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1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辽宁省2021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ID:284387

大小:1.4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10-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 2021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 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 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 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 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 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 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 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 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 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天其生,不绝其长 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 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 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 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 45 亿年,产生生命已有 42 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 300 万 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 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所与养 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 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 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 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 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 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 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 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 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 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 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 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 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 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 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 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库,任 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 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 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 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 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 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 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 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 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 “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的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 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 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做自然的统治者和主 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主要表现在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博爱之情,而对于动物,他们认为 爱人甚于爱物,是有差别的。 B. 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为依赖,互为支持,才 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生命。 C. 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善待地球”“掠 夺和浪费自然资源”等都属此类。 D. 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人类不仅负有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责任,还必须具有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伐捕猎 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 B. 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与材 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有所不同。 C. 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类似乎拥有了对地球的生杀予夺权,但地球的毁灭 必定带来人类的毁灭,二者命运与共。 D. 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中的话,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观点的论 证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 6. 当前我国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结合以上材料谈 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答案】4. C 5. B 6. ①了解自然。加强对自然规律的了解,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②爱护尊重自然。爱护动 物,尊重其本性(善待地球,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③适当利用和改造自然。遵循自然 规律,“杀伐以时”(控制自我欲望,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 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 分析,正确的一项”。 A 项,理解概念有误,文中“差等之爱”指对人的爱也有亲疏之别,并非“对所有人一视同 仁”。 B 项,夸大人类对地球的作用,错在“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这个地方,主要是“更”字的使用导致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 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原文“地球可以没 有人类”,说明对地球而言,“人类的力量支持”绝非必要。 