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我是小小测量员》设计意图: 我园自然的环境资源十分丰富,每到暖和的春季姑娘到来时,花儿竞相开放,小树披上新装,孩子会在树桩上玩耍,一旁的粗细不同的树,更是孩子最亲密的好朋友,不管是放学时还是户外活动时,总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和几个好伙伴玩着,有时候孩子们对季节引起小树的变化都非常的感兴趣,当然也有的孩子会问老师树上的年轮,比较大树哪个更粗壮,结合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开展了本次活动。活动目标: 1、通过自由探索,体验多样粗细测量,理解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 2、能完整讲述自己的发现,通过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从小树立爱护树木的意识。 活动准备: 丝带、穿成串的回形针、水彩笔、记录表若干,1—8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谈话导入,引出粗细测量的游戏: 1.教师提问:(1)我们这是在哪? (2)春天的小树林漂亮吗?大树多不多? (3)认识这些树吗?这些树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2 .引导幼儿大胆表述。 3.教师小结:春天的小树林很美,各种各样的树木,树桩都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4.引出“谁粗谁细”的游戏。出示1—8的数字卡片,教师: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游戏“谁粗谁细”,在玩游戏前我们得先邀请树林里的一个好朋友,可以是一颗树也可以是一个大树桩,请两个小朋友为一组,拿着一张数字卡片,选择好了就将数字卡片贴在上面。 二、基本部分(一)体验多种粗细测量方法,感受测量的乐趣1.体验目测的方法判断树木的粗细,(1)教师提问:a.它们一样粗吗?你怎么知道不一样粗? b.用了什么方法?(目测) c.用目测的方法来比较哪个树最粗?哪个树最细? (2)讨论:用目测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吗? (3)师幼小结 :目测的方法非常不错,不过不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2..幼儿集体操作:探索找出比较粗细的多种方法,感知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 (1)幼儿集体操作:探索找出比较粗细的多种方法 a.教师提问:有什么的方法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呢? b.请幼儿找一颗树探索粗细测量的方法,教师在一旁指导。 (2.)运用身体不同部位测量,初步感知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a.教师提问:你找到了什么方法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呢?(用手量的方法) b.幼儿找一颗树试一试,教师在一旁指导。 c.教师提问:他是怎么量的?手指两端伸到最长了吗? d. 引导幼儿将手指两端伸到最长再次测量,其他幼儿数测量结果。 e.讨论:为什么两次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f.教师小结:两次测量时手的长度不同,测量次数不同。 g.教师尝试用手测量,幼儿数测量结果。 h.讨论:为什么师幼两次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i.教师小结:原来同样量这棵树,我们手的长度不一样,测量的次数也不一样,这个方法不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 (2)幼儿体验用双手环抱的方法,感知测量工具与结果的关系。 a.教师提问:还有什么的好方法能准确比较路段的长短呢?(双手环抱) b.引导幼儿找一颗树试一试,教师在一旁指导。 c.教师尝试用双手环抱测量,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d.讨论:为什么师幼两次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e.教师小结:原来同样量这棵树,我们胳膊长度不一样,测量结果也不一样,这个方法不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 3.出示测量工具,探索测量方法。 (1)出示测量工具,幼儿体验工具测量,学习使用工具测量的方法. a.师提问:(a)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 (b)知道哪些测量工具? b.教师小结:原来测量工具有这么多,卷尺、毛线等等,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测量. c.出示丝带、穿成串的回形针,师提问:(a)这是什么? (b)它可以怎么做测量? d.幼儿集体操作:探索用丝带、穿成串的回形针测量小路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e.教师请幼儿讲述、示范自己找到的测量方法。(一段丝带连一段丝带量、用手指做标记量……) f.教师总结幼儿找到的方法并正确示范:翻转的测量方法。 翻转的方法:测量时要从起点开始,顶端对齐,末尾翻转到另一端,记住保持是一条直线,收尾相接,末尾翻转到另一端,保持是一条直线。 g.幼儿自由练习,巩固方法。(2)幼儿集体操作:两人一组合作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a.教师:现在两个小朋友为一组,分别用 丝带、穿成串的回形针量一量一个路段,看一看有什么不一样! b.幼儿两人一组合作测量一个路段,记录测量结果。 c.教师巡回指导。 d.幼儿讲述粗细测量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 树立从小爱护树木的意识。 (1)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树朋友,. (2)组织幼儿互相讨论。 (3)教师小结: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保护树木要靠大家来完成,我们可以种植小树苗,给树苗浇水、施肥、捉害虫、修剪叶子,不乱折树枝,不爬树等方式保护树木,为了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我们国家就将每年的3月12日做为中国植树。 延伸环节: 幼儿和树桩继续玩“谁粗谁细”的游戏,进一步学习运用工具量直径比较物体粗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