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专题
泉州市质量监测(一)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材料二:
2020 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联合知乎发起《两会云问答》。钟南山院士提的问题是:
经此一疫,你形成哪些健康的生活方式?你有哪些健身故事?这一提问引发网友热烈的回应,
大家郝希望疫情期间所养成的早睡早起、规律饮食、适度锻炼、公筷分餐等良好习惯可以延
续下去,成为健康生活的“新常态”。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为学校广授站写一篇广播稿,倡导
全校同学“心怀理想,健康生活”。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四、写作(60 分)
23. (60 分) (略)
福建省名校第一次联测语文试题
七、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诸子散文与史传作品中的人物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其中有游刃有余的庖丁,有智退秦师
的烛之武,有运筹帷幄的张良……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人物展开讨论。上述三个人物,哪一个给你的启示最深?
请结合你的感受与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永远的烛之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 题目是《永远的烛之武》。秦晋联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
国难面前,烛之武临危受命、孤身出城;强秦帐内,烛之武不卑不亢、字字珠玑。终于,谈
笑间,干戈化为玉帛。烛之武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操,烛之武义无反顾独闯秦营
的英雄气概,虽经两千多年时光流水的冲刷,依然放射出熠熠夺目的光华!命运对烛之武并不公允,几十载的饱受冷落,大半生的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烛之武,
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负责养马的“圉正”。在他伏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
起他;当他仰起斑白的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
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推出了
他。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
测的境地前。
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慨然“许之,
夜缒而出”。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大、变高、变清晰。当一个
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
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
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和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
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
面对雄心勃勃的秦穆公,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要有智慧。慷慨陈词间,有烛之武对
郑国的一片赤诚,还有对局势的准确掌控;寥寥数语里,有烛之武对人情的自如练达,还有
对世事的深刻洞明。所以,一场思想的碰撞之后,“秦伯说,与郑人盟”,一场灭国的灾难,
就这样化为无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感谢《左传》为我们记下了那位忠
勇睿智的老人,纵然隔着千年看去,他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那就是烛之武。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
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
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
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游刃有余的庖丁,庖丁之所以能够做到目中无牛是因为他杀过的牛太多了,从何处
入刀,刀往哪里走,何处是肌肉,何处是内脏,何处是骨头,他都一清二楚,这跟他平时杀
牛的经验积累是分不开,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告诉人们成功在于勤奋,只要平时多
加练习,肯下功夫,仔细观察思考,一样能像庖丁解牛一样做起事情来游刃有余。烛之武是
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
他在说秦伯之前,只是郑国的一个圉正,小小的养马官,有着怀才不遇的愤怨,但在郑国危
难之际,挺身而出,只身去说服秦伯,足见其义、勇。说服秦伯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
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亡郑对晋有利,而存郑对秦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运用
智慧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难,所以说他是一个有义有勇有智谋的爱国之士,具有维护国家安
全的爱国主义精神。烛之武不顾年迈,临危受命,夜缒而出,不避险阻,只身前往秦营之中,
因势利导,妙语退秦师。烛之武以个人之力,挽救了国家的危亡。张良,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
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
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
皇太子,册封为留侯。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
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
房。”任务“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人物展开讨论。上述三个人物,哪一个给你的
启示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与思考写一篇发言稿”,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写一篇发言稿,三
个人物,各有千秋,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来写。