D 项,曲解文意,“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表述,对人类的界定错误。从材料三最 后一句话可知: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做自然的 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的。言下之意,人类自以为是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 观点是错误的。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 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 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 项”。 B 项,分析不当,错在对二者观点异同的判断。事实上,二者是相同的。材料一中先秦儒家 的观点是人与动物的关系应和谐仁爱,其“尽物之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是尊重 了动物与人是有机整体的存在关系。这与材料二所倡导的“生命共同体”是一致的。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及探究文中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 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 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 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 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 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探究要立足文本,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要有针 对性。题干要求: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生。根据原文 “制天命 而用之,杀伐以时”“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 用”“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所与养分。 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 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 己” ,可知首先要从观念上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根据“善 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 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 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可知作为人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规律,才能做到遵循自然规律;根据“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人类无 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 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 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可知,懂得自然规律后,要 尊重自然,热爱和保护自然,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真正做到趋利 避害,变害为利。 辽宁省 2021 届高三上学期测评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 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这对破除论文“SCI 至上”和“过度追求 SCI 相关指标”,树立正确的 评价导向,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科研评价的政策制定始终受人才评价和职称评聘政策所左右,把科 技评价与人才评价混同,就“科研”评“科研”,评价指标单一,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轻 应用,以评价基础研究的指标来评价所有类型的科研。由于科技评价的功利导向,SCI 从一 个最初为了科研人员能在短时间内找到与自己研究工作密切相关的论文索引工具,在中国逐 步变成一定程度上扭曲科学研究目的,绑架科研和学术评定,让科研人员爱恨交加的核心评 价指标,如今,有人戏称 SCI、ESI 等指标就是学术界的 GDP,原因就在于这些指标与奖金、 拨款等物质利益因素直接挂钩。比如,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对学校员工发表的 SCI 论 文实行奖励制度,而且把期刊分为不同级别种类设立不同的奖励金额。 (摘自李志民《评价与时俱进 科研回归初心》) 材料二: 囿于评估本身的局限,没有一项体系或模式可以对评估对象进行完美的评估。科研评估 也不例外。换句话说,一个科研评估体系或模式必须预载并匹配评估目的,否则科研评估的 信度和效度都将无从谈起。如何确立清晰且能够被广泛接受的、具有可行性的评估目的,就 变得至关重要。这是必须首要树立的科研评估原则。 跟随评估目的而来的,是评估目的预载及体系匹配的复杂性。政府部门的评估,其目的 应该更多体现在监管和促进国家宏观科研目标与任务的达成,并勇于承担公共问责。对于各 大学而言,其评估目的则完全不同,要侧重于科研过程和产出,以促进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和 社会贡献为首要功能。评估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两个不同主体的评估体系成模式,必须是有差 别同时有协同关联的。 再次,正如绩效评估的天然局限一样,科研评估虽然是科研事业发展的必要环节,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过分强调它的功能,而应该注意其应用的合理性与适切性,避免评估在科研和 高教发展中的过于强势,导致评估主义的泛滥。日本的科研审计文化、台湾的 SSCI 综合征、 香港的科研绩效主义都受到社会各界及专业团体的广泛批评,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负面典 型和前车之鉴。 科研评估的目的性、复杂性和合理性,决定了科研评估的第四个原则——创建和采用各 类科研评估体系的慎重性。在采用某一种评估体系或模式之前,对它的背景、原理、适切度、 正负面效应都应该作全面、科学和文化的综合了解,而不是仅仅限于技术操作层面上的肤浅 理解,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于借鉴而来的国际经验(包括 SCI 论文指标体系),这点尤 为重要,而文化理解就显得十分关键。吃透其原理、精神及背后的复杂背景,才不至于盲目 模仿、食洋不化。解决之道,当然不是坐井观天、闭门造车,而是拿出勇气、敞开胸怀、面 向世界,强化和海外华人学者的深度合作。 (摘自李军《破“SCI 至上”,科研评估如何改进》) 材料三: 以 SCI 论文数量、被引次数、ESI 高被引论文数量等指标为依据的科研评价方法常被比 喻为计件制,即按照工人生产的合格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来计算报酬的一种工资 形式。这种评价模式在制造业广泛存在,适用于重复性劳动,而并不适用于创新性劳动,否 则只能激励科研人员以牺牲创新性为代价去追求数量带来的回报。创新性劳动的评价应该以 创新程度为基础,劳动成果应该差别对待。 普赖斯奖(科学计量学领域)获得者 Francis Narin 于 1978 年提出了关于科研评价中定量 与定性指标关系的观点,他认为论文数量、被引次数等指标虽然最客观,但是离被评价对象 真实状态最远,而离被评价对象真实状态最近的指标是同行评议。他的观点影响了一代科学 计量人。《莱顿宣言》(2015 年 4 月 22 日发表于《Nature》倡议;定量指标可用于支撑同行 评议,但不能取而代之。遗憾的是,在评价实践中,同行评议往往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但 这并不代表同行评议无效,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是同行评议的典范,至今在全球享有盛誉。 英国的科研卓越框架 REF(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作为全球科研评估的典范,也几乎 完全依赖于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制度的公信力依赖于良好的学术环境与公正的科学家。