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名校学术联盟202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西省名校学术联盟202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ID:284378

大小:109.4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0-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西名校学术联盟 2020 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一) 语文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究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五岳独尊”的泰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名山、神圣之山,经过悠久历史积淀形成的泰山文化,寄托 了“国泰民安”的民族意愿,承载了“和合共生”的民族精神。 泰山文化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无论是帝王巡狩,还是封禅、祭祀,都把泰山 与社稷苍生联系在一起,希冀和祈求的都是江山永固、国泰民安。“泰”之本义,即有强大、安定之意。只 有国家强大安定,才有人民的安康乐业。同时,“和合共生”有其特定的文化融合、国家治理等内涵,也与 “国泰民安”相关联。 在《诗经·鲁颂》中,既有耳熟能详的“泰山岩岩,鲁邦所詹”,也有“保彼东方,鲁邦是常。不亏不 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的诗句。后人解释“如冈如陵”时称:“如冈如陵,即国家安于磐 石泰山而四维之意。”也就是说,早在《诗经》形成的年代,已经把国运长久、国家强盛、国泰民安,比喻 为“安于磐石泰山而四维”。屡见于历代史籍的“居累卵之危,而图泰山之安”“天下之安,犹若泰山而四 维”“天下巩固,屹若泰山之四维”等等,均言简意赅地点明了泰山与“国泰民安”的内在联系和文化内涵。 泰山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国泰民安的文化特征呈现出多元色彩,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国泰民安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与国泰民安一起,成为泰山文化的一体二翼。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共生”的基本精神,强调“贵和尚中”,即《礼记》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泰山文化中的“和合共生”,大致包含两 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和谐包容。 以“功成受命”“易姓告代”为标识的泰山封禅是天人合一的体现,泰山文化表现出的天人合一还在于 泰山的祈雨活动。泰山神“灵显昭著,佑庇万民”,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肤寸成云,霖雨天下”。泰山的 祈雨活动,在天人合一方面是“天心感召”,在官员方面是“遵旨虔祈”。 泰山文化中的和谐包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这种“和合”,既包括了“君臣父子亲戚朋 友之合”,也包括了齐鲁文化之合以及泰山儒释道文化之合。泰山本来就是儒家思想的渊源之区,儒学一向兴盛﹔同时,泰山是道教的孕育之地,泰山的佛教虽然处于从属地位,但普照寺、竹林寺、灵岩寺等佛教 寺庙同样得到发展,香火繁盛。泰山文化中和谐包容的起源,也与李斯《谏逐客书》中的名句“泰山不让 土壤,故能成其大”有关。“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本意在于虚怀若谷,广纳天下之才,容事客人。这 种包容精神后来被上升到了治理国家的高度,“泰山不争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 此言治国之道”。 泰山文化丰富多彩,但从根本上说,泰山文化不仅是一种山岳文化和区域文化,而且是具有泰山特质 的中华民族共有文化。在这个基点上,作为泰山文化精髓和主体的“国泰民安”“和合共生”,体现了中国 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理念和价值取向。 (摘编自陈锋《泰山文化的形成与精髓》)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在“五岳”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使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岳文化和区域文化。 B.泰山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帝王巡狩、封禅、祭祀决定了其内涵。 C.根据相关记载可知,泰山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被人们赋予“国泰民安”的文化内涵。 D.泰山文化处于不断发展中,其天人合一、和谐包容的理念后来被上升为治国之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指明泰山文化包含两个方面,然后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层次清楚。 B.文章引用典籍记载,既阐释了泰山文化的内涵、起源,又使文章富有浓郁的文化色彩。 c.文章第四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国泰民安”的内容,引起下文“和合共生”的内容。 D.文章分析泰山“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时,指出了其有两个起源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有借鉴意义。 B.泰山封禅、泰山祈雨都是泰山的重要活动,这些活动体现了泰山天人合一的文化特点。 C.儒学兴盛、道教起源、佛教香火繁盛:泰山三教并存共处,彰显了泰山的和谐包容。 D.杜甫“会当凌绝顶,-览众山小”所体现的思想价值和本文所阐释的泰山文化一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在农耕文明时代,城镇主要作为行政管理中心、军事要塞、市场交易中心而存在,只有很小一部分人 口能够生活在城镇。工业大革命之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不断吸引农村劳动力向 城镇转移,带动城镇规模迅速扩大。此后,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相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 城镇化也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当前,我国已经顺利完成了世界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 进程。