【立意】像庖丁一般敬业爱岗;为了祖国,勇敢无畏;我心中的张良;烛之武,我想对您说;
烛之武是个胜利者等等。
【结构】是什么让烛之武义无反顾地出使秦国?是国家利益。在所有优秀品质里面哪一个最
重要?是热爱自己的祖国。人们常说,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是的,无数的仁人志士之所以被
世人称颂,就在于他们的爱国精神是留存在人们心中的丰碑。正如作者所说,“纵然隔着千
年看去,他依然傲然屹立在历史长河中,那就是烛之武”。
【素材】1.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直奔秦营。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大门的时候,
那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他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
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
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如果不
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2.“郑乃弹丸小国,而强秦竟联合晋军,对我大举进犯,此乃强盗行径,何大国风范之
有?”烛之武本可义正词严,痛斥秦伯,既解心头之恨,又伸张了正义。但是这样一来,说
不定秦伯一怒之下会把他剁成肉泥。烛之武深谙攻防之道,他站在秦国立场上,顺着秦伯的
心理,叙说亡郑对秦国的利弊,使秦伯心甘情愿地放弃了灭郑的打算。古人云:若欲取之,
必先予之。进攻未必都是勇往直前,后退也未必不是进攻,生活中我们应当少些许褚式的勇
敢,多些烛之武式的智慧。
3.人生总有不得志的时候,但你没有自我放弃的权力。烛之武“壮也不如人”,长时期处于
不得志的状态,但是他安天下济苍生的抱负从来不曾放弃过。他时刻关注天下形势,研究各
国动态,洞悉强国之间的恩怨历史,所以当机遇来临时,他能游刃有余,从容应对。如果烛
之武在“不如人”的时候自甘平庸,放弃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和研究,他能在游说秦伯时干得
那样漂亮吗?人生需要机遇,但你放弃进取之心,你也就永远失去了机遇。
【点睛】作文写作方法:(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
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
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
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
地,扩大选材的范围。(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
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
体。(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
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
求。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写作
3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校园演讲比赛上展示了三张照片。第一张,一名协警在雨中单膝跪在马路中央,为车祸
中受伤倒地的老人撑伞。网友留言:“撑伞哥,看着让人很暖心。”第二张,某职业技术学
院的小伙身披五星红旗,站在世界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第三张是莫高窟壁画前 80 后
学者们面壁工作的背影。2019 年,他们制作的“数字敦煌”走进摩洛哥,受到热捧。
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人生中的高光时刻。请结合材料内容,以“人生中的高
光时刻”为主题,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
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静待你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静待你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骄傲所在,普通协警单膝跪地为老人撑伞;技校小伙身披
五星红旗,站在世界技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80 后学者们制作的“数字敦煌”走进摩洛
哥……这些平凡人的身上不平凡的闪光之处,就是所谓人生的高光时刻。
高光时刻大体上等同于现在我们所说的成功。但是与成功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些高光时
刻是真正属于自己个人的。比如,一个出身平寒的农家子弟,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了大学,
后来又拿到了博士学位,获得博士毕业证的时刻就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高光时刻。
或者一个默默无名的小演员,依靠很多年的执着和努力,终于成为一部大片儿的主角,
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明星。那么当他面对聚光灯,面对人们的称赞时,他就在享受自己人生
的高光时刻。
历史上有名的三国人物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战前的几十年,一直是曹氏政权的谋臣。他先后辅佐曹操、曹丕、曹叡和曹芳四代君王,一直都身为人臣安分守己。但是,在他晚年 70
多岁高龄的时候,终于决定发动高平陵之战,将曹魏的江山占为己有,在那一时刻,虽然
司马懿已经迟暮之年,但那是他人生最耀眼的高光时刻。
写西游记的吴承恩,一生颠沛流离贫困潦倒,一生都在求其功名的他用了大半生的时间,
才考中一个小小的县官,只做了一年又半载,就被人从位子上赶下来。小时候出生在商人家
庭衣食无忧的他,到了自己独立门户的时候,却天天都在愁着柴米油盐,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到 70 多岁高龄的时候,吴承恩开始写西游记。他用七年的时间写了这部传世之作。当他写
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虽然吴承恩已经风烛残年,依然贫穷孤苦,但那时候是他人生的真正
高光时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当我们看到别的人在滋润的生活、兴奋的表达、热情的宣
泄、骄傲的炫耀的时候,我们也不一定非要羡慕他们的高光时刻。其实人生真正的奥秘在于,
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高光时刻在什么时候能够到来,因为那才是人生真正的惊喜。因
为不知道你才会觉得非常神秘。
对有些人来说,他们的高光时刻来的很早很及时,年轻时候他们就拥有了良好的资本,
不错的声望。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的高光时刻往往来得很晚,那叫大器晚成。
在自己的高光时刻来临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坚守本分,砥砺前行,不要因为暂时看不到
希望就放弃努力!