从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 未看,公开似乎不是必要条件,但在难以保证评审人不被非学术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同行 评议过程接受全社会监督未尝不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开放同行评议(Open Peer Review)是开放科学(Open Science)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开放 评审人身份、开放评审报告、开放参与评审三种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同行评议过 程中的不透明、缺乏激励等问题,目前在一些学术出版集团、学术期刊、学术组织中颇受欢 迎,例如,PLOS(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BMC(BioMed Central 出版社)、Nature Communications、 EMBO(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等等,而且加入开放同行评议的出版集团、学术期刊、学术组织越来越多。 (摘自李军《理性对待“SCI”用好“同行评议”》) 1.下列对“SCI 至上”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SCI 至上”是以评价基础研究的指标来评价所有类型的科研,在一定程度上扭曲科研的 目的,绑架科研和学术评定。 B.“SCI 至上”是把科研人员寻找相关论文的索引工具变成对科研人员的核心评价指标,从 而将科研工作引上错误的方向。 C.“SCI 至上”忽视评估本身的局限,用存在缺陷的体系或模式去评估对象,这种本身并不 完美的评估没有信度和效度。 D.“SCI 至上”实际上是依赖 SCI 的“计件制”来评估科学研究,这种只适用于重复性劳动 的评估模式并不适用于创新性劳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引述国内大学实行 SCI 论文奖励制度的事实,是为了批判科研人员过于重视物质利益、 切向钱看的错误倾向。 B.材料二引述“科研审计文化”“SSCI 综合征”“科研续效主义”等受广泛批评的事实,意 在说明绩效评估的天然局限。 C.材料三将以 SCI 数量等指标为依据的科研评价方法比喻为计件制,运用比喻论证,化抽象 为具体,说理生动形象。 D.材料三引述普赖斯奖获得者 Francis Narin 的观点,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有力地说明了 “同行评议”的重要。 3.下列研究结论,不支持材料基本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研究者发现,量化指标对研究型大学设置更大的目标和更高的标准具有正面影响,它可以 促使大学参与到追求更高质量的全球竞争体制之中。 B 大阪大学石川真由通过研究发现,对排行榜的运用无法确保不同年龄阶层的学者之间的公 平,反而造成英美学术圈主导世界知识话语的趋势。 C.拉美学者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在全球排名和科研评估下的科研人员和学者,没有人 能逃避“标准化”“商业化”和“同质化”的控制。 D.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泰瑞·伊哥顿教授观察到,英国大学体系中弥漫着唯审计和问责是瞻 的风气,似乎人文学科将在这种灾难中彻底死去。 4.根据材料二,概括科研评估应该遵循哪些原则?(4 分) 5.“同行评估”有什么优越性?请根据文意进行归纳。(6 分)辽宁省辽阳市 2021 届高三 9 月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①当前,智能写作在多个领域已得到大量应用,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凡事皆 有利弊。对个人而言,它可能会导致信息过量,严重干扰个人生活,以及出现无穷尽的;屏 幕弹窗和手机短信甚至骚扰电话,其内容乃至声音,很多都是由机器自动生成的。在中观上, 智能写作的大规模应用,给文秘、新闻、外语等领城的行业生态和人才培养带来挑战。尤其 是伴随技术应用而来的浮夸宣传,恐吓教育者和学习者,误导产业规划和教育决策。在电商 行业中,滥用写作机器人“刷商品评论”“搞黑公关”的现象已露端倪。更严重的问题是, 智能写作中的社交机器人泛滥,恶化网络生态,会扰乱社会秩序。有西方传播学者调查发现, 目前互联网中 15%以上的信息是由机器生成并传播的。 ②语言不规范、语言暴力、语言偏见、传播虚假信息等现象都不是智能写作所独有的。 但正如从步枪到机枪,火力密度的量变引发了战争形态和军事组织的质变。智能写作带来的 生产门槛降低、传播成本消失,有放大人类语言生活中的许多恶疾的可能,并有可能引发社 会生态的变化。更令人担心的是,目前并没有任何强制性的公约和法律,去限制它们的扩散 和使用。 ③面对这样的境况,如何理性科学估量智能写作的社会作用,预测其未来发展就显得尤 为重要。给智能技术发展这匹快马套上科技伦理的笼头是必要之举,且刻不容缓。 (摘编自饶高琦《给智能写作的快马套上科技伦理笼头》) 材料二: ①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有消息传出,一对名为“露露”和 “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于 2018 年 11 月诞生。据称,因基因经过修改,这对双胞胎出生 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然而,这个原本看起来颇有些轰动效应的“首例”,却很快遭到质 疑与反对,大量质疑指向其后的伦理问题。②尽管基因编辑可能对疾病的治疗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但显然,这样的医学行为不是割 双眼皮那么简单,更不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它关系到人类基因的谱系,关系到每一个 人,也蕴含着伦理风险。而这也正是基因实验看上去离大众很远,却被舆论高度关注的原因。 ③对于科技上的创新,我们应该支持,毕竟这是人类文明走向明天的方式。不过,也正 因为科技中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让它可能成为一把杀伤力巨大的“双刃剑”。所以,在面对 科技的突破时,不能不保持足够的敬畏。科学的意义,永远在于展现其天使的一面而非魔鬼 的一面,在于为人所用,而非让人类自毁。这不是反科学,恰恰是科学的自爱。否则,打开的 可能就不是阿里巴巴的山洞,而是潘多拉的盒子。 ④基因编辑,根本目的应该是服务于人的健康,服务于人的整体福利。我们有理由相信, 人类对疑难疾病将不再束手无策。但是,正如我们在分析克隆问题时曾经说的,“解决了可 行性再考虑合理性的‘先斩后奏’,是不负责任的”。蒸汽机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面貌,但 发明者最初只是为了排除矿井的地下水。而这样的“意外收获”,并不总如人愿。在“科学 的前沿,伦理的边缘”,技术使用不当所带来的后果无法预估,开不得丝毫玩笑。 ⑤此次进行基因修改的科学家,其实还提出过关于基因技术的几个原则:对真正需要的 群体保持“悲悯之心”、仅仅用于严重疾病的“有所为更有所不为”、尊重孩子自主性为前提 的“探索你自由”、命运不能由基因来决定的“生活需要奋斗”“促进普惠的健康权”等。在 很大程度上,这些原则处理的就是这项技术的伦理风险。只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原则如何 转化成每个人都遵守的规则?又如何防止以种种原则的名义,突破伦理的底线?这也是基因编 辑婴儿降生提出的问题之一。 ⑥当然,从今日大众对于这次基因实验的广泛关注可以看到,人们并非与高端科学“绝 缘”。即使只是出于一种直觉,人们对于自身繁衍与发展的路径,具有出于本能的保护意识。 对这一次实验本身及结果,科学界会如何进一步回应仍需观察。 因为,这是 与人类性命攸 关的事业。 (摘编自《科技发展不能把伦理留在身后》) 材料三: ①科技伦理研究任务主要在三个层面:一是价值选择和理论基础,即我们想要怎样的生 活、想将怎样的未来传给后代,这将决定我们想要怎样的科技,决定以怎样的价值选择和理 论基础来建构科技伦理理论和规范体系;二是科技伦理理论、原则和规范体系的建构,这要 求研究者对自然环境、人类生存状况、前沿科技进展及趋势、人类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有较 好的把握;三是如何将抽象的伦理原则和规范体系落实到管理实践和技术细节中。 ②伦理规范只有深植于个人价值观底层,才能转化为无需提醒的自觉行为,伦理的理解 和运用能力已经与科研和技术能力同样重要。这就要求当前在岗及未来将上岗的科技人员都 能充分理解科技伦理的价值、历史和逻辑,理解其职责和规范,而这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在此意义上,针对科技风险积极展开科技伦理研究和教育,是时代的召唤和使命。③国际科技和工程组织章程、工程师职业标准、工程教育培养标准等已将科技伦理相关 要求列入。这些要求应该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应将科技伦理列入核心课程并辅之以必要的实 践培养方式。唯此,才能培养出有能力使科技向善、向好发展的人才,也才能为人类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夯实良好根基。 (摘编自范春萍(科技伦理研究与教育的时代使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智能写作的大量应用会导致信息过量,严重干扰个人生活,并且会误导产业规划和教育决 策,还会恶化网络生态,扰乱社会秩序。 B.看似远离大众的基因实验,却被舆论高度关注,是因为这样的医学行为可能对人类重大疑 难疾病的治疗产生划时代的影响。 C.材料一从现在流行的智能写作角度,材料二从基因编辑的角度,都指出了科技创新给人们 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在伦理上带来了新的挑战。 D.材料三指出在把握科技伦理研究的主要任务的同时,要通过教育加大宣传普及并贯彻落实, 这一点在许多国际科技和工程上已取得成功经验。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目前并没有任何强制性的公约和法律,来限制智能写作的扩散和使用。智能写作带来的生 产门槛降低、没有传播成本,可能会引发社会生态的变化。 B.我们不应该反对科技的突破创新,但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持足够的敬畏,使科学为人所用, 彻底消除科学的副作用。 C.科技虽先进,但使用不当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后果,先解决了可行性再考虑其合理性的做法 是对人类子孙后代不负责任的行为。 D.修改基因的科学家已经注意到了科技伦理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提出了关于基因技术 的处理原则,但是实际效用不得而知。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长远的科技与创新进步需要体制、文化的自我突破,需要自由精神与市场体制的保 驾护航,需要跨越艰难的改革的历史三峡。” B.“科学等同于进步,自近代科学兴起以来,人们见证了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也充分享受 到了近代科学成果带来的社会福祉。’ C.“一项科研成果或一 种技术手段可用于改造社会、造福人类,也可能沦为作恶工具,损 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危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对于主流科学界来说,新兴技术同样可能经历早期的蛮夷时代,通过不断的试错最终走 向规范和文明,伦理并不能约束最有创新力的科学家。”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5.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怎样解决科技伦理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A 项,原文 为“可能会导致信息过量,严重干扰个人生活”。B 项,原因是“它关系到人类基因的谱系, 关系到每一个人,也蕴含着伦理风险”。D 项,“这一点”指代不清楚,有歧义;“已取得成 功经验”与原文“已将科技伦理相关要求列入”不符。 2.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彻底消除科学的副作用”于文 无据。 3.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论点和论据的能力。A 项,阐述的是我国科技发展需要解决的 问题;B 项,只阐述了科技带来的好处;D 项,与材料二观点相反。 4. (1)以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引出问题;(2)第②段到第④段先肯定成绩再指出问题, 层层深入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科技伦理的重要性的结论;(3)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 方法,如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等。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分析议论文论证特 点,先要理清文章是如何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再如何分析问题,从几个角度;最 后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通过阅读文章,明确:第①段通过“基因编辑婴儿涎生”引出论题, 第②段到第④段都是先进行肯定再指出其伦理风险,第⑤段指出虽有原则,却无贯彻,呼吁 引起社会重视。论证方法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辨别作答。 [评分细则:答出一点给 1 分,两点给 2 分,三点给 4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 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①国家层面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科研创新有法可依。②相关科研部门]把原则落到 实处,深植于个人价值观底层,使遵守伦理变成自觉。③科研工作者应有责任心和时代使命 感,目光长远,心存敬畏。④加强舆论监督,将科技伦理研究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 人才。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仔细阅读文本,圈点勾画相关内容, 如材料一中的“……更令人担心的是,目前并没有任何强制性的公约和法律,去限制它们的 扩散和使用”;材料二中的“……它关系到人类基因的谱系,关系到每一个人,也蕴含着伦 理风险。而这也正是基因实验看上去离大众很远.……舆论高度关注……”“让它可能成为一 把杀伤巨大的‘双刃剑’。所以,在面对科技的突破时,不能不保持足够的敬畏……”“…… 后.果无法预估,开不得丝毫玩笑”“在具体的实践中,原则如何转化成每个人都遵守的规 则”;材料三中的“伦理规范只有深植于个人价值观底层,才能转化为无需提醒的自觉行为” “展开科技伦理研究和教育,是时代的召唤和使命”“这些要求应该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应 将科技伦理列人核心课程并辅之以必要的实践培养方式。”根据找的关键语句,加以分析整 合,组织语言,形成答案。[评分细则:答出三点即可,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 情给分] 辽宁省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从某种意义来说,网络文艺主要是以青年创作者和青年受众为主的“圈层”文艺,自诞 生以来就具有“圈层化”属性。早期网络文学的分众阅读、类型化创作,近年短视频的内容 定制、分类推送,以及“哔哩哔哩”网站深耕二次元文化的尝试,都以互联网用户“圈层” 特征分析为基础,深耕垂直题材,作为创意和制作策略。“圈层化”网络文艺也是市场发展 的需要。网络文艺需要不断在创新中提升质量,然而,近年市场的资本投入减少,创新试错 成本提高,那么在原有高热度的题材和类型中,从特定“圈层”用户需求出发,就成为有效 降低风险的商业策略。但网络文艺的“圈层化”也可能造成网络文艺自身价值与审美的窄化。 作为网络文艺发端的网络文学,“根”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但互联网用户的“圈层化”, 形成了其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形态。在网站和移动阅读终端,网文读者首先以性别 进行区隔和分流,进入男频、女频后各自细化为一级、二级等百余品类,由此保证快捷、精 确地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为了延续类型阅读快感,读者可能长久沉浸于固定类型,网络写手 也会依据类型数据库和固定的叙事模式进行规范写作,保障作品在网站上架、被读者选择。 因此可能导致读者文学审美和知识趣味的单一化,而写手的自我复制、习惯性写作,也不利 于网络文络文艺“圈层化”,还可能影响受众对现实的理解。“圈层化”是互联网时代人与人 之间一种紧密的连接方式,互联网在情感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更多人际连接,形成更多 “圈子”,“圈子”能强化人的连接,也能分裂和隔绝“圈子”以外的世界。如果过度以“圈 层”为文艺创作和传播的思路,就有可能进一步固化“圈层”,不利于“圈子”之间的交流 和文化传播。如果不懂“俚语暗号”,普通受众甚至很难进入某些“圈子”交流,青年个体 如果不能处理好“圈子”内外的关系,的确存在疏离社会现实和群体的风险,放大“信息茧 房”效应。 (摘编自赵丽瑾《突破“圈层化”,迈向广阔现实》) 材料二: 当前网络文艺的紧迫使命就是要深耕时代沃土,回答时代课题,创作出与时代主流价值 共鸣共振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描摹时代现实画卷。近年来,网络文艺的现实题材也逐渐增 多体现出网络文艺创作的观念调整和美学转向。