-个 13 亿多人口的大国用了短短 40 多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 200 年才完成的城镇化进程,创造了世 界城镇化的奇迹。但是,城镇化在快速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些地方对人这一城镇化主体关注不 够,很多长期在城镇工作、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享受到同本地市民相同的权益,家人难以随迁进城, 造成大量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一些地方围绕项目建设推进城镇化,存在“一切 服从项目”的误区,空气、土壤、河流、湖泊等受到污染,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传统街区和 文物保护不力。 (摘编自《把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人民日报》2019 年 4 月 16 日) 材料二: 1980-2018 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城镇化水平对比分析表(%) 说明:表中“-”号代表中国城镇化水平低于世界城镇化水平的绝对值,“+”号代表中国城镇化水平高 于世界城镇化水平的绝对值。 (数据来源于《百度文库》) 材料三: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经济前提,城镇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扩大了,产业发展要跟上。在加快农 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抓好产业发展是实现居民就业、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城镇化应坚持产 城融合,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人民幸福、宜居宜业的新型城区,促进城镇土地集约利用, 加速产业空间集聚,最终形成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局面。 当前,促进产业和小城镇融合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向。小城镇往往是乡村地区的经济中心,产业发 展具有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以产业和小城镇融合为着力点,有利于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经济转型升 级和发展动能转换,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提高就近城镇化水平,降低人口跨省、跨市迁移带来的成本, 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同时,也有利于城镇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促进农村一、二、 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摘编自张学良《城镇化不是“摊大饼”》)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推进了城镇化的进程,而城镇化的推进又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 B.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从 2014 年我国城镇化水平首次超越世界平均城镇化水平开始,连续五年超越 幅度都在-个百分点之上。 C.1980 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比世界城镇化水平低 20.1 个百分点,此后和世界的差距逐渐缩小,并最终超 过世界城镇化水平。 D.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人民幸福、宜居宜业的新型城区是我国城镇化的愿景,人们应该 为此而不懈努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耕文明时代,城镇人口很少,这可能是受制于当时城镇的功能;而大工业时代,城镇人口陡增,这是 因为城镇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 B.如今,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经完成,它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诀了我国“三农”问题,对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C.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堪称世界城镇化历史上的奇迹,这在材料二的相关 数据中也有所体现。 D.农村人口跨省、跨市迁移所带来的成本要高于向邻近城镇迁移,因此应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鼓励农村 人口向小城镇迁移。 6.当前,应如何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请根据材料,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末日抉择 申平 狼、虎、豹、猿、鹰……所有的动物倾巢而出,一批批冲向那群不速之客一强大无比的人类,扑、咬、 撕、抓!尽管这些高等动物有激光枪、离子炮等先进武器,尽管动物死伤惨重,但是它们依然拼死相搏。 每一轮攻击过后,人的数量也在锐减。 山外,不断有巨大的爆炸声传来,火光映红了天际。显然人类已经没有退路;继续前进,似乎也只有 死路一条。这些人好像真的陷入了绝境。 这是公元 3080 年的一天,世界核战爆发。人类的高度文明社会被摧毁,幸存者在雷哥的带领下逃往深山,没想到却遇到了动物们的顽强抵抗。 又是一轮血腥厮杀过后,雷哥清点了下人数,惊骇地发现只剩下不到一百人了。绝望,写在每个人的 脸上。雷哥叹了口气。山顶之上,那只体型巨大的虎王跳跃吼叫,调动着部队,准备新一轮攻击。最后的 时刻到了! 雷哥一抖精神,用嘶哑的声音说:“兄弟姐妹们,现在只能拼死一搏了。听我命令,接下来五人一组, 各自突围,能活几人算几人吧。” 话音未落,人群里响起了男人的哀叹和女人的哭声。 这时候,一个身材消瘦、戴着眼镜的男人走到雷哥面前。雷哥奇怪他的手里竟然没拿武器。只听见他 说:“雷哥,不能硬拼了。我们换一种方式,也许还有活路。” 雷哥疑惑地望着他,所有人都疑惑地望着他:“换一种方式?” “对,”这个男人说,“我叫郑大槐,是动物学家。我粗通某些动物的语言,可以去试着沟通一下,或 许……” “你懂老虎的话吗?”雷哥不客气地打断他。 “这个我不懂,我只能和猿类简单对话。”郑大槐说,似乎有点惭愧。 “别抱幻想了,准备战斗吧。”