谢谢大家!
复兴中学的一员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任务驱动型材料写作能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
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
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
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
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
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
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力。3、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
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
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
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
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
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
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天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
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审题】三张照片,三类平凡的人:一名协警在雨中单膝跪在马路中央,为车祸中受伤倒地
的老人撑伞,暖了人心;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小伙身披五星红旗,站在世界技能大赛的最高领
奖台上,鼓舞了人心;莫高窟壁画前 80 后学者们制作的“数字敦煌”走进摩洛哥,受到热
捧,多年面壁的时光书写了精彩的人生。导语部分指出——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
也有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因此,材料意在引导同学们思考平凡之人通过自己的爱、善良、坚
持、奋斗等书写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立意】平凡之人亦有高光时刻;高光时刻需要爱心、奋斗、坚守;奋斗青春,静待自己的
高光时刻。
【结构】紧扣材料中心拟定题目《静待你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然后引述材料提出论点。
接着明确什么是高光时刻——成功;然后用具体事例论述“为什么”,即成功的原因——默
默无名的小演员,依靠很多年的执着和努力;迟暮之年的司马懿壮心不已;一生颠沛流离贫
困潦倒的吴承恩坚持写作。最后从“怎么办”的角度指出——每个人都应该坚守本分,砥砺
前行,不要因为暂时看不到希望就放弃努力!
【素材】1. 人生旅途中难免会有各种遭遇与挫折,使得老而无所依、老而无所养。面对这
些不幸者,我们用无尽的爱心与呵护,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一个爱的港湾;同时
也使得一位位护理员,在这平凡而崇高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与青春。
护理员姐妹们经过专业的培训上岗,她们对待老人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尽心尽责。她们秉
着一颗爱心、善心、耐心、孝心工作,她们敬业,她们无私。在工作中她们不怕脏不怕累,
为老人洗衣服、剪指甲,为长时间卧床的老人翻身、抹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端吃、端喝,
真正做到了为老人排忧解难。让老人们感受到像家一样的温暖,让老人住的放心、宽心、安
心。
她们这种视老人如亲人,无微不至地关心老人的事迹,在这里却是屡见不鲜的。护理员们正
是脸带微笑以温暖的双手和一颗圣洁善良的心,抚慰一个个孤独无依的老人,驱散了无数的
痛苦和忧伤。这就是爱,平凡而又伟大。
2.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争肺炎的最前线,身患渐冻症,双腿肌肉已经萎缩的张定宇院长一
瘸一拐地走在院外。他说:“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
事!”扶危渡厄,医者担当。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才有人愿
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3.湖州,一名老人来到社区,在桌上放了一沓崭新的 100 元钞票。而后,他朝着工作人员深
深鞠了一躬:“国家有难,我就要出份力。”说完转身就走,工作人员想让老爷子留下名字,
他却拒绝了。“要写名字,应该写一名知恩者。”
4.四川广元,首批派往武汉的医疗援助队伍即将出发。丈夫站在大巴车边,大声朝着车里的
妻子喊道:“赵英明!平安回来!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的家务我做!听到没有!”在她身旁,
还有许许多多和她一样,疫情中的逆行者。请战书上一个个鲜红指印的背后,是一颗颗赤忱奉献的医者之心。谁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谁都有难以割舍的亲人。可总有一群人,从未忘记
自己的誓言。
【点睛】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方法: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