根据阿耐同名网络小说《欢乐颂》改编的电 视剧引起很大反响;齐橙的网络小说《大国重工》,聚焦我国重型装备领域自 20 世纪 80 年 代以来的发展历程,是网络文学现实主义题材的重要代表作。这类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皆因 关注时代现实生活及人物命运起伏而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成为全民热烈讨论的文艺形式。但网络文艺要真正有一番作为,需要在数量积累的基础上呈现质的提升。我们要警惕当 前网络文艺现实题材的泡沫化、同质化。同时还应看到,一些被归入现实题材的网络文艺作 品看似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却也是自带网络写作惯有的金手指、操作系统、随身空间等升级 技能,不免重复着凡人修仙、穿越重生的游戏套路。这样的想象无法触及现实生活的坚硬和 痛感,也就无从谈及把握时代生活脉搏,不能传达出作者对社会历史和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绘写时代精神图谱。优秀的网络文艺作品在深入描摹社会生 活现实、传递时代价值观和精神力量上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下,不少成功的 IP 不仅 引爆市场,为数字娱乐产业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也以健康向上的精神品质和真善美的 人文审美价值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当然,成功的大 IP 极易成为产业范本,成为资本力量不遗余力追逐效仿的对象。一时 间,水涨船高,虚假繁荣,一些网络文艺作品的精神价值追求让位于娱乐经济效益追求,存 在过度商业化、低俗化、平庸化等问题。网络文艺要在注重流量和粉丝经济的同时,脚踏实 地去感受新时代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和气象万千的现实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向往和追求美好 精神生活的需求。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引领时代文化风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讲述中国故事、展现 中国气派、传播中国文化,成为当代文艺引领时代文化风向的使命与担当。近年来,中国网 络游戏、网络小说及其改编的影视剧等,纷纷走出国门,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 但与席卷全球的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等文化产品成功的文化输出相比,中国网络文学 扬帆出海的历程和经验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对外传播的文化影响力也还不够。尤为需要谨 慎评判的是,目前各类翻译平台遴选和推送的诸如玄幻、穿越、宫斗等类型小说,能否足够 支撑起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好奇与想象?而这些类型小说与我们期待输出的文化软实力 是否还存在差距?未来网络文学若要持续引领文化风向,要在世界文络空间共同体的目标, 除了不断加强原创品质的提升,还应更加敏锐、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反映时代精神,使中 国网络文学真正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有力载体。 (摘编自刘桂茹《网络文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材料三: 网络文学能够赢得数亿读者的青睐,内在支撑是“好看”故事适应了大众阅读习惯、审 美趣味和情感偏好。分析深受海外读者欢迎的《盘龙》《天道图书馆》等作品,浓郁的中国 元素是重要的“看点”。因此,实现网络文学精品化和经典化,要注重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 史和精神中寻找资源,多角度反映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核心价值观,通过中华文化的“硬核” 传统,来提升网络文学的“软实力”。同时,通过 IP 开发,网络文学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 元素在影视、游戏、动漫、实体出版物等文化产品中转场传播,增强了在时代生活中的影响 力,客观上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创了新形 式和新渠道。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通俗小说中的语言、结构、立意、修辞等 均可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宝贵的借鉴。网络文学提升艺术水准,应该首先向传统“取经”, 之后才谈得上融合媒介特性,创作出既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方式和阅读习惯,又具有鲜明时代 精神和“网络性”的佳作——这也是网络文学实现精品化和经典化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桫椤《提升网络文学“软实力”,中华文化是“硬核”》) 1.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圈层化”读者文学审美和知识趣味的单一,很可能导致他们长久沉浸于固定类型的阅读, 从而造成网络写手的模式化写作。 B.近年来,绝大多数网络文艺的创作以现实为主要题材,这体现出网络文艺创作的观念 调整和美学转向。 C.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升网络文学的“软实力”;同时,在多样文化产品中的转场 传播,也可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D.要想实现网络文学的精品化与经典化,首先要有鲜明的“网络性”,其次要向传统寻取经 验,提高其文学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网络文艺的“圈层化”策略有其文化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也有其弊端和不良影响,要全面 辩证地看待。 B.网络文艺肩负着时代使命,对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至关重要,所以不能一味地营造 “圈子”空间。 C.网络文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引领时代文化风向,才能在世界文化版 图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 D.我国当下的一些网络文艺存在过度商业化、低俗化、平庸化等问题,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 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网络文艺继承了传统纸质时代一些基本的艺术规律、思想意志,并通过新媒介手段达成 和嬗变。” B.“阅文集团通过翻译平台、数字出版等形式将中国网络文学传播至海外市场,并掀起热 潮。” C.“网络文艺的内容具有丰富性与多样化的特点,更易于满足不同喜好的受众需求。” D.“用户在网络文艺生产的创作、改编、观看等各环节的参与愈发全面,也更加彻底。”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5.网络文艺是否需要突破“圈层化”,请结合材料发表你的看法。(6 分) 1、【答案】C。A 项因果倒置,原文是说“为了延续类型阅读快感,读者可能长久沉漫于固 定类型,网络写手也会依据类型数据库和定的叙事模式进行规范写作……因此可能导致读者文学审美和知识趣味的单一化”。B 项扩大范围,原文说“近年来,网络文艺的现实题材也 逐渐增多”,而非“绝大多数”。D 项表述颠倒,原文说“网络文学提升艺术水准,应该首先 向传统‘取经’,之后才谈得上融合媒介特性”。 2、【答案】B。B 项“至关重要”性质判断出错。根据文意,网络文艺深耕时代沃土,回答 时代课题,与时代价值观共鸣共振,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3、【答案】B。B 项论证的是网络文艺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引领时代文化风向。A 项主要论 证网络文艺对传统时代文艺的继承与发展。C 项主要论证网络文艺的特点。D 项主要论证网 络文艺生产过程中用户的参与问题。 4.(1) 釆用总分结构。先总述当前网络文艺的紧迫使命,再选取三个并列式分论点,分别 从关注现实题材、绘写时代精神图谱、引时代文化风向三个角度具体论证网络文艺如何与时 代同步伐,完成使命。 (2)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在每个分论点的论证中,都 先指出网络文艺取得的成就,再指出不足,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网络文艺的现状又运 用了举例论证等,论据充足,论证全面。(每点 2 分) 5.【答案】观点一:需要。 