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因素在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论情感因素在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ID:287343

大小:14.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08-07-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摘要:在中学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师应在英语教学设施差,英语教师教研氛围不够, 师资缺、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充分运用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了解学生生的个性特征、外语学习的态度, 缓解学生焦虑情绪,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习动机 个性特征  学习的态度  焦虑  教学启示 随着我国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2001 年《英语课程标准》(王蔷,2001)对初级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众所周知的诸多原因,现在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还不尽人意,在开设英语课过程中的确遇到了不少问题。让我们先了解以下西部一些农村初级中学中英语教学现状: 英语教学条件差。目前,只有极少数学校建有语音室和电教平台,部分学校有录音机、VCD机、电视机等电教设备,但与教材相关的配套材料缺乏。英语教师上课基本上是一本书、一支粉笔,最多加一台录音机,中学阶段英语听力考试时用学校的广播来播放英语磁带, 听的效果特差, 既满足不了教与学的需求。英语课堂容量小,教学活动形式单一,趣味性不强,影响学生主动参与操练的积极性。 英语教师对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尚欠重视,仅凭教学经验,教研氛围不够(梅德明。2004)。目前英语教师普遍任课多,有的教师不但要教授英语课,而且还要承担其他课程。他们工作量大, 无法开展必要的集体备课、评课等教学研究活动。 师资缺,水平不高。从作者考察的的四川省南充市的几所农村初级中学来看,大部分英语教师没有本科学位,具有大专和中专文凭的其他专业的教师也可担任英语教师。他们英语专业水平普遍不高,日常的口语表达不太流利,英语专业知识模糊,发音有些不准,书写不规范,教学方法死板、单调,不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谈不上教学艺术性。师资和设备不是学校马上就能解决的,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挖掘现有初中英语教师人力资源,从情感因素着手,初中英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个性特征、态度、焦虑等。 人本主义学者在 20 世纪 50 年代认为学习者既有认知和思维能力,也有对认识和思维起促进或阻碍作用的情感要求,并不是毫无情感特征的“语言习得装置”。根据这一宗旨, 中学英语教学中,把握学习者的动机、个性特征、态度、焦虑等十分重要。 一、初中生的外语学习动机,个性特征,态度,焦虑 1. 初中生的外语学习动机 外语学习中的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Gardner 和Lambert(1972)将动机分成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 )和综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两大类。前者指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目的而产生的动机,如为了通过考试,找工作,或者到国外旅游,它“反映出外语学习的实用价值和有利之处”, 在初级中学阶段持有工具型动机的初中生较多, 因为大多数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 争取优异成绩, 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后者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兴趣。希望参与或与其文化群体相结合,它“反映出学习者对目标语人民和文化的个人兴趣”。具有这种动机的学习者乐于接触外族人, 了解他们的文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比较强烈,也能够持久。在初级中学阶段持有综合型动机的初中生较少, 因为大多数在农村初级中学的初中生居住的地方是农村, 通常情况下是见不着外国人,除非是在电视上, 更不要说是相互交流.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持有综合型动机的学习者比持工具型的学习者更易成功, 持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可能会成功得更快, 这是因为这类学生往往更有较饱满的学习热情,在短期内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在初中阶段持有综合型动机的学生较少。无论初中生源于哪一种动机都可以激活学习行为, 维持学习者的兴奋状态,加强学习效率。因此从中学英语教学角度来说,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目的在于满足初中生的需要,但初中生的需求因人而异,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对每个学生都做统一的要求。 2. 初中生的个性特征 Brown(1994)指出个性特征在心理学上主要有“外向型”(extroversion)和“内向型”(introversion)两大类。外向型性格的初中生开朗、活泼、爱说话、善于交际,在外语学习中表现出不怕犯错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英语表达往往比较流利; 而内向型性格的初中生文静、害羞、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善于交际。这两种性格不是完全独立和对立的,而是一个从极端外向型到极端内向型形成的连续体。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就是这个连续体中的某一点,并偏向于某一端。事实上, 不同性格的初中生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来处理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任务。外向型的初中生由于爱好交际.善于谈话。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但也可能因为静不下来思考语言的形式和内容,而导致其掌握的知识凌乱,不系统,并且对语言的深度理解不够; 而内向型的初中生由于爱好思考,善于利用沉静的性格对有限的语言输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但由于不善与人交往。因此其口语能力水平提高较困难。不论学习者属于哪种性格,都应做到扬长补短. 3. 初中生的外语学习的态度 外语学习态度就是学习者的认识、情绪、情感、行为等在外语学习上的倾向。它作为一种情感因素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影响.也是影响学习效果和成功程度的重要因素(Ellis,1994)。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初学阶段的态度与后来的外语水平相关性很少,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成功的学习者会逐渐树立起有利于外语学习的态度。这种积极的态度反过来促进外语学习,导致更大的成功。相反,消极态度导致进一步的失败,以致恶性循环对语言学习抱有积极态度、希望学到更多知识的学生,自然会在习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那些被动消极学习者,投入程度低,其学习成绩也比积极学习者差。有研究显示,学生上课的表现同学习态度成正比,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成绩也较出色。英语教师应经常从思想教育着手,端正学生的态度。 4. 初中生的外语学习的焦虑 在外语学习中, 任何学习者都有焦虑, 只是焦虑多少的问题。Ellis(1994)认为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学习者担心自己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不足。用目的语交际时能否被他人接受或因害怕使用的语言不够流利正确、出现错误而被别人评价得太低,所以会产生交际畏惧,并往往选择回避或退缩。课堂上.