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散文阅读一轮复习:“中国精神”主题练 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散文阅读一轮复习:“中国精神”主题练 含答案

ID:284901

大小:2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1-0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2021 届高考散文阅读一轮复习:“中国精神”主题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 李敬泽 《左传》哀公六年,公元前 489 年,吴国大举伐陈,楚国誓死救之;陈乃小 国,长江上的二位老大决定在小陈身上比比谁的拳头更硬。 风云紧急,战争浩大沉重,它把一切贬为无关紧要可予删去的细节:征夫血、 女人泪,老人和孩子无助的眼,还有,一群快要饿死的书生。 ——孔子正好赶上了这场混战,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吃的是清炖野菜, 弟子宰予已经饿晕了过去;该宰予就是因为大白天睡觉被孔子骂为“朽木粪土” 的那位,现在我认为孔夫子骂人很可能是借题发挥:想当年在陈蔡,这厮两眼一 翻就晕过去了,他的体质是差了些,可身子更弱的颜回还在院儿里择野菜呢,而 年纪最大的老夫子正在屋里鼓瑟而歌,歌声依然嘹亮,谁都看得出,这不是身体 问题,这是精神问题。 在这关键时刻,经不住考验的不止宰予一个,子路和子贡也开始动摇,开始 发表不靠谱的言论:“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 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无所丑也 若此乎?” 这话的意思就是,老先生既无权又无钱,不出名不走红,四处碰壁,由失败 走向失败,混到这地步,他不自杀不得抑郁症倒也罢了,居然饱吹饿唱兴致勃勃, 难道所谓君子就是如此不要脸乎? 话说到这份儿上,可见该二子的信念已经摇摇欲坠,而且这话是当着颜回说 的,这差不多也就等于指着孔子的鼻子叫板。果然,颜回择了一根儿菜,又择了 一根儿菜,放下第三根儿菜,摇摇晃晃进了屋。 琴声划然而止,老先生推琴大怒:子路子贡这俩小子,“小人也!召,吾语 之”。俩小子不用召,早在门口等着了,进了门气焰当然减了若干,但子贡还是 嘟嘟囔囔:“如此可谓穷矣”一混到这地步可谓山穷水尽了。 孔子凛然说道:“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 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2 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蔡之厄,于丘其章乎!” ——黄钟大吕,不得不原文照抄,看不懂没关系,反正真看得懂这段话的中 国人两千五百多年来也没多少。子路原是武士,子贡原是商人,他们对生命的理 解和此时的我们相差不远:如果真理不能兑现为现世的成功那么真理就一钱不值, 而孔子,他决然、庄严地说:真理就是真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对真理之道的认 识和践行。 此前从没有中国人这么说过,公元前 489 年在那片阴霾的荒野上,孔子这么 说了,说罢“烈然返瑟而弦”,随着响遏行云的乐音,子路“抗然执干而舞”,子 贡呆若木鸡,喃喃曰:“吾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下也!” 我认为,这是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是我们文明的关键时刻,孔子在穷厄的 考验下使他的文明实现精神的升华。从此,我们就知道,除了升官发财打胜仗娶 小老婆耍心眼之外,人还有失败、穷困和软弱所不能侵蚀的精神尊严。 该说的老先生已经说得透彻,而圣人的教导我们至今并未领会,我们都是子 贡,不知天之高地之厚,而且坚信混得好比天高地厚更重要。但有一点总算证明 了真理正在时间中暗自运行,那就是,我们早忘了两千五百多年前那场鸡飞狗跳 的战争,但我们将永远记得,在那场战争中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孔门师徒的乐音、 歌声、舞影和低语。 ——永不消散。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陈乃小国,长江上的二位老大决定在小陈身上比比谁的拳头更硬。”本句用 幽默诙谐的语言写出了陈国的处境。 B.文中灵活运用引用的手法,如“朽木粪土”,“小人也!召,吾语之”,将史书 中的语句巧妙化入文中,有利于文章更好的表达。 C.“吾是以知松柏之茂……蔡之厄,于丘其章乎!”该处省略号表示引文的省略, 与下面例句省略号的用法相同:小顺子说:“你看,你看这三天叫……黑三 打……打……打成什么样?” D 结尾“永不消散” 以四字短语收束全文,铿锵有力,令人深思。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孔子在困境中的“鼓瑟而歌”,这一行为具有值得探究的文化内涵。