原因:(1)突破“圈层化”才能更好地丰富网络文艺自身的价值与审美避免读者文学审美 和知识趣味的单一,避免写手的自我复制和习惯性写作。 (2)突破“圈层化”才能避免圈子内部受众与外部世界的分裂隔绝,降低青年个体疏离现 实与群体的风险。 (3)突破“圈层化”才能使网络文艺更好地与时代接轨,与主流价值观共鸣,推动社会主 义文艺发展。 (4)突破“圈层化”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外传播影响力。 观点二:不需要。 原因:(1)“圈层化”是网络文艺发展的本质属性,多种类型的网络文艺的发展都以互联网 用户“圈层”特征分析为基础。 (2)“圈层化”网络文艺也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从特定“圈层”用户 需求出发,可以有效降低商业风险。 (3)网络文艺的“圈层化”有利于深挖垂直题材,以网络文学为例,更易深挖中华民族悠 久的历史、精神,以及传统小说写作的方法。 (每点 2 分,答 3 点得满分,意思相近即可) 辽宁省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历史,常常于无声处照亮未来。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拉开了中国同中亚各 国友好交往的序幕,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自此“使者相望于道, 商旅不绝于途”。今天,沿着茶马古道、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故 道,“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编织出沿线国家深化交往的全新图景。历史与现实昭示人们,开 放是民族成长的催化剂,文明更因交流互鉴而绽放异彩。 丝绸之路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 秀的小利。“一带一路”建设倡导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和参与。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三年来,已有 70 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响应,30 多个国 家与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15 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双边贸 易额突破 1 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 49 个国家的直接投资额近 150 亿美元。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丰厚福利。 “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中国是这 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目前,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正式运营,丝路基金、中国-欧 亚经济合作基金等陆续组建;中泰铁路、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快 推进。仅以 2016 年上半年为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达 514.5 亿美元,同比增长 37%。凡此种种,映照着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真诚落实,更彰显出 相关合作的巨大潜力。 (摘自《人民日报·奏响“一带一路”的时代和声》,2016 年 7 月 27 目) 材料二: 斯诺普科夫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不仅给白俄罗斯带来了发展机会,也带来了中国的 发展理念和人文精神。 斯诺普科夫表示,中白工业园是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它集合了很多创新型 的企业,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说,中白工业园的政策不仅是面对 中国的企业而且是面对全世界所有国家的企业。中白工业园的优息政策是前十年免税,后十 年的税减半。 (摘自央视新闻《斯诺普科夫:“一带一路”拉近欧亚大陆》,2015 年 7 月 26 日) 材料三: 《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综合了包括经济基础、社会风 险、政治风险、中国因素、能源因素和环境风险在内的六大维度上的 37 个具体指标,全面 量化评估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 64 个国家的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的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旭在发布会上表示,与 2016 年的评估 相比,2017 年,高风险和较高风险的国家均有增多,低风险和较低风险国家则有所减少。 从区域来看,较高风险的投资地区仍在南亚、西亚和北非,投资风险较明显提升的区域是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但是,从整体看,中东欧的投资风险仍然较低。 根据《报告》,这些变化主要归因至三个方面:一是欧元的大幅贬值对中东欧等国的汇 率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二是欧美对俄罗斯采取的经济制裁产生各种后果,三是国际油价下跌 打击了资源国家的经济。 (摘自中国证券网《人民大学评估报告:“一带一路”首重能源合作》)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介绍的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渊源,指出中国以此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经 济合作关系。 B.材料二说明的是“一带一路”对白俄罗斯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见他们对于中国 的“一带一路”战略是非常支持的。 C.材料三对《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进行了分析,该报告对 2016、2017 年投资风险进行了比较。 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一带一路”战略,而且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 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国的经济合作力度。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三则材料来源不一,时间不同,但都聚焦“一带一路”战略,说明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对 “一带一路”战略重视。 B.材料一,记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详细报道,为我们展 现了国家战略。 C.材料二,中白工业园作为目前中白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项目,惠及中白两国,促进了中白两 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D.材料三,《2017“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报告》出自知名学府中国人民大 学的研究团队,带有预测性和前瞻性。 3.对于上述三则材料写法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三则材料的来源有纸质媒体,也有网络媒体,它们对“一带一路”报道的侧重有所不同, 但对事件的报道都是客观真实的。 B.“材料”属于新闻时评,闸述了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合作、交流理念。字里行间既 有热情的赞颂,又有准确的数字说明。 C.“材料二”属于新闻访谈或人物专访,引用斯诺普科夫的话,概括了“一带一路”给白俄 罗斯带来了发展机会,语言形象、生动。 D.“材料三”属于新闻报告,运用对比手法,评估了 2017 年“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 治风险,表述严谨、有条理。 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两者在新闻材料选择上是如何做到详略得当的。(4 分) 5.根据上述材料,请从不同的角度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认识。(6 分)1. D D 项,“而且都认为该战略必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中国应该加大与其他各 国的经济合作力度”错误,第三则材料说明的是各国家地区存在的投资风险。 