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课堂有效教学问题的探讨
加入VIP免费下载

对历史课堂有效教学问题的探讨

ID:289389

大小:1.92 KB

页数:1页

时间:2009-12-1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摘 要】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共识,本文对历史课堂上的有效教学进行探讨,为历史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历史 课堂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由英语“Effective teaching”直译而来。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在我国,探讨有效教学也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论题,最早可追述到孔子的因材施教,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随着当代改革的深入,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在不断发生变化。   所谓教学的有效性,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而言,叶澜教授的观点得到很多人士的认可: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教育价值需求的质量。有效教学有五个指标:有效率(充实);有意义(扎实);有生成性(丰实);有常态性(平实);有真实(厚实)。   以往我们谈到历史课堂的教学是否有效,注重的大多是是课堂教学目标的的达成,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具的准备,而延伸到课堂外就是选拔和甄别。更重要的一个误区是,历史教育被生硬的赋予了政治功能,历史教学传达的多是带有结论性的、甚至是错误的内容,很少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也更谈不上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毫无主动精神,被动学习成为不得已的选择。   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在思考我的教育和教学行为,怎么样才能传达给学生真实的历史?培养他们较全的人格,满足他们未来发展的需要呢?我想从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的角度加以探讨,希望能在教学中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当前世界是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人类的文明面临重大转折。现代的教育观念面临种种问题和挑战,培养发展全面的人才成为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了“学会认知、学会生存”,成为转型时期人才培养标准。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与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中小学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以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在全国逐渐推广。本轮课程改革对我们教育理念和教育的价值观念产生强烈冲击,它所倡导的“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全面合格公民,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指明我们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历史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做到“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启迪智慧、传承文化功能,历史知识是人的基本素养。历史教育对社会文明发展、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性方面独特的作用。在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仅仅是学到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自我探索和创造,学会平等、尊重、民主、法制,懂得宽容、理解、感恩、关怀,而教师的责任是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他们的生存能力,成为合格的人才。   二、展示历史学科魅力,在体验和探究中活学历史   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历史教学倡导的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关注社会文明的进程,对多元文化的包容,遵循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规律,感受生命的完善和美好,这些都是历史学科所具有的魅力。   我们必须实施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必须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在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让原来冷冰冰的历史文字跳动起来。我们要坚信,知识的获取本身需要年轻的生命来感受,而这种获取的本身就意味着各个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这是以往我们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在与前人的“交流”“融合”中,学生学习知识,探索新知,对历史的进行追问,塑造个性和丰富思想,关注人与社会等等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更新教学理念,转化教学行为   新的课程改革赋予教师更多的任务,从课程的实施者、操控者到课程的开发者、研究指导者。从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到如今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遇到的难度和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但是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历史教师,应该看到这是自我成长的大好机会,“以学论教”不再是一个口号,应该是一个行动。   在新课程下,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而每一位学生都处在发展中,要相信学生可以积极成长。其次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特的人,这意味着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此外要认识到是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所谓独立意义是要看到学生是有自己的头脑,具有认识、选择和承担责任的能力的,教师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把学生看作是只会接受的“工具”。   我们应该回归历史教育本原,展现给学生的是真实的历史,而不是带有结论性的东西。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教师必须制定有利学生成长的教学目标,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设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情境,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得学生学会发现、探究,敢于质疑权威,提高思辨能力。真正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同时我们要积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传达民主平等信息。将历史课堂变成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在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接受能力和发展可能。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一起体验和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在历史学习中进一步了解中国,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包容理解的现代意识,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情怀,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合作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化民主和法律意识,完成由一个“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任鹏杰先生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一段重要讲话:“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恐怕也要从根本上来看:历史教学应扎根于人性的沃土,紧密关切学生的人生,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这也是我们每个有责任感的历史教师肩负的时代使命,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全球化浪潮下的世界、中国,为了我们自己培养合格的公民。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