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
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
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
“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
“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
的审视角度。
永安三中 9 月月考
四、写作(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 年五四青年节之际,B 站发布了献给新一代的演讲视频----《后浪》。 此“浪”一
出,引发全社会的如潮评论。有人说,“迷茫、忧伤,无私、无畏”这些词语戳中了他们的
泪点;有年轻网友说,“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敬意、感激”话语真诚有力,直击各代人
的心扉;还有人说,与其定义前浪后浪,不如思考何为青春,何为青年以及如何让后浪真正
奔涌起来。
以上评论触发了你哪些思考?《青春对话》栏目邀请你和以下嘉宾进行交流,请你给其
中一位嘉宾写一封信,表达你的思考。被邀嘉宾有:“两弹一星”功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孙家栋,“敦煌女儿”樊锦诗,95 后科学家曹原,古风美食博主李子柒,穿越战疫生死线的
最美快递员汪勇,你的父亲母亲。
要求:题目自拟,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四、写作(60 分)
1、题目解读:
扣住事件一五四青年节 B 站的视频演讲。聚焦三个“有人说”。围绕“前浪与后浪的青春”
话题,采用书信体方式,进行代际对话或同龄人的交流。考生可以就其中一点展开思考也可
以综合两点或三点写出感悟。可以抒发对“前浪”的敬意与感激,也可以叙写从迷茫忧伤到无
度自信的青春成长过程;可以热烈赞颂“青春是有为奋进者的共同称呼”,也可以冷静思考让
“后地年涌的激情之源和成功之路,呼吁社会(包括“前浪”)给“后浪”创造成长成才、建功立业
的良好环境氛围,让他们眼中有光,心里有火、脚下有路。
写作对象;任选一个嘉宾。嘉宾的名字考生应该是熟悉的,他们的事迹也应是大致了解的。考生若确实了解不够,还可以选择致信自己的父系或母桌,以他们的青春故事照见自己
未来的样子。
2、优秀范文:
时代潮涌,奋斗为浪
敬爱的孙家栋爷爷:
您好!
不知您有没有看过视频《后浪》?视频里,讲述了新一代人的境遇与奋斗。身为后浪中
一员的我,也将于时代潮涌中,以奋斗为浪。
忆往昔,时代潮涌,那是你们的峥嵘岁月。
学有所成,怀着报国之梦,将青春留在了戈壁滩上。因为你们的奋斗,中国才摆脱了其
他大国的“核封锁”。还有“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敦煌女儿”樊锦诗。你们那一代人,响应国
家号召,将一生献给了中国的建设。你们曾经风华正茂,如今亦是国士无双。
看今朝,时代潮涌,这是我们的奋斗青春。
现在的中国,5G 商用,万物互联,“嫦娥”奔月,“蛟龙”下海,社会日新月异。如《后
浪》中所说的那样:“不要成为我们想象之中的样子。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已经不足以
想象你们的生活。”现在的中国,90 后正崭露头角。00 后也即将步入自己的岗位。我们这一
代人,有 95 后科学家曹原,有通过短视频将中国乡土文化传到国外的古风美食博主李子柒,
有明知风险仍坚守岗位的快递员汪勇,更有“身着白衣,心有锦缎”的抗疫医生。青春本色当
似火,岁月节律应如歌。我们这一代在沧海横流中,亦显英雄本色。
李大钊曾言:“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时代奋斗,与境遇奋斗,与经验奋斗。
故青年者,人生之春,人生之实人生之华也。”岁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我们最好的时代,
就是现在与时共进何所幸,热血报国当少年。
身为后浪的我们,无私、无畏,亦有迷茫、忧伤。我们看见“丧文化”流行,我们看见“佛
系青年”慵慵不前。但如《北大青年》中所说的那样,“你所做的一切,都塑造着你的骨肉和
思想,也改变着某个角落的时空。然后,锱铢积累,水滴石穿,一切都将虹销雨霁,云开月
明。”
现在的我们,位于更好的时代之中,也拥有更加多元的选择。但与我而言,我想成为像
您那样的人。如您一般,学以报国,在时代潮涌中,搏击风浪。
凡此过往,皆为序章。正如《人民日报》在写给青年的信中说的那样:“你的梦想有多
雄奇,中国就有多美丽。”时代潮涌,我愿与时偕行,奋斗为浪。
敬祝
康安
XX 学生X 年 X 月 X 日
点评: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便是举例详实,通读全文便可发现,作者大多是引用例子来表达
观点,同时也验证自己的观点,同时作者十分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与观点。段与段之间
的联系过度也非常自然。这也是一篇十分有特色的作文。
月考(一)语文试题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在拼图游戏中,完成整幅拼图需要一个个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而这些小小的拼图单片,
如果视自己为孤立的个体,就难以确认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只有嵌在恰当的位置上,它们才
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其实,每一天,每个人,都应成为某个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单片,既独特又相融。当
然,一幅完美的宏大图景,也会让每一块拼图单片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我们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此有怎样的思考?
