,不留丁点的空隙。苜蓿之间也毫不谦让,毫不客气,毫不留情,就像运动员,你比我赛,争金夺银。它的活力与激情,简直让四周的花草羞愧得毫无颜色。
苜蓿不仅装点着大地,还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上海人喜欢把苜蓿叫作草头,生煸草头是沪上菜
馆颇具特色的菜肴。前不久,我去探望在上海工作的女儿,女儿为我接风,领我去了一家专做上海本帮菜
的餐馆,席间还特意点了一道生煸草头。此菜色泽碧绿,柔软细嫩,鲜爽无比,在上海很受欢迎,点击率
很高。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分)
A.拟人 对偶 夸张 B.排比 对偶 夸张
C.对比 借代 排比 D.拟人 比喻 排比
【答案】D.拟人,如苜蓿的天性,张扬撒泼;比喻,如像是铺就的地毯,又像是飘落的云彩;排比,如苜蓿
之间也毫不谦让,毫不客气,毫不留情。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苜蓿是大片大片生长着的,像是铺就的地毯和飘落的云彩”,从语义上
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 分)
【参考答案】①原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苜蓿疯狂生长、生命力旺盛的特点。②原句是短
句,句式活泼,节奏感强,更能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苜蓿生长的特点。③原句与上下文的句式结构、语言风
格一致。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4 分)
【参考答案】①均因花朵色彩来命名 ②苜蓿的生命力非常旺盛
21.下面是一则学校运动会运动员代表发言稿的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
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 分)
①终于盼来了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②我们全体运动员有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创造佳绩,
挑战自我,超越极限,③奉献给鄙校师生一场精彩的运动会!④我们一定发扬奥运精神,不骄不馁,奋力拼
搏;⑤我们一定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遵守大会纪律,服从裁判指挥。⑥在此,我谨代表全校运动
员庄重宣誓:赛出水平,赛出风格,⑦请全校师生刮目相看!
【参考答案】②语序错误,应改为“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创造佳绩”;③谦敬失当,将“鄙校”改为“全
校”或“我校”;⑥搭配不当,将“庄重”改为“庄严”;⑦成语使用不合语境,将“刮目相看”改为“拭
目以待”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 分)
2019 年 12 月初,山东省济南市首批 38 名快递小哥获颁初级职称证书,江苏、山西等地最近也为部分快递小哥评定了初级、中级职称。2019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 600 亿件,快递员总数达 300 万人。随着快
递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送快递早已从纯人力肩扛手提的“苦力活”发展为自动化、智能
化运营的“人机协作”。未来,随着智慧物流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快递行业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
快递业评职称不仅激励了从业人员努力工作,也弥补了物流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空白,显示了社
会对整个行业价值的认可。
(1)请给上述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2 分)
(2)请根据上述新闻内容,写一段评述性的文字,不超过 100 个字。(3 分)
【参考答案】
(1)鲁晋苏等多省为快递小哥评职称(关键词:“鲁晋苏”或“鲁晋苏等多省”“快递小哥”“评职称”。
写出一个给 1 分,写出三个给 2 分;共 2 分)
(2)参考答案 1:多省为快递小哥评职称彰显了社会对快递行业的尊重和认同。(1 分)行业没有高低贵贱
之分,快递小哥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服务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给快递小哥评职称,就是社会对
快递行业的认可、尊重和肯定。(2 分)
参考答案 2:为快递小哥评职称有利于快递行业健康快速发展。(1 分)每个行业都需要有足够的专业人才,
才能在市场中扎牢基础,为快递小哥评职称让快递从业人员有了更强的工作获得感,是快递行业激励人才、
汇聚人才的有力举措。(2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广东 13 岁独臂篮球少年张家城,靠着行云流水的运球、投篮视频火遍全网,他也借此实现了
很多心愿:完成广东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见到偶像易建联、为 CBA 复赛开球……但是成名也给他带来了
一些烦恼。很多人登门探望,其中不乏一些企业想邀请他直播带货,有些学校希望他转学就读,还有机构
想签约他成为网红……张家城表示:“我只想好好练球而已。”
材料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走红的医生张文宏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强调,“大家不要叫我网红,
还是叫我文宏医生吧”。对于自己的走红,他非常淡定,“病毒很快就会过去了,我自然会非常 silently 走开,
以后我就是个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普通医生。传染病也不是个‘红’的学科,但我还是非常享受我的工作。”
材料三: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
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感触?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要脱离材料范文和含义。
【写作指导】
1、材料分析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则材料,搞清材料内涵,然后通过求同求异或者互补
的分析,确定合适的立意。
材料一:张家成拒绝对名气的炒作,不愿做网红,“只想好好练球而已”。这是一则事件型材料。
材料二:张文宏医生不愿成为“网红”,而且对自己身上的虚名有很清醒的认识“不在意热度,享受自
己的工作”。这也是一则事实型材料。
材料三:这是一则道理型材料,李大钊先生这段话的意思非常明确,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才能成
就一番事业。
作文材料中,“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感触”的要求,就是要求我们阐述对于材料的见解和看法,而通
过综合分析,我们发现,三则材料的核心,都是“虚名”一词,两则事件型材料,表现的是对待“虚名”
的冷静态度——张家诚不忘初心,张文宏淡然冷静、坚守本色。材料三的句子,则是以名人名言强调要拒
绝虚名,脚踏实地。
2、参考立意
①拒绝虚名,脚踏实地
②不畏虚名遮望眼;
③不忘初心,淡看虚名;
④拒做“网红”,树立正确价值观;
⑤拒绝名利诱惑,成就精彩人生;
⑥虚名之下,更见定力;
⑦知止,方能前行;
⑧拒绝“网红”,人生长红;
⑨不要人夸颜色好,但守初心永向前;
⑩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素材积累】