3 B.子路、子贡最终在孔子的琴声中,彻底理解了老师高山仰止的精神境界。 C.文章独辟蹊径,巧妙地诠释了经典,犀利评判,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D.作者以轻松平等的姿态与古人精神往来,进行相亲相近的跨时空“对话”。 3.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并分析。(4 分) 4.“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的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答案: 1.C 不同,例句是说话的断断续续。 2.B(3分)(“彻底理解”对文意理解不准确。文中明确说“我们都是子贡,不 知天之高地之厚,而且坚信混得好比天高地厚更重要”。) 3.(4 分)答案要点: (1)幽默诙谐,亦庄亦谐。(语言风格) (2)文白夹杂,大量引用古文,并加以现代词语的解读。(表现手法) (3)夹叙夹议。(表达方式) (必须答出三点,应从表达方式、语言风格、表现手法、修辞等角度入手;如有 其它言之成理、有理有据的观点,可酌情给分。一点 1 分,三点答全给 4 分) 4、(6 分) (1)在战争和困厄中,孔子依然鼓瑟而歌,保持着潇洒从容,保持着乐观坚强。 (2)临难不失其德,恪守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失败、穷困和软弱所不能侵蚀 的精神尊严。 (3)内省不改于道,真理不会因为外在环境而变化,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对 真理的认识和实践。 (4)孔子在困厄的考验下,知行合一,使他的文明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5)孔子的抉择和坚守,是我们文明的关键时刻,对中国人来讲至关重要,是 每个中国人都必须面对的主题,永远都有启示和教育价值。4 (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如有其它言之成理、有理有据的观点,可酌情给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5——8 题。 二上帕米尔 肖云儒 帕米尔,我们这个星球上极致的高原,我心中极致的精神坐标。 2016 年 10 月的一天,丝路万里行车队由西部边城喀什出发,奔向国境线上 的吐尔尕特口岸。我们将从那里穿越帕米尔高原东部,进入吉尔吉斯斯坦。车队 朝着帕米尔疾驰,造化用洁白的云絮将天穹擦洗得锃光瓦亮,蓝天的穹顶下,帕 米尔缓缓向我们走来。 一出关口,便听见惊呼连连:窗外,快看窗外!在最后一抹即将消失的天光中, 蜿蜒的公路九曲十八盘,盘盘都是等候出入境的车辆!而且目所能及的几乎全是 中国产的加长重型载货卡车!不少车已经亮起了前灯,中国车队便像珠宝嵌满了 帕米尔的山腰,峰顶的雪冠也就变成了丝路皇冠。这就是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繁茂尽在不言之中了。我们看到的还只是丝路经济带这本大书的扉页。大家来了 精神,决定连夜驱车,一鼓作气赶到吉尔吉斯斯坦的那伦市。 但帕米尔是有尊严的,它不会让人轻易地从它身边穿越,哪怕是同为好汉的 中国邻居。它一定要给生冷蹭倔的西部人一点颜色。它要用寒冷,用高原反应, 用山道的崎岖,用雪地的湿滑,用种种的困难考验这群硬汉子。而中国西部人也 一定会大声告知帕米尔我们姓甚名谁。这是强者之间的交友之道,这也才是帕米 尔,才是中国人! 车队一路西行,和帕米尔渐行渐远。既已一见倾心,必会肝胆相照,让我们 在万里丝路上再作推心置腹的交谈。 2019 年的春夏之交,又有了一次中亚三国之行。我是专门瞅着帕米尔去的。 我们朝天山深处的古城奥什疾驰,打算从那里登上帕米尔西北侧,去山鹰之 国塔吉克斯坦。经过费尔干纳盆地及稍北的怛罗斯一带,那是著名的古战场。但 征战再多也阻断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有时,战乱反倒冲决了疆域、民族的隔离, 从另一个坐标上促进了文明互鉴。在唐代怛逻斯大战中,有些随军的中国造纸工5 匠羁留在中亚。一个甲子过去,仿照中国蔡伦纸工艺的“撒马尔汗纸”开始上市。 又经过一二百年的传播、提升,纸张的制作工艺进入了南欧,在后来文艺复兴运 动中,给予新文化的传播以助力。中国纸便这样走向了欧洲。 千年风云消失在历史尽头,现在在这里一切都看不到了,一切也都看到了。 越野车朝群山簇拥的高原疾驰而去,心底渐生出一种激动。一层又一层,越 野车驶进大山的堂奧,在它的五脏六腑中穿行。驰过一道道悬在天际的急弯,从 中国援建的长达 5.5 公里的自由隧道中冲出来,我们便悬空飞翔扑进了帕米尔, 置身于千山万岭的怀抱之中。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在心中壮丽地响起来!那旋律从天边升起又传向天 边。它将眼前伟岸无比的空间转化为辉煌无比的时间。力的意象、美的情绪从丹 田升起,心跳遽然加速。犬牙交错的山,层峦叠嶂的山,绵延不绝的山,纠缠不 清的山,一往情深的山,就这样一下子扑了过来! 