又应该有怎样的行动?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2.【审题指导】材料以拼图这种隐喻式语言方式进行题意表达。
1、寓意解读准确:“整图与单片”隐喻类比“群体与个体”“群与己”或“青年和民族
复兴(国家)”的关系。作文中本题和喻体都要出现。
单片——单片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个性特点);单片与单片之间的融合性(相互关
联);单片在整体中各得其所和各尽其能(价值实现)。
整体——由单片拼接而成(构成);为单片提供位置(义务);融合而产生整体性价值
(价值)。
2、关系阐释清晰:单片与整体关系,宏大图景与拼图单片的关系,共生共存,生成意
义与价值(关联与价值生成);
定义:整体拼图追求完整、宏大、完美;单片拼图追求独立、独特、恰当的位置感和不
可替代性。福清西山学校 9 月月考
四、写作(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
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
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
偶像的时代。
当今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
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1.60 分 作文立意:
当英雄,爱英雄,英雄崇拜是宝贵的文化财富;英雄的内涵随时代而变化,每一个时代
都有自己的英雄;英雄是人不是神,平凡的人也可以成为时代英雄;走出崇拜错位的阴霾,
致敬那些用生守护岁月静好的人。
龙岩市第一单元过关考试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材料一:“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诗
材料二:“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
材料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以为报,永以为好”——《诗经·卫风·木瓜》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综合
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
作文指导:
二、【材料解析】
1.材料都是客观存在,可能有正有反,就像没有人是孤岛,这是从反面说,从正面说就
是我们是一个整体,就像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正面说就是每一片雪花都有责任。所以他
们都是现象,我们总结提炼观点不能脱离整体去看某一个材料。
2.综合材料立意。命题要求是“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就必须三则材料都体现。除非
给你权限,允许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
3.写作选好切入点。
三、【审题点拨】1.弄清材料内涵:
材料一:侧重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关系,我们是一个整体,强调人的社会性。
材料二:高山上终年都覆盖着皑皑白雪,这些雪,远看上去如同一个庞大而坚固的白雪
帝国,坚不可摧,然而积雪越厚,下面的雪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当这种压力达到极限的时
候,哪怕是一点点外界的力,比如动物的奔跑、滚落的石块、刮风、轻微的震动,甚至在山
谷中大喊一声,都足以引发一场大型雪崩。雪崩时是一场壮观的灾难!压垮坚不可摧的白雪
帝国的可能是某一片雪花的微弱重力,灾难面前,没有一片雪花可以幸免,没有一片雪花堪
称无辜。可是当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材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
是灾难的发生和每一个人都脱不了关系;二是强调在对抗灾难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承担
起自己的责任。
材料三: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
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
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
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
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
情诗,作者当是一位青年男子。本材料借向对方传达爱慕之意的诗句,阐述了一种相互信任、
互惠互赠、相协相助,感恩报恩以实现长期和好的关系。
2.给材料归归类,从不同中求一致。
材料一、四从正面阐释,表达我们之间的关系;材料三从反面来表达,强调个体每一个
自己;材料四则侧重方法和意图。
三者都是强调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一
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少一些平庸之恶,多一些合作与担当。
4.结合当下思考。
明确写作的意图和目的,当下的问题就是思考的重心,议论文写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分析
现象来解决现实问题。
四、【基本结构】
简单说五步:
1.引 概括原材料 提出自己的观点(1-2 段)
2.析 进一步剖析 (观点的意义或者作用)1 段
3.证:举例论证观点的重要性 2-3 段 (递进 正反并列都可以)
4.联:结合现实 1 段
5.结:在此重申结论,适当的提出方法和建议 1 段五、【范文展示】
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
