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测量亭子》活动目标:1、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记录测量结果。2、积极动脑,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测量,体验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1、前期经验:观察过各种树,测量幼儿园里的树。2、毛线、回形针、纸条、彩带等;记录单、铅笔。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 看看亭子是什么样的?柱子是什么样的?数数有几根柱子?二、引导幼儿运用不同材料,进行测量。 1、提问:你刚刚是用什么量的?是怎么量的呢?来给大家示范一下。2、讨论:你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小结:找到起点做好标记,从起点开始测量,如果长度不够,做好标记,再从标记处接着往下量。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并记录测量结果。1、幼儿进行测量,教师进行观察指导。2、你是用什么量的?怎么量的?你量的结果是怎样的?3、为什么同一根柱子,你们量了之后记录下来的结果不一样呢?4、教师小结:虽然量的工具不同,但是量出来的柱的长度还是一样。 四、拓展思维。1、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等,引导幼儿尝试使用标准的测量工具。 活动反思: 围绕原本生态教育,利用幼儿园的生态环境开展本次活动。《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幼儿生活中,可以用来进行测量的工具有很多,在幼儿测量树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使用多种材料测量柱子。 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自主的探索、发现、操作,从而获得测量的正确方法与经验,从中体验经过他们自己探索发现而获得的成功,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幼儿在交流的过程中,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做法,教师始终支持孩子的活动,只作适当的引导,不同的做法是孩子智慧的碰撞,最终孩子在交流评价的过程中找到了正确的测量方法。这样的过程让幼儿感到是他们自己在获得经验,获得知识,而不是老师说教、灌输给他们的。真正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