不,用“山”这个熟知的词儿,已经表达不了此时此地的感受。帕米尔,横 拉开是岭,起伏着是巅,竖起来是峦,高耸着是峰!不不,他们应该是成千上万 胳膊挽着胳膊,顶天立地站在天空之下的男子汉!不不不,他们实实在在就是天 精地气铸就的远远超越形体之上的一种精气神!二怎么才能传达此时此刻的感受? 直想呐喊直想高歌直想沉思,也想流泪。帕米尔让人方寸大乱! 而待你进入帕米尔腹地,待你以一个纯然个体的生命来感受这里的雄山大水 和无际天宇,你又会有另一种感动。你会将上面的思考、感受一股脑儿抛开,被 眼前的直观之美所占领。 你感受到的是那种不可言说、直击灵魂的生命震撼和审美震撼。眼前展开着 地球上规模最大的英雄聚首、生命狂欢场面。一切宏阔、伟岸之美,苍凉、悲怆 之美,沉郁、深虑之美,雄健、自强之美,都在这里对酌、酬唱、协奏,构成多 声部的交响,是如此缤纷、灿烂、辉煌!这个大美境界显示了造化的内力和魅力, 也暗喻了人类审美境界无与伦比的丰厚多彩。——原来这里还是人类精神的审 美之“结”,美感交集的“山结”。 迎着高原的硬风,车队朝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绝尘而去。山风毫不留情地 让我们集体感冒了。朝拜神圣的帕米尔,不付出一点儿什么,留下一点儿什么, 会遗憾终生的。我们朝着高山大峒痛快而放肆地打喷嚏,本以为可以声震山河,6 不料声音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渺小的个人怎能在如此阔大的空间产生回音?但 我们总算是在帕米尔的怀抱中留下了自己肺腑中的声音。 (有删改) 5. 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 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珠宝”般的中国车队在帕米尔山腰关口等候出人境,这情景还只是作者对 丝路经济带繁茂景象的初步认知。 B. “一切都看不到了,一切也都看到了”,是指历史上的战争及经济文化交流的 情形消失了,但影响至今犹存。 C. 进入帕米尔高原腹地前后,作者的感受并不一样,进入高原腹地后感受到的 直观之美更能占据作者的心胸。 D. 作者本以为他们的喷嚏声可以声震山河,但事实上却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流露出作者的渺小感和谦卑情绪。 6.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对一上帕米尔的叙述,为下文写第二次上帕米尔蓄势,欲扬先抑,衬托 了作者二上帕米尔的深切体验。 B. 文中“肝胆相照”“作推心置腹的交谈”等词句,将帕米尔人格化,表达出作 者想与之精神交流的渴望。 C. 文章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既有今天新丝绸之路的叙述,也有历史上文化交流 的回顾,使文章内容丰富深厚。 D. 文章以“上帕米尔”为线索,记叙了作者与帕米尔的两次机缘际会,笔力雄 健,风格豪放,感染力强。 7. 为增强情感的抒发,作者在语言表达上运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文中画线的 语句简要说明。 8. 作者为什么说帕米尔高原是“我心中极致的精神坐标”?请结合文本简要分 析。 的7 答案: 5. D D 项,“流露出作者的渺小感和谦卑情绪”错误,本篇文章是通过自己两 次经过帕米尔高原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一带一路下帕米尔的繁荣景象,以及 祖国的繁盛昌隆的歌颂,是对时代的颂扬,更是对当今祖国的赞美,对中国人自 信的踏出国门的赞扬。“渺小”之说是误解了作者的用意。 6.A A 项,“欲扬先抑”错,作者第一次登上帕米尔是在 2016 年,那时一带 一路刚开始,作者看到帕米尔上的商队,看到了祖国的强大;第二次登上帕米尔 是时隔 3 年之后,此时的景象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给作者带来 很深的震撼,两次登上帕米尔只是时间不同,感受强烈程度不同,并不存在“抑 扬”之说。 7. ①用词凝练厚重。如“天精地气铸就”“远远超越”等,词语的厚重大气使情 感深沉豪壮。②运用比喻。如将群山比作成千上万“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以阳刚的人的形象体现群山的雄壮,表现出强烈的赞颂之情。③善用整句(排 比)。如“横拉开是岭,起伏着是巅,竖起来是峦,高耸着是峰”,句式的整齐有 力使情感充沛。④词语递进反复。如:“不……不不……不不不”,不断否定又 不断肯定,使情感的表达层层深入。⑤使用结构紧凑的短句,如“直想呐喊直想 高歌直想沉思,也想流泪”,结构的紧凑带来语调的急促,使情感喷涌而出。 8. ①帕米尔高原困难的考验能体现“我”作为中国西部人的勇敢,显示一种强 者精神。②帕米尔高原是古今丝绸之路的经过之处,是联通中外的标志符号,表 现一种开放精神。③帕米尔高原能让“我”获得感动和直击灵魂的生命震撼、审 美震撼。④站上帕米尔高原能昭示走出国门的中国人的自信和自豪之情。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