(1)道理论据
1、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2、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
3、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
——明·洪自诚《菜根谭》
4、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
——唐·白居易
5、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
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居里夫人
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
7、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
——张继高
8、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茨威格
9、“勿忘初心”,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我们出发时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不应该是一个精
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应该站在国家、民族、社会、人类未来的视野中去思考问题和付诸行动,应该生活在
广阔而深邃的时空格局中,做“中国的脊梁”。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
10、人不可为了荣华与虚名给自己招来危险。
——伊索
11、金樽玉杯不能使薄酒更厚,鸾舆凤驾不能使驽马健捷。
——南朝·梁·萧绎
2、事实论据
①2020 年疫情期间,因为在某网络平台发布的一系列模仿视频,网名“钟美美”的鹤岗某中学初二学
生钟宇升迅速走红网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钟美美坦言有多家广告公司、网红公司给他打过电话,签约
费高达一百万,他很心动,想要去看看,可是当他告诉妈妈的时候,受到了妈妈严厉的批评,钟母表示,
给你一点钱就那啥了,不要被人蒙蔽了双眼!最后放弃了这些签约机会。
成为网红后,钟美美说自己又喜欢又不喜欢,网络时代,一切来得快,去得也快。他知道自己的热度迟早会消散,他的梦想是考进北京电影学院,进行专业的表演学习。
②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关而止。皆曰:
“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
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③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
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
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
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④“小马云”范小勤:2008 年,范小勤出生在江西农村一个贫困家庭。他父亲被蛇咬伤后截肢,母亲
患有小儿麻痹症,奶奶也有痴呆症,范小勤下面还有个兄弟。
范小勤的走红,纯熟以外。九岁那年的一天,范小勤在地里玩耍,当地一个村民经过他身旁,意外发
现他和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非常像,于是,就把他的照片上传到网上不成想,没过多久,范小勤就成了知
名网红。
成名后,范小勤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无数人帮助他、救济他,就连马云也给予了他帮助。凭借这
张脸,范小勤热度越来越高,一家经纪公司瞅准了时机,和范小勤签约,对他进行了一番包装,并带他参
加各种活动。在公司的运作下,范小勤甚至还参演过影视剧。
昔日的穷孩子,摇身一变,竟成了小明星,这让很多人都觉得,味道不对了。渐渐地,范小勤的热度
越来越低,负面消息却越来越多,其商业价值不断下降。最终,经纪公司终止了与他的合作。他重新回到
家乡,又变回了穷孩子。
【范文分析】
保持定力,行稳致远
在“出名要趁早”许多人奉为圭臬时,在费尽心机的炒作层出不穷时,独臂篮球少年张家诚和抗疫专
家张文宏对“网红”身份的拒绝,就像是一股清流,告诉我们:盛名袭来时,更要懂得保持定力。(提出中
心论点)
定力是什么?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大学》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
虑,虑而后能得”的句子告诉我们,所谓定力,其实就是知止,就是懂得拒绝。(从“是什么”的角度对定力
进行分析)成名的渴望无可厚非,能够走红也是一种幸运,但是,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盛名时,如果缺乏足
够的定力,那成名也不见得是一种幸运。“小马云”范小勤在突然走红网络后放弃学业踏入名利圈,但很快被残酷抛弃,最终重归乡村,但学业已被耽误;君不见,有些家长致力于将孩子打造成“小网红”,但代价
却是孩子的纯真与健康。突然成名固然是一件可喜的事,但“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虚名当前,缺少拒绝的定力,那等待我们的,可能不是幸运,而是人生的苦酒。
定力源于对自身的清醒认知,(结合材料对定力进行深入分析)面对纷至沓来的邀约与诱惑,张家诚始
终记得自己“知识想好好练球”的愿望,张文宏医生始终记得自己“是个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普通医生”
的身份。这种对自我的认知就像是人生的定海神针,让他们在面对纷至沓来的名利诱惑时,始终能坚定地
走在自己的人生正轨上,既不被“网红”的光环迷惑,也不在一时的热度中迷失。倘若他们如王安石笔下
的方仲永一般,为了眼前的一点名利,而脱离自己的本色,不断地在营销与炒作中消耗自己,那等到网络
世界里喜新厌旧的网友们退去,留给他们的,只能是人生的一地鸡毛甚至是不进反退的悔不当初。
愚者图虚名,智者务其实。元代诗人王冕一生正直豁达,不图虚名,曾于墨梅图上题诗“不要人夸颜
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真正的智者,在鄙薄流俗中独善其身,以实干向我们展示了定力的真谛。(联系
相关事例进行拓展分析)“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许身国威壮河山”,扎根戈壁大漠默默奉献;黄旭华为
研制核潜艇“甘做隐姓埋名人”,30 年“水下长征”无怨无悔;黄大年“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用生
命开拓中国的地球深部探测事业……他们没有人生里没有喧嚣的热度,没有动辄数以十万计的粉丝或转发,
更没有走红全网的夸张流量,但但他们始终记得自己的本色,国家和民族也始终记得他们的名字。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愿更多人在名利面前有清醒拒绝的定力,在辛勤耕耘中收获充实厚重的人生。
(提出愿景,升华主题)
【点评】这篇文章以“定力”为关键词,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要保持定力”。在写作中,以“层
进式结构”为框架进行论述,在提出中心论点后,分别从定力的概念,定力在材料示例中的具体表现,以
及定力在现实社会中的集体表现等几个角度分别展开,在对材料进行剖析的同时,也联系现实,对中心论
点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构严谨,语言连贯,是一篇不错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