雷哥说着丢给他一支激光枪。 郑大槐把枪扔了,说:“到了这个地步,你怎么还相信武力呢!动物们奋起保卫家园,并没有错。我 们是入侵者,就不会说声‘对不起’吗?” 郑大槐说着,三下两下扯下了衣服,又在泥水、血水里滚了一下,然后跃出掩体,四肢着地向前爬去, 嘴里发出稀奇古怪的叫声。 世界一下变得死寂,不管是这边的人还是那边的动物,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郑大槐身上。直到雷哥狂 喊一声:“准备掩护!”寂静才被打破。山上的虎王也长啸一声,立刻,成千上万只动物朝郑大槐扑来, 将他团团围在中间。 郑大槐匍匐在地,-动不动,只是嘴里仍在发出古怪的叫声。世界再次沉寂下来,山上山下的空气,似 乎燃个火星就能爆炸。 转机是一只老猿的出现。它好像是受了虎王的指派,缓慢地从山上下来,走到郑大槐面前。郑大槐看 见它,像看见了救星。他们两个连说带比画,很快,郑大槐被老猿带到了虎王面前。 郑大槐匍匐在地,由老猿当翻译,开始和虎王进行-场生死攸关的对话。 老虎愤怒地问:“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要闯进山里来?你们杀了我那么多孩子,我要把你们统统杀死, 吃掉!” 郑大槐连连作揖,口称:“对不起,对不起!”他说,“我们人类已经没有家园了,到山里来是为了避 难逃命。希望虎大王能给我们一个安身之地。”虎王冷笑道:“哼哼,让你们安身,我们就无处安身了。” 郑大槐急忙说:“虎王您难道就没有感觉到吗?人类一直在大力提倡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这样动物 才得以繁衍生息啊!如今人类有难,还请虎王高抬贵手吧。” 虎王听了似有所动,良久,厉声说:“要想活命,就让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样爬出来。我会考虑给几个 山头让你们生活。” 郑大槐连连点头,急忙下山通知。没想到雷哥却坚诀不同意。 “我们是人!是人啊!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但是大多数人扔掉了武器,相继爬出掩体。 最后只剩下了雷哥。他全副武装、威风凛凛地跳出掩体,冲着山上的虎王放声大笑,高声喊道:“有 种下山来跟老子单挑,一决雌雄吗?” 回答他的,是惊天动地的怒吼。接着,所有的动物铺天盖地般扑向雷哥。雷哥猛地拉响了身上的超级 炸弹。一声巨响,他和许多动物同归于尽。 天地一片混沌,剩下的人都呆住了 ……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公元 3080 年的一天,世界核战爆发”,文中这句话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也暗含了人 类和动物发生激战的缘由。 B.小说把郑大槐的出场置于男人哀叹、女人悲泣、大家深感绝望之际,有利于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凸 现郑大槐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 C.雷哥劝说郑大槐“别抱幻想”,并给郑大槐--支激光枪;郑大槐把枪扔了,和动物进行谈判:这展现了他 们对待动物的不同态度。 D.小说最后描写了雷哥和众多动物同归于尽的场景,体现了人类与动物斗争的悲壮,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 雷哥和动物的双重同情。 8.郑大槐具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述。 答: 9.小说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矛盾,试从各方面矛盾的角度,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阳城,字亢宗,北平人也。家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写书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房。经六年, 乃元所不通。既而隐于中条山,远近慕其德行,多从之学。闾里相讼者,不诣官府,诣城请决。陕虢观察 使李泌闻其名,荐为著作郎。德宗令长安县尉赍束帛而召之。寻迁谏议大夫。初未至京,人皆曰:“阳城 山人今为谏官,必能以死奉职。”人咸畏惮之。及至,诸谏官纷纭言事,细碎无不闻达,天子益厌苦之。而 城与客日夜痛饮,人莫能窥其际,皆以虚名讥之。有造城所居,将问其所以者。城知其意,引之与坐,辄 强以酒。客辞,城辄引自饮,客不能已,乃与城酬酢。客或时先醉仆席上,城或时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 客语。时德宗在位多不假宰相权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于是裴延龄以奸佞进用诬谮时宰毁诋大臣陆贽遭枉黜 无敢救者城乃伏阁上疏,论延龄奸佞,贽无罪,德宗大怒,将加城罪。时顺宗在东宫,为城独开解之,城 赖之获免。金吾将军张万福乃追城曰:“诸谏议能如此言事,天下安得不太平?”然德宗朝夕欲相延龄, 城辄沮之,竟坐延龄事改国子司业。城既至国学,与诸生日笃。有薛约者,尝学于城,以言事得罪,徙连 州。城与约饮酒诀别。德宗闻之,以城党罪人,出为道州刺史。太学生二百七十人诣阙乞留,吏遮止之, 疏不得上。在道州,以家人法待吏人,不以簿书介意.赋税不登,观察使数加诮让,遣判官督其赋。至川, 怪城不出迎,以问州吏。吏曰:“刺史闻判官来,以为有罪,自囚于狱,不敢出。”判官大惊,驰入谒城于 狱,曰:“使君何罪!某奉命来候安否耳。”判官不自安,辞去。顺宗即位,诏征之,而城已卒,士君子惜 之。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阳城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德宗在位/多不假宰相/权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于是裴延龄以奸佞进用诬谮/时宰毁诋大臣陆贽遭枉黜无 敢救者/ B.时德宗在位/多不假宰相权/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于是裴延龄以奸佞进用/诬谮时宰毁诋大臣/陆贽遭枉黜无 敢救者/ C.时德宗在位/多不假宰相权/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于是裴延龄以奸佞/进用诬谮时宰毁诋大臣/陆贽遭枉黜无 敢救者/ D.时德宗在位/多不假宰相/权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于是裴延龄以奸佞进用/诬谮时宰/毁诋大臣/陆贽遭枉黜无 敢救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束帛,古代用为聘问、馈赠的比较贵重的礼物。以束帛召见足见皇帝对阳城之器重。 B.诸生,古代经考试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如太学学习的生员,泛称诸生。 C.东宫,中国古代宫殿之称,因方位得名,王子大多居住于此,故又以东宫借指王子。 D.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如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