2.C C 项,“促进了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错误,原文表述为“对白俄罗斯经济的 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没有说“促进了中白两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3.C C 项,“语言形象、生动”错误。材料二是新闻访谈,人物选择很典型,引用斯诺普 科夫的话说明“一带一路”“对白俄罗斯经济的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语言是平实、客 观的。 4. ①材料一先是回顾历史,然后联系现实,引出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介绍,指出中 国以此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材料详实,分析充分,论证合理。②从材料 二中可以看出,白俄罗斯认为“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了发展机会,他们对于中国的“一带 一路”战略是非常支持的。选材单一,略去不必要的内容,简洁明快。 5. ①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历史渊源,曾经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给中国 和沿途各国带来了商业的繁荣。②从发展的角度看,“一带一路”能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 济的发展,使沿线国家实现共赢。③从现实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机遇与风险并存,它的 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应科学规划。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 2021 届高三语文 9 月联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相比于西方国家广泛流行的分餐制,中国人更习惯聚餐。其实,中国人一开始也采取的 是分餐制。 《史记》所载的“鸿门宴”故事,就是分餐制的形式。刘邦一行登门拜会,项羽留刘邦 等人吃饭,席间,项羽、范增、项伯、刘邦、张良等人分坐于不同方位,这正是分餐制的典 型场景。如果他们几个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项庄也就不可能通过舞剑的方式去杀刘邦了, 因为那样做项羽也会有危险。 不仅史书记载如此,大量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也证明是这样的。山东诸城出土的前凉 “髡刑图”画像砖,体现了汉代人用餐的场景。图中官吏列坐,一人面前放置一份盛有食物 的餐具。还有四川郫都区出土的“宴饮舞乐百戏”画像砖,图中有五个人席地而坐,一人面 前摆有一案,众人分餐而食。 中国人早期实行分餐制,与家具的形制有关。中国一开始没有椅子、桌子这样的家具, 人们通常席地而坐。将杯盘直接放在席子上既不卫生也不雅观,于是吃饭时通常还有一种食 案,只是它比较低矮。在汉墓中出土过一幅《宴饮观舞图》壁画,表现的是人们就餐的场景, 图中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小食案,这种小食案其实就是食盘的变形。颜师古在《急就章注》 中解释:“无足曰盘,有足曰案,所以陈举食也。”与食盘不同,这种小食案下面有足,便于放在席上。《后汉书》记载,隐士梁鸿从太学毕业后厌倦官场,还乡后娶孟光为妻,夫妻 二人后转徙吴郡,靠帮工维持生计。梁鸿每次回来,“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 眉”。孟光举的“案”,就是当时常见的小食案。 魏晋以后,各民族之间加快了交流与融合,受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影响,人们的服饰、 家具和用餐器具有了许多革新,进而影响到用餐的形式。与汉人传统服饰不同,少数民族的 “胡服”以袖窄、紧身、圆领、开衩等特点而更适合活动,在用餐时不容易碰翻杯盘,也不 容易沾上油污。少数民族所使用的“胡床”,类似于人们后来一直用的“马扎”,已经是一种 高足坐具了。至少在东汉末年,“胡服”“胡床”等已经传到内地,受到上层社会的喜爱。《后 汉书》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京城中“贵戚皆竞为之”。 穿着越来越紧身的衣服,坐在更高、更舒服的椅子里,面前是高足的桌子,人们用餐时 无疑会感到更舒服。这时,如果仍采取以前的那种分餐制形式,就需要在每个人面前放一张 桌子,每个人坐一把椅子,不仅浪费家具,而且室内空间不足够大的话也难以摆开,于是人 们逐渐聚拢到一张桌子上吃饭,分餐制向聚餐制悄悄转变。这种情形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发 生了。在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室砖画《宴饮图》中,就有四个人并列坐在一个长方形大食案 的一侧用餐的情景。到了唐代,聚餐制开始普及,在唐长安韦氏墓壁画《野宴图》中,正中 间放着一张方形的桌子,食具全部放在这张桌子上,共有九名男子坐在各自凳子上分三面围 着桌边聚餐。 由分餐制向聚餐制转变是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除了服饰、家具、食器等方面革新所产 生的推动作用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也是原因之一。魏晋以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儒家 学说受到玄学等思想的挑战,传统的等级、礼制等观念有逐渐淡化的倾向,用餐形式更趋向 实用化,其所承载的礼教色彩有所减弱,这也影响到社会习俗的变革。 (摘编自陈忠海《分餐制在中国古代的演变》) 材料二: 中国人的饮食方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进程。很长时间以来,围桌共食已成为普遍习 惯,也是一种文化符号。筷子是传统饮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符号,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 许多人都习惯以彼此夹菜的方式表达情感。围桌共食中来回“穿梭”着筷子,这种场景虽然 传递着情谊,但却极大增加了病菌传播的风险 形成新兴的餐桌文化,离不开多方协作共同努力。首先是政府要积极进行正面引导宣传。 杭州建德市制作公筷公勺地方标准,并制作“前端金色、后端绿色,尾部标注有地域文化品 牌”的公筷供全市使用,取得了良好成果。面对关系到公众卫生安全的“小事”,政府要拿 出实际行动积极作为。再者是餐饮企业要成为分餐而食的推动者。根据《餐饮业分餐制设施 条件与服务规范》,各个餐饮企业要践行企业责任,在设施条件、服务规范、卫生条件等方 面严格把关,为大众创造分餐饮食的基础设施条件,并引导人们养成正确的饮食观念。 多一双公筷、一个公勺,多一份放心安心。公筷、公勺用起来,分餐进食搞起来,这些文明小节将为广大市民的健康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每一位市民都可以从自己做起,通过 每个人的努力,让“公筷意识”深入人心,让“分餐进食”成为文明标配,养成文明健康的 生活习惯,彻底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摘编自薛正文《公筷公勺分餐进食引领文明餐桌新“食”尚》) 材料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唾液是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除了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 炎外,合餐很可能成为肝炎、伤寒、痢疾等多种疾病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媒介。数据显 示,成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高达 60%。倡导分餐制不但在疫情期间更安全、卫生,在平 时也更符合健康生活的理念。 但传统观念较难改变、围餐更热闹、中餐适合合餐等是一些网民不愿分餐的主要原因。 还有声音表示,推行家庭分餐制比推行聚会分餐制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更大。有建议指出,在 疫情的影响下,餐饮企业和单位食堂可以率先实行分餐制,社会上加大对分餐制的宣传力度, 从服务到理念,提高公众对分餐制的接受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个人和家庭,养成更健康 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韩冰玉《浙江走进公筷新“食”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鸿门宴”上采用了分餐制的形式,因为项庄担心通过舞剑的方式去杀刘邦会给项羽带来 危险。 