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ID:288104

大小:13.74 KB

页数:3页

时间:2008-09-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特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生态自然”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五篇文章均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21世纪的接班人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本文属于科学文艺作品,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   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三点:一是对比、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现方式的运用;三是这篇科学文艺作品的基本特点:科学内容与文学形式相结合。本文教学可结合课文,进行拓展性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2、说目标 : (一)知识和能力: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文体特征,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过程和方法: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3、 说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1、解本文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的方法。2、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3、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人类应吸取的教训。   (二)难点:1、科学文艺作品的文体特点。2、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3、中学生应如何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学手段:多媒体         二、说教法:面对同样的一篇文章,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且现代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的过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己看书;自己讨论解决疑难问题;自己内化为真实的情感。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从文本中走出,以人为本。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我为学生搜集了大量的图片,有仙境美景,也有荒漠惨像,利用这些图片唤起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再组织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点拨,穿插思想教育。教学中我还设计了“胡杨诉衷肠”的活动。这样的课堂活动是从课文出发,依托课文设计生动活泼的读写训练,将学生的课文学习引向更为深刻更为广阔更为自主的第二课堂。       三、说学法:这批学生接受的是新课程理念。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查找和收集资料。学生也已基本习惯了自我探究、小组讨论、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应该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本文浅显易懂,饱含感情,适合学生自读。新课程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的课堂无非是为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是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交流,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在阅读中,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鼓励学生从以下方面去学习探讨:1、 查阅相关材料,了解罗布泊的历史与现状。查阅彭加木、余纯顺、斯文•赫定的有关资料。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整体感知课文。3、互帮互学,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4、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四、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下程序操作: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从前段时间新闻中提到在罗布泊发现一具干尸可能是彭加木之事导入课文,引出罗布泊的神秘,同时也引导学生关心时事。   2、解题。根据学生的预习,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一下标题的含义,(检查预习情况看看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情况)3、教师展示罗布泊今昔对比图片并请学生加以描绘,察看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初步了解课文  请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1)罗布泊曾是怎样的?现在是怎么样的状况?(2)什么时候消逝的?(3)为什么会消逝?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划边思考。读完后学生交流问题)穿插写作方法的分析:对比、列数据。     三、再读课文,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重点语句交流。   (1)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2)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3)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   (4)“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四、体会语言特点:既有科学性,说明性的语言,也有文学的形式,优美的语言。揭示文体:科学文艺作品。     五、拓展延伸   1、胡杨诉衷肠。(1)、图片显示:昔日的胡杨、现在的胡杨(2)、从文中找出描写胡杨树的语句,并朗读(3)、品味语言(明确:拟人手法的运用对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4)说一说(图片显示:胡杨的诉说)假如你就是昔日罗布泊边的胡杨树,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呢?   2、罗布泊的明天会是怎样?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让罗布泊重现往日的生机?     六、布置作业  每四人小组办一份环保小报,共同合作组织报刊,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保护我们的环境。       五.课后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以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警醒世人,呼吁人类要树立环保意识,做好生态保护。文章主旨鲜明,脉络很清晰,学生很容易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让学生观看罗布泊的命运的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得到触动并通过抒情语句的感染,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同时,通过设置情境,训练学生的写作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在学生的诵读中,明确对比、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拓展延伸,达成共识,让我们一起关心、保护我们的家园。不足之处:学生缺乏理性的认知,合作性探究氛围欠佳,如有机会应带着学生到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生物地理展览馆中更直接的学习。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