一些初中生很少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回答问题,害怕教师提问;语言表达时, 他们常常回避比较复杂的句子,喜欢用简单的句子。在一定范围内的低焦虑可能引起正面的影响,可能使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学习,产生更大的动力;而超出这个范围,尤其是过分的焦虑只会带来负影响。高焦虑的心理负担易导致沮丧的心情,从而削弱学习动机(Spolsky,1989)。对多数初中生来讲,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会产生焦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初中生在进行语言输入时的焦虑会比输出时产生的焦虑小,即在说与写的方面产生的焦虑比听与说时产生的焦虑更多。焦虑使学习者学习有压力, 学习者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 二、情感因素对农村初级中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情感因素虽然是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但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被忽视。教师应努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控制。抑制和消除不利因素,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挥其有利因素,以帮助他们学习。 教师应注重自身的情感因素问题(孙平华,2002)。教师作为课堂上的语言输入和教学组织者,不仅是知识和智慧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榜样,其情感的力量有时比知识本身的传授更能影响学生(Harmer,1991), 如教师自己对英语的钟爱。把语言当作一门科学、一门艺术,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的个性也会影响学生,一个富有感染力和充满自信性格的教师势必会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态度和兴趣。教师的热情活泼,博学多才都会对学生和教学内容产生积极影响。 注重英语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把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最直接的来源是外语教师的情感动力以及对他们的态度。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多进行情感交流,相互沟通。英语教师应了解所教的学生,对他们尊重、爱护,课间课后与他们多交谈。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相互作用,有利于创造和谐的语言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外语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针对学习者在情感中四个主要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关注和分析,通过一系列办法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建立学习信心和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求知欲。英语教师应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方式说明学习外语的诸多好处,正确说明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其持有的工具型动机慢慢向综合型动机转化。通过称赞评价、激发学生的成就感等手段使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机,使他们能更加持久地进行语言学习。第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学习外语的兴趣。教师应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的讲解,启发引导学生。教师要不断地在英语教学中给学生增加强化兴趣的刺激,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更多地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进行介绍,选择有趣味的学习材料,组织多种形式活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熟悉目的语文化,形成好感,从而培养学习兴趣. 第三,保持积极的学习因素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并引导他们逐渐转化为晚点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的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王蔷,2001)。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可能出现的焦虑心情表现,避免可能引起焦虑的一些行为,如勉强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对学生的错误严厉批评等。注意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和可宽容性,如学生回答错误时不应给予批评,而是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并加以纠正.对学生说明犯错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教师还应使学生对自己取得的进步得到及时反馈,把适当的表扬鼓励与严格的要求结合起来,以增强其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接受和宽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尊重个性。教师要理解和接受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在掌握总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有各自的学习发展空间。此外,教师还应该尽量了解学生的个性,针对不同性格的学习者采取不同方法,把内/外向性格学生各自的长处发挥出来。运用分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角色扮演(role play)等(Freeman & Long,2000),把不同性格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合作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Brown,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Third edi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年; 2. Ellis,Rod.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年; 3. Freeman, D. L. & Long, M. H.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年 4. Gardner, R. C. & Lambert, W.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Newbury House, Rowley, Mass,1972:163-164; 5. Harmer,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hird Edition)[M],Pearson Education, 1991: 57-62; 6. Spolsky, Bernard 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 113-115 & 148-157; 7. 梅德明,2004 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8.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 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9. 孙平华,中国中学英语教师的自我提高与发展,中国英语教学,2002 年; 10. 王蔷,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 2001 年。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