B.中国的分餐制历史悠久,至少在汉代人们就采用了分餐制的形式,后来受少数民族生活习 俗的影响才发生了改变。 C.与分餐制相比,聚餐制更实用,可以减少使用家具,节约室内空间,并且让人不必顾忌传 统的等级、礼制等观念。 D.传统观念较难改变、围餐更热闹、中餐适合合餐等原因造成了一些网民认为推行家庭分餐 制将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后汉书》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京城中‘贵戚皆竞为之’”, 由此可知汉灵帝是聚餐制的积极推动者。 B.文章用直观性强的魏晋墓室砖画《宴饮图》表明魏晋时期分餐制向聚餐制悄悄转变的观点, 极具说服力。 C.一种新的用餐习惯、用餐文明礼仪的形成需要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 食的推广也需要有耐心。 D.当前围桌共食是社会的普遍现象,这一生活方式虽然有助于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却增加了 病菌传播的风险。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最值得肯定的一项是(3 分)A.有传染性疾病的分开吃可防传染,家人都没传染性疾病则不必分开。 B.一家人分开吃饭不是疏远,对家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才是重要的。 C.中国人过日子希望团团圆圆,家人坐一桌各吃各的显得有点生分。 D.对于家庭来说,分餐是个人习惯,不必强推,每家有每家的习惯。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 分) 5.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分析当前应如何有效地推行分餐制。(6 分)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十八中学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指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其临床表现以 发热、乏力、干咳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飞沫和 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 1-14 天,多为 3-7 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处在早期快速变化阶段。中国已公布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 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这将有助于全球科学家和公共卫生组织加入诊断试剂的研发及 病毒致病性研究。 国家卫健委已发布 1 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 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将其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 (摘编自搜狗百科)材料二: 2 月 29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573 例,新增死亡病例 35 例(湖北 34 例,河南 1 例),新增疑似病例 132 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 2623 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 8620 人,重症病例减少 299 例。 截至 2 月 29 日 24 时,据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 诊病例 35329(其中重症病例 7365 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 41625 例,累计死亡病例 2870 例, 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79824,现有疑似病例 851 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 660716 人,尚在 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 51856 人。 (摘自《最新通报!湖北以外新增确诊连续三天个位数》,国家卫健委,3 月 1 日)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帮助邻国也是帮助我们自己。在疫魔面前,没有谁能 独善其身,只有全球携起手来,共同御“敌”,把任何一个国家的新冠疫魔都制服,把任何 一个国家的新冠病毒都清除干净,人类才会安全。 几周前,当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中国肆虐之时,日本、韩国等东亚邻邦,以种种形式支 援和帮助中国。捐助物资上写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文字, 打动了无数国人。 而今,韩国和日本的疫情发生重大变化,形势严峻,中国投桃报李,积极施以援手。中 国向日本提供病毒试剂盒等抗疫物资,试剂盒上写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中国驻 韩使馆日前向韩国大邱市紧急捐助 2.5 万余个医用口罩,运送爱心口罩的货车悬挂着新罗旅 唐学者崔致远的名句“道不远人、人无异国”。 君送我“风月同天”,我报君以“道不远人”——严峻的疫情让中日韩三个东亚友邻更 加团结在一起,感同身受,休戚与共,携手应对,抒写了东亚命运与共的时代篇章。而文化的共通,为这种携手互助、和衷共济抹上了让人心动、让人感怀的文化光芒。 (摘自《日韩已 3871 人确诊,中国回馈“风月同天”也是帮自己》,新华社 2020 年 3 月 1 日) 材料四: “中医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具有疗效。” 张伯礼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状态博弈的结果。中医治疗往往 不是着眼于病,而是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 量等方面具有独到优势。“这和靶点治疗一样,同样可以治好疾病。” “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可以全疗程、全方位发挥作用,但我还是提倡 中西医结合治疗。”他说,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协同取效。治疗此次 肺炎目前尚无有效药物,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中西协同救治病患就显得尤为重要,“要 一切以病人受益最大为原则。” 2019 年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明确,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充分 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 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详细阐述了中医治疗方法。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也已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中医药专家 积极参与医疗救治特别是重症、危重症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 4.下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重点首先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接着介绍了我国对此的研究以及对 全球研发诊断试剂、开展病毒致病性研究的帮助,最后介绍国家卫健委的防控措施。 B.材料二统计了 2020 年 2 月 29 日 0~24 时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新增出院病例和各项累计数据。 C.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走向图来看,全国新增确诊与湖北新增确诊走向高度类似,二者 均在 2 月 12 日达到高峰,而湖北以外新增确诊在在 2 月 3 日最高,以后一直缓慢下降。D.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走向图来看,湖北新增确诊病例占了全国新增确诊病例的绝大多 数,可见,湖北胜则全国胜,动员全国医疗资源支援湖北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 6.面对新冠肺炎的肆虐,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