从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诗句“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
花园里的花朵”到鲁迅先生的一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从 2012 年习
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到如今全球共患难,同担当,无不彰显出人类本就
是一个整体。“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谁都没有办法独善其身。“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
瑶”,我们应发挥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的力量,风雨共患难,更好造福人类。
早在 2012 年,中共十八大便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但在这个高速
发展又相互联系的时代中,人类应该更早地意识到整个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在逐渐加强。曾
经几次爆发的全球疫情或是金融危机,都在一次次提醒着人们人类之间的联系。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从天而降,令人猝不及防,“逆行者”们怀着舍生取义的心态,
来到湖北,与时间赛跑,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的生命。即使面临医疗防护物资缺乏、硬件设
施不完备等问题,但是他们不畏险阻,迎难而上,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支撑他们的
正是强烈的责任感和强大的信念与毅力。当然,除了在前线的战士们,我们坚守在家中,也
为疫情的好转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也是责任感的体现。正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这次疫
情才会如此迅速地得以控制。
再反观那些自以为自己利益高高在上而忽略事物联系性的人,所谓的利益真正得到保障
了吗?并没有。例如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终究是每个人自私的结果。倘若有一人调解
矛盾,出言劝阻,车上的 15 人,又怎会全部丧失生命?又例如本次的疫情,倘若的确是我
国引起的,但这怎又是一个国家的灾难。中国是一个关口,如果关口失守,每个国家都会面
临同样甚至更严重的灾难,谁又能保证自己可以全身而退,没有一片雪花无辜,没有谁是孤
岛。
然而,总有许多人认识不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一点,亦或是没有完全接受。当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美国以此为机千方百计压制中国;当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美国
非但不出力遏制疫情,反而在批判各国上乐此不疲;当试图将自己与国际社会拉开距离,独
善其身时,病毒已悄然降临,美国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受疫情危害的第一大国。在病疫这一人
类的公敌面前,多数国家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诗经》中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
以为报,永以为好”,而美国却将矛头指向了自己的战友。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
化潮流不可逆转,但也面临诸多挑战: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人口爆炸、环境污
染、疾病流行等,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
人类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这个世界需要这种责任感,这个课题很大,大
到无所适从;但它又很近,近到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特殊时期,我们都需要放下成见,心怀一种对人类命运的责任感,共同面对这场灾难。
这将是我们毕生奋斗的目标!
【学生范文】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张天曦
身处社会的海洋,每个人便都是其中的一道海浪;置身人类之树,每个人便都是其中的
一片绿叶。我们尽可以独修其身,但却不能逃避这样的现实:既身处当今社会,没有人是一
座孤岛。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不管是否情愿,每一个人都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追溯人类根
源,在其之为人类之前,社会就已存在多年,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时代的人在一生
中所见社会的范围不断扩大而已。而时至今日,“地球村”一词早非鲜闻。没有人是一座孤
岛,对这一点,无论是欣然闻之,还是逆来顺受,它都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一片社会之海中,每个人都是彼此的映射。我们的一生都是一次走过,尽管可能进
度不同,但相似的人依然是数不胜数的。“每个人都在愤世嫉俗,每个人都在同流合污。”他
人的不幸,很可能也是自己的不幸;眼中他人的悲哀,很可能也是自己的悲哀。“不要问丧
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多少自然地顺手扔下一块垃圾的人,曾因为居住环境脏乱而
抱怨连天?多少违章停放车辆的人,曾因为被他人车辆挡路而诅咒不断?多少理所当然地贪
污受贿的人,曾因为这样的阴暗法则而义愤填膺?总有许多人一直试图做孤岛,却总看得出
他人是社会的影子、看不见自己也是社会的影子。
我们有时也会感觉自己是一座孤岛,但“与其诅咒海水,不如建造船舶”。与其玩世不
恭,“放浪形骸之外”,不如加强自己与这个社会的联系,在其中为自己留下些什么。李耳欲
骑青牛西去,受关令挽留,最终还是写下《道德经》留与后世,老子之名永垂青史;爱因斯
坦拒绝担任以色列总统,潜心研究,本可以在自己的物理世界中终生徜徉,但他始终不忘心
系天下,为促成和平社会不懈努力,“伟人”之名增添新的含义。当一个人不去回避,真正
接受他不是一座孤岛这一事实时,也正是他发光发热的开始。
然而,也总有许多人认识不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一点,亦或是没有完全接受。当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爆发,美国以此为机千方百计压制中国;当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美国
非但不出力遏制疫情,反而在批判各国上乐此不疲;当试图将自己与国际社会拉开距离,独
善其身时,病毒已悄然降临,美国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受疫情危害的第一大国。在病疫这一人
类的公敌面前,多数国家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诗经》中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
以为报,永以为好”,而美国却将矛头指向了自己的战友。为什么总还有人认识不到,在人类社会这一海洋中,没有人是孤岛?我们接受了三人社
会,组成了家庭;接受了百人社会,组成了村庄;接受了千人社会,组成了公司;接受了万
人社会,组成了城市;甚至接受了数亿人的社会,组成了国家。难道就不能接受这个在后面
前一个零——70 亿人类的社会?在其中取得,在其中付出,这正是社会最简单的意义。而
在百万年前人类共同的祖母诞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我们的社会将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成
为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员。
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或许就会引起千里之外的一场龙卷风。身处社会的海洋,我们
就是联系的整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自已也不例外。
【学生范文】
不要再将自己当做那片无辜的雪花
赵冠宇
法国思想家泰戈尔曾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雪崩面前,没有一片
雪花是这场灾难的无辜者,更没有一片雪花,可以从灾难中得以幸免。雪花如此,人类社会
亦如此。更何况人类是具有自主意识的生物?
早在 2012 年,中共十八大便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但在这个高速
发展又相互联系的时代中,人类应该更早地意识到整个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在逐渐加强。曾
经几次爆发的全球疫情,或是金融危机……都在一次次提醒着人们人类之间的联系。但人们
却总是不加重视。“追求只属于自己的利益”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思想仿佛已经
深深地刻进了人们的灵魂之中。
但是其他事情真的和自己无关吗?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曾说:“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
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所有人都被紧紧联系在一起。也许一时幸
运,这点千丝万缕的联系埋没在了纷杂的世界之中。但万一不幸呢?可能就威胁到个人的利
益或者生命了。再者说,有时损失一点个体的利益,去维护整体的利益,换来的可能是整体
的稳定,从而每个个体都能得到良好的回报,甚至是对于某个个体更大的回报,这样真的算
是损失个人的利益吗?小到邻里之间的日常帮助,大到国家之间的相互支援,都遵从了事物
的相互联系,也都维护了个体的利益。
再反观那些自以为自己利益高高在上而忽略事物联系性的人,所谓的利益真正得到保障
了吗?并没有。例如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终究是每个人自私的结果。倘若有一人调解
矛盾,出言劝阻,车上的 15 人,又怎会全部丧失生命?又例如本次的疫情,倘若的确是我
国引起的,但这怎又是一个国家的灾难。大难临头,如果仍然执迷不悟,那么谁都无法逃脱,
中国是一个关口,如果关口失守,每个国家都会面临同样甚至更严重的灾难,谁又能保证自己可以全身而退?但我们看到更多的,甚至我们因身在其中而无法看到的,是身在恶中不知
恶。《自由在高处》的作者熊培云所说:“每个人都在愤世嫉俗,每个人都在同流合污。”这
是整个社会的黑暗,但隐藏在更深处的,是每个人对良知的背叛,是无知,是傲慢,亦或是
更可怕的,影响了个人的几百年或者几千年的文化。
所以,早在 3000 年前的《诗经》中,古人就提出了“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以
为报,永以为好。”这样的思想。我们本就应真诚相待,不应仅仅是为了“只属于自己”的
利益而活。但不止是人类,整个地球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更应担起那份属于自己的责
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
在真正的灾难面前,没有人会是一片无辜的“雪花”,因此,风雨同舟,休戚与共,才
是吾辈青年应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